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样愿意上进的人,秦春沛自然也愿意多照顾一些,偶尔下课之后还给他开一个小灶,知道他在城里头酒楼打工,还特意提前教了一些算数。

羌伯明心中感激,笑着说道:“秦先生,你教的可比我弟弟的先生好多了,又简单又清晰,我一看就能明白。”

他们这里距离城里头太远,要办私塾请先生的话哪儿那么容易,羌叔明之前去城里头读了两年,但可惜的是银子没少花,读的书却不多。

这也是为什么羌村长要让秦春沛来当先生,实在是找不到更合适的,原本只想着他能教村人一些字,不让他们当睁眼瞎也就赚了,谁知道秦春沛做的居然十分不错。

羌伯明心中佩服,发现不管自己问什么,秦春沛都能回答出来之后,更是隔一段时间从酒楼回来,就把自己积攒下来的问题拿出来问他。

秦春沛也乐意解答,一来是真的喜欢羌家几个兄弟,都是性格爽朗容易近人的,二来也是觉得跟村长家搞好关系,对他们以后居住也有许多好处。

谁知道这一帮忙,倒是引出了后面的一连串事情来,许多年后秦春沛回头想想,觉得羌家说不定真的是自己的福星,否则的话他可能就这么默默无闻的过了一辈子。

第五十一章算账

“娘, 大哥大嫂,那我们先回去了。”吃完饭过来坐了坐的秦小山抱着孩子, 拉着老婆开口说道, 虽说现在分了家,但他倒是没觉得自己亏。

毕竟虽说老娘的一亩地给了大房,但别看他们家人多地也多,壮劳力却少, 光靠秦大山和钱氏两个人要养活一家子老小也不容易, 所以比起王氏的忿忿不平来, 秦小山兄弟俩感情却还好,甚至因为一路逃难,比在家的时候更好了一些。

老郑氏点了点头, 看了眼秦春云才说道:“快回去吧, 别冻着孩子, 天冷的话也不用每日过来了, 都是自家人不必讲究那么多。”

秦小山自然应了下来,三个人就去了隔壁的院子, 那院子跟这个院子大小差不多, 只是少了一个厢房, 不过他们家就三口人,住着反倒是宽敞一些。

秦春沛端了水进来给老郑氏泡了泡脚, 又把她的炕烧的热乎乎的, 这才让老人上床歇息, 走出门见秦大山和钱氏也正要打洗脚水, 忙给他们也打了一盆。

钱氏心中觉得满意,笑着说道:“我儿子就是孝顺,不像你大姐和小妹,就惦记着自己。”

秦春沛无奈说道:“娘,这话可不对,如今家里头多少事情都是大姐做的,妹妹才五岁呢,还帮着干活了,反倒是我,整日就只是教个书,也帮不上家里头什么忙。”

这话钱氏却不答应,笑着说道:“是是是,你大姐和小妹也都是好的,但咱们阿沛也不错,你去教书,一个月还能拿一百个铜板呢,那些学生时不时给咱家赛一把青菜什么的,如今咱们家菜也不用买了,省了多少钱啊,可见读书还是有用的。”

把脚放进热水之中,秦大山也舒坦的叹了口气,又看了看身边的儿子,觉得虽说他们家逃了难,但老娘还活的好好的,儿子又孝顺,他觉得日子也挺好的。

等开了年种上了地,再攒几年前给儿子娶了媳妇,那日子还不得越过越好,说不定就能跟在青山村似的,建一座大瓦房呢。

秦春沛洗漱完毕却没直接上床,而是将自己的教案翻了出来,在上头修修改改了一会儿,这才满意的放下了,等捂进被子里头,整个人才觉得暖和起来。

只是这一日他注定是睡不安稳了,刚躺下没一会儿,门口就传来急促的敲门声,迷迷糊糊的听见秦大山出去应了门,回头就把他的门敲响了:“阿沛,你睡了没有,羌家的伯明来找你,说是有急事儿,你快些穿好衣服出来。”

秦春沛一个激灵,连忙起床穿了衣服,心中奇怪这羌伯明为什么这个时候过来了,要知道临近过年,酒楼的生意可是越来越好,最近他连上课都腾不出时间来,已经有十多天都住在镇上没回来了。

等他急匆匆的走出门,却见羌伯明面上带着几分着急,但眼神里头却带着笑意,看见他就说道:“小先生,我今天急急忙忙的过来,是有一桩好事儿要同你说。”

秦春沛暗道应该不是坏事,顺势问道:“什么事情,值得你大半夜的过来敲门。”

羌伯明脸上闪过一丝不好意思,但还是说道:“小先生您也是知道的,我在镇上的一家大酒楼做个小二,一个月也能拿一些工钱,比在地里头刨食轻松一些。”

“上个月我不是拿了一些题来问您吗,那其实是我们账房先生都算不清楚的,我在旁边听了一耳朵就记下来了,这才来问您。”

“原本我只是打算在账房先生那边讨个好,谁料到那些题也不是账房自己想知道的,这不是掌柜的听说了这事儿,便跟我打听到底是谁解出了题目。”

羌伯明原本也是想过自己霸占这功劳的,但他到底不是什么坏人,一想清楚便知道这事情冒充不来,他总不能遇到什么问题都回来问秦春沛吧,根本就瞒不住。

秦春沛听的云里雾里的,只得抓重点问道:“伯明大哥,你过来不会只为了这个吧。”

羌伯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才说道:“瞧我,这不是想说一下来龙去脉吗。”

“掌柜的知道小先生算数出众,就让我回来问问您年前这段时间得不得空,若是可以的话,帮着酒楼去盘个账,但工钱就有十两,等盘完了还有节礼可拿。”

秦春沛听了却皱起眉头来,旁边的秦大山也问道:“十两银子这么多,这,这不会是让去做什么坏事儿吧?”

这话也问出了秦春沛的心生,虽然账房先生的工钱是比较高,但一般酒楼的账房能有个二三两就不错了,最好的也不过五两,一下子出十两可太多了。

羌伯明连忙说道:“小先生放心,我都在这酒楼干了三年了,从来也没出过什么事情,往年过年的时候,酒楼也是会请人来盘账的。”

“十两银子虽然看着多,但酒楼日进千金,估计也是一盘菜的价格罢了。”羌伯明继续游说道,“若不是先生算数出众,还抢不到这样的活儿呢。”

秦春沛听了也有几分心动,这可是十两银子,有了这些银子的话,虽说大瓦房还不能盖,但明年家里头的压力必定轻松许多。

他看了一眼秦大山,固然,他虽然还是皱着眉头,眼睛里头也带着几分意动。

羌伯明是个会看人脸色的,很快说道:“小先生,您看这样成不成,你们在家商量着,若是去的话,明早我过来顺道接着你一块儿去镇上,到时候酒楼包吃包住,盘完账我再送您回来,若是不去,我明儿个就回去跟掌柜说一声。”

秦春沛点了点头,等把人送走了,老郑氏也从屋子里头走了出来,皱着眉头说道:“盘账几天的功夫,就赚十两银子,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儿吗?”

秦春沛想了想,还是舍不得这嘴边的银子,便说道:“既然是伯明大哥亲自过来说的,肯定也是靠谱的地方,他也没理由来害我。”

老郑氏还是有些舍不得孙子,秦春沛却已经下定了决心,笑着说道:“这几天私塾就得停了,大家也要开始置办年货,我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去镇上看看。”

说完这话,他又提了一句:“就算不是为了银子,去镇上看看也是好的。再说了,有了这十两银子,爹娘也能轻松一些,只是几日的功夫罢了。”

好说歹说的,老郑氏到底是答应了,孩子的话也对,这事儿看着确实是简单轻松,要不是阿沛他出色还轮不到呢,别人求都求不来的。

定了这事儿,钱氏却不想再睡了,打算在今晚上先把儿子的行礼收拾出来,不然明天出门也急急忙忙的,要是拉了什么东西就麻烦了。

秦春沛劝也劝不住,只得由着他们去了。等到第二天早上,他倒是觉得亲娘有先见之明,因为羌伯明一大清早就过来了,他们这要是起床后再收拾的话,怕真的收拾不齐全。

秦家是秋天的时候才落户蒙山村的,银钱出了买房之外就置办了厚实的棉袄,老郑氏怕几个孩子熬不过去,压着两个媳妇一起做的,生怕他们不适应这边冻着了。

所以出门的时候,秦春沛整个人裹得跟熊似的,对比身边的羌伯明更加明显,弄得后者忍不住发笑,还打趣道:“小先生,真的有这么冷吗?”

秦春沛的脸都用布巾蒙起来了,闷闷回答:“可不是冷吗,鼻子都要冻掉了。”

如今已经进了冬月,雪都下过好几场了,走在路上北风一吹鼻涕都能变成冰棍。

偏偏羌伯明已经习惯了这种气候,毫不在意的一边走,一边笑嘻嘻的说道:“哪至于这样,我可听说了,南方那边比咱们北方还冷呢,你不是应该习惯了吗?”

对此秦春沛都不想回答,琢磨着让这家伙去体验一下南方的冷,才知道南北的对比,说实话,在没有暖气的年代,南方肯定是比北方好多了,虽说湿冷,但毕竟温度不低,出太阳的时候穿一个薄棉袄就足够了,这在北方是想都不敢想的。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走路,路上还吃了一顿,走了两个多时辰才到了镇上。

这个镇就是附近十里八乡的汇集地,就是他们当初猜测谷城内城之外的一些小城镇,面积不算很大,但也算五脏俱全。

走到镇上的时候,秦春沛已经气喘吁吁了,心中觉得羌伯明每次轮休都能赶回家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这路又长又难走。

羌伯明也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道:“马上就到了,小先生,要不我背你走一段路吧。”

秦春沛自然不可能让他背,抹着汗说:“不用不用,走吧,我们来的已经有些迟了。”

羌伯明也没坚持,很快,两人就走到了一栋酒楼前,不用羌伯明夸赞,秦春沛都知道这必定是这个镇上最大的酒楼了,只见它足足有三层楼高,两个面门十分宽敞,光是那牌匾上的字一看就知道出自大家,不是一般乡下酒楼可比的。

第五十二章算神!

在看见这栋酒楼的时候, 秦春沛倒是不怀疑酒楼的财大气粗了, 听羌伯明的意思是说,这还只是镇上的分店,谷城那边的总店比这边更大更宽敞,不是达官贵人都不敢进门, 菜色好吃远近闻名不说,价格也是杠杠的。

“掌柜的, 这就是我们村的小先生。”能在城里头出了名的大酒楼打工, 羌伯明也是个能言会道的, “您别看年纪看着小, 其实学识渊博,在南方的时候就考中了童生, 要不是家乡遭了难,现在铁定是秀才公了。”

这话夸的秦春沛都有些脸红, 谁能说秀才能一考即中呢?

那掌柜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信了羌伯明的话, 看了他一眼倒是没有年轻而有所轻视, 笑着说道:“原来是童生啊,怪不得算数也比一般的账房厉害,不过即使如此,老夫也还得考考你,小先生你看?”

“掌柜的可折煞小子了,您叫我一声阿沛就好。”秦春沛笑着回答, “掌柜尽管考, 酒楼有酒楼的规矩, 小子自然懂得。”

听了这话,掌柜的固然满意了许多,原本觉得这童生年纪小,即使算数厉害,为人处世怕也不太好,没想到倒是十分圆滑,大约是逃过难知道世间艰难才会如此吧。

心中闪过各种心思,掌柜的就开口问了:“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共360棵,梨树是桃树的3倍,苹果树是梨树的2倍,三种树分别有多少棵?”

说完之后,掌柜的笑着问道:“可要为小先生提供纸笔?”

秦春沛却在他说题目的时候就心算好了,毕竟这题目看起来复杂,其实是比较基础的数学题,小学生都能算出来。

他立刻回道:“不必了,桃树36棵,梨树108棵,苹果树216棵,不知小子算的可对。”

见他毫不犹豫的说了出来,掌柜的倒是微微惊讶,这题目虽说不至于太难,但能这般不假思索说出口的,可见心中只有盘算,尤其是这小子也没用纸笔和算盘,全靠着心算就出来了,这可是比账房里头的老先生还要厉害。

掌柜的犹豫了一下,再次说道:“一队强盗一队狗,二队拼作一队走,数头一共三百六,数腿一共八百九,问有多少强盗多少狗?”

秦春沛又是毫不犹豫的回答:“强盗275人,狗85只。”

“100个和尚吃了100个面包,大和尚1人吃3个,小和尚3人吃1个。求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个?”掌柜的再一次问道。

“大和尚有25个,小和尚有75个。”秦春沛继续回答。

两个人一来一回的,旁边的羌伯明都听得晕头转向,还在第一题里面出不来,秦春沛已经刷刷刷的报出了后面的答案,几乎都是不假思索的。

掌柜的也来了兴致,原本只是问一两题,后面却越问越多,一直到自己藏着的问题都问光了,也没难住秦春沛,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大。

“好好好,没想到伯明还说的谦虚了,小先生哪里是擅长算学,简直就是算学的大才啊。”掌柜的显然十分满意,摸了摸自己的山羊须,笑着说道:“要盘的账就在屋内,到时候吃的小二会送到屋内,住就在后院,跟伯明他们一道儿,大约得花费十多天时间,报酬是十两银子,若是小先生满意的话,咱们现在就可以开始了。”

秦春沛对此早已知道,心中也没有什么不满的,将行李一放就进了酒楼后头那一排屋子,这时候他才知道,酒楼并不是请了他一个人,除了他之外还有两位算账厉害的先生,不过看着年纪都是经年的老账房了。

掌柜的简单说了一下要盘的账就出去了,秦春沛看了看准备好的笔墨纸砚,居然都是上等的货色,可见这酒楼确实是财大气粗。

算算时间,他竟然也有一年的时间没有正经在纸上用墨书写了,熟悉了一会儿才找回来练了四五年的感觉,不至于写字都有些歪歪扭扭。

摆在他面前的账簿是一箱一箱的,秦春沛也没直接动手,自己先翻了翻大致的账目,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表格才开始计算。

盘账的日子自然是枯燥无比的,每天只能在小小的房间里头窝着,大约是见他年纪小,却跟自己拿一样的薪酬,隔壁两个老账房都懒怠搭理他。

秦春沛也不用热脸去贴冷屁股,每天除了算账,偶尔跟送饭来的羌伯明说说话,算的累了,就在小屋子里头锻炼一下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更别提他们逃难路上原本就伤了身,秦春沛可不敢每天熬夜那般折腾自己,但即使如此,他盘账的速度也远远超过那两个老账房。

这也是他五感过人,原本就有后世的计算便利,再加上脑子比一般人转得快,要知道当年他读书努力考私塾的时候,算学就是私塾里头的头名。

原本那掌柜的说要十几天,但在第八天的时候,秦春沛已经把那厚厚的一箱子账本都算完了,他也没有故意拖延,直接把算好的账本送到了掌柜的手中。

掌柜的一拿到手,心中倒是有些惊讶,原本还想着是不是这小子看着沉稳,其实是个心急的,但打开账本一看,却见里头清清楚楚,连细小的误差都标注了出来,甚至一笔一笔都划清楚在何年何月何时,因为何事才产生的。

越看这个账本,掌柜的越是觉得自己捡到宝了,要知道往年盘账的时间持续比这更长,但临了临了,出来的账目还是会有些问题。

即使是经年的老账房,拿出来的账本恐怕也没有这个清晰明了,掌柜的一边翻看,心中有了另一个主意,等他合上账本,抬头对着秦春沛露出一个笑容来。

“阿沛啊,你这账本做的不错。”掌柜的笑了笑,又接着说道,“这是十两银子,是你这次的报酬,不过时间尚早,不知道阿沛有没有兴趣再接一个活。”

秦春沛心中有些不情愿,他长这么大还第一次离家这么久,但掌柜的一直对他不错,他还是开口说道:“掌柜的,现在也快年底了,会不会赶不上回家过年。”

掌柜的哈哈一笑,摇头说道:“不会不会,这还得半个多月才过年呢,你速度快,肯定能赶在年前完工。”

他大约是猜到秦春沛为什么犹豫,继续说道:“这活儿也是盘账,你做起来熟门熟路的,说不准比这次的还要快,再者,这块要过年了,报酬也比这次的活儿多。”

说到这里,掌柜的比了个翻一翻的手势,要知道这价格已经十分难得了,秦春沛想了想还是答应了下来,一来是盘账对他来算确实是不算什么,二来也是掌柜的照顾他,这些日子相处的也比较好,总不能一口回绝了他的好意。

秦春沛一答应,第二天一堆账本就搬进了他的小屋子,量似乎比之前的还要更多,秦春沛微微叹了口气,只得重新开始算。

只是这一算,秦春沛倒是皱起了眉头,酒楼的账本虽然又厚有杂乱,各种蔬菜水果肉类的收购简直就是一堆大杂烩,但其实其中是有痕迹可寻的。

然而现在,这些账本上的进出虽然也都写着蔬果的种类,但怎么都有些怪异。

做账的人可能也是用了心的,但却还是露出痕迹来,比如夏日的时候,白菜的价格居然跟冬日的一模一样,再有那肉类也太多了一些,完全就是酒楼消耗的两倍。

秦春沛心中暗暗猜测这并不是酒楼的账本,而是其他的什么地方,尤其是等他将所有东西的流水拉出来之后,就发现米面的消耗是蔬果肉类的好几倍,这显然不可能是酒楼会有的情况,一般人来酒楼,还是高档的酒楼,怎么可能只吃米饭?

米面消耗比其他蔬果较多的地方,一般来说吃的应该是大锅饭,而这年头会吃大锅饭的,也就是那么几个地方。

一个是征徭役的时候,民工的吃食,一个是军队里头将士们的吃食,或许还有大户人家的下人,但这个可能性也不大,毕竟再大户的人家,这个量也不该有这么大,这总不可能是皇帝老子自家的账本。

但若是徭役和军队的话,怎么样也不该让一个酒楼里头外聘的账房来做吧,秦春沛暗暗想着,面上却不露分毫,既然掌柜的不提,他也就当没有发现异常,只是仔仔细细的计算就是,反正他说到底只是个临时工盘账的。

因为心里头挂着事儿,秦春沛的动作就略慢了一些,这次花了整整十一天才把那些账本都算完了,两次的活儿加起来,反倒是比另外两个老账房略慢一些。

想起那两位走的时候得意的样子,秦春沛有些啼笑皆非,稳稳当当的又算了两日,才把最后的账本交到了掌柜的手中。

掌柜的一看,顿时露出满意的笑容,拍着他的肩头说道:“不错不错,我就知道你一定能盘的又快又好。”

说完这话,掌柜的也不拖拉,直接将说好的二十两银子递给秦春沛,又做主加了五两银子,这才笑着说道:“这是我做主给你的赏钱,小先生也别嫌弃。”

秦春沛连忙说道:“多谢掌柜的,这哪能嫌弃,感激都还来不及。”

掌柜的哈哈一笑,又说道:“小先生不如再住一天,明天酒楼也歇业了,到时候领了年底的节礼,再跟伯明一块儿回去也安全一些。”

秦春沛自然没有不答应的,想到自己一出门就赚到了三十五两银子,几乎等于他们逃难时候带着的一半家当了,顿时也有些高兴起来。

第五十三章年年有余

“小先生, 我来帮你背吧。”羌伯明一边说,一边不由分说的把秦春沛背着的好几样东西接了过去,口中笑着说道, “怎么样,我们掌柜大方吧,哎,读书就是好,我们干死干活一年拿到的节礼, 还不如小先生的多嘞。”

可不是吗,酒楼已经算是大方了,凡是酒楼里头的员工, 每个人除了平时的工钱, 年底的时候还有一百文钱的过节费,除此之外,每个人还有十斤米面,一斤腊肉。

即使是在青山村那块,这也算是十分大方的老板了, 但是跟秦春沛的一比,就是羌伯明是个爽朗大度的人, 也不免有些羡慕。

秦春沛具体拿到了多少工钱,羌伯明其实并不知道, 毕竟他只知道秦春沛做了一段时间的账, 似乎掌柜的对他颇为喜欢, 即使他是最后一个盘完账的, 掌柜的也不生气。

他并不知道秦春沛中间换了一批账本,一开始还担心他做账做的慢,会让掌柜的不高兴的,谁知道最后节礼发下来,反倒是秦春沛分到的最多。

不仅有大家都有的米面和腊肉,掌柜的还送给他一匹棉布,几样点心,光这些的价值就远超过小二们的节礼了。

秦春沛自然也是喜欢的,尤其是那匹棉布价值不菲,正好家里头的女人都用得上,他笑着说道:“可不是吗,伯明大哥,这次可多谢你了。”

羌伯明嘿嘿一笑,“我叫你先生,你叫我大哥,咱俩什么关系,我还得跟你多学一点,要是我也会算账的话,说不准以后也能当一个账房。”

秦春沛就笑道:“伯明大哥对数字很敏感,算数课比大部分人都学得好,只要想学的话,以后肯定能学好。”

听了这话羌伯明也高兴,回去的路比来的时候更难走,这时候谷城已经到处都是大雪,路上的大雪几乎淹没小腿,走起来十分困难。

羌伯明还好一些,他都习惯了,秦春沛却觉得有些为难,走路的时候难免小心了一些,两人不得不花了更多一倍的时间才回到蒙山村。

走到村口的时候,秦春沛远远的看见一个人朝着自己跑过来,边跑边喊道:“哥,你回来啦!”

秦春沛仔细一看,那穿的圆滚滚的的小孩可不就是秦来娣吗,许久不见,她的脸色倒是红润了一些,跑起来跟雪地里的兔子似的。

秦春沛一把接住妹妹,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秦来娣这会儿才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秦春沛却牵着她的手说道:“走吧,我们回家吧。”

秦来娣笑着说道:“阿哥,我可想你啦,大姐也想你,奶奶也想你,爹娘也想你,连隔壁春云也在念叨呢,爹娘还说了,你再不回来的话就得去城里头找你啦。”

秦春沛含笑听着,三人不紧不慢的走到家门口,秦家人看见他回来自然又是一阵热闹,羌伯明赶紧把东西放下了要走,秦春沛一把拉住他,将自己特意包出来的点心分了他一包:“伯明哥,这次多亏你的照顾,这些点心您带回去分给侄儿们尝尝鲜吧。”

羌伯明倒是也没有推辞,收下点心匆匆忙忙的走了,秦春沛走进家门,就瞧见老郑氏他们有些惊奇的看着他带回来的节礼。

等他进来,老郑氏的注意力倒是转了过来,拉着他的手上看下看,忍不住说道:“瘦了瘦了,这几天你在家好好歇着,让你娘去村里头买只鸡炖了,给你补补身体。”

钱氏连忙答应下来,还说道:“王婶家的小公鸡养的最肥,我多买几只回来,到时候过年也得吃呢,保准一口一个鲜。”

秦春沛却拉住钱氏往外走的身体,笑着说道:“不忙着这个,奶奶,娘,你们先看看我带回来的东西,这些米面和腊肉过年可以吃,这些点心有些甜,但味道不错,大家尝尝看,还有这匹布,给奶奶做一身新衣服,其他的可以做几个棉袄。”

听着秦春沛一一安排,老郑氏眼中带着笑意,却拒绝道:“奶奶年纪大啦,哪里用穿的这么好,给你爹娘和你自己做吧,你好歹是读书人呢,总不能一直打补丁的。”

秦春沛知道她舍不得,笑着将自己赚到的银子拿了出来,不得不说,整整三十五两一直放在面前,看起来还是十分有重度的。

老郑氏先是高兴,一数银子数量却觉得不对,皱眉问道:“阿沛,怎么这么多?”

秦春沛也不隐瞒,笑着说道:“孙儿算账快,算完了第一批之后,那掌柜的与我商量算了第二批,算的账本多,工钱自然也比人家多,不过这样的好事儿,估计一年也只有一回。”

老郑氏顿时放下担心高兴起来,拍着大腿说道:“这可是三十五两银子,别说一年一回,就是两年一回,五年一回也值得啊,普通老百姓人家,一家子十几口人辛辛苦苦忙活一年,能攒下五两银子就算不错了,你这可是人家忙了六七年才能赚到的银子。”

说起这话,秦大山和钱氏都有些骄傲的抬起胸膛来,这么出色能干的孩子是他们的儿子呢,这才来了多久的功夫,就把家当都赚回来了。

秦春沛心里头也是高兴的,笑着说道:“有了这个银子,爹娘明年也轻松一些,咱家也不用节衣缩食的,要是钱花完了,我再想办法挣钱。”

听见这话,秦大山却有几分不赞同的说道:“这哪儿行,你还是个孩子呢,挣钱的事情有爹娘在,这次是碰巧,以后哪儿能让你出去讨饭吃,放心吧,爹娘养你们三个还养得活。”

钱氏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头也是这个意思,显然也觉得盘账这种事情都是碰巧的,儿子毕竟年岁小,早早的出去讨生活的话他们也不放心。

秦春沛也没跟他们争这个,反正到时候他真的打算出门赚钱的话,爹娘也是拗不过他的,这会儿何必说出来让他们心里头担心呢。

他顺着话茬说道:“可惜盘账盘完的时间有些晚了,街上卖年货的都回去了,不然还能多买点年货带回来,今年虽说走了那么多路,咱家也得好好过年才是。”

钱氏听了笑道:“放心吧,该买的娘都买好了,到时候再在村里头买点肉,明天听说有人家要杀猪呢,那时再去买又新鲜又便宜,保准好吃。”

旁边的秦招娣也笑着说道:“因为大弟是先生,村里头好多人家都送了年礼过来,虽说都是自家种的东西,可堆起来也是好多吃的呢。”

秦来娣这会儿笑眯眯的说道:“是啊,隔壁送来的落花生可好吃啦。”

见一家人都高高兴兴的,秦春沛也高兴起来,老郑氏将银子先收了起来,看了一眼旁边的儿子媳妇说道:“这是阿沛挣的钱,除非家里头出了大事儿,不然就得先存着,以后给他娶媳妇用,你们可不能惦记。”

秦大山和钱氏倒是一口答应下来,秦春沛看了一眼姐姐和妹妹,见她们也丝毫不在意,似乎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心中微微叹了口气。

老郑氏的重男轻女显而易见,看家里头姑娘们的名字就知道了,但好在她虽然重男轻女,但对孙女还算是好的,至少让她们吃饱穿暖,也不动则打骂。

比起村里头有些人家简直不把女儿孙女的命当命,秦家已经算是不错了,但每次听着老郑氏理所当然偏心的话,秦春沛还是有些不习惯。

只是这么多年来他也学乖了,当着人的面是说服不了郑氏的,想要对姐妹们好,他大可以私下跟老郑氏说,私下给她们带东西,教她们读书识字,这比扭转老郑氏他们的思想容易。

这一年的秦家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从青山村到蒙山村,从南方到北方,他们甚至失去了最小的孩子,但剩下的人还是热热闹闹的过了个年。

大年三十的时候,秦老村长也带着秦峰一家过来凑热闹,十几口人齐聚一堂,看起来倒是也热闹的很,将忆往昔的忧愁都冲散了大半。

家里头几个男人喝了几杯酒,脸颊都红扑扑的,对未来都充满了希望,这一年的苦难似乎都已经过去了,只要他们脚踏实地,就又能在蒙山村全新开始。

他们甚至开始忘却那个死去的孩子,三丫实在是太小了,她没有名字,没有坟墓,连最后那点思念,也冲散在新的一年中,就是王氏也在又一次怀孕之后,忘记了这个孩子。

大年初一的时候,秦春沛原本以为秦家会有些冷清,毕竟这是他们落户蒙山村的第一年,谁知道天蒙蒙亮的时候,蒙山村的孩子们就开始陆续上门拜年了。

他们口中喊着先生,嘻嘻哈哈的要给他磕头,一个个在拿了糖果之后又兴高采烈的走了,等一群孩子走了之后,又有些大人也走了过来,都是来给先生拜年的。

看着陆续上门的人,老郑氏欢喜的合不拢嘴,老年人都有些迷信,觉得这么人来人往的,就象征着新的一年必定能够红红火火。

第五十四章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