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去了,你去三姑娘那边,把这话稍稍透一透,记得将她的名字说了。”防人之心不可无,早知道了,也好早做打算。

露水答应了,又疑惑道:“可奴婢瞧着,郡王府的人好像也挺欢喜的。至少那个叫蝶衣的,就很是喜欢的模样,似乎极盼着咱们三姑娘嫁过去呢。”

景氏皱了皱眉,也有些想不通这里头的事儿:“总归多个心眼没什么坏的,你去办就是了。”

送妆这样的大事,蒋锡一家自然要设宴谢过小于氏和景氏。自分家以来,倒还是头一回这样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模样。

不过真正欢喜的只有景氏一个,小于氏和曹氏却是各怀心事,一顿饭吃得味同嚼蜡,不过勉强应付完了,大家散伙。

露水早觑了空子将薄荷扯去一边,谨慎地将自己在郡王府所见说了一遍,末了道:“也是些无凭无证的事儿,我家太太本来不想说的,倒搅了三姑娘的心情。只是我想三姑娘还是提防些的好,毕竟小心没大错的,这才忍不住过来跟你说一句。”

薄荷连忙谢了她,回头便一五一十告诉了桃华:“…这话不知做不做得准,只是奴婢上回瞧着那个蝉衣,不知怎的也觉得不大自在。”

“二伯母是个谨慎的人,若是没影的事儿她自不会来多嘴。”桃华泡在药浴里头正有点昏昏欲睡,淡淡道,“不过这也难免,本来就都是王爷给的东西,二伯母还不知道王爷私下里送的东西呢。”若是知道了,大概就更明白了。

薄荷忿忿道:“这都是王爷的心意,她凭什么要瞧不上?”

“人之常情。她是王爷的丫鬟,又不是我的。”桃华摆摆手,从浴桶里出来,“等过去了,你也不许摆出什么脸色来,只瞧着就好。日久见人心,她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日后自然知道。”

薄荷扁了嘴还想说话,桔梗儿在外头道:“姑娘,白果姐姐来了。”

“莫不是白果姐姐也觉得不对?”薄荷眼睛一亮,“姑娘快问问。”

白果进来,果然说了几句今日送妆的事儿,只是却半句都没有提到郡王府的人。薄荷忍不住道:“姐姐没见着郡王府的人么?他们见着姑娘的嫁妆,可是个什么反应呢?”

白果有些茫然道:“郡王府的人?是了,有两个大丫鬟说是伺候王爷的,带人过来点了嫁妆单子。”

桃华看她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显然过来并不是为了送妆的事,便道:“还有什么事?”

白果目光游移,半晌才扑通一声跪下了:“奴婢求姑娘做主,奴婢不想出去嫁人。”

薄荷被白果这一跪吓了一跳,连忙上来扶她:“姐姐这是做什么,谁逼你嫁人了不成?只管跟姑娘说,姑娘自然会给你做主的。”白果是外头买进来的,这些年父母都早已失去联系,若说她的婚事也就是主人家做主,别人谁也管不到的。

薄荷问这话,原是疑心蒋家或有积年的管事以势压人,但转念想想,桃华治下虽然宽和,但这种仗势欺人的事却是绝对不允许的,何况白果是大丫鬟,料来也不该有人敢这样做。难道是有人私下里求了曹氏,想要强娶?

桃华却微微皱了皱眉:“有什么话起来说吧。”如果真是有人得了曹氏的话想强娶白果,白果应该用不到如此为难,毕竟她就算出嫁了,想保一个下人也不过是跟蒋锡说句话的事儿。

白果跪在地上并未起身,反而把头低了下去:“姑娘,奴婢不想嫁出去。”

薄荷犹自没有明白过来:“姐姐,谁让你嫁出去了?你放心,姑娘早就说了,还在咱们家里给你挑个人,将来依旧进来做管事娘子,还指望着你在旁帮着太太理事呢。”

桃华的眉皱得更紧:“薄荷!”

薄荷怔了一下。桃华极少喝止她,现在突然开口,莫非是她说错了什么话不成?

她还在琢磨,白果却抖了一下,头顿时埋得更低了。桃华注视着她,也不让她起来了,只道:“有什么话就说吧。”

比起刚才那句话,这句话里少了“起来”两个字,就多了一点儿冷意。白果半伏在地上,终于还是道:“奴婢想留在府里。”

桃华不说话,薄荷不敢说话,屋里有片刻的寂静,白果终于又补了一句:“奴婢想留下来伺候老爷。”

薄荷张开了嘴合不拢来,她听明白了,白果这是——想要给蒋锡做妾?

似乎是把最难说的话说了出来,白果往下伏得更低了些,话语却流畅了许多:“太太不会理家,姑娘才把中馈转手没几日,太太那里就想着如何从公中弄钱出来贴补二姑娘了。将来姑娘出了嫁,或许还要跟着王爷远去西北,到时家里凭着太太折腾,如何是好?”

桃华眉头又皱了皱:“太太想要补贴二姑娘?”

“是。”白果磕了个头,“姑娘是知道奴婢的,断不敢在姑娘面前说谎。若太太只是想给二姑娘填些嫁妆也就罢了,奴婢只怕日后太太处处比着姑娘,总想着贴补二姑娘,那就没完没了了。且太太并不懂外头的生意,若是折腾出什么事来,老爷受委屈,哥儿也吃亏。老爷是不管事的,姑娘离得又远,家里可还有什么人能辖制太太呢?”

必须得承认,这是个问题,而且必须正视。要说做生意,蒋家的药堂和庄子自有流程,只要桃华临行时吩咐下去,没有蒋锡的话,外头的生意绝不会随意改变。麻烦的是家里的事,不能指望蒋锡去管,那就必须要有个能干的人,即使不够能干,至少也不能总想着吃里爬外。

然而白果的主意…桃华看了看跪在下头的白果,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半晌才道:“你正经嫁个人,将来进来做管事娘子,其实也是一样的。”白果素来忠心,说实在的,在蒋锡面前,她说话要比曹氏还管用呢。

白果深埋着头,低声道:“管事娘子也是下人,太太说打发就打发了。”

“那妾就不是说打发就打发吗?”桃华冷冷地道。白果这种出身贱籍的妾室,身契都在主人家手里,其实地位也不比奴婢高太多,同样说卖就能卖的。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事实上如果生了儿女或者得男主人的宠爱,地位就不同了。

白果连头都不敢抬,半晌才道:“奴婢愿意伺候老爷…老爷,太苦了…”

桃华沉默了,因为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一方面,白果这种做法让她一阵憋气。甘心为妾,在桃华看来几乎是不能接受的,哪怕她知道在这个时代妾室的合法性,穿越之前所受的教育仍旧让她本能地反感。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白果所说的问题全部都存在着,在蒋锡不能与曹氏和离的情况之下,纳一个妾来制衡曹氏是最妥当的。

不过最让桃华无法反对的,是白果的最后一句话,那是曹氏永远想不到,也永远不会说的。

“你出去吧。”桃华最后只能说了这么一句。

白果忐忑地又磕了个头,站起身来退出去了。薄荷窥探着桃华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问道:“姑娘,这事…”

桃华用力捏着眉心:“你怎么看?”这实在是,让她不知如何是好了。

薄荷嘴唇动了半天,最后只能颓然道:“奴婢不知道…”其实她觉得白果的主意不错,然而她也知道,自己姑娘最厌烦为人做妾这种事了。

郑姑姑虽然在外屋,但屋里的话也听到了几句,轻咳了一声,走进来道:“奴婢多一句嘴,姑娘只要把白果姑娘的身契拿着,这办法其实倒是最合适的。”

身契不在曹氏手里,她就无法随意处置白果。而白果的身契还在别人掌控之中,她就不敢恃宠而骄,更不敢打以庶犯嫡的主意。对桃华来说,拿着父亲妾室的身契虽然不合规矩,但却能保证她对娘家的影响力。而且,郑姑姑几乎能确定,蒋锡绝不会反对这事的,像他这么对女儿言听计从的父亲,郑姑姑也是平生仅见了。

薄荷小心地点了点头。她也觉得郑姑姑说得很对,用这个法子,对桃华是最有利的,甚至对蒋家也是最安全的。

桃华头痛地伏到了桌子上:“让我想想吧。”

郑姑姑想了想,还是提醒道:“这事儿姑娘还是要好好斟酌。依奴婢看,白果姑娘有这个念头怕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捡着姑娘马上要出嫁才提出来,这可不大合宜…”多少也有想借着这时间催一催桃华早做决定的意思。这样的丫头,将来管家理事应该不成问题,可是也要防上一防。

桃华苦笑:“我知道了。”都说人心易变,其实有时并不是人心在变,而是环境在变化。就像剥洋葱一样,最后露出来的是什么,取决于外面究竟被剥掉了多少层。

郑姑姑不再多说。她毕竟是后来的,有些话为了利害不得不说,但却也不可劝得太深。

她退出去之后,桃华打开了放家里奴婢们身契的匣子。中馈虽然已经都交到了曹氏手里,但这个匣子还在她这里。除了她要带走的陪嫁之外,其余人的身契,按理都是该交给曹氏的。

桃华对着匣子看了半天,把白果的身契挑了出来:“把这个送去爹爹那里吧。”

薄荷愣了一下:“姑娘,你不收着?”刚才郑姑姑不是说让她收着最好吗?

桃华摇了摇头:“这件事,我不能替爹做主。叫三七过来,把今儿这事说给爹听,让爹自己决定吧。”她既不能做主给父亲纳妾,又不能就此拒绝白果,也只能交给蒋锡自己去决定了。

薄荷不敢再多说,拿了身契出去了。好一会儿回来,手里却多了个扁匣:“姑娘,小厮说有人送到门上,指明是送给姑娘的。”

“什么东西也接进来?”桃华微微皱眉,“门上也糊涂了不成?”

薄荷小心翼翼地道:“门上说,瞧着像江二公子身边那个小厮…”

江恒送来的东西?桃华接过匣子,打开来里头躺着一支简单的木簪,一看就是手雕出来的,打磨得却十分光滑。簪身上刻了四个字:百年好合。

“姑娘——”薄荷大吃一惊,“这,这——奴婢这就拿去扔了。”哪有外男送姑娘家簪子的?若是被人知道了可像什么样子!

桃华摆了摆手:“拿去放到箱子底下吧。好生保存。”江恒的感情,她隐隐约约也觉察到了一点儿,想也想得到这簪子大概是他亲手刻的。能祝她和沈数百年好合,这份感情她接受不了,可是也应该得到尊重。

☆、第146章 亲迎

虽然有诸多不如意之事,但大婚的日子还是如期而至。

桃华是四更天就被拉了起来,开始沐浴更衣,之后就是等着全福夫人来给她开脸梳头了。

薄荷趁着屋里没人,做贼似的从桃华枕头底下翻出一本小画书来:“姑娘,这个放到哪里去?”昨天太太拿着这东西过来,没说几句话就硬塞到姑娘枕头底下,她偷偷捉空儿看了一眼,上头画的都是些什么呀,要是让人看见了还了得?

桃华看见那本“教育手册”也觉得好笑:“随便掖哪个箱子底下就是了。”这时候画的那些图简直不符合人体结构,她拿在手里随便看一眼就能发现有的图是手臂脱臼,有的图是腰椎错位,让她只想赶紧给他们正一正骨,哪儿还有心思看上头画的究竟是什么。

嫁妆前天已经送去了郡王府,今天就是几个随身的箱子会跟着轿子过去,薄荷把册子塞到其中一个箱子最底下,还用件披风裹了裹,有些怨念地道:“太太拿这东西过来干什么。”

桃华转头偷笑,郑姑姑严肃的脸上也露了笑容,轻咳一声:“你不懂,快别胡说了。”这种事原就该是姑娘出嫁前由母亲教导的,只是曹氏一个继母,实在也是尴尬,只把册子塞过来就算完了,也难怪薄荷不解。

“姑娘,这册子姑娘可仔细看过了?”郑姑姑现在已经是桃华的人,自然处处都要替她着想,曹氏不顶事,她只好来说几句了。虽则说她自己也还没——但在宫里的人,有什么是不知道的。

桃华轻咳一声:“已经看过了,姑姑不必担心。”她是学医的,难道还会不知道吗?郑姑姑倒是一片好心,但跟别人谈论这种事——别说昨天曹氏没讲什么,就是讲她也不会听的,实在太尴尬了,还不如从前在学校里上生理教育课呢。

郑姑姑还有点担心,然而也只能闭口不言了,想想实在不放心又补了一句:“姑娘到时候听王爷的就好。”就算姑娘不懂,王爷总懂的吧。

蒋家上下都是天还没亮就起来了,三家人齐聚,男人在外头忙,女人就在里头忙。

蒋莲华和蒋丹华做为姐妹,今天是要陪着桃华在屋里坐着,直到吉时郡王府来迎娶的。

蒋莲华一脸笑容,身边的银针还抱了个小包袱,进门就给了薄荷:“这是我们和我们姑娘绣的些荷包,给三姑娘赏人用。”到了郡王府,给下人的打赏不会少,总不能把金银直接往人手里塞,总要用个荷包装一下,因此荷包倒是个消耗品,用量实在不小。

薄荷几个在桃华出嫁前也绣了些,只是人手不够,赶不出多少来。这会儿把包袱解开一瞧,里头大大小小的荷包足有四五十个,且个个绣得颇为精细,不由得大喜:“好姐姐,这可帮了我们大忙了,怎么谢你才好?”

银针笑着捏了她一把:“我们姑娘跟三姑娘好,你还跟我说什么外路话呢。”

蒋丹华在一边冷眼看着,一言不发。她今天虽然也穿得十分喜庆,但脸上笑容僵硬而勉强,实在不像是来贺喜的。薄荷也厌她,只给她上了茶就不再管了,反正今天是桃华的好日子,应该是姐妹们来陪她,没有叫她倒过来陪姐妹们的道理。横竖有蒋莲华在,也不愁没人说话。

全福夫人还是当日去送妆铺房的那位翰林夫人,今日也是早早过来,给桃华开脸梳头。一根红线套在她手指上,灵活地从桃华脸上卷过去,再修眉扫鬓,最后上妆。等到一切都搞定,桃华看着镜子里的人,喃喃地道:“这妆是不是太浓了。”

全福夫人笑起来:“今日是你的好日子,新娘就是要画得红些才喜庆。”她左右看了一下,满意地点头道:“姑娘的皮肤好,不必上太多粉已经够白净了。”

桃华有点僵硬地扯了扯嘴角。画得红些才喜庆?那猴子屁股最喜庆了。不过她还得感谢现在已经不流行那种在下唇上印一个樱桃大小的红点的妆容了,现在只是脸上的妆厚了一点儿,红了一点儿,新娘子千人一面了点,还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蒋莲华笑道:“三妹妹生得好,怎么妆扮都好看。”

全福夫人跟着点头。以她的眼光看,这位郡王妃的确生得好,艳而不妖,面容端庄身材高挑,一看就是有福气的,不是那等妖妖调调的模样,这才像个郡王正妃的模样呢。

蒋丹华听着周围的人一句赶一句地称赞桃华,脸上的笑容都快维持不住了。桃华不过是个无锡乡下的丫头,若不是来了京城又进了宫,皇上和太后哪里知道她是谁,又怎么可能把她指给郡王为正妃?

她为什么能进宫,能入了皇上和太后的眼,不都是因为宫里的蒋梅华吗?蒋丹华忿忿地想着,宫里那个是她亲姐姐,可打从这个乡下丫头来了,她是一次也没能进宫去看看姐姐,倒是桃华接二连三地进宫,最终成了郡王妃!

这一切都是借了蒋梅华的东风,可蒋梅华是她的亲姐姐,为什么这东风没吹到她身上,却被一个乡下丫头借了去?

蒋丹华低下头,将一条手帕拧成了绳子。虽然小于氏已经跟她说过,嫁给安郡王也未必是什么好事,可是蒋丹华想不出究竟有什么不好的。郡王妃进门就是一品诰命,她爹辛苦一辈子,也给妻子挣不来一品的诰命呢!更不必说前几日桃华那一百零八抬的嫁妆,简直是风光脸面富贵权势都齐全了!哪还有比这更好的姻缘呢?

“吉时快到了。”景氏喜气洋洋地外头进来,一看见桃华就拍了下手,“哟,这么漂亮的新娘子,郡王爷一会儿来看见了怕是要移不开眼了。”

一屋子的人都应景地笑起来。蒋丹华忽然道:“安郡王会来亲迎吗?”

这句话说得大家都静了一下。

六礼中的最后一礼就是亲迎,是指新郎亲自到女方家中,将新娘接上花轿,迎回自己家中拜堂成礼。此一礼表示了对女方的敬重,素来都是六礼中极重要的一环,据说先秦时代,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皆行此礼。不过到了如今,皇室中人大婚,已经不是人人都亲迎了。不必说天子娶妇不能出宫亲迎,就是亲王郡王们是否亲迎,也要看妻家的门第如何。

蒋家的门第,无论如何都是没法跟郡王府比肩的,且这门亲事又是太后的意思,如果安郡王有所不满,不来亲迎也无可挑剔,然而桃华就不免要丢些脸面了。

蒋莲华沉下了脸,伸手去拉蒋丹华:“我有些气闷,五妹妹陪我去外头转转。”大喜的日子先是拉着脸,现在又说这种话,这不是来贺喜,是来触霉头的吧?

然而蒋莲华也不敢说沈数一定会来亲迎。这桩婚事,从头到尾只有蒋锡知道沈数早就有意于桃华,就连蒋老太爷都不明白,在指婚圣旨下来之后还要亲自问一下桃华是否愿意,蒋钧蒋铸两家人就更不知道内情了。如今外头传的都是指婚并非安郡王所愿,给桃华添聘礼也不过是为了郡王府的脸面,所以今日这亲迎与否,蒋莲华并不敢说,万一她说了沈数却没来,桃华岂不是更成了笑话?

桃华倒是微微一笑:“想来会来的。”蒋丹华这脾气,将来嫁出去了在婆家可没人这么宽容她,等着吃亏就是了。

一屋子的人这才一下子又活了起来,说笑声重新响起来。景氏第一个笑道:“可不是呢,王爷连聘礼都盯得紧紧的,怎么可能不来亲迎。哎,丹丫头就是爱替她姐姐们操心,不过这回可是白操了心了。”

小于氏被她这一句话刺得脸色也不大好看。蒋丹华的姐姐可不止桃华一个,然而宫里那两个,到现在也没什么起色。蒋梅华虽然升为了九嫔的最末一位,可皇帝几乎绝迹不去她的玉卉阁。蒋杏华更不必说了,她住在王充媛的群香殿偏殿,日子过得倒是安稳,可皇帝偶尔去去群香殿,都是去看王充媛的——嗯,现在已经是王充容了,自从蒋梅华升至充嫒,王充容就向上也升了一位,论品级大家倒是一样的,但看这称号的先后次序,就知道皇帝对王充媛仍是十分敬重。蒋杏华跟着她,日子是过得不错,但看起来也没什么出头的机会,真是要把小于氏愁死了。

这两个都是蒋丹华的姐姐,论起来比桃华要亲近多了,蒋丹华有这个闲工夫,不如去关切她们两位,跑来扯什么亲迎不亲迎的事,何止是白操心,简直是瞎操心。

蒋丹华微微胀红了脸,心里也有些后悔,嘴上却硬是道:“我不过是听说当年皇子们大婚都不曾亲迎,所以有些担心罢了。”

这话倒也不错。当初长皇子和二皇子成婚,都是不曾亲迎的。但那时候两位皇子都是在宫中居住,并没有自己开府,所以才没有出宫亲迎。不比现在沈数自有郡王府,在宫外来去自由。

不过并没有人揪着这事再说下去,全福夫人极有眼色地招呼丫鬟们捧来喜服,小心翼翼给桃华往身上套:“先打扮好了,免得一会儿新郎官到了来不及。”

蒋丹华扯着嘴角,把头扭过去了。吉时还早着呢,哪有新郎这时候就来的?全福夫人不过是说好听话罢了。

只是她还没把这句话在肚子里说完,外头就有丫鬟气喘吁吁地跑进来了:“亲迎的队伍,已经快到了!”

屋里众人都怔了一下。迎亲娶妇是有吉时的,新娘出门、到夫家、拜堂,都是有卜好的时辰,要踩着那个点儿到才行。因此如果迎亲的队伍来得晚一些,新娘家里为了赶这个吉时,就会减少拦门的时间,尽快放新郎进门。

这当然就不够热闹了。时下风俗,娘家拦门的时间越久,意味着娘家对女儿越重视,而新郎娶妇不易,当然也就该对妻子格外珍惜。所以有些高门大户里,拦门简直是花样百出,比了文还要比武,更有甚者连打婿的风俗都摆出来,务求显示一下娘家的力量。遇到这种情况,新郎必须早些来迎亲,才有时间一一对付这些难关。

但是相对的,如果女家门第太低,对男家就不敢如此,男家也就可以晚些来迎,到时候拦门也不过是走个过场,便以吉时到为名,让人把女儿迎走了。

以蒋家与郡王府的地位而言,沈数就是踩着吉时到,外人也没甚可说的。且拦门的多数都是自己兄弟,桃华总共一个亲弟弟今年还不满五岁,难道指望他去拦门不成?

是以蒋家压根也没考虑过拦门的事儿,只打算着等人来了,看时辰做个一两首催妆诗什么的,就可以让人进门了。谁知道沈数会来得这么早,难道这就把人请进来喝茶不成?

连景氏这么精明的人都有点乱了手脚,半晌才忙道:“快把几个哥儿都派到门上去,先拦着做催妆诗!”然后再慢慢想该怎么拖延时间。

今日桃华大喜,连蒋松华都从书院请了假回来。蒋榆华这些日子被蒋钧拘着念书,简直熬得苦不堪言,好容易有这个机会,自然也积极地跑来帮忙。蒋楠华读书虽不多,却能出几道术数之题。兄弟三个拦在门口,各自盘算。

这边屋里正给桃华打扮着,就听大门处鞭炮鸣响,热闹了起来。小丫鬟来回跑着传消息,一时一递:“郡王爷到门口了。队伍里骑的都是高头大马,好生威风。”

“队伍后头不是花轿,是车辇呢!”迎娶皇子妃和王妃,按制是用辇而不是轿子了。蒋家下人可没见过这个,都在门口张望呢。

景氏笑道:“说得我也想去瞧瞧了。”郡王妃的迎亲车辇,这可是少见的东西。

蒋莲华笑道:“我去瞧瞧,回来说给娘听。”

蒋丹华心里又是嫉妒又是好奇,踌躇片刻,还是跟着蒋莲华出去了。唯有蒋燕华坐在那里不动,景氏瞧了她一眼笑道:“燕姐儿不去瞧瞧?”

蒋燕华摇了摇头:“我陪着姐姐。”去看什么呢?自己又没有机会坐上那样的车辇,看了又能怎样?

“到底燕姐儿文静。”景氏笑着夸奖了一句。其实这句夸奖有点不伦不类,因为蒋燕华说是要陪着桃华,即使夸赞也该赞她姐妹情深才对,可蒋燕华自早晨起进了这屋子就不大说话,哪有什么姐妹情深的模样?景氏夸她文静,听起来文不对题,其实多少也有几分讥讽之意。

小丫鬟还在来来回回地跑:“郡王爷亲自作催妆诗呢。”

“三少爷问了好几个书里的问题,郡王爷对答如流呢。”

“大少爷出了数算的题目,跟着郡王爷来的一位先生都给答出来了。”

转眼之间,蒋家兄弟几个的题目就都被破解,眼看这门要拦不住了,可是时间还早着呢。景氏不由得道:“这如何是好?不然,让三老爷去出几个药草的题目?”

小于氏皱眉道:“这不妥。哪有长辈拦门的…”心里却不免有几分幸灾乐祸,郡王爷这样早过来,瞧着是给了女家莫大的脸面,可如今拦不住门,不好收场了吧?

桃华已经穿好了喜服,只等着戴冠了,听了景氏的话便笑道:“不用爹爹去。薄荷,你带柏哥儿出去,让他去与王爷下一盘棋。”

景氏不由得诧异道:“柏哥儿会下棋?”就算一个不到五岁的孩子会下棋好了,这水平能高到哪里去,又能跟沈数下多久?

桃华只是笑,并不说话。蒋柏华前几日才刚开始学下棋,水平当然是根本谈不上,但是——他会悔棋,会耍赖啊。沈数再有能耐,要对付一个会耍赖的小孩子,也得用点时间呢。

果然没一会儿小丫鬟们来报信的时候就都是掩着嘴在笑了:“四少爷悔棋了。”

“四少爷又悔棋了。”

“四少爷说一局不算,要三局两胜才算。”

屋子里众人都笑了起来。郑姑姑一面笑一面悄悄走出屋去,拉了三七道:“去瞧着哥儿,快到时候了就把哥儿劝回来,可别误了吉时。”

然而郑姑姑这心竟是白操了。眼看吉时将至,三七正打算去把蒋柏华哄回来,沈数已经三下五除二杀败了蒋柏华,不等他再耍赖就将他一把抱了起来往空中一抛,笑道:“进门啦!”

蒋柏华打小就喜欢被“飞飞”,无奈他渐渐长大,桃华已经实在没力气举他,蒋锡又不肯这么纵容他,导致他已经有一年没有“飞飞”了。现在沈数把他往空中扔,比起桃华的高举又好玩得多,简直是正中下怀,立刻咯咯地笑了出来,也不管地上的棋盘了。

邬正在旁边看小胖子赖棋已经看得一头汗。谁想得到蒋家派出来拦门的杀手锏居然是这个不到五岁的孩子,简直是教人不知说什么才好。这会儿看沈数举着小胖子往门里走,蒋家三兄弟也都一脸呆滞的表情,木然的就把人放过去了,邬正险些笑出声来,连忙回手往后面的侍卫们一招:“走啊!”

跟来迎亲的侍卫们其实也都呆着呢,这会儿被招呼了才回过神来,一部分人守着车辇,另有四人跟着沈数就进去了。

屋里桃华已经戴好头冠,全福夫人捧过绣着鸾鸟的红盖头来,轻轻一抖盖在她头上,大红的软绸垂下来,将视野全部遮住了。

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只是视野被遮住,桃华却觉得耳边的说笑声似乎也被什么隔开了似的,变得悠远起来。

沈数的声音从外头传进来,念的是最后一首催妆诗,可是隐隐约约的,桃华觉得有些听不清楚。直到喜娘上前来扶着她走到前堂,听见蒋锡的声音时,一切才忽然又清晰了起来——她的确是要嫁人了,嫁给心爱的人当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可这也意味着她要离开这个已经呆了十年的家,离开这个她叫了十年爹爹的人。

前生陶华父母双全,可却是似有如无,父母的心思全都花在如何再生一个儿子上,对女儿并不放在心上。今生的蒋桃华只有一个父亲,可他给的感情却远超过前生的父母千倍百倍。如果说两段人生加起来只能认一位父亲,那么桃华只认蒋锡。

蒋锡看着站在面前的女儿,心里也是五味杂陈。想当初那个刚刚落地的小婴儿,一眨眼已经亭亭玉立,站在那里如同青竹般挺拔。其间曾经有过三年是痴痴傻傻的模样,那时候他只怕女儿一生都会如此,谁知老天垂怜,虽然带走了妻子,却也还了他一个聪慧孝顺的女儿。如今一晃眼十五年过去,女儿终于要出嫁,去做别人家的人了。

这时候本该有几句什么敬事公婆,勿违夫婿之类的话,可蒋锡只觉得喉头哽咽,最后竟然只说出来一句:“若是受了委屈,要告诉爹爹。”

小于氏重重咳了一声,简直想上去把这个小叔子的嘴捂上。蒋家的女儿能嫁给郡王,那是无可辩驳的“高攀”了,再说还有赐婚的旨意,就算桃华真在郡王府受了什么委屈,也得咽回去,哪有蒋锡这样说话的?

景氏也轻轻咳了一声。她倒是很理解小叔子的不舍,只是这样的大好日子,说什么委屈的话,似乎不大吉利吧?

沈数却是笑了。他站在堂屋的门外,朗声道:“岳父大人请放心,小婿断不敢让令爱委屈的。”

蒋锡这才发现自己说的话不大妥当,连忙用力眨了眨眼,将眼中的酸涩眨回去,一边对沈数点了点头,一边找补了几句:“要夫妻和睦,相互扶持,不离不弃。”

小于氏听他说了半天都没提敬事公婆的话,急得在底下连使眼色。宫里可还有太后呢,桃华嫁了沈数,太后就是她的婆婆了,岂能不时时放在心上?

无奈蒋锡此刻眼里只有女儿女婿,完全不记得什么太后,巴拉巴拉说了一堆,半句都没提到太后,还是喜娘看着吉时将至,在底下朝他做了手势,蒋锡才停了下来,颇有几分壮士断腕般悲壮地道:“去吧,好生过日子。”

喜娘嘴角都要抽搐了,蒋松华过来背起堂妹,一路穿过数道门,直走到大门外。

桃华头上顶着沉重的头冠,很想回头看看却不敢转头,只觉得眼睛里也是酸涩的。蒋松华直将她背到车辇旁边才放下来,脚下是一块红毡,桃华却觉得仿佛踩在棉花上似的有点站不稳。

忽然间一只手伸过来,隔着长长的袖子握住了她的手。十月里天气已经冷了,这只手的温度却透过衣料直传到了她的手上,耳边传来沈数低沉的声音:“三日之后,我陪你回来。”

☆、第147章 大婚

安郡王的大婚全京城皆知,但是婚宴却并不十分热闹,许多官宦勋贵人家都是礼到人不到,还有些虽然不能不来,派来的却都是家中的小辈。

其实在桃华看来,这倒也方便。毕竟这是她与沈数两个人的婚礼,只需要真心祝福的宾客,并不稀罕一大群心怀鬼胎的人来旁观。

车辇行到郡王府门口的那条街上,就已经听见鞭炮声在前头响了起来,一直响到车辇停下。桃华的视野完全被盖头遮住,只听外头闹哄哄的,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情况。直到一只手忽然伸到眼前,她才辨认出喜娘在车外有点发急的声音:“王爷,这,这可不合规矩啊。”搀新娘上车辇下车辇都是她这个喜娘的事,郡王爷怎么抢了一次一又次?

沈数的手固执地伸着,喜娘急得拉也不是不拉也不是,桃华却笑了出来,伸出手拉住了沈数的手——不合规矩又怎么样呢?细说起来,就连他们的相识、相知、相爱乃至定下婚约都没有一样是合规矩的,然而这都不要紧,两个人相互扶持走过这一生,才是最重要的。

喜娘眼睁睁看着英武的安郡王像捧什么宝贝似的将王妃从车辇上抱了下来,觉得自己的眼珠子都快要迸到地上滚三滚了。她是内务府特地挑出来的,熟知皇室子弟们大婚的各种流程,可从来不知道还有把新娘抱下车辇这一条。

外人都说安郡王对王妃的出身并不满意,这当初到底是谁瞎扯的胡话,被她知道非得当面给两个大耳刮子不可——险些误导了她啊!幸好她生性谨慎,不管这位王妃得不得夫婿满意,那也是皇帝下旨赐婚的,所以在蒋家也是恭敬有加,否则得罪了郡王妃,还会有好日子过吗?

郡王府长史今日充任司仪,看见郡王爷和郡王妃之间不是牵巾而入,而是直接手拉着手就进来,眼珠子也几乎弹出眼眶之外,连婚仪词儿都慢了一拍。幸好他及时记了起来,才没有失态。

堂中观礼的众人也都看得清清楚楚,顿时窃窃私语起来。自来新郎牵新娘入堂,都是用一根红巾,两人各牵一头,哪里有这样十指相缠地进来?这难道是西北那边的野礼不成?

这次靖海侯府是靖海侯夫人出面,江家则是江郡马带了长子夫妻前来道贺,算是在座宾客中身份最为尊贵的人了。靖海侯夫人先就笑了一声道:“郡王爷与王妃果然是天作之合,无须同心结,自有同心结。”

文氏立刻点头笑道:“侯夫人这话说得极妙。”果然不愧是书香之女,开口便是双关之语。头一个同心结,指的是新郎新娘之间手牵的那条红巾,因红巾中央预先打下一个同心结,所以有此一说,意寓夫妻二人从此永结同心。

第二个同心结,却该念作“同心”结,结字乃是缔结之意。虽然前后都是相同的三个字,但靖海侯夫人却用语气上的不同将其区别,其意是说沈数与桃华并不必手牵系了同心结的红巾,因为二人乃是天赐良缘,自然能够永结同心。

有这两位开口,江郡马又在一边含笑点头,显然是极为赞同的样子,如此一来哪还有不长眼的宾客会说小话,全都纷纷附和起来,无非是说太后与皇帝有眼光,指了一对如此相配的夫妻云云。其中他们中有很多人根本没见过桃华,张口就说相配,这种睁眼说瞎话的本事也是一绝了。

即使是皇室子弟娶妇,也是一样要拜天地的,至于高堂这里没有,就冲着皇宫的方向拜一拜。桃华到了这里之后才知道所谓的夫妻交拜根本不是像她那个时候一样,夫妻俩一起鞠躬还得头碰头,而是女子先拜,男子才答拜,并且一拜就是四次。

等到交拜已毕,桃华被喜娘扶进新房,往喜床上一坐的时候,也觉得有点挺不住了。成亲真是个体力活啊,单说头上顶着个几斤重的东西坐了大半天,就足够把人的脖子压成僵硬的。必须感谢郑姑姑之前对她的训练,不然别说进宫朝贺,她自己的婚礼都要顶不下来了。

“新郎揭盖头啦。”喜娘今儿也挺心累的,好多程序都不合规矩,回了内务府不知怎么交差,好容易熬到最后两项,但愿郡王爷可别再闹什么夭蛾子了。难道说西北那边的婚仪便是如此不讲究?不过——看起来郡王爷对王妃是真的颇为爱重呢。

桃华觉得眼前一亮,终于可以抬起头来了。

入目是一片红,沈数身穿大红喜服,手握喜秤,站在那里对着她微笑。桃华不自觉地也回了他一个微笑,顿时听见新房里一片笑声:“笑了,笑了——”

喜娘笑盈盈地捧上合卺杯来。这是一只白玉雕成的葫芦,从中剖为两半,中间以红线相络,里头各倒了一点儿酒。

因为有线络着,两只合卺杯之间拉不开太大距离,新郎新娘自然也就几乎是头对头地凑在一起饮酒。喝酒时两人并坐在床边,肩膀相碰,桃华几乎能听到沈数略有些沉重的呼吸在耳边低响,于是心脏不争气地狂跳起来,连酒饮下去是什么滋味都没品出来。

按说喜房中应该有男家的亲戚女眷来陪坐,但是沈数这里没有,索性就请了靖海侯夫人和文氏进来相陪。这两人自然是不会要闹什么洞房的,见饮过了合卺酒便笑着催道:“王爷去外头饮酒吧,这里有我们呢。”

按规矩,饮过合卺酒后,沈数就该去外头酒宴上敬酒了。只是这会儿他颇有点不情愿,靖海侯夫人看出他的意思,笑着将他推了出去:“王爷出去转一圈便是。”沈数的身份,今日席间也没人敢灌他酒的。

文氏坐在一边,只管看着桃华笑,笑得桃华脸上都热了方向薄荷道:“快给你们王妃打水来洗脸,将头冠摘了轻松轻松。”

靖海侯夫人走回来笑道:“可不是。这冠戴着好看,可也真是重得很,想当年我嫁给我们侯爷的时候,也被压得着实不轻。”

侯夫人的头冠纵比不得郡王妃,那份量也是不轻。文氏嫁给江悟时虽没有什么品级,但南华郡主岂会让自己长子娶的媳妇露出寒酸相,特地打制了一顶足金镶珠的冠送过去,是以文氏成亲当日也是被压得不轻。几个女人颇有共鸣,竟谈笑风生了起来。

薄荷端了热水进来,桃华把脸上的厚厚一层脂粉洗了,才像重获新生似的长吁了口气。这一下把靖海侯夫人又逗笑了:“成亲都是这样的,恨不得刷了一层又一层的粉,我那时对着镜子都认不出自己了。”

这又引起了共鸣,文氏同样感叹了一番,又笑道:“可郡王爷显见是认得出的。”刚才揭了盖头盯着人看了半天呢。

桃华脸上顿时一红。论起打趣来,她确实跟这两位已婚妇女比不了。未婚打不过已婚,这个真理从古到今大概都是永恒不变的。

靖海侯夫人笑着正要说话,帘子一掀,一个绿衣丫鬟领着两个小丫鬟提着食盒进来,先行了礼便道:“王爷让王妃先用些东西垫垫,这是奴婢们照着南边的口味准备的,只不知手艺合不合王妃的胃口。”

两个小丫鬟流水般摆出点心和粥菜来,果然都是江南风味。文氏掩着嘴直笑,靖海侯夫人也叹道:“王爷果然体贴。”

桃华却只瞧着那绿衣丫鬟,点头笑道:“倒麻烦你们了。”

这穿绿衣的丫鬟自然就是蝉衣,闻言低头道:“王爷吩咐的,奴婢们岂敢说辛苦,只要王妃用着还适口,就是给奴婢们脸面了。”

桃华轻轻笑了一下。说话听音,蝉衣虽然说得谦卑,可开头就说是王爷吩咐的,难道是说如果没有沈数吩咐,她们就不准备了吗?景氏没看错,这位果然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不过这都是小事,桃华摆摆手,薄荷就上前去亲热地拉着蝉衣,往她手里塞了个荷包:“辛苦姐姐了。我们初来乍到的,地方在哪里都不知晓,还得要姐姐指点一下才好。”说着就叫桔梗儿:“跟着这位姐姐去,把园子里的地方都打听清楚了,免得总是烦劳姐姐们。”

桔梗儿也跟着桃华嫁了过来。蒋柏华渐渐要搬到前院去读书,身边也该放小厮,并不必桔梗儿再陪着他玩了。桃华原本是想将桔梗留给蒋柏华,但筹划一番还是将她带来了——之前蒋家的下人少,她身边得用的就只有薄荷和桔梗两个,若是再留下一个,到了郡王府有什么事,人手都不够用。

桔梗儿听了薄荷的话,立刻也缠上去拉住了蝉衣,一口一个姐姐甜甜蜜蜜地叫着,跟着出去了。

这里新房中略有片刻寂静。靖海侯夫人是个人精子,何况自己也是管家理事的好手,怎能听不出蝉衣话里的意思,忍不住悄悄瞥了桃华一眼,心下暗叹——虽说郡王爷是看重的,可到底门第相差太远,细论起来还有先贤妃过世的那件事夹在里头,蒋家姑娘这个郡王妃也并不好做。

今日席间并没有什么人敢灌沈数的酒,靖海侯夫人和文氏自然也不会多坐,看着饭菜摆上来,便起身出去了,留桃华一个人自在用饭。

那日送妆之时,已经有一房人跟着过来,正是李氏的陪嫁丫鬟青柳一家子,既是过来看着嫁妆,也是先打探一番郡王府的底。待桃华进了王府,薄荷和桔梗随侍在旁,郑姑姑就先找青柳去说话了。这会儿估摸着桃华该用饭了才进来:“王妃略用些点心就好,不宜多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