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师道怒道:“你给我闭嘴!”这时他已经算清楚,敌军大概是两千三百到两千五百人,这时共派出了四支骑兵队骚扰东、南、北三面,但还剩下将近一千人阵列在正东方的射程之外。

张迈虽然没经历过战争场面,但看着那千人队骑兵好整以暇地等在哪里,也猜到了:“这些回纥人是在等着我们这边把战力发挥到极限,他们马上就要看准薄弱环节冲过来。若到那时,唐军就没有分兵回旋的余地了。”

南右肩的警戒呼声不断传来,张迈叫道:“我去帮忙!”

后面郭师道想叫住他,但张迈已经跑远了,从正东面城楼跑到南右肩是一段不短的距离,张迈为了应付这次中亚五国游,因预计要爬山、入沙漠,或许有些地方还有高原反应,所以足足花了半年的时间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同事们见了都称赞他身体倍儿棒,他自己也觉得这段时间吃嘛嘛香,可这时一投入到真正的战斗中来才发现自己的体力在全城的男人里只怕是吊车尾,光是跑到南右肩呼吸就开始变粗了。

“啊——”一个烧水的妇女尖叫起来,一支羽箭洞穿了她的肩头。可是没人有空帮她,城下的三百多名回纥骑兵连珠箭发,将箭雨点般射上来,尽管是仰面攻击,冲击力仍然很强,妇女们竖起软盾,奋力抵挡,这时转到此地指挥的郭汾不住打气:“大家撑住,撑住!很快就会有援兵到了!”

援兵倒是很快就来了一个——张迈!

“啊!特使大人来了!”郭汾叫道:“特使大人来了!”

张迈的来历郭师道还没时间跟城内的唐民们说,众妇女也不知“特使大人”的含意,只是这段城头没一个男人,她们见来了一个男子,心里都有些稳了,一齐放开是雌声大吼:“守住守住!”

张迈被郭汾一拉,也叫了起来:“大家加油啊,加油啊!”

郭汾问他:“什么叫加油?”

“加油就是…必胜,必胜!”

几个粗鲁的壮妇想也没想,就跟着叫:“加油就是…必胜,必胜!加油就是…必胜,必胜!”

箭雨纷飞之中,也不知道这句话有什么意义,然而齐声大吼就是了!

竖立软盾也是需要技巧的,张迈没练习过,一时搭不上手,再说这时也没空位让他帮忙,几个老妇在烧水,烧完了就要推热水泼下,只是她们力气小,推得相当吃力,张迈毛手毛脚地就要去帮忙推大瓮,还好郭汾瞧见,百忙之中还是赶紧一把扯住了他:“你疯了!都没戴护掌!想吃自己的烧猪手吗?”

张迈这才想起这大瓮烧得滚烫,双手就这么推上去,可真能吃烧烤了。看看地面有一块砖头,想也没想就拿起来,隔着砖头一推,整个大瓮倾斜了下去,城下几个回纥人哇哇乱叫——那是被开水溅着的,还有一个被当头淋到的已活活烫死。

看着这可怕的景象张迈呆住了——自己杀人了!自己杀人了!刚才他是急着帮忙所以去推大瓮,推的时候可就没想这一下要烫死人的。

但周围的妇女根本就没去看,更没多想,又忙碌了起来,大战期间,谁有空想这个啊?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不止是为了我方的胜利,更是为了“我”的生存!

“啊——有人爬上来了!”

唐军后裔人力物力都不足,这座新碎叶城的城墙并不高,有些地方也做得不够滑溜,在一个没人防守的角落里,一个回纥兵竟然爬到了城墙的边缘,在他脚下还有四五个人——只要让第一个人爬上占据了位置,后面的人势必源源而上!城池一旦被打开一个缺口,这场攻防战就危险了!

“呀呀呀呀,苦也苦也,这可如何是好啊…”

耳边响起一个老妇的惊叫,同时后面又有一个妇女被羽箭射中了手腕,她惨叫着,另外一只手却还支撑着软盾,血腥味已经攫住了张迈的嗅觉,他的脑子忽然之间好像也被血液充满了!

脑子还没想清楚,身体却已经行动,他冲了上去,回纥人的一只手已经攀上了城墙,看见张迈,另一只手马上拿刀捅了过来!

张迈没学过刀,更没学过杀人,这时却想也没想,双手举起郭汴交给他的横刀就斩了下去!

正中头颅!

回纥人高声惨呼,没死,手却松了,人也跌了下去,摔在地上扭动着。

又杀人了…

而且这次是用刀直接劈死的…

“小心!”

郭汾扑了过来将他扑到,与此同时两支羽箭破空而过——刚才如果不是郭汾扑倒了自己,这两支羽箭已经要了自己的命!

这就是战争啊!

没有仁慈的余地,甚至没有犹豫的余地!不杀死敌人,自己就要死!

张迈回过神来,又看见了一只手攀上了城墙,这只手近在咫尺了,这一次他没有迟疑,一刀就剁了下去,将一只手掌硬生生剁了下来!

跟着又是一声惨呼,又是一条人命!

敌人死了,自己还没死——这就是胜利!

张迈站了起来,横刀望着那几个已经爬近了的回纥人,他其实还不是一个合格的战士,但身高也有一米八五,而且刚刚杀了两个人,手持血淋淋的横刀,居高临下地站在那里,吓得那几个爬近城墙的回纥人赶紧溜了下去!

日已黄昏,郭汾在旁边望着他,眼神竟变得有些怔怔的。

他巍然站在那里,有两个妇女拿着软盾护住他以防箭袭。

可是羽箭没有再飞来,攻打南右肩的回纥人开始退走了,因为他们发现这一面的城墙虽然是一群妇女在防守,但却有一个男人、一员“猛将”在坐镇!

在这个被战争挤得没半点空隙的下午,没有时间听郭师道他们用言语来解释这个时代是怎么回事,张迈甚至连细细思索的功夫都没有,就在回纥骑兵的威胁下融入了这个世界。

第005章 大战前夕

回纥人的那一千骑兵和郭师道的两百名预备陌刀队都没有来得及出动,夜色就降临了。

双方的将领都是打仗的老手了,都不肯做出对战争胜负没意义的指挥决定。

虽然只是暂时的退却,但城中的军民还是感到了劫后平安的欣慰,而将领们则继续在为明日的战斗费尽心思。

张迈呢?他这时还搞不懂这些,从城墙上退下来,已有一些老弱准备好了饭菜——很难吃,饼也好面也好,都很难吃,甚至只是干粮加上水,不过让张迈有些意外的是,烧饭用的燃料,不是电视里常常见到的柴草,而竟然是一种黑乎乎的液体燃料。

“难道是…石油?”

一个老妇人告诉他:“这劳什子啊,当初我们在城北打井,没打出清水来,却喷出了这东西,所以就将来烧啦。”

果然是石油啊,要是在现代社会可多好,有这么一口打井都能打出来的超级浅层油田,这辈子就不用愁了!不过…貌似发现油田得收归国有吧…唉!想这么多干什么啊!

张迈拿着个馒头不像馒头、烧饼不像烧饼的东西,一口咬下,竟分辨不出是麦子还是稻子。

“这里是中亚,应该没稻子吧,难道是大麦?”

吃不出来,反正美味是不用奢望了,保住性命已是幸运,打完了仗还能吃饱肚子更是大幸。回纥人只是暂时撤退,谁知道明天会怎么样呢。

且睡一觉吧,累了一天了,可眼睛才合上,就听见有人吹响了号角。

“回纥人夜袭!”

几个和张迈一起吃饭的将士又冲上了城头,但很快他们就回来了,原来郭师道传下了命令,由杨定国和杨定邦轮流带领两百人守夜,其他人都回去睡觉。除非城内战鼓大擂,否则都不用理会。

“嗯,原来如此。”张迈想,回纥人一定是派了偏师来骚扰袭击,如果这时候全城动员防守,那明天就没力气打仗了。

不过,如何判定敌人是骚扰,还是连夜拔城,这就需要很强的洞察力了,虽然是特使,但现在张迈混杂在小兵之中,也就只有听从郭师道命令的份儿。

郭师道怕怠慢了他,让儿子前来作陪,但作为唐军最重要的青年将领之一,日间的战斗已让郭洛极度疲倦,人一坐下就打起了呼噜——明天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着他呢。

这一天晚上,张迈体验到了什么叫做夜不解甲、枕戈待旦。

城外不停地传来狂呼怒吼,还有千马奔腾让地皮产生了微微的震动,但身经百战的唐军将士还是睡着了,张迈却睁着眼睛,这时他还没法子做到在围城之下安然入眠。

直到现在,他还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果说是古代,他却连年代都搞不清楚,在地域上也不是自己熟悉的中原,而是西域——一片曾经属于中国的土地。

他甚至怀疑,自己来到的乃是一个完全陌生、与他所知历史毫无关系的世界。

“不过这些是以后的事情了,眼下最重要的,是活下来。”

望着星空,他想着:

“这座新碎叶城还守不守得住?”

“万一守不住,我会怎么样?被杀掉?还是成了回纥人的俘虏?”

“就算守住了,我以后该怎么办?他们叫我特使,可我根本就不是什么特使,那个特使早就死掉了。我只是个冒牌货。”

“可要是和他们说实话…”

那只怕不是个好选择。虽然郭师道杨定国等看来也不是坏人,但这里正在发生的一切都是残酷的,在战乱中一旦自己失去了“特使”这个身份,指不定就会被派去做小兵、做炮灰,再没有眼前的种种超然待遇了。

这样的想法好像有些自私,不大光明,“不过无论如何,得保住小命…反正那个特使死了,死无对证,暂时来说我就先当这个特使吧…”

再说…张迈想起郭师道他们是那样地期待自己就是长安来的特使,那样的期待得到祖国的消息。

“要是我跟他们说实话的话,他们可得多失望啊,对唐军的士气,只怕也会造成很大的打击…”

思前想后,迷迷糊糊的,终于睡了过去,第二日天才蒙蒙亮,一通急鼓将全城所有人都惊醒,张迈也跑到正东城楼,郭师道见了他,问:“特使,你是书生从戎,对吧?”

张迈一呆,但很快就反应过来,这个老将一定是从这些天自己的表现看出自己没什么武艺,不过作为使者,就是个太监也不出奇,更别说是文官了。

大唐本来就有书生从戎的传统,要不然那里来的边塞诗人啊。

张迈点了点头,算是默认。

“我怎么说也是个大学生,算是书生吧。”他想。

“若是如此,那还是请特使到城中暂歇,这等打仗的粗活,就由我等来办,待打退了回纥人,我等再给特使接风洗尘。”

眼下唐军的兵力处于弱势,但郭师道说这话时白须飘动,显得豪气逼人。

不过张迈却说:“不,我不歇息,虽然我是个书生,但我愿意和众将士同生死,齐进退!不会打仗,我就学着打仗!”

周围的几个子弟如郭洛、郭汾、郭汴等听了都一起喝彩,那些士兵更是士气一振,都说:“咱们长安来的使者,气势就是不一样!”

其实张迈这么说倒也不完全是出于武勇,他想自己不是特使的事情纵然瞒得过一时,保不定什么时候就拆穿了,这时趁着这么多人还重视自己,和他们并肩作战,培养起感情,到时候万一穿帮,大家曾并肩作战过,他们也就不好拿自己怎么样了。

尤其是他最后一句话,更是他昨晚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要想活下来,一定得有武艺,而最好的武艺,无疑就是在战场上直接经受战争的洗礼!

郭师道也稍稍有些感动,但还是怕张迈在枪林箭雨中受伤:“可是…”

“不用说了!我纵然本事不济,给大伙儿打打气,也是好的。”

郭师道就不好再推:“既然如此,那就请特使监军!”又拨了一火士兵来供张迈调遣,做他的近卫队。

唐军编制,以十人为一火,火有火长,五十人为一队,队有队正,三百人为一营,营有校尉,八百至一千二百人为一折冲府。郭师道如今领了他祖先郭昕传下来的“安西副大都护”衔,品级高得吓人,但实际的兵力却连一个大折冲府(1200人)都凑不齐。

“这十员士兵,就请特使灵活调动。”

张迈正想说自己不会指挥作战,但这时敌军号角响起,郭师道赶去迎战,而张迈也很快就发现,这十名士兵名义上是供自己指挥,实际上却是郭师道安排了来保护自己的。尤其是火长唐仁孝和副火长温延海,总是用身体将张迈遮得严严的,唯恐他被流矢击中。

这一日的战况,比第一天更加激烈,回纥人仍然选择从正面发动进攻,正东城门外的地面就像一张刺猬皮——插满了羽箭,死人死马遍地都是,唐军的兵力十分吃紧,但郭师道就是不肯动用预备部队,不管有多危险都咬紧了牙关,好几次连张迈都忍不住,冲唐仁孝和温延海吼:“你们不要管我了!快去帮忙迎敌!”

这两条汉子却只会应一句:“是!”但就是不动。

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好几次后,张迈忽然想:“要想让他们发挥作用,只有我自己先冲上去。”

看看东左颈告急,他不管劝阻冲了上去,果然唐仁孝等赶紧跟上,死命护住了他,往往是十把横刀一到,防守兵将便都呼喊:“特使到了!特使到了!”结果这一火十人就成了这次攻防战的机动小分队,哪里出现了缺口就往哪里跑去。去到哪里,都能引来防守兵将的欢呼。

张迈的“身份”,这两天通过口耳相传,已有很多人知道了。所有人都认定他是长安派来的钦差,乃是大唐皇帝的代表。钦差也冲锋上阵,自然大大振作了全军上下的士气!

郭师道杨定国等看在眼里,都暗暗点头。杨定国低声道:“老郭,你的决定没错。”

回纥人从早上进攻到黄昏,夜幕一降,又收兵了。

连续两次击退了敌人,城内的军民都有些欣慰,郭师道在人前指着回纥人嬉笑怒骂,却暗中对杨定国说:“回纥人连续两天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了,你看,是明天,还是后天?”

“只怕是明天吧…”

“那你看,挡不挡得住?”

“只怕…有点悬!”

两员老将沉吟中的隐忧张迈不知道,这一天他在唐仁孝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正确使用横刀的基本手法,又比如在城头怎么样才能更好地躲避飞箭流矢等等,由于受到唐军上下的认同与拥戴,更让他感到在沙漠迷路之后从所未有的开心。

“虽然相隔了千年,但自己人,就是自己人啊!”

这天晚上,吃过饭以后,由于白天太累,人才坐下就沉沉睡去。

第006章 改姓毁宗

深夜。

张迈又被回纥人的袭扰之声惊醒。

都市人相对于边疆战士来说,仍然是比较敏感的,这时候的张迈还没法做到想睡就睡——能够让自己随时休息以补充体力也是一种战场素质,张迈却半夜醒过来后就无法再入眠。

回纥人退去以后,暗夜又变得很静、很静。

人没动,但思绪却在飞。

忽然有些想家了。

尽管知道自己是误入了某个时代,这一生怕是再难回去了,可想到了“家”,还是自然而然地面向东方。

“越鸟巢南枝,狐死必首丘。”

哪怕相隔千年,东方那片有着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故土,依旧让人魂牵梦萦,纵然古代的科技与现代都市没法相比,但中原的社会生态应该会比这里更适合自己的生存吧…

“如果有机会,能回去吗?”

三更时。

“特使大人,还没睡?郭令公有请。”

张迈昨晚就没睡好,今天又累了一天,这时又已生了倦意,实在想好好睡一觉,而陪伴他的那十个士兵却一听就跳了起来,所以张迈也就不好不赶紧跳起,跟着传令者来见郭师道。

新碎叶城最中央的一间大屋子里,灯火通明,张迈发现,这座城池里用来照明的不是蜡烛,不是火把,而是石油灯。

“特使大人,”房间里,聚了十几个人,郭洛、杨易、郭汾都在里面,张迈一眼望过去,见这些人都是日间战斗时冲在最前面的将领,见到了他个个都起身迎立——不止因为张迈是“特使”,更因为张迈日间的表现已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为首的还是郭师道和杨定国,他们将张迈请到了最中间的椅子上,“请坐。”

“这…不敢不敢!”

经过这两日的激战,张迈领略到了战争的可怕,心里对这十几个敢于冒死冲锋的将领也存了敬意。

但郭师道还是请了他上座,并对屋内所有人道:“虽然大伙儿应该都听说了张公子的身份,不过这两天一直没功夫跟大家正式介绍,现在就给大伙郑重引见:这位就是长安来的特使,张迈张公子。”

众将领一起行礼道:“见过特使张公子!”

张迈忙起身,学着他们行了个大唐军礼:“大家客气了。”

他注意到,这些将领见自己这个“钦差”没摆架子脸上都露出了和悦之色。

“本来,师道是想等敌人退去,再摆开香案,请出圣旨与新的鱼符,由钦差当着全城军民的面宣读诏令,但现在…”郭师道取出了圣旨、鱼符,连同张迈的背包都交还给他:“张公子,这圣旨、鱼符你收好,等以后有机会,我们再重摆香案接旨。”又叫郭汾:“汾儿,快带张公子进密道。”

张迈怔住了:“密道?什么密道?干嘛要进密道。”

“张公子,你休问了。”杨定国道:“我们在城西有条密道通入城西山中,山中有个隐秘的寨子,胡虏们不熟此间地形,未必找得到。只要躲到胡虏散去…”

“等等,为什么要躲到胡虏散去?”张迈打断了杨定国。

“这…唉,张公子,你莫再问了!”

“不行!”张迈说道:“你不说个清楚,我不走!”他停了一下,脑中一闪,问:“是不是碎叶守不住了?”

郭师道和杨定国互相看了一眼,杨定国点了点头。

“可是我看这两天胡人也没占上风啊,虽然他们还有一千骑兵未出动,但咱们的两三百预备部队,不是也还没用吗?”

见他执意要弄清楚,否则不肯走,郭师道才说:“好吧,反正还有一点时间,我就将形势跟特使说说,但说清楚之后,特使一定要走。”

“你先说。”

屋里一时静了下来,西域的情况千头万绪,本非三言两语能道清楚,郭师道似乎在思考着该如何述说——

“咱们大唐留在西域的遗民,这些年真是过得很苦。自从四镇陆续被攻陷,葱岭以东被回纥、吐蕃侵占,留在那里,不是为奴,就得反抗,反抗失败便落得个被屠杀的下场;葱岭以西被大食窃据,在这里大食国的国主又对我们下了三道命令:第一道是禁武令,就是严禁治下所有唐民习武和持有兵器;第二道是改姓令,就是要我们所有唐人改掉祖宗的姓氏,用胡族的姓氏;第三道是毁宗令,大食人信天方教,他们说我们祭拜祖先是什么偶像崇拜,因此要我们毁掉神主牌,不准我们祭拜祖宗,而只能信仰他们的真神,否则就杀无赦!”

第一道命令也不用解释,张迈就能理解,那是要削弱唐民的反抗,至于第二道、第三道命令,他想了一想也就明白了,叫道:“这些胡虏真是阴毒,他们这么做,是要叫大唐遗民忘掉祖宗,甚至忘掉自己乃是炎黄子孙!”

长此以往,只要经过个几百年,就能彻底抹掉中国在这个地区留下的影响与痕迹,把这个地区变成彻头彻尾的化为之地!

“是啊。”杨定国道:“其实当初大唐留在安西都护府境内的遗民很不少的,尽管四镇接连陷落,但也没被杀绝,为因开枝散叶,有一段时间人口甚至还增长了,加上认同我们大唐的混血民人、诸族将士,数量还是很可观的,可三禁令发布以后,有一些汉家子弟撑不下去了,改姓的改姓,毁宗的毁宗,又和波斯人、昭武人乃至回纥人联姻,慢慢都胡化了,主干一倒,诸族便散。当然,也有一些汉家子弟宁死不肯忘记祖宗、背弃华夏,这些人就很惨了,有一些直接都被屠杀了,还有一些,则成了他们的工奴、农奴…”

张迈想起了海市蜃楼里的场景来,想想大唐遗民在西域的遭遇,胸腔热血滚沸起来,手握成拳,狠狠打在几案上!心想:“国家还是得强大,然后才谈得上别的,否则人民连性命都难保,受侮受辱更将是等闲事。”

“当然,还有一些人,也是不肯臣服,又侥幸没被屠杀,更不甘为奴,就是我们这批人了…”郭师道环指屋内一圈:“我们在四镇沦陷后,各镇将将士星散,我们这一支仍然在疏勒附近的山谷中保有一座小军镇,后来被胡虏发现,实在守不住了,便步步迁徙,本想回中原,往东的路却走不通,只好见一步走一步,只是往胡人们防范薄弱的地方走,结果却是越走越西,数百人逃到了这回纥人力所不及处,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代代繁衍、辈辈生息,依靠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军制,一边引河水灌溉种田,一边牧马牧羊,一边打造兵器,一边练兵,勉力维持着这座碎叶城,既抵抗胡虏,同时听说哪里还有未忘祖宗的唐人,就设法将他们接过来。”

这里的生活无疑是极度艰辛的,但好歹还能保有自己的姓氏、语言与文化。听到这里,张迈对这些唐军后裔的敬意又加深了三分,易地而处,自己只怕未必有他们这样的勇气与毅力。

郭师道取出了一张很粗糙、完全没有比例概念的地图来,指给张迈看:“咱们现在所处的这座碎叶城,位居碎叶河的上游,东南沿碎叶河而下,在热海一带是我们的旧碎叶城所在,诗仙李白就是在这里出生的,但旧碎叶已毁,那里如今已改叫八剌沙衮,成为回纥人的大本营,南边渡过碎叶河,再穿过碎叶沙漠便是怛罗斯,怛罗斯眼下也在回纥人手里,越过怛罗斯便是河中地区,那里本也是我盛唐旧疆,如今却沦入信了天方教的波斯人手里,他们在那里建立了萨曼王朝,若往西南,要穿过很大的荒原,才能到达黑衣大食…”

回纥人在八剌沙衮建立的割据王朝,西方的历史学家称之为喀喇汗王朝,而黑衣大食便是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当初是可以与大唐双雄并立的两大帝国之一,不过如今也已经衰落分裂了,萨曼王朝是从黑衣大食里割据出来的政权之一,实力极为强大。

西域形势复杂,郭师道所说的这些族名地名,张迈大多数感到陌生,这时听得头脑发胀,才勉强弄明白这新碎叶城刚好位于回纥人势力的西北极点,又位于黑衣大食的东北极点之外,南边和黑衣大食帝国的割据政权——萨曼王朝还有很长的距离,可以说刚好是处于各大势力的盲点位置上。

“西域本已是边荒,而这里更是边荒中的边荒,这几十年里连回纥人都不大顾得上,所以我们才能生存到现在,可或许是这几年我们四处活动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已经被他们盯上。这两千多骑兵,就算我们可以抵挡得住,但他们既然已经发现了这里,后续的兵马就会源源不绝,胡虏们极怕我大唐在西域声威重振,因此势必对我们赶尽杀绝!两千人打不下碎叶,就会派两万人来,两万人再打不下,就会有十万人来!八剌沙衮的回纥人控弦之士十余万,我们无论如何是抵挡不住的。总之,这座城池的末日,或许已经快到了…”

说到这里,郭师道脸上忍不住浮现出悲怆来,然而那黯然只持续了一小会,马上就被豪情所代替:“可我大唐男儿,宁可立而死,不可跪而生!汾儿!”

“在!”郭汾踏步出列,身子挺得笔直,英姿飒飒,不减男儿。

“你连同唐仁孝,护送张公子进入密道!”

张迈叫道:“我进密道,那你们呢?”

“特使,那山中寨子虽然隐秘,但若我们所有人一起失踪,一定会引发他们怀疑,只要侦骑四出,不出一月,胡虏仍然会发现我们的踪迹——结果将是大伙儿都走不脱。但要是我们拼死守城的话,若是守住了,那是最好——即便最后失守,胡虏见我们抵抗得激烈,与城同存亡,就未必能想到山中还有漏网之鱼。你们将有很大的机会活下来。”郭师道挥了挥手:“特使,休再耽搁了!快动身吧,我估计或明日或后日,回纥人就会发动真正的攻击了,到了生死须臾的时候,再要不留痕迹地走脱,只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张迈心里涌起一股冲动来,几乎就想说:“我留下,和你们同生共死!”如果他再年轻几岁,还是刚进入大学或者读高中的年龄,这句话可能就脱口而出了,但进入社会混了几年之后却有些变了,武侠小说里舍生取义的情节已经很难打动他了,一想到留下很可能会死,而进密道生存机会将大大提高,张迈沉默了。

“这些人和我没什么关系,虽然是同胞…但我的同胞有十几亿啊,如果算上五千年历史怕不得有几百亿,我总不能对每一个同胞都顾上吧?嗯,这时候退缩虽然有些不够英雄,不过还是保住自己的小命最要紧。英雄?我又不是英雄,我只是个屁都不算的小市民而已。”

第007章 密道星火

回纥人的兵力虽然占优,但并未能全面围城。

这座新碎叶城位于碎叶河北岸,碎叶河的流向是自西北而东南,城池南面濒河的灌溉农田这时已被回纥人的铁骑踩踏得烂了,城池西北靠山,却是回纥骑兵尚未能威胁到的地方。

郭师道说的那条“密道”入口在西北角一个破旧民房里,掀开灶边的草席、木板,便露出了一个连马都可以牵进去的大洞。

“如果碎叶守不住,在城破之前我们会发动机关将这屋子推倒,那这密道入口就封死了,这么偏僻的地方,胡人也很难搜到这里。”郭汾说。

循阶梯而下,进入地底两丈有余,向着西北方向,地势渐走渐高,走出几十步左右便见到了亮光。

郭汾说:“我们到城外了。”

这条密道挖到这里,再过去就是一条宽可跑马的天然沟壑,两边都有几人高的土壁遮挡,外面很难发现沟壑里面的情景。

走出了四五里,便到了一处较开阔的地方,这里已是丘山之中了,有几百个少年儿童等在那里,郭汾的弟弟郭汴、杨易的弟弟杨涿都在其中。除了众少年以外还有几个老者、一百多个妇女,大半数妇女手里都还抱着婴孩,除了护送张迈来的十名近卫,却不见一个青壮年男子。

郭汾对为首那老者说:“安爷爷,我把张特使送到了。”又对张迈说:“这是安六爷爷。”

那老者满脸的沟壑不知是深深的皱纹还是伤疤,看上去十分可怕。

郭汾道:“好了,我就送你们到这里。”对护送张迈的唐仁孝温延海说:“拜托了。”

张迈拉住了她:“你要回去?”

郭汾昂起了头:“我要和爹爹、哥哥他们在一起!如果碎叶守住了,我会来通知大家,如果碎叶守不住…大唐的男儿宁死不屈,大唐的女儿也不能丢了父兄的脸面!”说着便不顾而去。

张迈只觉得手一脱松,心里突然堵得慌。

郭汴猛地叫道:“姐姐,我跟你回去!”

好几个少年也一起叫道:“我也回去!”“我也回去!”“我要去和哥哥在一起!”“我回去找我娘!”

那老者安六猛地怒喝:“都给我坐下!”吼得众少年都停了脚,安六道:“为什么是你们跟我走,而不是别个,难道还不明白吗?老头子本来也想跟碎叶一起去死,可为了你们还是得活下来,”指着那些妇女:“她们,也是为了照顾你们,才出来的!你们却要冲回去逞英雄送死,嘿,你们自己是英雄了,却把大人们都当什么了!”

又对唐仁孝、温延海等说:“你们的责任更重!这里就剩下你们几个成年男子了,在这些少年长成以前,他们要靠你们来保护,还有陌刀、横刀的战法武艺,也要靠你们来传授!”

唐仁孝温延海等都攥紧了拳头,似乎都在拼命忍耐。

张迈忽然想起,当年安西四镇相继沦陷之际,是否也有过这样一番留少年、存火种、生离死别却依然忍耐前进的场面?

最后安六才对张迈道:“张公子,咱们走吧。这里离星火砦,可还有好长的路呢。”

他站了起来,张迈才发现他只有一条腿,但这老者撑着拐杖在山路上夜行,也不用人扶,竟然走得比那些少年还快。

跟在他后面,张迈不住地往后望,郭汾的背影早已消失了,后面只是一片漆暗。

“为什么我心里这么不痛快,为什么?为什么!”

眼前的路,似乎是唯一的生路。

从他答应郭师道离城,到刚才见郭汾不顾而去,张迈都觉得心里不好受。

在刚才,自己竟然没勇气要求留下,他觉得,自己在这些人面前表现得就像一个逃兵。

这些大唐的英雄儿女表现得越是慷慨,就越发衬托得自己懦弱!

人跟着安六如行尸走肉般走着,心里却如海浪翻腾——

“我不能就这么走了,否则的话,就算这次我能活下来,以后我自己也会看不起自己!”

“更何况,躲起来,未必就能活,回去了,也未必就会死!”

“虽然郭师道说碎叶的末日到了,但难道就完全没有别的路走了吗?郭师道他们,还有郭汾,难道就只能在碎叶等死?不,只要好好想想,应该会有办法的!”

好几次,张迈都想回头,只是一直鼓不起最后的勇气。

夜很黑,路也很不好走。

一个小女孩啜泣起来,哭道:“姐姐,我怕。这么黑,会不会有鬼?”

她身边一个大一点的女孩说:“馨儿莫哭,莫怕,有姐姐在,还有仁孝大哥他们在呢,鬼不敢来的。”

“可是…姐姐,好黑啊。”

“啊,对了,娘给我们准备了灯。”

她从袋子里摸出一盏石油灯塞在妹妹手里点亮,成了漆黑山路上的一点小小的光明,旁边几个小孩有样学样,也纷纷摸出石油灯来要点燃。

安六猛觉得身后亮了起来,吓得跳过来,打了那女孩一巴掌,喝道:“你们干什么!恨胡虏不知道我们的位置吗?”

那女孩被她打得摔倒在地,石油等也打翻了,石油撒了一地,被火星一引,在地面烧了起来,安六大惊,唐仁孝和温延海赶紧伸脚急踩,踩了两下没踩灭,脚上沾了石油反而连草鞋也烧了起来,张迈叫道:“用沙子盖灭它!”

郭汴和几个少年七手八脚捧了身边的石子沙子将火盖灭,安六看看周围的环境,道:“希望没被发现才好。”也不管哪小女孩仍在哭泣,冷酷地道:“上路!”

山路重新转入黑暗,然而那一团火却耀得张迈心里一阵明亮!

他忽然停住了脚步,说:“你们先走,我回碎叶。”说完这句话以后,连他自己都有些诧异自己此刻的坚决。

安六、唐仁孝等更是都怔了,不知道他为什么忽然改变主意。

“张特使,你不要意气用事,还是快跟我们走吧,如果碎叶守不住,那你…你就算回了碎叶,也没什么作用的。只会白白送死啊。”安六劝说着,他虽是一片好心,话却说的难听。

“未必!”张迈点了唐仁孝说:“你带三个兄弟,跟我回去。”对温延海道:“你带其他兄弟,护卫安大叔和这些孩子去星火砦。”

安六叫道:“张特使,你不要乱来,这是郭令公的命令!”

“我是特使,是钦差,不用听他的命令!”拍拍唐仁孝的肩膀:“跟我来!”

唐仁孝听说能回碎叶,兴奋地挺立应命:“是!”又点了丁寒山、慕容旸两人跟自己走。

这些大唐勇士,竟都乐于赴死而羞于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