方初不等说完,便道:“这个也问!或送人或扔了。你要舍不得,卖几钱银子打酒喝也随你。”

圆儿道:“不是啊,少爷…”

方初停步,看着小厮沉脸。

见圆儿惶然,韩希夷忍不住笑了。

圆儿也觉得自己惹怒了少爷,赶紧长话短说:“是古琴!少爷从小用的那架古琴!碰坏了的,小的不敢随便就扔,所以来问少爷:是找人送去修好了搁着呢,还是扔了?”

韩希夷笑道:“原以为是个蠢的,原来是个有心的。”

方初也笑了,对圆儿道:“你这样心细很好。不过我才买了新的,那架琴岳山碰坏了,纵然修好了我也不会再用,不过做个摆设当念想,还是别费心费力了。你拿去…”

他沉吟了一下,道:“还是别扔了,扔了太煞风景。你随那些家具一块处置吧。或者有人要呢,也算物尽其用,不辜负它跟随我一场。”

圆儿忙道:“是,少爷。”

方初又问:“还有事吗?”

圆儿笑道:“没有了,少爷。小的一切布置妥当了,等少爷和谢姑娘回来。”

韩希夷笑道:“好小子,你竟比你家少爷还盼着谢姑娘来。”

圆儿赔笑道:“谢姑娘将来是少夫人,小的当然盼了。”

方初挥手道:“别捡好听的说。去吧。”

说完头也不回地和韩希夷走了。

这里,圆儿看不见少爷背影了,才转头。

少爷走了,这院子他就作主了。

当下指挥人将旧的家用器具往门口搬,等旧货行的驴车来拉走,那架古琴也在其中。

清哑就在这时候来了,一眼看见那架古琴。

她忙走上前,见满地摆的都是家具,又都随便堆放搁置,便知这家人在处理旧家具。

第12章 争琴

下午两点加更。以后加更都在下午两点。我勤快吧!继续求收藏和推荐(*^__^*清哑托起古琴仔细查看:乃是一架蕉叶,飘逸的琴身,线条十分优美,可惜的是岳山边缘碰裂开,琴弦松弛,琴轸也断了。

郭大贵凑过来问:“小妹,看这个做什么?都坏了。”

他没见过琴,更不知做什么用的,但也看得出这东西坏了。

清哑没出声,继续检查。

这时院内有人出来了,问“干什么?”

清哑抬眼看过去,是个青衣小少年。

那少年见了她,重又问“这位姑娘,有何事?”

清哑托琴问道:“卖的?”

少年点头道:“卖的。姑娘想买?”

清哑点头,期盼地看着他,似乎等他开价。

少年道:“这些东西我们一把卖给旧货行了。姑娘单要这琴?”

清哑急忙重重点头,目光就带了些恳求。

把古琴卖给旧货行,那不是糟蹋东西嘛!

郭大贵忙扯了妹妹一把,低声问道:“小妹,你买这个…琴做什么?要买也买好的,这个坏了,你还买?”

清哑冲他微微摇头,示意他不要插嘴。

机缘难得,她就是要买这坏琴。

否则,一架好琴可不是郭家这等人家能买得起的。

她正费力酝酿言辞,准备跟那少年讲价,左边来了个赶驴车的汉子,高声喊:“小哥,我来了。”

少年笑道:“汪老板来了。装吧,都在这了。”

那汉子跳下驴车,扫了一眼堆放的家具,正要说话,忽看见清哑手中的琴,忙问:“这琴也是?”

少年道:“是。可这位姑娘要买。”

汪老板猛摇头,道:“不成,不成,说好了都给我的,怎么还给旁人?琴我也要。”

清哑听了,转身将琴塞给郭大贵,还拉他手臂环抱住琴身。

郭大贵立即明白妹妹的意思:这是坚决不让了。

难得妹妹有这么坚持的时候,他也不管琴坏不坏的问题了,马上道:“我们先来的,都跟这小兄弟说好的。让给你,凭什么?”

郭巧也仰起小脑袋,大声道:“这琴我买了。”

清哑不禁莞尔,望向那少年。

少年被她目光恳求,不忍拒绝,便对汪老板道:“汪老板,你开的是旧货铺子,这琴碰坏了,你拿了也不容易卖,就让给这位姑娘吧。”

汪老板连连摇头,断不肯依。

旧货铺子怎么了?

有那好古的人专门喜欢往旧货铺子淘换好东西。

他虽不会弹琴,但想方少爷用过的琴肯定不差,碰坏的地方找内行人修好了,搁在店铺里,若被那淘换古董或者善音律的人买去,岂不能赚一大笔!

清哑见他眼中满是算计神色,心生一念,决定拼着连这些旧家具一齐都买了,也不能将这架琴让给他。

这些旧家具想必不值什么银子,她应该能买得起。

但只要一入旧货铺子,再想买的话,就不是这个价了。

想罢,她对那少年道:“都买!”

汪老板听了吓一跳,嚷道:“我先谈妥的。”

郭大贵见清哑这样坚持,真是从未有过的事。

他护妹心起,暗想自己也带了私房钱,本来就想帮小妹买东西的。小妹既然喜欢这破琴,就应该帮她买。自己的银子,加上小妹身上带的,将这些旧家具一齐都买下来想必够了。

于是他道:“你先谈的?我们出价高。”

汪老板见他拆台,气急败坏。

正在这时,圆儿走了出来,问“吵什么?”

那少年忙道:“圆儿,这两人都要买这些东西。”

圆儿皱眉道:“不说好了给旧货行吗?”

汪老板大喜,连连点头道:“对呀,咱们都说好了的。”

遂理直气壮地走到郭大贵跟前,伸手道:“拿来吧!”

郭大贵抱紧琴,后退一步,不让他碰。

郭巧则往前一站,张开双臂大声道:“我们买的!”

圆儿和先前的小厮低头看向小女娃,有些错愕。

圆儿本姓殷,汪老板便道:“殷小哥,你看他们…”

清哑朝圆儿走近几步,望着他微微一笑。

“琴,乃高雅之物。不会操琴,拿了也明珠暗投。”

她说了自来这异世最长的一句话。

圆儿见她服饰虽不算顶出色,却亭亭玉立,秀美纯净,心内先有三分好感;及至听见她说话,更显不俗,忙点头道:“我家少爷刚才还说呢,这琴扔了太煞风景,要是能物尽其用,也不枉跟他一场。姑娘既然会弹,就拿去吧。”

清哑不想这家主仆如此通情,欣喜地笑了。

那汪老板则急了,道:“殷小哥,给我也一样啊。”

圆儿把他上下一扫,除了满身市侩气,什么也没有。

他便“哼”了一声,道:“你会弹琴?”

先前那小厮嘲笑道:“对牛弹琴还差不多。”

汪老板尴尬道:“我不会。可…不是说好都给我吗?”

圆儿翻眼道:“是说好卖给你,可没说卖多少件给你。这琴我不卖了,不成吗?你再说,我再拿回来几件东西。你不要就算了!”

汪老板听了傻眼,忙道:“我要,我要。”

但他终究不甘心,对着清哑撇嘴道:“这姑娘会弹?我才不信呢。你怕是都没摸过琴吧。你要弹一段给我们听了,我就服气,不跟你争了。”

圆儿看向清哑,显然也想确认自己是否看错了人。

清哑走向郭大贵,从他手上接过琴,放在一张旧桌上。然后,她移了张凳子坐在桌前。再然后,又招手叫郭大贵过来,将琴弦复位,让他紧紧按压住碰裂的部位,自己随手拨弄起来。

郭巧欢喜地凑到桌前,满眼新奇地看着小姑。

一连串叮咚声起,听的人都大眼瞪小眼。

然圆儿听了一会,忽然叫道:“我听过,我听过!这曲子我们少爷弹过。哎呀,姑娘弹的真好听!”又转向汪老板道:“这下你信了吧?看看人家那架势,一看就是经常弹琴的。这琴给你就好比明珠蒙尘,糟蹋了;给这位姑娘才是对的。”

他其实也不懂音律,只觉曲调很熟悉。

殊不知古琴音色深沉,余音悠远,一般人都可感受其安静悠远之意。他听自家少爷弹的多了,虽分不清哪支曲子,好歹混了个耳熟。且他也有些耳力,就是能分辨清哑弹的流畅不流畅,以此来区别她是外行还是内行。

汪老板见清哑果然会弹,再无话说,自认倒霉。

清哑只弹了一小段《流水》就停下了。

琴坏了,哄哄这些门外汉还行,老弹是不行的,都走调了。

当下她将琴还交给郭大贵抱着,自己解下荷包付账。

郭大贵忙道:“小妹,我这有银子。我帮你买。”

圆儿笑道:“姑娘,这琴坏了,你拿回去还要花钱修呢。就送给你,不要钱了。”

清哑听了手一顿,眼角余光瞥见吴氏匆匆跑过来。

原来,她看见这边围了许多人,不知怎么回事,有些担心儿女,又见枣子卖的剩不多了,遂吩咐蔡氏一个人操持,她则匆匆赶过来看究竟。

“大贵,清哑,你们做什么?”她喊道。

清哑心思一转,有了主意。

她迎上前,从吴氏臂弯里接过装饼的篮子。

“清哑,你…”吴氏疑惑地看着闺女。

清哑示意她先别问,把篮子往圆儿面前一送。

“这什么?”圆儿瞅了吴氏一眼,好奇地问清哑。

清哑掀开盖篮子的厚棉褥,拿出一个饼递给他。

“一点心意。”她微笑道。

圆儿无法抵抗这微笑,接过饼就咬了一口。

“嗯,好吃。”他真心赞道。

“真的?我也尝尝。”先前那小厮也要吃。

清哑便将篮子塞给他,“都拿去。”

就这样,她还占了大便宜呢。

圆儿也不客气,笑道:“多谢姑娘。”

他心知这姑娘不愿白拿古琴,所以送饼给他。

虽然东西不贵重,足以表明她是个有节操之人。

而他,对古琴换了一篮子饼觉得很值。

银子他有,可这饼却是他没吃过的味道,能尝新当然好。再说,就算卖给旧货行,也卖不出几十文,白让那奸商从中谋利。

吴氏则急了,就要上前拦阻。

郭大贵忙赶过来,一把扯住娘,不让她上前。

吴氏目光落在他胸前,诧异地问:“这什么?”

郭大贵笑道:“琴。小妹买的。”

郭巧也抢着道:“小姑会弹。好听。”

吴氏听得云里雾里,但抓住了重点,问:“多少银子?”

郭大贵道:“人家没要银子。小妹才送饼给人家。”

他开心地笑着,觉得妹妹真聪明。

刚才那汪老板一心争抢,让他觉得这古琴必定不凡。

然吴氏可不懂,不相信地问:“这东西值一篮子饼?”

郭大贵忙低声道:“娘,别不舍得。清哑可喜欢了。刚才那个人还想跟我们抢,清哑差点准备把这些旧家具全部都买下来也不肯让他呢。后来人家说小妹要是会弹,就送她。小妹就弹了,他就送了。可白要人家东西总不好,送些饼是个心意。不然,小妹真要花银子买,娘你还能不让买?”

他就不信了,爹娘对小妹百依百顺,还能不舍得一篮子饼,不许她买个破琴?

果然,吴氏一听这样,便不言语了。

然她又纳闷地问:“清哑怎会弹这个?”

郭大贵摇头道:“这我也不晓得。等会再问。”

他还没告诉娘这是个破琴呢。

若说了,依娘的脾气,肯定连饼也不给人家了。

他直觉不能让娘知道,否则小妹会难堪。

但他不说,吴氏还不会看?

她舍了一篮子饼,自然要好好看看换的什么东西,值不值。

这一看,就看见那琴碰裂开了。

第13章 圆儿

她惊叫道:“这个碰坏了?那还卖这么贵?”

清哑不能不说话了,道:“不贵。好的要三百两银子。”

她是大概估算的。

吴氏和郭大贵听得目瞪口呆。

正装货的汪老板更是心中滴血,后悔没早来一步。

圆儿赞道:“姑娘真有眼光。这琴是我家大少爷小时候用的,多少银子买的我也不清楚。但我家少爷上次在湖州府买了一架新琴,名家制作,叫做什么‘九霄环佩’,花了五百两。这还是人家听我家少爷弹得一手好琴,说‘宝剑赠英雄’,有意相让,才给的价呢。”

清哑微微点头,道:“多谢!”

圆儿笑嘻嘻看着她道:“不谢。这琴给姑娘才不糟蹋。”

说着还瞟了汪老板一眼,言下之意给他就糟蹋了。

清哑忍不住笑意加深,觉得这少年很可爱。

圆儿对清哑也很有好感。

他虽是一小厮,从小伺候人,却最有眼色的。见吴氏还是一脸肉疼模样,便知她对一篮子饼换个破琴还耿耿于怀,遂眼珠一转,有了一个主意。

他便问清哑:“姑娘可认得字?”

清哑点点头。

圆儿道:“那姑娘等会,我还有些东西送给姑娘。”

说完转身向内跑去。

吴氏和郭大贵又陷入迷惑中——

清哑怎会认得字了?

清哑看出他们疑惑,轻轻摇头。

两人便都闭紧了嘴巴不吭声。

少时圆儿转来,身后跟着两个健仆,抬着个旧箱子。

到门外空地,两人放下箱子,打开。

清哑一看,箱内堆了些旧笔墨、砚台,还有些书。

圆儿对清哑赔笑道:“这些是我们少爷从前用的东西。我们家如今都在湖州府城住,少爷一年也难得回老宅一趟。这次回来小住,屋里用的东西都换了新的。这些都不要了。姑娘看可有用。若是还能用,就拿去。”

他有些忐忑,没敢摆出施舍嘴脸。

也不知怎么了,他觉得清哑实在不像个乡下村姑。

然看郭大贵和郭巧,又实实在在是乡下人。

还有吴氏,更是地地道道的乡村婆子,一篮子饼都要计算的。

这让他看不透,但他很喜欢清哑,因此对她客气有礼。

清哑道:“要!”

轻柔的声音带着欣喜,仿佛接受贺礼。

圆儿很开心,“那姑娘连箱子搬走吧。别耽误工夫捡了。”

清哑点点头。

正在这时,蔡氏也挑着担子过来了,大嗓门喊:“娘,清哑。”

清哑见挑子两头的竹篓荡悠悠的很轻便,便知东西卖完了。

吴氏问:“都卖完了?可有剩的?”

蔡氏道:“还剩了一些菱角和枣子。”

一眼看见圆儿几人,忙热心道:“这小哥,可要买些枣子?我家的蜜枣又大又甜,晒得干,糖也足。还有菱角,搁了好些作料煮的,香香的味道…”

一面说,一面歇下挑子。

清哑探头看篓子里,见果然还剩了十几斤。

她便弯腰捧起几个枣,又去另一头拿了一个菱角,递给圆儿。

圆儿忙接了过去,道:“谢谢姑娘。”

一面丢了一颗枣进嘴尝味道。

蔡氏以为小姑子是在帮她兜售,也不在意。

既尝了,跟着当然就要买了。

等圆儿吃完,她笑呵呵地问:“好吃吧小兄弟?大嫂没骗你。”

圆儿又咬开菱角吃了,点头道:“好吃!”

这家人还真会弄吃的,吃食蛮有特色。

清哑便指着竹篓对他道:“送你!”

说完拿过一个空篮子,费力地倒菱角。

郭大贵忙上来道:“小妹你拿这个,我来弄。”

清哑就直起身子,接过古琴站到一旁。

圆儿道:“这怎么好意思呢!”

清哑道:“我家种的。送你。”

圆儿满心舒坦,越觉得这姑娘合眼缘。

郭大贵热心,又最支持妹妹的,也对圆儿笑道:“这些都是我家自己种的,也不值什么钱。小兄弟你不嫌弃,拿回家哄弟弟妹妹。今天难为你了。”说着话,已经将菱角倒入篮子。

待直起腰来,又看见圆儿送的箱子,忙将箱子搬进竹篓竖放好。

蔡氏和吴氏在旁看呆了。

蔡氏不明白,明明卖东西,怎么转眼都拱手送人了!

换上别人,她肯定不依从。

但这事是小姑干的,且婆婆也在场,她本能地要看婆婆脸色行事。

而吴氏呢,自从清哑拿枣给圆儿吃,她就提着一颗心。

见闺女果然又要送人,想阻拦,当着人又恐驳了闺女的面子;任她送,又心疼,因此神色变幻,犹豫不决。

圆儿觉得清哑和郭大贵人很不错,但吴氏和蔡氏的脸色瞎子也感觉得到。他不在乎贪这小便宜,便对清哑二人道:“已经拿了饼了,怎么好意思还要这些。这样,我们买吧。”一面凑近清哑低声道:“姑娘放心,不用我自己掏钱。”

说完转身对先前小厮吩咐道:“昌儿,叫金妈妈来。说这枣和菱角很不错,谢姑娘晚上就要到了,还有韩大爷,买些果子预备着待客。”

昌儿忙道:“嗳。”

转头跑进去了。

圆儿就对蔡氏道:“大嫂帮忙称一下,看多少斤,好算钱。”

蔡氏巴不得一声,走上来就开秤。

清哑见他坚持,不再推辞。

这样人家,自然不在乎蝇头小利的。

这少年既然是少爷身边人,也不会在乎小恩惠。

她要再让,倒显得小家子气了。

因此,她又开口道:“谢谢!”

圆儿发现,这姑娘很少说话。

但她的目光比嘴巴更能传达心意。

比如,此时她说“谢谢”,只两个字,他却看出不止这些,还有“你们这样人家是不会在乎这些小东西的。小兄弟格外照应,我都知道。既然你一片美意,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想着,他不禁问道:“姑娘贵姓?”

问完后悔,人家姑娘家的名讳怎么能告诉他呢?

然清哑却回道:“姓郭。名清哑。”

圆儿跟着少爷,肚里也攒了些墨水,闻言眼睛一亮,“清雅!”

这真是人如其名了。

清哑没解释,只是微笑。

圆儿又问郭大贵名字,住哪等等,和他热乎乎攀谈起来。

吴氏见闺女与从前不一样,竟与一个小子说这许多话,又忐忑,又担心,因走上来低声道:“这东西重吧,娘帮你拿着。”

清哑怕她不知古琴用处而有失,摇摇头,依然自己抱着。

一时昌儿叫了金妈妈来,蔡氏已经秤了枣和菱角。

金妈妈没买过郭家的东西,自然要先尝;尝完又问价;问了价又嫌贵,又压价。

圆儿道:“哎哟金妈妈,我和昌儿已经尝过了。要是不好,能喊你老来?你老就别压价了。都是乡里乡亲的,人家种些东西也不容易,大老远的送到镇上来,就贵个几文钱,也是该的。就说这菱角,那可是加了料煮的,味道特香。这枣子也不用说了,我才瞧见这大嫂和大婶在刘家那边卖了过来的,要是不好,也不能就剩下这么点了。你想要多买还没有了呢!”

金妈妈失笑道:“你小子今儿怎么了?这是你亲婶子啊还是刚认的干娘啊?净帮人家说话。不像买东西的,倒像卖家。到底是跟大少爷的人,嘴上功夫一套一套的。”

说着,众人一齐都笑了起来。

吴氏见圆儿这样照顾他们,又感激又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