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现在挺喜欢呆在家里,她家的果树次第开了花,桃花红艳如火,梨花洁白如雪,还有粉粉的杏花,走在林中,春风一吹,时不时吹落一阵花雨。

山坡上铺着一地茵茵绿草,草丛中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远远望去,像是摊开一块巨大的印花毯子似的,浓淡有致,配色和谐。她家的青砖瓦舍被浓浓的绿萌和花朵包围着。头顶上是碧蓝的天空,春云随意舒卷,给人一种温馨愉悦之感。

李竹正蹲在草地上逗弄毛茸茸的小鸭子,杨墨笑着走了过来,对李竹说道:“有人近日要去府城,你有什么要捎的吗?”

“谁啊?”李竹下意识地问道。

杨墨只是笑,李竹很快就猜到是谁了,蔡青早就说过,他要去府城卖花。那里一盆好花能卖上几两甚至十几两,听说京城更贵,不过那里太遥远。

“那么远,安全吗?”

杨墨道:“不算太远,他跟着大船去。”

李竹哦了一声,想了想自己似乎也没什么要捎的。

杨墨将话给蔡青带了去。

李 竹有些怅然,他们两人的来往越来越少,主要是到了尴尬的年龄,稍稍走近些就会引起风言风语。那个杨秋丽就是听了这些才上门找碴的。不过,自从上次吵完以 后,那个杨秋丽就没再来。听说里正好好训了她一顿。里正对李竹还跟以前差不多,暂时看不出什么变化,但里正娘子就显得冷淡多了。 李竹也不理会她。反正她又不是杨秋丽她妈,没有惯着她的义务。

李竹家的几亩果林一起开花,那景象自是十分壮观,这也引起了不少人 的注意。那些县里的小姐公子们有时会来踏青,邻村的学子们也过来结队游玩,顺便做几首酸诗。既然有人来就有花费,他们有时要在村里吃饭,李竹看顺眼的就让 他们在自家吃,随便收点钱就行。看不顺眼的就把他们介绍到附近的人家。那些跟李竹家走的近没少沾光。

半个月后,蔡青风尘仆仆地府城回来了。尽管李竹没有让他捎东西,他还是托杨墨带给她一本书和几包种子。这些种子李竹也不认得,问大姑,大姑也说没见过。李竹也不管那么多,找块空地全种了上去。

蔡青回来不久,李竹便从小凤那儿得知了一个八卦:里正夫妻俩终于同意杨秋丽嫁给蔡青了。因为杨秋丽寻死觅活的非蔡青不嫁。

“就这么确定了?”蔡青答应了?”李竹问道。

小凤幸灾乐祸地说道:“里正只是同意闺女嫁给阿青哥,可阿青不一定答应啊。”

这个消息很快被村民们传得沸沸扬扬,连杨墨都坐不住了,径直来问李竹:“阿竹,你可要想好了。你要有意,哥替你去说。”

李竹揶揄道:“以前云姐在家时也不见你这么积极。”

杨墨讪笑道:“这不一样。”蔡青是对杨云一丁点意思都没有,但对李竹却很不一样。尽管他隐藏得很好,但岂能瞒他?

李竹默然半晌,最终还是摇摇头。杨墨有些失望,他嘟囔道:“阿竹,你平常挺爽快的一个人,怎么遇到这事就不爽快了?”

李竹笑而不语,因为在这个时代,感情不单纯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族的事。她要顾虑得太多。

在李竹迟疑犹豫的时候,她听说杨秋丽被拒亲了。这个消息也是小凤告诉她的。李竹怀疑这小凤天天盯着蔡家。她忍不住打趣道:“小凤,你既然喜欢,为什么不去试试呢?”

小凤一脸失落:“蔡大哥对我、不是那种喜欢,他其实就是可怜我。我也不缠他,要不然,他更得躲着我。”

“阿竹,你呢?”

“我?”李竹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

小凤非要缠着她说:“我都告诉你了,你也得告诉我。”

“好吧,我觉得他挺好。”做为一个暖男代表,他能不好吗?

小凤突然格格笑了起来。李竹被她笑得莫名其妙。

转头一看,就看蔡青正在弯腰逗她家的小白。

李竹脸上有些讪讪地,蔡青温和地笑道:“我只是路过这里。”

“哦。”蔡青走了几步,又说道:“你家的房子真好看,我能画下来吗?”李竹正遗憾没法照下来,一听说他会画画,顿时眼前一亮:“好啊,你画吧。你需要什么颜料?”

“我那都有。”

“那我先走了。”蔡青看了看李竹和小凤,慢慢走开了。

小凤仍在捂嘴偷笑。她盯着李竹打量一会儿,突然说道:“我终于明白了,原来你俩…哎呀,你瞒得好结实。”

李竹解释也没用,这种事只能越描越黑。

几天以后,李竹竟真收到了杨墨转送过来的画。

打 开画卷时,她不禁吃了一惊,这幅画画得太美:青黛色的瓦舍,印花毯子似的野花绿地,高大的古树,还有门前波光粼粼的池塘,远处桃花开得正艳,杏花的花雨如 雪片一样四处纷飞。再远处,是苍苍的竹林,竹林边有一个穿绿衣的簪花少女,少女只有一个背影。李竹当然认得出,那个少女就是她自己。

她虽不大会欣赏画作,可是却能敏锐的感受到画者心中的情愫。它比语言更有力。

李竹端详着画卷良久,觉得心底最柔软的某地被轻轻撞击了一下。

就在这时,门开了,蔡青略有些紧张地跑了进来:“阿竹,画我送错了。这幅才是。”

第115章 温馨、情敌

“这幅才是。”蔡青将手中的画卷展开在李竹面前,李竹看了看,这两幅画画的景致都一样,只不过后面一幅比前幅少了一个人物而已。不过,若是仔细品鉴一番就会发现前一幅更走心些。

李竹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望着蔡青说道:“你别以为我不懂画就想蒙我,还是送错的那幅好。”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更用心些。”

蔡青转过脸,刚好与她的目光相遇。李竹的眼里含着笑意,她像是明白了什么,蔡青只觉得心跳如雷,一股气血往头顶涌去,像是喝醉了似的。

他说道:“没蒙你,你喜欢收下就好。我先前怕你误会。”他只觉得那声音仿佛不是自己的似的。

“先前怕我误会,现在不怕了?”

蔡青低声说道:“不怕了。”

李竹开心地笑了起来,蔡青也跟着笑了。

李竹发现自己十分喜欢他的笑,特别是他发自内心的笑,而不是寻常应酬的浅笑时,特别动人,笑容暖暖的,让人如沐春风。

李竹正要开口说些什么,却见蔡青也张了张嘴似乎有话要说。

她笑道:“你先说。”

蔡青亦笑:“还是你先。”

两人正在谦让时,忽然听到外面有人说话,是杨墨在跟李三姐说话:“姐,你绣的花是越来越好看了。”

“阿墨的嘴真是越来越甜了。你将来的媳妇有福了。”

“别打趣我,阿竹呢?不会在赏画吧。”

“在屋呢,我去叫她。”

“不用,我自个进去。”

两人一听到声音,立即正襟危坐,蔡青手忙脚乱地将后面那幅画盖在前面那幅上。

蔡青刚完这个小动作,杨墨就晃悠进来了。

他的脸上挂着促狭的笑意,看着蔡青说道:“我本打算去找你呢,真够巧的。”

蔡青尽量恢复往常的淡然:“我是来寻你,顺路过来瞧瞧。”

杨墨笑笑,没有戳穿他。

杨墨的目光很快又停留在桌上那幅画上。

“不错不错。真好。”

两人略坐了一会儿,杨墨便和蔡青离开了。

李三姐也收起花绷子,进来对李竹说道:“阿竹,方才那个人很不错。”

李竹大方承认:“是不错。”

次日清晨,李竹刚一起床,就听见小春说,门外又有送东西了。

那是一篮子带着露水的荠菜,应该是刚采回来的,荠菜青葱水嫩,一如他那个人。

李竹笑道:“收起来,今天中午吃荠菜饺子。”

“好咧。”小春拿着篮子去厨房收拾了。

李竹发现蔡青很会送礼,他送的礼物不会贵重得让人为难,又会恰到好处的满足她的需要。像是花、野菜、野果,种子以及各种手工艺品。

时间一长,李三姐他们也知道了是谁送的。

她不解地问李竹:“既然你们有意,他何不上门提亲?”

李 竹叹息一声,她听杨墨说,蔡青正在争取家人的同意还要应付恼羞成怒的里正一家人。本来里正夫妻俩被杨秋丽闹得没了脾气,最后他大发慈悲地同意了这门亲事, 当他把意思委婉透漏给蔡家时,蔡成和陆氏也欣然同意,蔡白虽然不乐意,但家里尚轮不到他做主。里正本来以为这事十拿九稳,万没料到,蔡青竟然拒绝了!虽然 他拒绝得十分委婉,但再委婉也是拒绝。

里正觉得自己的威严和面子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杨秋丽也知道了,一时难以接受,据说已经绝食两日了。

而蔡成夫妇俩正在威逼蔡青,他让杨墨转话来说:“阿竹,委屈你了,我若是在这时候上你家提亲,难免会把大家的怒火转移到你这里,你且等我几日。”

李竹倒也不急。蔡青怕殃及到李竹,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往这里跑,只是每天早上换着花样送东西。

李竹本以为两家是门当户对,再容易不过的事,没想到连这也受到了阻挠。有时李竹也在想,让蔡青独自一人孤身战斗是不是不好,她要不要去帮他?但她又怕自己出面,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李竹没料到,没过两天,杨秋丽又上门了。李竹以为她又是来找碴的。不过,她猜错了。 杨秋丽是来拉同盟的。

杨秋丽比起以前,果然消瘦许多,看来绝食是真的。她的神色略显憔悴,看到李竹先是服软:“阿竹妹妹,上回回家后,我爹狠狠地把我训了一顿,你别跟我一样。”

李竹淡淡说道:“没事,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

杨秋丽吸吸鼻子,接着东拉西扯了好一会,李竹耐着性子等着她把话题转移到蔡青身上。

杨秋丽说了一会闲话就问李竹:“阿竹,你表哥跟蔡青是好朋友是吧?”

李竹点头说是。

“那、他有没有说过,他在学堂里的事。”

“表哥说得挺多,你想问哪方面的?”

李竹不动声色地问道。

杨秋丽呐呐地问道:“那他有没说,蔡青心悦的是哪家姑娘?”

李竹笑吟吟地看着杨秋丽,半真半假地道:“难道不是我吗?”

杨秋丽暗自撇嘴,多大脸,真是自作多情。她嘴上却说道:“我误会你了。其实是另有其人。”杨秋丽说到这里,心情莫名地好了许多,她觉得李竹比自己更可怜。人家蔡青对她根本没那意思,她连去闹的资本都没有。李竹若是知道杨秋丽这种神奇的脑回路,非笑趴不可。

“那人究竟是谁?”李竹显出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

杨秋丽见她上钩,心中暗暗得意,于是便恨恨地说道:“我知道一部分,是他一个同窗的妹妹,——村里有孩子在他家看到好几幅画,画上画的就是她!”

“原来是这样。”李竹故作震惊。

杨秋丽恨恨地说道:“听人说那女子生得美貌,走起路来,扭扭摆摆的,叫什么柳吹风,特会勾人。”这杨秋丽虽然认得字,但对读书不敢兴趣,成语之类的用的也不熟练。

“弱柳扶风?”

“对对。”

杨秋丽打量着李竹,怂恿道:“阿竹,你的嘴头厉害,人又聪明,不像我,不如你去找那家姑娘,让她以后不要再缠着蔡青哥哥。”

李竹做出一副羡慕妒忌恨的标准模样,恨恨地说道:“行,你等着,我会找到她的。”

杨秋丽满意地笑了。

“那啥我走了,以后有空找我去玩,咱俩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其实我以前就挺喜欢你的。”

“嗯嗯,一定一定。”

李竹把杨秋丽打发走了。一个人抱着小白在屋里笑了起来。

午饭吃的是荠菜饺子,李竹让小春给大姑家送了一大碗。他们两家都这样,有点吃好的都会给彼此送一碗。

吃过午饭,李三姐在歇午觉,李竹睡不着,趁着阳光正好,就带着小白,解了池塘里的小舟,一人一狗把它拖到芦苇荡中,李竹拿了钓竿,划着小船,在苇荡里随意游荡。

今日无风,水面平得像一面巨大无比的镜子,越往里划,水面越清澈,水中映照着蓝天白云和嫩绿的苇叶。

李竹被阳光照得欲睡,便把竹竿一收,抱着小白躺在小舟上,任小舟随意飘荡。

她正在闭眼假寐,就听见水面传来一阵“哗许,哗许”的声音,有人划船过来。她手搭凉棚四处张望,就见远处的水面上箭一样的飞来一叶小舟。上面站着的正是费力撑篙的蔡青。

他穿着一件天蓝色的春杉,与四周的如镜水面、嫩绿苇叶,相得益彰。

李竹隔着老远就大声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蔡青也学着她大声答道:“我经过你家时,看池塘里的小船不见了。就猜测你可能来了。”

李竹也准备去撑篙,蔡青却说道:“等我就好,很快就到。”

李竹真的在原地等着,过了一会儿,蔡青终于划到了她身边,两只小船相遇,轻轻相撞一下。

蔡青拿出粗麻绳,将两条小船绑在一起。由于方才划得太过用力,他那光洁的额上渗着一层薄汗,李竹情不自禁地用衣袖去替他擦汗。

蔡青的身子先是一僵,白玉般的双颊上现出一抹红晕,李竹抿嘴笑着,她就喜欢看他脸红的样子。蔡青也捕捉到了李竹促狭狡猾的笑容,他故作镇定地说道:“我这边脸上也有汗。”说完还故意侧过脸来让她擦。李竹帮他擦拭干净。两人并肩坐在舟舱中,小白卧在另一边打着盹儿。

蔡青先是给她回报这几日的情况:“我想等着事情稍稍平静些就到你家提亲。”

李竹说道:“没关系,我不急。”

蔡青轻声说道:“可是我急。我怕夜长梦多。”

李竹又跟他说起了,杨秋丽拉她当同盟的事情。蔡青听着也笑了,这个误会还真有意思。不过,他一想起杨秋丽又笑不出来了。他起初以为里正夫妻不同意也就没事,不想两人被磨得同意,他又以为自己表明自己的心意也没事,但没料到杨秋丽会那么执着。

李竹一想起杨秋丽,还有一个什么关蓉,还有小凤,就忍不住酸溜溜地说道:“你这个大太阳照得人还挺多,记得了,以后只能暖和我一个人。”

“好,都听你的。”

过了一会儿,蔡青又说道:“其实,你那日提醒我以后,我就改了。”改是改了,但有些晚了。

“我只是比旁人稍稍细心些,没想到会这样。”

“没关系,我既往不咎,以后不这样就行了。”

“好。”

两人一时都没说话,就这样彼此静静地靠着,望着浩淼无际的芦苇荡。

水面上刮起了一阵微风,吹起一圈圈涟漪。碧绿的芦苇随风摆动柔软的腰肢。几只白绸一样的水鸟在芦苇荡中唱着歌儿。

第116章 抗争

李竹听着水鸟唱着歌儿,说道:“你听,这鸟儿唱得真好听。”

蔡青笑道:“哪里是在唱,它们只是在叫而已。”李竹不由得有些发窘,大概是心情好了,觉得什么都好。不但鸟叫声动听,连这景色也觉得十分赏心悦目。

“不过,我也觉得很好听。”蔡青补充一句,“你坐稳了,我带你去一个好地方。”

“什么好地方?”

“去了就知道了。”

李竹不再追问。

蔡青站起身来撑着篙,一点一点地向芦苇丛中划去。

小船小心地避开密密层层的芦苇,在水草中船行,绕过几道弯之后,就到了一处不大的沙洲旁。

沙洲上长着一片一人多高的蒿草,还有几株弯曲的小树。

“来,上来。”蔡青把船固定好,伸手去扶李竹。李竹大方地伸出手,抓住蔡青的手。他的手修长有力,手心里有些湿润,一种温热的触感传递到她的手上。

蔡青从小船上拿出一件破衣裳,铺在草地上,示意李竹坐过去。他也在旁边坐下,望着远处的一色水天慢慢说道:“这是我几年前刚来杨家集时偶然发现的,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躲到这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