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技术活,想是你不会和巧力儿,咱们又没玩过这东西,找人教教就是了。”唐依赶忙安慰道,开玩笑,自己的老公自己不护着,谁来护,当然引来李淑他们的一阵讥笑。

高阳跳下马,白了段断一眼,伸手抢过他手的弓,拿了一技箭,用最快的速度拉满再稳稳的射出,正中不远处的一棵树干上。那动作叫一行云流水,唐依都忍不住叫了一声好,果然高阳就是高阳,当然她也不忘记看看段断,这倒霉催的,别真的会羞愤撞墙去吧?

“那树很贵的。”段断倒没羞愤,人家直接弹跳了起来,冲向了树,这是他的园子,树可都是他花钱买来的。

高阳把弓扔给了下人,怒视着唐依,“看到没,守财奴怎么舍得用力气。”

“果然,用了力气就得多吃饭,吃饭是要花钱的。”雪雁笑了,调侃起来。

唐依抚额,看着段断刚刚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冲出去的样子,完全没有一点被女人比下去的自觉性,人家心里最重要的是那树很贵,千万别被射死了。

他怎么一点也不想想小胖子还在呢,小胖子的爹被高阳比下去了,小胖子会不会有心理阴影呢?她觉得鸭梨不是一般的大时,这位小器的性子又跳了出来,小胖子正是人格养成时,‘额的神啊’唐依心里呻吟着。

“你懂不懂什么叫物种保护,你知不知道这种半枫荷在我们那儿已经快灭绝了?还有这园子里有好些树都是我们那儿已经灭绝的?保留物种是很重要的知不知道。”段断回来挥舞着那支箭吼着。

唐依真对植物没什么研究,谁灭绝,谁没灭绝她一个也认不出来,但‘灭绝’这个词她是却是听得懂的。物种的消失其实代表着生物链的一小环被断掉了,地球其实就跟人的身体一样,就是一部精密的仪器,甭管多细的线断了都引发大的问题。

第一八五章华丽的走题

第一八五章华丽的走题

“灭绝什么?”高阳没想到段断回来还会发脾气。有点怀疑的看着唐依。

“我们那儿像这样快要灭绝的树种都是要保护的,比人精贵。”唐依能解释物种保护还有地球生物链吗?不能,所以只能泛泛的说说。

“保护什么,就是棵树,这种树我家园子里多得是,让人给你们送来。”李淑是护短的,再说她也不觉得一棵树值得这么多人站在这儿讨论。

“就是你们这种心态,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物种都消失了。”段断恨啊,立即吼道,“珍惜、珍惜知道不?这世上若是没有这些树,没人动物,没有飞禽走兽,光人活着有什么劲?真的就这样了,你以为你们能活吗?”

雪雁看李淑有点尴尬了,忙笑了笑,“清扬,这在你们那儿灭绝了,并不代表大唐也会灭绝,我们大唐…”

“长公主,其实在我们那儿原先跟大唐一样,也是什么物种丰富的,只是大家都跟现在大唐一样,一点也不在意他们的存在,后来慢慢的好些珍稀的物种都没有了。”唐依忙出来解释,总不能让段断跟他们吵起来吧。

“其实树有没有也许在你们看来是小事,这棵没有了,还有别的,难不成还缺这点东西对不?其实不是的,就算我们儿歌里说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造物神奇,每一种物种都有其生存的必须性,他们代表了食物链的一环,一种树灭绝了,代表它那一支一串的生物灭绝。也许我们现在看不见,但是这种影响是巨大的。最终也许是毁灭性的。清扬是看到大唐还有就起了保护的心,生怕像在我们那儿一样,到时要啥没啥,再说真的等失去了,再后悔不是也不是咱们该做的事吗?”

唐依无奈,争取把自己知道的简单的告诉这些人。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孩子,小胖子他们是不指望了。但是房家四个孩子却应该能听得明白了。

高阳他们没一个听懂了,但是李淑和雪雁却听到别的地方去了,就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道理读过书的人都知道,但是问题是真的想明白里面道道的人却没有几个。

现在他们躲在段家的园子里,说白了都知道外面要动了,他们怕沾火星,于是都跑了,跑得比上次谋反时还快,就是知道这次的影响比上次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们其实心里都权衡了很久,站在哪边?当然都是人精,都知道皇后和淑妃输定了,输不在他们失宠,而是他们所处的地位,还有身后的背景上。

不然此时为什么他们都躲到段家。真的没地去了,还是表明他们的态度?现在唐依说起了物种的保护,表示缺一不可,少一个,就是少一串时,他们又有些了悟,但也有些迟疑。他们都是老谋深算的主,他们都不禁怀疑唐依说这话的意思了。

唐依在暗示什么?

如果唐依知道他们此时心里想的什么一定会去撞墙的,因为她说的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一点旁的意思也没有,保护树种,保护珍稀的动物都是必须的,这是现代人受过的起码的教育,她能有什么旁的想法?只是她错估计了这些脑子太好使的古代人了。

几天之后,京里传来消息,萧淑妃与皇后同党,也被贬为庶人,关在冷宫之中。大家接到信脸色变幻莫测,齐齐的坐在内堂里,都不说话。

“我们是不是该回去了。”高阳可不是他们,她已经打了几天猎,然后又看着窦驸马他们摆东西又是几天,都快待不下去了,可是也知道雪雁和李淑没说走,表示京里不安全,还是老实点在段家呆着比较好,现在京里有消息了,原来大家等的就是这个消息啊,为这点事还值得出京躲一趟,高阳真是鄙视姐妹们啊。

“现在才刚刚开始,回什么?”李淑白了她一眼。

雪雁笑着看看自己的杯子,想了一下,“清扬,你们是不是该走了,毕竟五皇子应该回宫了。”

“我事没办完呢,陛下想要儿子会派人来要的,不用急。”段断头一缩,马上反驳。开玩笑,现在回去,那不是顶风做案吗?李雪雁你是朋友不是?

“你们怕什么?”高阳真是恨啊,为什么这些人都不肯把话往明了说呢?其实她也知道,现在这堂上,除了自己谁也不会乱说话,但都想开口问问段家夫妇是什么想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要知道段家背后的武MM是怎么想的,那么除了她出来装疯卖傻之外,还能怎么办呢?

“你觉得呢?”李淑冷冷的看着姐姐,怎么都这么大了,还没学会长脑子?李淑想制止高阳,就算这里在坐的说得上都是自己人了,但是她还是不想高阳出来乱说一气。

“不就是皇后、淑妃都完了,武昭仪马上就要上位了吗?依依是昭仪的师妹,敏之、慧之是昭仪的亲外甥,你们该高兴,怎么怕成这样?”高阳马上接口,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唐依他们,把她想问的正好一气问了。

唐依撑头,她现在最不想回答的就是这个了,因为在她看来,战争不是结束了,而是刚刚开始。突然回头看看敏之,“你怎么还不成亲?你母亲不急?”

“急啊,哥哥不肯能怎么办?堵都堵不到人,娘找我好几次了,都急哭了。”慧之多聪明的小孩子啊,马上接口,充分表现出了一个心系哥哥的好妹妹的态度。

当然她也说得说实话,敏之快成家里的心病了,天天泡在学堂里,就算没事了,他还要去义学,还要帮段断管一些杂事,贺兰夫人都抓他不住,到段家都堵不到人,还谈什么说亲。

本想着一气之下自己拿主意定个亲算了,现在以武MM在宫里的地位,找个好人家一点问题也没有,只是想想敏之和慧之越来越自主的性子,贺兰夫人还是没敢动手。

找武MM哭述,武MM不理她;找唐依,人家管得着吗?她只能找自己亲生的女儿,女儿总能跟儿子说上话吧。于是慧之就成了母亲的发泄口,快烦死了。

“咳咳,你们别走题好不?现在谈什么敏之的婚事,谈我们为什么不能回长安”高阳是那种能轻易被转换话题的主吗?坚定不移的把话题再拉回来。不经意看到敏之竟然对她一脸感激,当然被高阳瞪了回去,‘老娘又不是为了你。’

“我是说,趁着我们有空,不如替敏之说个亲,等回了长安就忙了不是。”唐依干笑着。

她对敏之和杨老太的关系是很敏感的,这些年,他们和武MM、敏之、慧之的关系是很好,可是让大家都很奇怪的是,段家和武家的关系却非常一般,甚至于说有些冷淡。也就过年时执晚辈礼,送个节礼,拜个年,平常少有往来。

杨老太倒是想跟他们把关系拉近了,开头时也带着贺兰夫人常来走动,但许是印象不好,段断对这俩人避如蛇蝎,从来不敢单独跟他们呆在一块。

唐依本来就话少,她又是理智多于情感的人,对着李淑、雪雁,这样跟她一样的女子还能找到点共同话题,对高阳这样单纯热情的她也能放下心防。但对杨老太和武丽娘,她真的真的不知道怎么面对,只能老实客套的迎来送往,一点差池也不敢露。

不用几次,杨老太也就知道了,段家对武MM虽然真心,但不代表他们对武家能付出同样的真心的,也就不讨这个嫌了,两家也就维持在淡淡的交情之上。

武MM也不管这事,基本上人距离远了,能看清很多事,武MM倒是真的对自己娘和姐姐有感情的,但感情是不经磨的,在段家住了大半年,到了宫里再看看,还有什么不清楚的,不是说娘家对她有什么不好,而是觉得被人所图的感觉很伤心。

所以当杨老夫人有意无意的跟她报怨段家对他们的冷淡时,武MM根本就不理他们,冷淡才是对的,真的亲热了,谁知道又能闹出什么事来。

敏之和慧之就在两家的尴尬关系中努力平衡着,慧之还好,毕竟她嫁到了薛家,也算是唐依的娘家,她靠靠唐依在婆家能好混一点,这是武丽娘的乐意的,但敏之凭什么?这些年,敏之跟段断的时间更多,帮着段断打理生意,帮着他管理义学,对武家的贺兰家的事却一点也不上心,更重要的是,他竟然对家里的提的女子一概不理,让杨老夫人和武丽娘对段家的意见也就更甚了。

唐依也知道,现在敏之读书、工作什么都很好,在段断有意无意的引导之下,他三观很正,甚至于有点向迂腐的方向发展了,所以应该不会再出现历史上那件可怕的事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敏之不找到一个真心喜欢的妻子,她总也不放心不是。再说还有武丽娘虎视眈眈,让她觉得自己夫妇不关心敏之,耽误敏之就不好了。

第一八六章 公主的选择

第一八六章 公主的选择

“你们这些人有一句实话没有?”高阳终于拍桌子了,“敏之想成亲我给他做媒,现在你们说正事”

敏之本来对高阳一脸感激的,现在马上就木然了,眼观鼻,鼻观心,就跟没听见一般。

元超清了清嗓子,大家都转头看向了他,元超是文人,很浪漫的文人,可是他也是少小丧父,自己顶家立户到今天的,也经历了不少政治斗争,他能保持好心态就是不去想它。现在坐在这儿了,能不想吗?不想也不成了不是。他觉得这么闹下去有点不像话了,既然都不说话,他出头就出头吧。缓缓的说道,

“我想现在的问题不是在于谁被废了,而是武昭仪如何进位?长孙老大人一定不会答应,只怕又是多事之秋了。”

大家都沉默了,是啊,谁不知道长孙无忌能当大唐一多半的家,高阳还能想起当初房家差点灭门的事,恨归恨,可是却一点办法也没有,现在让她回长安她都不回了。回去看着李治跟长孙老头火拼,自己受池鱼之殃?她又没病。

“依依,昭仪没交待吗?”雪雁看着唐依,她也不耐烦了。

来了这么多天,原来她以为唐依会主动找他们,替武MM拉取后缓,这样,她也能知道武MM的底牌在哪。哪里知道,这些天,唐依除了陪他们玩之外,多一句都没有,让她完全不知道下一步她们该怎么做。

等到现在高阳都把话逼到这份上了,唐依还是不开口,让她不得不站出来了。她希望能得到明确一点答复,毕竟坐在这儿了,表示他们的态度了。

“这是陛下的家事,我们毕竟都是外人,是不好置喙的。”唐依憨厚的笑着,摇摇头,不肯多说一句。开玩笑,现在说咱们找人去劝劝长孙无忌吧那不是找死吗?还是躲远一点安全。

雪雁看着唐依思索了好一会儿,回头看看李淑,“兰陵,你给皇上写封信,先表明咱们的态度,淑妃之事,切莫伤心难过,保重龙体;再就是,家事如天,我们虽至亲骨肉,却也不敢置喙,请陛下圣心独断。”

唐依真是太佩服雪雁了,唉,可惜‘乡下干部’死得太早了,不然吐蕃现在得什么样啊,那个禄东赞不见得是这位的对手。

兰陵也笑了,点点头,估计除了高阳大家都明白了,也都松了一口气,也就散了,各自回院,自己偷偷的再讨论去了,唐依和段断只是叹息,怎么能聪明到这份上。

“唉,人精啊”唐依摇头叹息。

“是,开不好还能救长孙无忌他们一命。”段断轻笑了一下。

“为什么?”唐依没想到还有这功能。

“你想,现在矛盾还没有激化,李义府还没有上折为武MM请封,大家只是心里有数,但都没动静,所以兰陵的折子一上,李治他们就明白了,这是皇家的私事,与朝政无关,自然也就不用长孙他们批准了,所以自己就能办了。长孙他们闹,李治也能用皇帝的谱来压下去,毕竟长孙他们师出无名不是。再闹着说什么请辞,告老什么的,皇帝能马上就批了。借力打力,李治玩得溜着呢。”

段断倒是很喜欢雪雁这招的,她那句‘虽是至亲骨肉,却也不敢置喙’的话实在说得太好了,他们是至亲骨肉,他们都不能说啥,你长孙只是舅舅凭什么说?就算舅舅是长辈能说,但毕竟这是家事,内部矛盾,与朝庭无关,那么回家吵,别在朝上吵,这样能有效的避免新旧势力的血拼。

还有一点他没说,这样至少李义府这些小人也没什么机会搭上武MM了,为朝庭少了一大害了。

“所以只要矛盾不激化,只要他们老实的回家去,也许大家就能保住体面。”唐依明白了,点点头,有点高兴了,这样真好,温和的处理大多事事情是最好的结局。

“看老头懂不懂事了。”段断可没有那么乐观,毕竟这些日子的接触,老头子不是那么容易妥协的一个人。

唐依才懒得管呢,只要别招上他们家就成了。闭眼睡觉,这些天,天天跟着他们去打猎,逛园子,果然应酬也是技术活啊。

而李淑房中却彻夜亮着灯,一个小小的问安折子,她和驸马可以说字字推敲了,要把意思表达进去,又要不能露出破绽,难啊。

第二天把折子先给雪雁和高阳看看,毕竟他们也是要署名的。高阳不看,反正她也知道这里面最笨的就是她,不用费那个心思了。雪雁认真的看了,也推敲了半天才点点头,“也就只有你和驸马能写得这么好了。”

“姐姐”李淑难得羞涩了一下,她现在也终于觉得有个可以信任的姐姐是件幸福的事了。

雪雁笑了笑,直接递给唐依,唐依愕然的看着她,这是公主的请安折,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雪雁笑了,摇摇头,还给了李淑,让她快点递出去。越早表明自己的态度越好。

段断和唐依其实现在心里更没底了,这些公主们住在自己园子里,李治不会怀疑他们这折子是自己的主意吧?他们可不想负责。

不过现在想起要推责任好像也晚了,早干啥去了。

李治收到折子果然非常高兴,本来是想找机会跟老臣们商议一下重新立后的事,毕竟对一个国家来说,一连贬了两位后宫是很让人怀疑的事,早早的解决这件事是此时作为君主必须要做的。

想必长孙大人也正等着自己出招呢。现在李淑的请安折解决了大大的问题,就是啊,这个是他的私事,与朝庭有什么关系,绝好的借口,根本就不用跟任何人商量。

当然他也会怀疑段断和唐依在里面起了什么作用,而武MM的回答越最接近现实,估计也是太了解他们了,武MM看完了折子,直接说道,“歪打正着。”

“为何?”李治有些好奇了。

“一定是人家想通过依依试探臣妾的想法,而依依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她是能躲就躲,能赖就赖的,自然要说这是这个是您和臣妾的私事,她怎么好管,结果被人家听成了暗示。”武MM笑了起来,但心里倒是暗暗的赞许起这些公主们的聪明来。

李治一想也是,唐依那性子真是很让人气馁的,好听点就是胆小如鼠,直白点就是油盐不进。

“他们要躲到什么时候,以为躲着就行了?”李治懒散的躺下,看着武MM,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这儿倒是成了他能安心躺下休息的地方了。

“单纯的人自然有他们自己的想法,由他们去吧。”武MM倒是很淡然,想想,“是不是该把弘儿接回了,再住下去,只怕就成野人了。”

李弘被小胖子带得挺好,两人很有中和的意思,一个向没心没肺发展,一个往温文尔雅了发展,这正是双方家长所乐见的,当然了,再往深了发展,武MM就不干了,‘我们家的可是皇子。’

“他愿意回来吗?我前儿去看过他了,他和小胖子正跟着那群疯子玩青铜器,听说他们准备再多找几样,好把他们的朝代都奏齐全了,你说清扬是聪明还是笨啊?”李治还郁闷呢,知道他们在搞博物馆,他就过去看看,顺便也好探探风,都躲出来,还都躲在段家,表明他们想支持武MM吗?

结果去了,段断跟房二带着女士们出门打猎了,家里留下的就是一群文化疯子,而小胖子和李弘竟然也留下了,跟着那群疯子们在研究两周的朝代更替,小屁孩子能听得懂吗?结果两个小屁孩子竟然十分痴迷,都不知道是不是转性了。

跟他们能谈什么?谈了半天两周的器物特征后,李治回宫了,出门时还没来得及问问李弘要不要跟他回宫,结果李弘直接单膝点地,恭送他回宫,一点不带留恋的。

武MM想想摇摇头,上次小胖了挨打后也是,本想让李弘在宫里待几天,让自己好好安抚一下他的心情,结果李弘直接跟着唐依走了,好像完全忘记自己的家是皇宫而不是段家。自己生完李贤,派人去接吧,这位已经很会说话了,两个转折就把来人打发了,什么孩子啊。

“让他就这样?”武MM深深的担忧起来,她就两儿子。

“再过些日子吧”李治有自己的想法,毕竟此时也不是好时机。

武MM肯定不会当着李治的面反驳他的决定,但是想来想去,不是觉得让李弘天天跟那些文化疯子在一块也不是什么好事,皇子可不能成为文化疯子,于是还是派人送个信,让他们回来,不许再让李弘瞎混了,他该正经读点书,知道点事了。

唐依接到口信能说啥,她早就树立了,‘武MM永远都是对的,不对也对’的观点。所以立马把武MM的指示跟几位公主们一说,几位公主们才不管武MM话面上的意思是什么呢,她们听到的是背后的意思,危机解除了,武MM要着着手教儿子了,所以她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第一八七章

第一八七章

大家都挺高兴的,除了窦驸马等人。于是段断很体贴的说,‘只要你们想住,就可以永远这么住着。我的东西就是你们的东西,平常没事还能跟来看东西的孩子,说说背后的故事,多好的教育方式啊…’

听得窦驸马和元超他们热血沸腾,因为这些日子的研究,让博学的窦驸马他们现在非常着迷于两周时代了,特别是段断告诉他,他们那儿有一门学科就叫考古,专门教人怎么从这些古物之中寻找失去的过去。

这让窦驸马和元超非常受启发,恨得由他们亲手创立大唐考古学才好,现在说让他们回长安,怎么舍得。现在段断开口了,他们马上觉得也许段断市侩了点,但总的来说还是个好人。

李淑听到段断说他们可以永远住在这儿时,倒没感激,直接狠瞪了段断一眼。什么人啊,直接就忽悠他们家傻子给他做白工了,将来真有人来看这些破烂时,他们家傻子一定会站出来给他们免费讲解的。

“咱们回家去研究,宫里这些东西多得很,我让皇兄都送到家里来给你玩。”李淑坚决不让自己老公被段断骗。

宫里库房里这种东西应该也不会少,借出来给老公玩应该没问题的,实在不成,她就让皇兄办个公立的博物馆,让老公直接泡在里面,好歹那里面还有官职,够体面。

窦驸马倒是很听话,马上就跟李淑走了,顺便还告诉元超、敏之,以后到他家去研究。元超、敏之、还有薛家大少爷都忙不迭的答应了,开玩笑宫庭收藏怎么是段家可比的。

得,段断留人的计划算是破产了,不过没关系,他谁啊,让这些专家给他当讲解员是大材小用了,让雷总管直接找了个眉清目秀的少年出来,让他把每件器物下面的讲解辞背熟了,有人问时他来答,段家博物馆终于开张了。

大家也不知道什么叫博物馆,听说了,于是段家花园又热闹起来了,因为那天对物种的争论,段断还让人把每棵树上都放了一小块木牌,介绍每一棵树的名称,有什么功能,还有一点就是生长方式,虽然看的人极少,但段断还是这么干了,在他看来能干一点是一点不是。

武MM立后的事也不耽误,李治并没有在朝上说,直接请长孙无忌进宫家宴。家宴的意思很明确了,这是家里事,你是我亲娘舅,我娶新媳妇,当然得跟你说说了。

当然了,长孙老同志**意志还是很坚定的,听完了,直接就拂袖而去了。李治和武MM也不生气,早料到了。真的长孙说:“好啊,早该这样了”只怕李治和武MM能直接吓晕过去,还是这样比较好,多么正常啊。

李治转头就赐了很多财物给长孙无忌,又把他的儿子加封,第二轮较量开始。长孙无忌还是坚定不移的摇头了。李治点头,很好很正常。

第三轮就直接发召书,封武MM为皇后。

长孙无忌气得直抖,趴在殿上半天起不来,想说啥,可是人家已经宣旨了,什么叫君无戏言,什么时候正式在朝上宣旨的事都不可能被反驳,当初长孙无忌是这么教李治的,他现在想反驳,想让李治收回成命,半天说不出口。只能趴在那儿,使劲的磕头老泪纵横。弄得李治都挺难过的,忙让太监去摸起他,坐下,但就是不让他说话。

褚遂良也上前一步,结果李治对他可没有对自己舅舅那么好的耐心。

“朕之旨意,爱卿们还想置疑吗?”他扫了一眼朝上的人,除了褚遂良大家全都低头了。

褚遂良站住了,很有些进退不得。立后是国之大典,这能说是陛下之家事吗?可是问题是,李治已经开头说了,这是他的家事,从头到尾他就没有想到要拿到朝堂上说,让他们这些人想阻止都找不到由头。

淑妃下马,他就已经跟长孙说过了,陛下的意思很明确,他要立武昭仪。长孙却漫不经心,认为如果他们这些老臣不答应,陛下是不可能成功的。褚遂良想想也是,立后皇帝一定要找他们商量的,只要他们态度强硬,想来陛下也不可能一意孤行的。

再说了,李治后宫里没有更合适的人了。再找一个身份过得去的佳丽送进去,没一家愿意。爱荣华富贵不假,可是他们都不是傻子,王皇后和萧淑妃都败了,谁家愿意把自己家的小孩送到宫里来送死?

弄得他们很被动,现在好了,长孙那儿被塞了一嘴的药丸子,人家根本不能开口,其它人都低头了,自己怎么办?低头?一世英名啊可不是不低头,怎么办?

好半天,褚遂良静静的跪下,取下冠冕放到地上。

“爱卿要告老还乡?本来还想请爱卿立后大典的,不过爱卿是先帝留给朕的肱股老臣,朕怎忍心让你如此劳累。好吧,爱卿好好养老。”李治也没给褚遂良说话的机会,笑了笑。

曹公公点点头,一句退朝,没事了。

长孙被人送回家去了,褚遂良就没这么好运了,就那么跪在殿上,半天回不过神来了。就这么的告老还乡了?

武MM被立为皇后,在“无人反对”的情况下,立后大典自然非比寻常,唐依自然得进宫朝贺,顺便把李弘送回去,人家都是嫡子了,再在段家住着就真的不合适了。

武MM倒是保持了一贯的平静,屏退左右,室内就他们俩人时,武MM给了唐依一个折子,唐依看看,也是李淑写的,但这个是专门给武MM写的。李淑先写了对武MM当上皇后的恭贺之意,而后面笔头一转就提到了唐依说的物种论,然后是牵一发动全身…唐依看完了,每个字她都认识,不过连到一块,她完全不知道这想表达什么意思。

“兰陵长公主想说什么?”唐依一脸的茫然。

“那个物种论是你说的?”武MM更关心这个。

“是”唐依把那天的事一说,还是一脸的不知所措,轻轻的抖抖自己手上的折子,“这个有什么意思?”

“让我留王氏,萧氏一条生路。”武MM笑了起来。

李淑三位长公主在自己登上后位的事上是起了大作用的,最早表明了他们的态度,因为他们表态,李氏族亲们现在都保持了默认的状态,都没有出现抵制与反弹,这是让武MM甚为感激的事。

毕竟无论哪朝哪代,婚姻都不是两个人事,而是家族中的大事,谁都可以出来说两句,而且是无罪的。现在自己顺利登上了后位,李氏族亲们没有声音,这才是让李治能强硬对待朝臣的原因之一。

现在李淑表示想要‘保留物种,维持平衡’,其实武MM就算不乐意,她也准备要给李淑这个面子了,但还是想问清楚罢了。

她相信唐依的无心,听唐依说了全本,她倒是深思起来,以为李淑是向着王氏和萧氏,现在听唐依一说,倒不见得了。

唐依怔了一下,突然灵光一闪,王氏和萧氏现在可都在宫里冷宫里待着呢,历史上著名的‘回心院事件’可是会让武MM一生都留下残忍的污名的。

如果现在按物种论里说的,保留他们,放到宫外去,好吃好喝的供着,如果还若事,武MM不管也会有人管的。但不用武Mm来背黑锅不是。虽然觉得李淑他们脑子是太好使了一点,但是唐依现在反而觉得这是好事了。

“师姐,其实长公主这话也没错。王氏、萧氏犯了错,不是你们的错,现在把她们关在冷宫里,变数反而太多。你说他们虽然贬为庶民了,可是他们还是皇子的娘,让他们跟自己儿子一块去吧。”唐依把折子放回武MM的手中,轻轻的说道。

“变数?”武MM想的是自己如果答应放他们出宫,让他们在外头与朝臣联合起来对付自己,那自己不是有点傻吗?可是再想想,在段家不断被提起的《郑伯克段与嫣》,是想让她欲擒故纵吗?正算计着呢,唐依却说起‘变数’,这是怎么意思?

“师姐,这是宫里”唐依真是头大啊,李治什么德性她不知道了,他烦王皇后他们是烦王皇后背后的那些东西,真的没有这些东西了,李治对这些人还不定怎么样呢,王皇后、萧妃可都才二十多,正是好时侯。

武MM笑了,现在她更信任唐依了,因为唐依真傻,这会了,想的不是内外纷争,想的不是夺嫡大业,估计也就她能想到争宠上去,要把潜在的敌人送得远远的,绝对不能出现在自己身边,就这脑子,她能不信吗?

第二天,武MM以皇后的名义向李治上书请求放王氏,萧氏出宫与其子同住。理由跟唐依说的,他们虽是庶人,却也是皇子的娘,让他们跟着儿子是皇家对他们最大的宽恕。正好也显示陛下之仁德。

第一八八章 倒霉的义府

第一八八章 倒霉的义府

李治不太高兴,毕竟对他来说,他可是好不容易才把他们扫清了,现在放他们出去,正好与那些有不臣之心的人找到机会吗?

武MM则轻轻摇头,“陛下,王氏萧氏有错,但毕竟他们是陪伴陛下多年之人,请陛下念在皇子的份上也要为他们留一分体面。”

李治更气了,萧氏就算了,那王氏的养子现在可是太子呢。王家也没有真的倒台,王氏出宫,正好给他们窜联的机会。武MM当上皇后就昏了头吗?

“正是这样,更应该让王氏出来了,陛下,太子之母为庶人也就罢了,还背着罪身关在冷宫,让太子如何服众?”武MM更加语重心长了。开玩笑,武MM能说,这样还能当太子吗?

李治也不傻,马上明白了,立后这事解决得太快了,事后李治反而后悔了,要知道如果再激烈一点,他正好扬刀立威,以绝后患了,现在好了,平稳过度,该打的人一个也没打着,给了他们喘吸的空间,这不是李治想要的。

现在武MM倒是提醒了他,是啊,将计就计、顺水推舟,估计很快就有人说李忠不适合为太子的折子了。王氏如果跟李忠一块,一定不会甘心情愿的让李忠挫败,那么很多事就能办了。只要这些人走在一块,他就能一举拿下,而且还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况且传言这事越躲越烦,只怕更让人诟病,真的放出来了,放在宫外,反而容易控制了。

很快李治下了圣旨,把武MM的请求公开,然后表明,他是应皇后的请求,放庶人王氏、萧氏与子同住,颐养天年。王氏住进了太子*,而萧氏的儿子还小住在宫中,为了让母子相聚,还是给他在宫外准备了府邸,让他出宫与母同住。

本来朝臣们对武MM为后的事多少都有些不舒服的,谁乐意被皇室漠视,而李治这次的立后事件就表明了皇室的漠视,这非明君所为。

当然他们也不会明说,你们不闹,让我们这些人怎么混啊,想混个忠臣没机会,想搭上新后的顺风车更没机会,你们上位者也太不把朝臣当人啊。下面无论哪方都是满腔的血泪。

可是他们谁都不敢说啥,想学忠臣的看看长孙无忌,看看褚遂良,谁还敢啊?

当然他们不会说他们不敢,他们一直强调的是,他们找不出理由反对。比如说武MM是先帝宫人。他们谁敢说?李治在封武MM昭仪时已经解释过了,武MM在先帝宫中只是小宫女,跟先帝没关系。现在再翻出来说,陛下给先帝戴绿帽,话没说完就被李治给砍了。

换一个,出身不显。人家爹也是应国公,开国元老之一,你说不显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