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华从廖氏屋里出来直接去容华院子里。

木槿和千儿在外屋说话,容华和菁华坐在一起,菁华将整件事说了一遍。

容华抿嘴笑着,“这就好了。”

菁华的脸马上红起来,虽然羞于提起此事,还是支支吾吾地说,“还没有定下来,万一…人家不愿意。”

陶家也算得上是有门有脸的,顺理成章就是结了门好亲事,若是男方不愿意,不光陶家名声受损,男方那边也会不好看,所以这门亲事应该能成的。容华微微一笑,将心里想的和菁华讲了,菁华这才露出笑容来。

菁华想起什么,让千儿将二小姐给她的衣裙拿过来,“二姐姐送了我一身衣裙。二姐姐这人也挺怪的,有时候觉得她不大理人,有时候偏偏又对人很关心,尤其是家里的长辈都十分喜欢二姐姐。”

瑶华还真是会看风向,这府里有什么动静她都能探听到一二。这些日子她一直在观察瑶华,就算她一直小心翼翼的,瑶华也不准备放她一马。

从菁华这件事,瑶华必定能看到靠着武穆侯府的好处。瑶华说不定会想办法将这两门亲事都抓在手里,到时候万一那边不成,还有侯府这边接着,退而求其次。

容华和菁华在这边说话。

芮青扶着陶老太太去千禧居转了一圈,大太太忙来请安。

婆媳俩倒是还向往常一般。

老太太不提四姨娘的事,大太太也不提,只是领着老太太将千禧居看了一遍。

大太太还是绕着弯地将话递过去,“损坏了一些字画,怪可惜的,还有几件摆件也是娘素来喜欢的,我当时一看千禧居被糟蹋成这样,心里也是慌了神。”这也是实话,看到府里这般,才会想要将四姨娘这个罪魁祸首拿过来办了。

陶老太太叹口气,“折损些东西倒是小事,最重要的是府里的人都安全,”顿了顿又道:“那晚也将我吓了一跳,还好你是个稳重的,大事上面也不含糊。”

这些话倒是出乎她的预料,听这意思老太太不准备说她的错处,大太太微微松了口气,“这边也都收拾差不多了。娘明天就搬回来吧!”

陶老太太点点头算是同意了。

大太太又道:“左春坊薛中允的夫人来了,仍旧说那门亲事,跟我们要个准话呢。”

陶老太太一脸的不以为然,“江宁王家也不是什么世家名门,不过是才出了这么一个一品大员,再说他弟弟那个样子,还想我们痛快答应不成?我看你还是回了王家,这门亲事就作罢了。”

大太太脸色顿时变了,“之前我们都已经…”

陶老太太瞪起眼睛,“已经什么?难不成你答应过他?这几年风气是变了,也要这般谄媚起来,顾不得家里的名声了,三丫头、四丫头的事我都没管,这门婚事我看是不行的,也就由不得你们做主了。我们家不是有门远亲投靠过来?这几年孤儿寡母在斜街胡同住着也怪可怜的,我看她家小姐的年龄合适,我就可做得主。王家那边你就去说了,肯行就让人过来看了,不行就算了。”顿了顿又道,“至于六丫头,最近有些不像话,你管教管教倒是好了,将她嫁去王家却是委屈了她。”

那门远亲是家道中落,祖上的田产也变卖殆尽,只剩下寡母领着位小姐,大太太盘算了一下,老太太心意已决,她也无法反驳,只得点头,“我去说说。”

陶老太太这才满意,“给各家的九九消寒图都准备好了?”

大太太笑道:“准备好了。还有米丸,都做出来了。祭祖也是按照家训准备的,老太太就放心吧。”

陶老太太抬下手,芮青忙上去伺候老太太起身,大太太要上前。

陶老太太道:“最近府里的事多,够你忙活的,要仔细点身体。”

大太太笑了,送陶老太太出来。

陶老太太一行人从千禧居出来,走过抄手专廊,陶老太太吩咐芮青,“去二小姐院子里看看。”

二小姐喜欢清静,这个时候丫鬟们大多在自己屋里做活,陶老太太进到院子里,芮青刚要去撩窗帘,就听屋子里面有人在说话。

芮青侧耳听了听,是初晓在为二小姐抱屈。

初晓道:“小姐就是对人太好了,不像有些人功夫都做在表面上,让人看着欢喜。你背地里不少操心,却落得什么结果?这么多天了,十小姐一直没有来屋里看你,倒是一直和她形影不离的。”

二小姐呵斥了一句,“不能胡说。”

初晓道:“我才没胡说,只有小姐你才是真真正正对人好,不图回报。”

听到这里,芮青转头看了一眼老太太,见老太太脸上没有特别的表情,便咳嗽了一声,将帘子掀开。

里面的人听到了声音急忙迎出来。

初晓看到是老太太,立即笑道:“二小姐,是老太太来看你了。”

瑶华忙放下手里的书,从里屋出来,见到老太太不禁一笑,忙上前行了礼,又从芮青手里接过老太太的手,亲昵地道,“祖母怎么来了。”说着与老太太一起进到屋里。

老太太侧头看去,瑶华清秀的脸上挂着静谧的笑容,长长的睫毛,尖尖的下颌,身上也没有太多的无簪珥之饰,透出一股的婉约来,又回想刚才初晓说的话,那里面的意思似是在说新进府的八丫头。

八丫头她看着到是个恭顺的孩子,怎么初晓刚才的话,八丫头倒成了表里不一的?又想及廖氏和安国公夫人的关系,难不成八丫头是在算计武穆侯那门亲事?

老太太坐在暖炕上和瑶华说了几句闲话,又问,“这几日身子有没有好一些?那些药管不管用?”

瑶华点头,笑道:“手脚暖和了,身上也感觉好多了,只是偶尔咳嗽两声,已没有什么大碍。”

老太太甚是满意,“这样我就放心了。”说着又将瑶华的手拉过来,果然已经不像以前一样冰冷。

祖孙俩正说着话,湘竹进来道,“八小姐、十小姐过来了。”

瑶华微微扬起了眉毛。

老太太笑道:“快让两个丫头进来。”

容华和菁华两个人进了内室,陶老太太抬头一看,菁华已经穿了瑶华送给她的衣服,淡粉色儒袄,烟霞红暗花褙子,容华穿着翡翠色缠枝纹褙子,两个人都是带着微笑,见到老太太有些惊讶,连忙上前行礼。

老太太夸赞,“瑶华衣服选的好,菁华穿起来也好看。”

菁华不好意思地红了脸,看向容华,“八姐姐也说好看,让我穿来给二姐姐看看。”

瑶华看向容华,容华微微有些拘谨,柔顺地站在一旁笑。她不能坐以待毙,心存妄想,到了这个地步,只能放手一搏,“我和十妹妹是来找二姐姐下棋的,早就听人说二姐姐棋下的好,一直想要过来,只是…”余下不必说,府里的人都知道。

陶老太太笑道:“你二姐姐是这府里最会下棋的了,如今你会倒是好了,省得她在屋里只看那些书也寂寞,现在她身子好多了,你们常常走动也是无碍的。”

容华点点头,又从袖子里拿出一只香囊来,姜黄色的料子,上面绣着寿字样,“我绣了一个香囊给祖母,可是没有好的香料,想起上次在院子里遇到大姐,远远的就能闻到一阵香气,又听说大姐的香囊向来都是二姐这边送的,所以特意来向二姐求些香料。”说着去看一旁的瑶华。

老太太再疼瑶华,也不会什么都能由着她去做。锦秀让她嫂子去打听那些道姑平日里进大户人家的宅子都会做些什么。

锦秀嫂子打听回来说,这里面有许多害人的伎俩,其中有一样就是使人落胎的。虽然她也不相信瑶华会害亲姐姐 但是有些事一试便知分晓。要试探瑶华最好有旁人在场,万一瑶华有什么表现,就不止她一个人看到了。

她这也是为求自保才想出的法子,只要府里的人不怀疑马道婆,说不定下一个轮到的就是她。

第六十三章 是非(上)

瑶华不动声色地将香囊接过去递给初晓,“一会去取来装上。”

初晓的脸色却变得有些奇怪,将香囊接了,用一种探究的目光看容华。

容华脸上微微一笑,心里却一颤,她没想过瑶华会真的这样对她的亲姐姐。难道就是为了能嫁给赵宣桓?还是以为只有义承侯府不是最好的去处?

瑶华除了看上赵宣桓,大概还看上了蔡氏一族,和大太太大老爷竟是一个心思。

瑶华想要做那个关键时刻能主宰整个陶府的人,恐怕不容易。瑶华又怎么能知道,赵家、蔡家就一定能靠得住?

容华一时之间思绪万千,她怎么也不敢相信她记忆深处的那个瑶华,真正的面目是这个样子。

初晓讲香料装好,容华又要了针线缝合香囊。陶老太太望过去,八丫头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用着手里的针线,有几分的闺房之秀。

容华将香囊缝制好,递给芮青。

芮青闻了闻,脸上露出笑容来,“老太太快闻闻,这香味果然是好。”

陶老太太接过香囊来,凑在鼻端闻了一下“嗯”了一声抬起眉毛,“只怕我一个老太太弄了这些香,要让人笑话的。”

芮青道:“谁会笑话老太太,只怕心里羡慕还来不及呢。”

陶老太太笑着埋怨,“你这孩子,就你会说话。”却把香囊收了起来。

众人又说了会儿话。

陶老太太放下手边的茶道:“有我在你们也玩不起来。我乏了也要回去了,你们姐妹好好玩吧!”

众人忙起身送老太太出去。

瑶华亲手扶着老太太,容华和菁华就在后面跟着,硬是一直将老太太送回了院子,陶老太太虽然嘴上让瑶华不要送,笑容却一直延伸到眼睛深处。

这种母慈子孝的事,没有谁比瑶华做得更到位了。

芮青腐蚀陶老太太躺下来,点上安神香,出来告知各位小姐,“老太太睡了。”

瑶华、容华、菁华这才从老太太屋里离开。

容华仔细听了听,老太太院子里静悄悄的,就连四姨娘屋里也没有一丁点的声音。

瑶华站在翠竹夹道上转过头,目光亲和,笑容恰到好处,“两位妹妹就到我屋子坐坐吧!”

容华、菁华自然肯答应。

等到人都走远了,芮青才回到内室后面的暖阁里接着服侍老太太。

陶老太太眯了一会儿,又睁看眼睛,“二丫头和八丫头是怎么回事?”

芮青道:“二小姐素来是和善的,心里倒不一定有什么,只是身边的丫头心思多罢了,再说八小姐也不像那样的人。”

陶老太太点点头,“我看着八丫头也是不错的,你没瞧见她那手针线也是用的好,倒让我想起我年轻的时候。以前我就和府里的丫头们讲过,我年轻的时候喜欢做些荷包、香囊这些小玩意儿。我的针线一般人可是比不上的。”

芮青笑道:“您看看八小姐送给您的这个香囊可有您年轻的时候做的好?”

陶老太太道:“我看着倒是有几分的意思了。”

陶老太太说笑了一会儿,又想起件正事来,“瑶华年纪也不小了,婚事也该定下来,那日侯爷过来请安,我留神看了,武穆侯是个有城府的人。瑶华心善,人聪明又能包容,做事也妥当,识大体知进退,家世上我们差人一等,可是女孩子出身虽然重要却是比不过德行,名声的,二丫头在外面也有贤名的。”

芮青只在一旁笑着听,“还有三太太这层关系,二小姐嫁过去安国公夫人也会照顾娘家人。”

陶老太太点点头,“让我最放心的就是二丫头。”想起研华又叹口气,“最不放心的就是六丫头,六丫头性子虽然差了一些,我也是舍不得将她配上那门亲。就算四姨娘不说,这件事我也不会任大媳妇乱来。”

芮青给陶老太太捏肩膀,“四姨娘那边。。。。。。”

陶老太太叹口气,“你去告诉她,研华的事我已经办好了,要是她还不放心,等过了冬节之后。。。。。。让她自己好自为之吧!”

芮青的脸色沉重起来。

陶老太太又闭上眼睛,袖子里的香气一阵阵地传到鼻端,便又想起那只香囊,“二丫头喜欢些花花草草我是知道,只是什么时候倒弄起香料来了。女孩子家弄这些可是不好,将来得空了我要说说她。”

芮青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陶老太太笑着看了芮青一眼道:“你一个姑娘家,自然是不明白了。”

陶老太太喝了口茶水,这才又躺下来,芮青在一旁给老太太轻轻捶着腿。

。。。。。。

容华、菁华、瑶华回到屋子里,瑶华让初晓将棋盘拿出来。

容华道:“不如十妹妹先跟二姐姐下一盘,我在一旁看着好了。”

菁华忙摇手,“明明是你想来下棋,现在倒将我舍出来,谁不知道二姐姐棋技了得,八姐姐这是让我惹人笑话。”

容华笑了,“我也是下得一手的烂棋,偏有一段时间不下,心里就痒的很,要不这样,”容华抬起眼睛看研华,笑容慢慢绽放,“二姐姐执黑棋让我六个子好不好?”

瑶华的目光注视过来,其中夹杂让人看不懂的情绪,惊异中多多少少带着许慌张,这种情绪一闪而逝,又恢复之前温和有礼来,“好,我就让妹妹六个子。”

一盘棋下来,瑶华已经汗湿了额头。

容华见瑶华脸色不好,急忙道:“都是我不好,硬要拉二姐姐跟我下棋,让二姐姐费了这么多心思。”

瑶华摇摇手,“也不是,只是昨夜没有休息好,今天稍稍有些疲累罢了。”

容华道:“二姐姐快好生歇着吧,明日还有许多事要做呢。”

瑶华点点头,“只是怠慢了两位妹妹。”

瑶华亲和,容华就比瑶华更要亲和,姐妹们拉扯着说了几句话这才散了。

瑶华躺在床上,初晓看出瑶华似有心事,只是问了几句,瑶华却不说话,好半天瑶华才问,“你觉得八小姐下棋比五小姐怎么样?”

初晓愣了一下,“奴婢看不懂这些的。不过八小姐怎么会突然提起香料的事,”脸上有些担忧,“会不会是。。。。。。”

瑶华摇摇头,刚闭上眼睛养养神,半梦半醒之间,听到有人道:“二姐姐执黑棋让我六个子好不好?”

瑶华猛然睁开眼睛,似是瞧见床前有个人影,再定睛望过去,那影子又不见了,身上的寒毛仍是竖立起来,急切地喊,“初晓,初晓。”喊到最后一个字,喉咙一痒咳嗽起来,又想起舞妹妹喜欢看那些小说话本,看到里面换钗结姐妹的事,跟她说,“我们本就是姐妹,亲生姐妹却没有义结金兰里面的那些意思,不然我们也换了钗,说什么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愿同年同月死。这样黄泉路上也不寂寞,说不定老天怜爱,看到你我的情义,下一辈子还能做姐妹。”瑶华心里一紧,咳嗽的越严重。

第二天一大早各院的婆子早早地就叫起,容华穿了从大太太那里拿来的新衣,一反常态,打扮的端庄秀丽,木槿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小姐要是天天这样穿就好了。”

容华抿嘴一笑。

族里的嫡系族人早早地就进了府,女眷们到千禧居里陪陶老太太用膳。

府里众人刚吃了馄饨,又上了米丸,食米丸是陶家家训,取的是阖家圆满的意思,容华刚刚一碗混沌下肚已经饱了,却仍是硬将面前的米丸吃了下去。

族里的其他女眷也是如此。

容华目光落到瑶华身上,瑶华脸上涂了胭脂,又穿了蔷薇色的褙子,整个人才有了些光彩,只是吃东西就少了胃口,馄饨勉强吃了几口,米丸吃了一个就怎么也吃不下了。嫡系的一位太太见了,笑着关心瑶华,“二小姐身体刚好,受不住这些东西,意思意思就行了。”

其他太太听着这边说话也不搭腔只是吃米丸,倒是大太太笑道:“要是以前也就罢了,瑶华身体已经完全好了,几个米丸不打紧的,”转过头看瑶华,“这是取个喜气,要都吃了才好。”

瑶华这才将面前的米丸都吃了。

到了吉时族人们按次序站好,由宗长带领到宗祠祭拜祖先。长着皆有小辈搀扶,小一辈的在后面紧跟,少不了是一番的规矩,磕头惨败之后站立在一旁,容华看了看身边不远处的瑶华,瑶华已经是苦苦支撑。

好在仪式已经结束,族人们又给陶老太太磕了头,诸如容华这样的小辈便退下了。从千禧居里出来,看到瑶华,初晓紧张地迎上去,刚要搀扶着瑶华去休息,就听大太太身边的丫鬟传话道,“大太太让二小姐进去呢。”

初晓手臂一沉,心里不禁暗暗着急,昨晚二小姐几次从梦中惊醒,身上的病就又严重了几分,平日里倒也罢了,今天这样折腾下去,哪里能经得住。

第六十四章 是非(中)

初晓想说什么,瑶华摇了摇手,昨晚好几次她从噩梦中惊醒,除了一身的冷汗,身体就觉得虚空,今天又接二连三的规矩,就算平常人也会觉得疲累。

“小姐,要不然找个主意回了太太。”

这是好不容易才等到的机会,只要她坚持下来,她病好了的消息就会传出去。。。。。。不能轻易就放弃了。

瑶华咬咬牙,怜事浮起一丝笑容来,跟着那丫鬟进到屋里去,初晓焦急地在外面等。

容华回到屋子里叫木槿进来换件衣服,衣服还没换完,锦秀就进来,在容华耳边悄悄道:“大太太又叫了二小姐进去。”

大太太这是要在族里为瑶华正名了,身体娇弱的二小姐如今已经大好。。。。。。只是大太太未免太着急了些,再想及今天瑶华的表现,说不定会弄巧成拙。

瑶华从小落下了寒症,这病症虽然不好不好治,比起瑶华本身的思虑过重还不算什么。

锦秀目光闪烁,“小姐你还到前面去?”

容华点点头。

瑶华被叫去和长辈说话。

研华。。。。。。按照陶家家训,逢节免罚,研华也从院子里放了出来,可是祭祖结束之后,大太太怕研华会惹出什么事来,叫了婆子又悄悄将研华送了回去。算来算去,长房这边就只剩下她。

再说闺中女子的贤名大多是接着这种机会传出去的。

容华换了一件粉色的石榴蝴蝶团花褙子,秋香色百褶裙,身上挂了香囊,尽可能让自己看起来更容易亲近些。

容华笑笑,“我到前面去跟姐妹们说说话。”又看锦秀、木槿,“你们也和我一起过去热闹热闹吧!”

小姐夫人们在一起收花,丫鬟也混在一处闲聊。

容华一走过去,果然有几家的小姐愿意上前和她说话,看到容华腰间的香囊,众人都想起自己拿到的礼物,笑着问,“还不知道这香囊是谁绣的,花样这么漂亮。”

木槿在一旁快嘴道:“是我们小姐绣的。”

小姐们都惊讶一番,上前问容华那些绣法,“这样精致的花样,有什么来历不成?”

容华笑道:“哪有什么来历,都是我改来的样子。”

“样子也能改?姐姐快来教教我们。”几位小姐越说越亲近。

锦秀见丫鬟堆里有一个小丫鬟频频地看她,锦秀就上前跟她说话,那丫鬟叫琉璃的是三老太太家二房里的使唤丫鬟。

三老太太这一支并不比她们长房差,人脉广知道的也多,那小丫鬟身上穿的好,一看就是主子面前得力的。

琉璃走过来问,“姐姐是跟着哪位小姐的?”

锦秀抿嘴一笑,看向容华的方向,“我家八小姐。”

琉璃看八小姐和自家小姐正在一边说说笑笑,也就放下心防和锦秀说起话来。

大家正笑谈着,容华身边有位小姐抬起头一看,脸上闪过异样神色,怔了一下,声音并不大,“六姐姐来了。”

容华望过去,之间研华沉着脸,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进到屋里就左顾右看,似是急着在找什么人。

一定是趁看她的婆子不备才跑到这边来,研华目光从众人脸上掠过,表情是又急又失望。

那就是说,这屋子里面没有她要找的人。

刚才研华被带回屋里的时候,瑶华还没有被大太太叫回去,难道研华要找的是二小姐?研华这般焦急,是满心希望善良的二小姐能帮她一把?

研华稍作停顿,她身后紧追不舍的婆子也进到院子里,一会儿研华跟这两个婆子一撕扯,定会被人看出些端倪来。。。。。。容华看了一眼锦秀,锦秀急忙迎上那两个追赶研华的婆子,容华则起身向研华走过来。

研华看到那两个婆子被锦秀缠住,欲要转身向别处跑,不料容华却挡住了她的去路,研华不由地皱了皱眉头,就要绕开容华,容华却不慌不忙地拉起她的手,“刘姐姐我们到一边去说话。”

研华不耐烦地狠狠看了容华一眼,“躲开,我没时间。”看荣华没有离开的意思,研华又浮起一丝冷笑,“好啊,你这是看我笑话了。”

容华也收起脸上的笑容,看着研华一字一字道:“刘姐姐是要让族里所有人都知道被禁足的事吗?”

研华一时语塞,四下里看看,众家小姐果然在往这边看,研华对上众人目光,应付着点头笑笑,又问容华,“你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