姝姝笑盈盈道:“我知晓啦,四弟莫要操心。”

“谁操心你了!”宋钰延红脸,想着三姐可真烦,日日都来叨唠他,盯着他吃饭喝药。

就连他喝水都要管着,问小莲他每日喝多少水,若知他喝得少,她就亲自烧热水,逼着他喝下两三盏的温水。

姝姝可不管四弟粗声粗气的教训他。

每日都过来陪他半个时辰。

……

实际上姝姝每日都很忙碌,她早上吃完早膳会在庭院里溜达半个时辰,锻炼身体。

她也不好学着宋凝君去求祖父教她习武甚的,就自己待在庭院简单锻炼下。

然后开始看书练字两个时辰,正好到午时,她陪着家人用过午膳,歇半个时辰,下午她会翻看医书,晚上用过晚膳后还会继续燃着油灯看医书。

她认字认的都差不多。

能看一些书卷也是正常的,但是医书难懂,宋家人也不指望她能学到什么,以为她闹着玩。

殊不知她每日晚上都要看到很晚。

姝姝也清楚,光是靠着看医书她是没有没法学会医术的。

她想求伏神医教导她医术。

四弟的药方就是伏神医开的,他医术高明,博施济众,是位很好的神医,性情非常温和。

只是当初他给四弟开了药方就离开宋家,去往最北的地方。

那边地稀人少,穷乡僻壤,有很多人食不果腹,生病都无人救治。

伏神医心怀天下苍生,都是这样到处救治病人。

姝姝想等伏神医下次来国公府给四弟复诊时拜师学医。

就是不知伏神医是否同意。

她目前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多看医书,从简单的辨认草药开始。

不仅姝姝忙,国公府的没几个闲人。

姝姝同辈的都有功课要学习,长辈们都入仕途,几房的夫人们也忙着处理庶务。

而且崔氏宋金良还派人去水乡村查陈家夫妻的事情。

就连宋凝君最近也没跟姝姝待在一起,她要作诗画画,还有女红,跟着老国公爷练武。

自从李翼从白居寺回来告诉她,那枚玉雕没有找到,宋凝君就有些生姝姝的气,她也是真心想对姝姝好,可姝姝竟连一枚玉雕都舍不得送她,着实有些气恼。

不过过了这么几日,她也想开。

宋凝君心中清楚当初抱错孩子可能不是偶然,是陈家夫妻故意为之,毕竟梦境中那对夫妻对姝姝太过分,像是知晓姝姝不是他们的亲生骨肉。所以宋凝君也不敢真不搭理姝姝,她知道要跟姝姝相处出感情,让姝姝离不开她,这样就算最后陈家夫妻做的事情败露,她凭着宋家人和姝姝对她的感情也不会有事的。

只是最近她去找姝姝。

总是吃闭门羹,姝姝不见她。

她找来青蒿问了声,才知姝姝整日翻看医书。

宋凝君觉得自己操碎了心,国公府的姑娘学医,传出去不是让人笑话。

她去寻了崔氏,担忧道:“母亲,我听说妹妹这几日在研读医书,她才接受启蒙,如今还是认字练字为主,纵然可以读书认字,也该以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这样的为主,哪有去读医书的,何况没有师父教导,她看医书也是无用。月底就要去曹国公府赴宴,到时候不少世家夫人太太姑娘们都要去,若是玩什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击鼓游戏,母亲也知外头那些夫人们的脾性,妹妹若什么都不会,她们面上不说,背地里还不知要怎么编排妹妹。”

崔氏觉得宋凝君说的有理,但她也清楚姝姝研读医书不过是为钰延。

她也不想伤了孩子的心,就道:“我会跟姝姝说声的,让她也莫要忘记这些,我想着不如给姝姝请个女先生教导她读书还有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这样,平日完成先生布置的功课,她想看甚就随她的意。且就算她现在去学这些,到月底也就是能背诵几首诗,并无大用,到时候宴上还要君儿多帮帮妹妹才是。”

宋凝君柔声道:“母亲知晓的,我很喜欢妹妹,定会帮着她,就是她这几日总是躲在家里看医书,都不肯见我。”

“娘会说她的。”崔氏拍拍宋凝君的手背,温柔道。

崔氏也真的去跟姝姝说了,让她不要整日躲在屋中看书,多跟宋凝君一块出门走动走动。

还说想给她寻个女先生教导她,姝姝也都应承下来。

学习她是一点都不怕,也不苦,再苦哪有上辈子苦。

下次宋凝君来寻她时,她倒不让丫鬟拦着了。

宋凝君进来跟姝姝说话,姝姝也很乖的陪着她,就是嘴里不住的念叨,“天门冬,味苦平,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久服轻身,益气延年…”她最近还在看神农本草经,这上面的都要背熟背透。

哪有功夫陪宋凝君,这会儿嘴里都不忘念念有词的背诵着。

宋凝君见姝姝如此也是头疼。

嘴上说她,她倒好,全都嗯嗯的应承着,私底下还是偷偷的苦读医书。

最后宋凝君也无法,只能催着崔氏让她赶紧把女先生找来教导姝姝。

寻教书的先生当然要文采人品都出众,崔氏也想给姝姝找个好的。

这件事情急不来。

姝姝没等到先去曹国公府赴宴,月中旬宋家每月都要聚聚的日子先来了。

每月中旬,定国公府宋家三房人都要过去老国公爷跟老国公夫人的院子一起用晚膳,一起说说话甚的。

第11章

姝姝每日睡得晚起得早,不过就是为能多看一个时辰的医书。

她拼了命的学习,总觉时间不够用。

到了晌午姝姝用过午膳小歇片刻,下午继续看书,到了申时,青蒿进来道:“姑娘,该梳妆打扮换衣裳,老夫人那边的含冬丫鬟过来催了。”

姝姝放下书卷,回房梳妆打扮。

她没叫青蒿青竹进屋伺候,只让珍珠进屋帮她。

姝姝她虽然娇美,可身子有些瘦弱,这是在水乡村总做繁重活计,身子亏损,虽回国公府两月有余,但身子骨还不算养好。

最近每日半盏甘露,在配合国公府的精致美食,姝姝其实已经长了些肉,不过对比宋家其他姐妹她还是稍显瘦弱了些。

不说大房的长姐宋凝嘉,她已经十五,发育的极好,娉娉袅袅。

就连同她同岁的宋凝君都比她高半个巴掌,亭亭玉立的,胸也开始微微隆起。

姝姝除了容貌,看着实在有些瘦弱。

她换了身浅丹色缎织绣月兰花的对襟外裳,一条月牙白百褶月裙。

换了两枚珍珠耳珰,手腕上配了条珍珠手链,发髻上插着一支金攒丝珍珠步摇。

看着乖乖巧巧的装扮。

现在不过九月中旬,天儿也不算寒凉,姝姝穿着对襟外衫,不用系斗篷。

定国公府极大,七进的大宅,老国公爷加上其子嗣子孙们,另照料主子的奴仆们和侍卫们多达两百多人。

今日姝姝的父亲宋金良也早早的放衙,为每月十五这日的家宴。

姝姝随父母兄弟和宋凝君一起过去昌鸿院,老国公爷宋昌德,住的主院也是以此为名。

宋钰延坐在四轮椅上,宋钰谨推着他过去的。

到了昌鸿院,刘嬷嬷领着二房的过去正厅。

里面大房三房的都已来齐。

国公府光是孙辈的就有十位。

大房两子两女,二房两子两女,三房两女。

也是人口兴旺。

姝姝来过这边三次,前两月每月的中旬,还有就是才回国公府时来过一次。

国公府现在还是老国公爷宋昌德跟老夫人盛氏当家,姝姝印象中这两位都是严厉的人,但他们对宋凝君都很宠爱。

宋凝君小时候有两年是在他们身边养着的。

二房的人后来。

姝姝跟着兄长他们一起喊人请安。

祖母祖母,大伯父大伯母,叔父叔母。

实际上只有大伯父宋金丰和姝姝的父亲宋金良是老夫人盛氏所生。

叔父宋金章则是妾室荣姨娘所生,荣姨娘是老夫人盛氏身边的陪嫁丫鬟,性情温顺,也是盛氏允她做的姨娘。

荣姨娘生下一儿一女,安心服侍老夫人跟老国公。

姝姝喊过人,随着崔氏坐下。

家宴分成两桌,宋家男人一桌,女眷们一桌。

姝姝挨着宋凝君坐下。

大夫人高氏笑眯眯道:“二弟妹,你家姝姝出落的越发好看了,瞧瞧这脸蛋,嫩的跟刚剥了壳的鸡蛋一样。”

高氏有些惊叹,二房这抱错的侄女容貌越发惊艳。

刚回来时虽也美貌,但人比较瘦,肌肤虽白,却略显苍白,不像现在这般,毫无瑕疵,如珠如玉。

姝姝很乖巧的道谢。

崔氏笑道:“大嫂你家凝嘉才是,亭亭玉立,以后我家姝姝能如此我就真的心满意足。”

姝姝个儿矮,崔氏都有些担心她个头不长了。

宋凝嘉,大房嫡长女,比姝姝年长两岁,性情比较清冷。

也是比较孤傲的才女。

京城的才女,宋家就占了两个,宋凝嘉和宋凝君。

高氏崔氏又跟三房的三夫人万氏说话。

万氏丈夫宋金章是宋家庶子,加之万氏生的又是两个女孩儿,她在宋家就过的很随和,性子也是和善温顺。

万氏生的两个女儿是宋凝月和宋凝瑶,一个十岁,一个六岁。

加上大房还有个庶女宋凝兰,今年十岁,排行四。

算上宋凝君,宋家就有六个女孩儿。

宋凝君能在六个女孩儿中最得老夫人老国公爷的宠也是极有本事的。

现在是家宴,倒也不会食不言。

大家说着话儿吃着东西。

男人那边还会小饮几盏。

这样吃完说完已经是一个多时辰后。

并不是吃完就要散场,用完晚膳,嬷嬷领着丫鬟把食案都撤下,引着主子们过去偏厅吃茶说话。

用完晚膳,大家都会去偏厅说说话的。

主要是老国公爷问问大家的情况。

都是自家人,自然不必分开,待坐下后,老国公爷宋昌德问了几个儿子一些事情,都是朝廷上的,但也不是不能对外说的事儿。

老国公爷这样的目的也是让家里女人女孩们长些见识,不说要她们懂这些国家大事,但至少要了解下,能开阔眼界。

关心了大事,老夫人盛氏则是问了些后宅的庶务。

同理,也是让宋家男人知晓些内宅的事儿。

这样说了半个多时辰。

老国公爷宋昌德的目光落在姝姝脸上,见她小脸儿虽红润,但实在瘦了些。

这个被抱错养在乡下十三年的孙女他还是很疼惜的。

想了想,宋昌德道:“姝姝身子骨看着弱不禁风的,从明日开始,你随君儿一样,每日早晨过来我院子锻炼,君儿已经能打一整套拳法了,不过你才开始,先从扎马步开始。”

这孙女太瘦小了,得练练。

姝姝自然也愿意,起身跟宋昌德行礼,软声道:“姝姝记得祖父的话,从明日开始姝姝就来祖父的院子锻炼身体。”

她每日没有正规的计划,都是随意庭院里走走,若去祖父院子,会有人教导她的。

宋凝君听闻这消息,面色不变,心里却紧张起来。

她可以对姝姝好,希望姝姝好,跟姝姝做真正的姐妹,家中其他人喜欢姝姝都无妨,但祖父祖母她却是担心的。

唯有他们最宠爱她,她在宋家的地位才能保证以后不管出何事都是稳妥的。

宋凝君呼了口气,别的她可以让给姝姝,但唯有祖父祖母的疼爱不成。

因为祖父祖母是她最大的依仗,祖父祖母是宋家最有权威的人。

她不能让姝姝每日过来祖父的院子锻炼。

但宋凝君心里清楚现在是不能当着大家的面说出口。

老国公爷依次问过孙辈们的功课还有身体状况。

见时辰不早,起身道:“时间不早了,大家都早些回去歇息吧。”

家宴散场。

老国公跟老夫人盛氏先离开。

剩下的几房人慢慢朝着外面走去。

姝姝也跟着往外走。

旁边伸出一只肉呼呼的小手拉住姝姝。

姝姝低头看去,是叔父家的小闺女,排行六也只有六岁的宋凝瑶。

长的也是肉呼呼,白白净净,非常可爱的女孩儿。

宋凝瑶拉着姝姝,奶声奶气小小声的跟她讲话,“三姐姐,我明儿能去找你玩不。”

宋凝瑶虽然还是个小女娃,但她喜欢漂亮的人,三姐姐从乡下养病回来,她看到第一眼就喜欢三姐姐。

姝姝也挺喜欢六姑娘,笑眯眯道:“明儿下午你来寻三姐,三姐领你去玩。”

宋凝瑶很高兴,晃了晃姝姝白嫩的手掌,“那三姐姐记住了哦,明儿瑶瑶就去寻你。”

“三姐肯定记住的。”

这边说的高兴。

姝姝没注意身边站着的是大伯父的嫡长子,也是她的大兄宋钰宗。

姝姝听见这位大兄轻轻哼了声,说了句,“空有一张脸,蠢死了。”

姝姝的这些兄弟姐妹们,只有年岁大些的才知她的身世,小些的就没告诉她们。

宋钰宗作为国公府的嫡长子当然也知晓姝姝是刚出生就被抱错,家里那个宋凝君是个鱼目混珠的。

宋钰宗从来都不喜欢这个二妹妹,哪怕一开始并不知晓她其实不是宋家人,或许是一种直接,也或许是天生的,那时他就不喜宋凝君。

现在知道原来是当初二婶婶生娃时候搞错了。

但他总觉得不是意外,生孩子哪有那么容易抱错,刚生了的奶娃娃不是都放在母亲身边吗?

然后就是看到二婶婶亲生闺女,他真正的堂妹回来,脸蛋长的倒像他们宋家的,漂亮的不得了,但是看起来蠢蠢的。

姝姝看了这位大兄一眼。

宋钰宗,年岁十八,刚娶妻没几个月,妻是梁国公府嫡女,梁昭昭,今儿家宴因生病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