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顾二郎也坐在车头,跟赶牛车的大哥说话,“那聂大郎人还真挺好的!”

顾大郎点头,“他是识字念过的书的人。”

“我看云朵说话也有好厉害,肯定是跟聂大郎学的。”顾二郎想到那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话。

“他们都很厉害。咱们兄弟也要好好努力,以后多挣点钱,家里日子也能好过点!”顾大郎对俩人都充满了钦佩。

看着家里清净聂大郎,眼里露出满意,使唤云朵做点心给他吃,“多放点糖。”

云朵看着就蒸了山药糕和芋头糕。

聂大郎一吃,让她多方了点糖,有点太甜了。

不过这样甜的糕点,云笑和聂深倒是喜欢的很,吃了几块。晚饭就只喝了玉米面糊糊。

云英看着堆了好几袋的竹笋,“明儿个都得要煮出来,晒成笋干吧?”见云朵点头,不禁笑道,“这顾大郎家还真是忠厚。”

云朵也觉得他们家不错,她今儿个还仔细打量了那顾二郎,想着等聂贵芝家再来人,就传个话儿。成不成的在他们,她只是看顾家不错,顾家的小子也不差。

聂大郎看她说起顾家一脸的笑,不动声色的吃了碗把碗筷收了。

云英忙去刷锅,添上水,又烧起来。

等送了云英娘俩去杨婆婆家,俩人回到家洗漱好。

聂大郎掀了衣裳叫云朵,“给我挠挠痒,后面痒的地方够不着。”

“啊?”云朵看他掀着背后的衣裳,有些脸热的伸出手。

“再上面点。”聂大郎感觉她温热的小手探过来,嘴角微微扬起。

云朵又伸进去些,不轻不重的挠着,“是这里吧?”

“左边点。”聂大郎扭头看她。

云朵两颊已经泛起一层红晕,聂大郎身上没擦东西,却还挺嫩滑,不知道是不是常年生病,不怎么下地干活儿在外面晒的缘故,比寻常的人都要白。

让她挠了一会,聂大郎才说,“好了。”

云朵忙抽出手。

聂大郎抓住她的小手看,“指甲太短了,挠痒没劲儿,像摸的一样。”

“太长了容易藏灰!”云朵红着脸瞪他,她才没有趁机摸他呢!

聂大郎笑着俯身亲她的额头,轻吻她娇嫩的唇。

云朵小脸顿时发热发烫,颤着睫毛闭上眼。

看她乖顺的模样,聂大郎把她搂进怀里,抱着她吻。

云朵下意识的抓着他胸前的衣裳,整个人仿佛被暖暖流动的情意包围了一样,让她身上使不出劲儿。他的吻干净,纯洁,让她心里发软。

聂大郎抱着她亲了好一会,不舍得放开,听她呼吸加快,这才摩挲着她的小脸松开。

云朵红着小脸,挣脱他,“我要睡觉了!”飞快的拉了被子盖过头顶,躺下。

聂大郎笑的目光流转,伸手拉她的被子。

云朵惊慌的急忙拽紧了,“你干吗?我要睡觉了!”心里小鹿乱跳,死死的抓着被子不松手。

“你这样闷着头睡,会闷坏的。”聂大郎看她惊慌,不再逗她。

感觉他不在扯自己的被子,悉悉索索的声音传来,是他铺了自己的被子睡下。

“我吹灯了。”聂大郎看她一眼,把油灯吹灭。

好一会,云朵才露出头来,想到他柔软温热的亲吻,小脸发烫,翻个身背对着他。心里不知道是甜蜜还是无措的纠缠,很晚了睡着。

天明聂大郎起来,看着她恬静的睡颜,小嘴微微撅着,红粉粉的,模样可爱,在她小嘴上吻了吻,笑着起来做早饭。

吃了饭,外面干活儿的人陆陆续续都来了,云朵让人挑了两缸水,把几袋竹笋都煮出来,晒到院子里。忙活了一上午,晒了一院子的笋干。

下午云朵在外面转了一圈,看作坊成型,很快要上梁了,就到杨婆婆家拿了些淀粉澄粉,又筛了些玉米面和高粱面,豆面等,回到家做了杂粮饼干。

没有烤箱,云朵就先在锅里蒸上一下,然后再在锅里烤一下,做出来的饼干没有加牛奶,闻着很清淡的谷香,吃着有点粗,不够酥脆。

云朵又试了两种方法,选了最好吃的一个,做了很多饼干出来。

“上梁的时候要管饭吧!到时候做些饼干发给他们,饼干可以事先做好,不用一天里面忙活,到时候只管做饭就好了。”云朵有些发愁没有青菜,只那几样菜吃。院子里也只有张的很高,快老的菠菜了。小青菜和空心菜都才长出几个叶子。

聂大郎伸手搂了她,“饼干太麻烦了,到时候去县城送些淀粉,再去镇上送些,送的点心就够用了。”

云朵嘴角抽了抽。

聂大郎笑着吻她。

云朵眨眨眼,心跳加快,怎么又亲她了?

聂大郎浅尝即止,要的是让她习惯他。

很快到了上梁的日子,聂大郎还真就去送了一圈淀粉,不仅收了银子,还收回来十几盒点心。

云朵看着那些点心咳嗽了几声。

聂大郎面不改色,“都是他们送的。”

云朵望天,聂大郎去的时候要是说一句‘你们做了新点心没有’人家还不把殷勤的把新研制出来的点心送上两盒给他!?

不过倒也真省不少事儿,云朵又做了些饼干,搭配在一起。

上梁这天,李长河带着李开也一大早来帮忙。

聂二贵也被甘氏指使了过来帮忙,聂二郎也来了。

聂大郎没有说别的,举行了上梁仪式,上了梁。

那边村里的几个媳妇子帮忙,已经把菜都准备好了,云朵穿了围裙下厨,很快炒菜,出菜。

摆了六桌,一个桌上八个菜,也要四五十个菜。

这边云英几个忙的不行,那边聂老汉过来,一屁股坐在了桌上,聂四郎也跟着溜过来坐在他旁边。

聂大郎看着他,“奶奶上次说你要过来帮忙,这段时间倒是没看见你。”

众人顿时都向聂四郎投去鄙夷的眼神。只会嘴上说来帮忙,临到头了却不见人影,吃饭的时候带着嘴过来了。

“脸皮真厚!”聂保根小声哼了一声。他们几个做小工的,干的活儿轻,都还不好意思留在这吃饭,这个到真好,啥也不敢,吃饭的时候跑过来了。

聂四郎脸上涨红,目光恼怒,抬了几次屁股,终究没有走。

聂大郎说了那话,已经转身离开,去安排上菜。

土豆红烧肉,糖醋排骨,红烧鱼,红烧大肠,凉拌藕片,凉拌猪脸肉,凉拌猪肝,凉拌猪心。竹笋炒肉,蘑菇汤,鸡蛋汤,正好摆了一桌子。

几个帮忙的都说这次的菜硬,基本都是荤菜,没有素菜了。

干活儿的众人吃的更满意,出去干活儿还没有吃过这样的上梁菜呢!

张氏觉得云朵太手大,盖这么大的作坊,得多少银子花?光是那么多人的工钱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能节省的时候就要节省一点。

甘氏也在,柳氏过来看了下,打了招呼没过来,干活儿的人不多,都过来吃饭,还不等着被人说。

刘氏倒是想过来,甘氏不让她过来,在家里嘀咕着骂了好一会。就等着吃了饭,折回来的剩菜送过来些。

桌上的人多,菜虽然也多,再架不住都是好菜,他们都是些干重活儿的男劳力,吃的本来就不少,桌上的菜吃的干干净净,连汤盆都喝干净了。吃完还吧唧嘴,觉得好吃,吃的过瘾。议论着哪个菜好,哪个菜香。夸赞云朵的手艺比做流水席的大师傅还厉害。

走的时候还每人发一份点心,虽然只有三四块,不多,但给谁家干活儿吃那么好,还发点心的!?个个都高兴的不行,回去也跟家里的显摆,吃的多好,多香,满桌子都是荤菜等等。

到盖瓦的时候,就更卖力干活儿了。

没有偷懒了,你快我也快,都想着好好表现,不能让觉得他们得了那么多好处,却不好好干活儿。也想着干活儿麻利,出的活儿又多又好,等聂大郎和云朵再盖房子还找他们。

现在盖的是作坊,聂大郎和云朵却是不可能住在作坊里的,到时候他们要盖房子,肯定也不是三间五间的。起码也得上十间得青砖大瓦房。这么大个作坊,有好些地方他们都不知道干啥用的,还要引清湖的水进来,那以后得挣多少钱啊!

盖瓦的工作很快,人多,一天就忙完了。

之后就是里面的装修整顿了。

镇上的几个木工师傅早上过来,傍晚回去,把门窗,货物架等都打出来,磨坊里也装好。

屋里铺了青石板,院子里铺了鹅卵石小道,石板甬道。屋檐廊下都铺的转。

甘氏和张氏过来瞧了,都觉得太铺张浪费了,“这得多少银子花啊!”

反正二百两银子已经出去了。云朵笑道,“一次性做好,以后就不用再费事儿了!等作坊运转起来,银子就来了。”

“那这也太浪费了。”张氏看着又宽敞,又高大的屋子,已经觉得铺张,地上不过走一下人,晒个东西,也有席子和布两层隔着,竟然还铺了石板。

甘氏就问,“借了多少银子?”

“不多,也就几十两。”聂大郎淡声回道。

张氏倒吸一口气,“还借了几十两银子!?啥时候能还上啊?这好些东西都没必要买的,要是不花,就能省下一笔银子了!”俩人还是不懂,大手大脚多花出去那么多银子。要是交给大哥,估计能省下不少。俩人也不欠账,以后也过的轻松点。

甘氏没有再说啥,再说就该说到四郎欠的将近十两银子了。看了一圈,她转移了话题,说到聂三郎成亲的事儿,“让你大姐带着笑笑也过去,都是一家人,没有再把她撇下的道理。”

“是啊!”张氏还满心沉浸在这作坊花掉的银子上。

云朵想了下就应了声,挑了一块布给云英,让她随了礼。

刘氏专盯着云朵和聂大郎,看他们会随多少礼。

云朵也没有搞特殊,随了一百文钱。反正这些钱都归到一块了,也到不了聂三郎手里。

刘氏嘲讽的撇了撇嘴,小声嘀咕,“还以为会多随点,没想到也是那么一点,终究不是亲生的,不是亲兄弟,哪有人家亲兄弟亲啊!”

聂贵芝听见了,横了她一眼,“二嫂你说这话是挑拨关系呢!三郎大喜的日子,你身为婶子,难道不是在后面帮忙,在这说闲话!”

“我只不过说了实话而已。”刘氏眼里闪过一丝恼意。连小姑子都不把她当回事儿,训斥她来了。

聂贵芝皱着看她一眼,上去跟张氏道,“郭二郎成亲是我说的,毕竟两边都是亲戚,云朵就随了五十文钱,估计也是看我的面子。”

张氏点点头,“应该的。”

但这些礼却让杨土根媳妇儿有些不满,那聂二郎不是一房的人,随那点也就是了。随一点打他们的脸才好呢!可聂大郎是大房的,三郎成亲,竟然也只随了那么点。就想着看明儿个给多少见面礼。

鱼还是云朵做的,出了南瓜饼,炸了一个馍馍块。白面馍馍,事先泡一下水,再控出来,半干的馍馍切成丁子块,在油锅里炸了,撒上白糖,外酥里嫩,和红薯丸子有的一拼。就是太吃油。

这次堂屋里坐的是王氏,钱氏和郑氏,加上甘氏娘家的人,杨氏因为云朵的关系,也荣幸的坐到堂屋里来了。她身边带着云彩,俩人都穿着绸布衣裳。几个人都夸云彩长得好,竟然和张秀才家订了亲,张明学可是读书人。

杨氏笑的得意又自豪。闺女随她,才长得好。

不过更多人面上不说,心里却不以为意。张秀才只要非得纳云朵做小妾,也不是啥多好的人,杨氏卖了闺女,还大模大样的靠着闺女过上好日子了。真是命好!

甘氏早早的就叫了云朵上堂屋里吃饭。

云朵没有去,而是找了云英和云笑。

之前让山根嫂子几个领着云英一块上桌,几个人都在一块坐着。

云英跟前放了个碗,夹了一碗的菜,都是没舍得吃的,就等云朵,“饿坏了吧!快先吃点。”

“干啥给我留菜啊!桌上还有这些,我垫垫也就行了。等会你们吃完还有一桌子好菜等着我呢!”云朵把菜扒出来,让她和云笑吃。

山根嫂子也夹了些,几个人都催着她赶紧吃点,“忙了那么久,都没吃口饭,你就先吃吧!挑底下热的吃!”

云朵吃了点,等吃完饭,帮忙做的那一桌又吃了点,帮着收拾东西。

张氏看她两手细嫩的跟水葱一样,就不让她收了,几个帮忙的媳妇子就收拾完了。

杨氏走的时候拉着云朵问她,“见面礼你准备给多少?”

云朵哦了一声,“上次孙莹儿给了个荷包,我回家找找,也给王荷花一个荷包吧!”

“用缎子绣的荷包也值不少钱了!”杨氏说了一句,又提醒她不让她给好东西,给钱,这才满意的走了。

王荷花长的鸭蛋脸,皮肤有点黑黑的,两个眼睛却很亮,皮肤看着也细嫩,笑起来两个酒窝,看着甜甜的。

云朵准备了两块绸布,红的够做一件褂子的,青色的够聂三郎做一件褂子的。没有准备钱。

杨土根媳妇儿作为姑姑也在,一早就盯着云朵的见面礼。

云朵喝了王荷花的茶,拿了布给她。

王荷花接过,看了眼聂大郎,那边聂大郎送了一支笔给聂三郎,让他学识字,就再没有别的。她眼里的失望差点掩饰不住。

第099章:羡慕

杨土根媳妇儿脸上的笑也僵住了,看着云朵问,“红包呢?你这当大嫂的,马上那作坊就要开业了,这回肯定得给个大的吧!”说着呵呵笑。

云朵诧异的看着她,“同辈之间不兴发红包吧?再说年已经过去了啊!”

王荷花眼里闪过一抹难堪,看着手上的两块绸布,跟云朵道谢,“多谢大嫂。”

杨土根媳妇儿心里就有点蹿火。开着那么大的作坊,就给这么点东西。

刘氏还阴阳怪气的表示不满,“我们二郎那时候就给个荷包,轮到自己一房的三郎的时候,就两块绸布,这心可真不是偏了一点。”

看甘氏脸色发沉,柳氏出来笑道,“云朵也还小,当初看着也是知道还有见面礼一说。那个荷包还是缎面绣花的,我当时瞧着都喜欢的紧呢!”

“都见过了,就端菜吃饭吧!”甘氏发话。

张氏忙应声,和聂梅去端饭。柳氏也把聂娇递给聂三贵抱着,到厨屋里端碗。

吃了饭,云朵和聂大郎就告辞回家,作坊里的工作都还没有收尾,赶工赶的急,很多后续的工作还得花功夫细细的拾掇。

聂山根领着几个人还在忙活,屋里的墙要刷白,磨坊要安装好,还要把清湖里的水引进来,西淀粉的工作台也要砌出来,不能放在地上,让工人天天弯着腰干活儿,住人的屋里,还要把炕砌好。零零碎碎的,全是善后工作。

村里干活儿的人都整了一笔不小的工钱,然后就摩拳擦掌的准备作坊招工的时候进了作坊做工,到时候家里就又有一份稳定的进项了。

下晌的时候,王荷花和聂兰,聂梅一块过来找云朵玩儿。

作坊是坐北朝南,把村口到清湖的一大片地全围起来了,只在靠南边开了大门。聂里正商量了聂大郎和云朵,准备把作坊大门口修一条路,通到不远的大路上去,到时候行车也方便。

而俩人住的小院就被圈在了作坊里面,因为墙头高,从外面只能看到大门两边的倒座,里面屋顶。

王荷花有些惊叹,“这么大个作坊!?”

“几亩地都圈进来了,当然大了。”聂兰说着有些自豪。

“这得花多少银子才能盖起来啊?”王荷花扭头问她。

“不知道,还借了好几十两银子呢!”聂兰估摸着,咋着得一百两银子了,要不然不会还借钱。

王荷花唏嘘。

聂兰上去敲门,大声的叫喊,“大哥!大嫂!快来开门!”

云朵刚睡醒起来,正坐在炕上犯迷糊,听到有人叫开门,打个哈欠,下了炕,趿了鞋出来开了门。

三人进来,往东边看,却还有一道墙隔开,一扇木门关着。

“这边隔出来的一大片,是你们以后盖房子的地方吗?”聂兰奇怪的问,因为这一块地不小,只有两间屋子的小院坐落。

“这边是晾晒的。”云朵打着哈欠回了小院。

“干啥中间还隔开一道墙?晾晒在那边院子也行啊!”前几天中间这道墙还没有。

“先挡着作坊,等以后我们有钱,盖房子的时候再拆。”云朵白她一眼,没有她不打听的。

“原来是银子不够,没盖完。”聂兰抿了抿嘴。

王荷花惊叹道,“我看东边那已经够大了,西边以后也要盖起来吗?”

云朵嗯了一声,没有多说。屋子是差不多够了,再盖也是靠后面墙盖一排住的屋子,等他们盖了住了院子,搬出去,才拆掉挡住作坊的墙。不然来家里的客人,一眼就把作坊状况看光了。中间竖道墙,两边都清净些。

进了屋,云朵让三人坐,她拿了盆子打水洗脸。

王荷花还以为她脸上抹了粉,看她洗完脸,擦了之后依旧白皙嫩滑,心生羡慕。她长得黑,就算不下地晒,也捂不白,擦了粉才好一点。

擦了脸,云朵拿出擦脸的润脸膏。

聂兰凑过来,“这是啥东西啊?祛疤的药膏吗?”

“润脸膏。”云朵说着,先抹了祛疤的药膏,又打开润脸膏,里面却不多了。

“抹了能让脸变白吗?”王荷花也好奇的凑上来。

“你还买这个抹脸,真是有钱!给我弄一点试试。”聂兰说着伸手挖了一块。

这润脸膏的确不便宜,里面多是杏仁油,纯天然的,抹在脸上润润的。云朵从去年入冬就在用,一盒要一两多银子。这一盒是聂大郎买祛疤膏的时候一块买回来的,也快用完了。

聂兰把乳白的膏子抹在脸上一块,摸着顿时不一样了,“还真有用!你这个在哪买的?多少钱啊?”

“县城的脂粉铺子里就有。多少钱我也不知道,你大哥买的。”云朵给她指了地方。

聂兰不相信,但这真是个好东西,抹在脸上摸着又润又滑。怪不得云朵的脸看着又白又嫩,原来都是抹了好东西。

王荷花羡慕的看着云朵,“大哥对你真好。”

“三郎对你不好吗?”云朵回头问她。

王荷花顿时红了脸。

聂兰就想试,“我也洗了脸,大嫂你这润脸膏让我也用一次吧!”

“用一次又没用,我就剩这一点。”云朵合上盖子,装进了化妆箱里。

“这小箱子真漂亮,也是在县城买的吗?”王荷花伸手摸了摸那化妆箱。

云朵看了眼聂梅,“这个还没地方买,是顾大郎送的。我提点了两句,他就编出来了,先送过来给我用用看好用不。”

聂梅垂了头。

王荷花也听她姑姑说起了聂梅未婚夫婿的事儿,想了下,想到这顾大郎是聂梅没挑中的,看了眼聂梅,又看云朵。既然聂梅没有挑中那顾大郎,云朵咋还去提点顾大郎?

“不过是竹子编的,又不值钱。”聂兰摸了摸,“就外面这层绸布值点钱。”

云朵笑了下,没有再说。现在试手的东西自然不怎么好,再说真正有价值的不光是东西。

聂兰见她拾掇好,就说想去看看作坊,“也让三嫂见识一下。”

“里面好些男的都在做工,也都没有拾掇好,还是等以后拾掇干净了吧!”云朵找了两个干净的布袋,拿了竹筐出门,“我要上山割草,挖菜,你们去吗?”示意她要关门了。

聂梅三个就出来,看她锁上门。

聂兰看着就想一块去,“你挖菜是吃的,割草干啥?”

“野菜不就是草吗!”云朵是想上山摘些花,她上次挖竹笋见到有桃花,还有迎春花开,她想自己做点护肤膏用。买的虽然也天然,但太费钱了,而且效果单一。

再一个,作坊开起来,正常运转了,她就不用操心太多。可以自己做些护肤品来卖,也算是一个进项。

王荷花不想去,聂兰想了下也不去了,说不定要她干活儿。拉着聂梅回家。

云朵先到聂里正家,跟聂大郎打了声招呼,叫了杨春草,和村里另外一个女娃儿聂玲玉,三个人一块上山。

山上的桃花刚刚开,杨春草说,桃花开了就落,结不几个桃子,不张熟就是又酸又苦的,不太甜,长熟了才好吃。

云朵听这话更放心的辣手摧花,把那些盛开的桃花都摘了。

聂玲玉也是不太爱说话的,人还有点呆。她娘也是一样,平常不到发工钱的时候,云朵都忘了作坊里还有玲玉娘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