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台词她没好意思说,万一手脚或品性有问题,那将来恐怕连亲戚都没得做。

“我也是这样想的,明天先收拾出来一个院子,让他们父子先过去住着,过两天我就让人送长林去戍堡。”张陵道。

“嗯,还有我大兄他们的住址打听一下,有时间我想回去看看。”小婉说道。

“我记得的。”张陵点点头:“你早点歇息吧。”

第一卷乱世第四百五十四节分店开业

第四百五十四节分店开业

小婉是个闲不下来的,今年雨水丰足,老天做美,再加上没有了人害,粮食的收成也不错,前几日,有个张成家里的知道小婉喜食糕点,便做了山枣糕,酸酸甜甜的,小婉十分快意,现巴巴的又让张成家里的又做了一些,却是憋出了个赚钱的法子,分别在东城和西城买下两间铺子,准备开办稻香村分店,这边又托着程铁牛回长安的时候,让稻香村派几个糕点师傅过来。

张杨氏只道是小婉嘴馋,催着那几个糕点师傅上路,紧赶慢赶地到了泾州,一下车便开始忙碌起来,小婉挺着个肚子坐在院子里,头顶上是一个大号的遮阳伞,看着下人们忙活。

八月初十这天,辰时刚过,东城和西城便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突如其来的巨响让不少百姓有些惊慌失措,待知道是新铺面开张后,又一窝蜂似的跑去看势闹。

两家铺子是同时开张的,都是稻香村的分店,一东一西遥向呼应,在喧天的鼓乐声中,掌柜的率领伙计将披红挂彩的鎏金招牌挂了上去。

有那不明白的便问早到的人:“这铺子是什么买卖?”

那人便指着大玻璃橱窗:“那不是很清楚嘛,点心铺子,兼卖包子、肉馒头之类的。”

“那东西能有多少钱?”问的人有些不屑。

“嘿,这你就不懂了吧?”

回答的人蔑视了对方一下,道:“你晓得不?这糕点铺子里的大师傅是在皇宫御厨里做过的,他们做的糕点…过去都是皇上一个人吃的,换你有这个机会能不去尝个鲜儿?你闻闻这味儿,保管你都没闻过”

虽然说开业自然有人忙活,可小婉也没闲着,虽然这儿不比长安的讲究多,但衙门里的一些人情也要送到,小婉倒是没有不舍,这个就跟做生意打广告差不多,毕竟这些人属于安定城里的高消费群体。

近一年来,张府在这边的产业以鹿鸣春商行为主,反正是只要不犯法,什么买卖都做一些,而且还正在筹建肉食加工厂。张陵刚来泾州不久,小婉通过查访知道泾州有优良草场,便建议发展畜牧业,主要以药羊为主,而且是由百姓饲养,肉食加工厂提供羊种等服务,然后按合同进行回收,这转眼间就快一年了,肉食加工石的基础建设已经完工,但还没有投产,所以小婉将精力全投在了稻香村分店的开业上。

“婉姐,这可是最后一次了”

张陵义正词严的发出警告,在看到小婉有瞪眼的倾向后,他又底气不足地补充道:“我是说,是在你生产前的最后一次。”

“知道了,张大老爷”小婉这次听得比较顺气,挑起的眉梢也平伏下来,旁边的两个小丫环低着头,肩膀一耸一耸的,不用看也知道她们是在偷笑。

“咳”

张陵干咳一声,两个小丫环立即抬起头、板着脸,他瞪了一眼这两个小姑娘,然后对小婉道:“婉姐,要不我陪你出去转转?”

“好啊。”小婉求之不得。

今天稻香村分店开业,小婉本来想去看热闹来着,却被张陵坚决地挡驾了。像这种新开张的铺子肯定是热闹,人挨人,人挤人的,小婉带着身子,万一撞到挤着了,那可不是耍的。

“我又不是面捏泥和的。”小婉虽然嘟囔,但心里也有些小感动,到底没去,不过在院子里也小小的折腾了一番,算是泄泄火气。

东城稻香村分店,错开了刚开业时的热闹,店里的人还是很拥挤,虽然说大师傅属实不是从宫里出来的,但店里所卖的干果及各种点心,不仅是来自全国各地,同时也有不少从前朝皇宫里流传出来的手艺。而且稻香村的糕点物美价廉,一上午的工夫,有不少点心都断档了,却还有许多人在外面等着。

“娘,那个…很好吃吧。”一个女孩看着母亲怀里捧着一块枣糕吧唧吧唧吃得正香的弟弟,轻声问道。

“你也尝一点吧。”母亲有些难过,她刚要从小男孩手里掰下一块,却被女孩拦住了:“娘,还是让弟弟吃吧,我不愿意吃甜的。”

“丫头…”看着懂事的的女儿,母亲眼睛红了。

“娘,我去玩一会儿。”小女孩努力将目光从枣糕上移开,迅速地向旁边走去。

“诶”

母亲叹息一声,黯然垂下了头…是啊,有什么法子呢?说起来,自从那位小张大人到任以来,百姓的日子过得好多了。冬天的时候给盖窝棚、赈粥,开春了又借钱买种子种地,至少到今天为止,泾州没有冻死的,也没有饿死的,别的人不说,这些曾经沦为乞丐的人都在心里感激不尽,尤其是到现在粥棚还在每天中午施一次粥,以照顾那些家庭环境还不太好的百姓…今天稻香村分店开业,所有的孩子都得到了稻香村的一份点心,而小丫头将自己的一份给了弟弟。

母亲没有注意到,小女孩走了没多远,便悄悄折返,来到稻香村的橱窗前,看着里面的糕点狂流口水,喉头不停蠕动着。

一辆马车驶入街口,在距离稻香村不远的路边停下,从里面下来一对年轻的夫妇和两个小丫环,那位年轻的夫人腹部已经隆起,显然已经有了几个月的身孕,所以她的丈夫在旁边极尽小心地护持着,唯恐有人粗心地撞过来,两个丫环也格外紧张,手拉着手挡在年轻夫人的身后。

来人正是小婉夫妻,知妻者莫若夫,张陵深知小婉,不看看自家的新铺子是个什么状况,她是绝对不甘心的。不过,小婉也答应他,绝对不进铺子。

“这回你放心了吧?瞧这客流量,几乎每个客人出来都不空手。”张陵笑道。

“那倒是。”

小婉微感得意。不过,她得意的可不是铺子赚钱,而是得意自己和丈夫这大半年来在泾州所耗费的心血…倒退至半年之前,就算是稻香村开业,恐怕客人也没这么多,百姓们不仅穷,而且没有安全感,就算是琼浆玉液也没心思吃。但现在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泾州的境内,土匪几乎绝迹,自从上次突厥人大败而回后,再没有零星实厥敢于过境滋事,而在上次的打击走私活动中,泾州境内一些欺行霸市的奸商巨贾被整治得老老实实,市场在经过整顿后,不但没有有像某些大臣担心的那样萎缩,反而更回的繁荣起来了。

“夫人,您看”一个丫环注意到橱窗旁边有一个小女孩,正馋涎欲滴地盯着橱窗里的吃食,再看她的衣服…小婉明白了。但她旋即生起气来。

这股气倒不是冲着那女孩去的,而是她以为铺子的掌柜没有按照吩咐办事。

“小芬,你去将那孩子领过来,别惊吓了她。”小婉吩咐道。

“是。”小芬答应一声,快步走过去…不知道她跟女孩说了什么,女孩微微犹豫地向小婉这边看了看,最终还是举步走过来,只是模样还有些迟疑。

“别紧张,我只是想跟你打听一些情况。”小婉微笑着问道。

大概是她的笑容让女孩感到安全,女孩认真地点点。

“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小婉问道。

“九儿,十岁了。”女孩答道。

“十岁?那可是大姑娘了。”小婉笑道。

九儿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低下头看着自己的鞋尖,双手在身前交叉着微微扭动,以掩示自己的紧张心情。

“你吃过这里面的糕点吗?”小婉问道。

九儿点点头,又迅速地摇摇头。

“呵呵,你这是什么意思?”小婉笑着问道,旁边几个人也都笑了。

九儿忸捏道:“好心的掌柜给了我们一人一份糕点,我的那一份给弟弟了。娘说,弟弟还小,还要长身体,要多吃点儿好的。”

小婉点点头,她原本担心的是掌柜阳奉阴违,现在看来不是他的问题。

“九儿,你喜欢吃那些点心吗?”小婉问。

“喜欢。”九儿毫不犹豫地点点头。

“小芬,你带九儿去,帮她拿几块点心。”

小婉吩咐完后,又对九儿道:“跟着这个姐姐去前面的店里,想吃什么就买什么。”

“我可以带些给弟弟吗?”九儿怯怯地问道。

“当然可以,去吧。”小婉微微一笑,示意她跟着小芬过去。

张陵轻轻叹了口气,被小婉听到。

“阿陵,你做得已经够好了,相信任何人在你的位置上,做得都不会比你更好。”小婉安慰道。

“可在我治下,只要还有一个食不裹腹的百姓,就是我的耻辱”张陵拧着眉毛道。

“你呀…犯得着为前任买单吗?”小婉摇摇头,对他这种钻牛角尖的想法不赞同,“只要按照现在的方法治理下去,相信再有一年,泾州的百姓就会恢复元气,不再有饥馁的现象。”

张陵默默点头,不再言语,二人没了闲逛的心情,等小芬回来之后,便上了马车打道回府。

第一卷乱世第四百五十五节合资构想

第四百五十五节合资构想

有道是,救急不救穷。如果某人有事急用钱…哎,接济他一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一。但是,如果是遇到一年四季闹穷,而且又是个添不满的窟窿,就算是财主也难当啊。

小婉不愿意操心这种事情,闭着眼在车中假寐,张陵也皱着眉头想心事。不一会儿,马车在张府门前停下,张陵先下车,帮着两个小丫环将小婉扶下马车。

“哪里就那么娇贵了?好歹我也是练武之人。”小婉笑道,甩开两个丫环的手,向内院走过去,虽然不像往日那般足下生风,却也稳健。

刚一进到屋子里,就闻到了一股子香气,“好香的味道。”

小婉在屋里转了一圈又到后面的小厨房,看到紫鹃和一个叫伴月的丫环正在那里忙着呢…这个小厨房是小婉有了身子之后,张陵担心她可能随时想吃点儿什么,就吩咐人将旁边的一间屋子收拾了一下改作厨房,小婉想吃点儿什么可以吩咐人现做,不必去大厨房麻烦。

此时两个人正在那里给开了口的包子中灌汤,大锅里还不知道蒸着什么东西,二人一边做一边说着话。

“紫鹃姐,前两日从沧州那边来的冻蟹肉用来做馅不是更鲜美,而且弄这个羊肉馅真是太费劲了,夫人喜欢吃吗?”伴月问道。

“冻的当然没有新鲜的好吃,而且夫人现在的情况也要尽可能吃这些冷冻食品,海物也不太好,羊肉对身体好,而去了膻味之后比猪肉要好吃得多。再说,只要东西做好了,味道都差不多。对了,你还是第一次吃这种灌汤包吧?待会儿我教你怎么吃,不然会烫着嘴。”

“谁说味道差不多?差多了?”一个声音忽然在门外响起。

“有人。”

锅中的水汽声加上这边的环境安逸,影响了两个人对外面的感知,紫鹃沉稳,并不当回事,伴月今年才十三岁,胆子还小,手一哆嗦差点儿将包子扔了。

“夫人,您回来了?是不是饿了,你昨天不是含叨着灌汤包吗?方才前面大厨房刚好宰了一只羊,用精羊肉做的馅子,可好吃了,一会你可要多吃点儿。咦?老爷这是怎么了?”紫鹃边说着边转头,这才发现跟在小婉身后的张陵神色有些不对。

“没什么事儿,呵呵,借夫人的福,我也尝尝灌汤包,好像是离开沧州之后就再没吃过,等一会儿看你的手艺落没落下,你们先忙着吧。”张陵打了个哈哈,转身回去。

不能将公事带来家,这是小婉立下的规矩…这个所谓的‘公事’不是那些公牍文件,而是因公事产生的情绪变化。用小婉的说,堂堂男子汉大丈夫为了区区公事回来在家人身上渲泄,不如拿头去撞墙来得实在。

这一次自己铁定是要动的,不过还有时间,来得及再为泾州百姓们做点事情,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办法可以慢慢想…想到这里,他的心情又好了些,回头去书房想办法了。

“哎,夫人,这可不敢劳动你,还是回房歇着吧。”

紫鹃和伴月继续做着,可看到小婉也过来伸胳膊捋袖的,慌得二人连忙将她扶出去交给那两个小丫环:“小芬、小芳,你们快扶夫人回房歇着去。”

得,小婉一步三回头地回去了,她刚才不是闲不住,实在是馋了。至于张陵的心事,小婉不是不知道,可那得靠他自己解,不是吗?

见张陵和小婉都回府了,紫鹃和伴月也加快了速度,等着将汤都浇进去,那一锅要好的时候,紫鹃让伴月继续做,她去准备下饭的小菜,材料都是现成的,等第一锅蒸好的时候,她这边两个小菜也已经出锅了,一个是炝肚丝,一个是煸苦瓜丝。

紫鹃将菜放在托盘上,又用竹夹子将包子一个个地小心地拣到用荷叶垫着的盘子上,然后两个人一前一后来到房里,交托盘放在桌子上,小芬连忙出去请张陵过来用餐。

张陵还在书房里冥思苦想,桌了摆了几本《地理志》,想要找出个头绪,见小芬过来,便起了身来到房中,一进屋便闻到扑鼻的香气,顿时食指大动,饥肠辘辘起来,“了不得,紫鹃,你的厨艺是越来越好了”

紫鹃微微一笑:“那是夫人教导的好。”

“阿陵,怎么样?想出办法来了吗?”小婉关切地问道。她现在只是不想费那脑细胞,但并不等于她不关心自己的老公。

“哪里有那么容易,倒是考虑了几个方法,可不是季节问题就是资金问题,都是一些不可逾越的困难。”张陵的眉宇间有些前疲倦的神色流露出来,倒是让他显得成熟不少。

“将想到的方法写下来,明日去衙门来个集思广益呗。一人智穷,二人智广,多个人思考结果可能会不一样。”小婉说道。

“集思广益?”张陵微微沉吟,忽然他脸上露出振奋的神色:“我想到了”

“想到什么?”小婉好笑道,这人怎么正准备着吃饭呢,这就顿悟了?

“塑料大棚啊”

张陵眉飞色舞地道,见小婉还是有些疑惑,便笑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不错,州府里也不宽裕,这钱上是想不出办法的,可商人们手上有钱啊。由他们出资,农户们出地出力,双方合作,收获的蔬菜优先卖给那些出资者,然后再进行分配…”

“不错。”

小婉听了也是频频点头,不过在听完张陵的计划之后,她又有一个疑虑:“阿陵,劝服那些商户没什么难度,但这种事情要统筹安排,不要弄得乱七八糟的。诶你这是何苦来,马上就要离任了,操这份心干什么?”

“当一天和尚就要撞一天钟,不能尸位素餐。”张陵嘿嘿笑道。

“这话说得难听,就不能说‘在其位而谋其政’吗?”小婉白了她一眼,用筷子夹起一个灌扬包放在张陵面前的碟子里,“小心别烫着”

张陵想出了办法,心情大好,闻言端起碟子,用筷子小心的将包子给弄个口,煞有介事的往里面看看,又吹了一口气,热腾腾的香气就冒了出来,又吹了几下,这才把嘴凑上去吸了吸,将热腾腾的汤汁喝到嘴里,然后将包子放到嘴里,细细咀嚼一番。

“嗯,味道不错。”他点点头,又自己夹起来一个…一抬头看到紫鹃和伴月还在旁边侍候着,便笑道:“你们两个也下去吃吧,等一会儿再来收拾。”

“伴月,将上回客素送来的葡萄酒拿一瓶过来,再拿两个杯子。”小婉笑道。

“是。”伴月应了一声刚要去拿。

“等等。”

张陵道:“婉姐,这酒就不喝了吧?”

“葡萄酒没事,属于营养品。”小婉挥手上伴月去取。

不一会儿,伴月拿来了一杯酒和两只杯子放在桌上。

“你们下去吧。”

小婉让伴月下去,自己动手将两只杯子斟满,然后将一只酒杯递给张陵,自己拿起另外一只:“这杯酒,祝贺你为泾州百姓想出了一个谋升的好办法”

“办法虽好,实施起来还是有难度啊”张陵将酒一饮而尽,叹息一声说道。

正如张陵所说,实施起来却是有一定的难度,忙活了一个多月,终于尘埃落定了,京中的旨意也到了,让他回京去吏部述职,新任的泾州刺史也走马上任。

临走的时候,一些生意上的事情已经交待完毕,最让小婉头疼的还是那位夏世德的安置。

“叔父,我们这次回长安恐怕也待不了太长的时间,你是回怀宁还是留在泾州。”小婉问道。

“这个…”

夏世德有些犹豫,他自告奋勇的要当什么帐房之类的小婉可没敢答应,但她让稻香村安排了个大师傅的位置给他,帮着干干活,拿份报酬,而且也不说明她们之间的关系,虽然夏世德心里颇有怨言,但小婉是绝对不理会的。张府在安定城里有宅子,小婉将其中的一个小院子借给他住,等新官上任之后,准备将那宅子卖掉,那时候就要请他自己找房子。

他看向儿子:“长林,你怎么想的?”

“我要在这儿继续当兵。爹,你回家吧,这些年娘在家里也是够苦的。”夏长林说道。

夏世德暗自抱怨,他知道那两间稻香村都是张家的,而且也知道张家产业无数,都是小婉在打理…你说,这两间铺子只要给自己一间,就足以吃得肚肥腰圆,那时候将老婆接来也是挺好的,岂不是胜于回怀宁受罪?可这位侄女却只给自己一个大师傅便打发了,每天累死累生的挣那几个钱,还幸好不用交房租。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爹就在这里多陪陪你,先写封位托人捎给你母亲报个平安。”夏世德讪讪地道。

就这么着,张陵和小婉又拖家带口的往长安而去,一路上小婉这叫一个郁闷,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和宝儿一起回去。

安全提示:对方当前不在常用地区登录,如果有涉及财产的操作,请一定先核实好友身份。发送验证问题或点击举报

小葱(属性攻)22:04:00

好的

曾经的青柳22:04:38

拥抱,这是最好的新年礼物^^原本想问你要个汽球来着

第一卷乱世第四百五十六节救人

第四百五十六节救人(祝书友们新年好,票票召来!!)

这次要回长安,泾州是定然不会再来的,所以大车小辆装了不少,还有一些下人和他们的家眷,刚刚过了中秋节不久,天气也不甚凉,有些地方的庄稼还没有收,因为小婉怀孕,一路上走得并不快,几乎是逢站便歇,倒是弄得小婉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未免太娇贵了些,张陵因为怕一路上小婉烦闷,就在车里陪着她说话,倒把紫鹃挤到别的车上。

“阿陵,还在想着这次会去哪里吗?”小婉问道。

“是啊,我现在还糊涂着呢,如果是留京就好了。”张陵说道。虽然说在外面也可以尽展才华,但张陵更想多留在京城孝敬母亲,在他看来,反正自己年轻,可母亲刚刚过上安稳日子,自己这个长子却不能在跟前尽孝,总是觉得有几分遗憾。

“不可能了。”

小婉摇摇头。

“怎么见得?”张陵讶然问道。

“如果皇上真的会让你留在长安,那就不会让你匆匆忙忙的交接进京,估计不是年前就是年后,你的新职位就会有结果了,估计离长安可能还不近,否则不会让你在长安歇这么多天。”小婉揣测道。

“真是…”张陵发起愁来。

“还好,皇上总算是体恤,如果是年后走,总算你还能看到孩子出生。”小婉笑道。现在上路还凑合,可再过几个月上路,她是肯定不行的,估计春节左右就要生产,如果张陵是过年后赴任,那还来得及看着孩子出生。

“婉姐,你不准备回去看看?”张陵又问起了另外一个话题。

夏家一直是小婉心中的一个结,以前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又怎么能不管不顾?小婉虽然是附身夺舍之人,但多年来也已经习惯了这个身份,而且也融合了前主人的一些感情,虽然对娘家有些怨言,但彻底忘记是做不到的,尤其是她的大娘和长兄对她还是不错的,说到底,当年做主的还是她的父亲和那个尖酸刻薄的三娘。

“等生下孩子我准备回去一趟,到时候看看情景再说吧。”小婉答道,在临行前,小婉单独将夏世德请来府中,叮嘱他不要将自己的情况泄漏给娘家那边知道,只是说在山阳找到她…嗯,就这些足够了。夏世德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为了儿子的前程,也是满口应承了。

“你还不能原谅他们吗?”

张陵温柔地看着妻子:“当年他们也是迫于无奈,也是希望你能够生活得好一些。”

“无奈?”

小婉的目光忽然变得有几分凌厉:“无奈就可以抛弃亲生骨肉?”

“婉姐”张陵有些后悔,不应该说这些事情,惹得小婉动气,若是伤了胎气,那岂不是自己的罪过。

“没那么娇贵,我也不过是小有气愤而已,血浓于水,毕竟他们这番举动还是成全了我。”小婉怕张陵忧虑,倒了一盏茶递到他手里,反来安慰他。

因为有小婉这个孕妇,一路上尽管水陆并驾,到了扶风之后,已经是乏的不行,一行人正要落店,便见几骑马驶来,在车队前翻身下马。

“二少爷”走在前面的张所吃了一惊,赶忙招呼。

来的人正是张麒,照着张所的肩膀捶了一拳道:“这几年不见,你倒是愈发结实了,有时间比划两手?”

张所笑道:“二少爷可是读书种子,若要跟小的动手,那可真要斯文扫地了。”

“谁说的?有文事必有武备,这可是圣人教导。我大哥和大嫂还好吧?”

张麒笑问道。

这时车队也已经停下,张陵掀起了车帘,听到是张麒过来,心里也是激动,探身出来喊了一声:“二弟”

“大哥”

张麟连忙过来给张陵行礼,又跟小婉打招呼,张陵也下车上马,兄弟俩在车旁并骑而行,小婉打开车窗的窗帘,听那哥俩说话。

“二弟,你怎么知道我今天到扶风?”张陵讶然问道。

“我哪里会知道,”

张麒笑道:“是娘知道你们要回京的消失后,就在几个路口派人守候,估计你们要到了,我就来这扶风等着了,本来老三要来,嘿嘿,比喝酒我把他灌趴下了,所以我就来了。”

“你能喝过他?”张陵疑惑道。说起喝酒,三兄弟当中还就属老三张麟善饮,什么时候老2也如此生猛了。

“呃…我喝的是兑了水的酒,老三不知道。”张麒嘿嘿一笑。

“你…”张陵用手点了点张麒,又好气又好笑,倒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三弟,你功课怎么样?开春就要下场了,可不能耽搁。”小婉在车里问道。

张麒立即苦了脸道:“我已经很用功了,这几天也只是歇息一下而已。对了,嫂子,你不是说过嘛,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学习也要有松有紧。”

“胆子大了连你嫂子的话也敢驳”张陵总算找到喝斥的机会,照着他的脑门便是一记暴栗,兄弟两个嘻笑起来。

落店时就住在张麒住的那间客栈,张陵体恤媳妇,知道她几天有些乏了,便命在扶风休息一天再上路,小婉确实是乏了,虽然是练武的身子,可这一路颠簸下来,精力也消耗了不少。

第二日是个好天气,小婉还在屋里歇着,大清早就把张陵赶出来跟兄弟说话——这两兄弟分别这么长的时间,那话不知道攒了多少,其中也有让张陵考较一下张麒功课的意思。

“大哥,我可知道这城外有个长生观是很灵验的。”张麒挤眉弄眼地道。

“长生观是道士吧?”张陵疑惑地问道。

“当然是道士,我们两个大男人还能去尼姑庵烧香不成?”张麒振振有词地道。

“那供的是什么?”张陵又问。

“当然是三清了。”张麒答道。

“三清跟求子嗣有什么关系?”张陵更觉奇怪。

“三清跟求子嗣是没有什么关系,可‘长生观’这个名字吉利啊…长生、长生,可以经常生。”张麒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