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派意见争锋相对,互不向下,张迈心中虽有倾向,但一时也难以决断,忽然想起帐中还有一人未曾说话,便向他看去,正好薛复和李膑同时想起,也都向他使眼色要他助己,一时间大帐之内,人人目光聚于杨易。

第111章 重新崛起的东方

巴格达。

这是一座曾经与长安齐名的世界性大都市。

在大唐典籍中被记载为“黑衣大食”的阿拔斯王朝,在一百多年前曾经盛极一时,巴格达的辉煌也在那一百年中达到了顶峰。

然而盛极必衰的轮回并非中国的王朝所独有,而是全世界任何国家、任何政权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从一百年前开始,阿拔斯王朝就开始衰落,正统的波斯贵族开始丧失权力,突厥人掌握了军权,他们废立哈里发,将整个帝国搞得乌烟瘴气,阿拔斯王朝开始分裂,地方政权纷纷割据,正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遥远的西方帝国也未能逃过这条铁律。

如今,巴格达已经彻底丧失了其政治上的地位,只是沦为名义上的帝国首都,不过这座城市仍然是西方世界的宗教中心与经济中心,这个时代,东方的战乱尚未结束,而欧洲…那还是一个猴子乱跑的大陆。

城门开启,大商人法蒂玛迎来了他的老朋友——来自萨曼的丝绸商人赞吉。赞吉的背后有一百五十头骆驼,其中八十头骆驼上是暗藏武器的勇士,另外七十头则驮着沉甸甸的大箱子。

巴格达的治安并不好,同样雇用了一大群保镖的法蒂玛匆匆将老朋友请回家去,在地下室打开那些大箱子,让法蒂玛吃惊的是,七十口箱子里头,竟有五十箱的丝绸。

“真神保佑!”法蒂玛赞叹道:“赞吉啊,我的兄弟,你怎么能够搞到这么多的丝绸!我的朋友,我可多久没有一次性见过这么多的丝绸了。你看它的色泽是如此的明亮,你看这手感是如此的光滑,啊,赞吉啊,你要发大财了,你带来了五十箱丝绸回来,我敢说你回去时带走的就是一百箱的黄金!”

赞吉笑了起来,问道:“现在这边的丝绸价格怎么样?”

“高得很,高得很,各地的商人,见到这些丝绸就会像饿狼见到羔羊!光是巴格达就能将这些货物全部瓜分掉,拜占庭那边想分一杯羹都难。”法蒂玛说:“不过这么多的丝绸,我想你多半是积攒了很久,咱们最好不要一次卖掉,那样卖不掉最高的价钱,咱们一点点地卖,一年出个十箱,啊,这五十箱子丝绸,足够你在这里过上天堂般的生活了,赞吉,你别回去了,就留在巴格达吧。”

“我才不留在巴格达呢。”赞吉说:“这座摇摇欲坠的巴格达有什么好处?你们这边太乱了!你都不知道这一路我是怎么过来的!听说南边最近又出叛乱了,是么?”

“嗯,是的,是设拉子的布韦希家族。”法蒂玛说:“布韦希家族三兄弟最近是越来越强大了,不过我并不是很担心他们,其实我觉得也应该有一个强大的人来结束这混乱时局了,或许,布韦希三兄弟也是一个选择。”

“只是也许而已,对吧。”赞吉说:“我是从东边来,也听过他们的一些事情,不过他们要成气候,却还需要时间,那样变数太多太大了。”

“那总好过你在东方啊。”法蒂玛说道:“布哈拉虽然好,撒马尔罕虽然繁荣,但和巴格达相比也只是两座外省的省城,哪里比得上这里呢。当然,如果你只是要保平安的话,边远地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赞吉笑了起来:“保平安,我可不是要保平安,我在做大生意呢。这次我不顾艰辛万里迢迢跑来巴格达做这笔生意,为的就是储足资金好去东方!”

“去东方?”法蒂玛说:“应该说,回东方吧。”法蒂玛认为赞吉所说的东方就是萨曼,“奈斯尔二世确实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在他的统治下河中应该还有十年以上的平安岁月,不过我不认为那里是做大生意、创大事业的地方。巴格达虽然乱,但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是不会变的,而且有的时候,越是乱,就越有机会赚钱!”

赞吉又笑了笑,法蒂玛注意到这次这位朋友的笑容带着几分怪异,好像自己说错话了一般。

“赞吉,我的朋友,你为什么有这样的反应?我说错什么了吗?”

“你的情报确实落后了。”赞吉说,“东方早就天翻地覆了,而且我说的东方,也不是萨曼。”

“不是萨曼,那是…”

赞吉没有马上回答他,却说:“刚才你说,巴格达是全世界的中心,嘿嘿,但你别忘了,它可不是唯一的中心。”

“嗯,”法蒂玛沉默了一下,说:“那你是说君士坦丁堡吗?那里确实也繁荣,不过你应该知道,自从我们天方教兴起以后,十字教就彻底不行了,罗马帝国也将成为一个永远过时的传说,你看吧,越往后,巴格达的地位就会越发超越君士坦丁堡。”

他留意到了赞吉那不以为然的神情,问道:“怎么,我说的不对吗?”

“对,对,对极了。”赞吉说:“不过你说的,都是西方的情况啊,而你别忘了,这个世界,还有另外一个中心!”

法蒂玛似乎想到了什么:“你说的是…”

“长安!大唐的长安!洛阳!大唐的洛阳!”赞吉道:“那才是能与巴格达并驾齐驱,并且在以后会前途无量的城市啊!”

法蒂玛呆了呆,忽然笑了起来:“赞吉啊,你别跟我开玩笑了,长安?洛阳?大唐?那是我们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时候的事情了,只能拿来怀旧的。”

赞吉冷笑起来:“所以我说,你的情报落后了!”他拍拍那五十箱丝绸,道:“这些货物,你最好赶紧帮我出了,越快越好!”

法蒂玛见他说出这等违反商业法则的话来,却又知道自己的这位朋友绝不是一个愚蠢的人,忙问:“老朋友,到底是怎么回事,东方是不是出大事了?”

“嗯,是出大事了。”赞吉说:“我带来的这些丝绸,都是于阗的货,于阗的丝绸产量虽然不少,但质地却还不算是绝顶的。再过一段时间,丝路可能就要彻底重开了,如果来自中原的丝绸涌过来…嘿嘿!虽然真的重开或许还要几年,但只要消息传到,丝绸就会降价,这个你我都明白的。”

法蒂玛大惊:“老朋友,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呢!”

赞吉道:“东方出现安西唐军的事情,你听过没有?”

“安西唐军?”法蒂玛摇了摇头。

赞吉又说:“一位叫做张迈的将军出现,你也没听过?”

“张迈?那是一个中国人的名字么?”

赞吉有些奇怪:“你不会闭塞到这个地步吧?岭西两大强国——回纥与萨曼五路大军围攻疏勒却被打败,事情那么大,就算是巴格达,应该也有传闻了才对啊。”

“你是说那事啊,”法蒂玛说:“那个我自然知道,啊,对了,张迈,嗯,好像是那个名字。”

唐人的名字翻译成阿拉伯文就会变得很古怪,正如阿拉伯人的名字翻译成唐文一样,会让人很难记得。

“对,就是他!”赞吉说:“老朋友,我给你一个奉劝,从今天开始要记住这个名字,包括他的各种译法,以后只要听到他的事情一定要特别留意,或许会给你带来难以想象的商机呢。”

“为什么呢?”

“因为,他将可能是一个改变世界的人!”赞吉说:“现在天方诸国消息灵通的人,虽然已经知道了疏勒那一战的大略,却都不知道疏勒那一战的结果!这位叫做张迈的将军,他可不止是一个会打仗的人啊。他在取得军事胜利后的短短一两年间,就建立了一个秩序井然的强大国家来,他统治下的属民如今的那种振奋昂扬的精神状态,不是这个世界其它任何国家能够比拟的。萨曼和那个新兴国度相比,不过是一个坐在夕阳底下晒太阳的老人,而巴格达这边,嘿嘿…这个连安定都谈不上的地方,更是没法比较了。”

安西唐军在军事上取得的胜利很容易就传遍诸国,而内政与民生上的进展则没那么容易成为广泛传播的新闻——虽然后者一旦传播开去将会有更加深远的影响。

法蒂玛敏锐地觉察到这将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忙拉住赞吉,说:“朋友,快,来给我说说这位张迈将军的事情。”

巴格达的夜景也是很漂亮的,但郭俱兰却没有欣赏的心情。现在这个少年是赞吉商队中的一个奴隶,不知道的人都管他叫突厥奴,因为他是从“突厥地区”被卖过来的。

突厥地区,突厥地区…

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人记得,那里原本乃是大唐的领土。

“还能回去吗?”

郭俱兰不知道。

当初城池陷落的时候,他本来是想往东走的,无奈人被俘虏,被贩作奴隶,又被辗转易主,结果便越走越往西边来,到现在,离疏勒已经遥远得不可企及。但是间或传来的关于唐军大胜的消息,还是激励了他,让他坚持下去。

其实,郭俱兰的汉语还说的不是很流利,其实郭俱兰的血统中胡人的因素占得更多,但现在他却已经固执地认为自己乃是一个唐人!

就在郭俱兰思绪飘飞的时候,主人家的管家带了仆人拿了许多美酒来,款待赞吉所有的下人。郭俱兰只是一个奴隶,居然也分得了一壶美酒,一份佳肴。

“天啊,那里真的这样?”

走出地下室后,法蒂玛将赞吉邀请到了他的密室——一间布置得华丽而舒适的房间中,本来还会有波斯女奴来服侍,因为要谈论的事情太过重要而省略掉了这个环节。

就在刚才,赞吉给他描绘了安西地区的法律、关税和政策细节,以及安西官吏的清廉。

平心而论,安西的施政还远称不上完美,郑渭和张迈构建的法度虽然不错,许多地方都还在有待完善,然而一套秩序毕竟已经建立了起来,自库巴以至于银山大寨,大的动乱结束了,道路可以平安通行,而公开的关税制度几乎可以让商人在出发之前就计算出行商大致的成本。

“当时我在撒马尔罕已经快破产了,是抱着一试的心情,筹借了最后一笔钱,去了宁远。”赞吉说:“结果我从宁远到疏勒,从疏勒到于阗,跟着又从于阗跑回宁远,来回跑了四千多里的路!居然只用了四个月!”

法蒂玛惊诧起来:“四个月?”他虽然没去过宁远、疏勒,但那段路程也多听人说过的,自然环境的艰险也不用说了,其实更阻碍交通往来的,乃是政治上的隔绝与治安的恶化——在一个经常打仗或者盗贼遍地的地方,生意还怎么做?

法蒂玛马上想到,赞吉走这么远的路而只用了四个月的话,就可以想见他一路上基本没受到什么阻滞了。

“是啊,四个月,”赞吉由衷地舒了一口气,说:“我走了一辈子的远商,这一趟商路是最舒服的,嗯,沿途那些半官营的客栈其实都才草创,床也不舒服,然而睡得安心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头,我没一个行商在外的晚上能够像在安西境内行商的时候那么安心的。”

听着赞吉的描述,法蒂玛忽然想起了一百年前的阿拔斯王朝,那个时代的大食帝国,也是构建了这样一个安全的商路交通网络,让商人可以平安地到达帝国的各处,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商业网络,让整个帝国充满了勃勃生机,大食帝国之所以能够达到媲美于大唐的强盛,可不止是靠着宗教和武力而已。

然而,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赞吉叹道:“我翻身的这笔钱,就是在安西掘到的。离开安西以后,进入萨曼,情况也还好,萨曼的市井其实比安西现在还繁华些,可是那些官吏的嘴脸却着实让人感到讨厌。等离开了萨曼之后,走在前往巴格达的路上时,我是边走边后悔啊,这边的道路每一步都要提心吊胆,甚至进城了也不能安心,回想起在安西时的平安来,这边让我的感觉简直就像行走在通往地狱的道路上。老朋友,你说,我还会有心思留在巴格达吗?”

两人一边交谈,一边喝酒,到了深夜赞吉便在酒精的作用下沉沉睡去,法蒂玛却还在琢磨着他的话,一个青年推暗门走了进来,在法蒂玛耳边低声说:“他的下人大多数都喝了酒醉了,可是还有四十个武士说什么也不肯喝酒,甚至不吃我们的东西,怎么办?要动手不?”

法蒂玛从桌底下摸出了一柄匕首,反复抚摸着刀鞘上的宝石,终于又藏了回去,说:“不,好好款待他们。”

青年有些不明白:“爸爸,你说的款待是…”

“就是好好款待他们,保护他们的安全。”法蒂玛说道:“五十箱丝绸在昨天确实已经值得我们动手,但现在却已经不值得了。我们的这位去过安西的老朋友,涨价了。”

第112章 压舱石

当初薛复取了敦煌以后,曾第一时间向渠离方面报捷,安守敬接到消息兴奋异常,高昌那边虽被阻住,他却马上将消息传到疏勒、宁远。

杨定国一听,马上将捷报遍告全境,这次东征的主力兵马,除了从岭西一路打过来的老兵之外,新军主要抽调自疏勒地区,因此在唐军统治的诸镇当中,以疏勒男丁最为奇缺,过去一年的农牧事务有许多都落在了老弱妇孺身上,百姓负担极重,这时消息传来,阖境欢呼雀跃,精神为之一振,杨定国趁机下田野,走村越落号召百姓努力耕作——

“在这样一个乱世,我们能在后方平安生活,靠的是前方将士奋勇作战,咱们这些老人、女人,无法直接上阵帮忙,也要将家理好,将田种好,将牛羊放好,让将士们回来时看到满野金黄,遍地牛羊,才知道我们在后方也不容易。”

百姓群相呼应,父亲想起儿子即将凯旋,妇女想起丈夫即将回家,均各振奋。杨定国又释放了一批已经学会唐言的奴隶,授予他们耕地草场,以激发这批人的积极性。

宁远那边郭洛一接到信报,心中大定。便请刘岸,召郭汴、何春山等人商议。

郭汴兴奋地几乎坐不住,说道:“咱们也响应东边,狠狠地宰阿尔斯兰一刀,东边的兄弟在立功,咱们若没点功劳,会让他们看不起的。”

刘岸却道:“不可!我们可以用威,不可动兵。即将结束的这一仗咱们是以一敌四,实将我们的力量都用尽了。接下来有一段时间我们将会对外威名大震,同时却是内里虚弱,疏勒今年的收成必不如前,高昌身陷战乱,来年只怕要生大饥荒,需要其它州镇接济,如果形势严峻的话说不定还得从宁远抽调部分粮食。如今宁远的局势极好:西有贪财畏战之富邻,北有山河阻隔之险要,防守起来不费功夫,一府足以控亦黑城,一营足以扼冲天砦,军队就地驻防,耗费的钱粮也少,正是如此大都护才能安心东征。这西守东攻的大略,要等到东面局势彻底定下才可改变,否则的话只怕要出岔子。至于说功劳,只要我们稳住了西线,那么东线的兄弟们每打下一座城池,里头都自然而然会有我们的三分功劳在,这个大都护心里是明白的。”

郭汴道:“但现在这样的大好局势,如果不利用,不是太可惜了吗?”

郭洛沉吟片刻,道:“东攻西守是我和大都护达成的默契,国策不是战术,既然定下来就不可轻改。刘司马所言甚是,我们的一切行动,都以为东边的兄弟提供协助为依归。”

何春山道:“若是这样,如今高昌之围未解,我想东边大都护接下来不管要逼退还是反攻,都必定用兵北庭,我们可将消息泄露给阿尔斯兰,叫他畏惧后撤甚至图谋毗伽,如此可分北庭之势,也就间接帮到了东方。”

刘岸道:“这事却得小心,须防阿尔斯兰恐我们势大,反而与毗伽结成唇齿之盟。”

何春山笑道:“秦灭六国,六国也不是没有能人,也不是不知道秦国坐大的危险,然而始终无法真心联盟抗秦,为的只是家家都心存侥幸。阿尔斯兰这人我见过,他是岭西回纥的嫡派继承者,威权得来容易,在两河唯我独尊惯了,这些年来也没有人敢违逆他,萨图克全盛之时也在他面前装小,其实他的才具不如萨图克,当初萨图克并有怛罗斯与疏勒时,尽管势力仍然不及阿尔斯兰但发展势头已渐渐在侵吞这个兄长,但阿尔斯兰却从来不肯承认自己已经失去对萨图克的控制。同样,如今我安西的势力实际上已经凌驾于岭西回纥,但阿尔斯兰也不肯承认,仍然认为自己可以和我们平手抗衡。而且他不是面子上过不去而已,而是心里真有这个想法。所以这次他才没有按照毗伽所希望的直接攻击我们疏勒。若我们将东方大胜的消息泄露与他,我料他心里其实也会感到畏惧,但他不会就想到如何保命,而是会想着怎么样才能扭转形势,重新恢复到与我军抗衡的局面。”

便在这时,北边紧急来报:“阿尔斯兰攻陷俱兰城,张怀忠全体已经撤退到了怛罗斯!如今张怀忠的使者已经入境求援。”

郭洛刘岸都微微一惊,郭洛问道:“张怀忠麾下主要将领,战死几人?麾下兵马,战死多少?”

“兵马不知战死多少,千夫长以上长官,未听过有阵亡的消息。”

刘岸问道:“灭尔基呢?”

“灭尔基还在萨图克手里,但受前后夹击,已成为一座孤城。”

信使下去后,郭洛道:“萨图克败得可真不是时候!若迟上半个月,这一败当可避免!”

刘岸却道:“他也还不算一败涂地,我们仍然有机会帮他挽回颓局。”

郭汴道:“要不咱们直接出兵,趁机把怛罗斯收了吧。”

郭洛摇头道:“不行,现在还不到时候。且不说能否收了怛罗斯,就算能够,一旦我们收了怛罗斯,萨曼那边也要警惕起来,萨图克失了领地亦必怨怼,而我们对阿尔斯兰也得用重兵与他在俱兰城一带对抗,怛罗斯到俱兰城之间补给不便,取一边城而树三大强敌,太不划算。”

便传令要增援萨图克,何春山叫道:“将军,要帮萨图克化解危局,不用出兵,两封信就够了!”

郭洛醒悟过来,便写了两封信:一封给萨图克,信中仍然是安慰、激励的话,并说东方已经取得了大胜,大都护已经夺取了敦煌,要他坚守怛罗斯,自己会尽快设法逼阿尔斯兰退兵;一封给阿尔斯兰,却甚简单,开头说了一句我军已取敦煌,正挥师北进围攻毗伽,跟着问阿尔斯兰为何对上次会猎天山北麓的邀请不作响应,“莫非大汗嫌北庭水草瘦瘠,愿献八剌沙衮为猎场?若果有此美意,则郭洛当自来取。”

话说的客气,却是霸气尽露。同时命温延海在亦黑大张旗鼓地砍树做舟筏。

给阿尔斯兰的信送过去容易,但由于俱兰城已经陷落,阿尔斯兰取得此城后马上就派兵封锁了南部通往宁远的路口——宁远与怛罗斯之间都是山间小道,封锁容易突破难,郭洛便派人送信经由库巴、白水城辗转进入怛罗斯。

萨曼在东方的守将这时也收到了萨图克的求援书信,他们也不愿意阿尔斯兰吞并怛罗斯,因此便放开了道路。

信使不久进入怛罗斯城,将书信当面交给萨图克。萨图克默默垂泪,向东而跪接过,对使者道:“我兄长阿尔斯兰大汗对我恨之入骨,如果怛罗斯失陷,我兄长势必不容我活命,请郭将军尽早出兵,若是晚了,只怕怀忠便再见不到大都护与郭将军的面了。”

郭洛上次为了安抚他,本已经将他的儿子送到怛罗斯让他们父子相聚,这时候萨图克又请使者将儿子带走,“万一怛罗斯城破,也好让我们张家留下一点血脉。”

送走了宁远的信使以后,萨图克召集诸将,说:“郭洛说张迈已经取了敦煌,这事是真是假?他们说马上就会派兵逼退阿尔斯兰,你们看这话是不是真心?”

苏赖道:“从语气来看,不像假的,而且推算时间,也应该是这个时候了。至于说派兵,他们不会派兵的。这么说只是要坚定我们防守之心罢了。”

霍兰怒道:“老将军是说他们将不顾我们的死活么?”

“那倒不是,郭洛也不愿意见到我们灭亡的。不过如果张迈真的已取了敦煌,那他也不一定要派兵,派出一个使者就行了。”

胡沙加尔道:“俱兰城虽然失陷,却也在我们计算之中,我军主力并未折损。如今宁远、萨曼都不愿意见到我们被灭,接下来一定会增援我们,背靠萨曼与阿尔斯兰周旋,足以耗到冬天叫他们不退也得退。”

苏赖道:“张迈若真的已经解决了东方之势,兵锋随时都会掉转。阿尔斯兰背后有这样的大患,是没法全心攻城的。所以怛罗斯一定能够守住,这一点却不用担心。灭尔基那边虽然只有一千多兵马,但粮草屯得足,我们又与术伊巴尔有过约定,守他个半年也没问题,不过我却以为,既然形势对阿尔斯兰不利,不如我们趁机向他投降吧。”

胡沙加尔与霍兰都为之愕然,霍兰叫道:“形势既然对他不利,为何我们还要投降?”

苏赖没有向他解释,却看着萨图克,萨图克思忖了好久,才道:“你认为郭洛一定不会动手?”

“一定不会。”苏赖道:“张迈麾下几员大将里头,郭洛最是沉稳,最有大局观,因此不会贪功,不容易受诱惑,而且他是张迈的大舅子,又是郭师道的儿子,张迈如今的位子,一半出于安西军民的拥戴,一半也出于他的逊让,因此他本身也不需要贪功,只要镇住了宁远,将来不管安西的事业做到多大,他都不会被别人压下去。再说从安西这两年的行动看来,他们的大方略必然是向东扩张、对西防守,既然国策如此,像郭洛这样的人,就算有大利在前,他也不会轻易改变的。波斯海的商人有一句谚语:船大行得稳,船小易掉头。郭洛是给大船压舱,所以不妄动才是最大的智慧,因此这不是郭洛的缺点,而是他的优点,然而他的这个优点,却又正是我们的机会了。”

第113章 河西五都尉

当张迈已经夺取敦煌的消息传到俱兰城,阿尔斯兰忍不住骂道:“东方的杂种,真是没用!”心头却是剧震。他的大军虽已逼近怛罗斯城,不久郭洛传来那封威胁味道极浓的调停信,阿尔斯兰当场将郭洛的使者骂了回去,然而听说亦黑那边在大造船筏,他内心深处亦自不稳。

就在这时候人报萨图克派使者来了,叫了进来,却是胡沙加尔。

胡沙加尔不但是萨图克的重要将领,而且在回纥一族中甚有威望,与阿尔斯兰也有亲,见到了他阿尔斯兰道:“胡沙加尔,你怎么还跟着萨图克东奔西走,回八剌沙衮吧,只要你归降于我,我会让你重新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胡沙加尔道:“大汗,我这次来,正有这个意思。”

阿尔斯兰一愕,胡沙加尔说:“不但是我,就是副汗也准备向你投降了,只是希望你能接纳。”

葛萨丹摩喜上眉梢,连声叫道:“恭喜大汗,恭喜大汗!大汗威震草原,萨图克不战而降,正是大汗声威所至!”

俱兰城一战阿尔斯兰虽然夺了城池,但让萨图克的主力全身而退,心里本来很不是滋味,这时听说萨图克要投降,那真是有些出于望外,问道:“萨图克真有这份诚心?”

胡沙加尔道:“是,不过我们可汗有个小小的条件。”

“什么条件?”

胡沙加尔说:“我们希望能够保有怛罗斯。”

阿尔斯兰一听皱眉道:“那算什么,和现在有什么区别!”

“有区别的。”胡沙加尔说道:“只要大汗答应这个条件并通告全族,并将攻到怛罗斯周边的大军撤到俱兰城,大军撤退之际,我们便命术伊巴尔撤出灭尔基,并将怛罗斯面东的城墙拆矮一倍,以示再不敢抵挡大汗狮子般的威严。此后年年进贡。供物数量请定夺。副汗的两个儿子都被唐军捉去,去年副汗又生下一个孩子,已经立为世子,尚在襁褓之中,愿意交给大汗请王后代为抚养。将来大汗对外若再有战事,只要一道命令传到,副汗马上就会出兵来会。”他说到这里顿了顿,说:“大汗,我们回纥族内向来是各部分治,副汗对大汗的诚意,我想如今大汗麾下诸部都不能超过了吧,如果这样大汗都还不满意,那我们副汗就没退路,只好背城死战了。”

胡沙加尔对回纥内部的统治格局十分清楚,漠北民族脑中可没有强烈的郡县科层制的传统,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岭西回纥的统治仍然是介乎科层组织与部落联盟之间,阿尔斯兰各部的族长、酋长,其实都拥有相当高的自治权,诚如胡沙加尔所说,萨图克做到拆城、献地、纳质、上贡、从兵五项,那确实就算是重新纳入阿尔斯兰的统治体系中,阿尔斯兰可以声称一统岭西回纥了,当年土伦等人,以及今日麾下其它诸部,最多也不过如此而已,大部分部族甚至还做不到这五项。如果阿尔斯兰连这五项都不满意,那就说明萨图克只有与他死战到底了。

阿尔斯兰这时牵挂着东面的局势,他为了维持自己的脸面将郭洛的使者骂走,但若说他完全不担心郭洛来攻那就是假的,也不说张迈大军西回,就只是郭洛来攻也有可能逼得他不得不退出怛罗斯地区,那时候他的损失将更大——不但无法得到灭尔基俱兰城,而且还将声威扫地。

而且灭尔基虽小,却如一颗背后芒眼中钉一般让自己极其难受,若能拔除灭尔基,再得俱兰城,那么这个怛罗斯地区便失去了一个完整的防线,萨图克光有一座怛罗斯是无法自立的,便道:“好,我答应他,不过他还得减裁兵马,不得我的允许,兵马数量必须控制在万人以下。如果萨图克做得到,我就让他来八剌沙衮做我的宰相。他毕竟是我的弟弟,我也不想逼得他太甚,若他能来八剌沙衮辅佐我,则我们兄弟和睦,上可以安慰父母在天上的魂灵,下也能给回纥诸部做一个榜样。”

胡沙加尔道:“大汗愿意原谅副汗,两位可汗重新和好,这将是回纥全族的福分。不过减裁兵马的事情,我得再向副汗请命,副汗向来不会违抗大汗的命令。只是怛罗斯新遭败乱,如果副汗马上就走,只怕南边的唐军、西面的萨曼都会生出觊觎之心,能否请大汗开恩,让副汗在这里镇守半年,半年之后,再到八剌沙衮任职。”

阿尔斯兰心道:“只靠怛罗斯一地,萨图克绝不可能在半年之内振兴,甚至没法养伤,只要灭尔基一到手,以后他再有异动,我随时都能打回来。”便答应了。

消息传出,阿尔斯兰麾下尽皆欢呼,他们离家已久,又知道副汗英勇善战,如今又只剩下一座城池,如果强攻对方一定拼死作战,料来这场攻城之战死伤必定惨重,说不定哪天就轮到自己头上了。因此听说萨图克投降,人人欢呼雀跃。

阿尔斯兰虽然答应,却还是稍有防范,军队只是慢慢地撤退,等他撤到俱兰城,萨图克果然命胡沙加尔驰命术伊巴尔撤出灭尔基。阿尔斯兰要术伊巴尔随自己回八剌沙衮委以重任,术伊巴尔却说:“我隶属于副汗,这支军队是副汗交给我的,我必须先将这些部民带回去交给副汗。等到副汗允许,我再来八剌沙衮向大汗效忠。”

这却也是漠北人的习见,阿尔斯兰也不以为意,灭尔基一易主,阿史那·科伦苏马上劝阿尔斯兰杀掉术伊巴尔,将他的军队吞并掉,然后重新发兵攻打怛罗斯。

葛萨丹摩忙道:“不能这样,万万不能!如果大汗这样做,那是失信于回纥全族!以后大汗的命令,还有谁敢信从?”

阿尔斯兰亦点头说:“我岂是出尔反尔之人?”

便放术伊巴尔回去,却让葛萨丹摩定下一个极重的供物数字,他已经计算好了:接下来如何加大供赋,如何劝诱萨图克的兵将,如何限制对怛罗斯城的补给,如何暗中派人骚扰属于怛罗斯的牧民农夫,一步步地压榨萨图克的生存空间,又如何命令萨图克攻击萨曼、骚扰宁远,让他得罪诸国,但同时又埋伏重兵,萨图克如果顺从那会一步步落入他的圈套,如果不顺他便马上发兵,名正言顺地压垮怛罗斯。

术伊巴尔一回到怛罗斯,萨图克果然派人将幼子送了过来,阿尔斯兰的大军分批东撤,准备回老家过冬,同时萨图克果然开始拆矮城墙,阿尔斯兰听说这才放心回去,却命葛萨丹摩的弟弟统领一万五千大军驻守俱兰城,又派心腹重将进驻灭尔基,以为掎角之势,这道防线一立,就算萨图克想要造反亦不容易成功了,而阿尔斯兰若有灭萨图克却随时都可以长驱直入,再也没有障碍。

又过一个月,萨图克果然下令裁兵,结果却激起了手下的激烈反应,大将霍兰不忿萨图克之软弱,认为他先降张迈,后降阿尔斯兰,没有半点立场,因此据理力争,却被萨图克当众打了一通,霍兰羞怒之下,率众向西遁入火寻海周边去了。

连霍兰都走了,许多被裁之兵将不肯就此做个苦巴巴的牧民,以多星散而去,怛罗斯登时荒凉了不知多少,阿尔斯兰派人前去检查,发现城中只剩下七八千军马,至此八剌沙衮方面心中大安,虽然供物一事有些推三阻四,胡沙加尔老是说怛罗斯破败之余,筹集不到这么多的钱粮,求阿尔斯兰宽限几个月,待过了这个冬天再说,“否则怛罗斯城内城外的百姓,只怕全部都得冻死饿死,还请大汗看在怛罗斯城内也都是大汗子民,宽限到明年春天。”

就在这时东方的形势又发生重大变化,因此阿尔斯兰的心思也就渐渐的有些转了。

萨图克忽然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郭洛自不可能不知道,与刘岸何春山商议说:“你看萨图克这么做,为的是什么?”

刘岸道:“萨图克性如豺虎,他肯吐出一块肉来,必是为了更大的一块肉,他屈膝下跪,受他跪拜的人反而要小心。他这番向阿尔斯兰投降,我看该担心却是阿尔斯兰。”

郭洛道:“我也想到他是要谋算阿尔斯兰,只是如今的做法,等于将自己的性命一点点地交到阿尔斯兰手上,弃灭尔基要塞、拆怛罗斯城墙,又献质子,减兵员,既得罪了我们和萨曼,又弄得内部众叛亲离,不出一年,阿尔斯兰就能名正言顺地将他玩死。”

刘岸道:“我看却没这么简单,不如我们再派使者,去责他背盟,看看他有什么反应,再做打算。”

西线风云变幻之际,东线上唐军内外的博弈也在继续。

张迈立帐于常乐,问诸大臣部将接下来的战略,薛复主西攻北庭,慕容归盈主东收河西,张迈一时不决,便问杨易的意见。

杨易在众人的目光下沉吟了许久,因想起那晚和郑渭的深谈,欲待开口,却觉得帐中人太多太杂,有些话说不出口,就在这时帐外马铃声响,张迈喜道:“来了!”

原来张迈自屯大军于常乐,却派薛云山、曹昆、姜山、窦建男、薛云飞五人各率一千二百人,乘胜进入肃州地区,以窦建男为向导,薛云飞为后勤,收取肃州。

那马铃是他赐予薛、曹、姜、窦五人的,命他们战事如果顺利,便可于报捷途中在马上绑上铃铛。大帐之内,只有杨易石拔等寥寥数人对此心中有数。

这时听到了马铃声,张迈传令特许信使骑马到帐前。

不片刻信使驰到帐前,翻身入帐禀道:“启禀…大都护…”河西五将出发的时候,慕容归盈等都还没奉张迈为大将军,所以信使仍然用旧称呼。他来得急,不断喘息,张迈笑道:“不用着急,慢慢道来。”

看了马小春一眼,马小春已经取了一倍马奶上前让他润喉,顺便俯下头在信使耳边耳语一句。

那信使谢过接了,仰头灌下,然后才道:“禀大将军,薛曹姜窦五位副都尉在大将军指点下,从泽北突入肃州,过独登山,一路都无阻碍,三日即达肃州首府酒泉城,肃州百姓惊慌错乱,甘州回纥大将药罗葛·狄平率领残部扼守城池,窦建男副都尉振臂宣扬大将军复唐爱民之意,城外汉家农奴纷纷揭竿而起,助五位将军攻城。围城不足三日,甘州传来消息——张掖乌重胤公的后人,在汉人中大有声望的父老乌爱农号召汉民起兵,将张掖城内四尺以上回纥男子一夜杀尽,占了城池,驰书请我军前往增援,薛云山等五位副都尉以大将军曾授便宜行事之权力,便委曹昆副都尉引一军前往!”

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帐内的诸将几乎都屏住了呼吸听他叙说,信使好容易吞咽了一口口水,继续道:“曹副都尉以八百骑兵,三天三夜驰至张掖,抵达时只剩下五百人,但我大唐旗帜一插上张掖城头,登时满城欢呼,声震百里!甘州规复的消息传到肃州,城内汉民当即起事,杀了狄平,开城迎接我军!卑职从回来之时,凉州亦已传来消息,河西各州父老,都恳切齐邀大都护尽早东巡!以定河西!”

帐内诸将听闻,个个又惊又喜,张迈大喜道:“我本只是想让五将取肃州,不想他们连甘州也替我收了!好,好!河西五将克建奇功。中谋,你说当如何赏赐?”

张中谋地位还不高,这时在帐内是任记录军帐会议的书记,便道:“此功劳可赏银百两,丝绸五十匹,敦煌美宅一处,全体有功兵将,晋升一级。”

张迈哈哈笑道:“丝绸美宅就先免了,我们正待马上厮杀,这么快就要这些享受的东西做什么!别折了锐气!传令:赏五将汗血宝马一匹!他们五个都还是副都尉,我再升他们一级,转为都尉!”又对帐内诸将道:“这五位河西新都尉乃是新归之将,却马上就建立奇功,帐内诸位‘老将’,不要只是我赏赐,你们也给他们一点表示吧。”

杨易微一沉吟,便取了自己头盔与横刀,赏赐了薛云山,薛复、慕容春华、石拔三人也各效仿,各取头盔、横刀赏赐姜山、曹昆、窦建男三人,李膑脱下护身软甲以及于阗玉带,赏赐了薛云飞。

张迈命人取了头盔、横刀、软甲,命郭漳、田瀚道:“你们二人辛苦些,现在就往肃州走一趟,代我赏赐他们,叫他们好好作战,守好疆土,善待新民,我回头便派大兵来援。”

郭漳、田瀚领命去了后,张迈笑道:“甘肃既收,河西便成囊中之物,本来计议大事,不宜轻佻,但如此捷报,值得浮一大白,小春,且上美酒来,列座诸位,各自满饮三杯,待庆贺过甘肃大捷之之后,再议不迟。”

第114章 难处之将

马小春上酒,诸将满饮三杯后,满帐尽是酒意,张迈笑问诸将接下来该怎么办,慕容归盈、孙超等都道:“河西父老,盼大将军如盼父兄,请大将军尽早东巡,以慰诸父老之望。”

张迈本来的意思倾向于先灭毗伽,这时听得东方汉民拥戴自己,颇为意动,薛复则道:“东方父老盼望大将军,高昌兵将便不盼望了么?”

慕容归盈道:“北庭之兵可依薛将军第一套计谋退之,河西局面千古难逢,万不可失。”

张迈问杨易道:“杨将军,你看如何?”

杨易道:“双方都有理,如今我们兵力亦足,既然东西都需进兵,何不双管齐下?”

石拔道:“这话说的好!”

慕容归盈却道:“纵然双管齐下,也得分个主次。”

杨易道:“东方所需,乃大将军之威名,既然如此,便请大将军擂鼓扬旗东巡,西方所需乃是解围破敌之精兵,既然如此,便出动精兵北伐,一以名望德服,一以兵力征服,各有主次,并不矛盾。”

他这话说出来,慕容春华等齐声应是,薛复、慕容归盈也就没什么言语了,张迈笑道:“还是杨将军想的周全。春华,你便整治兵马,随时准备北上。李司马,东巡的事情,就劳你张罗了。”

一挥手,诸将退帐。

慕容腾回到自己的帐中后,低声与慕容归盈道:“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不过这却也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慕容归盈捻须笑道:“并不算两全其美,杨易献策之后,你没觉得大将军安排的整军人手,有什么异样么?”

慕容腾道:“有什么异样?嗯,父亲是说没安排我们?”

慕容归盈笑道:“哪里就轮得到我们?说到亲信,有安西那群老部属排在我们头里,说到新晋,你没看大将军正提拔那五个年轻的都尉么?我们肯定是要跟随东巡的,河西的情况,大将军沿途会有话问我,东巡的事情由李膑来安排也没错,可北进的整军人选中,你不觉得有些怪异么?”

慕容腾啊了一声,道:“对,对!论理,北进的大将要么是杨易,要么是薛复,不该轮到慕容春华啊。”

慕容归盈道:“当然不是他,慕容春华只会是个副将,由他整军,是因为大将军心里还没确定主将的人选!”

慕容腾道:“杨薛两人都是西域难得的良将,该选谁确实有些难了。”

慕容归盈笑道:“难处倒不在这里。杨薛两人,无论谁去,这一番都有七八成以上胜算,难处者,倒在于这一番功劳该给谁。”

慕容腾有些不明,慕容归盈将儿子拉近了,将声音压得更低:“张大将军能成为西北大唐之领袖,不是由于名份,而是出于功勋,既以功勋而立,则亦可以功勋而失。如今咱们安陇唐军,在大将军以下有三员‘难处之将’,郭洛是国舅爷,留在西边镇守后方,不说他,剩下两人,则以杨、薛功劳最为显著。其实当初大将军就算不自己亲征,坐镇疏勒而派杨易主持东方战事,夺取龟兹不在话下,就是击败毗伽也未必不能,然而他还是离开当时的根本之地疏勒,自己来了,因为若让杨易连取诸镇,声威大盛,则安西的权力架构必生不稳。因此这一两年来杨易其实是被压着,直到这次同来沙瓜,患难与共,才再建大功。然而这场夺取河西的战争关键,明眼人谁都看得出乃在于薛复。此人水淹诸胡、诈取宁远、招降库巴、进逼龟兹、飞夺银山、奔袭高昌,最近更是力排众议,天降敦煌,若是再让他扫灭毗伽,尽取北庭,那他的功劳就要压过郭洛杨易,成为安陇自大将军以下第一人了,这个格局,不但对大将军来说不是好事,内部一旦不稳,对整个西北唐军来说,也不是好事。”

慕容腾道:“这么说来,大将军要压着他?那么这次北进,应该会派杨易去了?”

“那却又难说了。”慕容归盈的声音压得更低了:“薛复他并非新碎叶城嫡系,其影响仅限于军方,功劳再大,最多也不过做个李靖、李世勣,最坏的情况就是做了韩信。但杨易无论在旧派新派、安西河西、文臣武将中都广有人脉。若让他统领大军,一举荡平毗伽,那以他功劳之著,只怕却会成为更大的麻烦。”

慕容腾道:“那岂不是两个人都不能派?那大将军就只能自己北进了。”

“是啊,本来这样是最好的。”慕容归盈道:“但东巡河西,同样也是大事。只派几名小将前往,取甘州、肃州不是难事,但凉、兰诸侯眼看大将军虎驾不至,却必观望,若见大将军先西伊而后凉兰,则将犹疑。以如今形势而言,凉、兰这两个地方只能德收,不能力打,一打就有可伤害大将军在当地汉民心目中的民望。凉兰地近关中,如果在此行虐,京畿很快就会恶名风传。河西为大唐之侯宾,安西为大唐之要荒,以河西而统安西者为顺,以安西而统河西者为逆,此间微妙,乃是胡汉分野所在,大将军若是真是长安特使之后,就不至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会议散后,马小春献上醒酒汤,张迈道:“我没醉。”推开了。

日渐西斜,黄昏时慕容春华来报,说三军布勒已毕,随时都可出发,张迈皱眉道:“怎么这般快?可别出了漏子。”

慕容春华道:“诸路大军抵达常乐已非一日,在杨将军的安排下早已经井井有条,末将只是传令整合、巡视诸营而已,并不费多少功夫。”

张迈道:“好,你且下去待命吧。”

慕容春华道:“大军已经准备好,主帅是谁,还请大将军示下。”

张迈道:“现在都已经近黄昏了,难道还需要连夜进兵不成?你且下去休息吧。”

慕容春华也是识得进退的人,不敢再问,这才出来,马小春献上奶茶,要说什么,见张迈神色凝重,便不敢开口。如此直到天黑,李膑推着轮椅进来,马小春便将所有侍从遣走,自己识相地躲到一边去。

李膑进来后道:“大将军,东巡的事情,已经准备妥当了。”

张迈道:“好。”

李膑欲言又止,要出去,却还是回过头来,道:“大将军北进主帅,定了没有?”他是司马,刘岸不在便是最高参谋,有资格问这句话。

张迈道:“你认为该派谁?”

李膑道:“可派杨将军为正军,出伊州,派薛将军为奇兵,绕道走渠离,从银山大寨掩袭毗伽。”

张迈哈哈笑道:“那薛复可以不用去了,只要给阿易一万雄兵,他一个月内就会大破毗伽于高昌城下。等薛复赶到,阿易的人只怕已经在天山北麓了。”顿了一顿,道:“若是反过来,让薛复在东,阿易在西,情况只怕也一样。”

李膑道:“若不然,就让慕容春华统兵吧。”

张迈沉默了下来,道:“李膑,你说出这样两个答案来,分明对我的难处已经心知肚明。可我这样为难,并不是出于私心,怕杨易、薛复压过我而威胁到我的地位,而是因为眼下咱们这种稳定的格局来之不易,如果薛复或者杨易有一人功劳太过卓著,会影响我们内部的平衡。我最怕的,就是咱们内部的权力结构失衡而陷入到内耗中去——那是我最不愿意看见的。现在杨薛两人为北进高昌的不二人选,若我不用他们而用慕容春华,将事情做得这样明显,就算薛复敬我,阿易爱我,两人对我并无芥蒂,只怕他们手下的部将也要认为我嫉贤妒能,那样同样对咱们的团结不利。”

李膑见张迈对自己坦诚相告,显得十分感动,说道:“大将军,既然你是这样的想法,那为什么不直接找杨将军、薛将军说明白呢?”

“这…”张迈道:“这些话,对你还好开口些,跟他们说…却有些难开口。”

“难开口也要开口。”李膑道:“将事情摊开来讲,就算当面吵架,也好过大家都闭上了嘴巴彼此猜忌,那样反而会流于阴谋。你看今日议事,大家不都存了心机了么?薛复难道就不懂得可以分兵?可他又不敢自请为主将,反而自请为先锋。杨将军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以前还在灯下谷时,大家只怕不是这样子吧。就是在下疏勒的时候,大伙儿说起话来也畅快得多,但现在,连小石头有时候都懂得装糊涂了,这股风气,只怕不是什么好兆头!”

张迈听得一惊,李膑又道:“大将军,我本来也是你的敌人,可自投效以来就十分庆幸自己没跟错队伍,咱们一路走来,无论敌人是谁都屡战屡胜,靠的是什么?靠我们的兵力?还是靠我们的计谋?不是啊,我们靠的乃是我们没有敌人那么多的内耗。咱们的兵力、计谋都不见得比敌人强多少,可在许多关键时刻,敌军总是会犯错,计谋与战略的错误也就罢了,最致命的却是他们总在内部分裂,因此力分则弱,甚至互相扯皮!他们兵力虽强,智谋虽深,但用在自己人身上的却比用在我们身上的还多。而我们却拧成一股绳!所以才能百战百胜!如今我们队伍越来越大,领地越来越多,军民越来越杂,出现分歧、矛盾也是应有之义,但我觉得,我们的核心团体却应该彼此坦诚,如果我们这些人都开始互相算计,让这股风气蔓延下去,只怕我们接下来的路走不了多远了。”

张迈听得跳了起来,叫道:“不错,不错,李膑,你说得不错!就凭你刚才这一番话,河西一役的首功,就该是你的!那北进的统帅,你认为该由谁来担任更加合适?”

李膑笑道:“首功是谁的,无所谓了。至于说北讨毗伽的重任该由谁来担任,大将军既然感到为难,为什么不直接找杨、薛两位将军来问一问?我想他们这会应该也还没有入睡。”

张迈道:“你说的对。”便要叫马小春却请杨易、薛复,不料便听帐外杨易咳嗽了两声,问道:“迈哥,你睡着了没有?”

第115章 交心

杨易走近张迈帐中,见到李膑,李膑微微一笑,道:“属下告退。”便走了。杨易问张迈道:“还没入睡?在和李司马谈东巡的事情么?”

“不是。”张迈道:“我们是在谈北伐的主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