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婂哭叫道:“哪有孩子没了娘能过得好的!”

梅氏却置若罔闻。

阿瑜顿了顿,轻声道:“你不必为你的愧疚,做出这样的举动,等过两年,或许你会无比后悔。”

梅氏轻轻摇了摇头,哑声道:“我只是发现,自己一辈子最珍贵的时光,早就过去了很久。”

“剩余的时间,自私也好,如何也罢,都没有意义了。我只想要过安静的日子,安静到没有任何琐事烦扰,安静到…我能在佛前诚修来世。”

阿瑜摇摇头,和苏逡神似的眼里流露出不解:“我不能理解,来世是来世,今生是今生,你还有赵婂要照顾,如何能走得开?”

梅氏轻轻自语:“来世…即便没有来世,又如何?”她至此六根清净了。没有支持下去的欲念,也就没了烦恼。

她的眼眸疲惫却清明,对着赵婂小声道:“婂婂,往后你要听阿瑜的话。”

赵婂有些吃惊,用力摇着头,不可置信道:“娘!您不能这样!爹若知道了该会多伤心…”

梅氏不再说话,只是闭着眼跪在冰冷的石板上,仿佛神魂都原理了躯体,双手垂落在身侧,一动不动。

阿瑜看了她一眼,默然转身离去。

佩剑跟在阿瑜身边,有些不解地问道:“姐儿,您怎么不劝劝二太太?若她这样跪下去,膝盖坏了事小,身子都可能会垮掉的!”

她知晓二太太和阿瑜的关系,更知道阿瑜是个善心姑娘,即便与生母毫无感情,也不会这样漠然地离开。

阿瑜用斗篷遮住自己的大半张脸,只露出一对漂亮的杏眼,她低声道:“我要去见蔺叔叔,求他帮蕉二奶奶,让她出家去罢…”

阿瑜一向觉得,生恩是不如养恩的。梅氏生了她,可没有养育过她哪怕一天,也没陪伴过她一日。

可是前些日子的事体,也让她明白,恐怕抛下她并非是梅氏自愿的,这个女人甚至根本就不晓得自己的存在。

她仍旧无法像尊敬母亲一样尊敬梅氏,但她现下也想稍稍帮她一把。

因为她相信,像二老太太那样的人,是绝对不会,让自家的媳妇出家的。

这个老太太太固执到,恐怕她宁可让梅氏就那样病入膏肓地死掉,也不肯让她抛下家人和孩子遁入空门,这样的话会引来许多流言蜚语,对于二房十分不利。

所以阿瑜做不了更多,她只有去求蔺叔叔,让他亲自开口恩准梅氏出家,并且赐她一座宅子,如此才能保证梅氏不会遭受更多责难。

至于赵婂,阿瑜真的顾忌不了太多。梅氏心意已定,无论自私与否,她都不想去干涉,若她铁了心要出家,即便还是蕉二奶奶又如何,只会把所有人搅和得更伤心无力。

阿瑜想,她只当还了梅氏的生恩便是。

重华洲上,赵忠出来迎接,并有些歉疚道:“瑜姐儿,今儿个王上正同几位将军议事,您还是过两日再来吧。”

阿瑜想到梅氏的样子,还是摇摇头道:“我可以等的,麻烦赵总管,待蔺叔叔无事了再为我通传罢。”

赵忠又劝了两句,无奈只好离去,又吩咐了几个丫鬟好生招待瑜姐儿,莫要再犯了上趟嘉兰的错事,不然他也是保不住她们的。

几个小丫鬟闻言都有些害怕起来,嘉兰…嘉兰是重华洲上的大丫鬟,上趟因着听闻拦了瑜姐儿一下,如今人也不知去哪儿了,就连她的妹妹也不见了。

她们论资历还远远不如嘉兰呢,真是一点儿也不敢懈怠的。

于是阿瑜收到了这些丫鬟们诚惶诚恐的侍候,又是端茶递水,又是摆了满桌的小吃点心,还借来了几本有趣的书,她等候的时候倒是没觉得多无聊。

直到夜里,赵蔺与部下议完事,才点头道:“夜里都留下来用膳,本王让仆从准备了些好酒好菜。”

几位将军皆欣然应允,拱手道:“谢王上!”

一旁的赵忠觑准时候,才出来小声禀报道:“王上,瑜姐儿,在外头等了您一天了。”

赵蔺闻言面色平淡,对赵忠道:“把她请到隔壁。”

众位将军见赵蔺走了,不由面面相觑起来,看赵忠,赵忠也无话可说,总不能说王上给他的小未婚妻缠住了,不能同部下一道用膳罢?听上去就像个昏君…

阿瑜终于等到了赵蔺,一见他,她的眼眶就红了,有些沮丧道:“蔺叔叔…”

赵蔺一身广袖,身形挺拔而修长,见到只到他胸口的小姑娘,眼里多了及不可见的温情,嗓音比同部下说话的时候放柔了许多:“有什么事?”

阿瑜:“…”虽然知道这样问没有问题,但是总觉得自己就像个麻烦。

她低着头看鞋尖,轻声道:“我来求您一件事。”

赵蔺垂眸啜一口茶,声音淡淡道:“说罢。”

阿瑜道:“我想求您,让蕉二奶奶出家,并赐给她一座修行的宅子…我、我知道这样的请求十分突兀,但我真的没有法子了。她在二老太太跟前跪了整整一天,却决心不悔,我只怕她这样跪下去,可能就、就会…”

她有些惭愧,自己跟着蔺叔叔,从来都做不到红袖添香,只会给他制造各种各样的麻烦,让他头疼。他平日里从不关心这些后宅里的事体的,从她认识他以来,他的事除了照顾她,就是一些朝廷大事。

当她纠结时,却听赵蔺冷淡的嗓音传来:“可以。”

阿瑜有些欣喜,似乎松了一口气,道:“谢谢蔺叔叔!我、我真不知该怎么感谢您了…”

赵蔺隐约笑了一笑,温声道:“满意了?”

阿瑜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又摇摇头,握着衣角一时说不上话。

第37章

梅氏在一个阴雨天出家了,那一日细雨霏霏,幽暗的天空中飘散着点点雨丝,四周的空气皆变得缠绵而湿润,阿瑜很难想象第一次见梅氏的时候,那个满头冰冷珠翠的冷艳妇人,会一身缁衣,上至荒无人烟的小山里代发修行。

二房并没有人来送她,只有三房和大房,都派了两个大丫鬟给她送行。

阿瑜毫不意外地在山脚下遇见了面色呆滞流泪的赵婂,她只是叹了口气,把帕子递给小姑娘,轻声道:“不要哭了。”

赵婂侧身避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道:“你为什么不说服我娘!让她不要出家!你、你…”

她说不出所以然,但是赵婂身为梅氏的女儿,自然感觉得到,阿瑜对于梅氏是个很特殊的存在。她有一种预感,假如阿瑜愿意说服梅氏,那么她娘一定不会这么干脆的走。

可是她并没有任何依据。

阿瑜审视地看着她道:“你是她女儿,你都留不住她,更遑论是我呢?”

赵婂哭着离开了,只留阿瑜一人原地叹息。

身后传来一道声音:“瑜姐儿,韵远大师让我给您一件旧物。”

阿瑜转身,却见原先的彤环也作了尼姑的样子,面容平淡的向她递来一卷画。

阿瑜莫名想到爹爹的遗物里的那一卷,有些疑惑地展开,却见上面只有一副雪中红梅图,纸张已泛黄发旧,梅树婀娜地伸展出枝丫,在纷纷大雪里仿佛含着一汪媚意。

她仔细地看着上面的笔画,心中已能肯定,还是爹爹所作的,意不在物,而在景中含情。大约是梅氏与父亲在一起时所作。

旁边有一行娟秀瘦婉的字:终年离索几多愁,但将悔思付长河。

寥寥一句,阿瑜便知梅氏心意,轻轻把书卷合上,叹了一口气。

她转头对彤环道:“告诉她,我懂了。”

只是过去的早就过去了,都没有意义了。

这个年节过得多少有几分压抑,大多是由于梅氏的事体,二房老太太给气得病倒了。可这是王上亲自下的命令,准许梅氏上山带发修行,直到她感知功德圆满,方可下山。

王上这道命令可以说有很多漏洞可以钻,一旦梅氏后悔了,她就能回到山下与家人团聚,但是只要梅氏坚持出家,就没人敢拿她怎么办,因为这是衡阳王的旨意。

二老太太邹氏因此病倒,自己的儿媳妇出家了,这样的事体虽说算不得糗事,但也确实能作旁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了。像邹氏这样的人,自然很厌恶被人在背后乱叫舌根。

跟何况梅氏还在京城的时候,名声就算不得好。谁不知道梅家大姑娘一病病了好几年,一个人都没见过,后来又突然病好了,急匆匆地嫁去了远方,这样的事听上去就暗藏着不可告人的秘辛。

如今梅氏一出家,她原本就不算清白的过往又要被人拎出来猜测,邹氏想到二房几个不曾嫁娶的孩子,不由一阵头疼。

然而事实就是,邹氏想得太多了。

妇人代发修行,为家人祈福的事体虽说不多见,但也不算稀罕事,像梅氏这样年轻时候就负有盛名的才女,平日里又清冷不爱交际,能做出这样特立独行的事情,又是王上的旨意,看上去就挺有理的。衡阳的贵妇人们与她相交甚少,也不过谈论两句,就换了话芯子。

尽管这样,二老太太还是想的有点多,直到年后身子才慢慢好了起来。

过年的时候出了一件事,老王妃年轻时候的友人,如今的中山老王妃病故了。

老太太为此十分难过,在两日后决定亲自动身去中山,为当年的手帕交吊唁。

其实到了老太太这把年纪,当年的旧友故去的也有大把了,她并没有一一都亲身赶去的经历。只是中山老王妃实在太特殊了,她不仅仅是老王妃的手帕交,娘家还是老王妃家族文氏的世交。

当年文氏迅速败落后,有部分分支族人都被中山王妃收养了。至于老王妃为什么没有收养,那就要问赵蔺了。

毕竟文氏的败落和赵蔺离不开关系,老王妃无意在这关头恶化和儿子之间的关系,毕竟自己都退居幕后了,还有什么是她放不了手的呢?

所以,老王妃此去,也是为了把文氏一族的几个孩子带回来。既然中山老王妃去世了,那自然没有人再庇护他们了。

第38章

年节过完后,在王府暂住的江淑容也就不得不归去了,到底王府不是她家里,常住着也未免惹人闲话。

故而由赵媛起头,准备姐妹几个给江淑容办个宴,一道送别她,毕竟年长的几个姑娘年纪都不小了,经此一别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或许此生无缘再见也讲不定了。

虽然像赵娢和赵婳这样的姑娘,与江淑容不甚熟悉,但也算是给足了面子。

唯一的异端就是阿瑜。赵媛纠结了半天要不要请她,不请吧仿佛显得自己很小气,传到长辈耳朵里也不好听,请吧,又很不甘心的样子,显得自己都不记仇。

江淑容听了倒是柔和一笑:“妹妹同瑜姐儿计较作甚?你是块羊脂白玉,她却是顽石,瞧着坚硬不可摧,实则却也无人把她妥帖安放。所以啊,还是莫要为了她,败坏了自己的名声才是啊。”

江淑容觉得自己就做的不错,不管阿瑜对她多冷漠,她也从来都是和和气气的,面上带着优雅的笑容,开口就是亲切动人的话。任谁听了,也不会觉得是她不讲道理,反倒会觉得宝瑜性子太刚直,教养还成问题。

然而真使人去请吧,阿瑜一口就回绝了,完全没有赵媛之前纠结半天的过程,仿佛连脑子都没怎么过,顺嘴就说:“是么,但是我没空。”

被遣去的婢女:“…”

她一开始就知道,瑜姐儿是个,嗯性子十分直白的人,她也知道自家主子不喜欢瑜姐儿,但并没有想到,瑜姐儿就连婉转一下都懒得啊!

阿瑜捧着游记,指尖捻这一颗坚果,疑惑抬眸:“还有甚么问题吗?”

婢女连忙低头道:“没了,没了,奴婢这就去回禀我家姐儿。”说着匆匆走了。

阿瑜看见佩玉一脸无奈的的样子,也放下书道:“我知道啦,下次会说得委婉一些的,只是我真的没空啊,蔺叔叔答应要带我去放风筝的,我怎么可能为了江淑容就放弃了!”

佩玉笑着摇头:“奴婢可甚么也没说,您那话是直了些,但奴婢也晓得您不喜欢容姐儿和媛姐儿,那又何必勉强自己?”

阿瑜从来没同江淑容说过一句重话,最多就是不怎么理睬。可是每趟她不理睬江淑容,这姑娘总爱自己贴近,再含着温柔的笑意说些有的没的的话,偏偏眼里都是不屑,打量旁人都是傻子一般。

故而阿瑜越来越不喜她,后头即便坐在一块儿,也不怎么讲话了。

她觉得江淑容这种姑娘,就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心机那么多,心眼子那么浅,最后耽误的还不是自己?

赵媛得了消息,见怪不怪地翻个白眼,她就知道不该去请苏宝瑜,偏偏还给自己找罪受,一张脸给人丢在地上轻描淡写地踩上两脚算甚么?

江淑容倒是温和地笑了,执着纨扇的纤手点点赵媛的额头,柔和道:“咱们请了便好,这姿态摆足了,咱们就没甚么错处,她若不去,也只能说明瑜姐儿不懂礼数。”

赵媛心里叹口气,甚么不懂礼数啊,你倒是睁大眼看看,府里哪个因着苏宝瑜的脾气,就真冷眼瞧她了?

老太太还不是宠着她,王上那里也向来有什么好的都紧着,二房三房也给着面子。

倒是表姐,心里头小九九忒多,想的那么细致,倒不如多拿眼睛瞧瞧,保不准发现的事体还更多些。

不过这些话赵媛都没有说出口,江淑容来府里这么些日子,那点目的她也是知晓的。

她娘江氏虽并不说同意娘家的做法,但也算多有推波助澜了,若表姐真能得到老太太和王上的青睐,她又做什么要反驳了她去?吃力不讨好罢了。

这头阿瑜想着要放风筝,心里头便有些雀跃。

自从她被蔺叔叔带回王府,他就再也没有陪她放过风筝了,故而现下也算是她来王府后的头一次罢?

于是她就这几个风筝挑了整整一下午,才选定了一只小凤凰,只因这只画的栩栩如生,后头还带着华丽的尾羽,头顶的三道翎羽有些呆呆的。她仿佛都能听见啾啾的叫声了。

隔天她捧着小凤凰,到梅园附近去寻蔺叔叔。原本说好要在重华洲上的,可是她想到,王府里的梅园开了春梅,若是能在那附近放风筝并赏花,该是多么闲适的意境。

第39章

送别江淑容的宴众人皆兴致不算高昂,虽说江淑容在王府里头人缘不错,人人皆道一声好儿,只王府的几个姑娘还都是有脾性的,江淑容这样的身份,她们即便是不爱亲近,也没什么。

今儿个蹦跶最欢的当属赵婂。

自从梅氏出家以后,赵婂就挪到二老太太身边养着。

邹氏从前不喜欢她,也是因为厌恶梅氏,可如今梅氏抛下女儿出家了,邹氏反倒没心思计较那么些了。只好吃好喝的供着赵婂,还是一样去女先生那儿上课,祖孙俩也渐渐和睦些了。

赵婂原先便是给惯坏的性子,总想着全府都要绕着自个儿转呢,现下一记冷水把她给泼清醒了,虽则还有往日改不掉的坏习惯,可却收敛了不少。

叫二老太太邹氏瞧在眼里,也暗暗点头:“这孩子往日脾性太劣,又有她那个亲娘护着,这样的孩子啊,想来前路不是一丁点的艰难。可现下却日渐成熟,好歹有了点大家闺秀的样子。若她继续保持着,日子也当会越过越红火。”

邹氏的大丫鬟知晓自家主子心思,安抚道:“虽则二太太出家祈福,但奴婢瞧着,四下都是夸赞的声音,都说咱们二房的太太心地仁善,是菩萨转世,定然庇佑王府得觅永安呢。”

邹氏淡淡一笑,并不多话。

人言可畏,可这人言,也是最易引导的。她不知道衡阳王打得甚么注意,但梅氏出家以来,二房确实得了许多便利和好处,那可不仅仅是名声上啊。

然而,赵婂虽转了性子,本质上还是个脾气差的,那股倔强劲和阿瑜着实相似。

今日阿瑜没来,赵媛深知这几个人也就赵婂同阿瑜不好,于是也并不开口抱怨,只是笑着一道吃茶,又个个出谜让下家来猜,虽说也不算太尽兴,倒也算是个乐子。

只江淑容偏偏无知无觉的,来上一句:“可惜瑜妹妹没来呢,不然以她的聪明,定然极有意思。”

这话听上去无意,其实就是想勾赵婂上当,叫她酸阿瑜两句,江淑容心里就舒坦了,这样她就好再好言安抚,显得自己度量最大,又最温柔知性。

可惜赵婂只是不说话,顿了顿来一句:“淑容姐姐何不管好自己?成日听你提她,也不见你真的喜欢她,你不累我替你累。”

赵媛抓着蜜饯,眯起眼,心里头早已是目瞪口呆,什么时候赵婂也会给苏宝瑜说话了?嗯?!

江淑容涵养好,挺言也只是面色微沉,转而又微笑起来:“婂妹妹可别胡说,我的性子慢,有时显得不热络也是有的,若叫你误会,那倒是我的不是了。”

赵婂哼笑,不置可否:“你怎么想的,甭打量着旁人看不出。不止苏宝瑜的事体,还有旁的事体,在座几个都不是傻的,就是不说破罢了。”

她说着兴致索然地把杯子一放,起身道:“总呆在屋里有什么劲,咱们去外头踏着雪赏赏景色也极好。”

江淑容的脸一时红一时绿,除了赵媛帮她说了两句,赵娢和赵婳两个都没怎么搭腔。

赵媛也有些奇怪,不知到底发生了甚么,怎么赵婂就跟变了个人似的?从前赵婂见到苏宝瑜,不是分外眼红,就是唇枪舌战,背地里不知吐了多少酸水。今儿个却转了性子,虽则瞧着还不情愿,却愿意给苏宝瑜说话了…

赵婂年纪最小,她说要出去走走,大一些的姑娘也都十分迁就她,于是几个姑娘皆披上了厚实的披风,一道相伴着走出门,迎面吹来一冰寒的微风,几人都沉默起来,刚才的那场龃龉虽再没人提,可是大家心里头都记着呢。

赵婂脑后的黑发油光水滑,走路都风风火火的,一个人走在前面,一点也不在意旁人如何想的。

过了一会儿,渐渐有人说话了,几人搭着话,气氛也缓和了许多。正值冬末春初,路边也能闻见一丝浅淡的梅香,赵婂的脚步轻轻一顿,转身道:“咱们去梅园瞧瞧。”她踩着雪,脸颊有些泛红,眼中氤氲着些许雾气。

梅园中的春梅都开了,红白二色恰如其分地点缀起一片繁花,远处传来古琴声,琴意像是宽阔平和的流水,宽和尔雅。

赵娢拉着赵婳的手臂,指着天上微笑道:“婳姐姐,你瞧啊,好漂亮的小凤凰。”

穿过几颗梅树,她们看见一道鹅黄的身影,正立在那头背着身,脑后的黑发被微风吹得飘动起来,发髻上垂落的两道鹅黄的丝绦也跟着轻轻摆动。

那姑娘手里捏着风筝线,正晃着娇小的身子,跟着风筝走动。

她一转身,露出一张白皙秀丽的脸,杏眼淡眉,小梨涡含羞漂亮,精致得像是画中小仙子。

仙子挥挥手,同她们打招呼。

赵媛抱肩上前,语气不太好:“阿瑜,你不来表姐的宴上,就是为了自己放风筝的?”

阿瑜顾着手上的风筝呢,语声随意道:“我不是一个人来的。”

听她说完,赵媛才看到阿瑜身后亭子里的男人,一身白衣,微垂眼睫抚着古琴,那阵极舒缓好听的琴声,便是出自他手。

赵媛无语了,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啊,上去打招呼么?叫一声大伯您好您也来梅园啊?那样似乎更尴尬,但不打招呼吧,显得她很没礼数啊,那岂不是非常的尴尬?

后头的江淑容也走上来,看着远处的男人不语,眸中柔情依依。赵媛知道江淑容的心思,故而拉拉她的手,示意稍等。

阿瑜看到后面的姐姐妹妹们,倒是把风筝线塞给了佩玉,又去凉亭里,凑近着声音像轻柔的羽毛,同赵蔺道:“蔺叔叔,她们几个恰巧来了,想给您行个礼什么的…”

几人简单隔着十多步行了礼,赵蔺也没有留,于是她们又退了出来。

赵媛等瞧不见人了,才轻声嘟囔道:“阿瑜也真是的,和大伯伯怎么也不是亲眷,怎么能单独一道放风筝呢?她该叫上我们才是。”

江淑容声音清淡道:“王上总是迁就小辈的。”

赵婳性子冷清,心里明白那点是非,就是不说话。

赵婂之前一直没出声,现下玩着手里的梅花瓣,淡淡道:“淑容姐姐和媛姐姐也管得太宽。”

江淑容终于忍不住心里的酸涩,轻轻道:“有什么宽不宽的,瑜姐儿本就做错了,我们说两句也没什么。”

赵婂冷冷道:“那你的意思是,王上也错了?江家姐儿,你那点小心思都收起来,上不得台面的话也少说,若是叫我听见了,将来你若来王府,我定叫你好看。”

众人:“…”

赵媛:婂婂最近吃错药了,看来蕉二伯母的事对她打击太深了。

赵婳:妹妹最近挺好,回去嘉奖一下罢。

赵娢:天气真好。

江淑容低着头,没有再说话,直到园子外头,几人分开回了院子,都没再有人说话了。

赵婳同赵婂一道走,姐妹俩一路上话很少,赵婂把斗篷上的兜帽戴上,小半张脸隐没在斗篷底下,踩着雪发出沙沙声,只是嗯两下,表示自己知晓了。

赵婳寻常话不多,只是这趟实在有些好奇了,于是问道:“婂婂,你同姐姐说说,你为甚要帮阿瑜说话?你平时不是…”

赵婂垂眸道:“没什么,就是随口一说。”

她看着前头的路,心里有些茫然起来。这些日子苏宝瑜别扭地照顾她,她都看在眼里。她还是不喜欢苏宝瑜的,嘴巴那么坏,性子又不见得多好,谁会喜欢她呢?

只是,母亲走前向她交代完所有的事情后,她便没法再厌恶苏宝瑜了。有时反倒觉得她们俩很相似呢,反正都被母亲抛弃了,还有什么值得互相嫌弃的?

第4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