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内家什,大到拔步床和箱柜屏风,小到桌椅凳等,无一不精;屋阶、墙裙、正房地板都是青石板铺就。

杜鹃看完后,就感觉两个字:嫉妒!

杜鹃都觉得嫉妒,其他人可想而知了。

便是泉水村得地利之便。不缺木头和石材,那也要看是什么样的木头和石料,又是什么人雕琢它们。林家和王家的手艺,可不仅仅闻名于泉水村,在山外也是极有名的,家族中都有人常年在山外做活。

其中,最生气的莫过于杜鹃爷爷奶奶了。

自从那次跟杜鹃外公吵翻脸后,他们简直跟大儿媳冯氏成了仇人,连带见了大儿子都没好脸;凤姑则彻底跟冯氏断了来往。

听见任三禾与冯明英定亲的消息,黄大娘想起任三禾拒绝自己娘家侄孙女的往事。气得倒仰。

跟着。就是任三禾大张旗鼓地修房盖院、制作家什。

等到了正月。因山中没有下雪,冯长顺两口子就带着大儿子和小儿子,还有冯明英进山来了。名为到大闺女家玩,实则是察看任三禾新家。并商议婚期。

黄老爹两口子听见任三禾这样重视,办得既热闹又风光体面,想象亲家冯长顺那得意张扬的模样,直嫉妒得心如油烹。

岳父岳母来了,黄老实自然要去请爹娘来作陪。

然亲家已经变仇家了,黄老爹如何肯来!

冯长顺也不像往年,来了泉水村马上去走亲家,今年根本不理,好像女婿是个没爹娘的。

黄老爹私心里是期望亲家上门赔罪的。可惜没等到,一腔期望就化为怒火;再听人说任冯两人的婚期定在三月十八,如今翁婿一家,加上林里正等人,都聚集在任三禾家吃酒呢。恨不得想个什么主意,叫这门亲做不成才好。

正赶上黄大娘娘家人也来拜年了。

因谈起这事,黄大娘便对哥嫂道:“早晓得大媳妇不是个好货。就是她跟任小哥说荣子对杜鹃不好,糊了那门亲。她自己倒巧,叫小妹子凑上去了。呸,那么巧,才来就教雀儿和杜鹃做酱?她俩才多大,就学着做酱了?都是哄人!”

乡村里能藏住什么事,任三禾夸冯明英的话早传遍了。

她娘家哥嫂听后立即变脸,都气愤不已。

她嫂子奇怪地问:“她干嘛一头劲撮合自己妹子?”

因一般山外人都不大乐意把闺女嫁到这山里来,嫌弃山里道路不好走,乡野之地,太偏僻,故此她才这样问。

黄大娘恨恨地说道:“干嘛?还不是想把妹妹弄进来当帮手。以为搭上了任小哥,又有杜鹃干爹干娘,从今往后就仗了势了,更不把我跟他爹放眼里了。”

她哥哥问:“杜鹃可是你孙女,林家能向着她?”

黄大娘撇撇嘴,将林家有意跟黄家结亲,将来不是九儿就是林春娶杜鹃的事说了。

她嫂子吃惊地问道:“可是真的?我还想要杜鹃呢。”

她去年来就看上了杜鹃,正跟自己小孙子相配。就是洗三的时候,黄大娘拿了杜鹃一套衣裳送去的那个最小的孙子。

黄大娘赶忙问道:“你是说牛儿?”

她嫂子点头。

黄大娘朝黄老爹看去,两人都转开了心思。

按说跟林家结亲,是一般人家都求之不得的。但他们已经和大儿子分了家,林家明显跟儿子那边走得近一些,把他们做爷爷奶奶的倒靠后,疏远了一层。

若是将杜鹃许给黄大娘的娘家侄孙的话,那不用说,那边肯定会以老屋这边为主,亲上加亲么。

因此,黄老爹首先应道:“这是好事。就这么定了。亲上做亲。”

黄大娘却踌躇道:“就怕老大媳妇不乐意。瞧她跟林家那热乎劲,比跟我们还亲。就指着这门亲仗势呢!”

说实话,她还真怕冯氏哭闹寻死。

那是个性子烈的,不是装模作样,是真寻死。

然这话戳中了黄老爹心上的刺,拍桌子瞪眼吼道:“不乐意?不乐意也得乐意!哼,想仗旁人的势,那也要看我许不许!杜鹃是我黄家的孙女,我想把她嫁给哪个就把她嫁哪个!雀儿也一样。”

他决定了:决不让孙女跟林家定亲。

既然林家看不上他,他也不想跟他们攀亲,没的把孙女嫁了去,白白给大儿媳长势,往后更不孝了,冯长顺来了也更风光。

第093章 孙女是黄家的(三更)

黄大娘的嫂子听后大喜道:“那就定下来?”

黄老爹摆手道:“娃儿还小,先别提。要是说出去了,老大媳妇又闹起来,白得罪里正不说,还惹气受。等再大些,我们做爷爷奶奶的就做主,直接定亲嫁了,谁也没屁好放。”

黄大娘想起上次闹腾的情景,忙道:“对!先不吵出来。”

她嫂子还担心,又问道:“要是老实媳妇不答应怎办?”

黄老爹鼻子里冷哼一声道:“一个妇道人家,这事哪有她说话的份?到时候我们做主,再把老大喊来——老大肯定听我们的,只要我们三人答应了,就定下来。定下了,她再闹也不中用。”

黄大娘也发了狠,道:“我们老的还没死呢,就由得她指手画脚。娃儿才生下来,又是许这家,又想许那家,丢人现眼!别说杜鹃了,雀儿的亲事她也别想管。”

说着又朝众人问道:“可有瞧上雀儿的?”

一屋子人便都不吭声了。

一个媳妇子笑道:“雀儿也不错,勤快的很,就是性子绵了些,像她爹。也要找个老实的才好。”

却没有一个人接腔。

她嫂子高兴地唤过一个三四岁的小娃儿,摸着他小脑袋瓜子,笑眯眯地说道:“瞧我牛儿,和杜鹃可般配?”

黄大娘见那娃儿一副机灵模样,连声道“般配”。

将他叫到身边,百般摩挲,很不屑地对嫂子道:“说得林春和九儿不知多好。依我看,根本比不上咱牛儿。”

她嫂子心中一动,便说要叫杜鹃过来,跟牛儿认识。“小娃儿,一块玩惯了,长大了熟悉些,也好说亲。”

这话触动了黄大娘的心思,想起林家两小子整日追在杜鹃身边,还帮她打小宝,又是生气又是担心,急忙点头。

她叫过大妞,“去你大伯家,就说舅爷爷舅奶奶他们来了。叫雀儿和杜鹃过来吃饭。”

大妞便转身去了。

杜鹃一家和外公等人都在后面任三禾的院子里。

因林大猛媳妇是媒人。所以林大猛和林大头两家也在。

任三禾独身一人。无人主持内务,冯氏等人便自己动手上灶煮饭,男人在正房厅堂喝茶说笑。

自冯氏寻死觅活地闹了两场后,大妞有些怕她。不敢去跟她说。因此挨到正房门口,朝正跟林大猛等人说笑的黄老实叫道:“大伯。”

黄老实听见了,忙转头问道:“大妞,有事儿?”

之前去喊爹娘,他们都没给好脸,怎么侄女来这了?

冯长顺等人也都停止说笑,看着门口的小女娃。

大妞被这么多汉子盯着,有些胆怯,壮胆道:“奶奶…奶奶叫杜鹃去。”

这下。不但任三禾,连冯长顺都警惕起来。

黄老实却没感觉,“哦”了一声,就笑着指向前面东厢,告诉道:“杜鹃在前面房子里和姐姐们玩呢。你去叫她。”

任三禾却叫住大妞。问道:“你奶奶喊杜鹃去有事?”

大妞顿了下,才道:“舅奶奶他们来了,想看杜鹃。奶奶叫雀儿和杜鹃去吃饭。”

冯长顺脸上就不好看了。

要是平常,奶奶叫孙女去吃饭,再正常不过了。

今天却不同:冯家是杜鹃的外祖家,好容易来到这,又赶上为小闺女议亲,他们巴巴地把外孙女叫走,什么意思?

可外孙女是人家的孙女,他也没理由拦着不让去啊。

黄家可不就是要提醒他,外孙女姓黄么!

厨房的媳妇们也看见大妞了,也来问究竟。

冯氏听后心里担心,怕杜鹃和黄雀儿过去受气。但爷爷奶奶叫,又没有不过去的理,因此踌躇的很。

众人都知道内情,也都一样担心。

要是不让黄雀儿姐妹去,只怕今儿又得跟去年那次一样,两亲家大吵一场,这边还不占理。

好好的气氛,顿时就被破坏了。

杜鹃听说后,心里就算一万个不想去,也得走这一趟。

她先跑到任三禾跟前,仰脸笑着恳求道:“任叔,你家那些好肉,我爷爷奶奶都没吃过。我想送一碗给我奶奶尝尝。好不好?”

任三禾一愣,瞅着她就微笑起来。

冯长顺等人听了也发愣。

任三禾顿了下才道:“问你娘,看烧好了盛些吧。”

杜鹃这才回头,拉着冯氏的手道:“娘,我跟姐姐去吃了饭就回来。娘,竹鼠肉和鹿肉烧好了没有?盛些我带给爷爷奶奶吃。”

冯氏忙牵着她,又喊了黄雀儿,就往厨房去了。

当黄老实提个篮子,带着两闺女往爹娘这边来,村路两边不断有人问。

杜鹃就甜甜地笑说,她是给爷爷奶奶送菜的。

一边又偷空叮嘱黄雀儿:“姐姐,到了那,你要是害怕,就不要说话。也不要板着脸,你就坐好了。人问你话,你好好说。再不然,你就笑。总是笑就没错了。”

黄雀儿不住点头。

她真的有些忐忑紧张,因此根本忘了自己是姐姐,丝毫不觉得自己被妹妹教导有什么不对。实际上,她已经渐渐被杜鹃教习惯了,遇事也喜欢跟她讨主意。

到了奶奶家,见一堆媳妇婆子和小女娃围在墙角的火盆边烤火,男人们单坐在桌上喝茶。

杜鹃和黄雀儿便在奶奶引见下,挨个地喊人,“大舅奶奶”、“小舅奶奶”、“二表婶”、“三表婶”、“表姐”、“大舅爷爷”等等。

杜鹃还能记住,黄雀儿则喊一个忘一个,一圈下来,依旧稀里糊涂,分不清张三李四。

黄大娘接过黄老实手上的篮子,问是什么。

杜鹃赶忙抢着道:“奶奶,这是竹鼠肉,这一碗是鹿肉。还有牛肉。我和姐姐带来孝敬爷爷和奶奶的。”

黄老爹和黄大娘顿时荣光满面。

黄大娘笑得合不拢嘴,对她嫂子道:“这娃儿就是孝顺。”

她嫂子也奉承道:“到底是亲孙女,不孝顺爷爷奶奶,难道孝顺旁人?”

这话黄大娘爱听,重重地哼了一声,道:“瞧瞧,这娃儿才三岁,就晓得孝顺。大儿媳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肚子里去了,给爹娘一点东西,要死要活地。好像我们吃了她的肉一样。”

杜鹃急忙道:“奶奶。这就是我娘让拿来的。”

没想到这话一出。更如火上浇油一般。

黄老爹顿时变脸,拍着桌子大骂道:“她这是跟我们显摆呢!打量我们没那仗势的亲戚,没吃过这些稀罕物,拿人家的东西来显好。这肉我不敢吃!吃了要被她那个爹骂不要脸的。说人家可怜他们。送他们一点肉,我们做爹娘的还要跟着沾光…”

喋喋不休地怒骂数落。

黄大娘脸上也满是怒气,瞪着大儿子不语。

黄老实又懵了,不知如何应对。

杜鹃傻眼,没料到换一个人,换出这个效果来。

她见黄大娘作势要把篮子扔出去,吓得急忙上前拦住,委屈道:“爷爷,奶奶。你们别生气!都怪我。我吃了那肉好吃,想着爷爷奶奶肯定也爱吃,就喊娘盛了。我和姐姐拿来了…”

说着就瘪嘴,简直要哭了。

众人忙劝道:“这娃儿好容易拿来,别白费她一片心。”

黄大娘却抓住要点。问黄老实道:“是这娃儿要送的?”

黄老实点点头,把杜鹃跟任三禾要肉的事说了。

众人听了唏嘘不已,个个都赞叹地看向杜鹃。

黄大娘把篮子递给凤姑,让她送去厨房,一边搂过杜鹃,心疼道:“奶奶不是骂你。我就说,你那个娘有这么孝顺?到底是我孙女,就不一样,在旁人家吃饭也没忘记爷爷奶奶。”一边喊大妞,拿果子给妹妹吃。

黄老爹冷笑道:“也不知她那个外公听了羞不羞。外孙女这么小,就晓得孝顺爷爷奶奶。我要是他,我就找个地缝钻进去!”

面对这种局面,杜鹃也无可奈何。

她本想替娘卖个好的,谁知越卖越坏。

既然这样,这肉也不能白白浪费了,这个好就记到自己头上吧,日后缓和两边关系总有用处。

当下,她坐到众媳妇婆子中间,听他们问这问那。

黄雀儿虽然没低头,却总垂着眼睑。

那竭力故作镇定的模样,还是有些气怯,说话也结结巴巴。众人便懒得问她,只问杜鹃。仗着她年小不懂事,向她打探冯任两家议亲的情形。

杜鹃一一说了。

这也没什么可瞒的,将来总会被人知道。

她说话脆生生的,又流利,又乖巧,又孝顺,性子也不像黄雀儿那般绵软,黄大娘的嫂子越看她越爱,招手把牛儿喊过来,要他带杜鹃一块玩。

黄大娘也醒悟,对杜鹃道:“吃饭还有一会子。跟你小宝哥哥他们玩去吧。这个牛儿弟弟只比你小几个月,最好了。你牵着他,别欺负他哟。”

牛儿是个小机灵。

跟九儿和林春比,他身架子要小些,脸面也秀气些。

他见杜鹃笑灿灿的,大人又都很喜欢她,也起了亲近之意,上前拉着她手道:“妹妹,走,我们去外边玩。外边有太阳。”

众人都轰笑起来。

一个媳妇笑道:“你比人家小,还喊人家妹妹!”

黄大娘乐呵呵地说道:“这样才好。这才好。”

她嫂子看着一对小人,更是打心眼里乐开了花。

第094章 秘密算计

杜鹃夺手回来,笑道:“我就在这烤火。我怕冷。”

黄大娘听了,忙握住她手捂住,又给冯氏安了一条“罪名”:“你娘没给你穿衣裳?一天到晚也不晓得瞎忙些什么!就见她屋里屋外、山上地里转悠,日子也没过好,娃儿也养不活,都是瞎抓!”

杜鹃看着众人不屑的脸色,十分头疼。

怎么随便一说,就能扯到娘身上?

而且总没好话,娘怎么做都是错。

她不想出去,当然不是因为身上冷,她是不想跟小宝一块玩。

一来,怕小宝私下里打她,她不占地利人和。

二来,这里有几个小娃儿,要是谁不小心跌了碰了或者吵嘴打架,她怕自己成替罪羊。

三就是怕黄雀儿落单,有什么事自己救援不及。

所以,她打定主意坐在这,听她们扯扯闲话,看荣子绣花,等吃了饭就走。

谁知她顾忌别人,别人同样也顾忌她。

凤姑正好进来,阻止婆婆道:“别叫杜鹃跟他们玩。他们男娃子,没轻没重的,回头碰了撞了她,都不好。”

一面说,一面对黄大娘使眼色。

也许聪明人都有一种直觉,凤姑对小杜鹃也很戒备。

小宝几次跟这个堂妹对上,都没讨到好,甚至差点闹出人命,她对她实在喜欢不起来。私下严厉叮嘱两个娃儿,不许招惹她。

今天婆婆特意把杜鹃和黄雀儿叫来,若是玩闹的时候有个闪失,别人会怎么说?

本来杜鹃外公就说他们做爷爷奶奶的不疼老大家的两闺女,这节骨眼上要是出事,只怕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

黄大娘等人也恍然大悟。

可不能给亲家抓住把柄,他比鬼都精。

两姐妹好好的来,也要好好的送回去。

于是,黄大娘便不要杜鹃出去了,并把牛儿也留下了。

杜鹃百无聊赖。瞧牛儿也挺机灵,就瞅着他看。

一个媳妇便问道:“杜鹃,小弟弟长得好不好?”

傻子才会说长得不好呢。

杜鹃笑眯眯地答道:“好!小弟弟好乖哟!”

说完,故意装作大人模样拍拍牛儿的头。

众人都被她逗笑了。

那媳妇又问道:“你喜不喜欢小弟弟?”

杜鹃笑道:“喜欢。”

那媳妇便道:“小弟弟这么好,你…”

黄大娘却急忙拦住话头,道:“小弟弟是客,来咱们家了,你要陪客的。去,跟弟弟就在屋里玩。”

在屋里玩总不会出事吧!

一边对那媳妇使了个眼色,又说道:“别瞧杜鹃小。可神气(聪明的意思)了。什么都懂。又孝顺。”

她嫂子也不动声色地瞅了那媳妇一眼。

那媳妇就讪讪地笑着闭了嘴。

杜鹃觉得很不对劲:似乎她们有什么话瞒着自己,刚才差点说漏了嘴。

她就疑惑起来。

难道不是因为爷爷和外公赌气,才喊自己姐妹来的?

这光景,好像他们有什么秘密算计一样。

可惜。她虽然比小孩子懂事,却并不是精明厉害的人,目前还猜不出这其中的关窍。

原本想混一会就找借口走的,这会子她反不急了,和黄雀儿凑在荣子身边,一边看她绣花,一边把耳朵竖得尖尖的,听众人扯闲话。

这些姑嫂婆子媳妇聚在一块,还能谈些什么?

黄大娘和冯氏婆媳不和。黄老爹和冯长顺两亲家翻脸了,荣子的亲事没成,代替的人正好是冯家小闺女冯明英,所以,众人的谈话总离不开这些事。

她们也顾忌黄雀儿和杜鹃在场。怕小娃儿不懂事,听了话回去学嘴,因此都隐晦的很,说一半留一半,或者含沙射影,再不然就使眼色、打手势。

可是,这或许能瞒过黄雀儿,如何能瞒得了杜鹃?

她便听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人哪,若是看那人不顺眼,疑心的事都能编得活灵活现,仿佛真有其事。

黄大娘说冯明英是个厉害的,利用任三禾喜欢杜鹃,故意地装模作样,勾搭上了他,“就是个小狐狸精。比那一个厉害多了。”

那一个,自然是指冯氏。

杜鹃若不是知道内情的,还真觉得这话很合情理呢。

可是,没有人比她更清楚任三禾的心思了。

就有媳妇故意问杜鹃,可跟小姨学会做酱了。

杜鹃立即高兴地说,她会了。还说,她家的酱可好吃了,“奶奶,明天我送一碗给你尝尝。”

黄大娘扯了扯嘴角,道:“奶奶家有酱。”

小娃娃,哪里晓得什么味道好。

又没见过世面,总觉得自家的东西都是好的。

杜鹃却道:“奶奶的是奶奶的,我送奶奶是孝敬奶奶的。”

黄大娘顿时笑开了花,道:“哎哟,我孙女就是孝顺!”

面对杜鹃,她的心境通常起伏变化比较大,套用杜鹃前世一首歌的名字就是“让我欢喜让我忧”。

说起来,孙辈里面就数杜鹃给她挣的脸面最多,凡见的人都夸她养了个好孙女;杜鹃说话最贴心,听着十分舒坦;杜鹃说话也最让人憋屈,总是堵得她胸口难受。

比如眼前,那个感动,真是从里到外都感动。

可是,上次在河边打小宝的时候,还有上上次跟她借肉的时候,她都被这个小孙女堵得胸口疼,又拿她没法子。

偏她还说不出杜鹃任何不好。

不像黄雀儿,她总能数出一堆的不是来。

众人也都觉得杜鹃招人疼,一碗酱也想到爷爷奶奶。

杜鹃忙道:“奶奶也好疼我的。上回还给肉我吃呢。”

黄大娘听她没说“借肉”二字,十分满意。

因想要在众人面前显好,更为了向那未露面的亲家作态,心里一激动,手就散开了,“你小宝哥哥的外公过年又送了些羊肉来。回头奶奶再给你几斤带回去。”

杜鹃顿时笑眯了眼睛,深情地叫道:“奶奶!”

黄大娘便开心地搂着她,轻轻摇晃。

黄雀儿在旁看呆了眼。不明白妹妹怎会跟奶奶这样亲。

黄大娘开心之余,也没忘记踩踏冯氏,朝众人感叹道:“大儿媳要是有这娃儿一丁点的孝顺,我们老大哪能这样难做人。我跟他爹也不能这样被人骂了。”

杜鹃便使劲闭住嘴,再不敢说话了。

天地良心,她心里明白娘比她大方的多。

就是不知怎的,娘把东西送了还得罪人;她呢,有多少出去,也能照样捞回来,再不然肯定让人记住她的好。绝不会白给就是了。

正说着。就听外面有人喊“杜鹃”“杜鹃”。

是林春和九儿。

两娃儿长驱直入。一路喊着杜鹃跑进屋来。

小宝正带着表弟们在院里玩,看见他俩急忙跟进来,叉腰喝道:“哪个叫你们进来的?不许来我家!滚走!”

他还记恨上次挨打的事呢。

不能在外欺负人,在自己家撵人总成吧!

九儿立即反驳道:“那你也不许去我家。你上次怎么去了?”

小宝哑口无言。

林春却好像没听见一样。看了小宝一眼就转头,并没有窘迫或者害怕,两眼骨碌碌转着,探究地扫视黄老爹、黄大娘等人。

都看了一圈,觉得众人表现还算正常,才跑到杜鹃身边,拉着她手道:“杜鹃。”

杜鹃诧异地问:“你们怎么来了?”

林春道:“喊你回去吃饭。”

黄大娘见这两小子撵杜鹃撵到这来了,沉脸道:“杜鹃晌午就在这吃饭。不过去了。”

不但杜鹃,连黄老实也被黄老爹留住了。

加上黄雀儿。大儿子一家都在这,单漏下冯氏一人。

林春听了,忙询问地看向杜鹃。

九儿冲口问道:“要是他们打你呢?”

眼睛看着厅堂上众人,十分的戒备。

黄老爹等人顿时黑了脸。

杜鹃急忙道:“我奶奶可疼我了。才不打我呢。”

黄大娘脸色这才好看些,吩咐九儿和林春快走。

杜鹃眼珠一转。踮起脚,凑近黄大娘耳边小声说了两句悄悄话,很私密的样子。

黄大娘听了忍不住笑,捏住她小鼻子嗔道:“就你精!”

随后便嘱咐道:“那奶奶就不留你了。等明儿再来。”

她一边喊黄老二割几斤羊肉下来给大哥带走,一边转向黄老实道:“老大,带她俩过去吧。别叫你丈人说我们,瞅他来了,故意把两外孙女都叫走了,成心不给他脸。回去跟你媳妇说:舅舅们都来了,舅母和表嫂们一年到头也难得来一趟,明儿就请他们过去吃饭。叫她好好准备着。我们这些人就算多了,别再喊不相干的人。”

这就亮了话:明天过去,不许冯氏娘家人在场。

杜鹃看向老实爹,也不知他听懂没有。

黄老实忙答应了,又拿了羊肉,喜滋滋地告辞。

杜鹃又喊了一圈长辈,才和黄雀儿手拉手离去。

黄雀儿比来时镇定了许多,走的时候还跟黄大娘打了招呼:“奶奶,我们走了。”

黄大娘挥手道:“去吧,去吧。快去吃饭。”

等他们走后,众人都问大娘,刚才杜鹃说什么了。

黄大娘笑道:“她说她任叔家今天许多好肉,她要过去吃饭。要是在这吃,把送给爷爷奶奶的肉都吃了,不划算。”

众人愣了会,哈哈大笑起来,连黄老爹都欣慰地笑了。

难怪黄大娘把大儿子也打发走了。

想想也是,跟人赌气,留住儿子和孙女,害他们吃不成好肉,纯粹是损人不利己。

不吃白不吃,没得白便宜了外人。

 

第095章 定情

她嫂子笑完,越发觉得杜鹃好。

忽想到林春和她手拉手的样子,忙担忧地问道:“林家那两娃儿,总跟杜鹃一块玩?这么的也不是个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