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院坝并不宽敝,一圈路程,数步就已经走完,见他还要踏步,君浣溪记住份内职责,赶学相唤劝拦:“陛下刚好一点,不能太过劳累,今日的话动就到此结束,我们来日方长,有的是时间!”

“来日方长?”宁文敬缓缓转头,望向那云深不知处的高山,低喃道,“浣溪,朕什么时候才能蹬上那山峰,去好生看看…”

君浣溪呵呵笑道:“陛下可真是不知足,当初一直在层里,就想着出来晒晒太阳;后来晒了太阳,又想绕院走走多这会走得快话了,却又想着要爬山蹬顶了。”

“但凡是人,大抵都是不知足。”宁文敬看她一眼,似笑非笑道, “就

说是你,联倒是很是好奇,你外表总是波澜不惊,无欲无求,然而你想清楚没有,你心底,真的是无所求吗?还是,因为十足的贪婪,从而想要求得更多,更为纯粹,更加彻底?”

“陛下…”

君浣溪怔怔望他,唇边扯起一抹苦笑。

这位天子,相处时日并不算多,却是将自己一点心思看得如此清楚明白。

自己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圣女,自然是有所求的,寻求之物,却是世间最为珍贵,最不易得——

那便是,自己所爱之凡那一颗诚挚无伪,倾情相侍的真心。

“你呀,朕到底说你什么好呢,是聪明过头,还是愚不可及?”

宁文敬叹息一声,留下那一脸沉思的少年,撑起身子,慢慢驻回中间大屋去了。

君浣溪立在原地,半晌,方才看到那矫健的身影端了一盆衣物从屋后过来,卷起衣袖,在院子里熟练牵起绳索,动手晾晒。

每次看他屋前屋后忙碌不停,明知他是职责所在,不得不为,心底却总是升起莫名的幸福感,就好像,这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为自己所做一般。

看着那沐浴在阳光中的英挺身姿,心中一暖,即是举步回屋。

走出几步,忽觉不对,复又回头望去。

咦,他正在晾晒衣物,好声眼熟,可是,又有些不同。

一步一步过去,越看越是心颤,一把扯住那步幅一角,故作镇定道:“这个,是什么意思?中间那一块,到哪里去了?”

自己没有看错,这不是他物,正是自己房中那张颜色苏丹的床单,中间被整齐教材出四方一块,已经用别的布料给细细缝好,焕然一新,

令自己震惊的,不是他剪裁缝补的技艺,而是他如此举动的用心!

楚略,他到底想做什么?

心底有些微微的怒气,枪手中的一角握的死紧,正要宣泄而出,却见他停下动作,面色怔然, 低声说:“我能做什么?已经寻之不得,不过是留个念想而已,与人无关。”

“你!”君浣溪一时气急,沉声道:“你还在怪我,是不是?“

楚略轻轻抬眼,朝她淡然一督,随即摇头:“我不怪你,我只是恨我自己但是神智全无,做下错事——”

说到这里,却是轻叹出声:“我连她的模样都没能看清,声音也没记住,虚无缥缈,恍若一梦,仅是靠着一方布巾以作缅怀,实在惭愧。”

该死,这个鲁男子,还有除夜情结是不是?

留下那东西,却是后患无穷!

君浣溪听得又羞又气,恨然道:“都跟你说了,那女子出生山野,长相丑陋,自私自利,无一可取,你这傻子,还心心念想着她做什么? 赶紧把那布巾烧掉,不要再犯傻了!”

“住口!”楚略冷冷看她,硬声道,“浣溪,我当你是朋友,是兄弟,也请你尊重我的意愿,不能随意诋毁别人,尤其,是她。”

“楚略,你,你真是…无法理喻,不可救药!”

君浣溪撑住已经快要气晕过去的身子,衣袖一拂,扭头就走,心底却是五味陈杂,乱作一团。

自己竟然跟那莫须有的女子幻象在生气,在吃味,何尝又不是傻的可以!

寻之,不得。

好一个寻之不得!

行到屋檐下,正要推门进屋,忽然听得背后咦了一声,接着一道身影旋风一般奔来,抓住她的手臂便朝门里一推。

“楚略,我不——”眼前仿佛有血光闪过,心头一紧,反手抓住他的手臂,“要不你带着陛下和太子骑马先走,我留下来…”

“废话少说,叫你进去就进去!”

“我不进去,我可以留下来帮你…”

他不会知道,自己在此居住的这段日子,白天给两人诊治,夜晚却是挑灯夜读,那东夷秘籍上的大部分催眠异术,除了最后一章永逝尚缺火候,未能尽数明晰,其他的都学了个七七八八,最近几日,已有小成。

如今的君浣溪,已不再是那个面对危机,只能揪下柔弱少女伤痛逃离之人,即便是手无寸铁,却也能使人思绪混乱,自乱阵脚。

拉扯之际,院外蹄声已是密如织雨,急急驰来,定睛一看,那为首之人,铁骑盔甲,玄然生光 ,面目很是熟悉。

“不是敌人——”楚略反应过来,面露惊喜道,“是自己人!”

“是他…”

君浣溪低喃一声,忽然欢叫道:“好个沈奕安,不辱使命,功高无量!”

四人行必有我夫 卷三 水月镜花 第二十章 顾全大局

这风尘仆仆的青年将领,不是别人,真是当日在京城有过一面之缘的北军统帅,当今天子的宠臣爱将,执金吾徐诺。

徐诺伸臂一挥,止住身后人马的来势,自己当即一个翻身跳下马来,双手抱拳,惊喜道:“楚统领,君大夫,总算找到你们了,陛下如今何在,龙体是否安康?”

君浣溪朝人马之中寻觅一番,并没有找到那白衣如雪之人,略微有些怔愣,楚略已经迎上一步,见礼道:“徐将军,陛下一切安好,已经等候将军多时了,快随我进屋吧。”

说话间,便是将其带进屋中,不一会儿,就听得徐诺朗声下拜。

“臣徐诺叩见陛下,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徐将军······”

天子体力有限,声音极低,听得不甚清楚,想到他们必然是商议京城叛乱之事,也不便跟进,于是走向院外齐齐站立的人马,安排就地歇息。

徐诺这回带来的是一队轻骑,统一的玄色装束,人数足有一百上下,个个英姿飒爽,威武不凡,尽是从南军中抽调出来的精锐部队。

这些军士,大都是当初参加过南北两军的演武大会,不论治伤换药,多多少少都在军中良医所与太医暑出现过,很多都是熟识,如今一见,自然是相互寒暄,问长问短。

从他们口中,君浣溪方才得知,这一队只是迎驾前锋,真正的大部队实是驻扎在距此五十里外的昌黎,豫北郡最大的城池。

这一路,从弘西边界赶来,千里迢迢,马不停蹄,体现的,却是徐诺军队对当朝天子的忠心,要知道,楚略所给出的黄金令箭,不过是证明天子身份,实际上能够真正调动军队的国玺兵符,如今还在宛都皇宫之中,不知何处。

君浣溪唤人帮忙在院外划出一块空地,安顿好疲劳奔波的士兵,马匹也是尽数牵去溪边饮水吃草,忙过之后,面对那黑压压的人马,却是有些犯难。

这座小院,应是楚略与其生母的故居,看得出,他对这里心怀眷恋,十分爱重。

当初颜三哥所带的二三十名弟兄,守在院外都显得拥挤不堪,更不用说是这一百号人马了······正想着,忽然听得屋前一声轻唤:“浣溪,快进来,有要事相商。”

“来了!”

楚略站在门口,待她走进身边,低声道:“陛下想要立刻动身去昌黎,你去劝一劝他。”

去昌黎?

君浣溪蹙下眉,紧跟其后,大步进去。

只见天子宇文敬背靠着个软垫端坐,徐诺挺身立在下首,宇文明瑞仍旧是平躺在榻上,继续沉睡。

尚未走进行礼,宇文敬便开口道:“浣溪来得正好,朕准备明日一早去往昌黎,你收拾下,做好随行准备。”

君浣溪直觉反对:“陛下,此行不妥。您与殿下都需要静养,并不宜长途颠簸。”

宇文敬叹气道:“这个朕也明白,只是如今时不与我,欲成大事,却也顾不了许多,若是朕再困在这山林野地,天宇江山便将彻底成为外姓掌中之物!”

外姓,宇文明泽,怎么成了外姓?

徐诺看出她的怔愣,解释道:“据宛都旧部传来消息,郑妃母子皆被软禁在建章宫,真正在京掌控大权的却是昔日的国舅爷,卫尉郑爽,并且,称帝之日已经确定,就在下月十五。”

“郑爽?”君浣溪吃了一惊,也不顾细看天子的脸色,直言问道,“那孟丞相呢,还有······安定候呢,他们在宛都情形如何?”

“孟丞相自从事变之后就一直称病在府,不明用意;至于卫侯爷,跟郑爽怒骂干架几回之后,渐渐妥协,郑爽夺权,他却是第一个站出来拥护的。”

君浣溪听得两人平安无恙,不由舒了一口气,稍一抬眸,正好对上天子宇文敬明断了然的目光,相视而笑--这留守京师的一老一少,真是配合默契,一个服软,一个随硬,倒是为今后天子返京还朝做准备,外乎内应,保存实力。

丞相孟仲卿侵淫官场多年,自不必说,那卫临风一介年轻小辈,犹能做到当机立断,收放自如,实在是个人才!

思想之际,宇文敬已经与徐诺开始着手布置南行之计,一直不予吭声的楚略也参与进去,不明说明意见。

君浣溪在一旁静静倾听,终于从他们的话中大致弄清事态的发展。

原来,宛都事变前后,郑爽利用郑妃出面主持大局的机会,又手掌国玺与兵符,换防施令,大肆调动兵马,静宫禁七军的高层军官几乎全然清洗尽换;对于各个郡国的文武势力,也是积极拉拢招揽,并徐诺委以重任。

如今京城之中,郑党势力已经一手遮天,掰倒不易;而在东西南北四郡,各处的太守刺史以及掌握地方武装势力的都尉,态度却是明晦不定,就是郑爽一流,都是鞭长莫及,无法一一兼顾,更不用说是只是掌管京师缴巡的南军统帅徐诺,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去。

“臣一路过来,已经设法联系弘西郡守谢逊与豫北刺史钟林,还有掌管豫北兵马的都尉洪琛,他们却是将信将疑,明明已经察觉到宛都的异变,而宁可派人辗转反复进京打探消息,也不愿随臣同行迎驾,讨伐逆贼。”

徐诺话声刚落,宇文敬便是冷笑道:“这些人,子啊地方上享乐惯了,怎舍得目前安然无恙的状态?他们不是不愿信你,而是要看清形势,等待时机,为自身谋取最大利益。”

君浣溪听得微微点头,不错,当初天子为人强势精明,实行中央集权,对各地官员的权力收压得太过厉害,不满常有,只是憋在心里;而如今事态变幻莫测,这些远臣奉行明哲保身,但求无患,也是理所当然。

宇文敬说吧,转头对楚略道:“朕一直以为,这天下没有朕驾驭不了的臣子,所以从来都是任用才能出众者,而没有过多考虑其忠诚与否,导致的后果便是朕在皆在,朕亡俱亡。当初你粗、、曾经劝过朕,朕当日没有听进去,现在想来,你是对的,你和徐诺,且都记住这个教训吧。”

楚略与徐诺互望一眼,点头称是。

宇文敬又缓缓道:“谢逊等人自认当年随朕御驾亲征,劳苦功高,却一直无缘京师重地,所以对朝廷不满已久,但是也不会轻易屈服郑党,只要朕亲自出马,去到帐前,他们必定臣服无疑--洪琛那里,有五万人马,徐诺,你这回却余下多少人马?”

徐诺面露惭愧道:“回陛下,自从南北军演武大会之后,臣所辖军中伤亡没能立时补给,就奉命剿灭弘西匪患,如今进入昌黎的南军,不到八千。”

现在看来,这演武大会,却是为政变埋下的伏笔。

见天子面色微沉,一咬牙,继续说道:“郑爽以剿灭叛贼为名,从各地抽调而来,大军开进豫北的军队,已逾三十万,半月之内即可到达昌黎。”

六万人马,对决三十万大军。

更何况,尚有五万还是个未知数,如果让郑爽的军队先进昌黎,那么这五万兵马势必将被蚕食一空,消灭殆尽。

屋中众人都是沉寂下来,宇文敬突然开口:“云川附近还有一支军队,八万人,只是长年开荒恳地,筑路架桥,不知还能不能杀上疆场--”

出声之后,即是闭上眼睛,长长吁一口气,低低叹道:“朕当年也是心怀歉疚,想到做点事情,多少弥补一下,不想竟是在救助自己,不知这是否就是冥冥之中却有天意······”

楚略双眸垂下,亦是随之轻叹,君浣溪与徐诺对视一眼,半天反应不过来。

这凭空冒出的八万人马,又是怎么回事?

“还有,”宇文敬朝那榻上沉睡之人看上一眼,又道:“天宇皇室与月诏王联姻,已经昭告天下,退一万步,还可以向月诏借兵,朕这张薄面,那月诏王还是要看的。”

握一下拳,目光却是逐渐坚定:“朕已无退路,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主动迎上,杀他个痛快,势必夺回宛都,重振朝纲!”

一声既出,徐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表明忠心:“臣情愿为陛下肃清贼党,万死不辞!”

楚略眉头紧锁,并不作声,只朝那一脸严肃的少年望过去。

君浣溪思想一阵,却是重重摇头:“臣还是坚持己见,陛下与太子不宜出行。”

宇文敬一掌击在榻上:“朕必须出行!”

君浣溪直视于他,起身而立:“臣是大夫,臣说不行就是不行。”

“你!”宇文敬瞪着她,沉声道:“你只须将药草带够,一路随行,就这样决定,你不必再说了!”

“但是太子,臣正在为他试着续上手脚经脉,刚进行了第一步,十五日之内,不能移动半分,更不能舟车劳顿,长途跋涉,否则必将前功尽弃,永远如现在这般。”

“太子······”宇文敬看着对面榻上之人,形如雕塑,怔怔出神,半响,才缓缓道,“也好,你和楚略,留下来照顾太子。”

“陛下!”

两人异口同声相唤,皆是摇头:“陛下,不可!”

“你们不必说了,朕主意已定,一切以大局为重。徐诺,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出发。”

江山社稷,子嗣传承,究竟孰轻孰重?

身为君王,须得以江山社稷为重;身为臣子,情理难以兼顾,君命不可违之。

争辩半日,最后妥协的结果,确实君浣溪留在原地,坚守职责,继续为太子医治,另外,还留下两名得力士兵,以司守卫之职;而楚略,则是随天子一行前往昌黎,全力护卫。

当夜,服侍天子睡下之后,几人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君大夫放心,我南军之中也有随行军医,跟我多年,跟君大夫虽然不能比,但是寻常开方制药,针灸刺穴,都是不成问题的。”

徐诺说得轻松,君浣溪却是十分慎重,将包裹中的物事一样一样列出,让楚略认清辨明:“这是陛下一直服用的药草,一日两次,坚持煎服;另外,这穴道图样,我已经重点标明,一定交与军医,严格按照图样,为陛下早晚施以针灸与按摩;还有,切勿让陛下动怒伤心,切记!”

楚略一一收好,点头道:“你留下来,也要自己保重。”

君浣溪微微一笑:“我当然会保重,不会让奕安找你麻烦的。”

此言一出,却是想起那人来,霍地转头,朝徐诺问道:“徐将军,去弘西报信的沈奕安,怎么没跟你一同到来?”

徐诺甚是得意,笑道:“本来是要一同来的,但是对我看到鸣凤山庄在弘西财大气粗,眼红得很,又眼见秋去冬来,恐军队不能及时返京,补给粮草饷银,于是找沈公子讨要了些过冬物资,他忙着着手准备,让我转告你,会晚个十天半月前来,叫你不要担心。”

“讨要?”君浣溪别他一眼,好笑道,“徐将军口中的讨要,直接便是威胁恐吓,巧取豪夺吧?”

唉,可怜的沈奕安,一路劳累不说,还要倒贴上自己的身家财物!

徐诺哈哈大笑,步出屋去,边走边道:“沈公子这个人,出手大方,倒真是不错,对极了我老徐的胃口······”

听他声音远去,君浣溪摇了摇头,转过身来,挥手道:“好了,所有的事情都交待清楚了,你也回屋早些歇下吧,明日还要早期赶路,你自己凡事当心--”

见他抿唇不语,呆了一下,复又低声问道:“怎么,还在生我的气?”

楚略叹气道:“怎么会,我只是有些担心······”

“不生气就好,我有手有脚,又有士兵留守,你就不必担心,等到事态明朗,我带着太子过来与你们会合便是--”君浣溪一把推他出门,轻笑道,“废话少说,这句话我现在还给你,快些去睡罢!”

楚略点头,走出两步,又回头,喃喃道:“浣溪,我······”

君浣溪挑眉道:“怎么?不舒服?”

楚略抿一下唇,摇头道:“没事,我去了。”

话是如此,心里却隐有不安,怎么回事,自己脑子里忽然现出一些画面,一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绝无可能的画面,一闪而过,瞬间即逝。

自己在胡思乱想什么,那俊秀绝伦的翩翩少年,如此心性气度,怎么可能是······

卷三 水月镜花 第二十一章 喜从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