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华拉起她的手往一边走,研华只得跟着走过去。

到了僻静无人的地方,研华刚想要讲容华的手甩开,容华已经松开手,研华冷眼看向容华,是要看她到底在耍什么花样,谁知容华将她带到这里转身就要回去。

研华这才慌了神,伸手将容华拦住,“你是什么意思?将我带来这边又什么都不说?”

容华冷笑一声,看着研华,“六姐姐以为我什么意思?难道我是要害六姐姐?”

研华一时语塞,却又不甘心就这样被容华问住,讥诮道:“难不成你是为了我好?”说到这里又想到自己的处境,“我落得今天这个地步还不都是因为你,从你一进府我就。。。。。。没落到一点的好。”

容华道:“六姐姐说说,我到底怎么害的你,是我去母亲面前说了姐姐什么?还是撺掇姐姐去做什么惹得母亲不高兴?”

研华的脸顿时憋的通红。

容华看着研华,“六姐姐怎么不好好想想,这事让别人知道了,要说多少的闲话?现在母亲在气头上,你不想办法息事宁人,还要再点上一把火?这火烧的不是别人,可是你自己。”

研华眼圈一下子红了,虽然还是不服气,声音却小了很多,“我凭什么信你。”

容华笑笑,“六姐姐不用信我,六姐姐是个聪明人,只要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之前母亲不是很喜欢姐姐的乖巧吗?”

锦秀和两个婆子已经赶了过来,容华冲锦秀点点头,锦秀塞了些银钱给那两个婆子,那两个婆子才上前道:“六小姐,我们也该回去了,一会儿太太问起来,我们也不好交代。”

研华又看了看容华,这才跟着两个婆子走了。

容华重新回到院子里,不一会儿下人来道:“老太太让太太、小姐们过去说说话,就要开宴了。”

小姐们由几家夫人们带着回到老太太屋里。

太太、奶奶们坐着,小姐们都站在后面。

容华进来的比较晚,里面已经站满了人,容华就站在了门口,身边有两位小姐在悄悄私语,意有所指,“就她坐着。”

另一个道:“人家是大病初愈,谁能比的了。”

两个人说完对视一下笑了。

容华抬起头望过去,瑶华是唯一坐着的小姐。众目睽睽之下,坐在那里一定不会舒服。瑶华那样做事滴水不漏的人,要是身体情况允许,她一定不会坐在椅子上,成为众矢之的。

一边要顾及面子,一边不能让人看出来她的病还没有好。

左右难为的滋味可想而知。说了会儿话,众人一起去吃了宴席,宴席过后,府里已经是灯烛辉煌,容华端了些水果给陶老太太,陶老太太兴致格外高,正拉着二老太太家的长房媳妇陶赵氏说话,“听说你有个侄儿今年过了院试取了生员?”

陶赵氏笑着点头,“那是我哥哥家的,今年取了生员,明年就要参加秋闱呢。”

陶老太太笑道:“那孩子我是不是见过?”

陶赵氏似是听出了话外炫音,抿着嘴,颇有深意地笑笑,“老太太是没见过,我那侄儿不但书读的好,品行也是好的,过两天我就带他过来给老太太磕头。”

陶老太太笑着点头,“我最喜欢这样的后生。”

容华心里不禁一惊,放下手里的东西,转身走了出去。

因有夜禁,每到戌时,下人们已经准备好了车马。各家的长辈、小辈、少爷、小姐人数都不同,又送给长房的孝敬不同,长房回给各家礼物也是不同,马车却是一辆辆地紧跟着来,陶府的人手顿时不够用。

大太太照顾着族里的长辈,让陈妈妈去安排下面的事务,陈妈妈一时之间也是手忙脚乱。好几家的礼放在一起都乱了,陈妈妈不得不重新分配。

大太太看在眼里,想到府里的几位小姐,瑶华早早回去歇着了,研华更不能指望,只有容华是个稳重的说不定还可用,便叫春尧过来,“将八小姐叫过来。”

不一会儿春尧将容华领进侧室,大太太方撩开帘子进来道:“今天府里着实忙不开,我要照顾族里长辈,前面又不放心,你去前面帮帮忙。”

容华点点头,方到陈妈妈这边来。

第六十五章 是非(下)

不一会儿将府里的族人都送走了,屋子里就剩下老太太和大太太。

大太太喝了口茶水,喉咙稍松一些,才张得开口:“今天要不是娘,恐怕瑶华那件事就成不了。”

只有在她这里得些好处,才会真正笑脸相迎。陶老太太看看旁边的长媳。

大太太又道:“这回族里的人都知道瑶华的病已经好了,很快就会传到外面去,加上瑶华素有贤名在外,下一步就是和武穆侯府的那门亲...”

虽然她也为瑶华好,可心里仍旧冷笑起来,虽然今天她看出来瑶华不对劲,忙宠溺着让瑶华坐下来。在座的那些都是什么人?难道会看不出来?只不过表面上不点破,要是真较起真来,侯府那边岂会不知道?索性瑶华的病确实已经慢慢好转了,侯府问起来自然是要费一番口舌去解释,现在就求着侯府不会抓住这一点不放。老太太心里这般想,脸上却不露喜怒,只道:“二丫头的病还得抓紧治,今天早晨你就不该让二丫头吃那么多的米丸,她身体本来就虚,哪里受得住这些。”

这点倒是她错,瑶华身体不舒服,还要硬将那一碗米丸吃下去,事后想起来她也是心疼,大太太尴尬道:“我也是一着急。”

好些事就坏在沉不住气上,老太太淡淡道:“今天这事也就这样了,将来万一侯府叫小姐们上门做客…”等到侯府相看再出问题,这门亲事就不要再提。

抓住一点错处就不放过,大太太脸上不大好看,却怕老太太再说什么,忙低头答应。

回到自己屋里,大太太叫来陈妈妈问,“怎么样?”

陈妈妈笑意连连,“八小姐人和气又聪明。有几位小姐想要早些走,打发丫鬟来,说是身体不舒服,要自家的马车先过来。可是族里有一家的长辈还没有走,那哪里行呢。还是八小姐过去说的话,八小

姐没有明筹拒绝那几位小姐,而是将小姐们请到旁边的屋子坐了,让丫鬟服侍喝了热茶,等到车子来了,才将小姐们送走。”

大太太先是满意地点头,“这样好,不得罪人又将事情办妥帖了。有些人只是爱争一时口舌之快,不一定能落得什么好处。”后又冷笑,“那几个吵着要先走的小姐,又是三老太太那支的吧?二老太太还没有走,她们倒吵着要走了。这些年三老太太那支虽然是不错,可是也没好过我们老爷去。”

陈妈妈道:“大老爷这些年的宗长地位已经不能动摇,就算族里有人怀着什么心思,也只是在一旁眼红罢了。”

大太太又想起来,“听说今天研华跑出来了?”

陈妈妈又点了一盏灯过来,亲手将大太太头上的钗钏卸下,“派去六小姐身边的魏婆子来说的,好在只是出来走走就回屋里了。”顿了顿又道:“魏婆子还说,是八小姐将六小姐劝回去的。六小姐回去之后也没发脾气,做了会儿针线又看了会儿书就睡了。”

大太太眉毛一扬,“之前让你去说说研华,不是也没有什么用?也不知道容华说了些什么竟能将研华劝住了。”

陈妈妈笑道:“小姐们年纪都是相仿的,兴许说的话就能听进去,不像我一个老婆子,让人看着就厌烦。”

陈妈妈的玩笑话,逗得大太太笑了,“既然容华说话研华肯听,倒也省了你的事了。明日你就跟容华说了,让她多去看看研华。”

陈妈妈应了。

大太太想着都后怕,三老太太那边虎视眈眈,自己却为了一个姨娘差点就落了人口实,研华也不让人省心,好在容华将研华拦了回去,不然还不知道要被人看什么笑话。

大太太道:“去把初晓叫来,找到底问问是怎么回事。”

陈妈妈忙让人去叫初晓。

不一会儿初晓进屋里来回话。大太太握着手炉坐在软榻上,小丫鬟捧着大漆捧盒在一旁伺候,春尧递着茶碗,大太太吃了一口茶,春尧将茶碗接了过去。

初晓明白大太太要问二小姐,忙就回道:“二小姐昨儿夜里惊醒了几次,说了些梦话,我听着像是又在想五小姐的事。”

大太太脸顿时沉下来,“阴魂不散。”又说初晓,“以后二小姐那边有什么事要随时过来说与我知道。我让你们好生伺候着二小姐,不是只在平日里端茶送水的。要是做不好,就早跟我说,我自然帮你

们另寻去处。”

初晓急忙低下头认错。

大太太挥挥手让初晓退下了。

陈妈妈已经铺好了被褥,大太太躺下来,“五小姐的院子也空了不少时间了,我今时间收拾出来看看做什么用途。放在那里总是碍眼,让瑶华也不得清净。”大太太说完话,慢慢睡去,陈妈妈又将被褥仔细整理好,放下两层床帏这才离开。

容华这边没有休息。

锦秀道:“琉璃跟我说了不少武穆侯府的事。”

大太太想和武穆侯府结亲,族里的人听到风声自然会注意。

琉璃说:“这次平乱武穆侯明明是立了功的,却不但没有被嘉奖,反而受了训斥,倒是武穆侯的弟弟领了刺灭余孽的差事,听说不日就会得胜归朝。”

剿灭余孽?对于那些失去抵抗能力,仓皇逃窜的乱党余孽,任谁都会得胜而归吧!这是白白给予的功绩。

琉璃说:“外面人人传言,武穆侯的祖母和硕公主喜欢的不是长孙武穆侯爷,而是…”

这话还不明显?圣上是恩威并济,表面上武穆侯吃了亏,事实上也用另一种方式补偿了侯府。长房长孙受了训斥,二房最后得了利,这里面…”如果真的像传言中的一样,薛老太太偏着二房,这里面又有多少复杂的关系。

将来又会生出什么变故?

容华皱了皱眉头,这条路到底如何,她现在还一点都看不清楚。

木槿铺好了床,容华躺下来,慢慢闭上了眼睛。她的选择,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清晨天刚蒙蒙亮,一个粗使的丫鬟拎着水桶到井边打水,木捅放下去,却半天也听不到落水的声音,她晃了晃手里绑在木桶上的绳子,半天才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头,这才探下身往下望去。

看了半天,她的脸色突然变得煞白,立即大声尖叫起来。

第六十六章 前兆(上)

陶府,大太太院子里的小丫鬟刚将铜盆端下去,陈妈妈急匆匆地进到屋子里,在大太太耳边说了几句话。

本来气定神闲的大太太脸色顿时变了,“淑华呢?淑华怎么样?”

陈妈妈道:“大小姐不大好。”

大太太道:“告诉下面马上备车,我要去侯府。”

陈妈妈担忧道:“是大小姐偷偷打发人回来说的,大太太大清早就赶过去会不会让侯府觉得…”

大太太脸立即沉下来,“我去看自己的女儿还要挑时间不成?”

两个人正说着话,瑶华进了屋。

大太太看到瑶华只埋怨了一声,“你不是身子不舒服,快回去躺着吧!”然后皱起眉头吩咐陈妈妈,“快去安排。”又让春尧过来在屏风后面给她换上衣服,边换衣服边嘱咐春尧,“将那对葵绿地粉彩缠枝花卉纹花斛包上,还有上次那些收拾好的东西,务必将托人买来的‘寿山堂’固本培元膏带上。”

大太太忙着交待春尧,丝毫没有发觉冷落了二女儿。

瑶华站在屋子里,丫鬟们只忙活大太太交待下来的事,有小丫鬟匆匆给二小姐上了杯茶,初晓打开一看,不是二小姐平时喜欢的花茶。

初晓见那小丫鬟看着眼生,就知道是临时被抓过来伺候的。

只要大小姐有了事,就顾不得别人了。大太太如此,这屋里的丫鬟也跟着这般,初晓看了一眼二小姐。

二小姐却还像平常一样,脸上也没有异样的神色。

准备好了东西,大太太挽起瑶华的手,又拍了拍,“回去休息吧!”

瑶华温和的眼眸里蓄满了担忧,“母亲,大姐是不是有什么事?”

大太太微微犹豫,仍旧没说实情,“没什么,你大姐身体一直不好,我现在过去看看。”

瑶华看着母亲欲言又止的神情,“我陪着母亲一起去吧?”

大太太迟疑了一番,淑华那边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出了这种事,她应该有所准备,早先的思量重新浮起,对瑶华笑笑,“你养身体是要紧的。

瑶华道:“母亲一个人去,身边也没有个人…”

大太太道:“不过就是去看看,也用不着什么人。”说到这里又顿了顿,“我带你八妹妹一起去,你就放心在府里等消息。”

瑶华还欲说话,陈妈妈已经来道:“车准备好了。”

大太太自然而然松开瑶华的手,对旁边的春尧道,“去叫八小姐过来,直接到垂花门。”

春尧立即小跑着去了。

大太太和陈妈妈边走边说话,后面跟着那些拿东西的丫鬟。

大太太一行人出了院子,瑶华在廊下站了一会儿,忽然淡淡一笑,带着初晓慢慢离去。

容华带着木槿匆匆赶到垂花门。

门口就栓了一辆马车。

大太太掀开帘子,让容华上了车,又对下面的春尧、木槿道:“也没别人,你们俩也上车吧!”

四个人坐上车,马车开始往前走。

容华看了一眼大太太,大太太板着脸不知道在想什么。

容华小心翼翼地问:“母亲,怎么了?”

大太太半阖着眼睛,像是那龛里的泥胎,声音平板,“你大姐贴身的丫鬟秋荷,今早发现跳井死了。”

容华不禁惊讶。

“尸体今天平晨才飘起来,想是前几天就死了。别的我倒是不担心,我就是担心你大姐的身体。”说到这里,大大大突然抬起头看了容华一眼。

那眼光锐利,饱含深意,容华目光顿时一缩,装作胆怯,心里无比镇定。但愿淑华的身体无恙,万一有什么不好的…只怕大太太又会打别的主意,想到这里,又想,万一淑华的身体出了大问题,大太太又会怎么办?还会将一个庶女嫁过去做滕妾,将来…

正想着,听到外面喊了几声,马车慢下来,接着又是一晃,容华猝不及防,一手肘撞在车厢内壁上,大太太也是被吓了一跳,春尧高声问外面,“怎么回事?”

好半天赶车的马三冲来回道:“禀太太,是马车车轴裂了,车轮才失了准头,陷到路边的排水沟里。”

大太太一听顿时怒红了脸,“出来的时候怎么没有检查?”

赶车的马三冲是陶府家奴,一直给大老爷赶车,大老爷颇为信他,平日里他大多时候只伺候大老爷。因昨日几个车夫帮着送族人,今儿上午才轮到他当班。今儿一大早大太太就派了他的差事,他心里老大不乐意,陈妈妈催的急了,他这才懒懒散散才栓了车出来,也没检查车子。这辆车跟着大老爷出京经过长途跋涉,没来得及保养,今日一用就出了问题。

现在大太太问起,那马三冲还不在意地辩白,“今儿是太太催得急,才没检查车子,谁知道车轴却裂了。”

这刁奴,平日里不理会他,他到越发猖狂起来,现在在大街上,却又不能将他怎样,大太太压着火气,“现在这么办?还走不走得?”

马三冲道:“我再去看看。”便下去没了声音。

武穆侯薛明睿坐在马车里,修长的手指接过身便男子递来的信函,那面目疏朗的男子屏着气息看薛明睿的表情。

薛明睿薄薄的嘴唇微微抿住,目光深沉,神色莫测。

那男子急急道:“证据都已经有了,说不查就不查,那些人在下面不动,终究是隐患。”

薛明睿道:“圣上宽大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苏锡尧倒了,也会安定一阵子。将来再寻机会,慢慢来。”

那男子道:“圣上还是有顾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相信侯爷。”

薛明睿道:“不说宗亲,贵勋子弟又有多少,圣上从这里面选人,不会那么容易。”

那男子点了点头又道:“看样子贵妃那边这两日就会有动作。如果真的封了亲王,胜算就大了许多,说不定真的会被封为皇储。”

薛明睿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亲王离皇储还远着。圣上的病情让人听起来凶险,其实还没有到那个程度。”说到这里似乎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薛明睿掀开车厢窗口的帘子往外看了一眼,吩咐车夫,

“停一下。”

车夫急忙上来听命。

薛明睿指指路旁的马车,那车夫立即明白。

赶车的马夫他见过一面,户部浙江司郎中陶正安的家的下人。

大太太正在车里着急,那马三冲看了半天车子,又来回道,“这车恐怕是走不了了。”

大太太看看容华,脸色更难看。

她一个未出阁的小姐,自然不能就这样站在街上,容华道,“只能让人回府再叫辆车来。”

大太太又怒又急,“这一来一去要费多少时辰。”

容华心里一沉,看来淑华的病不轻,不然大太太不会这样着急。

眼见侯府就在前面,总不能让义承侯府派车来接。正想着,听外面有人说话,不一会婆子来道:“武穆侯差人来问了。”

大太太惊讶道:“武穆侯?”

婆子回道:“武穆侯的车就在前面。”

大太太立即掀开帘子来看,果然看到有辆马车停在不远处。接着看到武穆侯下车来。

容华也探头悄悄看过去,只看到侯爷一片青色的衣角,大太太又将帘子放下来些。

薛明睿上前行了礼,“大太太。”

大太太在马车上不便,只能低头回礼,想起自己现在的状况,不好意思地讪讪一笑,“真是巧,在这边遇到侯爷。”

薛明睿道:“刚听下人说,府上的马车坏了,过来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大太太笑得眼睛都眯上了,“怎么好麻烦侯爷。”

容华仔细听着,武穆侯并不再说其他客气话,“我曾浩就到这附近,大太太要去哪里,我让府里的人送过去。”

大太太没想到武穆侯会这样帮忙,她正一心极要和武穆候拉拢关系,又怎么会执意推辞,只客气了两句,就答应下来。

武穆侯府的马夫将车拉过来,大太太先上车,容华才从马车里下来,上侯府马车之前,容华飞快地看了眼旁边的武穆侯,却不料正好迎上他的目光,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容华微怔,脸上顿时一红。

看那精致的罗裙消失在帘后,武穆侯薛明睿挪开了目光。虽然刚才和大太太说话时,只看到了露出衣袖的秀雅手指,就猜想到一定是她,那手指自然而然地展开,在他面前没有一丝的紧张和惧意。

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女子。

大太太吩咐婆子回府里叫人帮忙将坏了的的马车赶回去,再安排辆马车到义承侯府来接,然后才吩咐马夫赶车。

大太太看着侯府宽敞的马车,脸色这才微微好看了些。

义承侯府很快到了,春尧打发婆子去通禀,然后扶着大大太从车上下来。

见大太太来了,侯府的丫鬟、婆子急忙帮着从车上拿东西,众人刚进了园子,二奶奶刘氏急忙扶着蔡夫人迎出来。

蔡夫人见到大太太并没有惊讶,仍旧像以前一样热络,笑着道:“正说着亲家太太,亲家太太就到了。”

第六十七章 前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