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个酒不要外卖了,都给我了!”秦雪钧一听只几百斤,就全要了。

窦清幽眼神闪了下,“有…八九百斤。”

秦雪钧愣了下,哈哈哈笑起来,“好你个小丫头!也坑起我来了!八九百斤也叫几百斤!?”

“没有过一千,都是几百斤!”窦清幽呵呵呵笑。

秦雪钧摆手,“那也全要了!我还能吃不下这点葡萄酒,也白干这些年了!”

窦清幽点头,“好!”知道他要送礼,送别的,不如送这个稀罕,再加一套别致的酒器,更显得用心。

“至于李子酒,你们且过三日再来,我捎信让他过来。”秦雪钧道。

窦清幽应了声,拿来的李子酒和那些葡萄酒就都送给他和掌柜的品尝。

从摘星楼出来,梁贵不住的点头,“这个秦老板,倒还真是个贵人!厚道!”做生意难得厚道!

窦清幽也应声。

三日后,拉上葡萄酒再次送到摘星楼。

秦雪钧直接让卸货到摘星楼,再让他们到别院里谈李子酒的事。

那是窦清幽第一次遇到那样干净出尘的男子,盯着他不住的看。玉刻般的俊颜,眉目如画般,那样精致俊美。一身玉白色宽袖长衫,更映衬的他容华绝代,倾人倾城。

见她眼睛都看直了,秦寒远忍不住脸色有些发黑,气怒的咳嗽一声。

窦清幽回神,瞥了他一眼,却还是忍不住把目光又移转回来。

“小丫头!这位是容大公子!要买李子酒的,正是他!”秦雪钧介绍。

第八十一章:分银

梁贵也觉的她一个闺女家,那么盯着人家一个男子看,实在有点不好看,忙拱手见礼,“小老儿见过容大公子!”

窦清幽也比着问了好。

容华目光淡淡的点头,“那李子酒我已经品过,还算不错。不知你们意欲何价儿?”

淡凉的声音清越透耳。

窦清幽又忍不住看他一眼,不过却是没有回话。

旁边的梁贵抱上价儿,葚子酒还卖三百文钱,那是不要钱的东西,这李子酒可是花钱买回来的,酵母不值钱,可冰糖白糖却是费了不少。就报价四百文钱。

容华又问有多少。

梁贵回,“估摸着有五千多斤。”

容华点头,“我让管事跟你们过去验货。这是定银。”

他话音落,一旁的管事模样的男子就递上来五百两银票。

窦清幽先一步收了银票,看了下,然后拿给秦雪钧。

秦雪钧哈哈笑起来,“来来!丫头!我来给你辨辨真假!”

这不是小数目,窦清幽自然慎重,听他仔细说了银票的几个地方辨别真假的,又谢过把银票收了起来。

刚进来时,毫不避讳的盯着他看,接了银票立马找秦雪钧给他辨别真假。容华看着她眸光微动。

梁贵带着那管事,另几个大车一路来到梁家沟。

所有的李子酒都在筒子房里整齐摆放着。

那管事挨个验看过,让人装车,把剩余的银子结算了。留下几十斤自己喝,凑整五千二百斤,一共卖得两千零八十两。

看着那些银票,马氏和黄氏几个眼神都有些发直了。

等送走了几辆大车,梁贵回转身。那边黄氏就赶紧闩大门。

村里的人是都已经轰动了,围过来不少观看的,说是老梁家发大财了。

梁贵把算盘拿出来,“说的一块合伙干,我们却没出几个本钱,那好几百两银子,都是四娘跑去跟人秦老板借的。我们家不能占这个便宜。”

这话一出,马氏和黄氏几个脸色都有些不太好了。她们慌了那么久,连龙须面都给窦四娘他们家做了,现在告诉她们那么一堆的银子,她们分不到多少!?

梁贵先算了一下大的账,基本上他们家有二百两不到,剩下的全是窦清幽的。

黄氏忍不住了,“爹!当初说好一块合伙干的!还让我们瞒着人去摘了那野葡萄,你说李子酒我们参一份,那葡萄酿的酒就都归四娘家!我们可没说啥!现在一算账,我们忙这么久,又出人力又出地方,竟然才落这么点,他们家倒是一口气赚了几千两,这也太不公平了!”

“合伙做东西又不是说谁家出的人力多,谁家就分得多!那都是看本钱的!没有本钱,干个啥!”梁贵声音沉下来。

看他发怒了,马氏到嘴边的就转了个弯儿,“这个事儿,要不要跟秀芬他们两口子商量商量?”

“姥爷!这李子酒之前就说了,一块合伙干!就算出的本钱少些,二妗子说得对,出人力出地方也算一份的。这个我娘之前就说下话了!”窦清幽笑道,让梁贵重新算。

梁贵皱着眉,人的贪心是惯出来的,不能这么惯着,惯出了贪念。

窦清幽自然知道,但想要鬼推磨,也要给小鬼上俸的。她拿过算盘拨起来,“八百量银子也没花完,我娘那还有二百两。剩余零碎的都算在里头。一共六百两,姥爷是拿了八十五两,我就给添成三百两本钱算吧!”

“那也没多少!”黄氏不满道。

马氏瞥了她一眼,添成三百两已经到顶了,这会子不知足,吃亏在后头呢!她忙说多了多了。

赵氏也说不能这样分,“不带这样占便宜的。”

樊氏一拍桌子,“是秀芬想帮衬娘家,帮衬你们兄弟!但咱们也不能那么不顾脸皮,贪这个银子!银子是挣不完的!明还要让挣呢!就按我说的算,算二百两本钱吧!”

那就是窦清幽五百两,梁家二百两,要按这个分,也不占多少。

梁贵却觉的足够了,“那就按这个分吧!这样也分了好几百两银子了!”

一听这么多,马氏黄氏也不再说啥了。

黄氏只是觉的,窦清幽自己都说了占三百两本钱,却生生又少了几百两银子,有些不甘心。

窦清幽让梁贵来算,很快得出该三百九十八两。直接给了四百两,八十五两本钱另算。

就算除掉本钱,一下子赚了四百两银子,看着还是让人欣喜的。

窦清幽这边一千六百两,除掉还给秦雪钧和秦寒远的六百两,这一下子就赚了一千两银子。

看看自家的,还是三兄弟的份儿,又看看窦清幽的,那是他们一家的,黄氏就难受。早知道那葡萄酒也应该分的!还不知道他们赚了多少!

“要是没有四娘的门路,上哪也赚不到这么多银子!”樊氏一句话说的,妯娌几个都不再多说旁的,只说走了大运,多亏了四娘家帮着。

梁贵等了梁大智几个送面条回来,一块护送着窦清幽,把她送回家。

梁氏虽然事先已经知道会有那么多银子,但看那么多银票,还是激动的半天说不上话来。

“我们家发财了!”窦小郎直接道。

“出去可别乱说!”梁贵叮嘱他。一下子挣了这么多钱,不知道多少人眼红。真要让宵小盯上了,可就坏事了。

窦小郎用力的点头,他知道呢!

这边又把账算了下,跟梁氏解释赚的钱是咋分的,又叮嘱他们不许往外说,“财不露白,你们又住在村子外面,可警惕着!回头家里养上两条狗!”

梁氏不住的应声,又留他们吃饭。

梁贵说不留了,让窦传家回来跟他说说,爷几个就走了。

送走了梁贵几个,梁氏就闩了大门,娘几个拿着银票和银子脱了鞋坐在窦清幽屋里商量这个银子咋说。

娘几个已经达成了统一战线,一口气挣了一千两银子的事儿坚决不能让老宅的人知道!所以,也要瞒着窦传家。

“但也不能说的太少了,不真!”窦清幽让把本钱也算在一千两银子里面。

梁氏点头,“这样除掉六百两银子的本钱,咱们还赚四百两呢!你爹听了也会惊呆的!还有那些葡萄酒的银子!”

葡萄酒的银子还没算。

第八十二章:买买

晚上等窦传家和窦三郎都回来,一听有那么多银子,都惊喜万分。

梁氏指着桌上的一小坛子李子酒,“这个是我爹拿来,让你送老宅的!赚了多少银子的话,别乱说!”

窦传家高兴的直搓手,“多亏了岳父,咱家才赚那么多银子!”

“你知道感激就好!”梁氏心情好,也没呛他。

窦小郎跟他一块去送李子酒。

刁氏自己也泡了李子酒,虽然也酸甜的胃口,但却发涩不好喝,买的洺流子酒和白糖也都浪费了。

见窦传家来送李子酒,忙问卖了多少酒,多少钱。

窦传家这会还有些懵,“卖了三四百两银子。”

刁氏和窦占奎都倒吸了口气,“一下子卖了这么多?”

“多亏了岳父家,开始说酿酒,也带着我们家一份,忙了这么久,虽然想着能卖些银子,却没想到一下子卖那么多呢!”窦传家言语间都是对梁家的感激。

刁氏听了心里更是难受的拧着一样不是滋味儿。

窦占奎脸色沉了发青,青了又黑,“一下子赚那么多银子,不想着爹娘,连一点孝敬都没有!你可真是大孝子!我们可真是养了个好儿子!”

窦传家脸色一僵,“爹…”

“爷爷!这就是孝敬啊!五百文钱,能割快二十斤肉了,好大一块的!”窦小郎指着桌上的李子酒和那一吊钱。

梁氏也难得心情爽,窦传家说孝敬,就给了一吊钱。

窦占奎却压根没想好大一块肉,“一吊钱算个屁!你们挣了好几百两银子,就拔根毫毛孝敬我们!?”

窦传家不说话,听着他骂了半天,赚到钱的喜悦也消减了。

有窦小郎在,窦占奎说要孝敬银子的话,窦传家刚要开口就被掐,也没应承。

窦二娘把他的小动作都看在眼里,等窦传家一走,“姥姥!姥爷!看来他们分家出去,早就算计好了!要把我们都甩开,然后他们还了债,落得好名声,再挣钱发大财!要是不分家,赚的钱都是我们一家的,现在分成两家,他们赚好几百两,我们却只能赚那几两的小钱!”

窦占奎气的砸凳子骂人。

刁氏也气的脸色阴沉。

“现在这个银子,他们肯定想分一笔,还是投出去吧!”窦清幽的打算,是让钱生钱。

“那就买地吧!买地谁也分不走!”梁氏是地道的庄稼户人,首先想的也是买地。

窦清幽也点了头,“那就买两块山地,明年种上野葡萄!”

“买田不是更好!年年都收不少庄稼!”梁氏的心里,还是粮食好。

“庄稼是好,但咱们先一步步来。那葡萄种上,也得三两年才能长起来,才有收益。所以要提前准备。”窦清幽解释。

最后一家人商量,买下来梁家沟那边长着野葡萄和葚子的那片山地。

外面从梁家沟开始传,都说梁家带着闺女家一块做李子酒发了大财。

有人想着他们也会酿酒的,也能做李子酒,可今年已经晚了,别说整个龙溪镇,连附近县城也都没有李子了。而且今年李子也已经下去了。

窦大郎听到他们家挣了几百两银子,脸上抽了又抽。又听窦二娘说故意分家,甩开他们发大财,更加后悔当初没有咬死了,跟着他们也分家过去。现在…再看窦二娘,心里也怨恨她打坏玉佩,把梁氏娘几个得罪死了。

窦翠玲一家得到消息的时候,急忙忙就赶了过来。

家里锁了大门,没有人。

窦传家去临县送面条了,梁氏娘几个来了县城。

不久就是八月十五了,梁氏准备扯些布,给家里的人都做上一身新衣裳,“四娘做两身!”那么多的银子,可全靠闺女才挣来的!她闺女是村里最标致的女娃儿,最好最厉害的,她要把闺女打扮起来!

窦清幽和窦三郎先去了一趟秦家的别院,还钱,也结算先前送的葡萄酒的钱。

秦寒远没在家,秦雪钧代他收了三百两。自己的五百两没有收,“我这说不定还要再给你们呢!”

葡萄酒比李子酒更珍贵,虽然比不得樱桃酒,但也不会便宜了。

樱桃酒六百文钱一斤,葡萄酒窦清幽算定了五百文钱一斤。

窦三郎觉的有点高了,毕竟那些野葡萄也没花钱。

秦雪钧倒是能接受这个价儿,比着西域来的葡萄酒,已经够便宜了。

八百多斤,算的八百斤的价儿,一共四百两银子。

秦雪钧那五百两还多出一百两,说是不必收了,“就先放你那,算作新酒的定银吧!再出了新酒,丫头还来找我!”

窦清幽想想,还是把银子还他了,“出了新酒一定会拿来给秦老板的,这个银子是我们欠的,是得还的!”

秦雪钧笑着接了,“今年你们还准备酿什么酒?”

“准备试试梨子酒和苹果酒。”这两种果酒也是比较普通的,窦清幽却很是喜欢喝。

“哦?那我就等着了!”秦雪钧笑道。

从秦家别院出来,揣着几百两银子,窦清幽面不改色。

窦三郎看着笑了笑,跟梁氏和窦小郎汇合,娘几个去逛了布庄,书店和笔墨铺子。

梁氏一口气买了几匹布。

窦清幽拉着她又进了银楼。

“上这来干啥?咱又不买!”梁氏平常也就带个木簪子。

“娘的陪嫁首饰都卖了,不是说赚了钱都给娘买回来的吗?”窦清幽笑着拉她进去。

梁氏心里发热,“你这丫头…”哄她高兴,让她窝心。

窦清幽进去,让梁氏先挑。

结果梁氏就挑了一根素银簪子。

窦清幽让她再挑,“多挑几样,娘!我今儿个赚了钱了,送你!”

梁氏白了她一眼,“你才挣那几个大钱,还送我首饰了!别乱花钱!”

银楼的伙计一看要多挑几样,妙口生花般把梁氏夸了又夸,介绍金簪银钗玉手镯。

梁氏哪那么败过家,就又挑了一对银耳坠,不肯再要了。

窦清幽直接上前替她挑,指了一支银步摇,一支玉簪,一支银鎏金凤钗,一对雕花银镯,一对绞丝银镯,一支玉镯,“都包起来,算多少钱!”

伙计一看,这俩母女穿的普通,没想到出手这么大方,顿时欣喜,“哎哎!小姐太太您们先稍等,小的这就给包起来!”

梁氏吓了一大跳,“你这死丫头!你疯了!”赶紧拦着伙计,不让包,“不要不要!我们没有钱,买不起!”

第八十三章:罅隙

看她跳脚,窦清幽叹气,“娘!你的妆奁里面全空着,陪嫁首饰一样也没了,这些算我的。”让伙计包上。

她前世的生活,除了酿酒,其实挺枯燥的,所以她喜欢带着妈到处去花钱败家。如今带着梁氏来扫货,也是心里把她当成了亲娘看待。

伙计看着,赶紧算钱,把要的首饰都包起来,可别因为这当娘的怕花钱,他卖不成了。

掌柜的听了也过来,夸窦清幽孝顺,又称赞梁氏穿着普通一看就是有品位的太太,要是多些首饰妆点,就更有气派了,手下麻利的算了钱,一共三十九两二百文钱,“这个零头就不跟太太小姐收了!以后太太小姐多光顾我们吉祥银楼就好!”

一听那么多银子,梁氏立马就不要,拉着窦清幽就要走。

窦清幽已经掏出了一张五十两银子的银票付钱,“我要买两对头花!”

梁氏发现,闺女固执起来,她根本管不住,“你个败家子啊!”那么多银子,她的心都在滴血。

窦清幽又挑了两队绢纱堆的头花,给窦三郎和窦小郎买了两条发带,窦传家一根铜簪。

付了账,拿着东西出来,梁氏还满脸发青。

窦三郎在门外已经听见了,“娘!这是四妹的孝心,你就受了吧!挣钱就是为了过好日子,就是为了花的。否则挣了钱,岂不是放着生锈了!”

“谁家的钱会生锈!又不是假钱!”梁氏瞪了他一眼。

兄妹仨都笑。

接下来梁氏说啥都不逛了,到了书店和笔墨铺子,买了几本书,和笔墨纸张,娘几个在饺子馆吃了顿饺子,就准备打道回家。

路边一个老头差点撞到他们牛车上。

窦清幽抱歉的话出口,就见他抱着两条小狗,“老伯!你这狗是抱的,还是卖的?”

老头一听她似乎有意,忙道,“卖的!卖的!小娃娃,你们要买吗?这是狼狗,养大了看家护院最好了!我这卖的便宜呢!”

这个时候的狗不多,一个村都不见得有两三条。

家里放着那么多银子,全家一致都同意要买狗的。

窦清幽问了价钱,六百文钱,把两条小狗都买了下来。

小狗也很凶,到了陌生人怀里,就凶悍的汪汪直叫。

梁氏怕被咬着他们,装在了竹筐里。

窦清幽就说要去牲口行,“咱也该置办个驴车了,来回拉货总不能老是租别人的!”

梁氏想想也是,娘几个就又去了牲口行。

挑来挑去,挑中了一头骡子,砍了价,花了三十五两银子买了下来。

窦三郎赶着新骡车,梁氏慢慢的赶着牛车,娘几个这才回了家。

还了杨柱子家的牛车,送了一盒绿豆糕作为感谢。

听他们买了骡车,连氏高兴的道贺,“以后有了骡车,拉的东西多了,骡车也比牛车快!你们要是地里收庄稼用到牛,还尽管来借!”

村里也很快就知道了村头窦家买骡车了。

多数人家都是买上一头牛,那是庄稼人的命根子,和田地一样重要的。

村里也就里正家有一头牛,一头驴。还没哪家置办骡车的。

有村里的小子稀罕的过来看。

梁氏厌烦刁氏有个事儿就来找,就算计,闩了大门。

窦翠玲已经走了,他们家还有面摊的生意要做。

梁氏把首饰全部都收进匣子里锁上,嘴上还在抱怨窦清幽败家,“照这个败家的路子,挣再多银子都不够败的!以后再买东西不能这么买!再这么败家,银子也别放你那了!”

嘴上虽然这么说,可看着那些闪亮亮的首饰,心里还是忍不住高兴的。她从来没有戴过玉手镯。窦清幽给买的也不算啥好玉,还是试戴了好几次,才锁起来,拿了素银簪子戴在头上。

窦婶儿和连氏过来串门儿。

看见她戴的新簪子,都说好看,“现在挣了钱,也该置办几件像样的首饰了!这做女人的,哪能没两件首饰戴!”

“四娘那丫头喊着要把我卖掉的陪嫁首饰都给我买回来,败家丫头!”梁氏笑骂着。

俩人都说四娘孝顺,“有这么好的闺女,你就嘚瑟吧!”

梁氏忍不住笑起来,拉她们俩帮着裁衣裳。

把几件衣裳片子全都裁出来,梁氏就开始飞针走线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