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庶女为妃之世子爷请绕道上一章:第 128 章
  • 庶女为妃之世子爷请绕道下一章:第 130 章

秦严拥着璎珞,道:“休沐时,我会带皎皎回去的。”

祁阳王见两人靠在一起,神态亲昵,一瞧便是伉俪情深,笑着点头。

璎珞二人回到王府,门房见到马车过来,忙忙就退下偏门的门板,迎着马车进了门,却恭敬的道:“禀世子爷,方才刚好有迟府的人送来了一张请柬,说是给世子爷和世子妃的。”

秦严闻言瞧了眼璎珞,也没言语,只略推开门,伸了手出去。

小厮恭敬的请柬放在了秦严手中,恭送马车远去。

马车中,秦严把玩着手中大红烫金的请柬,神情似笑非笑,睨着璎珞,道:“三日后便是迟璟奕新婚大喜啊,他倒还不曾忘记给你送来一张请柬。”

璎珞见他口气中还带着些古里古怪的味道,不觉失笑,抬手夺了他手中请柬,打开看了看,这才抬眸,笑盈盈的看向秦严,道:“怎么?你吃味啊?那我让人将贺礼送去,自己不去了便是。”

秦严却扬声,道:“去!怎么能不去!不去多失礼啊,到时候爷亲自陪你去!”

秦严对迟璟奕的事儿一直耿耿于怀,要知道当初可是璎珞躲了他,坚持和迟璟奕订了亲。想想他就觉得胸口发闷,虽然如今两人总归在一起了,可当初璎珞舍他选迟璟奕,秦严一想起就觉得心里发酸。

他和璎珞成亲,也是给迟璟奕发了请帖的,迟璟奕却不曾来,两人成亲后,璎珞更是不曾见过迟璟奕。如今迟璟奕成亲,秦严自然是要去的,他得带着璎珞让迟璟奕看清楚,如今站在璎珞身边的人是他,她是他的世子妃,他们夫妻情深,任谁都插不进来。

他得让迟璟奕彻底死了心,既娶了妻,便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去,少再惦记他的媳妇!想都不准再想!

璎珞见秦严言罢,神情微敛,沉着一张俊面,不觉好笑,蓦然起身,裙裾一扬便跨坐在了秦严腿上,主动抬臂环着他的脖颈,伏在他肩头,在他耳边笑着道:“傻子,那会子我排斥感情,不想动情,躲着你,却选了他,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秦严闻言身子震了下,虽早便察觉出璎珞对迟璟奕许也不是那种男女情爱,不然她也不会后来退了亲,那么快便转圜了过来,被他哄好了。

可终究那时候她选的人是迟璟奕,他心中总觉扎着刺一样,想想就心酸,这会子听她亲口承认,当日确实不曾对迟璟奕动情,反倒因不想动情方才躲着自己,秦严只觉眼眸都一下子被点亮了。

他扶着璎珞的肩头将她扯了出来,双目炯炯地盯视着她,道:“果真?你那时候其实心中也喜欢爷的对不对?”

璎珞脸庞微红,若然知道他这样的好,她当时定不会那样折腾,可闹了一大场,最后两人兜兜转转却还是在一起了,也许这便是好事儿多磨,缘分天定吧。

“你一定不知道,我一直都想谢谢你的…”

璎珞也凝视着秦严,声音清浅含笑,见秦严微怔,她凑近他,轻啄秦严唇角,方才低低呢喃又道:“谢谢你当时一直坚持,不曾放开我。”

若是秦严那时候放手了,错过了他,将是她两世来,最大的损失和遗憾。

秦严却因璎珞的话呼吸一窒,接着猛然抬手将她按进怀中,深吻了上去。

三日后,迟府大宴宾客,迟家大少爷迎娶海家嫡出的大姑娘。

迟家富可敌国,这回成亲的又是当家掌舵的少东家,迎娶的还是三品大员的嫡女,这样的大喜事儿,自然是要操办的极尽风光的。虽然迟家如今是商户人家,在婚礼操办上有不少的限制约束,一些极为贵重的物件都不能用,可却于细节处彰显出了奢华风光。

前来的宾客更是不乏朝中重臣及其家眷,热闹非凡。

璎珞和秦严到的并不早,是傍晚才到,秦严往前院,璎珞却是坐着马车直接驶进了内宅。

内宅早宾客满座,这会子不到开宴时候,却离新娘进门的时辰不远了,故此女客们都聚集在迟家太夫人楼氏的长松院中。

“太夫人,靖王世子和世子妃到了,这会子靖王世子爷已被老太爷迎到了前头,世子妃到院外了。”

听闻靖王府世子妃到了,顿时花厅中便是一阵静寂,不少人都愕然地瞧向了迟太夫人。

迟家如今到底不在朝,今日虽然来了不少官府中人,可有不少都是冲着海家面子来的。而海家并非世代勋贵,也是海大人这一代才出头升至按察使的。海云天和勋贵之家并没多少往来,今日来的官宦之家也多是像海大人这样三五品的官员,勋贵实在没来什么人。

倒也有身份高些的,比如迟璟奕和吏部尚书阮家的公子交好,今日阮夫人郭氏便带了女儿,前来捧场。可吏部尚书夫人就算尊贵,却也比不上将来的靖王妃。

本就不是一个圈子的人,这会子却出现在这里,大家愣住也是在所难免。

愣神间璎珞已进了花厅,她今日穿戴并不很华贵,一身寻常的浅紫缎底牡丹褙子,鹅黄色暗花月纱裙,腰间束着茜色宫绦,以翡翠玉佩压裙,头上戴着两支小金凤吐珠簪子,上头龙颜大的珍珠滚圆润泽,除此之外便没再戴其她首饰。

素净中却又透着通身的高贵,她原就容貌侬丽无双,成亲后成是像花苞盛开一样,散发出炫目的光彩,以至于人一进来,便有种满室生辉的感觉,四周也更加俱寂了。

而今日迟璟奕成亲,将军府太夫人楼氏自然是要来的,她和妹妹迟家太夫人坐在一起。

璎珞进来便先上前冲两位太夫人见礼,迟太夫人虽有诰命在身,却也起身还了半礼。

璎珞的身份,却是瞒不过迟家太夫人的,想到自退亲后,迟璟奕面上并不显,可性子却愈发沉闷内敛,有那么一段时间,一日都不见开口说几回话,如今虽然瞧着好了,可她这当祖母的却瞧的出来,自己那傻孙儿并不曾真正放开手。

再瞧着眼前色色俱全,容貌气质都属上乘的璎珞,太夫人便有些心情复杂。也曾想着,当初逼迫迟璟奕退了苏家的亲事,是不是做错了。

不过这念头也不过是一闪而过,海家大姑娘能够下嫁已经是迟家高攀,而昔日苏家庶女也已经成了靖王世子妃,各自都有既定的路,她只希望孙儿能够早日看开,好生珍惜经营自己的姻缘。

迟太夫人眸中光影一闪而过,笑着道:“世子妃能来,迟家蓬荜生辉啊。”

璎珞忙道:“太夫人实在是折煞我了,今儿太夫人得意孙儿成亲大喜,明年这时候就能抱上重孙了,今儿这喜酒,太夫人可得给咱们备够备足了才成!”

迟太夫人闻言失笑,旁边的楼太夫人倒拉了璎珞过去,点着她道:“你这丫头馋嘴贪杯倒馋到这儿来了!”

一屋子人都笑了,见楼太夫人和璎珞举止亲昵,便有些恍然。

祁阳王府和振威将军府可是世交,素来就走的近,靖王世子妃瞧着将军府的面儿上来参加喜宴也是有的。

却也有人曾听闻过靖王府世子妃是苏家庶女的传言,先时还有些心中犯嘀咕,这会子瞧见璎珞落落大方,神态自然,倒觉得那些流言都是无稽之谈。

若真是如此,那这靖王世子妃岂不是先时和迟家大少爷定过亲的?这会子不远远避着就罢了,哪里有专门过来贺喜的道理。更何况,若真是如此,靖王世子也不可能亲自携世子妃前来啊。

“新娘子到了!”

却与此时,外头响起丫鬟们欢快的叫声,一时间花厅中众人纷纷起身,都赶着往外头瞧热闹,璎珞也忙笑着道:“今儿瑶姐姐没来,改明儿一准得寻我打听这场热闹,我可得赶紧瞪大眼睛瞧瞧去,不然回头没话支应她,岂不要糟。”

楼太夫人笑着推着璎珞,道:“只你这丫头嘴贫,快去吧,免得来日到编排起我,言道是我这老婆子没眼力见,碍了你的事儿。”

璎珞只笑,又冲两位太夫人福了福身,这才和阮家姑娘一起往前头去了。

------题外话------

呜呜,卡文了,更晚了,今天晚上肯定二更不了,素素十二点后更上了,审核编辑明早九点上班,大家明早来看

115 惜取眼前人

璎珞和阮倩云一起赶到前头时,正巧便看到吹吹打打中,新娘子的花轿到了迟府门前,顿时喜钱洒落,外头看热闹的百姓一片哄抢,喜庆话说的震天响。

璎珞见轿子倾斜,新娘子要出来,不觉也掂着脚尖往前瞧,恰旁边围观的人群一阵哄挤,她身影一晃竟是往前倒去,璎珞忙欲伸手抓住些什么,还没寻到平衡点,腰肢倒被人环住,身子往后一跌,瞬间落入了熟悉的怀抱中。

璎珞愕然回头,正迎上秦严带着些无可奈何的笑脸,她不觉皱了皱鼻子,道:“你怎么跑这边来了?”

言罢,却发现这会子花轿到了,前院的男客人们也都过来瞧热闹,这里倒是男女都有,没那么多规矩礼数。不过却也不是混在一起,男人们都在靠前的地方,这边却都是些姑娘和媳妇子们。

偏秦严半点都不忌讳,偏就自行到了这里来。

他今日穿着一件藏青色云翔符蝠纹锦袍,腰间系着犀角带,缀着一枚白玉佩。黑发束起以镶碧玺鎏金冠固定着,整个人清冷而挺拔,俊美无筹。

只这样一身清冷的打扮却也和周围姑娘们轻红暖黄的衣衫太不相同,加上秦严本来就气场强大到让人畏惧,故此他这么一过来,即便是花轿到了大家注意力都该在府门前的此刻,姑娘和夫人们也都留意到了秦严,不自觉的纷纷退后了一些,将地方空了出来。

璎珞倒没注意到这些,她还神情略显惊讶的瞧着秦严,只秦严却不曾答她,目光瞧向府门处,道:“踢轿门了,呵,人家海大姑娘可比你温柔多了,迟璟奕温润如玉,配海大姑娘这样温柔体贴的倒正正好。咱们成亲时,皎皎那一脚踢的可真真不轻呢。你这等恶脾气的也就爷降得住,还是莫祸害他人的好。”

花轿到了府门,新娘子下轿前,新郎要到轿前,下马威似的朝轿门轻踢一脚,轿内新娘马上应战,还踢轿门一脚,这是在用一种特殊的语言向人们宣示,日后男不惧内,女不示弱。

当日璎珞的花轿到了靖王府门前,璎珞还在轿子里头睡觉,被秦严一下子弹醒来,吓了一跳,等秦严踢轿子时,她便报复似的狠狠回踢了一脚。

结果那一脚她踢的太用力,引得本已经停下的花轿一个剧烈的晃动,人人都瞧的清楚,当时便引得瞧热闹的人轰然大笑起来。

如今秦严又提起这一档子事儿,璎珞不觉嗔怪的瞪了秦严一眼,道:“还不都是你,害的人家都以为我是个非要压夫君一头的恶婆娘呢!”

两人旁若无人的说着话,秦严还虚虚地半搂着璎珞,而璎珞更是略靠着秦严,秦严低头目光宠溺又温柔,专注又深情地瞧着璎珞,而璎珞更是一颦一笑,满是勾魂摄魄的娇媚,那是只为一人而绽放的娇媚。

两人之间的浓情蜜意便是瞎子都瞧的见,这一副画面实在太过美好了,以至于这边整个都安静了下来,姑娘和夫人们都无不艳羡的瞧了过来,便连前头不少男人也都看了过来,这完全抢了前头一对新人的风头。

这一片的宁静来的有些诡异,以至于迟璟奕牵着红绸,引着海大姑娘走进府门后,回过头来便一眼注意到了这边。

更是不用费任何力气,他便又一眼瞧见了依偎在一起说着话的璎珞和秦严。

彼时璎珞正靠在秦严身前,仰头娇嗔无比的瞪着秦严,而秦严却闷声两声,不知回了句什么,璎珞便红了脸,略垂了头竟是不胜娇羞的模样。

迟璟奕说起来也算了解璎珞,她并非那种扭捏作态,又爱脸红害羞的小女孩,多是落落大方的。就像那日他在茶楼中向她坦白心迹,提出欲求亲之意,那时候他那样握住她的手,她脸上也不曾出现羞涩之情,一双眼眸更是清澄明白。

故此如今瞧见这样一幕,迟璟奕什么都明白了,一瞬间像被一击重锤砸了心窝,他脚步当下便是一顿,竟有些失态的僵在了原地,脸色也有些发白起来。

偏后头的海书筠头上顶着盖头,没第一时间感受到迟璟奕的停顿,依旧牵着松松垮垮的红绸往前走,这一走险些就撞上了迟璟奕的后背。

好在她低头瞧见了迟璟奕的一双鞋子,加上又生活在边境,不似京城姑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身子灵敏些,及时不动声色的往后急退了一小步,这才没闹出丑来。

只她分明轻撞了下,却又猛然退了回去,到底将愣住的迟璟奕给惊醒了回来,他本能回头瞧了眼,却见盖着红盖头的他的新娘,牵着红绸,正安安静静的站着。

她举止镇定,不慌不忙,更不曾出言指责,开口质问。

迟璟奕目光落在海书筠手中牵着的红绸上,那红绸的另一端在他手中,从此以后她将依赖他生活,她也是他的责任,就像是这根红绸,他牵到哪里她就只能走到哪里,他出了错,她却也要跟着承受这错误。

这便是妻啊,夫妻一体的妻。

迟璟奕神情微恍了一下,目光闪过些歉疚,收拾心情,转身重新走了起来,却是再没往璎珞二人那边瞧上一眼。

而璎珞和秦严说完话回头时,迟璟奕却已再度提步,故此她根本不曾发现方才的不对劲。更不知道秦严竟然是说真的,真秀恩爱就秀到了人家的婚礼上,还无形中抢走了不少新人的风光。

那边迟璟奕牵着海书筠进了穿堂,准备拜堂,这边不少被秦严二人吸引了目光的众人才呼啦啦往穿堂方向拥。

璎珞说起来,这还是头一回见古代人成亲拜堂的,上次自己成亲时顶着盖头,根本什么都瞧不见。

故此这会子也满脸兴奋,抬步便要跟过去,可她脚步刚动,身旁秦严却抓了她的胳膊,道:“拜堂没什么好瞧的,如今婚礼爷也陪你来参加了,贺礼更是送了,咱们是不是也该回去了?”

璎珞闻言一愕,心说这怎么刚来就要走,秦严见她不乐意,却是俯身笑着道:“今儿啸月大抵会带着孩子到公主府去,爷怕回去的晚了,它等不及便要回去了。”

璎珞还是那次落崖见了啸月和它的孩子们,后来便再不曾见过了。

她和啸月有患难之情,心中还着实想的紧,闻言便双眸一亮,哪里还会去惦记着看拜堂,左右没几日便到王雪瑶成亲,还有的看。

这会子哪里有不听秦严话的,当即便点着头,催促着秦严,道:“如今天色还早,啸月带着狼崽们不会出什么意外吧?咱们赶紧回去!走,走,走!”

说着她便自行转了方向,脚步匆匆往外去了,风风火火的样子,直令秦严勾了勾唇角,这才脚步悠然的跟了上去。

却说那厢,一对新人进了洞房后,迟璟奕便在众人的哄笑中挑开了盖头。

红烛下,海书筠俏脸微红端坐着,她生的额盈满,眉似月,肌肤若玉,口若含丹,一双杏眼,盈盈如水,尖尖的下巴,略一抿唇,两颊边儿有一对深深的酒窝。略抬起眼眸瞧了眼迟璟奕,便羞涩的垂了头,留下一截粉白的脖颈。

迟璟奕怔了一下,海书筠无疑是个美人,只是让他怔住的却不是这个,而是这海大姑娘的长相和他想的实在不大一样。

他定亲后,虽然没特意打听过海书筠其人,可家人却三不五时的要向他念叨。

迟璟奕却也知道,海书筠年幼丧母,小小年纪便教养幼弟,掌管中馈,便连其母的嫁妆都是一手管着,听闻甚是能干。迟璟奕便一直以为这样的姑娘该生的端庄大气,许是略显英气飒爽,可海书筠的容貌,实在有些过于甜美娇柔了些。

他这一愣,四周倒响起一阵打趣声。

“哎呦,新娘子果然美的紧,新郎可看花眼咯。”

迟璟奕不觉便有些尴尬,脸色略烫。只他再度看向海书筠时,神情已恢复自然,道:“我出去待客,片刻便回,你如饿了,便先用些。”

他转身去了,洞房中又闹了片刻,众人便也出去了。

海书筠收拾一番,换了身家常衣裳,坐下梳头时才问跟过来陪嫁丫鬟山晴,道:“方才进门时怎么回事?”

山晴脸色便不大好看起来,偷眼瞧了眼海书筠,却不敢隐瞒,道:“是靖王世子和世子妃,站在一处说话,姑爷瞧见便…”

山晴咬唇没说下去,海书筠却略愣了下,只楞过后却也没多言什么,只示意山晴赶紧梳发。

璎珞的身份,海书筠却也明了,一来当初秦严请海云天提亲时便也透露了一些,再来海云天也不是吃素的,既然迟璟奕已经成了自己女婿,自然对迟璟奕前头定了那场没成的亲事,也是了若指掌。

海云天觉得这亲事上是他委屈了自家女儿,自然也不曾隐瞒什么,将其中的事儿都告诉了海书筠。

而海书筠却并没将这些事儿放在心上,依旧表示愿意嫁过来,一来海云天欠了秦严的,如今秦严要讨还,她做女儿的替父偿还人情也是天经地义,再一个,对迟家这门亲事,她自己也觉得可行。

山晴是海书筠的贴身大丫鬟,自然该知道也都知道,故此提起方才府门前的事儿,先便替自家姑娘委屈了起来。

她给海书筠梳着头,见海书筠神情无异,面色平静,到底没忍住,道:“姑爷能娶姑娘是福气,偏还不知道珍惜,还没进门就给姑娘这样的委屈受,人家都做了世子妃了,明明还夫妻鹣鲽情深,姑爷却还…”

“山晴!”

山晴话没说完,海书筠便沉声打断,她的声音不见尖利,可却有着不容忽视的沉厉,山晴一下子住了口,银牙紧咬。

海书筠却转过身来,沉眸盯视着倔强站着的山晴,道:“我说过,既然定了亲事,便再莫说什么高攀下嫁的话,且认真说起来,海家是父亲这一辈才兴旺起来的,迟家却已富足了几代。更,这门亲事是我同意拍板的,我再说一遍,我对这门亲事是满意的,左右都要嫁人,嫁进迟家来,起码婆母不会磋磨,夫君会敬重,日子也能顺心些,迟家不是一般的商户,门第不低,况,姑爷虽不能出仕,将来孩子却并非如此,诰命自有我儿将来为我挣得,却比妻凭夫贵更让我高兴。”

见山晴神情略松,垂着头站着,海书筠又道:“看在我们从小一处长大的份儿上,这些话我最后说这一遍,你若再不上心,我这里却也留不得你了,只能将你送回海家去。”

山晴闻言面色大变,噗通一声跪下,哭着道:“姑娘别送奴婢回去,奴婢离不开姑娘,奴婢就是觉得姑爷他这时候都娶了姑娘了,却不将姑娘装在心上,姑娘这么好,替姑娘委屈不平…”

海书筠叹了一声,却道:“我都知道,可你也不想想,哪有事情是色色俱全,十全十美的,便真有这等事儿,又凭什么就落到你家姑娘的头上来?好了,我的事儿,我心里有数,今日不必你伺候了,去唤山竹进来,你好生下去想想我的话,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再过来伺候。”

山晴知道自家姑娘从来说一不二,既说了再想不通就要送她回去的话,便两人从小长大的情分,来日也不会容情,她不敢再言,低低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待她出去,海书筠方才瞧着镜中人略怔住了。

她自然知道迟璟奕心中没她,可这也没什么,本就是没见过的陌生人,凭什么只订了亲事,成了婚事,人家心中就该装着她了?

她的心里也不见得有他呢,不过将他当成夫君看,尽到做妻子的责任罢了。她对迟璟奕也是这点要求,只要他将她当妻子看,给她妻子的体面和尊重便好,其它的实在不必强求太多。

她父亲虽然和母亲感情极深,可这些年她管着家事儿,二叔,三叔父家中却乱的可以,妻妾不分,阴私事儿不断,她也不是没见识过。早便不想着嫁个夫君,鹣鲽情深了,能够做到举案齐眉,互相尊敬已是不错。

而这一点,相信嫁进迟家这样的门户会更容易一些。

迟璟奕回来时,海书筠已经略用了些吃食。见迟璟奕回来,忙忙上前福了福身后,举止自然的接过丫鬟奉上的醒酒汤,道:“夫君先用了醒酒汤再沐浴吧。”

她略低着头,并不曾看他,举止却也并不扭捏羞涩,她这样迟璟奕倒是不知怎的,松了一口气,接着醒酒汤,一饮而尽,道:“劳烦你了,你若累了,便先歇着,不必顾念我。”

迟璟奕的声音很温和,便不曾有柔情蜜意的亲昵举止,可却也是体贴的,海书筠唇角微挑,点了下头。

迟璟奕进了净房,她便果真先上了床,自然也不会真就自己先睡了,捧了一本书瞧了起来。

她这厢书都翻了好几页,里头迟璟奕却不曾出来,海书筠听着里头的动静,书卷略放下来,她原就是冰雪聪明的,这会子倒也猜到了迟璟奕的心思。

迎个亲而已,再说现在又不是大热的天,哪里就需要长时间的沐浴。真有心洞房的,只怕沐浴都能省了去的。

想必是他心中有人,根本没心思洞房。只迟璟奕到底也是掌管多年生意的迟家少主子,想来也不是任性之人,海家的身份摆在那里,他又迎娶了自己,想必也不会真不和自己洞房,这会子磨磨蹭蹭的,大抵只是心里不怎么顺,想拖延一二。

海书筠眉心微拧,作为女人,遇上这种事儿怎么可能心情真像是自己想的那样平静,窝心是有的,可她早也不是任性的小姑娘家了,窝心给人脸色这样不理智的事儿也是做不出。

他不怎么乐意洞房,她海书筠也有自己的骄傲,也不想自己的夫君明明记挂着旁人,倒和自己洞房,她放下了书卷,道:“去取一盘棋来。”

山竹闻言愕了下,却不敢耽搁,很快便取了一盘暖玉棋子来摆在了旁边美人榻上的炕桌上。

于是迟璟奕出来时便见自己的妻子正盘腿坐在美人榻上,自己和自己对弈,见他出来忙下了床,福了福身,喊了声夫君。

迟璟奕目光落在那棋子上,尚未反应过来,海书筠便道:“闲等无事儿便摆了一局,只自己和自己下到底无趣了些。”

迟璟奕岂会看不出海书筠的意思来,神情略探究复杂的看了眼她,到底上前,瞧了眼棋局,道:“看似白棋要被切断了,其实不然呢。”

说着略动了一子,顿时一片白子便活乏了过来,海书筠上前一瞧,落了座,笑着道:“棋之道,千变万化,一着生,一着死,生生死死,变幻莫测,看来夫君深谙此道呢。”

她说着动了一颗黑子,迟璟奕目光微亮,不自觉在一旁落座,两人一来一往竟是就这样下起了棋来。

本是各怀心思,不过很快却发现有种棋逢对手的感觉,不知不觉竟是连下了三局,待最后一局,迟璟奕以一子取胜时,外头天色都有些蒙蒙亮了。

瞧了瞧滴了一桌烛泪的龙凤喜烛,迟璟奕看向海书筠面有愧色,海书筠却只当没看见,眨了眨眼,道:“很快便要到认亲时辰了,我是撑不住了,得略歇一会。”

言罢,推开棋盘也没再管迟璟奕却是自行到床上,躺了下去,迟璟奕瞧着她面朝里躺着的身影,神情再度变得有些复杂。

过了片刻,他也起身过去,却是躺在了海书筠身旁,察觉到她身子僵了下,半响没动,片刻却在她动了动身子时,探手过去,却只握住了海书筠的柔夷,道:“元帕的事儿你莫担心,我会和祖母说。”

饶是海书筠不似寻常女子容易害羞,被迟璟奕如是拉着手,又提元帕,也是红了脸,略抽了下手。

迟璟奕没松开,脸上也有些不大自在,却又道:“谢谢你,给我些时间…”

他的话点到为止,海书筠却听的明白,心略跳了下,没出声,却很快呼吸绵长了起来,迟璟奕这才松开她的手,翻了个身,怔怔瞧着她的身影半响也闭上了眼眸。

祖母其实是对的,与其抓住虚妄的过去,不如惜取眼前人,且行且珍惜。

过去的,便珍藏于心,就让她过去吧。

瞧见她一切都好,他到底是高兴大于痛苦的,想必对于她,更是如此。

116 中元节(二更)

日子转眼便到了中元节,每年中元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门口焚香布田,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五谷丰登。府中主子和丫鬟们也都到花园中往河里放水旱灯,这些水灯是为了给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中元节前一日,妙哥几个丫鬟在用彩纸做荷花状的水旱灯,璎珞觉得有趣,便也跟着凑热闹。

亲自剪了彩纸来,在上头画上荷花花瓣,再小心翼翼的糊在做好的莲花灯架上。

古嬷嬷进来见璎珞拿着彩纸往灯架上糊,人都快贴到灯架上去了,不觉好笑,上前道:“世子妃这灯做的倒精细,只这认真劲儿,就比你们几个皮猴玩闹做的强。”

乐慧闻言却笑着将手中做好的荷花灯举起来给古嬷嬷看,道:“嬷嬷仔细瞧瞧,便主子做的好,也不兴这样埋汰我们的,我这灯嬷嬷可能挑出个不好来?”

古嬷嬷见她一脸骄矜,也不言语,抬指戳了下乐慧。

璎珞却也糊好了灯,交给妙哥拿出去挂着风干,又在乐慧的伺候下净了手,这才和古嬷嬷进了屋。

“世子妃让盯着表姑娘,今儿倒有消息,表姑娘被送进庄子,今儿一早却传出消息说是病重没了,只马六却盯到,表姑娘是被送出庄子,暂时安置在了猫眼巷里的一处二进院子中。想必之前世子妃猜想的没错,太妃和靖王是打算让表姑娘再换一个身份再抬进王府的。说不得,今日晚些,表姑娘病死在庄子上的事儿就会传开了。”

璎珞闻言点了下头,吩咐道:“让马六继续盯着些。”

到了这日快入夜,果然便传来表姑娘在庄子上病逝的消息,听闻谢太妃听到消息便病倒了。

靖王妃先时也敲打过下人们,不准嚼舌根,乱传那日冬暖阁的事情,可这样的事儿,哪里能瞒得住。府中下人们该知道的都知道,如今听闻表姑娘病逝,便就真信了。女人出了这样的丑事儿,被病逝也不是没有过的,也就唏嘘了几声便罢了。

翌日,中元节,大丰各处寺庙都要做花蜡、花瓶、假花果树等,备竞奇妙,常例殿前,广陈供养,倾城巡寺随喜。寺僧也募施主钱米,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

大国寺,这日却也是要慈安大师亲自设道场,以祭奠为大丰国阵亡的军士们。天玺帝更是要从宫中起驾,亲上大国寺参加祭奠。

皇帝出行,臣子们自然都是要跟随的。因太后也前去,故此高品级的命妇们也都随行前往,谢太妃病了,今日倒是不去,璎珞却一早便穿戴好前往梓涵院和靖王妃一起前往。

今日璎珞穿着一身世子妃的朝服,她大婚没几日封命妇的旨意便下来了,她命妇品级随了秦严,如今却是三品淑夫人。朝服乃是深青色,上绣五色翟鸟,配素纱中单,黻领、衣襟侧边、裙裾,镶着酱红色边绣三对翟鸟纹,系玉革带。

头上带冠,冠上饰金凤四只,中间的大金凤衔着一颗珠圆玉润的珍珠,上有翠盖,下垂珠结,其余小的金凤也皆口衔珠滴。

这一身装扮极是庄重,容易显老,穿在她身上却愈发映衬的人如玉雕,肌肤白皙,又比平日里平添了几分贵重威仪之气。

靖王妃瞧着璎珞,纵心中恨意翻涌,却也不得不赞叹了几句,道:“长的水灵,穿什么都这样好看。”

璎珞上前举止亲昵的搀扶着靖王妃,却也夸赞道:“王妃的朝服原来是这个样子的,这种深紫色也很衬母妃呢,母妃原本就气质儒雅,浑身书卷气,穿这雅致的颜色正是相得益彰,我就不行了,生的太招摇,将来做了王妃,穿这种朝服一准没母妃合适。”

旁边全嬷嬷听的脸直黑,璎珞这话根本就是说靖王妃长得不行,更是刺着靖王妃,将来王妃的位置也要让贤。

靖王妃早就习惯了璎珞这种说话风格,闻言只笑了笑,璎珞偏又道:“对了,说起来我还没见过郡主的朝服呢,本来想着今日能瞧见,不想妹妹竟是去不了,只能下回了。”

长乐郡主被靖王妃拘着禁足改性子,璎珞偏要拿这事儿刺激靖王妃。

靖王妃心中怒恨的紧,面上却还是未动声色,道:“下次有的是机会。”

璎珞却目光微闪,越发觉得靖王妃问题很大。

要说前些时日,她和靖王妃还算没什么大仇大恨,言辞间相互试探,靖王妃大度隐忍了下来也是有的。

可经过冬暖阁一事儿,璎珞便不相信靖王妃不知道都是她这个世子妃搞的鬼,虽说是秦仪媛咎由自取,可作为母亲,却定然不能公正的对待此事。要说靖王妃一点都不恨自己,璎珞是半点不信,靖王妃又不是圣人,可如今自己还是常常拿话激她,靖王妃却依旧很能稳的住。

这样沉得住气,倒愈发觉得先时秦严的事儿,靖王妃说不得真脱不开关系。

两人各怀心思的出了靖王府,先到宫中汇合了其她命妇们,这才随着圣驾往大国寺去。

经这些时日,大国寺前山被堵了的道路早清了出来,山道石阶都被砸压坏了,也都重新换上了新石。今日天玺帝上山祭拜,早便有御林军沿着山道站了一路,气氛威严。

天玺帝为视诚意,步行上山,其后大臣,命妇们自然都是一路步行,唯太后年纪大了,方乘坐肩舆。

璎珞一路都随在靖王妃的身边,等到了半山腰时,却神色惊惶的拉住了靖王妃的胳膊,指着那处悬崖,道:“母妃,当日我就是从这里跌落下去的,如今瞧见却还觉得心惊胆战的。”

靖王妃神情关切,拍抚着璎珞的手,轻声安抚了两句,璎珞却又道:“母妃,当日若非在茶寮被一对母子缠住,耽误了片刻,我们也不至于就遇上了山崩。我总觉得那对母子出现的很是蹊跷,还怀疑是有人早便知道山崩之事儿,特意安排我那时候上山。”

靖王妃闻言却是心头一跳,面上却满是惊讶,道:“你怎会有这等念头?若是有人能预测到山崩之事儿,那也只能是慈安大师了,可慈安大师慈悲为怀,是得道高僧,若然是预知此事,岂能不事先预警于人?哪里能看瞧着石家姐弟还有那么多下人都枉死在此处的。”

璎珞原是试探靖王妃,目光一直紧紧盯视着靖王妃,不放过她任何一点神情变幻,可靖王妃除了适当的表现了惊讶外,竟然没露出任何惊慌和心虚来。

璎珞心中略觉失望,笑着道:“母妃说的是,许是我总被人害,所以便有些疑神疑鬼起来了。”

她言道总被人害,自然也暗指了秦仪媛先前暗算她的事儿,靖王妃这才微颦了下眉,笑了笑没言语。

一行人上得山上,男人们跟随着天玺帝祭祀,而命妇们却只是跟随着太后往各大殿中为大丰祈福。

一番跪拜后移步到大雄宝殿中,跪坐下来听能恩大师念经超度亡魂。

这厢又是一个来时辰,待经毕,太后刚被长公主和唐贵妃搀扶起身,便又太监从外头匆匆进来,神情显得有些惊慌无措,禀道:“太后,前头大国寺奉上今年的供桃,其中有八个桃,显出了天机异相来,上头…上头竟是生来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