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真的没有了转圈的余地。

瑶华想着胸口不停地激荡,忍不住一阵剧烈地咳嗽。

容华从屋子里出来,又去了老太太那里,祖孙两个人说了会儿话。

老太太问道:“听六丫头说遇到你去寺里上香?”

之前请安的时候都没有提起,最后还是忍不住提起来,毕竟瑶华是在老太太身边长大的,无论如何祖孙的情谊都断不了。

这样未必是好事。

容华笑道:“老夫人在寺里有供奉,年年都要去上香,今年就让了我过去。”

老太太慈祥一笑,“那是觉得你是个心善的,才让你去佛前面前祈福。”

容华微微笑了。

坐了一会儿,陶正安从外面回来,听说容华回来了,就换了衣服也到老太太屋子里,过了一时半刻,老太太乏了去休息,就剩下父女俩在屋子里说话。

陶正安亲近地看着容华,“侯爷说没说起顺天府的事?”

容华道:“我这次回来就是想要问问父亲,那件事顺天府到底怎么说?”

陶正安道:“顺天府尹夫人没有与你说?”

容华摇摇头。

陶正安皱起了眉头。

容华心里冷笑一声,一时之间还不能让他就这样轻松下来。

陶正安道:“你还要上着心,这件事只能靠侯爷了。”

容华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起身告辞。

廖氏将容华送上马车,两个人又说了半天话才分开,马车向前走,春尧上前道:“我问了,六小姐昨天让孟家人接回去了。”

容华点点头。

春尧道:“大太太还说了六小姐一通。”

研华和瑶华去上的香,出了事大太太自然会要问起研华,所以她才会提醒研华不要带瑶华去寺里。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任四小姐先有温泉河的事,后来似是还有了和薛明霭错传情…这样的人嫁去薛家站在二房的立场上,不可能会与她和平相处,既然如此还不如提早防备。

出了这样的事,要么老夫人会不想与常宁伯府结亲,要么就算结了亲,任四小姐也不会特别的风光。

容华微微出口气,在马车里舒展了眉毛。

春尧笑道:“夫人休息一会儿,快到的时候我再叫醒夫容华转头看春尧去取了垫子过来,等到春尧将垫子给她垫好,容华道:“大太太没有为难你吧?”

春尧摇摇头,“没有。只是问我夫人在薛家都做了些什么,还问我那日夫人是不是看到了什么,”压低声音,“我也照冯妈妈说的一样,只是说夫人走在前面,我没有看到。”

这些话足够了,有些事不用说的那么明显。

春尧又道:“府里都在传,大姑爷恐怕病的很重,大小姐也不让回府里来了。”

春尧刚说完话,便听外面有人道:“姐姐等一下。”

是弘哥的声音,容华看了一眼春尧,春尧忙打开了厢门。

弘哥刚从左翼宗学回来,听说容华才走不远,忙和小厮一起追了上来。

容华见弘哥跑的气喘吁吁。

弘哥道:“姐姐怎么不等我一会儿,这就走了?”

容华笑道:“过两日就要去薛家上学了,到时就能天天见弘哥笑笑,“能多见一刻是一刻,姐姐不知道.姐姐走了之后,我在家里多没意思。”说着又道,“左右也是和家里说了,我就和姐姐到了薛家再回来。”

容华又叫弘哥身边的小厮来问,“家里怎么说。”

那小厮道:“姑奶奶,二爷真的与老太太说了,老太太也准了。”

老太太的意思是让容华和弘哥走得近一些,想象也没有什么大得,到了薛家,再打发人将弘哥送回来便是了。

容华这才让下人接着住前赶车。

春尧不好在外面抛头露面,就坐在外厢里。弘哥和容华说了一会儿话,又低声道:“姐姐知不知道大姐夫得了病?”

容华道:“听府里的人说了。”

弘哥小心翼翼地看了容华一眼,还是道:“父亲让我去侯府探病,赵…大姐夫说,要将姐姐的牌位娶回来。”

容华想要开口,却迟疑了一下,最终什么话也没有说。

弘哥看看容华,“我看着大姐夫的病似是很重,一时半刻是好不了了,赵家也没有让大姐上前伺候,这里面怕是有了什么事.大姐也不肯说。”

“亲家太太还说,大姐夫请辞了什么差事,恐怕朝廷也会怪罪下来。”

蔡夫人怎么会和弘哥说这些事?恐怕就是想要弘哥回来说起、好让陶家想办法帮帮忙。

陶家现在这种情况,能依靠的也就是薛家的关系。

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雨欲来(中)

“姐姐,”弘哥看看容华,“我也不是别的意思,就是得应该跟你说。”

容华转头看弘哥,微微颔首,“我知道了。”

弘哥又道:“大姐夫还说,要将那件事到底弄个清楚。”

谁也不是铁石心肠的人。

容华还是问,“大姐夫的伤到底是怎么回事?”

弘哥道:“不知道是赵家还是大姐…谁也不肯说。”

不管到底是因为赵家还是淑华,淑华都脱不开这个关系,总归是与陶家的事,既然赵宣桓这样与弘哥说了,恐怕整个赵家都已经知道了。

赵宣桓刚让人将她的事重新揭开的时候,她对赵宣桓也十分的感激,也回忆过对赵宣桓的爱和恨,后来还是薛明睿说的了凡四训,才让她心境重新平复,与赵宣桓的那段感情随着五小姐已经没有了,对赵宣桓的恨意,就算赵宣桓没有今天的举动,她也都放下了。

到了薛家,容华领着弘哥去见了老夫人。

因之前没有说过,老夫人不由地有些意外。

弘哥上前行了大礼,老夫人笑着叫起来,又让李妈妈拿了礼物来,“你姐姐说你过段时间来进学,我就让人准备出一些东西来。”一套上好的笔墨纸砚。

弘哥又恭敬地行礼。

老夫人道:“快别那么多礼,”又让李妈妈下去,“快去跟下面说了,准备宴席出来,晚上陶家的哥儿就在这边吃了,也好都认认亲。”

弘哥笑着应了。

李妈妈忙下去安排,容华找了机会让锦秀差人回陶家说一声,“就说老夫人留二爷吃饭,吃过饭就让二爷回去。”锦秀刚出去,薛二太太笑着进了屋,“我当是谁,原来是亲家的二爷,正巧了,明霄得子一张弓,家里的少爷们都在院子看呢.二爷也去那边顽吧!”

弘哥着了一眼容华。

薛老夫人道:“也是了,好容易来一趟省的这里拘着,就去顽有什么打紧,明霜今天在家里,就让明霄照看着。”

容华笑道:“那我就去带着弘哥认认。”

容华带着弘哥去将人都认过一遍,弘哥是个不拘束的,男孩子之间又好相处,很快就融了进去。

薛家子弟走的都是武将的路子,弘哥喜武多于文,平日里在陶家也不得他看这些,进了薛家看到薛家子弟看那宝弓又说的头头是道,顿时羡慕的不得了。

因弘哥要与七爷薛明哲一起进学,容华特意将两个人领在一处说了会儿话,两个人年纪相当,有又过相同进学的经历,全都不喜欢博士枯燥的论讲,一时之间就找到了共通之处。

等到薛明睿回来,才正式摆席,薛明霜又将宝弓给薛明睿看。

薛明睿道:“是张好弓。”

薛明霜没说什么,薛二太太笑道:“是庄亲王爷送的。”

原来是庄亲王爷,怪不得会将弓拿出来给家里的兄弟们看。

容华看一眼老夫人,老夫人只是淡淡笑笑并没有其他话,薛二太太似是有几分的焦急。

想象常宁伯府的事,老夫人是跟二太太说了。

马上要开宴,老夫人笑道:“让人点了花灯,给你们寻些彩头才好。”

薛二太太笑道:“好是好,可都没有让人准备呢。”

老夫人笑笑,“也没什么好准备的,我记得去年元宵的时候,你张罗着要请亲族里的小姐们写灯谜,可有这件事?”

容华听了,拿着茶碗的手一顿,去年薛二太太去陶家让她和瑶华写灯谜,说是要元宵灯会用的,原来并没有办成。

她明知薛二太太并不是为了灯会。容华看向薛二太太,薛二太太脸色细微地一僵,立即道:“是有这件事,可是那几日忙的脚不沾地,办来办去也没成。”

老夫人笑道:“我的意思是,择日不如撞日了,写这些东西也没什么难的,家里不是还有。家里人,吩咐他们写些出来就正,。

薛崇义起身道:“我去安排。”

薛二太太顿时看了过去。

老夫人道:“吩咐个小厮去就是了,”又叫香互,“去让丫头们拿些灯出来。”

弘哥不知道要有什么玩的,就问薛明哲,薛明哲道:“让人拿花灯,下面贴些谜语,箭射到哪个还要猜淮了谜语才算是成了.彩头都是不一样的。”

弘哥想起上次老太太生日的时候,家里也弄了次类似的,后来不小心伤了家里的小姐,就草草结束了。

不一会儿灯都摆好了,薛家男人按长幼射箭猜灯谜,最远的那盏灯被薛明睿射了下来。

老夫人笑道:“平日里你不喜欢这些,今天倒拔了头筹,”

说着让人将彩头送过去,是一对彩蝶双飞赤金臂铡。

香玉将臂铡给了容华。

老夫人道:“拔了头筹的不是明容,是我们少夫人。

众人皆笑,容华顿时红了脸。

到了最后,老夫人让薛明哲和弘哥都试试,两个孩子年纪都小,弓也拉不满,容华不禁替弘哥攥紧了手帕,生怕弘哥第一次在外面这般,心里难免紧张,虽然箭都去了尖伤不了人,可难免要心里受挫。

薛明睿看了容华一眼,然后走向薛明哲、弘哥,亲手教他们。

两箭虽然都没有将花灯射下来,却也有模有样的。

老夫人笑着将薛明哲、弘哥叫过来,眼睛看向年长的众人,“不用着急,过几年你们自然比他们要强,到时候拉不满弓的就是他们了。”

众人又笑。

晚上吃过饭,容华让人套了车将弘哥送走,薛明哲还有些依依不舍。容华道:“过几日你们便要在一起读书了。”小孩子还都是喜欢有个玩伴。

送走弘哥,容华和薛明睿回到屋子里。

容华边系薛明睿的扣子边道:“侯爷觉得弘哥如何?”

薛明睿道:“有几分的心气,将来若是能成才,也是你的依靠。”

容华的手一颤。

“圣上去陪都的事已经定下来了,下个月就要从京里出发。”容华道:“侯爷是不是会随行?”

薛明睿道:“还不一定,我在京中还有差事。”

容华刚想问京畿的防务如何了,耳边忽然想起炸雷声响,容华不由地吓了一跳,窗子被风吹开了,锦秀听到了忙去关窗子。外面开始有淅淅沥沥的雨声。

薛明睿细长的眼睛看看外面,“将官服拿出来吧!”

容华微微皱起了眉头,“侯爷还要去看防务?”

薛明睿道:“大雨不停就要去。”

容华手指缩起来,“我听说,掌管防务的官员,是要死守在堤坝上的,就算是要弃坝也要等到最后才能走…”

薛明睿微微一笑,“你是在关心我?”

容华红了脸低下头,“侯爷在外面要小心。”

薛明睿低声道:“放心。”

说着伸手持容华的鬓间的头发掖在耳后。

春尧、锦秀都将窗子关好,容华听着外面的雨声,稍稍有些心不在焉。

“小书房套间里有个书柜子,里面有些书你能用得上。”容华微微一喜。

“想要买地的话,要问清楚了,要了鱼鳞册才好。”这话的意思是放手让她来做?

“我还从来没有做过,若是做不好了,印书银钱要少了,买土地不小心买了薄田,侯爷不准怨我。”

薛明睿细长的眼睛眯起,微微笑了,“好。”

她其实喜欢窗前听雨,还是第一次盼望外面的雨快快停

薛明睿换了官服让小衙打了拿,从屋子里出去。

容华想到给薛明睿新做了底稍高些的靴子,连忙让锦秀打伞亲自将靴子送出去,薛明睿戴了斗竖刚上马,就看到一抹纤弱的身影追了出来,嘴一抿,明亮的眼睛里满是担忧,“我是来给侯爷送靴子,若是一会儿雨水湿了靴子,就换一双。”

薛明睿点点头,小衙忙去接靴子。

容华以为薛明睿要驱马前行,却没想到他从马上下来,走到她身边,伸出修长的手指,帮她整理了身上的斗篷。

声音依旧清亮却多了些柔软,“堤上没事,我就回来,你早些休息。”

容华点了点头。

直到薛明睿走远了,容华才回到屋子里,木槿拿了柔软的巾子来给容华擦身上的雨水,红英忙拿了干燥的衣服来给容华换。

红英道:“少夫人要不要传洗澡水?”

容华摇摇头,“也没淋到什么。”

梳洗好了,因薛明睿不在家里,锦秀在屋子里与容华说了会儿话,“陈妈妈之前说王宝的事,我让婆子去打听好了,刚才婆子回话说,王宝那外室正巧有了身子。”

就算有个外室,陈妈妈也不会特意提起,何况她从来没有做过威胁的事,不可能将一个身怀六甲的妇人请来…

容华没有说话,锦秀接着道:“王宝的外室身子似是不好,王宝请了不少郎中去看。”

症结恐怕是在这里了,就算王宝是个庄子上的执事,能有多少银钱去养外室,“王宝的外室,带身子几个月了?”

锦秀道:“那婆子倒是没说清楚。”

容华道:“大概是忘记说了,明日有空你再问来。”有了身子的女人最是需要照顾,等到王宝的积蓄被掏空了,王宝只有两个办法,不是向府里求救,就是自己想办法。

陈妈妈既然敢这样说,那就是有几分的把握。

说完王宝的事,锦秀又道:“老夫人屋子里的嬷嬷来问少夫人的信期了。”

第一百四十六章 山雨欲来(下)

她的小日子还没有到,老夫人那边也让人来问,她生的嫡子将来按例是要继承爵位的,薛夫人平日里也会多多少少提点她。

容华让锦秀将她常着的书拿来,靠在床头看书,没有了其他事就让锦秀到外间休息。

屋子里静下来,外面的雨声、风声就格外的清楚。

今天回来她还让红玉从库中拿出料子来,想要做两件小宝宝的衣袄送给三婶。

她屋子里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衣服,虽然家里有许多兄弟姐妹,却也没见过他们刚出生时的样子,红玉更是弄不清楚,便叫了屋子里的嬷嬷来问,嬷嬷用手一量定了布料的大小,她这才惊讶地知道,原来刚出生的宝宝竟那么的小。

嬷嬷还笑着跟她说:“将来少夫人生下小少爷就知道了,”伸出手来比量,“也就这样大呢。”

那么大的孩子,不知道需要多少的保护才能顺顺利利长大,这件事她还没有仔细地想过。

外面的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容华看了会儿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

听到外面有人说话,似是春尧道:“侯爷还没回来。”

锦秀也听到声音,点起了灯。

容华道:“去看看是谁来了。”

外面的人听到里面有动静,都停下来等着锦秀开门。

春尧进来回话道:“是顾妈妈来了。”

薛夫人身边的顾妈妈。

容华将外面的衣服穿上,吩咐道:“将顾妈妈请进来。”

春尧去叫顾妈妈,顾妈妈进到屋子里来,不肯到内室里,只在外面回话:“我身上冷就不进去了,也没有别的事,只是夫人不放心,让我过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