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夫人喝过茶,大太太才问,“夫人看外面怎么样?朝廷什么时候能将乱党镇压下去?”

蔡夫人目光一暗,重新将茶碗送回桌上,又拉拉袖口,刚才她撩开马车车厢的帘子,看到密密麻麻的红巾,头一嗡差点晕过去,“虽然比往次闹的大一些…现在又不是开国那几年…我瞧着不会有多大的祸事。”

蔡夫人正说着话,外面已经有小丫鬟听了刚才从外面讲来的丫鬟、婆子的话,吓得哭了起来。

大太太听得这“嘤嘤”的哭声,心里烦躁更甚,“哭什么哭,这里是京师,到处驻的都是重兵,不过是三两个贼子就把你们吓成这样,”说完叫来陈妈妈,“去,将她给我带下去。”

大太太这样一说,其他下人再不敢做声。

大太太又安慰蔡夫人道:“夫人虽然不在家,侯爷、姑爷都在京里,必然都会妥善安排好的,淑华卧病在床,二奶奶也是极妥当的人,夫人也勿用太着急。”

蔡夫人点点头,事已至此也只能这般了。

容华进了屋子,也将院子里的丫鬟、婆子叫来,将事情都说了一遍,“大家也不必惊慌,只要谨慎一点,有些准备就行了。”说完话,还是照常在一旁做针线,小丫鬟们进来端茶送水,看到八小姐这般镇定,也就稍稍安下心来。

不一会儿大太太又亲自来过问。看到容华院子里一切都还算井然有序,进到屋里,翡翠坐在火盆前,容华正带着木瑾和锦秀一起做针线。

容华上前行礼,叫了一声,“母亲,陈妈妈。”还似平常一般。

大太太满意地点点头,陈妈妈也不禁诧异,她明朋看着八小姐是个胆小懦弱的,怎么现在倒是有几分从容不迫的气度表露出来。

大太太忙于布置府里,也就不再说别的,“我带来几个婆子给你使唤。”

容华点点头,知道是大太太多安排几个人保护,“母亲放心吧!”

“我还要去你那几个妹妹处。”说着便走了出来。

容华出来一看,院子里果然多了两个身材高大的粗使婆子。院子外面还站着不少的丫鬟、婆子,大太太前面一走,后面的立即跟了上去。

容华回到屋里,翡翠开始摆弄手炉,一副愁肠满结,欲言又止的模样,好半天翡翠终于开口,“太太还带了那么多人,怎么就给我们这里留下了两个?”

容华道:“府里还有好几处院子都需要人。”

翡翠悄声抱怨,“那也用不了那么多。”

容华仔细想翡翠这句话的意思,半天才回过味来,翡翠觉得因她是庶女,大太太就少分过来人手保护,将来万一出了事,大太太肯定全心全意照顾二小姐,以前翡翠是二小姐屋里,二小姐被保护的好,裴翠这些丫头自然也跟着沾光,现在来到她房里,翡翠自然心里不愿意起来。

容华抬起眼睛,静静地看翡翠,“你以前是二小姐屋里的吧?”

翡翠似是被说中了心事,脸陡然红了,讪讪道,“是。”

容华将视线从翡翠脸上挪开,似是不经意,“二小姐那边想必是缺人的,你就回去那里帮忙吧!”

翡翠愣了一下,再看容华无喜无怒的表情,尤其是容华重新看向她时,那像黑珊瑚般明亮的眼睛,让她感觉到莫名的害怕,翡翠膝盖一软,顿时跪下来,“八小姐…奴婢…不敢…”

容华便似没有听见一般,站起身走向内室。

翡翠只能跪在原地不敢起来。

翡翠这样嚣张,无非是觉得有瑶华在身后撑腰,而今的形势是谁也顾不得谁了,容华笑笑,她也不是肚量小的人,只是院子里丫鬟、婆子这么多的人,容不得翡翠在这里乱搅和,有时候小惩大诫,也某必要的。

大太太从容华这边出来,直接去研华屋里。

还没进门,就听到有人在院子里叫嚷,“抓住她,打死了算。”

大太太皱起眉头,快走两步,看到研华站在屋门前叉着腰,看着两个婆子压着一个丫鬟不停地打,院子里其他人早已经吓得躲在一旁,年纪小的丫鬟都缩在一处哭哭啼啼地。

那婆子扇了跪着的丫鬟几个耳光,研华还觉得不够,“再给我打。”只顾得处置眼前的丫鬟,竞然连大太太进院子都没发现。

大太太喝令一声,“住手,这是在做什么?”

研华这才看到大太太,急忙迎过来,“母亲,怎么来了。”

大太太也不接话,阴沉着脸问研华,“怎么回事?”

研华看了一眼那丫鬟,似是在向大太太汇报自己的功绩,“这些丫头不教训是不行的,平日里也就罢了,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给我毛手毛脚的,我让她们给我将首饰、银钱等物收起来,谁知道她却将我的碧玉簪给摔了,要是别的还好说…”

大太太的脸越来越难看,研华仍无觉察,接着说,“那可是母亲送给我的,就算是拿银钱也买不到。”

研华说完这话,正要等大太太夺奖,谁知大太太仍不说话,研华自然看过来,一看之下顿时吓了一跳,大太太眼睛中的厉色,像两只大手狠狠地扇了她两记耳光,“收拾首饰、银钱做什么?现在又是什么时候?”

研华怔了半晌,才缓过神来,一颗心慌乱地似要跳出了胸膛,说话也不齐整起来,“…我…原本是怕…万一有人闯讲来…”

大太太厉声道:“胡说,府里内内外外都加了防守,有谁能进来?”

研华生怕大太太有所疏忽,“女儿是想总要有备无患。”

大太太心口一热,就要扬起手来狠狠地丢在研华脸上,好不容易才控制住,紧紧地攥起手,什么话也不再说转身就走。

研华也不敢再追上去,只呆愣地站在原地。

陈妈妈追上大太太,小心翼翼地开口,“太太,要给六小姐留几个婆子?”

大太太冷哼一声,“一个也不留。你下去传我的话,不准六小姐再出房门。”

陈妈妈又想起来,“太太,还有个事。四姨娘养病的院子,原是要走咱们园子的后门才能进来的,可如今后门一锁…”那边的小院子就成了独立的,院子墙门都不如府里的高大,不论是翻墙还是破门都是极容易。

大太太目光闪烁,“府里有这么多女眷要保护,也顾不得别的了,再说四姨娘养病的院子,什么东西都没有,谁又会对一个病着的妇人怎么样。”

陈妈妈身上一寒,恭敬道:“大太太说的是。”

大太太这才微微点头,“去瑶华那里。”

众丫鬟、婆子又往二小姐住处走去,还没到二小姐的院子,已经看见二小姐迎了过来。

太太问,“这是要去哪里?”

瑶华笑道:“正要去找母亲。”

大太太问,“怎么?”

瑶华声音温软,“也没什么,就是想去母亲屋子陪陪母亲。万一母亲顾不过来,我也可以帮帮忙。”

大太太心里一暖,眼睛顿时酸了,“你这孩子。这样也好,你不在我身边,我也是牵挂,生怕她们照顾不好你。”说着便拉起瑶华,一面走,一面说起话,“能看着你和淑华两个好好的,我就放心了,好在你们姐妹比寻常姐妹都要好得多,你又大度,有些事也不跟你姐姐计较,你姐姐是个直心肠的,对你也没有藏心。”

两个人说着话渐渐走远。

陈妈妈忙遣人去将二小姐日常用的东西搬去大太太屋里不提。

白日里外面虽然乱得紧,陶府里也还算安静,到了晚上,府里管事的刚安排好府里各处巡逻的人手,不知道是谁看了一眼天空,顿时大惊失色。

西南方向有火焰冲天而起,似是烧红了半边天。

府里的众人顿时一阵喧哗。

大太太听到声音急忙和蔡夫人一起迎出来看。

两个人面面相觑,大太太半天才道,“该不会是乱贼烧城了?”

第四十七章 乱党(下)

陶府管事的悄悄往门外探看了一下,回报大太太,“外面似有许多火把,头戴红巾的乱党就在周围晃动,嘴里说着什么光复前朝的话。”

管事的还没说完,就听又有小厮一阵风似的过来报,“有乱党往府里扔火把。”

大太太心里一惊,一口气差点没缓过来,“快,快去叫人盯着,别…别点着了屋子。”瑶华上前一步,大太太紧紧抓住瑶华的手。

瑶华道:“母亲别急,府里这么多人在呢,那些乱党不过是在城里流窜,想必一会儿就会从咱们府前离开。”

大太太点点头,又吩咐管事的,“还要仔细那些乱党别翻墙进来。”

管事的连忙去巡逻各处。

蔡夫人在一旁虽然不说话,脸色也是差到了极点。她怕的就是这一点,被朝廷官兵围得紧了,那些穷途末路,杀红眼的乱贼不知道会干出什么事,万一以达官显贵的家做了目标…

众人皆是胆战心惊,熬过了一会儿,府外的声音渐渐小了,想是那些乱贼已经去了别处,管事的急忙来报。

大太太这才安心地舒了一口气。

谁知道过了没多久,守在后门的婆子听到有人嘶声裂肺地喊道:“你们要干什么?来人呐,快来人呐。”众婆子面面相觑,还是一个年纪稍长的最先反应过来,“我去禀告大太太。”慌慌张张地往大太太屋里去。

那婆子走的当口,剩下的人仍旧听着外面的动静,有东西落地的声响,女人的呼救声,让人听着汗毛竖立,隔着一块厚厚的门板,却好像就在眼前,门缝透着火把的光,众婆子小心翼翼地往外观望,忽然之间门缝处火光一闪,众婆子以为火烧过来,顿时吓了一跳,惊魂未定,有人迎面就是一脚,踹得木门抖了抖。

有的婆子顿时压不住惊叫一声。

这一声惊叫,顿时将火光都引了过来。

火光又是一大亮,似是有火把滚过门板,然后便又是一脚,从此就收势不住,外面的人紧锣密鼓地踹起门来。

大太太坐下来刚喝了口茶,就听到有婆子进来报,“太太,太太,那些乱贼跑去四姨娘养病的院子里了。”婆子还要继续说下去,看到大太太锐利的眼神,顿时住了嘴,再看看屋里,还有义承侯府侯爷夫人在。

大太太问:“四姨娘那里我已经安排了不少的人手,乱贼怎么能轻易就进去?是谁看到的?”

那婆子顿时声音小了,“看倒是没看到,只是听到似是四姨娘屋里的柳儿在喊。”

“明明没看到,却在这慌什么慌。”大太太还要再说话,外面又有婆子连滚带爬地进来,“太太,不好了,那些个乱贼在踹门。”

大太太猛地起身,眼前发黑,冬蕊和瑶华连忙将她扶住,蔡夫人见势不好连忙问陈妈妈,“府里有什么醒神的药物赶快拿来。”

陈妈妈这才想起来,急忙遣雅琴去拿药,雅琴拿来府里的安坤定神丸来给大太太含上,大太太的脸色才渐渐缓过来,大太太睁开眼睛冲陈妈妈招招手,“快去让府里的男丁去守后门,快去…”

陈妈妈急忙出去安排,大太太仍是不放心,站起身,“我要去后门上看看,”转头看瑶华,“你就留下来陪着蔡夫人。”

蔡夫人道:“我在这边怎么能坐得住,我就跟着亲家太太一起过去看看。”

大太太面有难色,“这怎么使得,万一…”

蔡夫人道:“亲家太太不必说了,这时候多一个人在身边就多份依靠和计较,也顾不得太多了。”

大太太看看瑶华,“你一个女孩子家,抛头露面总是不好的。”

瑶华坚持道:“母亲在那边女儿实在放心不下。”

大太太叹口气,这才和蔡夫人、瑶华等人一起往后门去。

才到了后门处,就看见火光慢慢地窜入半空中,丫鬟、婆子们都乱成一团,有人叫快拿水,有人叫先顶住门火烧不进来,又有人说:“四姨娘怎么办?是不是先将四姨娘救过来?”

虽然情形尽收眼底,大太太仍是问,“怎么了?”

管事婆子来回话,“禀太太,那些乱贼踹不开门,不知怎么的就烧了四姨娘住的小院子。”

大太太连忙又问,“火势会不会蔓延过来?”

管事婆子道:“这个时候一般都吹北风,可是小院子离这边近,难保会…”

大太太吩咐,“赶紧去弄些水过来备着。这事大意不得,大理寺王少卿家不就是因为寺院着火被波及。”最后将偌大一个宅院烧了个精光。

“那四姨娘。”

大太太顿时咬起牙,这个祸害。

若四姨娘像大姨娘那样从三小姐、四小姐嫁出去之后,一直躲在老太太屋里不出来见人,或者像其他几个姨娘死的死,病的病…也就好了。

谁知道她偏命硬,克死自己儿子不说,整日里拿这个做由头在老爷面前哭天抹泪,趁着老爷心软搬弄是非。

大太太嘴角一耷,显出几分的冷漠来,好不容易将她弄出了园子,最后还是害到陶府。

大太太面色不善,下人再不敢问什么,急忙去忙活。

燃烧的浓烟,呛得人不住地咳嗽,大太太、蔡夫人、瑶华等人都拿了帕子掩住口鼻。

大太太走到蔡夫人跟前,拿开帕子抹泪,“这可怎么办?老爷回来我要怎么交待。”

蔡夫人急忙劝大太太。

正说着话,研华急匆匆地跑来,瑶华连忙上去拦了一下,似是没有拦住,研华伸手将瑶华推开,要不是初晓在旁边,瑶华就要摔在地上。

大太太见了目光又阴沉起来,连旁边的蔡夫人也皱起了眉头。

瑶华身边的初晓还有怒意,瑶华仍旧是往常那样,又上前几步赶到研华身边,“六妹妹,我和母亲正要去你那里…”这话已经再明显不过。

研华却并不放在心上,开口便向大太太道,“母亲,求求你,快去将四姨娘救出来吧!”边说边哭,脸上的妆容一塌糊涂,又当着众人的面跪下来,“四姨娘病着,这么大的火,她怎么能出来?母亲,要不然您叫个人出去看看,就算看看也行啊,总不能将她放在那里自生自灭。”

大太太厉声问:“谁说要让她自生自灭了?”

研华愣了一下,府里的其他人也都不敢再出声。

研华好半天才说:“母亲怎么不开门?那些乱贼在外面!”

大太太道:“你还知道乱贼在外面?你既然知道,为什么说这些话?如果我将门打开,我倒是没什么,你们姐妹怎么办?”大太太目光如针,让研华激灵打了个冷战,“如果不是为了保整个府里安全,我又何必这样。”

研华又哭起来,“那母亲说,这可怎么办才好?”

大太太在众人面前亲手将研华扶起来,又慈爱地给研华理理鬓角,“可怜的孩子,我刚才还说,不论这府里谁出了事,我都没法向你父亲交待。只能等外面稍稍太平了,再让几个人出来找四姨娘,我总要先保证,”她环看了四周,“这上上下下的安全。”

研华顺着大太太的目光看去,无数双眼睛正在看着她 她顿时噤声,只有在一个角落里有一双怜悯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她一惊再仔细看去,原来是八小姐。

大太太说完话,一抬头看到容华也远远站着,便伸手将容华叫了来,“你怎么也来了?”

听说四姨娘养病的屋子着了火,容华就带着木槿过来,远远地看到研华急匆匆地往过赶,本想叫住研华问问情况,却看到瑶华迎过来伸手拦住了研华,瑶华也不说话,研华顿时着急要从瑶华身边绕过去,这一绕不小心“推”了瑶华,瑶华摇摇晃晃差点摔倒。

这出好戏…

容华看着火光道:“也是听到人说着火了,过来看看。”

大太太叹口气,“没想到会有这种祸事。”

府里恢复了平静,又听管事的来说,“似是官兵来了,那些乱贼都四处逃窜了。”

大太太点点头,“再等外面静一静,让人赶紧出去看看四姨娘。”这话刚说完,前门又响起敲门声。

看门的小厮叫了霍管事去听。

只听外面的人道:“快救人,快救人,我们夫人…让我…快…快…”

那人声音断断续续,霍管事只听了个大概。

小厮道:“是不是过路人来求救?”

被乱贼追得紧了,也有可能,只是这种情况…霍管事动了恻隐之心。可是大太太说过不准私自打开大门,霍管事只能回报大太太。

大太太正让人扑灭烧过来的火,霍管事过来,她皱了皱眉头,“没问清楚是什么人?”

霍管家低声回道:“问了,似是跑得太急了,说不出什么话来,我让人接着盘问,自己先来禀太太。”

大太太道:“至少要问清楚了,万一是乱贼用的手段,那可怎么得了。再说我们现在自保都不容易。”

霍管家连忙应承,又回到前门,刚才盘问来人的小厮上前跟霍管家悄悄耳语两句,霍管家的脸色顿时变了,“什么?安国公夫人?”

第四十八章 廖氏(上)

大太太听霍管家说完,也顾不得别劈头便问,“听准了吗?是安国公夫人?”

霍管家点点头道:“问了几次,都说是安国公夫人的贴身丫鬟。”

大太太顿时一惊,“安国公夫人不是跟二房、三房在一起的吗?这么说果然是遇到了乱党?”

大太太再看看一片狼藉的后院,四姨娘住的小院子火势起来之后果然烧到这边,好在下人们及时将火压了下去,大太太将后院的事交待给管事婆子,又让瑶华送蔡夫人去绛雪轩休息,最后叫来陈妈妈,“快跟我到前门去看看。”

陈妈妈不明就里,大太太将事跟她说了,陈妈妈也慌张起来。

大太太道:“过去之后先问了再说。”

大太太带着陈妈妈匆匆忙忙赶到前门,门前的小厮急忙过来回话道:“那个来敲门的丫鬟,刚才还说话,现在怎么问都没有声音了。”

大太太走过去,又让小厮叫了几声,门那边果然一片静寂。

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小厮道:“刚才听那丫鬟的意思,她是受了伤的,现在在恐怕是…”

陈妈妈道:“这可怎么办?”

大太太咬咬牙,现在或许府门前有叛贼,只等打开门叛贼就会冲进来,可是如果她不开门,二房、三房都会有危险不说,安国公夫人…武穆侯那门亲事不但不可能再有希望,以后和武穆侯府的关系也就…”

大太太衡量了半晌,又让管事的遣人上梯子往府门外探看,小厮道:“除了四姨娘养病的院子还有火光外,这边一片黑似是没有什么人。”

大太太这才叫了几个家丁候着,万一有乱贼闯进来,大家蜂拥而上,不一定会吃亏,然后让小厮将大门打开。

两个青衣小厮这才上前撤掉门闩,将门慢慢地拉开。门刚开了一条缝,就有人随着门板倒了进来。

………………

景德二十四年,十一月五日,北京有称前朝七太子者,纠集前朝余孽并联合建威将军苏锡尧麾下副将陈清,密谋在十一月七日五更举火起义,因消息泄露,乱党于十一月六日提前起事,一时之间整个京城混乱不堪。

乱党之中不乏一群匪、盗乌合之众,趁着混乱行盗抢之事,京城大户人家的府邸、来往行人马车被波及者不在少数。

这样的突发事件,地点又是在京师,恐怕百年难遇一次。给人一个措手不及,那些乱贼看到安国公府的马车,自然不肯放过,好在安国公夫人出行带了不少的护卫,才侥幸边挡边逃,安国公夫人和陶家二爷、三爷带的护卫失散、受伤的不少,再遇到乱党恐怕抵挡不过,只能暂时找了个隐蔽地地方躲起来,安国公夫人这才遣了贴身丫鬟如萱回武穆侯府报信,去武穆侯府那边的路有乱党闹的正凶,如萱没有别的方法,就到陶府来求救。

如萱逃跑的时候受了伤,大太太命人将她抬讲府之后,好不容易才将她救醒了。

大太太又问清楚安国公夫人,陶家二房、三房的藏身地点,连忙将府里的人盘算了一番,选出几个合适的人选,拿上西便去救人。

二老爷陶正谦、二太太王氏,七小姐、九小姐、十一小姐先被护送着回来,大太太忙让瑶华、容华安排几个小姐去她屋子里休息,二老爷陶正谦受了轻伤,王氏被吓得脸色煞白,几位小姐更是手脚冰凉,浑身发抖。

瑶华领了七小姐,容华将九小姐、十一小姐带到自己住处,又让木槿连忙沏了一杯热茶给两位小姐喝了。

七小姐、十一小姐第一次见容华,本来应该是生疏的,可在这个时候,早已经顾不得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