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露出微笑来,转过头望向遗爱,在他眼中也看到了笃定。

于是,约莫又过了三五日,一个深夜里,李愔只带了一个亲信随从,从偏门进了方府。

李恪到底是没有听从李愔的劝告,一意孤行。李愔甚至差点被他软禁了,连随身携带的可调动锦记产业太半资产的玉佩信物,也险些被他夺了去。

幸好李愔机警,买通了吴王府邸家人,趁夜逃了出来。

第二日清晨,天还未亮,方府的偏门便开了,我和遗爱并几个忠心的家仆,轻车简装,随着李愔,一路南下而去。

我穿了男装,骑在一匹枣红骏马上,按着辔头,马儿迈着轻快小碎步跑着,走在最前头。回头望去,遗爱和李愔一人一匹骏马,并辔而行,有说有笑,只是两人时不时还抬头朝我这边张望一眼,似是对我的骑术很不放心。

我只笑笑,依旧小碎步跑在前面。

我知道遗爱并没有把我们离开的事情告诉房遗直。

至于方氏的产业,经过这大半年遗爱的经营,也早已尽数收归于手,基本上不再受房遗直的控制了,只待日后在南方慢慢重新置办起来便是。

轻轻叹了口气,又回望了一眼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城池,心下有点微微的怅惘,但更多的却也是久违的轻松愉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但愿以后,便能以蜀地虢州为故园,长安……再也不要回去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大师出场~

62

62、此恨不关风与月 ...

三年后。

贞观二十二年的夏季来得晚了些,淅沥小雨裹挟着料峭的春寒,一直盘桓到五月底方才退去,蒸腾的夏日的暑意堪堪袭来,天气好像一下子就变热了,半点过渡也没有。

李愔虽然封邑在虢州,却并没有在那里定居,他更喜欢呆在民丰物富、气候宜人的益州。是以三年前我和遗爱随他南下,也是去的益州,并没有回虢州。

这三年来的日子,过得不可谓不逍遥畅快。许是因为长安城内局势愈发严峻,或是其他什么原因,三年来,李恪竟再没有找过我们麻烦;遗爱也慢慢把他在北地的商铺移了过来,规模自是比不上地头蛇李愔,然而却也足够自给自足、过上富足的日子了。

未免麻烦,我并没有住进李愔或是遗爱的府邸里,而是变卖了一些衣物首饰,在城中买了一座小宅院,遗爱把之前跟着过来的几个仆从都送给了我,包括那个一直服侍伺候我的小丫头芸杏。

买房子剩下的钱,我全都交给了遗爱,嘱咐他把这笔钱全都投入到店铺的经营之中,也算是我“入股”了,每月给我相应的分红便好。

遗爱一口答应下来,每月也都会派人送来红利钱,颇为不菲,如此,我心里也能稍稍安心一些,到底不是吃白饭的米虫了。

如此,便在这几乎四季如春的地方度过了三年多时光。我仿佛又回到了昔日在长安城房府中,那个镇日酾酒看花的无忧公主,不,应是比那时还要自在快活,因为彼时我还要纠结于辩机的感情,忧心于长孙无忌的阴谋,而现在——我已完全没有半点挂碍了,无论身还是心,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自由。

这样的日子是我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而现下,却几乎在梦里也能笑出来。

也不是没有回忆过往昔的日子,也不是没有忆起那些或令我伤怀或令我欢笑的人和事。现在看来,最能牵动我心的,也无非就是两人罢了,一个自然是辩机,另一个,却是流觞。

只是这二人……我轻轻叹了口气,一想到他们,心依然会有些苦涩,于是也只能放下,不再去想。

我以为,我余下来的悠长的生命,便会一直这样度过了,平平淡淡,无悲无喜。

然而,六月初一,自长安来的一封密信,却打破了我持续三年多的平静生活。

“遗爱,看看这个。”彼时,遗爱正在我家里做客,我们正在对弈,冷不防李愔忽然便大步闯了进来,直接把一个信封扔在了我们的棋盘上。

我皱了皱眉,抬头看去,却惊讶地发现李愔那张一贯不正经的脸此刻却十分严肃,发生什么事了?

遗爱愣了愣,显然也发现了李愔的不对头。他没有迟疑,拆开信细细读着。

渐渐地,他的脸色越来越差,直至最后,那张俊秀的脸上已是一片晦涩黯淡,手一紧,脆弱的信笺在他掌心里皱成一团。

李愔叹了口气,在我们旁边一屁股坐下。

我心里有些好奇又有些担心,便问道:“遗爱,六哥,发生何事了?”

遗爱垂头不语,只是紧紧盯着手里那张纸,仔细看去,他的眼圈竟似红了。

我不禁吃惊,看向李愔,李愔缓缓摇头,轻声道:“房大人……病笃。”

我怔了怔,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心头也有点涩涩的。转回头去看遗爱,却见他深深吸了口气,面上神色归于平静,甚至还露出了一丝微笑,道:“我爹他……年已逾古稀,若是……若是有个什么,那也不算是悲伤之事了。只是我这做儿子的不孝……”说到这里,他已经说不下去了,面上强装出来的平静几乎不能再维持,只能别过脸去,我却能看到他身子在微微颤抖。

我和李愔也不知该如何安慰他,此时,似乎所有的安慰之语都是苍白无力的。只能沉默地陪他一同坐着。遗爱木着脸坐在那处发呆,我和李愔也不敢出声,只好在旁大眼瞪小眼。

过了约莫盏茶时分,我看着俩男人都一副没主意的样子,叹了口气,起身倒了杯茶递给遗爱:“遗爱,不然……你回长安一趟吧。”

遗爱和李愔闻言都抬头看我,我伸手拍了拍遗爱的肩膀,道:“你秘密前去,或是打着做生意的幌子之类的,我六哥府上能人异士颇多,若要给你易个容什么的也不是难事。房大人一生为国为民……若要他到最后也不知道你还在世,那你可就真的是不孝了。”

遗爱愣愣的,没有说话,看了李愔一眼,李愔显然也与我一样想法,冲他含笑点头:“若想不惊动我三哥和遗直他们混进房府,也是有办法的。锦记素来与长安各贵戚府上有生意往来,便让遗爱随他们一道进去便了。”

是夜。

我正在灯下读一卷传奇笔记,芸杏忽然探头进来:“小姐,方公子来了。”

我放下书,点头道:“请他进来。”

遗爱推门而入,在我旁边坐下,只是不说话,脑袋也垂着,我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不由笑道:“怎么了,发什么呆呢?这么晚还到我这边来,有什么事?”

遗爱右手放在桌上,拳头紧了又松松了又紧,看上去很是纠结。我心里约莫有数,也不急,也不再出言催他,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叹了口气,抬头直视我道:“夭夭,你……你随我一同回去一趟,好么?”

我轻笑,道:“好。”

遗爱睁大眼:“你……你怎就这般答应了?”

我摇了摇头,伸手摸摸他的脑袋,仿佛还像往日一般,微笑:“离开长安这许多年我也想回去看看啦。让六哥的人帮我也易容,我们隐秘些行事,料来也不至于被发现。我心中一直敬重房大人,这种时候……回去看看,自然也是应该的。”

遗爱顿了顿,面上微微泛红,似乎又回到了昔时那个害羞又别扭的少年,低声道:“可是,陛下……还有吴王他们……”

我笑:“父皇高丽战事吃紧,三哥他们内斗得正欢,我们离开三年多了,杳无音讯,他们恐怕早已相信我们身死了。无妨的。”

遗爱慢慢点了点头,脸上的红晕慢慢加深,嗫嚅道:“若是,若是我们去见我爹,夭夭你,你能不能……暂且……假装是我妻子……我爹他……”说到后来,已是声如蚊蚋,奇怪的是我居然还挺清楚了。

我依旧笑着点头:“当然能,当然可以了。”老人家么,临终时当然希望看到自己儿子和儿媳都在身边,假扮一下,我也没什么损失,更何况我和遗爱本来也就是“夫妻”呢。

遗爱闻言,唇边终于露出一丝微笑,只是眸中神色却依旧暗淡。

既然说定了要回长安一趟,便事不宜迟,我和遗爱准备了一天,第二天便出发了。

我和遗爱都带了副人皮面具,易容成了面貌普通的年轻男子,一同骑马上路。起初遗爱还担心我身体吃不消,欲要雇马车给我,我却道马匹速度比马车快了许多,也方便许多,而我在蜀地养了这三年,身体早就恢复如初,骑术也锻炼得不错了,一路回去长安,应该不成问题。

一路无话。舟车劳顿、星夜兼程了大约一个月之后,我们终于抵达了长安,而这时,已是七月初了。

我当然记不清楚房玄龄具体是什么时候死的,只是觉得这次他病得很是不祥,只怕是凶多吉少了。

遗爱当然也能感觉到,是以一路紧赶慢赶,幸亏我这三年并没有落□能的锻炼,否则还真吃不消。不过,饶是如此,到达长安那日,我也快要瘫在马上直不起身子了。

两人进了城,安顿下来之后,我便浑身瘫软地躺在客栈上房的床上起不来了。遗爱担忧地看着我道:“早说坐马车,你偏不听,最多也不过慢上几日,又有什么打紧?”

我白了他一眼,道:“得了吧,病来如山倒,房大人这病……早到几日总是好的,万一晚了,可就万事休矣。再说一路上是谁一脸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来的样子,现在又来说这些作甚?”

遗爱摇了摇头,也不与我争辩,叹了口气,忧心道:“我爹他有功于国,若是……若是真个殁了,陛下必会举国哀诏,现下却并没听到什么风声,也许……是还没有事吧。”

我点了点头:“不论如何,我们今日休整一天,明日便去联络锦记的人,回去房府看看吧。”

遗爱也点了点头,自去吃饭休息不提。

第二日起了个大早,去锦记一问,刚好今日便有一批裁夏装用的莲叶缎要送去房府。掌柜听明白了我们的来意,又看了李愔的信,便答应让我们混在送布料的随从中混进去。

送布料的一共就四个人,那掌柜死活不让我们抬东西,是以我们两人就只是慢悠悠跟在那二人后头,从偏门进了房府。门房也没有多问,看来是很熟悉了。

进了房府,行到偏僻处,我们便与那两人分开了。都是在房府住了许多年的人,我们熟门熟路地挑着人少的地方,朝着房玄龄居所走去。

房府似乎还是三年前的模样,没有太大变化,只是来往仆婢俱是行色匆匆,面色或严肃或木然,只是垂着头不说话地赶路,看到我们两个生面孔,也没有多管。

一派压抑低迷的气氛。是因为房玄龄的病吗?

遗爱也低头赶路,脸上带了易容的人皮面具,难以看出他的神情,然而他两只手却紧紧攥了拳头垂在身侧。

我无声叹气,却也不好说什么安慰的话,只得沉默地跟在他身后。

一路弯弯绕绕,倒也没碰到多少人,算是顺利地到了房玄龄的居处附近。

遗爱浑身都轻轻颤抖起来,喉头发出意义不明的几声哽咽,望着前方花木掩映出露出的几角飞檐,眼圈又红了。

吱呀一声,屋门开了,我和遗爱都吓了一跳,幸而藏身之处是在隐秘的树丛之中,倒还不担心会被人看到。

走出来的是个年轻少妇,容貌清丽柔美,穿着一袭素净的柳叶色襦裙,并无多少华贵的首饰,正向着房里人轻声道:“如此有劳了。”

房里人似乎点了点头,少妇屈膝行了一礼,带上门,缓缓离去。

我有点愣怔地望着那少妇远去,看着她似乎丝毫未被岁月侵蚀的身影面貌,依稀仿佛又回到了往昔的岁月,恰似昨日一般。

这少妇正是房遗直的妾室湘涵。

出神之间,遗爱已去查探归来,轻声道:“并无旁人在内,只有……只有爹,还有几个服侍的下人。我们进去吧。”

我回过神来,点了点头,随着遗爱从正门而入,几个门前洒扫的小厮还没反应过来,便已被遗爱点了昏穴倒在地上了。

轻轻推门而入,顺道放倒了外间服侍的丫鬟小厮,我们摘下人皮面具放入怀里,绕过屏风,进了里间。

屋子里并没有一般病人房中的药味和昏暗,反倒是一派清朗,窗子开着,夏日的清风徐徐吹来,翻动案上的书页,发出沙沙的声音。

那个老人斜倚在床上,身形早已不复昔日的健壮,病痛已将他折磨得瘦脱了形。然而,即便如此,他神情中依旧不见忧色,反倒是一片平安喜乐,手中持着一卷《汉书》,正摇头晃脑低声吟哦。

许是听到了我们的脚步声,他回过了头来。我感到遗爱的身子立刻就僵住了,微微颤抖着,一时说不出话来。

房玄龄眼中闪过讶异,然而却并没有想象中那种大吃一惊的神情,只是微微笑了笑,冲我弯了弯腰:“公主,请恕臣无法全礼。”

我鼻子一下子变得酸酸的,只能不住点头。扭头去看遗爱,却发现这不争气的小子,早就双泪垂了。

房玄龄笑笑,又转向遗爱,哑着嗓子道:“你这孩子……我就知道你,从小就命大……”

“爹!”遗爱再也忍不住,终于带着哭腔喊了一声,冲过去半跪在房玄龄床前,连连叩头:“爹,是儿子不孝,儿子不孝啊……”

房玄龄枯瘦的手在遗爱头顶轻轻抚摸,慈爱地笑着,也不说话,似乎再没有什么不满足了的样子。

我深吸了口气,走过去,跪在遗爱身边,也缓缓叩了个头,道:“爹……媳妇给您请安了。”

房玄龄见我动作,显然是惶恐了,连忙要伸手过来扶,我却抬头微笑道:“高阳公主早已身死。现下……夭夭只是您的媳妇,夭夭只恨这一跪来得太迟,现下看来……所幸倒也不算太晚。”

房玄龄迟疑着缩回手去,良久,终于也露了微笑,点了点头。

我起了身,看着这父子俩相对无语凝噎的模样,叹了口气,道:“我去外面走走,你们慢慢聊。”而后便绕过屏风,从房间后门走了出去。

房玄龄居所后面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茂林修竹,清风拂过飒飒作响,为炎热夏日平添了几分凉爽之意。我心下感叹,不论是怎样煊赫彪炳、位极人臣,到头来……也不过一抔黄土,人与人生而在世,本就没什么不同。

一边感慨着,一边随意散步,这里没什么人,我以前住在房府的时候,也甚少逛到这边,现下看来,景色倒也颇有点意思。

沿着游廊弯弯绕绕走了一段,忽而豁然开朗,眼前是一片小小的开阔广场,而广场上,竟有十多个僧人席地而坐,前方香案青烟缭绕,嗡嗡诵经之声不绝于耳,看来是在为房玄龄祈福。

由于辩机的缘故,我看到和尚就莫名心里发堵,于是便慌忙止了步子,转过身去就想快步离开。

“施主!施主请留步!”忽然,身后传来一道声音,生生让我停住了脚步。

嗓音依旧如水如玉,只是里面多了几分焦灼、惊喜和不敢置信,几乎有点嘶哑了。

说不清心下是什么滋味,也许内心深处早已料到我们会重逢,只是没想到……会是这般,来得如此之快。

我深吸了一口气,从怀里掏出面具戴上了。刚刚戴好,一只手便搭上我的肩膀,带着不容分说的急迫将我身子转了过去。

那张暌违三年多的脸庞就这般突兀地闯入眼帘,依旧俊雅如昨,眉眼风流,温润如玉。

只是……很显然的,他瘦了许多,眉峰之间刻了深深的痕迹,唇角的纹路也变得深刻犀利,不再像往昔那般柔软。

脸色也不太好,以往白里透红的肌肤,现下变得暗淡苍白,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十岁一般。

他今年刚好二十九岁,怎的便像三十多岁的人一般了呢?

不过,他眼中的灼热和惊喜,刚刚点亮了他整张脸,便黯淡下去了。在看到了我的脸之后,他似乎整个人都从喜悦的高峰跌回了失落的低谷,眼神瞬间失去了光亮,手无力地从我肩头垂了下去。

“这位大师,有事?”我淡淡问道,嗓子眼里含了李愔给的独特药丸,不仅制造出了假喉结的效果,还能令嗓音变得沙哑难辨。

“不,没、没事……小僧冒犯了,施主莫怪……”辩机垂下头,整个人似乎都被巨大的失望和哀伤笼罩了,颀长的身子都有点摇摇晃晃的,转过身去,一步一步走远。

我漠然看着他的背影,唇角溢出一丝微笑,莫名快意。

作者有话要说:正式开始虐秃驴~灭哈哈哈

63

63、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

虽然辩机并没有认出我,我却也不敢再在外面闲逛了,便回了屋里,却见遗爱正站在床边发呆,房玄龄身子确是虚弱,已然睡过去了。

我轻手轻脚走过去,拍了拍遗爱肩膀,他回过神来,冲我点了点头,两人便一同离开了屋子。

屋外庭院里的下人们还没醒,我们两人也没有说话,只是快步赶到了与锦记的人约好的地方。不多时,那两人也赶到了,四人便又从来时的偏门离开了房府。

其时已是正午,与那两人分开之后,我和遗爱回到了住处,在客栈一层打尖的地方叫了一壶酒并几个小菜,开始吃午饭。

遗爱只是埋头扒饭,我默默吃了几口菜,道:“那些人倒在房大人门口真的没事?若是遗直有心去查,肯定会知道是锦记绸庄有问题的。”

遗爱摇摇头,道:“我下手有分寸,估摸着咱们出了府门的时候那些人就该醒了,那时候我哥可还没回府呢,那些下人又都是怕事的,不想担责任,看到我爹没事,只怕也不会把此事声张出去。”顿了顿,又道:“况且,便算是我哥得知此事而且查到了锦记,那锦记也可以死不认账啊。毕竟是蜀王名下的产业,财力雄厚举国皆有分号,势力盘根错节,在眼下这节骨眼上,我哥恐怕还没有心力去招惹他们。”

我缓缓点头,觉得他说得很有些道理,却又始终觉得不妥,便道:“无论如何,现下也算是了了桩心事。事不宜迟,咱们下午便走吧,在长安呆得越久就越不安全,夜长梦多啊。”

遗爱迟疑了一下,倒了杯酒慢慢啜着,半晌才叹口气,道:“我……我想再在长安呆半个月。”

“半个月?”我眉毛一下子拧了起来,差点呛着,“怎么那么长时间?”早料到他只见了老父亲一面,定然不舍,若是想要留个两三天什么的,也说得过去,可半个月……这时间也太长了,半个月里什么都可能发生啊……

遗爱抿了抿唇,眼睛垂下,神色黯然:“我爹他……方才什么都与我说了。太医道他多年操劳国事,殚精竭虑,而今已是油尽灯枯,最多……也只能有半个月时光了。我实在不忍……”继而抬起头来望着我,眼神里满是恳求:“夭夭,只待半个月,行吗?半月后,无论我爹他有没有……我们都走。我们小心些行事,吴王他们事务又忙,应该不会被发现的。或是……我请可靠之人护送,你自己先回益州?”

我见他如此,本来有些不高兴,但还是心软了,叹口气,道:“咱们三年多没回长安,眼下又刻意隐瞒身份,又能有什么可靠之人了?也罢,不过半月而已,最多我便一直呆在这客栈之中,半个月足不出户便了。”

遗爱眼睛亮了亮,很是高兴,挠了挠头,有点赧然,道:“我明白这其中危险之处。我们这便去收拾东西出城,待到晚间再回来。若真有有心之人探查我们,也好教他们以为我们已经离开了。”

我点头道:“如此也好。”

言毕两人再不多话,匆匆吃完了饭便收拾东西出城了。在城外各个古迹名山上转了转,直磨蹭到将近申牌,城门快要闭了,方才回了城里,另找了家客栈安顿下了。

然而,虽是如此,我心中却始终隐隐觉得不妥,要在长安城中多呆半个月,这变数可就太大了。我手中握着的那个铁片证据,对李恪来说,作用不可谓不大,这三年来他没有动静,却并不意味着他就此放弃了。长安城毕竟是他们的地盘,我和遗爱……真的能安安生生地待到半月之后离开吗?

在长安城里忐忑不安地住了五六日,为避免客栈中人起疑,我和遗爱出去闲逛过一两次,其余大多时间,都是闷头窝在上房里,如此,倒也平安无事。

这日,遗爱终于按捺不住,想要再回房府去看看。我千叮咛万嘱咐,但看着他急切敷衍我的样子,心里总是放心不下,总觉得……会出什么事情。

果然,那日,他一大早就出门了,可是我一直在客栈中等到红日西斜,他都没有回来。

……这死小子,又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