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贵逃妃之腹黑两宝上一章:第 39 章
  • 天贵逃妃之腹黑两宝下一章:第 41 章

这样一说,这个石大人,活了有两百岁以上?惊疑,在众人眸中一闪而过。

“轮到臣问娘娘问题了。”孙擎苍说,“娘娘可否告诉臣娘娘是如何回来的?”

“哎。”花夕颜叹一声,“孙大人,不是本宫不遵守约定不回答你这问题,而是,本宫自己都不知道是得到了什么高人的帮助。不信你可以问问圣上。”

孙擎苍一样没想到是这个答案,眉头皱紧。

司狱走了出来,对着孙擎苍继续拷问:“孙大人,除了你孙家之外,还勾结了哪些党羽意图谋害圣上与娘娘?”

孙擎苍对这些问题已是毫无兴趣,慵懒地说:“这些问题,圣上和娘娘心里都有数。何况,孙某人只知道,只要孙家揭竿造反,定是不止孙某人一家。”

看着孙擎苍回答起问题,一点都不惧怕,想必是死了都无畏惧,是想着他手里有孙家军,朝廷怎样都奈何不了他们孙家,杀了他一人的头也无济于事。孙擎苍说:“圣上心里明白的,派兵数十万,都别想伤到我们孙家军。而臣早已将兵权转移到了封地里,圣上杀了臣没有丝毫用处,圣上想解眼下困局,只有一个办法。只要圣上愿意学习明诚皇高祖,娶孙家女子为后,孙家军无意与朝廷和圣上对立,定是继续回朝廷对圣上忠心耿耿。”

说着要黎子墨立后的话,孙擎苍嘴角的那抹阴笑,无疑是对准她宫皇后的。

花夕颜真不急,他要立就立呗。一旦一个人变了心,驷马难追。她花夕颜经历了两世人,这种浅显的道理难道会不懂。

倒是站在她背后的龙颜明显急了,冲孙擎苍的话便是一顿怒斥:“东陵历代祖先,都是一后制,明诚皇高祖是逆反,是违背祖训,先帝已有说过。”

“圣上可以废了皇后再立后。”孙擎苍道。

“朕说过,今生今世只立一个皇后。”

“那么,圣上执意孤行,孙家军无能与圣上同心同德,圣上又该如何呢?”孙擎苍微眯的眼神,望的却是她花夕颜,“宫皇后又是如何做想?如果帝君帝位不保,皇后又如何保住自己这条命?宫皇后只要想一想,都知道该为帝君牺牲。”

对这个问题,她当然不用答,因为叫她来看孙擎苍的,可是那个男人。所以说这孙擎苍之所以会败到彻底,说明对这个做皇帝的男人,还是没有她看的清楚。

“如果要朕选择孙家军或是皇后,朕肯定选的是皇后。因为朕想几十万兵力围剿你们孙家军,没有皇后还真是办不到。朕早已无意让你们孙家军臣服,因为你们孙家军心中早已无朝廷,朕如何学习明诚皇高祖,不过是治了标不治本。”

孙擎苍眼睛猛地一睁,是被震,是从未想到对方一开始都打算完全灭掉他们孙家军。是,谁能想到呢,哪怕先帝的先帝,哪怕先帝,都只想到让他们顺服而不是消灭。可是,只有他黎子墨,知道他们孙家永远不可能顺服。

“圣上目光还真是高瞻远瞩,就不知如何剿灭我们孙家军了。”

“朕说过朕有皇后。朕也是刚从高僧口里得知,这天咒反噬,如果是一团人施行天咒,这些人之间又有血缘关系的话,只要找到那个主谋者,主谋者一旦被反噬,其余人也别想逃得过。正好,朕的皇后之前发现了,原来孙家人不止孙大人一人参与天咒。”

孙擎苍的口越张越大,但若无事的脸部出现了惊恐。

“孙大人,你带兵打仗的,理应最清楚不过,擒贼先擒王的道理。”说到此处,天子的声音轻轻一顿,“朕已调集孙家封地周边兵力,在孙家封地内乱时,立马乘胜追击,夺回封地。想必,这个反攻的时辰,已是差不多了。”

孙擎苍的气息一阵一阵急喘。

“朕在这时候特别感激皇后。若不是朕的皇后天下无人能比,这想咒死朕皇后的人,可能孙大人一人就够了,结果朕都没想到会扯上的远远不止孙大人一个。所以,孙大人,你说朕还能选你们孙家军不选皇后吗?”

一口鲜血,开始从孙擎苍口角流了出来,与胡太后临死前一模一样。孙擎苍到如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足以证明参与天咒她的人,正如杜有志所说,没有一定能力还真不行。孙擎苍要把她弄死,不得不把自己儿子,以及孙家军里最有能力的一群人集结起来合咒。最终的结局,只能一人死,全部死,一个都逃不过。

孙擎苍歪倒在地上时,花夕颜从他那双眼睛里看到的,想必是最不甘心,最不甘心什么呢,不是不能扳倒皇帝,而是,这个能让他们孙家军全军覆没的危险,竟然那个知道如何做法的石大人没有告诉他。

“臣,臣输了——”孙擎苍闭上了眼睛。

死了瞑目,说明他认为死在他们手里,心服口服。

司狱走上前探了孙擎苍没了的鼻息,冲一群主子摇了摇头。

宫中来人禀告:“圣上,长公主到了宫里,说是希望见见圣上。”

见着胡太后和孙家接连出事,城里都人心惶惶了,躲到长公主府里的人越来越多。长公主没法接纳那么多人,只能到他这儿探下情况如何了。

这明诚皇高祖宠爱的掌上明珠,进皇宫的次数却是屈指可数。长公主被迎进永宁殿等候圣上时,看见了皇帝桌上摆的本《道德经》,翻开的书页上面,有小孩子用毛笔画的一只小猪。为此,长公主大表惊讶。记忆中的小太子爷,从小到大,从没有淘气过。而敢在皇帝的书籍上画猪的,除了皇子又能有谁。

耳听门外的太监报圣上驾到,长公主连忙收拾好脸上的表情,转回身,恭敬地等待帝君进门。

黎子墨对这位姑妈,从来不知道该以什么心态面对才好。因为这位姑妈太谨慎了,诚然从来不敢与他或是先帝有一点罅隙。

亲情之间过于戒备,自然而然,疏远而陌生。哪怕,长公主对他充满十分敬意,从无违抗过圣意。

赐了座,姑侄两人各坐一边。

长公主轻咳两声,说道:“这夏季一过,即是入秋了。本公主想着,年年这个时候,都是皇室和帝君秋猎,拜祭东陵祖先的时候。”

这长公主即是聪明,不会问及皇帝的意图以及朝廷中发生的事,打算以庆典活动来缓和各界的矛盾,让朝廷各方恢复平静,这样她长公主才能安枕无忧。

黎子墨轻淡地开声:“公主府不是之前,刚办过灯会吗?”

“公主府小小的灯会哪能和皇室秋猎的大典相比。太多人,是想目睹帝君的风姿了,只可惜,灯会请不到帝君到来。”长公主说。

“那日,朕有公务缠身,不然定是会去灯会捧长公主的场。”

长公主立马诚惶诚恐地站起来感激:“帝君日理万机,为天下百姓操心,是本公主考虑不周,不该让帝君劳心劳力还到灯会赴宴。”

“朕只是偶尔想到,底下还有些百姓,可能连碗饭都没得吃,这心头揪着和太后娘娘一样,去灯会怕看着那些鸡鸭鹅肉,一点胃口都没有。”

长公主的脸顿时红了红:“帝君训的是,本公主正打算邀请城中多家商贾,定时开仓放粮,救济那些贫瘠的百姓。”说完又问:“不知太后娘娘的病是否好了些?”

黎子墨淡淡扫过她一眼,道:“朕的母后,太后,不幸于几日前去世了。太后是个十分关心朝廷和朕的一代仁后,考虑到朝廷会因太后的去世而有动静,特别交代朕,将丧事秘而不发。朕体恤太后与先帝一样为百姓着想的心思,也就顺了太后的意思办了。”

长公主这被一震,许久,只能是呆呆地望着他。

伸手接过李顺德递来的一封折子,黎子墨当着姑姑的面翻开,处理公务,好像与她这个姑姑心里面毫无罅隙。

长公主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只能在那里拘束着看着他翻奏折,全身早是出了满身热汗。

过了片刻,龙颜终于开了声说:“秋猎的事,供奉祖先的事,公主开这个口,朕都是记得的。”

“是,本公主想的也是,帝君怎会忘记先祖?没有先祖,哪来我今日东陵国的强盛和繁荣。”长公主低着头好像只注意自己的鞋子。

黎子墨轻轻将手中折子合上,像是无意之中想起:“郡主今年纪多大了?”

长公主则像是全身被激了下,慌张抬起头,继而沉住声答:“回圣上,太后既然薨逝了,这宫中规矩,服孝要满三年。”

“太后与郡主并无血缘关系。只是长公主与太后感情不浅,会这样想,朕也可以理解。”

长公主的嘴唇像抖了一下。

“朕希望长公主能为郡主用心想想,郡主年纪大了,毕竟是女子,不像男子,为女儿操办婚姻,做娘的总要担多点心。”

“帝君说的都是道理。”长公主声音低微地说。

说完这些话,长公主被请出了永宁殿。在随李顺德离去时,长公主低声问了句:“据说颜尚书还在宫中?”

“是的。公主殿下。”

“可否让本公主与其见上一面?”

“颜尚书去了广阳殿服侍太子,或许公主可以改日再约。”

这样说来,林夫人到她府里告的密信是对的。这黎子墨越来越……竟敢拿她的掌上明珠要要挟她了。看来,她必须赶紧走另一条路子,与月室殿未来主子交好,才有可能保住她女儿。

花夕颜在广阳殿,预备陪两个儿子一块用晚膳。这时候,孩子的爹派人过来说,要他们在饭桌上给他留个位置。小吃货当即皱了小颜。花夕颜正不明是怎么回事时,小太子爷在她耳边偷偷告密,说了小吃货被爹坑的事儿。花夕颜只能对小儿子摇头晃脑:儿子要斗赢老子,岂是容易?

那头,孙府在孙家封地被围的同时,被抄家。孙夫人在孙擎苍出事时,带了老小赶往自己的娘家求助,半路被截。只有那孙如玉,因为躲在了长公主府,成功逃脱。

孙家的动荡,震惊了整个京城和天下。

本是预备启程归国的贤王,留了下来,推迟了回国的日期。因为花家那边,花老太君失踪已是好几天了。

------题外话------

下一章轻松轻松,让他们一家四口去哪里玩玩,(*^__^*)

【75】夫妻一台戏

花正珂住在客栈里,有柳氏服侍,同时,这贤王和金素卿等人,又都特别殷勤,给他送药请大夫,被黎子墨一掌打的伤,逐渐好了不少。可是,这东陵帝君神功了得,一掌之下,黎子墨当时又是隐隐发了些怒气的。他想痊愈,没有个两三年的精心休养。想这二女儿已经被东陵帝君法办,自己看不起的废物大女儿却成了帝君御前的红人,他这叫做压错了宝。

后悔,真心后悔。

柳氏在他耳边哭泣和唠叨,不过是增加了他的后悔,眼见在这京城里,消息里都指向花夕颜在帝君面前的地位越来越稳固,许多人慕名来拜访他打算走他这个后门,可是花夕颜却不认他了。

想蹭女儿的光,油水没有捞着。花正珂懊悔万千。早知道那天一掌劈死二女儿花淑儿,博得帝君欢心,也绝对好过劈成了花夕颜。可不知他当时怎么想的,怎么去劈花夕颜了。

柳氏哭他没良心,只认钱。

花正珂理直气壮地说:你看现在连贤王殿下,都只想娶夕颜回宫,哪里会想到淑儿了。

贤王在灯会上当着所有京城里的大人物说了,说要娶花夕颜当太子妃。但是,花夕颜当场拒绝了。在花正珂看来,这没有关系。哪个女子不矫情。回头,说通大女儿工作,嫁给贤王就是。说起来,花正珂以为,这东陵帝君虽有钱有势,然而,花家根基在白昌国,女儿当然要嫁白昌国的太子,才有利于他和花家的未来。

只是,凭他一人怎么劝花夕颜。眼瞧这父女关系都已经破裂了。想来想去,还是需要搬出老太君这颗棋。女儿不是最念叨老太君吗。

偏偏,花老太君那日,据说是带了长福出了客栈不知去哪儿办事,后来一夜未归,几日几夜不见人。花家在京城里派人四处去找,后来连贤王都惊动了,依然没有找到花老太君人影。几个人由此商量,是不是该通知到宫内的花夕颜。

花家想联系宫里的花夕颜当然不容易。自从胡太后去世之后,这宫内的所有权力,全部落回到了黎子墨手里。黎子墨这人,对宫内的管理向来严谨,最讨厌任何人嚼舌根,或是走后门。因此胡太后死后,皇宫内部一度人心惶惶,没人敢撞皇帝的枪口,消息一度蔽塞到没人知道胡太后已死,想找人偷偷递纸条进宫,都难以上青天。不过,这不包括杜有志和玉蓉。

花夕颜想,他对自己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谁让他心里边,可以认同的人,只剩那么几个人了。她算其中之一。

杜有志钻的空子在他眼皮底下,他可能也觉得可有可无。

终究即便如此,随之时间推移,胡太后和孙家人都被灭了,似乎没有什么秘密可以瞒着他。再说,夫妻之间,要是秘密存太久,难保彼此心头生罅隙。

由于花家将花家老奶奶失踪的消息正式对外公布,杜有志得到这个消息,方才记起她好像和花家有关系,忙将这个消息通过宫里人告诉她。捏住这个消息,花夕颜想,是时候和他说了。

对于花家老奶奶,花夕颜内心一直心存着一种莫名的感激。

想她第二世穿回来时,要不是花老太君用尽全力保她的命,她早一命呜呼了。固然,花老太君念的不是对她的情,而是对那个正宗花家大小姐的情。而如今,那个正宗花家大小姐,很可能是躺在她的棺木里头,代她死了许久。

如果再见到花老太君,都不知如何向花家老奶奶交代,长叹一声。

杜有志倒是觉得她奇怪,不是说花家老太君失踪了吗,难道她不担心花老太君的安危。

花夕颜想的是,如果花老太君被坏人掳走了,早就有消息对着她发了,敢掳走老太君并且认为绑架老太君对自己有利的,八成是为了拿老太君和花家或是她交换什么条件,然而迟迟没有这类消息发生,只能说明花老太君的人身危险性逐级降低。相反,在这个她深陷天咒与天咒反噬危机的时候,花老太君的失踪等于藏匿了起来,对于想抓住她把柄的敌方来说不是一件好事,于她却是有利的。

所以,是什么人把花老太君藏起来,她心中偶有些数。

夜晚,一家四口人在广阳殿用膳。小吃货一声不吭,埋头吃饭,吃的,也比平日里少了两碗,据称是由于下午太子爷先给小吃货开了小灶的缘故,让小吃货肚子吃的有些撑了,晚膳自然用的少。

花夕颜终究担心小儿子积食,虽说儿子胃量大,但积食也不是不可能,所以饭后让人冲了些消食散。

娘给的药,小吃货当然乖乖地捧着药碗喝。没想到的是,小太子爷的爹,那个人,会突然把手伸到他小额头上,抚摸了一把。

“没有发热。张公公。今夜派个人,守在花公子床边,若是有发热的迹象,立马告诉朕。”黎子墨的声线向来是那种,不冷不热,无论何时,都带着浓浓的凌厉,象征龙威。

或许,他是很担心小吃货的,只是,他固来那种声调和脾气,又能如何。

小吃货反正,没有感觉到他的爱心,反倒快被他吓出身冷汗和心脏病来。

咕噜一口气喝完娘给的药,爬上床盖上被子,将被子盖上小脑袋,免得那男人又伸手来摸他。

由于小儿子有可能病了,黎子墨当晚没有急着回永宁殿看折子和办公,在广阳殿里留了下来,陪他们母子三人。小太子爷和花夕颜都能感觉到他内心的焦虑。黎子墨对小儿子内心是存了愧疚的,犹如花夕颜对大儿子内心存有愧疚一样。想他这个当爹的,对小儿子出生到现在,基本都没有尽到过当爹的责任。

聪明的小太子爷知道爹的心情,拉着娘到隔壁书房里念书,留下空间给黎子墨和小吃货。花夕颜本想留下来照顾小儿子,后来也念到了孩子爹的心境,就此顺了他们父子俩的意。

可惜,这大儿子和久别的娘重逢之后,修复感情毫无压力。血缘关系胜于一切的道理,在黎子墨和小吃货身上,却变成了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目标。

小吃货在被坑里头翻滚着,想娘和太子爷来陪他,可是,拿手掀开他被子不准他盖头的人,既不是娘也不是小太子爷,是他最讨厌最害怕的男人——那个皇帝。

“不要盖着脑袋睡,这样对你身子不好,你娘没有好好教你吗?你娘若没有好好教你,回头朕说她。”知道小儿子在病里头,黎子墨不敢直接把炮口对准小儿子。

小吃货则听说他要说他娘,一脸的更不高兴了,说:“男子汉一人做事一人当,和我娘没关系。”

“你若真的想喜欢你娘,就该好好听你娘的话,不让人误会你娘。”不知不觉,他又露出了老子坑儿子的本性。

被坑的小吃货,似乎只有被他坑的时候,才能好好听他说的话去做,两只小手放开了被头,任他重新帮他盖好被子,堵着小嘴一本正经地说:“我好好做了,你不能误会我娘了。”

小儿子多可爱,比起太懂事的大儿子,简直是一道夏季的凉风,吹到心头一股子清爽怡人,笑意,不禁挂在了素来冷酷无情的唇角上。凉薄的手指尖帮着拨开小吃货额前的头发,道:“朕都知道了。”

两只小眸子在小吃货的面包小颜上即是圆了圆,很吃惊:这男人居然会笑?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了吗?话说,这男人笑的时候好诡异,好像天要塌下来了。

两只小手马上举了起来,害怕地盖住双目。

墨眸里微怔,肃然的唇角又悬挂了丝无奈:他有这么吓人吗?

拿了折子,坐在小儿子床边,翻看。这皇帝的公务多,夜晚都需要加班。

见是没有了动静,小吃货从捂着眼睛的小手缝里,两只小眼珠骨碌转了转,看到身边的男人并没有走,马上又闭上眼。再等了会儿,见人家压根没有对他怎样。小眸子又啪地睁开,胆大地放下小手,斜飞着小眉,端详起身边的龙颜。

龙颜肃穆,对于手里面的东西是专心致志地在看。

对于小吃货来说,因为不像小太子爷是从小到大在这男人身边耳濡目染,很难以理解这个男人是在干什么。

“如果身子不舒服,和朕道一声,知道吗?”这当皇帝又当爹的,一面心思挂在国家社稷,天下百姓,另一面,不得分出一些给儿女私情。

“我,身子好多了,没有不舒服。”小吃货宽宏大量,非常体贴他道,“你可以走了,我一个人睡没有关系。”

墨眸为此提起眼角往他望了下:“你要朕走?”

“嗯。”小吃货用力点了点小脑瓜。

“朕要是走了,你不舒服,没人陪你,你觉得你自己能行吗?”

不是还有娘和小太子爷吗?小吃货嘟嘟小嘴。

当爹的一眼看穿这孩子的心思,啪,合了折子,道:“今晚你娘和太子殿下都不会来陪你。只有朕陪你,你要不要?”

“为,为什么?”小吃货小嘴张的大大的。

“因为,太子殿下从小,也是朕陪着的。”含义颇深的话,不知小儿子能不能听懂。

小吃货只觉得:“太子殿下好可怜。”

黑线一道,划过龙颜,嘴角衔的似笑非笑。

看来老天是有意派个小儿子来整蛊下他了,免得他人生处处太如意。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龙颜有趣地嚼着这话,“朕很高兴你来陪朕。”

当爹的将小儿子这个挑战视为人生乐趣。

小吃货额头降下三道黑线:这男人喜欢他陪他?!妈呀!这对他来说,是天下最不幸的消息了。他以后能有出头之日吗?

折子重新翻开,老神在在的皇帝爹,继续在小儿子床边翻起折子,一面照顾儿子。

小吃货鼻子抽抽,堵着气,翻过身,背对这个男人。他才不用,也不需要他照顾呢。

过了大概半柱香时间,小眼皮子打架起来,很快合上了眼睛。由于醒的时候和大人赌了一口气,身子不舒服也不吭声。到了睡着的时候,在梦里就没法控制,小嘴哎呦哎呀轻声哼了起来。

龙颜肃穆,早把手里的折子搁下,对身边候着的张公公说:“不用惊动到太子他们,去请宫大人过来一趟。”

张公公立马转身去办。

当爹的,伸出手探进儿子被子里头,帮儿子积食的肚子慢慢揉着。

花夕颜不是没有注意到隔壁的动静,然而想到孩子的爹既然不出声,也就装作不知道。小太子爷和她一样。

男人是一家之主,在古代的女人想强出头,是不切实际。花夕颜只要实际点想,都知道,为了小儿子未来好,这个父子关系,当然更要处理好才行。

望到她静默甚至带了一丝凝重的侧颜,小太子爷轻声说:“娘不用担心,爹很喜欢木木的。”

听了大儿子的话,花夕颜为之一笑,低头继续为大儿子磨墨。小太子爷拿起毛笔,认认真真在宣纸上抄写今日他爹要小木木读的《道德经》。

宮相如听说另外一个小外甥生病了,坐车急速赶到,进到宫内,见到居然是天子亲自服侍小木木,眼神在微怔之后,唇角微勾,走了上前:“臣参见圣上。”

“给他瞧瞧。我摸着他脉比较快,怕他积食发烧了。发了烧,今晚可就不舒服了,要好需要好几日。”听黎子墨这口气,对小吃货哪怕一点不舒服都感到折磨。

宮相如早知道这小外甥吃东西多,什么都吃,早晚要积食的,这会儿发一发倒也好,执起小手把了脉,和自己想的差不多,答:“臣给他几服药,再给他针一针,今夜可能就没那么不舒服了,但是,过后可能还是会发点小烧,驱掉风邪,再调理下气血。”答完想起他刚说的话,加上句:“圣上请不用太担心。他身子底子好,至多几日便能痊愈。”

可黎子墨就是生怕小吃货要躺在床上折腾好几天,耳听这国舅都这么说了,肯定是要折腾了,只得叹口气:“你给他针一下。”

宮相如走上前,一边帮小吃货行针,一边听龙颜唠叨。

“这孩子,再这么吃,怎能行呢?这当娘的,也太惯孩子了。”

怎么不说你这老子也惯,什么好吃的都送给小吃货吃。

“看来,以后朕要继续坑这孩子才行,坑到他管住自己的嘴巴,不然迟早要出大事。他若是出了什么事,别说他娘担心,朕也要担心的。”

麒麟狮子狗听了他这话都不齿地翘了鼻子:你想坑你儿子坦白就是,何必找借口。

那一晚,花夕颜抱着大儿子睡。据说,孩子的爹,守在小儿子床边几乎一夜没有闭眼。这消息惊到她直眨了下眼皮。或许她陪小吃货已久,孩子积食常见,不算什么大病,都没有孩子的爹这般殷勤。

不过,这孩子的爹,别瞧平日里对两孩子,又吼又严厉又坑的,孩子若出了点什么事,比她还急。

到了第二日,知道家兄因为圣上着急,小病号没什么大病都被迫留在宫里陪着守夜辛苦了,花夕颜让御膳房给家兄备好了早膳,请家兄过来吃完再走。

宮相如过来,见只有妹妹一个人,坐下来,让底下的人摆了早膳。

花夕颜是从杜有志那儿打听到了消息,的确这孙如玉是对他哥怀了心思的,只是这孙家都倒了,孙如玉跑了。花夕颜又从杜有志那儿听说,其实京城内外,迷恋她哥的女子,哪止孙如玉一个。据闻那大宛公主,不想嫁天子都只想嫁宫大人。

想想,是该先试探下她哥的心意,免得哪天她哥被人委屈了,她都帮不上忙。

宮相如以为她是担心儿子,和她说:“木木他身子骨好,大碍没有,修养几日,要禁食让他辛苦些而已。”

“家兄昨晚辛苦了。”

“臣不辛苦,是圣上辛苦了。”

昨晚上,都是黎子墨一人服侍小吃货。旁人想帮手,黎子墨都不让。于是,对于妹妹能嫁到这样一个男人,虽然当皇后风险大,辛苦,但是两个孩子能有这样的爹,是让他这当舅舅的,深感欣慰。

“家兄,槿汐想问家兄一件事。”旁边没有人,花夕颜开始切入中心。

“什么事?”见她神神秘秘,宮相如眯了下眼,生怕她瞒着他们又做出什么事来。想她做的哪件事,不都是惊风骇浪的。

“家兄心中可有心仪的女子。槿汐想着,家中父母年岁已高,槿汐在宫中不能回家服侍两老,家兄又有公务缠身,难以回家照顾老人,家兄是否该考虑给父母找个儿媳孝顺了。”

想都没有想到她这是问他结婚。宮相如轻吁口气:“你这是不是在哪儿听说了什么?”

“槿汐听说京城内外,有无数女子迷恋家兄,不就问一下,好帮家兄牵线。”在她想来,只要他决定要哪个,她到圣上耳边唠叨唠叨,赐个婚,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不信她哥的魅力有哪个女子不迷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