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还是我们桃姐儿会持家。”蒋锡丝毫不以为忤地接受了败家的帽子,”那就留着慢慢用。”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燕姐儿——你带不带她去?”

曹氏虽犯了错,蒋燕华在此事里却没有伸过手,且素来对蒋锡孝顺,因此桃华也不在意地回答:”定了日子就告诉她,她若愿意就同去。”蒋燕华此人,虽然总有些瑟瑟缩缩的放不开手脚,但比之那等骄纵的又强太多了。且她识相,若是别人不喜,也不会硬挤上来搭话,与陆盈又是相识的,桃华并不在意多带她一个。

”那就好。”蒋锡露出笑容,”燕姐儿是个老实孩子,又怪可怜的,爹想着,你们姐妹还是和和气气的好。横竖将来——如今且莫与她计较了。”蒋燕华再改姓,也不是真正的蒋家人。蒋锡不过是看着陈家实在不像样,为防将来陈家要拿她的婚事谋利,索性让她入了蒋家户籍。如此一来,日后蒋燕华的婚事,就全由蒋家做主了。

不过做主归做主,蒋锡也只能给她找户清白殷实的人家,能做到家风规矩人口简单夫婿忠厚已是最好,另再备一副中规中矩的嫁妆即可。再怎么改姓,蒋锡也不可能拿着蒋家的财产去厚厚陪送陈家女儿。且无锡人人都知蒋燕华的身世,陈家又是个无赖人家,没准将来还要来纠缠这个出嫁女,为着这个,愿意求娶蒋燕华的只怕也不多,并由不得她多加挑选。

所以蒋燕华将来的路几乎是已经注定了的,如无意外,她远不能跟桃华相比。蒋锡虽然心里自有定数,却也少不得有些怜悯这个继女,因此倒愿意在她未嫁之前多多善待,让她过几天自在日子。

桃华自然明白蒋锡的意思。单看曹氏一进门,蒋锡就把李氏的陪嫁全部转到她手里,就知道蒋锡分得清楚。

”爹爹放心。只要燕姐儿不犯糊涂,我还会待她如从前一般。”桃华干脆地承诺,”好歹她也叫过我这几年的姐姐。家和万事兴,我懂。”

”好,好。”蒋锡一脸欣慰,”就知道我的桃姐儿最懂事了。”

桃华笑起来:”爹爹别只顾着给我戴高帽。我再懂事,爹爹该做的事也不能少。药堂里正要新制冬日里的药茶,爹爹可要去仔细瞧着。另有庄子上的药田要过冬,好些事儿现在也该准备起来了。”

”都交给爹爹!”蒋锡包拍胸脯,”这些都不用我的桃姐儿操心。不过,爹爹这一路上记了好些手记,还得有人整理呢。”

”难怪爹爹答应得这般痛快,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桃华故意板起脸,随即又笑了,”我替爹爹整理手记,爹爹许给我什么好处?”蒋锡字迹有些潦草,且事涉药草方剂,怕下人们抄错,所以一向都是桃华来整理的。

”桃姐儿要什么就给什么!”蒋锡一挥手,慷慨大方。

”那我可得好好想想。”桃华故意苦苦思索起来,”要狠狠敲爹爹一竹杠才划算呢。”

”想吧想吧。”蒋锡直笑,”什么时候想好了,什么时候再来跟爹爹说。爹爹这个许诺给你留着,随时都能兑现。”

☆、第18章 郡主

所谓计划不如变化快,上香的帖子桃华还没发出去呢,陆盈先跑到蒋家来了。

”你们听说了没有——”陆盈一脸兴冲冲的神情,”南华郡主来了!”

”南华郡主?”桃华还真是不知道,”是哪位?”

蒋燕华在一边坐着,听见郡主两个字,不由得睁大了眼睛:”郡主?那不是比知府的品级都高吗?”

”是啊。”陆盈一听到消息就跑来了,也不管按礼数要先递了帖子,第二日再上门。惹得谭太太在她额头上戳了好几指头,不过最后还是放行了,毕竟只是女孩儿家来往,只要双方长辈不出面,规矩倒也没那么重。

”你们不知道南华郡主吗?”陆盈爱说话,尤其在有人认真听的时候说得更开心,”南华郡主啊,她是已故安郡王的女儿,按品级本来是当不上郡主的。”亲王的女儿才能封郡主,郡王的女儿只能封个县主。

”但是安郡王夫妇去得早,正好太后身边没有女儿,就把南华郡主抱进宫抚养,等到她长大了要出嫁的时候,太后就向先帝请加封她为郡主。太后一生无子无女,把南华郡主当成亲女儿一样,所以她虽然封号是郡主,可在宫里就跟公主一样尊贵呢。”

桃华对这些皇家人物表很不了解,主要是听起来跟她离得太遥远了,她这一辈子应该都跟这种贵人搭不上关系才对——当然,以蒋家的处境来说,搭不上关系才是最好的呢。

”那她怎么到无锡来了?”

”这个嘛——”陆盈一时也有点答不上来,不过她迅速又抓住了另一个八卦的角度,”她嫁的郡马姓江,听说是个醉心山水的人,这些年在外头到处游山玩水,很少留在京城。”

灵光一闪,她自己找到了答案:”听说江郡马爱南边的山水,或许他就在无锡附近,郡主是来找他的呢?”

这个答案倒也合理。桃华点点头,不怎么在意:”郡主来了,不会妨碍我们出行吧?”毕竟不是公主,不会搞什么官员出迎,封街净道的仪式吧?

”这怎么会。”陆盈很有把握地说,”只要我们不跟郡主撞到同一家寺庙去上香就行了。不过听说郡主好像身子有些不适,一住进驿站就叫了郎中呢。”

”水土不服吧,若不然就是路上吹了风。”贵人们都容易得这种病,反正蒋家现在也没郎中,横竖不相关,桃华左耳朵进去右耳朵就出来了,”说起来我正想着下帖子给你呢,咱们去哪个寺庙好?”

”惠山寺吧!”陆盈马上回答,”听说惠山寺里泉水最好了。”

”说得你好像没去过似的。”桃华一句话就道破了陆盈的目的,”你是想去尝尝惠泉酒吧?”

惠泉酒是用无锡本地出产的糯米与惠山寺泉水一起酿制的黄酒。这个时候它还没有后世那般名闻于天下,不过是惠山寺和尚们自己酿制一些,并不对外销售,只是去上香的香客可以喝到。

陆盈捧着脸直笑:”你知道就行,做什么要说出来…”她爱喝酒,可是谭太太除非年节是不许她喝的,若是回了陆家,那更不必说了。因此虽然惠山寺也去过,这惠泉酒却没喝着,难得这次谭太太许她自己出来,当然要去尝尝了。

”去也行,你可不许多喝。”桃华警告她,”有喝不了的,我们偷偷带回来倒行,你若在寺里喝醉了,我可就再不跟你出去了!”陆盈再怎么在家里不受待见,对外也是陆家女,若是出外醉酒的名声传出去,陆盈自己讨不了好,蒋家也要受累。谭太太也是看蒋家稳妥才肯放陆盈跟她出去,这可万万不能出岔子的。

陆盈点头如捣蒜:”我都听你的!”说完又抱怨,”我比你还大一岁呢,怎么总是叫你管着我!整日里连姐姐也不叫一声,这般霸道。”

桃华只笑:”我说得有道理,自然要听我的。”两辈子年龄加一起,她当陆盈的娘简直绰绰有余,哪儿还能叫她姐姐。

陆盈虽然好说好玩,却也不是个不知轻重的,何况在家里不得宠的孩子,做事只会考虑得更多。陆盈在谭家可以随心所欲,却不能不顾着陆家那边的规矩,也只能点头道:”你放心,我都知道的。”若有什么失了规矩的事,可不是又给了家里伯母们批点她母亲的借口么。

陆盈议定了上香的日子,高高兴兴走了。桃华带着蒋燕华一起送她到侧门,看着谭家的马车走远,蒋燕华才吞吞吐吐地问道:”姐姐,郡主来无锡,我们能见着么?”

”我们怎么见得着。”桃华笑了一声,”咱们家若不是父亲有秀才功名,连四民之列也不属呢。郡主是皇室贵胄,哪轮得着我们见。”

”可咱们家从前是太医呢。听说太医是有官阶的。而且现在大伯父不是也在京中做官吗?大姐姐还是娘娘呢。”

桃华略有点诧异地看了一眼蒋燕华:”你这些说得都没错。可那都是伯祖父他们那一房的事吧。”她倒没想到,蒋燕华居然把蒋家看得这么高。

并不是说桃华自己看不起自己。医者虽不在四民之列,细论起来也就比优伶吏倡之类高上一些,但其实医家有自己特殊的地位——谁敢说自己就没有用得着大夫的一天呢?至少说起婚嫁之事来的时候,名医之子女,比一个穷兮兮租种别人土地的农户子女要吃香多了。就好像吏听起来被划分为贱民,可衙门里头那些小吏,有时候连官都要忌惮一二。

然而她所处的这个时代,又确实是有明确而残忍的局限性。太医不错是有官阶的,可是仍旧是被呼来唤去的人,给贵人们治好了病得些打赏,若治不好,才没人管那是不是你的错,反正找你算账就对了。蒋家二房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如果这么看,蒋家长房应考上进的作法才是正途。也幸好本朝不似前朝一般——农工之下,连读书应举都不许。长房现在已经改了门楣,只不过这送女入宫的法子,桃华实在不敢苟同。

”都是姓蒋…”蒋燕华喃喃地说了一句,后头就没声了,大约是想起了她虽然姓蒋,可并不是蒋家人。

桃华沉吟了一下,决定还是跟她多说几句,免得她生了什么糊涂念头连累家人:”长房是长房,我们二房是先帝亲口定的罪,无可更改。父亲是终生无望再应举上进,若是运气好,或许等柏华长大了,那事儿也淡了,再去读书应举便无人为难。然而对你我来说,终生都只是医家女,若是一心攀高,不说别的,只要有心人想起当年的事,就许给家里招了灾。至于说大姐姐入宫,那宫里也不是省心的地方,你以后也少提这事。”

她这话有几分夸大。先帝当年只是说蒋方回不配行医,也不过是气头上一句罢了。蒋家长房辞官二房返乡,其实也是蒋老太爷想要借机收身,急流勇退。至于说蒋锡不能再应举,主要还是蒋锡自己于仕途并无大望;当然也是为了谨慎起见,因为长房已经出了一个官身,若二房再出,没准就会成为有些人攻讦的借口。若说蒋柏华以后读书应举,那却是并无限制的。

蒋燕华脸色有些发白,低声道:”我,我知道了。可那都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如今还,还有人记得吗?”她并不知道当年的详情,也不晓得这里头的门道,听了桃华的话便都信了。

”别人记不得,皇室中人还记不得吗?”桃华扫了她一眼。蒋燕华从前虽然也有些攀高结贵的想头,但她所想的最好也不过就是苏县令家那样的门第,怎么今天连郡主都惦记起来了,这是吃错了什么药?

两人在小花园处分了手,桃华看着蒋燕华回自己院子去了,便吩咐薄荷:”得空去问问白果,最近太太和二姑娘都说些什么。”是有什么事发生,让她的心比从前又更大了?

自从蒋锡回来,知道了玉雕水仙之后,虽不曾发作,却对曹氏冷淡了些。曹氏自己心虚,连病都不敢装了,日日都窥探着蒋锡的脸色过日子,连着蒋燕华也如此,很是低声下气了些日子。这会儿忽然又生出些想头来,若说没个原因,那是绝不可能的。

蒋家院子就这么大,伺候的人就这么几个,何况青果和宋妈妈又被打发出去了,曹氏有什么事都瞒不住人。没一会儿薄荷就从白果那里问了出来,是曹五太太来了信。

”那信是二姑娘念给太太听的,把人都打发了出去。白果只送茶的时候听了一耳朵,好像是曹家舅爷得了个什么官,一家子都要往京城去了。”

”难怪呢。”桃华笑了笑,”看来是我娘那座玉雕水仙管用了?”拿着蒋家的东西去给曹家人谋前程,曹五太太真打的好算盘。

薄荷不敢接这个话。玉雕水仙这事儿不能提,一提姑娘那股火气就又起来了。

”曹家舅爷——能得个什么官儿呢?”薄荷试探着问。

”那谁知道。只不过她们一听往京城去了,大概就觉得是前途光明了吧。”桃华心里明白,曹五爷她也见过一次,再听听曹五太太的谈吐,看看她的行事,就知道曹家是什么样子。这样的人,身上又只有个秀才的功名,即使去了京城也不过是为吏,所谓的官,还不一定是做什么呢。

”罢了,随他们去,倒要看看日后是个什么前程。”桃华一摆手,”先收拾出上香的东西来,那日马车定是用谭家的,其余的咱们就多准备些。”

如果是后世,从无锡到惠山火车只需要8分钟,然而现在乘着马车,却要晃荡上半个时辰之多。这还是因着惠山寺香火盛,一路上的道路都修得好的缘故。

桃华穿越过来几年,仍旧是不能习惯这里的马车。虽然谭家的马车里放了厚厚的锦垫,一路上仍然颠得她半身发麻。不过等到了惠山寺一下车,迎面山风沁凉,松涛低啸,这些辛苦就顿时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惠山寺的泉水有天下第二泉的美誉,取泉烹茶便是香客们常做的事情。陆盈当然不会错过,才下马车就嚷着要去亲自取泉水。

”你急什么,时辰还早着呢。”桃华摇头直笑,转头对服侍陆盈的丫鬟道,”跟好了你家姑娘,这猴急的,别掉进泉水里去才好。”又吩咐薄荷先去定下今日中午的素斋,尤其不要忘记要两瓶惠泉酒。

”对对对,别忘了酒。”陆盈活泼地补充,”最好多要几瓶!”

跟着她的丫鬟中有一个是谭太太的贴身大丫鬟,名叫轻绯,来过惠山寺好几次了,闻言苦笑:”姑娘,惠山寺有规矩的,咱们说是两家人,其实只有您和两位蒋姑娘三个主子,能得两瓶就不少了。而且惠山寺的酒瓶大,尽够您喝的。”这位表姑娘什么都好,就是这性子太跳脱了,今日谭太太不来,她得看住了表姑娘,身上压力可不小。

”就是。”桃华安排好中午的饭食,这才叫萱草拿下烧水的小铜壶来,”你可是说过只尝尝的,若喝多了,下回我再不带你出来。”

陆盈在帷帽后面对她吐吐舌头,转身带头开始爬山。

惠山寺里有一口泉眼,为供香客们取用,用白石砌了池子,还有小沙弥专门打水。不过因人太多,有些讲究的客人嫌不够干净,也有去寺后另一处泉眼取水的。

那处泉眼在山上,路是崎岖些,但风景绝好。有些文人雅士,还专门去那泉水旁边烹茶赏景,赋诗填词。陆盈是出来玩的,自然不肯就用寺里的泉水,硬是要自己到寺后去取水。

惠山寺香火极盛,今日虽然不是初一十五,香客却也不少,其中亦颇多女眷,讲究一些的也跟桃华等人一样头戴轻纱帷帽,若是市井之间的女子妇人,便无那么多顾忌,露着一张干干净净的脸儿,进山门烧香拜佛。

陆盈走得有些热,看着那些不必戴帷帽的女子眼热,很想把帷帽摘了,却被轻绯一把拉住:”姑娘,前头有男客!”

桃华抬头看去,泉眼已经近在眼前。泉边生着几株梅花,寺僧又在那里修了一座简陋的草庐,看着倒颇有几分诗意,尤其冬日里一场薄雪之后,梅红草黄水碧雪白,宛然天生画卷。这会儿梅花虽然没有,但泉水清如碧琉璃,映着上头蓝莹莹的天,也是美景一幅。

不过这会儿,草庐里已经被人占据了。几个年轻人团团而坐,中间一只小风炉正煮着水,旁边桌子上搁着茶具,还有四样点心。

”已经有人了啊…”陆盈有些失望,”亏咱们来得这么早。”

桃华只笑:”哪里早了。再说,咱们是从城里赶过来的,再早怎么早得过本地人。罢了,本来咱们也不宜在这里烹茶,能来取水已经不错了。”若是谭太太来,只会叫丫鬟过来取水,哪肯让陆盈自己来。

陆盈一想是这个道理,心下也就释然,又要亲手提了铜壶去打水。这个轻绯可万万不肯了,桃华也笑着拉她:”你省事些罢。万一失脚,不说跌了进去,就是湿了裙子湿了鞋,轻绯都担待不起。”

蒋燕华也细声道:”陆姐姐,走了这些山路,歇歇罢。”

桃华对她摆摆手:”那边那块石头平坦,让萱草把坐垫铺上,你去坐着吧。”蒋燕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爬这一段山路,别人还没怎么样,她已经喘起来了。若不是萱草扶着拽着,恐怕根本走不上来。

这边的动静惊动了草庐里的人,一起转头望了过来。桃华穿越过来的第二件收获就是抛掉了上辈子的近视眼,得到了一双视力极佳的眼睛,草庐又在泉眼旁边,她抬眼一扫就把草庐里的数人全部看了个清楚。

中间是个身穿天青色袍子的年轻人,看上去也就十六七岁的模样。左右两边的人一个是十四五岁的童子,正拿着扇子煽火;另一个二十来岁身穿短打,皮肤黝黑,望过来的时候神情警惕,手还移到了腰间。

桃华眯起眼睛仔细看了一眼,确定那年轻人手在腰间是握着个什么东西,仿佛是个什么柄儿。结合年轻人脸上的警惕神色,她觉得那应该是刀柄或者剑柄。

”萱草,你去帮着轻绯打了水,我们就赶紧回去吧。”桃华阻止萱草往外拿点心的动作,低声吩咐。不管那个是不是刀剑,还是离远一点好。平日这泉眼旁边人也不少,今日看着好像没别人似的,或许也是躲着这三个人。她们一行女眷,只有一个随车的小厮来提水,还是谨慎为上。要吃点心,回寺里还不尽着吃,何必急在一时

☆、第19章 偶遇

”姐姐,不能再歇会儿吗?”蒋燕华都得腿都酸了。她嫌自己个子矮,出门总爱穿个高底鞋子,这鞋子虽然底子硬,走路不会硌了脚底,但遇上这些崎岖不平的山路却是受罪了。现下一坐下去就不想起来,想想一会儿还要走一段路回寺里,只觉得连脚都痛了起来。

”等打了水我们就回去,进了寺里你好生歇着,叫萱草给你捏捏脚。”桃华说着,走过去拉了陆盈,又把这话说了一遍。陆盈这会儿还精神百倍,闻言嘟了嘴:”我还想在这里烹茶呢…”

”那下回谭太太肯定不许你自己出门了,你信不信?”桃华威胁她。

陆盈冲她扮了个鬼脸:”信!你呀,比我娘还管得多呢。”说着自己先笑了起来。

山间安静,陆盈的笑声银铃似的,顺着风传了开去。草庐里穿天青袍子的年轻人往外探了探身,手中扇子摇了摇,笑道:”此情此景,可堪入画。”

泉水清碧,草木苍郁,几个女孩子却分别穿着桃红、杏红和粉蓝色的衣裳,飘着雪白的轻纱,虽然看不见面容,那活泼婀娜之态也足以入画了。

烧水童子小声嘀咕:”公子,不好直勾勾盯着人家看的。”

”就你事多。”少年不以为意,”这又不是在京城。何况她们都戴着帷帽呢。还有你,飞箭,几个女孩儿而已,你摸着剑柄是做什么?”

”是爱他那把软剑吧。”童子取笑,”飞箭自得了那剑,宝贝得不行。可惜这一路上都不曾拿出来亮亮,想必是手痒了。”

泉水边几个姑娘已经取完了水,相偕着往寺庙走去。少年便笑道:”行了,人都走了,你不用这么草木皆兵的。无锡一带素来安宁,这惠山寺香火又盛,哪有匪贼会跑到这里来呢。”

火上水已经烧开,蟹眼般的水泡一个个翻上来。童子忙提起壶,将水倾进杯中,顿时飘起一股茶香。少年深吸了口气,端起杯子品了一口,叹道:”果然好水。烹茶已能尽其妙,酿酒更不知要如何醇厚了。今儿没白来。”

”公子你可少喝点儿。”童子连忙提醒,”若是喝多了,就跟十珍楼那回似的,小的回去少不得挨板子。”

少年随手在他头上敲了一下:”还敢抱怨起来了。十珍楼那次是他们合起伙来灌我,我一时不察上当了而已。而且母亲身子不适,我怎么还会多饮。这次不过是先来探一探,若这惠泉酒真这般好,等母亲大安了也好来尝尝。”

童子松了口气:”还是公子有孝心。不过请来的那郎中不是说,暂时不让郡主饮酒么?”

少年不十分在意地道:”不过是水土不服罢了,郎中也说无甚大事。吃药的时候自然不可饮酒,等好了难道还不能用么?”

几人说说笑笑,饮尽一壶茶,这才离开草庐,回了寺庙。

惠山寺在唐宋年间香火鼎盛时有上千间僧舍,本朝开国之时因着战乱毁去了大半。因几代帝王都不爱佛道,无锡本地乡绅虽曾捐资修缮,也未敢弄得太过盛大,如今整个寺庙也不过就是从前的三分之二大小,但也颇为可观了。

少年沿着大殿一路前行。他素来也并不十分信奉这些佛菩萨,不过今日原说是因母亲身子不适而来进香,少不得要每个殿拜上一拜。一串菩萨拜下来,刚才喝的茶已经全化作汗出了,又觉得口渴起来:”去后头禅房坐坐,再烹壶茶来。都七月中了,怎的还这般热。”

童子忙道:”南边与咱们京城不同,公子今儿穿得是略厚了些。”

少年扇着扇子,有些不耐:”都是母亲让穿的,生怕山上风大——否则谁穿这许多。”

惠山寺后头有专门供香客歇息的禅院,为能接纳更多的香客,大部分院子都十分小巧,中间仅隔薄薄一层夹泥竹墙,两边笑语可相闻。横竖寺内有专门待客的沙弥就在附近等候,大白天的也不会出什么事。只有部分供香客在山上过夜的禅院,才建起结实的砖墙,装上橡木大门,以保安全无虞。

少年进了院子,不由得啧了一声:”这般小。不过倒也雅致。”竹墙金黄,墙边种着一株矮梅,枝干虬曲,横斜有致,想来开花之时定然可观。梅树下摆着一张小巧石桌并三只石凳,皆是垂莲台足,桌面上还刻了一段金刚经。

”人说江南园林精巧,这样小的禅院还有这样心思,果然精致。”少年随手摸了摸已经被磨得光滑的石凳面,忽然抽了抽鼻子,”什么香?”

童子也跟着闻了闻:”好像是茶,不过怎么还有花香?哦公子,一定是花茶!”

”花茶?”少年扬了扬眉毛,”什么花茶?”

”小的在驿馆里听人说的,说近几年江南这边时兴起一种花茶,便是拿鲜花花苞与茶放在一起窖制,花香透入茶中,冲泡出来便带着股花香气。”

”还有这般饮茶的?”少年有些感兴趣起来,”那不是将茶的清香都混了?”

童子细细闻了闻空气中的香气,犹豫着道:”闻着倒也挺香的…仿佛是隔壁院子里在烹茶。”

少年立刻走到竹墙边上,飞箭一语不发,提起一只石凳跟着过去,将石凳放在墙下。少年转头冲他一笑,踩着石凳爬了上去。童子个儿矮,急得直扯飞箭。飞箭沉默地憋了他半天,才又拎了一只石凳过来,让他蹬了上去。

童子忙忙爬上去一瞧,只见隔壁院子里种的却是一棵极大的海棠,树干虽在这院子里,却分了一半浓荫到旁边禅院。树下也一样摆了一张石桌三只石凳,此刻却有三个少女正围桌而坐,正在品茶。方才他们闻到的香气,便是从这里来的。

童子眨眨眼睛,小声道:”公子,这好像就是刚才去取的那几位姑娘…”方才是戴着帷帽,然而衣裳颜色却是对得上的。

”嘘——”少年比了个手势,又深深吸了口气,”别说,这个什么花茶还是挺香的。”

童子刚附和着点头,忽然想起一事,连忙扯自家主子衣裳:”公子,不要看了,这不合礼数!”扒墙头看人家姑娘,这要是被抓住岂不成了登徒子?

这墙不过是交叉钉住的竹片里头夹着一层黄泥拌稻草,并不是石垒砖砌的,勉强能撑起一个人的重量,却禁不住摇晃。童子不扯还好,这一扯,两人身子一动,竹片顿时发出嘎吱一声,在宁静的禅院之中听起来格外清晰。

隔壁院子里烹茶的当然就是桃华三人。不知是不是被寺庙里庄严宁静的气氛感染,连陆盈说起话来都是低声细气,因此这一声嘎吱,被桃华清清楚楚听在耳朵里,立刻抬头:”什么声音!”

少年飞一般往下一蹲,只留下还没有反应过来的童子半张着嘴呆站在那里,待看见几个少女都是面带怒色,才猛醒过来拼命摇手:”几位姑娘不要误会,小的,小的不是想要偷窥…”

他一面说,一面徒劳地低下头来看自己那位主子。少年冲他比了个威胁的手势,小声道:”问她们喝的是什么茶!”

小童简直要哭了,顶着山一样的压力,战战兢兢地道:”并非小的有意失礼,实在是闻到一股子奇异的茶香,不知从何而来,所以,所以…”

也幸而他生得面嫩,虽然已经十五岁,但看起来还跟十一二岁差不多。在桃华等人看来,便觉得他不过是个半大孩子,脸上神色便缓和了一些。小童看有门儿,连忙就在墙头打躬做揖,连连道歉。

他的个头也就在竹墙上露了大半张脸,于是桃华等人根本看不见他的动作,只看见他的头一会儿缩回去一会儿伸上来,陆盈第一个憋不住嗤地一声就笑了,蒋燕华也忍着笑低下头去。桃华也觉好笑,板着脸道:”这是我们带来的玳玳花茶,是本城汇益茶行今年出的新茶。据我所知,汇益茶行也在寺里舍了茶供佛的,你若是想尝尝,不妨跟寺僧要一点。”

汇益出了新花茶之后都要往各大寺庙里舍上几斤的,说是供佛,其实是给僧人们的。这些寺庙香火繁盛,颇有些信男信女,若是知道寺里僧人供佛用的是什么茶,自然有人追捧,或买了自己喝,或买了也舍到庙里。

这个却是梁掌柜的主意,前几年的珠兰花茶送到各寺庙里之后,销量大增,今年出的这玳玳花茶量虽不多,也仍旧往寺庙里各舍了几斤。

童儿得了消息,连忙道谢,这才跳下石凳,苦着脸道:”险些被公子害死了…”

少年嘿嘿一笑:”这不是看你生得年纪小嘛。若是你家公子被人看见,可就分辩不清了。到时候事情闹得大了,还不是连带着你们在母亲面前受责?好了好了,快去寻寺僧讨一点这玳玳花茶来,若吃得好,回城时给母亲也去买一些。对了,刚才那姑娘说,是什么茶行出的?”

这话说得倒也有道理,童儿只得自认晦气,板着小脸道:”是汇益茶行。小的听说,这花茶就是这家茶行兴起来的。”说罢,出去找寺僧讨茶了。

桃华等人并未看见之前那少年也在墙上,便是童儿也只是露了大半张脸,因此并未认出来便是那草庐之中烹茶的一行人,只当是惠山本地的香客,尚不知有新的花茶,于是做完宣传之后,也就抛在了脑后。

烹茶只是小插曲,陆盈真正的目标是中午的素斋和惠泉酒。

惠山寺的素斋名声不显,主要是没有那等素菜做出鱼肉滋味来的噱头,却也是干净精致。僧人们从山中采来的木耳和蘑菇,自制的豆腐面筋,自种的青菜萝卜,后山竹林中的鲜笋,连用的油都是惠山上采来茶籽榨出来的素油,菜色清淡,却有天然的鲜美。几个腌小菜则用醋及花椒调味,格外爽口,配一杯醇甜的惠泉酒,真是相得益彰。

陆盈挟了一筷子腌笋丝嚼了,再喝一口酒,长出一口气,摇头晃脑地道:”好酒呀,好酒!”一边说,一边拿眼睛去看放在桌上的两只酒瓶。

惠山寺的酒瓶确实比一般的酒瓶要大一些,然而也是捐了香油钱之后才会有的。若是不捐香油钱,不在寺中吃斋饭,便没有这酒。如此算来,这酒说是赠送,其实比寻常店里沽来的酒都贵些,还有个脱俗的好名声。

连桃华都要暗叹一句和尚们好会做生意。看着陆盈又喝了一杯便不许她再喝,叫丫鬟们取出酒壶,将剩下的酒分成两份装好,两家各分一份,带回去喝。

这是寺里允许的,美其名曰带福,其实是为了让更多人尝到这酒,好往寺里多来几次。

陆盈眼巴巴地看着酒被装进酒壶,继而被轻绯铁面无私地收了起来,苦了脸摇摇酒瓶子,将里面剩的一点儿余沥倒进杯里,叹道:”我才喝了三杯…”

”三杯不少了。”桃华无情地道,”那不是还有一壶带回去吗。知足吧你,我们姐妹两个,也只分到一壶呢。”

陆盈反驳:”你带回去只给蒋伯父一人喝,我这壶带回去,家里就分光了。”蒋家才几口人,谭家多少人呢。

”那你喝的三杯也是最多的了。”桃华摸摸她的脸,已经微微有些发热,”也够了。若是红着一张脸回去,瞧谭太太骂不骂你。我那里有解酒的梅子甜汤,一会儿上了马车喝几口。”

陆盈也觉得略微有些轻飘飘的。别看她爱喝酒,其实酒量实在一般,闻言也就点头起身,伸了个懒腰叹道:”偷得浮生半日闲哪,又要回去喽。”

桃华险些喷笑出来:”说得好像你在谭家忙碌得不行似的。”

轻绯过来扶着陆盈,笑道:”蒋大姑娘不知道,这次表姑娘过来,我们家太太果然没让闲着。每日里不是针线女红,就是跟着太太学管家理账呢。”

”好好好,这下是上了套了。”桃华拍拍陆盈的肩,笑道,”也就是谭太太疼你,这些可不都该学起来了。”

陆盈已经十四岁,按本朝规矩,这个年纪大部分女孩儿都已经开始相看亲事,待及笄之后一两年便差不多都会出嫁。管家理账这些,在家里做女儿不知倒可,做了人家媳妇却是用得着的。陆家几位太太怕是没人会想着让陆盈学这个,也就是谭太太,替外甥女儿想得这般周全。

陆盈叹了口气道:”我知道舅母疼我。若我那几位伯母——罢了,今儿这般快活,说她们做什么。”

轻绯笑道:”说的是。姑娘无须想那许多,都有太太呢。”她是谭太太贴身大丫鬟,自然知道好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陆太太早就担忧女儿的亲事,私下里与谭太太也通过信,打算着把陆盈嫁到谭家来。

若论陆谭两家的门第,自是陆家为上。谭家不过出过几个举人,最高做到八品县丞也就罢了。然而陆盈是个孤女,连亲兄弟都没有,如此一来,身价又大打折扣,真嫁到谭家来也说得过去了。何况两家是亲上加亲,外人也无可指责。

陆盈还不知道母亲和舅母有这打算,只是生性豁达,听了轻绯的话也就把不开心的事抛开,跟桃华和燕华又在寺庙里转了一圈儿,这才心满意足地乘上马车返程去了。

他们走后过了些时候,隔壁院子里的三人也动身下了山。他们却是骑马,比马车脚程快得多,到了无锡城门处,已经赶上了马车。

”公子,那不就是那几位姑娘的马车吗?”小童眼睛尖,一眼就从城门处的车马中认了出来。

”唔——”少年随意看了一眼,”蒋家二房?有趣儿。当初险些就被株连全家,如今倒过得挺滋润的。”方才他们在寺庙里,已经从小沙弥口中得知旁边院子里来的是蒋家女眷——桃华让薄荷去定禅房歇息的时候,用的是蒋家的名字。

”小的记得,宫里头还有位娘娘姓蒋的…”

”什么娘娘,一个婕妤而已。”少年漫不经心地低头,只管看马鞍上挂着的酒葫芦,”不过是仗着有了身孕,一群人纷纷奉承罢了。管他们呢,倒是那茶不错,走,去汇益茶行瞧瞧。”

☆、第20章 小产

汇益茶行一问便知,离得也并不很远,少年打马过去,门口的伙计极有眼力,一见他驻马就忙着跑上前去替他牵马:”公子要看茶?里边请。”

”听说你们这里新出了一种玳玳花茶?”少年并不下马。他在京中什么茶没见过,说声喝茶,自然有人采买了来双手奉上,要不是为了这个从未听说过的什么花茶,他压根就不会来茶行这种地方。

”是是。”江南一带盛产丝绸,便是茶行的伙计也懂三分,自然看得出这少年身上的袍子衣料昂贵,绣花更是精细,当即陪着笑脸连连点头:”这是小号今年新出的花茶。这玳玳花入药又叫福寿草,窖茶之后饮用,可以舒肝和胃,安神助眠…”嘟噜嘟噜说了一串子好处。

少年听得直笑:”这么说,竟是药茶了?”

”好就好在这里。”伙计笑嘻嘻道,”这茶虽有些药效,却没有药气,只是花香和着茶香,虽浓郁却清神。本来茶性寒凉,女人家多饮了也怕寒伤脾胃,这玳玳花却是调节脾胃的,二者互补,饮之无害而有益,还能调节因脾虚所致的虚胖之症,令人身轻。”

”说得倒是天花乱坠。”少年摆摆手,”青盏,去拿上一斤。”

青盏便是那烹茶童子,闻言便进茶行里去,不一时拿着个纸匣子走了出来,道:”公子,这茶可不便宜呢。就这么一盒子,竟要十二两银子呢。”

伙计跟在后头,忙解释道:”小哥回去一看便知,小号用的茶叶都是上好的明前茶,单是这茶,一斤怕不要七八两银子。再加上炒制薰窖的工夫,还有那玳玳花的价钱——实不相瞒,只因这茶新出,掌柜的想着推广开去,才只定了薄薄的利。若是再加上这匣子和里头的罐子,小号实在也不挣什么了。只盼着明年这玳玳花开得多了,茶也多制一些,才能摊薄了本钱,赚些出息呢。”

青盏哼了一声道:”你真当我不知道你们的生意经呢。若说不赚银子,难道你们茶行都能喝西北风不成?你也不必说这许多,若是这茶好,我家夫人喜欢,少不得再买。若是不好,仔细我把茶摔到你们门口来。”

伙计连声笑道:”小哥只管奉回去。看公子也是品茶的行家,好与不好,您一尝便知。若嫌不好,只管拿回来。”

少年一笑,圈转马头道:”青盏,走罢。”他当然是在惠山寺里尝过这茶,觉得味道不错,母亲多半会喜欢,这才来买的。青盏所说的摔茶云云,不过是嫌伙计话多,顺口吓唬一下罢了。

一行三人打马回了驿馆,才到门口,就有丫鬟迎上来:”我的恒二爷哎,可回来了,郡主都问过好几回了。”

少年忙下马笑道:”怎么劳动琥珀姐姐出来了。母亲今日可好?”

琥珀年纪十六七岁,身材高挑,容长脸儿,一双凤眼十分灵活,一边上前来给少年掸袍子,一面道:”郡主今儿已大好了,用了一份蜜汁排骨,倒觉得味儿不错,还惦记着叫灶上再做一份,等着二爷回来好用呢。这衣裳上是在哪儿蹭的泥土,青盏看了也不知给掸掸。”

少年随手拍了拍衣襟道:”不过是在山上坐了坐。我去给母亲请安。”从青盏手里接了茶和酒,一阵风地往里头走了。

无锡是富庶之地,连驿馆建得比别处讲究,宛然一个小小的园子。郡主驾到,整个驿馆自然就都封了,只供郡主一行人居住,十分宽敞自在。

这少年便是南华郡主的次子江恒,他提着茶叶一路到了南华郡主的居住,也不等琥珀赶过来替他打门帘,自己就掀帘子进去了:”母亲。”

南华郡主已然四十出头,但平日里保养得好,看上去只如三十许人。因着连续几日肠胃有些不适,只进些素粥素菜,人略消瘦了些,正倚着罗汉床跟一个年轻妇人说话。江恒一头扎进去,连忙站住了脚笑道:”嫂子。”

这年轻妇人便是江恒的大嫂,江家长子江悟的妻子文氏,本是斜签着身子坐在凳子上,见了小叔进来,也连忙起身:”二弟回来了。母亲刚才还惦记着呢。”

江恒向嫂子行了礼,随即就将手里的纸匣和酒壶一起送到南华郡主面前,笑嘻嘻道:”今儿惠山寺不曾白跑,不但带了那惠泉酒回来,还尝了江南这边新兴起来的花茶。”

南华郡主病势初愈,精神还有些不足,但见着心爱的小儿子回来,脸上也露了笑容,口中却道:”野了一天,可肯回来了。这是怕挨骂,才带了这些东西回来堵我的嘴罢?”

文氏忙在旁笑道:”惠山寺离得远,依儿媳说,宁可回来得晚些,也莫要在路上紧着跑快马。再说这又是茶叶又是酒的,可见二弟孝顺,知道母亲爱这些个呢。”

一说到骑马,南华郡主便没意见了:”你说得也对。恒儿,路上不曾骑快马罢?”

”不曾不曾。”江恒笑嘻嘻将酒壶盖子旋开,递到南华郡主面前,”母亲闻闻这个味儿。”

南华郡主也爱饮酒,京城家中藏了不少好酒,此刻深深一嗅便赞道:”果然好酒!既清且醇,其味绵长。今儿晚上就烫一杯来尝尝。”

文氏有些踌躇:”母亲还吃着药…”

南华郡主不耐烦地一摆手:”我今日都好了。你也见着了,中午用了那蜜汁排骨,一下午也无甚不适。当初那郎中也说,无非水土不服罢了。那药晚上也不必吃了,不差这一服。”

她在江家素来说一不二,文氏也只有听着的份。倒是江恒笑道:”母亲还是将药吃完了才好。这酒又放不坏,明日再喝也是一样。再说等母亲身子大好,儿子陪您去惠山寺,吃着他们的素斋饮这惠泉酒,饭后再用那惠泉水烹一杯茶,才是享受呢。”

南华郡主只听这小儿子的话,这才放了酒壶,又指着那匣子道:”这是什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