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没见特别熟悉的人,当下牵着郭巧,往锦园内行去。

郭大全等人忙跟上,一面含笑四顾。

在门口出示了官帖给衙差验看,便被让了进去。

锦绣堂内已经有不少人家先到了,嗡嗡低语成片。

因郭家接的是天字号官帖,位置肯定在前面,清哑便径直顺着第一条通道往前走。待走到通道尽头,早已吸引了全部目光。

清哑站住,目光一扫,只见严家和沈家分别占据了天字二号廊亭和天字三号廊亭,卫家第四号,方家第五号,韩家第六号…谢家第十一号。

清哑轻盈一转,便往天字一号廊亭走去。

既然严家和沈家占据了第二和第三,郭家肯定就是第一了。

因为这两家与郭家走得近,清哑亲自设计图稿暗中指点他们,故而他们一跃超过其他世家;而清哑自己这次又献上了新品。

至于卫家,则源于卫晗的突破。

众人立即看出她的胸有成竹,都沉默了——

迄今为止,没有人能超越她!

谢家亭内,谢吟月见清哑直往一号亭走去,心中一沉;谢明理一直盯着清哑,眼神微眯;他身边坐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也目光炯炯地盯着郭家人,这是谢吟月的弟弟谢天护。

方家亭内,方瀚海看着清哑眼露精光,不由自主扫了一眼小儿子;而方则看着迎面走来的男装少女有些错愕,似乎这村姑与他想的有些不一样呢;方初看着清哑,出奇沉默。

清哑早感觉谢家关注,毫不理会,从容走向一号亭。

一边行,一边向认识的人点头致意。

郭大全却和气地跟周围所有人招呼、寒暄。

他儿子郭勤也两眼骨碌转,随着爹的招呼,记住了每一家、每一个人,不但如此,还跟着喊“爷爷”“伯伯”“叔叔”“某少爷”“某姑娘”,丝毫不怯场。郭巧也甜甜地笑着,甜甜地喊人。

经过二号亭的时候,和严家照面。

严未央忙站起来喊:“郭妹妹!”

清哑对她一笑,又向严纪鹏致意道:“严伯伯好!”

严纪鹏笑逐颜开,点头道:“好,好!怎么你爹没来?”

郭大全急忙道:“我们都来了,家里还有些事要安排,爹今天才来。他托我们问严伯伯好。回头请严伯伯吃酒。”

严纪鹏哈哈大笑,道:“一定去!”

又好奇地打量郭勤和郭巧,“这是…”

大人寒暄问候,小孩子却暗斗上了。

第166章 再胜(二更求保底粉红)

严墨阳见郭家备受瞩目,小孩子家心里不服气;又见郭勤和郭巧一路东张西望地打量,全没有一点矜持和稳重,更瞧不起了;再见爷爷和姑姑都热情地和郭家人招呼,他便嘀咕道:“乡巴佬!”

郭勤耳朵尖,立即回道:“纨绔佬!”

严暮阳瞪眼道:“你敢骂我?”

郭勤道:“你先骂我的!”

严暮阳傲然道:“你本来就是乡巴佬!”

郭勤嗤笑道:“乡巴佬怎么了?我小姑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钱人家养纨绔败家子,死得最快!”

大家被这突然变化惊呆了。

待听了郭勤的话更是目露异色。

严暮阳大怒,正要反驳,就听一个嫩嫩的声音道:“长那么白,没出息!”循声望去,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扬着小下巴,黑亮的眼睛轻蔑地看着他。

顿时他气得小脸通红,怒道:“长得白怎么没出息了?你说!”

郭巧振振有词道:“没晒过太阳的!”

郭勤忙补充道:“没经过风吹雨打!”

原来清哑说小孩子不能养成温室的花朵,要历练,可她的言词向来少,侄儿女们只能听一半,自己发挥一半,可不就编成这样了。

严暮阳从没听过这种论调,看看郭勤黑不溜秋的样儿,嘲笑道:“你黑得跟炭一样就有出息了?不就是个庄稼汉!还有你——”他指郭巧——“哈哈,你脸上搽了面粉吧?要不能白得跟死人一样白!”

郭巧生气道:“我没搽面粉!我好容易才养白的!”

她因为最近一年都跟着清哑学这学那,出去疯的机会少了,当然皮肤就养白了;又因为吃的也比往常好,自然养得肌肤晶莹剔透。

谁知竟被严暮阳说成搽面粉。能不气吗?

严暮阳大声道:“那你就有出息了?”

郭巧也大声道:“我是女娃!”

仿佛长得白是女孩子的权利,跟男人无关。

众人再忍不住,轰然大笑起来。

严未央一面笑,一面喝住严暮阳,一面走出来拉郭巧,“巧儿别生气,姑姑骂哥哥给你出气。你们别吵了!来。认识一下。这是我侄儿,叫严暮阳。这是巧儿,这是郭勤。”

清哑也示意郭勤住嘴。

严纪鹏看着灵动活泼的巧儿。眼光大亮。

因对孙子道:“你是男子汉,要有气度,跟妹妹争什么?况且这小哥儿和他妹妹说话有理,你该好好想想。还不去陪个不是?”

严暮阳哪里肯——他根本没错嘛!

郭大全等人忙打圆场。然后才进了隔壁。

走的时候,郭勤和严暮阳还互相瞪眼呢。

众人忽然又发现沈家人和郭家人尤其亲热。沈寒梅娇嗔满面地和郭大贵说笑,顿时嗅到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郭家人入亭后,其他人也都陆续进来了。待所有人都到齐,前方官厅内夏织造等大小官员和宫中太监嬷嬷才由侧门进入。各自端坐。

众人忙整肃仪容,全部出来在台阶下和通道中跪拜织造长官。

夏织造目光一扫,见天字号人已来齐。遂提声说了一番官面话,便下令大会开始。至于地字号和人字号来没来齐。他则全不放在心上。

就有织造衙门的织锦师傅和宫中太监宫嬷一一观看各家送上去的织锦,评选优劣,分出高低。

今年的织锦大会盛况远超往年,评选却比任何一次都要快捷。

九大锦商接手了郭家的技术,经发挥后自然遥遥领先其他锦商;郭家郭清哑再次展现绝对实力,领先九大锦商;谢家献上的织锦也算好了,终究逊色一筹,所以排在后面。

其他二三流锦商另有人评定,是不会在此耽搁大家工夫的。

因此,才一个时辰的工夫,结果就出来了。

毫无意外的,郭家再次拔得头筹!

谢吟月脸色苍白,身子微微僵硬,朝谢明理看去。

接下来,就要看郭家如何做了。

因为他们并不具备织锦的实力。

所有人都明白这一点,都看向天字一号廊亭。

夏织造如同去年一样,直接问郭家如何处置。

郭大全没有让大家久等,闻声和清哑站起,一齐走向官厅。

再次站在官厅台阶上,清哑仿佛站在云端,俯视众生。

她扫视整个大堂,然后对郭大全点头。

郭大全便接连宣告郭家一系列重大决定:首先,新织锦依然无偿转让给除谢家外的九大锦商,条件与去年类同。

此言一出,锦绣堂一片哗然!

谢明理终于领教了郭家的厉害——

有舍才有得,郭家不但舍得,而且很舍得!

不是转让给一家,而是九家全部转让!

不是有偿转让,而是无偿转让!

谁经得起这种恩惠诱惑?

便是经得起一次,又怎么能经得起第二次!

从此谁不想交好郭家,因为不用费心费力,后面或许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傻瓜才会得罪他们!费力不讨好不说,结果说不定还竹篮打水一场空!

众人尚未来得及感慨郭家的豪气干云,郭大全又开口了:

第二,郭家觉得棉纺织不同织锦,乃关系国计民生的东西,郭家有感于织造大人和公公们的维护和栽培,更为向皇上尽忠,将通过织造大人向朝廷献上搅机、三锭脚踏纺车、织布机,以利天下万民!

第三,郭家新创出被、枕、手巾等棉织品,不敢独揽独占,因此想请织造大人将此技术在织造衙门备案。若有那一家想生产此类棉织品,只要交给郭家一定的使用费,并挂上郭家布的招牌,便可名正言顺生产。若是有不良商户偷偷窃取这技术以生产谋利,无人举发就算了;只要郭家或者任何一家交了使用费的商户去织造衙门举发,织造衙门便可以判他谋夺财产罪名。

这些是清哑撰写、郭大全背熟,专等今日在锦绣堂宣告的。

等他宣告完毕,整个锦绣堂一片寂静!

三项举措涉及的内容太多、牵连太广,大家需要好好咀嚼。

清哑扫视整个锦绣堂,并无自得之色。

仿佛这是再平常、再容易不过的事!

***

朋友们有保底粉红的请支持《水乡人家》!咱们努力往前爬!

第167章 皇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些机器本源于黄道婆,就算她也做了些革新和创新,源头还是黄道婆。历史上,黄道婆毫无保留地将这些纺织革新都传给了老百姓,为中国纺织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她郭清哑怎可贪婪!

前世爸爸讲述黄道婆的生平时曾告诉她:自宋元以来,至明清时期,江南织锦、瓷器、矿业等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唯独占据国民经济支柱的棉纺业却一直是家庭手工形式,始终没有凝聚起来,因为没有人可以垄断这行。

她也不想垄断!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郭家赚到第一桶金,并在纺织界立足,以后慢慢发展即可,贪婪是要遭天谴的,这也是陈水芹事件给她的警示。

当然,她也要兼顾郭家。

因抬手朝天字一号亭招了招。

郭大有立即捧着一摞棉织品走上来。

他兄妹三人便转身走进官厅大堂跪下,依然由郭大全开口,依据之前公布的三条为郭家申请棉纺织皇商的资格。

清哑将一摞文书双手捧给夏织造,是郭家献给朝廷的机器图样,以及郭家申请为皇商,为皇宫和官方织造棉布的申请文书。

就有衙差接过去,放在夏织造面前案上。

夏织造看着那一摞文书激动不已,挥手令他们起来说话。

郭大全起身后,转身接过弟弟手上的棉织品:一幅枕套、一条手巾和一床被单,都叠在一起,亲自捧去给佟公公,请他们检验。

他已经从沈家得知。佟公公是暗中支持沈家的。原来他背后主子支持的一家锦商被谢家在几十年前挤垮了,所以他才对谢家不冷不热。终于在去年给他逮着了机会,给了谢家一记重击。

郭家要在纺织业立足,这些官面上的人不能不应付。

做墙头草是最忌讳的,所以郭大全果断选择了佟公公。

夏织造翻文书的时候,佟公公等人便看那棉织品。

那枕套、手巾和被单与寻常用的不同,不是用布裁剪后缝制的。花型和图案很完整。也就是说。机器织出来就是完整的,众人均惊异。

佟公公摸着那手巾赞道:“真是软呐!”

其他太监和宫嬷也不得不点头赞好,因为是真的好。

清哑听了微笑。

这当然不算最好的。她的目标是要织出毛巾来。

这可就难了。也许哪天她豁然贯通就研究出来了,也许她这辈子都研究不出来。不过,有个目标孜孜以求总是好的。

这时佟公公招她上前,问这问那。态度十分亲切。

她也详尽地一一回禀了。

待夏织造也来验看过,都觉得棉布质量上乘。适合进给宫中贵人用。绫罗绸缎虽好,然经过比较,洗脸、冬天用的被单和贴身的内衣等还是棉织的比较保暖、舒服,所以近年来宫中采买量增大许多。

夏织造道:“好!本官定会上奏朝廷。上表郭家忠心。至于棉纺织皇商,郭家当之无愧。本官这就和公公们商议——”

佟公公笑容可掬道:“还商议什么!这还用商议吗?郭家这样忠心为朝廷为民众,织出来的东西又好。这样的商人不做皇商,那让谁做?换了别人做。被御史知道了,要弹劾咱们处事不公了。说不定还怀疑咱们从中捞了什么好处,所以才打压新进有能力的小商家,不让他们出头。”

夏织造心中一跳,急忙道:“公公说的是,本官也是这么想的。”

其他宫嬷和太监均无可反驳,均一齐点头。

夏织造浑身舒泰——郭家进献给朝廷的那三样机器非同小可,他,坐在家中被天大的功劳给砸中了!

这皇商是郭家应得的,也是他应该给的!

当下他便传下话去:郭家为最新皇商,专营宫中和官府棉纺织造!

谢家廊亭内,谢吟月听了郭大全的话,身体已经不可遏制地轻颤。

正在细想其中内涵,就听见官差的宣告。

她猛然攥紧拳头,顿觉手心一阵钻心疼痛。

原来震惊太过,无意间弄断了两根半寸长的指甲。

她忍疼吩咐道:“即刻传信出去:将棉布降价三成!”

管事尚未答应,谢明理挥手制止道:“慢!”

他盯着官厅内的郭家兄妹,尤其是郭清哑,沉声道:“已经这样了,再晚一天半天的,结果对我谢家也不算什么。索性再等一等。等弄清他们全部意图,再做决定不迟。”

他浸淫商海多年,敏锐感觉事情不那么简单。

那第三条,他直觉对谢家也有莫大影响。

若此举被朝廷批准,那郭家岂不轻松笼络一批小商家,在最短期间内凝聚一股强大的势力和售卖网?

他强压心中震惊,努力思索,想捋出头绪。

谢吟月一凝,道:“是!”

她知道自己失态了,遂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定心情。

锦绣不声不响给各人都送上一杯冰镇的冷饮,然后退到谢吟月背后,轻轻为她打扇。

放下谢家,且说整个锦绣堂内已如炸开的蜂窝般混乱。

方初脑子有一瞬间的空白,好一会才恢复正常。

他看着走进官厅的少女背影,心中浮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由衷敬佩她。可是,她才赚了多少钱!

没有理由的,他觉得公开三样机器肯定是郭清哑的主意。

在他心里,郭守业父子是不会有如此魄力的。

他们只会嫌钱赚得少、唯恐郭家发家慢。

郭清哑兼顾天下百姓,谋得皇商差事,同样也打击了对手谢家。

他可以想象谢吟月此时的反应。

另一边,韩希夷也一声长叹——

谢家,在这场争斗中已经彻底输了!

还输得很惨淡!

卫昭目光炯炯地盯着官厅内,不知想什么。

其他人也都议论纷纷,声音越来越大。

郭家得了皇商资格,也就令他们羡慕感叹;无偿转让织锦给九大世家,今年也不足为奇了;将三样机器献给朝廷,魄力非凡,大家感叹之余想起此举对谢家的打击,禁不住又心惊,却也顾不得多议论;真正引发他们议论和争论不休的,是郭家公布的第三项措施!

将棉布技术在衙门备案,凡有商人交费即可获得经营机会,这一举措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那真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尤其是那些二三流商贾,从中看到了莫大商机和前景。

官厅内,夏织造等人也是同样疑惑,正询问郭家兄妹。

清哑就和郭大全就解释给众人听。

***

谢谢大家支持,再努力爬榜单,争取挂末尾!!

第168章 立场(二更求粉红)

郭大全言道,棉布生产关系到万千百姓的生计,郭家不敢靠这个谋取暴利。再者,郭家自觉根基浅薄,无力大量生产这些棉织物,不能满足寻常百姓需求,所以才许别的纺织商人插手。然郭家弄出这些东西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想收取费用。

夏织造等人急忙道:“这个合情合理!”

郭大全又道,既收费,就保不准有那奸商捣巧,不想交费却偷去悄悄经营。这不但坏了郭家的事,就是对那交费的商人来说也不公平。所以郭家才想将这技术在织造衙门备案,请官府给予保护。

若有人不经郭家允许就擅自经营郭家棉布,不用郭家出面,那交了费的商人就会出面告发,因为他们侵占了他的市场,就等于侵占了他的利益。

这当然是清哑的主意。

她首次在这异世提出专利保护概念!

夏织造等人总算听懂了。

这一层层分析下来,再清楚不过。

然这种事在大靖以前是从未有过的,他便无法定夺。

不说别的,就拿谢家打比方:若此令一行,那谢家之前通过非常手段从郭家弄去的搅机和纺车行为就要定罪。——他们还不知织布机的事呢。当然,如今郭家已经将此三项机器献给朝廷了,谢家也就免除这灾难了。否则,定吃不了兜着走!

夏织造便同手下官吏和太监们商议。

在他们商议的时候,郭大全兄妹趁空召集九大锦商去官厅偏房商议,明确双方具体合作要求,签订文书。

众人纷纷起身前往。

这一次,严纪鹏等长辈出面主事。

方瀚海当仁不让代替方初。坐在了人前。

方则和方初也去了,站在父亲身后。

方则打量座上的郭家女少东。

她头发像男子一样挽起来,用根木簪子别着;脸上素面朝天,肌肤莹白剔透;眼睛特别深黑,粉色的红唇柔嫩如花。

没有女子的钗环装饰,使她于安静中凭添了一份简洁利索。

她坐在那,神情专注地看手中的文书。

她的安静仿佛感染了座中人。大家都屏息等待她。

吟月姐姐说她会织。果真不是一般的会织;吟月姐姐说她不爱说话,真不是一般的寡言安静。可是,这两点结合在一起。却完全与他之前想象的村姑形象不同。

不止不同,还有很大的出入。

他不知不觉的,眼光就一直流连在她身上。

清哑却丝毫没留心他。

不是她感觉不敏锐,而是今日有太多人注目她。

这会子和众锦商谈判。她更是打点十二分精神,光留心方瀚海等老家伙就够她忙的了。那有空注意方则这样一个少年!

她抬眼,目光逐一从九大锦商面上扫过。

碰见方瀚海的目光时,方瀚海对她和蔼一笑。

她的目光却定住了——

这个人人如其名,给她的感觉深不可测!

方瀚海笑意更深了。

以他的阅历。怎看不出清哑的单纯。

可是,他并不小觑她。

这女孩子天生一项能补充这单纯的脾性——安静。

天生的安静寡言,使她能以不变应万变。

他觉得她更多是通过天生的灵敏感觉来判断人心险恶。

譬如眼下。她就探究地观察他,想察知他对谢郭两家恩怨的心意和态度。他笑得更和蔼了。尽力向她释放善意。他可不以为自己能欺瞒过她。这就显示他一流的城府和眼光了。因他听说卫昭一直对郭家不错,可是据他看来,郭清哑对卫昭并不信任,远远比不上对严家和沈家的信任,可见她眼明心亮!

方初见清哑盯着父亲看,感知她戒备的心理,不禁苦笑。

方则却嘀咕,爹的魅力那么大?

郭清哑竟看都不看自己一眼。

他还不如厅中的一根柱子呢。

清哑和方瀚海对峙了几息后,才微微点头,收回目光。

她将早准备好的稿子递给郭大全,一面提醒他自己划了红线的地方,一面将要宣布的事项和文书按顺序叠放,便于大哥逐项谈判。

细妹站在她身后,除了留心她招呼应答,还帮她打扇续茶。

郭大全便笑着冲大家客气一番,然后开始。

首先,他提出要九大锦商利用遍布各地的商铺帮忙将郭家献给朝廷的机器以最快的速度公开来。如今沈家已经先行一步,抽调木匠在霞照制作织布机、三锭脚踏纺车和搅机,平价卖给百姓们。

其次,郭家这次运来霞照六七万匹被、枕、手巾等织物,请九大世家各分几千匹,立即发往大靖各地,以最快的速度树立郭家布的口碑,布名就为“郭布”。

“这也是为百姓做好事。能给大家积德的。”郭大全笑道。

最后,他道今年与去年签定文契不同,每家每年只要与郭家签订一万匹的订单就够了,其余由郭家自行解决。

郭布,谐音“国布”!

郭家正式亮出规划目标和发展方向。

郭大全说完,厅内静了下来。

方初再次大震,原来郭家最近几个月都在织造新品!

他没有问郭家之前定的运往海外的花棉布协议怎么办。也无需再问。等这些机器传开以后,民间百姓将争相织花布,还怕收不到货?只怕那价格要一跌再跌。这对海商来说,只有更高兴的。

可是,谢吟月苦心经营怕是血本无归!

方瀚海认真思索郭大全提出的几条,在诸人还未反应过来前,首先击掌道:“好!郭布,好啊!我等连续受郭家恩惠,帮忙推广郭布、树立郭家布的口碑,那是义不容辞!再有,帮忙将郭家献给朝廷的机器尽快传扬开来,这不仅是利民的好事,还是向朝廷效忠的机会。除非是傻子,才会错失这良机。就是有一点:郭少东,只签订一万匹布的单子,你是不是太为我们着想了?这叫我等如何心安!”

众人听了一齐哄笑起来。

郭大全也笑道:“郭家受各位提携照顾多了,要知足,不能贪得无厌。自己能挣扎着走的,就自己努力;等哪一天实在难了,那时各位要能伸手拉一把,对我郭家才是救命的恩情。”

方瀚海正色道:“郭东家,我年纪长一些,就倚老卖老叫你一声贤侄。贤侄,你尽管放心,我方家绝不是那忘恩负义、背信弃义的人家。郭家的好处,我方家铭记在心!今后,不论郭家遇见何等困难,我方家绝不袖手旁观!不论你去不去求方家,方家都不会坐视不理!”

铿然坚定的语气,掷地有声。

第169章 致歉(一更求保底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