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她要阻止宋凝君嫁给二皇子。

或许还可以帮着蜀王殿下治好旧疾,让他多活些日子,指不定他自个想开不继续厌女,临幸嫔妃后就能有自个的子嗣,这样就算无法阻止宋凝君嫁给二皇子,也不会再选宋凝君的长子做储君。

姝姝打定主意,她要学些医术,配合甘露她就可以救治蜀王,也可以多救些人,既她有了这般神奇的甘露,这是上天的恩宠,她要多做好事,造福百姓。

何况上辈子那飘荡的二十载,她也不是白白飘荡的,她看了很多书籍,包括医书。

那时候她想着弟弟的病,想着自己被宋凝君下毒变得丑陋,若会医术该有多好,所以才开始读起医书。

姝姝想到这里,匆匆把身子清洗干净。

自个穿好衣裳,又把浴池里的木塞子抽掉,好让脏水流掉。

回到屋里梳妆打扮时,姝姝见手腕白嫩如霜,竟一点瑕疵都无。

昨儿那盆蔫蔫的兰花亦是苍翠欲滴。

过去用早膳时,崔氏见女儿肌肤如凝脂,透着淡淡的粉嫩,丁点瑕疵都找不到,这般小的年纪便花颜月貌,只是身子瘦弱了些,还未发育起来,若等女孩儿长大,那该是何等倾城之姿。

宋凝君自然也注意到姝姝一觉起来整个人更加精神,容光焕发,肌肤更加白嫩。

她心里堵了下,生出一种茫然无奈之感,但凭她的才女之名多了得,可若容貌不好,就已输了大半,她很清楚容貌对一个女孩来说有多么重要。

崔氏笑道:“姝姝过来坐,娘的宝儿昨夜应该睡的很好,瞧瞧这脸色红润的。”

姝姝撒娇道:“母亲,昨儿女儿睡的极好。”

崔氏又问,“手上的伤口如何?可还疼?”

姝姝缩了下手,望着崔氏软声道:“母亲,手掌心也不怎么疼的,过些日子结痂就好了,母亲我们快些用膳吧,一会儿我去看看弟弟,今日要给弟弟做药引的。”

宋钰廷,崔氏最小的儿子,今年只有十一岁,常年缠绵病榻,身体瘦弱,脸色苍白,双腿已经有些走不住路,都是坐着四轮椅,他的病需要至亲之人的血液做药引,隔两三日她和兄长宋钰谨就要为宋玉延放一次血。

提起小儿子,崔氏面露忧愁,“钰延今早不太舒服,就没起床。”

姝姝握住崔氏的手,“母亲,别担心,弟弟一定能好起来的。”她有甘露,平日偷偷给弟弟喝一些,再学好医术,配合医术,她一定会救好弟弟的。

上辈子,宋凝君得了甘露,一滴都没给宋家人喝过。

第9章

宋金良早早去了户部处理公务,只余崔氏带着几名孩子用膳。

一早晨的时间,宋凝君都很沉默,她祈求李翼能够帮她带回那枚玉雕,可总觉希望渺茫。

用过早膳,崔氏领着三个孩子过去宋钰延的院落。

路上时,宋钰谨温声道:“母亲,姝姝昨儿受了伤,已流了许多血,今日若还是给钰延做药引,我怕她受不住,不如今日还是我来吧。”他是崔氏跟宋金良的长子,如今只有十六,被两人教导的很好,处事谨慎,性格温和,很清隽的少年郎。

姝姝望了长兄一眼。

上辈子她刚回到国公府时,兄长待她很好,她能感受到兄长是真心疼爱她的。

但她那时候蠢钝愚笨,听信宋凝君的话,总是说着陈家两位养兄的好,甚至还出了那样一件事情让兄长寒了心。

……

上辈子她回到国公府约半年后。

陈家两位养兄陈虎陈财来到国公府打秋风,找上姝姝。

姝姝记着宋凝君告诫她的话,“妹妹,万万不可让母亲兄长他们知晓你在陈家过的日子,否则母亲该有多自责当初抱错孩子,你也知母亲为了弟弟的病已经心力憔悴,陈家两位兄长,你用银钱打发他们便是,万一他们闹开,大家知晓国公府抱错孩子的事情,对你对国公府女孩的名声都有影响,国公府的脸面都要丢尽,成为京城世家的笑柄,你让祖父还有大伯父亲叔父他们如何在朝廷上自处?”

那会儿姝姝太胆小,唯唯诺诺的答应。

于是给了陈虎陈财不少银子,哪里想到他们府中闲逛时竟然调戏宋钰谨身边的大丫鬟。

宋玉谨知晓后很生气,教训了陈虎陈财,让府中奴仆把他们赶走。

那两人竟胆大包天的对宋钰谨动了手,伤了宋钰谨。

宋钰谨要报官,两人慌了,威胁姝姝,“若是你兄长敢报官,我们就把事情传开,让京城里的人都来瞧瞧看国公府是个什么样的地儿,连自己亲生骨肉都护不好,何况我们家养了你十三年,养育之恩总是有的,你便是这般让你家人欺负我们?”

姝姝仓皇失措,硬着头皮去求兄长放过陈虎陈财。

甚至说了许多好话,说在水乡村时他们对她很好,不是故意伤人甚的。

宋钰谨沉默许久,终于没有报官,只是赶走陈家两兄弟。

也因此,宋钰谨对她寒了心。

……

姝姝想起这般往事,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

她觉得上辈子家人厌恶她也是应该,她太笨太蠢。

想起这些,姝姝望向兄长,扯了扯他的衣袖,软声道:“哥,今日我给弟弟做药引就好,前两次都是你,在这样你身体肯定吃不消,何况我也没事儿,你瞧瞧我的脸色,可红润的,给弟弟做药引没甚大碍的。”

宋钰谨没有多言,只是温柔的伸手揉了揉姝姝的发顶。

很快到了宋钰延的院子,宋钰延身边的大丫鬟小莲已经伺候他吃好早膳,这会儿他正靠在软枕上翻看一本兵法书籍。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好起来,可以跟着祖父习武上战场保家卫国。

进到屋后,宋钰延低声喊了人。

崔氏笑问道:“钰延今天感觉怎么样?”

小莲急忙道:“四少爷今儿用了一碗梗米粥,还有碟清淡小菜,一碟火腿烩芦笋。”

宋钰延在国公府的这辈排行四,除了宋玉谨这个亲哥哥,大房还有两子。

崔氏安心了些,“那待会儿出去庭院里转转。”

宋钰延心情不太好,“我不想去。”

“四弟。”宋凝君挨着宋玉延坐下,柔声劝他,“今日天气不错,一会儿我陪四弟去转转,总是闷在房间里也不好的。”

宋钰延这次没吭声,他很听宋凝君的话。

小时候宋凝君陪伴他的时间最多,宋家人当中他最喜的就是宋凝君。

也因此,他对姝姝有些抵触。

只是姝姝用血给他做药引,他到底承了姝姝的情,这才老老实实没说什么难听的话。

实际上他有时候心情不好,还是会凶巴巴说姝姝两句。

姝姝总是笑眯眯的应着。

这会儿他知道姝姝是来弄药引的,没说甚。

每次做药引需要的血量并不多,小半杯茶盏的量。

每次姝姝都是手掌或者手臂割开小口放血,这两个多月,她手臂跟手掌心都还有伤痕。

这些伤痕虽不至于留疤,但也需要时间恢复。

但姝姝不怕疼,她也想快些治好弟弟。

姝姝很快就把血引出来滴在药碗中。

份量差不多时,小莲捧着药碗伺候宋钰延把药喝下。

姝姝站在旁边瞪着一双清澈水润的眸子望着宋钰延,见他喝完药,正好跟她的目光对上,就冲他弯弯眸子,露出个笑容来。

宋钰延原本看见宋凝君眼底发青,定是没睡好,姝姝却面容娇嫩红润,睡的极好,没心没肺的模样,他就想替宋凝君抱不平。可是对上姝姝甜甜的笑脸,想替宋凝君抱不平的话突然有些说不出口,甚至不知为何,在姝姝的笑脸下耳尖都忍不住红了下。

姝姝当然不介意现在四弟这丁点的针对。

实际上她知道四弟有多好。

上辈子一开始时四弟的确有些针对不喜她,可是慢慢的相处下来,四弟接受她,护着她,甚至比对宋凝君还要好些。

她被宋凝君哄骗做下许多错事,惹怒父亲母亲还有祖父祖母,都是四弟帮着求情。

她被罚去祠堂罚跪,都是四弟让人给她偷偷送吃的。

她被宋凝君的那头豹子咬死后,四弟不肯原谅宋凝君,给了她一巴掌,还偷偷哭了许多次。

就是这样一个嘴硬心软的孩子,最后却没一个好下场。

神医曾说,他给宋钰延配的这幅药,若能坚持喝三年,宋钰延不说身体强壮,但跑跑跳跳,长大娶妻生子还是可以的。

但三年后,宋钰延始终缠绵病榻不见好转。

一开始宋家人都以为是神医诊断错误,只有做阿飘的姝姝知晓是宋凝君从中作坏,买通丫鬟偷换了弟弟每日喝的药,不过就是因为四弟曾帮了她许多,四弟又因宋凝君害死她,给过宋凝君一巴掌说过很难听的话。

正因这样,宋凝君断了四弟的药。

在姝姝死后没几年,四弟也跟着去了。

想起这些,姝姝真是恨透宋凝君,也暗暗发誓,这辈子要好好保护四弟。

哪怕他现在还不喜欢她。

宋钰延扭过头不肯再看姝姝。

崔氏叮嘱两句,加之二房还有别的庶务处理,她就离开了。

姝姝跟宋凝君留在这里陪着宋钰延到晌午。

吃过午饭,姝姝回房看书。

她其实想出门买些医书回来,但脚崴的,手也受伤。

虽伤势早就因甘露好了大半,但不敢在家人面前露出。

姝姝就老老实实歇息几日。

这几日,宋凝君让李翼帮着他去白居寺找过两天,并没有找到那枚玉雕,甚至还让青蒿在姝姝房里翻找两边,也未发现。

加之宋凝君这几日再未梦见玉雕,她就猜测玉雕应该是真的丢了,跟她再也没有任何关联,所以才会梦不见玉雕。

如此,宋凝君彻底放弃寻找玉雕。

反而更加刻苦的学习,跟着老国公爷早起练剑。

姝姝这几日则是吃好睡好,安心养伤。

每日用小半盏的甘露,实际上她并不清楚每日能从玉瓶里倒出多少甘露,她都是需要多少倒出多少。

她自己喝一些,还每日偷偷给崔氏,宋金良,宋玉谨还有宋玉延喝的水杯里面都滴了一两滴。

甘露一次喝太多体内杂质会直接从肌肤排除。

她怕家人看出异常,每次都只一两滴偷偷滴在茶水里面,看着他们喝下。

二房的人,唯有宋凝君,她一滴都没给过。

至于甘露其他功效,她还不太清楚。

目前也只是简单的服用,另外就是几滴稀释后浇灌给她庭院里的花花草草的。

不过几日过去,她庭院的花草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看着都比以往更好看。

过了四五日,她对崔氏说伤势好的差不多,想出门逛逛。

崔氏自然是允的,崔氏这几日也有事情忙,不好陪伴她,就说让宋凝君陪她一块。

姝姝可不愿意,跟崔氏撒娇道:“母亲,我带珍珠就好,姐姐她每日要读书还要练剑,很是辛苦。”

珍珠是姝姝院里的二等丫鬟,很是忠心耿耿的一个小丫头,跟姝姝差不多年纪,圆乎乎的脸蛋。

崔氏想着君儿最近的确很忙,也不好喊她陪伴女儿,只能握着姝姝手道:“那成,你带着珍珠,还要带几个侍卫才好。”

白居寺那样的事情,崔氏可不想发生第二次,遂现在家人出门都要带上侍卫。

姝姝就领着珍珠坐上马车出门。

还跟了两名侍卫,都是府中的高手。

姝姝并未打算去偏僻的地方,她只是逛了逛书肆。

姝姝从书肆里寻到不少医书,甚至还找到两本跟兵法有关的书卷,价格不菲,都被她买下,打算送给宋钰延。

四弟的心愿就是身体好起来后可以习武,上战场。

不管心愿能否达成,她都愿意宠着四弟。

等到姝姝晚上归家时,马车上堆了不少医书。

还有几本兵法书。

姝姝喊丫鬟们帮着她把书搬到书房里,又亲自把几本兵法书籍给宋钰延送了过去。

她抱着书过去宋钰延的庭院,这会儿宋钰延正靠在榻上看书,腿上搭着一块绒毯。

宋钰延因生病常年卧病在床,皮肤苍白,身体瘦弱,但他长的漂亮清秀,随了宋家人的容貌。

宋钰延听见声响抬头看见姝姝,皱了下眉,“你现在过来作甚?”

姝姝很高兴的把手中捧着的几卷书递给宋钰延,“四弟,这是我今日逛书肆时发现的,送给你的。”

宋钰延盯着她手中的书,不满道:“三姐你这是嘲讽我?明知我这病连走路都没力气,还读什么兵法书,难不成还能去战场布阵杀敌?”

”四弟,你一定会好起来的。”姝姝把书放在宋玉延旁边的案上,坚定道。

这辈子四弟一定会好好的。

宋钰延见她面上无比严肃的面容,到底不好再凶她,却忍不住问,“你今日出去都买了些什么?”

姝姝挨着他坐下,眉梢眼角都染上笑意,“我去买了不少医书。”

宋钰延又忍不住想念叨她,“你买那些作甚?还不如让二姐多教教你琴棋书画,买些诗集画册回来,你现在是世家姑娘,礼仪学习都是很重要的,或者跟着祖父锻炼身体,强身健体,多去陪陪祖父祖母也是好的。”

第10章

宋钰延觉得自己明明跟二姐宋凝君更亲,他心疼二姐。

可见着三姐傻乎乎的模样,没心没肺,懵懵懂懂,作为世家姑娘不好好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整日乱跑,还买医书回来,他道:“三姐千字文弟子规这些启蒙书籍可都背熟?买些医书回来能否看懂?何况你现在想学医也有些晚,年岁有些大,且世家女子学这个作甚,还不如学些女红。”

三姐姐乡下长大,那家父母也是过分,三姐启蒙认字都没有学习。

三姐根本不知京城世家豪门的残酷,国公府对外称三姐在乡下养病长大,可若没有才艺傍身,京城那些千金小姐豪门贵妇们还不知会怎么编排三姐,偏三姐不懂这些,整日单纯无忧。

他都有些替她着急了。

“四弟放心,千字文我已背的滚瓜烂熟,也会写的。”她继续笑眯眯的跟四弟说话。

实际上姝姝是很努力的,她在水乡村时大字不识,回到国公府短短两月就学会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这些,另外每天都会练字,看一些简单的诗词。这是宋家人眼中的姝姝。

只有姝姝自己清楚,她有上辈子记忆。

死前她学了两年,兢兢业业很是努力,死后她除了跟着宋凝君,大多数时候会自己出门游荡。

去私塾听先生讲课,去书肆看书,去医馆里面跟着郎中看医术,看郎中诊病。

看世间百态。

她现在文采或许比不上宋凝君。

但也不至于是太差,当然,姝姝知道不能让宋家人知道这些。

这也是她不敢把宋凝君以后会害的国公府落败的事情说出来,没有任何证据的事拿出来说,她又才回府两个月,除了二房亲人有些感情,对祖父祖母大伯父叔父他们来说,只会觉得她胡言乱语。

何况她才回府两个月,就算父母兄弟疼惜她。

可他们对宋凝君十三年的感情也是真的。

若是说出来,他们不会信她的。

见她这副软糯好欺负的傻模样,宋钰延有些来气,咳嗽了起来,脸色潮红。

姝姝急忙过来给他拍拍背顺顺气。

宋钰延推她,“你赶紧回去你的院子,别总来烦我,好好看书练字,过些日子不是哪家夫人要宴请你们去府中做客,你可别丢了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