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秦春沛对镜子看了看,觉得满意万分,他身上穿着迎亲的喜服,这年头还没有金色是皇帝御用色的习惯,所以他的喜服是红色的底料,上头用黑色和金色的绣线绣出图案。

这套喜服看着倒是有几分现代仿古喜服的样子,秦春沛看着镜子中的人,一时间也有几分恍然,不知不觉,他已经在这个世界停留二十年了。

曾经末世的苦难似乎都已经远去,他带着亲人一步步走到如今,让他们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算下来倒也算是完成了当年的希望。

“国公爷,时间差不多了,咱们出发吧。”修竹在后头看着,也觉得自家主人器宇轩昂,一想到外头那些人对国公爷的污蔑,修竹就恼怒的很,恨不得现在就让国公爷出去溜达一圈,好让那些没长眼的人好好见识见识。

秦春沛走到外头,老郑氏等人已经精神抖擞的等着了,大约是喜事儿临门的关系,几个长辈的脸色都红润的很,连一贯喜欢找事儿的王氏也喜气洋洋的。

老郑氏和钱氏一左一右的拉着秦春沛,一门心思的夸好看精神,连秦大山都给挤到旁边去了,弄得另一头待会儿要过去一块儿接亲的三个堂弟满脸偷笑。

等他们终于出门的时候,老郑氏和钱氏忍不住抹了抹眼泪,旁边的王氏倒是嘴儿巧的说道:“娘,大嫂,今天大好的日子你们怎么还哭上了,咱们这是把人娶进来,又不是嫁女儿,阿沛一个人出去,待会儿就带着媳妇一块儿回来喽。”

一听这话,老郑氏和钱氏果然就不哭了,两人对视一眼都笑了出来,老郑氏难得对王氏也和颜悦色:“亏得你提醒,走走走,我们也去准备准备,待会儿也得招待客人。”

秦春沛的人缘极好,打仗那几年与他关系差的将军极少,就算是文武向来仇视的文官,与他关系好的也大有人在。

外加上秦春沛如今是工部尚书,虽说工部在六部里头不起眼,但好歹也是正二品的大官,正别说他还是皇帝宠爱的超一品国公,这大喜的日子自然是客似云来。

从早晨开始,裕国公的门前车水马龙,门槛儿几乎都要被人踩矮了一截,甚至还有一些地方官员托人送了礼品上门,因为是贺礼又是要唱名的,所以除非是特别贵重秦家都收下了。

从送走秦春沛开始,秦家人就忙的没有停下来过,秦大山秦小山兄弟俩以前哪见过这么多的大人,即使他们都收敛了官威对他们客客气气,一时间也笑得满脸抽筋。

这也是为什么秦春沛不乐意办冠礼,他实在是不想家里头老人这般为难。

另一头的明家却显得冷清许多,虽说是办喜事,但明家在京城根本没有什么亲朋好友,原本家里头统共也就两口人,赵姨娘只能算半个。

幸亏秦春沛考虑到这一点,早早的送了几个会来事儿的老人过来,这会儿倒是也能帮忙,不至于让明家乱成一团。

明心梳妆完毕坐在镜前,一瞬间也有些恍惚,没想到自己进京之后不到半年就要成亲了,嫁的人还是曾经念想过的人,她竟是有些感觉身处梦中。

正想着呢,外头传来一阵热闹的动静,明心心头一紧,但听着声音却不像是接亲的,她疑惑的朝着琥珀看去,琥珀立刻出去瞧了一眼。

没一会儿琥珀就回来了,低声说道:“是少爷在书院里头的同窗,说是听闻小姐今日成亲,特意过来祝贺。”

明心挑了挑眉头有些明白过来,明智心性一般,这才去书院几日功夫哪里来的好友,不过是听闻她要嫁到裕国公府,所以才上门来攀交情罢了。

琥珀见她神色不悦,低声劝道:“左右不过是来贺喜的,小姐何必为了外人不开心,他们来了反倒是显得我们这边热闹一些呢,再说了,小姐今日就要出门了,以后这些事情总得少爷自己管,这就让他先管着好了。”

明心一琢磨也是这个道理,索性就扔开不管了,左右她今天要出门,这会儿也是不可能出去招待客人的。

一想到前几日因为聘礼嫁妆闹出来的不愉快,明心又心冷了一些,懒怠再去理会外头的事情,她看着镜子中的新娘微微叹了口气,等她嫁出去,明家的事情就再也不用她管了。

这话却从秦家送来聘礼开始,秦春沛对自己人向来大方,更别提这个人还是自己未来的妻子,虽说如今嫁妆和聘礼都是媳妇将来的私产,可秦春沛不在乎,给出的聘礼让人眼红。

也正因为太好了,以至于赵姨娘看的眼红,竟是私底下鼓动着明智来说道,让她把一部分聘礼扣留下来补贴娘家。

听着明智支支吾吾的话,明心当下便冷了心,她自问对这个弟弟掏心掏肺,当年明家留下的东西里头,可有一大半是父亲曾说过给她准备的嫁妆。

明心知道明家的困难,从未提过要带着嫁妆走,却没想到她不提,弟弟反倒是盯上了秦家送来的聘礼,他何曾想过姐姐嫁过去之后的艰难和难堪。

那一日姐弟俩不欢而散,最后聘礼还是原封不动的让明心带走,但姐弟俩的情分到底是不如从前了。

明心不愿意搭理外头的人,外头的人却不肯放过这个大好机会,当初秦春沛为明智寻找书院,考虑到明家的情况找的书院比较平常,里头的学生大部分也是寻常百姓。

他们哪能知道明家小姐还能皇帝赐婚,明媒正娶风风光光的嫁到裕国公府呢,虽说传言那位裕国公脾气不好,但也是他们平时拍马都追不上的人物。

男人不能进新房,但女人们却没有这个顾忌,陆陆续续有几个女人带着孩子走进房间来跟明心套近乎,倒是让明心烦不胜烦,又碍于日子发不得脾气。

幸好没一会儿外头就传来热闹的声音,这一次听着吹拉弹唱的声音必定是迎亲的队伍无疑,外头闹闹哄哄的声音一瞬间像是隔了一层似的,明心只听见自己心脏砰砰砰的跳动。

这时间似乎很快,又似乎很慢,等喜娘扶着她起来往外走的时候,明心竟是觉得自己手脚有些发软,一直到明智吃力的把她背了起来,明心才回过神来。

趴在弟弟并不厚实的背上,明心一时感慨万千,她微微叹了口气,最后嘱咐了一声:“以后明家就要靠你自己了,智儿,你要有自己的主意。”

明智身体微微一僵,等明心上了花轿,他竟是有些要落泪的冲动。

秦春沛还以为他们姐弟俩感情极好,拍了拍小舅子单薄的肩头说道:“放心吧,我会好好待你姐姐的。”

说完这话,秦春沛没有再耽误,直接跨上马离开了,吹吹打打的队伍一点点远走,被留下来的明宅竟是又显得冷清起来,明智叹了口气,回家继续招待客人去了。

明家的热闹早早的结束了,秦家那边的热闹却才开始,从新娘子进门到拜堂,然后是漫长的敬酒,就是秦春沛体力出众千杯不醉,这会儿也有些吃不消了。

最高潮的时候是皇帝居然亲自出现贺喜,还送了新人一对玉如意,百官一边感慨着皇帝的仁善,一边又嫉妒着秦春沛的得宠。

第九十五章番外 吾妻

宝镜台前玉树枝,

绮疏朝日晓妆迟。

梦回五色江郎笔,

一夜生花试画眉。

秦春沛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下意识的伸手摸了一把身边的位置,余温尚在,但人已经不见了踪影。秦春沛撑起身体看了看, 也没瞧见妻子的身影, 不过他的衣服却叠的整整齐齐的放在了床边, 甚至上头放着一个汤婆子捂着。

秦春沛拉过衣服穿起来,看着日头便知道肯定不早了,一边唾弃自己堕落了一边有些享受,自从有了娇妻之后他就没能准时起床过, 晨练的时间大大压缩。

穿衣服的时候, 秦春沛摸了摸自己的腰板儿, 总觉得自己最近胖了一些,可不是吗,以前老郑氏和钱氏虽然也心疼他, 但总没有媳妇这么无微不至的, 吃得好运动少能不胖吗?

一想到自己大腹便便的样子, 秦春沛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暗暗下定决心待会儿一定要多锻炼一会儿, 可不能让自己坚持了十多年才有的好身材消失!

带着满腔心思走到外头, 秦春沛就看见明心已经在忙碌了, 他忍不住说道:“这么冷的天你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不能等一会儿。”

明心微微一笑, 过来帮他理了理衣裙,这才解释道:“昨日说好了要准备腊八节的东西,这才起来的早了一些。”

秦春沛微微挑眉,明心进门之后第三天,老郑氏已经把管家的事情交给她了,秦春沛原本还担心她会顾不过来,谁知道明心一上手,家里头反倒是比老郑氏管着的时候井井有条。

等秦春沛一身汗的回来,明心已经趁着早上把零零碎碎的事情都解决了,秦春沛再进去冲了个澡换了身衣服出来,就瞧见明心已经收拾停当准备出门了。

秦春沛见她里穿袄外套褂下是裙,上头是缕金百蝶穿花,便说了一句:“把那件白狐斗篷披上吧,外头风大,当心着凉了。”

明心眼中闪过一丝暖意,顺着他的话套上了斗篷,那件斗篷通体雪白,上头没有一丝一毫的杂毛,用的是最好的白狐皮毛,不说价值如何,一披上整个人都觉得暖和起来。

秦春沛自己却是不用斗篷的,一来是他已经习惯了明城那边更加寒冷的气候,二来身强体壮,刚运动过一番穿着皮袄都觉得热,三来就是在家里头穿着觉得麻烦。

明心知道他的习惯,当下也没有多劝,只是让修竹多带了一条斗篷,以免待会儿冷了没得穿。等出门的时候,秦春沛自然而然的牵住她的手,微微笑道:“路上滑,我牵着你走。”

明心脸颊微微泛红,若说嫁过来之前她心中担心,那么嫁过来之后日子便过得如同加了蜜似的,相公的脾气十分好,对她也体贴的很,长辈又和善,再也没有一处不好。

旁边的琥珀和修竹见他们夫妻俩感情好,也忍不住露出笑容来,两人对视一眼,都看见彼此眼中的打趣,却不敢让前头的国公爷和夫人瞧见。

两人并行而走,很快就到了仁寿阁,秦家的规矩不大,但一家人的关系好,一日三餐一般都是一块儿吃的。

看见他们进来,老郑氏连忙说道:“外头这么冷,都说了让你们在各自屋里头吃算啦,何必还要走过来,这要是着了凉可不好。”

秦春沛笑着说道:“奶奶,就这么点路算什么,以前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就算是下了雪也得走一个多时辰去上学呢,那时候我都吃得消。”

明心已经解了斗篷,听见这话也跟着笑道:“冬日里整天窝在屋子里头也觉得憋闷,好容易趁着来奶奶这边吃饭的时候松快松快筋骨,奶奶可别拦着我们。”

说话的功夫,秦大山和钱氏也带着秦来娣过来了,他们的院子距离也不远,听见了这边的动静才出发,一会儿功夫就到了。

一个多月的功夫,秦来娣与明心的关系已经极好了,这会儿进门听见这话,也笑着说道:“可不是吗,这天冷得很,偏偏还不下雪,平时出去走动都懒怠,好容易能过来吃顿饭松快几分,奶奶可不能因为我们烦着你就不让啊。”

老郑氏顿时开怀大笑起来,作为老人,她自然也是喜欢子孙承欢膝下的感觉的,只是心疼这几个孩子罢了,不过想了想以前他们在老家的时候,冬日里说不定还要出门干活呢,现在也不算什么,老是待着确实是对身体不好,于是就撇开不提。

一顿饭吃的和和乐乐,秦家没有让媳妇站着立规矩的习惯,明心从第一天嫁进门开始就是坐着吃饭的,一开始她还有些惶恐,但后来听着秦春沛的劝解倒是放了心。

吃过了饭,秦春沛就得出门办公去了,也是为了照顾他的时间,秦家早晨早点吃的早了一些,这还得感谢除了大朝会之外,他去衙门并不需要特别早。

秦春沛一走,屋子里头就显得清冷了一些,等碗筷撤了下去,几个人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的,秦来娣便提议:“奶奶,爹娘,若是无事的话不如咱们玩一会儿叶子牌打发打发时间?”

老郑氏却揉了揉自己的腰板说道:“昨日玩的久了一些,这会儿还有些腰酸背痛的,今日就不玩啦,你们要玩的话就玩,我在旁边看着也高兴。”

秦来娣是有些在兴头上的,但她也不能撇开奶奶自己个儿玩,再说她知道大嫂过一会儿就得去处理内务,玩也玩不得多久。

明心一听,倒是提议道:“那就过几日大家伙儿再玩吧,前几天娘不是说想念芜湖府那边的音色,正巧国公爷寻到一个戏班子,已经在家里头养了几日了,不如今天听听?”

这话一说,老郑氏和秦大山夫妻果然感兴趣起来,秦春沛成为国公爷之后,确实也是派人去芜湖青山那边查访过,但时间过去太久,这都已经十多年了,当年的人死的死走的走,哪里还寻得到踪迹,听说青山村倒是还在,住的却不是他们青山人了。

秦春沛无奈之下,只得将那座已经别人霸占的院子买了下来,多添了几分地皮又重新让人修缮,只当留一个念想。

那些人回来的时候没能带回来秦家的亲人,反倒是带回来一个当地的戏班子,秦春沛派人查了查,确定人没问题就留下了,打算什么时候给家里人解解相思。

那戏班子其实并不有名,会被带回来只是因为吹拉弹唱用的都是当地的音色,谁知道能有幸进了国公府,一个个自然都憋着劲想要保住这份差事。

比起到处走穴赚那点辛苦钱,留在国公府月钱又高,又能有一个保障,这个戏班子自然恨不得拿出看家的本事来,只为了哄得国公府的贵人开心。

老郑氏和秦大山等人看了,一开始确实是高兴的很,后头不知不觉想到当年的事情,又有些感伤起来,老郑氏和钱氏还忍不住落了几滴眼泪。

等戏唱完了,老郑氏忍不住说道:“哎,还是青山那边的戏好听,京城这边的一惊一乍的,我都听不习惯,也是咱阿沛有心了。”

明心温柔的笑了起来:“奶奶听着喜欢就好,但可别伤心了,若是让相公知道这戏反倒是惹了你们落泪,可不得自责。”

老郑氏扑哧一笑,瞧着在凳子上坐着也不安稳的孙女,就说道:“罢啦,我跟你爹娘听着习惯,你们怕是不喜欢,就不用在这边陪着我们了,快出去玩儿去吧。”

明心还未说话,那边秦来娣已经急急忙忙的拉住她往外走了,一边走一边说道:“奶奶,那我们就自己个儿去玩啦。”

仁寿阁里头烧着炭,她们俩走到外头就觉得有些冷了,纷纷披上了暖烘烘的斗篷,秦来娣笑着问道:“大嫂,不如我们去你那边,昨天那个绣样子我还琢磨不出来。”

明心自然没有不答应的,自从他们成亲之后,新房就放在了前院和后院中间的松香院,相比起梧桐苑和毓秀楼来,其实松香院才是距离仁寿阁最远的,其实也是为了方便秦春沛出门,才会放在这个地方。

松香院院子如其名,光院子就比其他的地方大许多,里头种着三棵大松树,这会儿虽然天冷了,其他地方都有些萧瑟,这边的松树却还带着难得的绿色。

屋子里头早就燃上了炭火,走进院子就温暖起来,秦来娣忍不住说道:“还是大嫂这边好,我的毓秀楼好看是好看,但楼太高总有风进去,烧炭偏偏还不能把所有窗都关了。”

明心微微一笑,问道:“之前让你现搬到香雪邬过度一段时间,你怎么偏偏不肯?”

秦来娣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才说道:“我才不要呢,毓秀楼才是我的院子,站在楼上往下看可美啦,就是冷了点,但烧了炭其实也不那么冷。”

明心知道她舍不得院子,也就没有再提,只是说道:“若是真的冷的厉害可一定得说。”

秦来娣点了点头,一边拿出花样来让她指教,一边又说道:“香雪邬还是留着给我大姐吧,那边距离奶奶最近,她难得回来住的时候也能多陪陪奶奶和爹娘。”

秦招娣其实早就到了京城,但羌家有自己的主意,一直等到安稳下来才联系国公府,其中自然又有几分说道。

明心见她们姐妹情深,心中倒是也有几分羡慕,一时间对这个小姑子就更好了,两人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倒是与旁的人家截然不同。

第九十六章番外 孕事

一晃眼就是几个月, 秦春沛走在农庄里头,身边跟着工部的几个文书, 田里头正好有几个忙活的老农在, 大约知道来的肯定是大人物, 他们一时之间有些拘谨。

秦春沛看了个大概, 又问道:“这几块田的用肥、种子、用水等情况可是都一一记载下来了?到时候这些资料都送去工部。”

他身边的文书连忙说道:“启禀大人,都记载下来了,连拔掉了几颗草都让人记着呢。”

秦春沛点了点头,有叫来两个老农问道:“老丈,以你们的经验来看, 这几块田的稻子长得可还算好?”

那两位老农有些拘谨, 最后是年龄略大几岁的那位开口说道:“自然是好的,照顾的精贵,再说种子也好, 都是大人们挑的最好的那批。”

这些种子就是去年秦春沛花费了大量功夫, 初步尝试杂交和优选出来的结果, 这几块田用的是不同的种子,就是想要找到那种产粮最高的。

只是这件事不能一蹴而就,秦春沛持续做了两年, 今年才算是初步有成效一些了, 至少这几块田地看起来就比周围寻常的地要好一些。

秦春沛点了点头, 想了想有自己脱了鞋袜打算下去看看, 旁边的文书连忙拦下:“大人, 您要看什么我下去帮您看就成了, 这地里头多脏啊。”

那两位老农也有些惶恐的说道:“是啊大人,这才刚下过肥料呢。”

秦春沛却已经脱掉了鞋袜下去了,其实他对种田不太懂,但基本的稻子大小,苗壮不壮也还是能看得出来的:“没事,小时候我也曾跟着家人种过田。”

秦春沛都下去了,那两个文书也不好在岸上待着,只得跟着下去查看。秦春沛仔仔细细的查看了几块田的情况,这才终于上去擦掉了腿上的泥巴。

他这番查看倒不是真的要看什么,而是表现出自己对这块试验田的重视程度,以免他一旦来的少了,下面的人就弄虚作假的糊弄人,到时候白费了两年的时间。

看着已经开始灌浆的稻子,秦春沛心情好得很,即使身上带着一股子味道也没降低他的愉悦,一路走一路吩咐文书之后要注意什么。

没等他们离开农庄呢,忽然一匹马急匆匆的赶来,秦春沛一看就皱了眉头,这不是衙门的人,而是他们国公府的小厮:“出了什么事情?”

那小厮下了马,上气不接下气的喊道:“国公爷,夫人要生啦!”

听见这话秦春沛也是吓了一跳,他们婚后不到三个月明心就查出来有了身孕,秦家上上下下自然高兴的很,老郑氏和钱氏更是恨不得将她供起来。

粗略一算,到现在确实是九个多月快生了,秦春沛出门之前还念叨过这孩子在娘肚子里就活跃的很,说不准就会提前出来,没料到竟是被他乌鸦嘴说中了。

那两个文书倒是也知道秦家的情况,两人纷纷说道:“大人,不如您先回去看看吧,这里的事情有咱们俩盯着,您尽管放心就是。”

秦春沛道了声谢,骑上马就往回赶,就连那来报信的小厮都被他抛在了身后。

等他回到国公府的时候,还未走进院子就听见一阵乱糟糟的声音,他一走进一看,却见老郑氏秦大山钱氏和秦来娣都在,还有嬷嬷丫鬟的一大堆人。

秦春沛当头看见一盆血水端出来,只觉得心头一跳,连忙问道::“里头怎么没有声音,夫人如何了?”

老郑氏见他回来,倒是开口安慰道:“放心吧,产婆已经进去了,这才刚开始,心儿自然得忍住不喊出来,不然后头就得没力气啦。”

秦春沛还是觉得心惊,在他记忆之中生孩子不都是大呼小叫的吗,不过末世之后怀孕生产的都少,他也没有实打实的见过。

在外头等的心焦,秦春沛又说道:“奶奶,不如我进去陪着明心吧,免得她害怕。”

老郑氏也是十分喜欢明心的,但听了这话却不答应,拽住孙子的手臂说道:“胡说什么,哪个女人不是这么过来的,你又不能帮着生孩子,这会儿进去不是添乱吗?”

见秦春沛还有想进去的意思,钱氏也在旁边劝道:“就是,生孩子的时候蓬头垢面狼狈的很,哪个女人想让夫君看到这个,你放心,娘进去替你看着。”

说完这话,钱氏就兴冲冲的走了进去,她其实早就想要进去帮忙了,但方才里头几个产婆乱的很,她就只能在门口等着。

老郑氏也十分赞同钱氏的做法,又说道:“你要是实在是不放心,就在窗户那边喊几声,你媳妇能听见,可万万不能进去,不吉利,对孩子也不好。”

秦春沛无法,只得在外头等着,这一等就是大半天,热水里里外外的送了不知道多少趟了,甚至连鸡汤面都端了两次进去,结果还是没有消息。

秦春沛在窗口时不时安慰一句,只觉得自己都说的口干舌燥了,倒是秦来娣看的津津有味,还说道:“我还以为女人生孩子都跟二婶似乎,喊得惊天动地的,嫂子也太能忍了。”

秦春沛没好气的说道:“你在这边凑什么热闹,去去去,快回去休息。”

秦来娣却不依,“我不,我就在这边待着,我还等着第一个见到我家小侄子呢。”

秦春沛也没心思管她了,饭也吃不下,坐也坐不好,转来转去的看的秦大山都嫌弃,但还是偷偷跟女儿说道,“以后你相公能有你哥哥对你嫂子这般用心,就不错了。”

秦来娣在年前也已经定下了亲事,定的果然不是高门大户,虽说如今也有人看在秦春沛的爵位上来提亲,但秦家一致觉得秦来娣的性格不适合这些人家。

最后说定的这户人家还跟秦家有些渊源,当家的将军曾经是秦春沛的下属,他儿子秦春沛也见过,是个品行端正的,只是身体单薄了一些无法从军,却是不影响寿元的。

秦来娣自己也看过一眼,心里头也觉得满意的,如今看着哥哥对嫂子的用心,心底也忍不住有些期盼起来。再有三个月她就要出门了,到时候她的相公会不会也这般?

这一日秦春沛第一次觉得等待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曾经在战场上,他为了一个机会能不吃不喝的等待三日,但这一刻只觉得度日如年。

生产这件事显然不以父亲的意志为转移,一直到第二天天空蒙蒙发亮,秦春沛才听见了犹如天籁的哭声,那一刻他甚至觉得自己的双腿都在发软。

钱氏脸上也带着疲倦,但更多的却是兴奋,她抱着一个襁褓兴冲冲的走出来,一边走一边喊道:“生了生了,是个儿子,我们秦家有后啦!”

老郑氏秦大山以及秦来娣原本昏昏欲睡,听见这话顿时都围了过去,看着那红彤彤的新生儿说不出的喜欢,秦春沛也是愣了一下,但还是先问道:“心儿怎么样?”

钱氏下意识的顿了一下,还是旁边的产婆笑着说道:“夫人也没事,就是有些脱力,好好睡一觉醒来就好啦,这是第一次生才耗得这么久,以后第二个第三个就不愁啦。”

听见这话老郑氏就越发开心了,她抱着那新生儿不舍得放手,一口一个乖孙,又说道:“这孩子一看就是阿沛的种,跟他小时候长得一模一样。”

秦大山和钱氏也在旁边看着,想要抱却插不上手,听见这话也是满脸赞同。

秦春沛回过神来,探头看了一眼那孩子,因为刚出生的缘故红彤彤的,不过大约是在肚子里头营养不错,倒是并不受,看着那手脚还挺有力道的样子。

不过要说这孩子像他的话,实在是有些牵强了,这么大的孩子哪里看得出来,他见自己插不上手,索性走到窗边问道:“明心,你好好休息,注意身体,又不舒服的一定要说。”

里头的明心原本有些脱力,脑子也有些昏昏沉沉的,但不知为何秦春沛这句关心的话她听的真真切切的,“夫君,心儿知道了,这都折腾了一整夜了,你也好好休息。”

外头的声音慢慢消失了,琥珀走进来给明心擦了擦脸,才笑着说道:“夫人,方才老夫人抱着小少爷出去的时候,大家伙儿都围着小少爷看呢,但姑爷却先问夫人好不好,可见是把您放到了心坎儿里头去。”

明心也忍不住露出一个笑容来,又说道:“你去劝劝夫君先回去歇息吧,我现在狼狈的很,也不愿意见他,等明日收拾好了再说。”

琥珀自然明白这话的意思,女为悦己者容,生完孩子哪有好看的,夫人肯定在想要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国公爷面前,琥珀表示自己很明白。

明心执意如此,秦春沛也就没有强求当下就进门,几个人看了一会儿孩子就散了,熬了一整夜,秦春沛和秦来娣还好一些,老郑氏却已经有些乏累了。

这一日,秦家未来的继承人落地,即使他还是一个只会哇哇大哭的孩子,却也给秦家带来了无限的生机,让国公府都变得热闹起来。

第九十七章番外 成果

自从有了孩子, 秦春沛的日子就更加丰富充沛起来, 去衙门的时候上办不完的公务, 他脑子里头形形色色的记忆都开始一点一点挖掘出来。

回到家之后, 如今除了陪长辈陪夫人之外, 秦春沛还得陪孩子玩儿,他没有那些抱孙不抱子的规矩, 对唯一的儿子十分喜爱。

只是随着孩子一日日长大,秦春沛不得不承担起严父的身份来, 实在是家里头老老小小都对这孩子疼爱的很, 明心倒是还能控制住自己的疼爱,但对唯一的儿子也下不得狠手。

在第一次看见这孩子不管不顾的哭闹时, 秦春沛便觉得这样下去不行, 他可不想带出一个纨绔子弟来,直接拎着一岁大的孩子去演武场蹲了一个时辰。

一开始这孩子还会哭闹,但渐渐的发现秦春沛冷下脸来的时候, 跟平时总是和声和气的父亲截然不同,就算他哭哑了嗓子,就算太奶奶和奶奶在旁边求情,也是绝对不会半途而废停止处罚的。

吃过一次苦头, 这孩子就学乖了, 知道家里头谁的话才最有用。

每次这种时候, 老郑氏总是拍着秦春沛的手臂抱怨:“我家小鱼儿这般乖巧, 你这个当爹的还不满足, 也不看看他才几岁的人儿, 你就舍得让他吃这个苦头。”

秦春沛当面不跟老人争辩,但私底下该怎么教导就怎么教导,丝毫没有手下留情的意思。

他虽然也疼爱儿子,也会抱着他玩耍,却把规矩定的死死的,他从来不觉得自己能够照顾儿子一辈子,所以自然而然的,也不会让他养成事事无理取闹的折腾性格。

明心对此倒是乐见其成,虽然她自己也下不得狠心,但却也知道秦春沛这般是为了儿子好,就如她的弟弟,当年若是父亲愿意下狠心用心思教导的话,也不会长成现在的性格。

想到弟弟如今已经娶妻生子,却还是一副立不起来的样子,任由家里头媳妇和亲生母亲闹成一团,实在是让她有些头疼,幸亏弟媳妇还是个精明的,大面上过得去就罢了。

随着孩子一日日长大,秦春沛在工部的实验也初见成效,首先出来的不是秦春沛心心念念的杂交水稻,而是改良版的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