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嘴上不饶人,她心底还是甜滋滋的。师傅虽然未应她要求,更改那个苦的要命的药方,但暗中他却一直在关心她,并且在关键时刻站出来。

即便他不管文襄伯府之事,单前面允许她进入衍圣公府女学,也足以让她在重回金陵时,心中有充足的底气。

“咏春,还不快收拾东西,咱们回家。”

小丫鬟忙活起来,罗炜彤走进庄子上的小厨房。锅上还冒着热气,蒸笼里的酥油点心却不翼而飞,只在最后一层给她剩下一块。

“死和尚!”

呲牙咧嘴咒骂着,罗炜彤唇角却不自觉扬起。

第49章 绝情人

若无其事地收拾好厨房,点心不翼而飞之事,罗炜彤却是谁都没说。虽然师傅在她面前是个不修边幅,不顾体统与她抢点心的老和尚,但在别人眼中他确是颇受尊敬的得道高僧。

诸如圣人、高僧之流,大都也是凡人,不过在外被过分神化而已。通过师傅她无比了解这点,也愿意替他维护这份脸面。

最起码能让华首寺的桃花酿多卖几个钱,如是想着,坐在回程马车上,罗炜彤翘起唇角。

荣氏心下惊讶,马上要回府,面对城内那些个流言蜚语,小孙女这会竟面色如常,而且还能笑得出来,这…

短暂的惊讶过后她更多地则是自豪,这才是她嫡亲的曾孙女,就如她当年自姑苏千里迢迢赶赴金陵,被拉进伯府门槛后,发现正房内多了位出身官家的嫡妻时那般淡定。

破天荒地她说出自己也不太确定之事:“娇娇莫要担心,今日一回去,麻烦就能解决,日后伯府那帮肖小之辈再也别想来打扰咱们。”

“曾祖母,我不怕。”

扬扬手中的信,罗炜彤露出真切的笑容。自幼她与师傅相处时间很长,有些事别人说一万句,顶不上老和尚说一句。

既然师傅说会帮她,那肯定就有万全把握。

荣氏只当小孙女在宽慰她,心里更是熨帖。听着车外马蹄声她看向孙媳妇,娶妻娶贤这句话果然没差,素娘不仅帮孙子做到了四品的都指挥佥事,连她教养的一双儿女都如此成器。

龙生龙凤生凤,四海大大咧咧,素娘却做事妥帖,她生出来的孩子果然都是好的。

心思完全放松地罗炜彤,就见曾祖母以一种极为诡异地目光看着娘亲。如果她没看错,那眼神中满含感激。

这又是什么意思,就这样百般不解着她入了金陵城。好巧不巧,一进城她便听到自己名字。

“你们知不知道,我二舅的三姨太的小舅子在安昌侯府当差,他说世子这几日病好了,侯爷也有意为他说亲。”

“当真?”

马车逐渐走进,得益于练武之人的耳聪目明,从男子越发急促地声音中,她甚至能听出他指手画脚地模样。

“那可不,本来金陵城中的大家闺秀都该紧张一番,不过现在有罗小姐,那些贵人们可该放心自家女儿。”

“你说这罗小姐脑袋是怎么长的,金陵四大公子哪个不是玉树临风一表人才,她怎么就偏偏看上了安昌侯世子。”

“男人的好处,可真不跟女人一样是看脸的。”

说话之人砸了一口酒,话语间有些大舌头,其中猥琐的意味更是让周围男人哄堂大笑。罗炜彤还想再多听,身边伸过来一双手,徐氏捂住她耳朵,眼中满是痛心,声音中更是带出点狠辣。

“文襄伯府竟然如此,娇娇放心,日后娘亲定会加倍给你还回去。这些黑锅,总得让太夫人最器中的孙女来背。”

“娘亲最好了。”

点头耳朵也被松开,隐约她听到后面传来的议论声:“金陵四公子也不一定比得上安昌侯世子,就拿那个出身贫寒的袁恪来说,他这辈子能当得上侯爷?”

袁恪?这名字怎么有些耳熟,不就是她在报恩寺后院遇到的那位公子?听到这议论她撇撇嘴,虽然袁恪出身寒门,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位列王侯,但就他那份才华与上进之心,也不是安昌侯世子能比。

心中正对比着二人,马车外再次传来一阵骚动。徐氏掀开帘子,皱起眉头:“这是怎么回事?”

一袭官服的凉国公世子坐在马上,指挥着应天府差役抓人。即便对文襄伯府下人不熟悉,罗炜彤也能认出那身下人所穿衣裳。

“小民不过是闲聊,官爷赎罪。”

其中跪地求饶之声,正与方才马车经过时那高谈阔论的声音一模一样。方才她在听文襄伯府之人现场抹黑,而后脚碎嘴的下人便被应天府抓住?

没工夫欣赏凉国公世子英姿,罗炜彤皱眉,他这一抓人,可算打乱了他们全盘布置。

“娘亲,咱们是不是回来的晚了?”

徐氏面露忧色,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走一步看一步便是。”

低调地青色马车经过,本已轻松下来的一家子却是又紧张起来。他们躲到庄子上,便是为了麻痹常太夫人,令其猖獗之下露出些破绽。

这会破绽倒是露出来,但关键的证人却进了应天府大牢,一家人心下郁卒可想而知。

“娘亲,此事着实等不了。眼见春闱在即,若哥哥背着那样一个坏名声,即便他策论做得再好,也会因闲言碎语而入不了主考之眼。”

一家人都明白此事,马车接近玄武大街,车内气氛却逐渐凝重起来。直到府门前,管家罗忠见到几位夫人小姐,一脸“总算遇到救星”的模样。

“太夫人、老夫人、夫人小姐快进去看看,老爷他…”

“我爹爹怎么了?”

罗炜彤走进自家院内,府中摆设与走前别无二致。正房正门正中的门槛上,爹爹穿着盔甲失神落魄地坐在那,望着天上傻笑。

莫非爹爹承受不住太大压力?一瞬间她心情跌到谷底。

玄武大街几人满是担心,朱雀大街的文襄伯府,常太夫人的心情又何止跌倒谷底。折腾了这么久,那孽障竟然升了官。

正三品将军这个职位,让她产生了一种难言的惶恐。那孽障今年才多大,竟然已经位列正三品。这可是实打实的高官,若是他有心追究,即便当年姑苏百草堂那片大火找不到证据,也能疏通关系定她罪。

“常妈妈,那孽障就是上天派来克我的。”

这就是报应么?常妈妈看了眼松寿堂门口神龛上面带慈悲的菩萨。太夫人当年做过了呀,姑苏荣家即便是商户,那也是绵延百年的百草堂,其掌柜医术高明悬壶济世,救人无数积累的功德也足以庇佑一家。

故而这些年即便太夫人百般折腾,庶长房依旧没决了子嗣。且他眼看着,二爷和行舟少爷是伯府三四代中最出息的二人。

心中后悔之余,她更多地在怜悯太夫人。都怪老文襄伯太过风流,使得当年的小姐情根深种。若非如此,小姐嫁到哪户人家,都不会有如今这些麻烦。

“太夫人,如今咱们能依靠的只有常家。”

“不,还有三王爷。你去把微蓉叫过来,多给她两个庄子,务必让她在王府站稳脚跟。”

常妈妈一溜小跑走到门边,刚打开门就见面前一道阴影。抬头她颇觉诧异,竟然是一年都不见得踏足松寿堂一次的老伯爷。

老文襄伯罗晋面带怒色地看向常妈妈:“你这老刁奴,又打算帮着她为虎作伥?”

“什么为虎作伥?”常太夫人不干了,她最见不得罗晋向着荣氏那贱人:“别当我不知道你心思,这些年一直护着那贱人,不闻不问也是怕对他们太好,引得我不顾一切下手。”

意图被戳破,罗晋颇觉尴尬。他心底总归对荣氏存着一份情谊,毕竟当年她貌美如花,且在他最落魄之时下嫁。

“但别忘了,百草堂之时也有你的份。江南水乡本就不容易起火,那么大个院子能烧得灰都不剩,还多亏了你画的草图。用不用我提醒你,不仅如此,你还将那些烧不化的金银悉数挪回来,修葺了这雕梁画栋的伯府。”

“够了!”

文襄伯剧烈地咳嗽着,几乎是扶着门框才站稳。

“四海如今怎么都是三品武将,你就不怕他追究起来,连带常家也落不到好?”

“我当然怕,可我怕了他就不会不追究?”

“只要他还是伯府的人,不管住在哪,总不会罔顾世俗,要了伯府一大家子人性命。”人越到老越惜命,老文襄伯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你我都是半截身子入黄土的人,若你还跟以往是一般蛮横,一意孤行最终弄到无法收拾,伯府不缺那副棺材板。”

常太夫人心惊,罗晋竟然拿性命威胁她。活到她这年纪,一个午睡再也醒不来实在太正常。若是她则当口去了,那孽障定要回来奔丧,一时半刻也离不开伯府,那岂不是他们祖孙培养感情的好时机。

即便早已看清他心中只有自己,听闻此言她还是止不住伤心。

“你忘了当年是谁保住了伯府的丹书铁券?”

当年罗晋肯抛弃荣氏娶她,便是为了在常家支持下稳住伯府地位。后来他甘愿画出百草堂布局图,也是因怕抛弃糟糠之妻之事闹出来,爵位不保。

他便是这般自私凉薄,常太夫人不无苦涩地想着。同时她又期待,罗晋能念在往日情谊上,不要真做出如此绝情之事,她当真被吓到了。

可她忘了,连患难夫妻的荣氏都能毫不犹豫抛弃,此刻罗晋又怎会顾念她?

“备一份厚礼,你亲自去玄武大街,向庶长房所有人赔罪。最起码在面上,你得让别人说不出什么,不然我不介意再多为一人祈福。”

面带狠辣地扔下这句话,罗晋迈出门槛,准备前去他书房,那里旁边佛堂有荣家所有死在火海中人的爵位。

没等他迈出松寿堂,门房急匆匆赶来,见到他惊讶之余赶紧跪下:“老伯爷,二爷一家登门。”

第50章 正其名

一进家门便看到爹爹那般模样,不止罗炜彤心惊,就连荣氏跟徐氏也不由担心出了什么事。好在误会并没有持续多久,见到妻女罗四海一跃而起。

“娇娇,爹爹升官了。”

“爹爹莫要发愁,即便你不做官,祖父也能养得活全家。”

两道声音几乎是同时发出,而后父女二人皆愣住了。罗四海心下感动,娇娇不愧是他的贴心小棉袄,丁点不嫌爹爹没本事。

这么好的女儿打着灯笼也找不着,金陵城中那些说她坏话的宵小之辈,就该统统推出午门斩了。

好在误会只持续了两句话时间,前院还未来得及撤去的香案证实了一切。双手捧起圣旨,罗炜彤一字一句地读出上面内容,雀跃被担忧取代。

“也就是说爹爹要去西北领兵打仗?”

她没去过西北,但也知晓战事不宜。倭寇不过是本性凶残,但大齐有锋利的兵器、坚固的城池。但关外游牧民族生在马背上,天生与马融为一体,再尖锐的兵器也很难追上快马。

熟读经史子集,她很明白,几千年来对战北方外敌,中原多数时候处于下风。

这会她反倒期待爹爹没升官。

“恩,宫中来人说凉国公此次出师不利。娇娇放心,等爹爹去把那些胡人打趴下。”

罗炜彤还是高兴不起来,这一刻她无比庆幸兄长求的是功名,做文官总比做武将要让人放心。强忍住心里那股不舒服,她终于冷静下来。

“凉国公夫人请弘真大师算过,这次西北战事开头可能不顺,但定会大胜。”

即便不相信老和尚当真这般神棍,如今她也要给爹爹添一份信心,狭路相逢勇者胜,为将者需要的正是这份一往无前的勇气。

罗四海爽朗一笑:“那是自然,等爹爹过去了,想不赢都难。”

“爹爹永远是最厉害的。”

她如小时候一般甜甜笑着,看向爹爹的眸子中满是崇拜和自豪。女儿的这幅模样更是让罗四海轻飘飘的,为了维持英武的父亲形象,这次西北战事他定会竭尽全力。

也不知宫中的承元帝知晓,他一手提拔的武将是因为女儿想打胜仗,而不是因为令他感动的忠心,又会是怎样一种感觉。

乾清宫内,青衣公子的出现再次晃花了承元帝眼。望着容色比他后宫妃子更盛的师侄,目眩神迷同时他想着:还好这些年让他成了安昌侯世子。

不然这般风采,还不引得尼姑都动凡心。以男人本色早就破了戒,更别提把本门武功修到最高境界。

“师侄…”

说到一半承元帝说不下去了,因为他发现师侄正盯着自己御案上卷宗。一张俊脸虽然面无表情,可要高兴的话谁又能摆张死人脸。

“莫要在乎这些小节,朕可是晋了罗四海官职。”

默默地收回桌上卷宗,承元帝不无得意地说道。这可是他慧眼识珠,竟然能在铺天盖地的流言中,找出这么一个出类拔萃且忠君不二的武将。

果然他是个万分英明的帝王,这些年为正清明,未曾辜负父皇与兄弟们打下来的江山。

不无得意地想着,承元帝就见师侄唇角一张一合:“陛下向来善用人,臣佩服不已。这次启用罗四海,定不会辜负您期待。就臣所知,罗大人极为看中家人,为了他们,他也会竭尽全力打胜仗。”

一碰冷水泼下来,承元帝心思不上不下的。能打胜仗他自然高兴,可为何他总觉得师侄意思是,人家是为了家人才打胜仗,与忠君并无丝毫关系。

作为帝王,他绝不想憋屈自己:“朕看你对罗四海了解的这般透彻,本想派你前去西北。不过既然如今你对西北战况这般笃定,那便继续去查江南盐税。”

周元恪脸色变了,他敢肯定陛下一定是故意的。

“臣愿前往西北,为陛下效力。”

“西北苦寒,哪比得过江南,朕这可是为你着想。”

能不一边说着为他着想,另一边笑得那般奸诈?若不是从小被他坑过太多次,即便他是九五之尊,这会周元恪也想与其较量一番。

本能地察觉到危险,在默默比较两人武力值后,承元帝悲哀地发现,如今他也不确定自己能否打赢师侄。虽然他很能忍,但万一忍不住了呢?身为皇帝在自己的寝宫被人揍,传出去他一世英名全没了。

“朕料想,圣旨下去后,罗四海定会有些动作。没什么事你便先行出宫,镇北抚司关着的那些人许能派上用场。”

望着师侄匆匆离去的背影,承元帝脸上哪有半丝方才的玩世不恭。心里眼里满是欣慰,当年那个满脸泪痕粉雕玉琢的小男孩,如今已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儿。

即便掺杂了做父皇的偏心,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师侄比多数皇子还要优秀。骄傲之余他更是满心不解,宫内有全大齐最好的条件,为何他的儿子们才学武艺就是不如人?

承元帝这边纳闷着,玄武大街的罗家也陷入两难中。本来因着证人被应天府抓,原先的打算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但如今罗四海升官,事情似乎突然容易起来。

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君不见承元帝把太-祖亲立的太孙安文帝赶下皇位,不论安文帝多荒淫无道,他始终是太子独子,以皇太孙身为继承大统,名正言顺。承元帝登基头几个月,还有人怒斥他,但如今大齐上下几乎是一派陛下英明的歌功颂德之声。

以他如今的三品武官地位,虽然身上无爵,但想压制最大只是五品官的没落伯府,还是有一拼之力。但如此解决麻烦之后,难免会留下以势压人的恶名。

“曾祖母这么多年都忍过来了,女儿这一时骂名又算什么,咱们且再忍耐一段时日。”

罗炜彤不是故意说客气话,而是当真这般想。爹爹此番升官,紧张之下文襄伯府定不会再那般张狂,流言蜚语定会慢慢平息。且时日一长,他们也能抓到新的证据,到时万事俱备自然水到渠成。

谁料第一个反对的竟是爹爹:“那哪行,爹爹这般努力的做官,还不是为让娇娇过上舒坦日子。如今又不是没办法,咱们定要让那些不要脸的尝尝打脸是什么滋味。”

“爹爹。”

罗炜彤感动的几欲落泪。

“娇娇,不怕,天塌下来还有爹爹这高个扛着。”

正是因为爹爹这般好,她才不希望他为了自己这点事,再弄出点什么牺牲仕途。不过似乎胳膊拧不过大腿,因为继爹爹之后,曾祖母带头答应。

“曾祖母,我真的没事。”

“小娇娇没事,曾祖母也忍不了。盼了这么多年,不就盼着四海出头能为咱们主持公道。”

曾祖母握拳,一张满是皱纹的脸上却是不输年轻人的冲动。浮夸的演技,却是让罗炜彤无论如何都不能信。大半辈子都忍过来了,曾祖母会耐不住这几日。这便是她嫡亲的曾祖母,自己怎么委屈都没关系,但一涉及到她,便是丁点委屈都不能忍。

“曾祖母绝对是全大齐最好的老祖宗。”

看着孙女感动的小脸,荣氏心里热乎乎的。这便是她的小孙女,人美嘴甜性子好不说,自幼习武喝药受那么多苦都从不喊一句,这样的孩子怎么不让人捧在手心里疼。

荣氏一锤定音,一家人穿上祖母在庄子上赶制出来的薄衫,套上马车直接朝文襄伯府驶去。罗行舟骑着高头大马,并列爹爹另一侧。前些时日关于他的传闻也不少,而后其妹传闻更是让多数人记住了他。

流言传开后,这还是他首次招摇过市。一瞬间所过之处,熙熙攘攘的人流如摩西分海,自动让出一条道,怀着满腔好奇看向他。

结果众人大失所望,本以为他会是安昌侯世子那般面色猥琐之人,但马上分明那位容色丝毫不输金陵四公子。不是说他们兄妹是武将之后,那妹妹更因随了其父长得五大三粗,虽小小年纪但实在是一副嫁不出去的模样,所以才巴上了安昌侯世子?

可如今虽然未见妹妹,但兄长长得这般俊美,且其父也没传言中那般凶神恶煞,不过是孔武有力了些,众人不用多想也知晓,做妹妹的即便再丑也不可能貌若无盐。

马车行进速度算不上快,一直等到文襄伯府门口,金陵市井之人皆纳闷,到底是谁传那不靠谱的流言。不论罗家公子品性如何,最起码容貌绝对不是夜叉。

听到四周有意无意的议论声,徐氏翘起唇角,这便是她一开始的打算。市井之人大多爱唱反调,若一开始命锦绣坊散布行舟俊美无俦貌比潘安,待见到本人,即便当真挺英俊他们也总能挑出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如今不一样,常太夫人派出去的人,只把行舟与娇娇形容成五大三粗修罗面,如此之下,即便两兄妹是正常人,常人也会觉得流言不切实际。

更别说她一双儿女的确长得好,反差太大反弹更大。

马车停在文襄伯府门前,边上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之人。罗四海上前掀开车帘,徐氏拉住女儿手,鼓励地看着她。

“娘亲,女儿绝不会有事。”

嫣然一笑,罗炜彤带上围笠,被爹爹扶下马车,未等站稳便听到四周抽气声。

围观众:说好的五大三粗面似夜叉呢?脸被遮住看不到,但这窈窕的身姿,究竟是什么眼神才能看出五大三粗!

第51章 算总账(上)

大齐一改前朝少数民族政权的保甲制,将原本分四等的国人悉数转换过来。如今大家都是大齐人,虽然因做官、经商或务农收入有所差异,但地位却没有天差地别。

这会市井之人围在伯府跟前,就算文襄伯也不能强行命下人驱逐,当然若是他们冲如伯府另当别论,届时自然可以抓人交给应天府。

当然没人会冲动之下这般做,大家本就是闲来无事看热闹,丁点都不想把自己看进大牢。

不过当罗家小姐下车后,所有人都惊讶了。说好的五大三粗呢?这窈窕的身姿,即便脸长得很一般,那也注定丑不到哪儿去。

何况罗大人不过是身材孔武有力,一张脸完全算不得丑。甚至今日他卸掉盔甲换一身布艺,都有几分儒将的感觉。有人倒是说了,女儿不随爹随娘也行,保不齐那罗小姐就貌丑无盐呢?

这样前排的人定会嘲笑于你,随了罗夫人?那该是怎样的一个美人!

有个那般大的儿子,罗夫人无论如何也算不得年轻。可看她那身段那容貌,谁能说出一个丑字!罗家小姐身板上随了娘,大多数可能相貌也如罗夫人这般明艳。

什么貌若无盐,那些造谣生事之人什么眼神!

尽管已经料想到女儿露面时的效果,但当真听到四周安静地抽气,徐氏还是骄傲地把下巴抬更高。她的女儿,小时候是美人胚子,长大了那就是美人。

“二爷,您回来了?”

门房本与常太夫人沆瀣一气,对庶长房态度颇为轻蔑。可耐不住圣旨上罗四海升官一事,已经先一步传到文襄伯府,作为心腹他当然早一步知晓。

那可是三品大员,太夫人仗着辈分能随便苛责,他可得罪不起。

虽然大齐不是前朝的保甲制,稍有地位的甲长随意处死所辖区域内平民。但官始终是官,三品大员想弄死他一个小小门房,岂不是太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