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王与杨公公在一边儿一直没说话,这厢世子一点头,德王忍不住探手把一家三人都抱入了怀中,鼻腔酸楚。

他要的天下很小,小到只要有这三五几人在就好;他要的天下也很大,要大到他的女人和孩子,都能找到属于他们的立足之地。

为了他们,他绝不会退缩。

这晚没过多久,宋小五与德王就送儿女们回厢阁睡觉。

送他们之前,先送杨公公。

世子与郡主早已分院而睡,不再与宋小五与德王住在一起,起初小郡主不愿意,默默掉了几天眼泪,但好在与父母感情依旧亲密,时间长了她就习惯了。

杨公公却是住得与主殿非常近,与主殿侧门就隔着一条走道,不到十丈的距离。

地方是宋小五安排的,主仆不能住得太近这规矩在她这里是不管用的,他们刚回来时杨标身体不好,放在眼皮子底下,她与德王也方便照顾。

他们未必会亲手照顾到他什么,但有着他们震慑,这府里谁都得拿杨公公的命当天大的事,丝毫不敢有所懈怠。

杨标对此从未有过什么感激之语,也从不提起,偶尔还跟王妃赌气瞪眼睛,但他早把王府的底交到了她手中,私下攒的那些银子,攒的差不多了,就去送给她,让她拿着花。

德王府里,王妃可比王爷富有多了。

送完人,宋小五回去先行躺下,德王在外面与春分说了阵话才回,回来见王妃还没睡,靠在床头闭目养神,上前坐下忍不住自我陶醉,“小辫子,你没我睡不着是不是?”

王妃嘴角扬起,看着他欢欣的模样,心中很是愉快,“睡罢。”

“是在等我可是?”

“是。”

德王更为高兴,上了床还忍不住抱住王妃打了个滚,逗得宋小五笑了起来。

日子没有她当初以为的那般厌烦无趣,她懒倦的心,在她不知道的时间里,在这个总是很容易就快活的男人身边活了过来。

他是那么容易满足,让她每一天都想多看他一天,多在一起一天。

第220章

这日早膳,世子小郡主皆穿了威风凛凛的猎装,小郡主爱美,早上还问照顾她的姑姑能不能把熊毛做的披风拿出来给她披,她觉得如此她就像个“大当家的”了。

姑姑逗她:“大当家的那是土匪当的,当土匪的,一年到头也沐浴不到两次。”

郡主咋舌,见到母妃就道,“吴姑姑说土匪太脏了,一年也沐浴不了两次,先生也这样吗?可他不臭呀,我要不要去问问他?”

小郡主向母亲寻求帮助。

小郡主有个哑巴武师师傅,就是被王府铁卫扫荡平的山寨大当家的,他们被捉回来后,德王看他情有可原,一干兄弟被拉去修城,天赋异禀,武艺高超的大当家的就成了小郡主的武艺师傅。

此人姓吴,身高半丈有余,身形奇壮,站于人群那叫一个熊立人间,不怒自威,看着就让人骇怕,但小郡主却是极为崇拜她这个极有本事的师傅,也想成为像他这样有力气的大块头,进山能在山间攀跃,如入无人之境;上马能拎大刀,舞刀如嬉棍。

小郡主很是喜爱他,叫他先生,也想被人称叫为“大当家的”,因为只有像她吴先生那样极为厉害的人才被如此称作。

熊毛披风就是她的“大当家的”师傅送给她的。

“他们习性如此,不过来王府想必不会了,他们要守我们这边的规矩。”宋小五与她道,朝刚进来的世子招手,坐到她身边。

“母妃…”小郡主也想坐,黑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宋小五。

“今天是哥哥的。”昨天是她坐的。

宋小五从不因郡主小,就让世子让着她。

“那明天是我的。”小郡主肯定地道,朝父王那边咚咚呛呛跑去。

她常遭到母亲拒绝,起初还伤心,后来就不会了。

倒是父王很是伤心,撇嘴道:“我这边怎么了嘛?”

小郡主过去爬上他身边的高椅,咯咯笑道:“父王爱亲人。”

小郡主摇头晃脑:“咚咚长大了呢。”

不给亲了。

德王不服气,凑过头去,“今天的还没亲呢…”

小郡主咯咯娇笑着双手推开他的脸,躲开,“不要,不要…”

这厢世子已在母妃身边坐下,看着父亲和妹妹的脸上带着笑。

宋小五等会要去种植园,不会去见来府的那群孩子,便跟世子说:“这两日是春分带队,我让他有事直接找你,有事你便寻思着办,有什么需要我们出面的,到时候再与你父王商量。”

“您不出面?”

“不了。”

“不是要替妹妹选人?”

“让她自己选。”

世子迟疑,“妹妹还小…”

“还小,还能多选几年。”年龄小是不懂事,没有看清全貌的格局,但就是因为小,有的是了解格局的时间。

这确是母亲的行事,她素来很有耐心。

世子若有所思,朝母亲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

说话间,早膳已摆上,德王伸长脖子,看向摆在王妃那边的煎饺,道:“王妃,想吃饺子。”

王妃夹了个给他,王爷心中极为甜蜜,把饺子塞进嘴里,清俊的面容舒展,给杨公公夹了块煮得烂烂的胡萝卜,“你吃吃这个,王妃让人煮的,说吃了对你肠胃好。”

这个是王妃亲自种的,才种了一块地方,拔出来就小小的一个,十几个才能煮成一碗,公公要给世子和小郡主,不认同地皱眉,“给老奴吃作甚?给世子和小郡主。”

“他们吃菜。”宋小五开口。

“对,义祖公公,咚咚吃菜。”咚咚说着,伸出小手夹了一根长长的绿菜,专心地放到了自己的碗中。

“郡主乖。”杨公公笑得整张脸皱了起来。

这厢他望到世子,世子朝他颔首:“您吃。”

说罢,起身把胡萝卜碗放到了公公的手边。

杨公公慈爱地朝他道,“公公知道了,您坐罢,好好吃饭,等会儿啊还有得您忙的。”

“是。”

世子坐了回去。

德王没看他们,他只记着给王妃剥玉米粒,剥出一勺,就马上送到王妃嘴中。

如若不是此前王妃嫌弃他咬下来的有碍观瞻,他能咬出来再送到王妃嘴中,可惜此举王妃不答应不说,连小郡主都笑话父王恶心。

因众官官员家中的孩子即将入府,这场早膳吃得比以往的要快些,世子刚起身要走,就听杨姑姑进来道:“王爷,王妃,府尹大人夫人,总判大人夫人,六门将军夫人等列位夫人,求见王妃娘娘…”

夫人军来了。

宋小五不跟她们来往,一年到头就过年那阵会叫她们过来发点赏,平常能不见就不见,但想想人家孩子送进来,做母亲的担心不可避免,既然人已来了,见就见罢。

便道:“领着去种植园,先带到芳草亭,我随后就来。”

带夫人们来个半日游园罢。

“您见她们?”这厢,顿足的世子道:“若不,就让公公出面…”

他知母亲最不喜这些。

“公公也去,今日我带她们园中转转,园中大棚的瓜果长出了不少,让公公顺便看看。”就当散心了,老游离在房中与公务当中,宋小五也怕杨公公心绪沉屙,影响身体。

“孩儿知道了。”有公公在边,世子放心了,跟父母与公公再次拱手告辞,牵着妹妹快步而去。

路上,郡主好奇问哥哥:“母妃怎地要见各家夫人了?”

“许是看在她们孩子的份上。”世子淡道。

“哦?”郡主皱眉,苦恼。

听不懂哥哥的话。

“她们担心自己的孩子在王府受委屈,过来看看,母亲喜欢她们的心意。”世子解释。

“呀,”郡主懂了,“原来如此。”

她摇头晃脑,“望她们懂事些,不要惹母妃生气。”

母妃是不太喜欢城中一些夫人的,像上次有位燕都来晏城不久的夫人生病了,让女儿冒着大雨出去替她求神拜佛,回来的时候病倒差点离逝,外人都称道这位小娘子姐姐极有孝心,母妃却是道这当母亲的没有为母的样子。

母妃说,要让子女牺牲自己来成全的父母,皆不是好父母,但好多夫人都这样,还有好多掐疼自己家小娘子,让小娘子过来跟她打招呼的,小郡主见过不少,很不喜欢这样。

不想过来就不过来罢,掐着多疼呀?郡主看着她们疼都要抽口气。

小郡主的话让世子一哂,正当他要说话的时候,却见妹妹拉着他往前跑,蹦蹦跳跳地跑得极快,“哥哥我们快走,各家哥哥姐姐要等急了呢。”

世子不由跑快,哂然失笑。

**

德王妃未如她女儿所想的那般有多不喜欢这城中的一些夫人。

她对陌生人没有太过于强烈的喜恶。

更何况,她们是这个世道出身、成长的女子,她是后世来的,她们为何是她们,她为何是她,她很清楚。

她们于她有她们的局限性,她未尝没有属于她的局限,就在教育儿女的事情上,这些夫人所擅所用的生存之道就明显不适合她的儿女,就被她拿来说道比较了。

除此之外,她对这些陌生的女子们没有太多的想法,她知道她们的所属来历出身,但未必能把每家的名字对上脸。

她不见诸家夫人,是她没有那么多时间,她要忙的事都是耗费心神之事,应酬下属夫人的事只要开了个口子,就会络绎不绝,那不如就把口子截在源头,一开始就不见。

一年一道见个一两次,费不了什么时间,还算能接受。

说来,不说燕都那边她的名声如何,晏地这边,随着这几年随外进官员的进入,陆续带进来的家眷也不少,起初这些夫人们流传着她不少闲声碎语,但现在已无,哪怕是新来的初进晏地的各路人马对她有所好奇,但在众人对她甚是忌惮的氛围当中,也跟着一起忌畏她来了。

这是德王私下整治过她们的结果。此前有两家对她颇有微词,明日张胆说道她的一些夫人门,因对她说三道四,德王出手,让她们差许被丈夫休离,丈夫也因此险些被驱离晏地,此事一作罢,这些夫人们谈起她的次数就接近于无了。

宋小五不怕被人说,只要没形成影响,她也不在乎别人如何说道她,但德王在乎,那就是他的逆鳞,谁说王妃的不是他就怒火万丈,当时就把人丈夫,夫人一道叫来,劈头盖脸就一顿收拾,他的火气从不过夜,绝不留到明天再收拾。

燕都中人被他如此雷厉风行收拾过几次,不敢得罪他,进晏地的官员家眷自认是德王忠臣,家中大人是牺牲了前途来投奔德王的,德王理当礼贤下士,对他们爱护一些,是以听过德王那名声者也不以为然,结果一时放肆,结局惨烈,自德王出手那一战之后,城中就再无出格之人。

这些年为此,德王在外难免多了几句说他暴烈的传言,但一个人若是真心爱一个人,在情感上是受不了别人侮辱心爱之人的,尤其对于像她家召康这种情感充沛的人来说,他的感情和爱就是他的死穴,任何人都触碰侮辱不得。

对于德王对她这份掩饰不住的爱意,宋小五确实很是喜欢,因而对老是小孩儿一样索爱的德王总会多持几分耐心。

第221章

些许夫人们虽有中伤宋小五之过,但被德王镇下了,遂宋小五从头到尾都未计较过。

有人替她计较了,她自然不用在此耗费心神。

她人生所想做的事情太多,那些不重要的,能丢一件就丢一件,能抬脚迈过去的石头,就抬脚迈过去,没必要停下跟人硬碰硬。

她不在乎,是以在芳草亭见到那些夫人们,也一视同仁,见她们请安皆点头致意,也未跟她们寒暄,道:“既然来了,就跟我走走。”

看看王府的风景。

说罢又道:“不放心儿女的,现下就说,我让人带过来,给你们领回去。”

端着笑的诸家夫人们,有两个脸上的笑容刹那僵凝。

她们担心归担心,可没想领回去,领回去如何跟家中老爷交待?

这是许多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

宋小五这句话没太多意思,不过是这些人要是担心孩子,舍不得孩子,那她们就带回去,她们是孩子的父母,孩子的以后由她们决定。

她没有责怪的意思,但听在那些各怀心思的夫人们耳朵里,就很有意思了。

她们有些怂,生怕王妃一个不忿,她们就把儿女的前程断了。

王妃果然是有点“妖妖的”,不像是个人,让人心生畏惧。

“有吗?”宋小五见没人吭声,再行问道。

“各位夫人…”杨柳出面,福了一记礼,谦卑地朝各位夫人笑望过去,等待她们的回答。

府尹夫人鼓起了勇气,先答:“回王妃,妾身没有这个意思。”

宋小五点头,为速战速决,没跟她们耗,立即道:“你们呢?”

“没有没有。”一个个鹌鹑纷纷摇头。

不管她们在家怎么思询着要与德王妃如何说话对阵,但一见到这个跟刀子一样锋利绝决的女人,胆怯很快就占据了上风,她们不敢动弹。

“来。”过年那段奇寒,大棚皆封,外面也寒冷得很,宋小五给她们打赏也是在暖堂里,省得冻出个好歹来,现在来了不少人上门,不管她们是不是结伴团结过来趁势给她施压的,但难得来得这么齐展展,宋小五也愿意向她们展示一下她“王妃”的生活,提供一个她们了解她的机会。

至于到底会不会了解她,那就是她们的事了。

宋小五先是快步上亭,接受了众人的问安,没两句,她就率先下了亭,走得甚快,后面的夫人们真真是措手不及,皆手忙脚乱地跟在她身后,还有那带着侍候的丫鬟婆子的,动弹的时候被踩住了裙脚,这一停,一亭子的人刹那人倒人,人催人,兵荒马乱乱作了一团…

宋小五下去后,听到后面一阵惊叫慌乱,回头一看,顿时一阵无语。

王府的人早已能跟上她的脚步,她好久没见过这等无效凌乱的场面了。

“王妃娘娘。”王妃一脸匪夷所思,快步跟上来的府尹夫人欲哭无泪,她怎么这般蠢,让人说几句好话,就被窜掇着来了。

府尹夫人众官员夫人当中难得多见德王妃几次的人,她丈夫之前乃南盛州刚正不阿的传奇“宿判官”,后蒙冤入狱被德王所救,之后被德王请入晏地为晏城府尹,主掌一城府事。

他常因公务被留德王府,王妃便时常差人来送话打赏,日渐便熟了一些,前几月她生病,病中不起,王妃还进府里来看望过她。

府尹夫人娘家姓王,本也是官宦之女,嫁予渝北宿氏之子后,因丈夫一心想做那公正执法之人甚受其累,其半生颇为波折,来了晏地她也不敢放松,严己宽人,只是那好人做惯了,外人但凡有所请求,她亦不得不为。

可未曾想,这会得罪到恩宠宿府的王妃娘娘。

宿夫人快哭了,宋小五瞥了眼这位比前世的她年龄还大了几岁,但行事完全两个章程的女子,朝杨柳看去。

杨柳获意,朝她快快一福身,快步上亭,上前请了个安,立身喝道:“都站稳了,一个一个来,正德将军夫人!请!”

她让站于人群之前的将军夫人先下亭。

有了杨柳唱诺安排,这群人可算都下来了。

等见到立于晨阳下,冷烁着寒眼看着她们的德王妃娘娘,一个个脸庞微赧,很是有一些害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