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苦笑着摇摇头,老夫人怎肯这样做?光是成紫玉今天这一煽风点火,岑浩就留不住了,如果听到锦姝这样说,说不定还要以师德败坏,污学生耳目之名赶走自己,这些岂是天真单纯的锦姝所能理解的?

她蹲下来,严肃地说:“姝儿,你还小,大人有些事情你不懂,等你长大了姑姑会告诉你,刚才那番话,切记以后不可再对任何人提起,要不然姑姑就会被赶走的!”

锦姝一听说长生可能被赶走,吓得脸色都变了,连连点头说:“姑姑放心,我绝不对任何人说!我不说姑姑就不走了对不对?”

长生坚定地点点头:“放心吧,姑姑会一直陪着你,直到你不想要姑姑了。”

锦姝立即展颜笑了,紧紧抱着长生说:“姑姑放心,那番话我对谁也不说,也不给岑老师说,明天岑师傅来了我就向他道歉!”

长生苦笑着摇摇头:“不用了,岑师傅已经走了,不过你放心,他不是因为生你的气,他刚对我说家里有急事才走的,等处理完家里的事,他就要去教子骏哥哥,你忘了,他本来是子骏哥哥的琴师?也许过段时间他会来的。”

锦姝点点头,只要长生不离开她,别人都不重要,何况岑师傅又不是她气走的,说不定过段时间还能再见到他,一颗心顿时轻松起来,见长生让她放松一会,索性和可乐可喜一起去玩了。

长生看着她明媚的笑脸,顿时觉得自己付出的再多也值得了,又想到明净已走了,太姨娘必定牵挂儿子,应该去看看她,闲聊几句也算宽心。

来到东跨院,太姨娘正在亲手给明净缝制一件夏装,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娘亲,这一世唯一无条件疼爱自己的人,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太姨娘放下针线,不解地问:“姑娘缘何叹气?”

长生怕她误会自己因为明净远行才叹气,连忙笑着说:“我看到姨娘在给三爷做衣服,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娘亲,说不定她看到天气热了,也正抽空给我缝衣服,虽是家织粗布麻葛,和太姨娘手中的绫罗绸缎无法相比,却一针一线全是娘对我的疼爱,所以忍不住叹气,要说我在府里处处都好,就是太想娘亲,也太想家了,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他们一面。”

太姨娘心里一软,端详长生一会,拉她坐下歉意地说:“明净这一去,其实也是了为逃避成小姐,我看他赶在清明祭祀都不一定会回来,我好为难呀!前些日子我有些误会姑娘,还望姑娘不要在意。我的三爷心意,也和姑娘的娘亲对姑娘一样,无不处处盼他好,生怕有对不利之处,姑娘可能理解?”

长生笑着摇摇头:“太姨娘多心了,我要是误会还能过来?这会刚好没事,我特意过来和姨娘说说话。”

太姨娘却仍是歉意地说:“我也知道留在谢府会误了姑娘终身,却还是盼着姑娘能留下好好教养大小姐,心里真的是很矛盾,这一次陆奶娘和白姨娘出了意外,大爷子嗣更加艰难,所以锦姝更不能有半点闪失,只是误了姑娘!”

“太姨娘不必如此,长生不是三岁孩子,自己的终身大事,自己也会认真考虑,若是不成,想是缘份未到不可强求,姨娘不必老觉得怪自己,再说妙龄已过,急也没用,不如顺其自然就好。”

太姨娘只是叹息,却不知该怎么劝了。她不愿做妾,又没有资格为明净之妻,与岑浩倒是般配,可惜老夫人一心想撮合她和明澈,必不会同意,除非长生辞去教养姑姑一职和岑浩双双离开,谢家的人就管不着了,偏偏锦姝又离不开她,果真让人纠结得很。

长生只做翻看太姨娘的针线手艺不语,也不知道岑浩走了没有,彼此无缘,也许以后真的再也见不到了。

看看将到午饭时分,正欲告辞,一名小丫头进来了,说是老夫人派来找周姑娘的,太姨娘不解地看着长生。

长生顿时明白了,必是岑浩忽然间告辞走了,他还真独来独往无牵挂,说走就走了。老夫人又听信了成紫玉的闲言碎语,所以叫她去问个究竟,说不定还以为自己和岑浩约好一起辞职离开谢家。

-----------------------------------

推荐朋友的*佳作:《无攻不受戮》

书号:1826816

宣传词:一次偶遇,一次错过,让他上了大明星的床。小虐怡情,治愈系*文。(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08章、清明时节

长生看看那名稚气未脱的小丫头,略加思索说:“你在院里稍等,见老夫人不可失仪,我去整整妆就走!”

小丫头不敢造次,赶紧应了去院里等候,长生对太姨娘说:“没什么大事,不过是岑师傅早上说他家里有些事,要离开谢府了,我又不是主子,也不好开口留,只能说希望他不要辞职,告一段假办完事再回来给姝儿授琴,他含糊其词并未答应,想必这会已经走了,所以老夫人叫我去问问话,我去去就回来。”

太姨娘大约也听过一些闲言碎语,狐疑地看了长生一眼,还是选择相信了她,相信她不会为了嫁人离开锦姝。自从长生入府后,对锦姝真心真意的好她全看在眼里,对于一个非亲非故的年轻女子来说,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长生托辞整妆回屋,锦姝正和可乐可喜玩石头剪刀布,长生喊过她,附耳轻声叮咛道:“岑师傅已经走了,如果有人问起,你就说早上岑师傅说家里有急事要回去办就行,再问其他,你就说不知道,记住没有?”

锦姝连连点头,长生放下心来,就和那名小丫头一起去了鹤居堂,老夫人正怏怏不快地和瑞姑说着什么,看到长生进来,目露审视,很快又装作无事的样子让坐。

长生只做什么也不知,且看她怎么说,老夫人按耐不住终于开口:“岑师傅留下两封信走了,一封是给我的,一封是给明珠的,说辞去裴谢两家琴师之职,他早上给姝儿授琴时不还好好的,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姑娘可曾知道什么消息?”

长生目露诧色说:“岑师傅早上授琴时是好好的,与平时并无两样,只是临走时说家里有些事要去办,我也不好多问,既不知是什么事,也不知他什么时候要走,以为不过是告几天假而已,没想到他居然辞职了!真是遗憾,这么好的琴师不好找,姝儿又要失望了!”

说完清楚地听到老夫人似松了一口气,顿时明白了,老夫人并不是多在乎岑浩的去留,她是怕自己与岑浩果真如成紫玉所说有什么暧昧,然后两人商量好先后辞职离开谢家和裴家过小日子去,让她无法对明澈交待,所以才如此紧张。

长生明白了该怎么对老夫人说,又装作担忧的样子说:“对不起,老夫人,能不能先不告诉姝儿这些?她这几日与岑师傅相处甚欢,如果知道岑师傅辞职不干了怕会哭闹,不如先告诉她说岑师傅确实是家里有事请几天假,后面她再问起,就说岑师傅教子骏少爷一段时间就来谢府,慢慢她就忘了。不知道老夫人能否答应?”

老夫人已经完全放下心来,长生果真没有离开的意思,岑浩走了就走了,只要赶在明澈回来之前周长生还在这个府里就行。

她呵呵一笑说:“姑娘有心了,难得处处为姝儿着想。我是她的祖母,当然想让她高高兴兴的,姑娘放心吧,这件事先压下,就对外这样说!”

长生不想再久留,正借口要告辞,丫头传了一声“二爷来了!”顿时一股强烈的恨意涌上心头,帘子一动,明清已经走了进来,长生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上前快速见了礼,然后向老夫人告辞,虽一直垂着眼睑没看明清,还是感受到他不怀好意的眼神在自己脸上扫来扫去,明清取笑着说:“怎么我一来姑娘就要走?难道我是老虎会吃了姑娘?”

长生强忍住恶心说:“不是二爷来了长生就要走,而是长生本来就打算要走,只不过二爷刚好来了。”

说完转身离去,明清碰了个软钉子,哼了一声正欲说什么,被老夫人喝住:“明清!周姑娘有事,我叫你来要商议清明祭祖之事,你别再磨蹭了!”

长生逃也似的离开,大口地呼吸着外面温热的空气,忽然怀疑,如果玄武门事变一直不发生,如果一直要同明清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她果真能在谢家一直留下去吗?

她忽然很想再去心怡院里看看,看看姐姐的遗物和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她迫不及待地需要某种精神支撑,以鼓励她一步步走过这段最困难的日子,好好的照顾姝儿不再受任何伤害。

大步回到锦姝院,已快到午饭时,只得耐下性子先吃了饭,然后径直来到东跨院,也不做任何解释就说:“太姨娘,我想带姝儿去心怡院找一些东西,请太姨娘答应!”

太姨娘不解地看着情绪似乎有些激动的长生,点点应了。她一直觉得长生和已故的大少奶奶相似的地方太多,似乎两人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关系,要不然两人的性格和行事怎么会那样象?而她又怎么会对锦姝那么好?可是她又确实同大少奶奶非亲非故,只能解释为是九泉之下的大少奶奶放心不下女儿,在冥冥之中安排了这一切。

长生再次领着锦姝走进了心怡院,守院子的婆子得了太姨娘的吩咐,很贴心地从里面关上门,任由长生和锦姝在院子里转悠和徘徊。院里池塘石径、香花绿树一片静寂,莺飞蝶舞无比热闹,秋千和石桌石凳一尘不染,一付主人时时光顾的样子,只可惜那云鬓花颜再无觅处。

锦姝年幼天真,旧日的伤害的渐渐远去了,几乎很少提起陆奶娘,生母的记忆也越来越淡了,有长生陪在身边,她心满意足的到处跑着捉蝴蝶,只可惜她的欢声笑语林心怡已不能听见。

长生忽然悲从心来,清明时节快要到了,她是失去亲人最多、最孤独的人,却连祭奠也找不到地方,父母已逝多年,又远在前世,时空的距离无法跨越,只能遥祭罢了,不知可有人在他们的墓前献上一束花?而她和姐姐的前世又埋骨何处?

而今世,虽然清明那天谢家要去祖坟祭祖,林心怡就埋在谢家祖坟,这些年为了不让锦姝受到惊吓,她还从未去拜祭过母亲,时至今日还天真地以为母亲在很远的地方养病,等病好了就会回来,所以长生也不能借着陪伴锦姝去姐姐的坟茔前一祭了。

------锦瑟前段时间有事,更新很差,从今日起洗心革面加油更新,请亲们谅解以观后效!(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09章、里外有别

锦姝跑着玩了一会儿,一个蝴蝶也没有抓住,发觉半天没见长生出声,转过头一看,却见长生坐在石凳上发呆,不解地走过去正欲问,却发现长生泪流满面,立即受惊地问:“姑姑怎么了?是不是姝儿惹姑姑不开心了?”

长生摇摇头,抚着她的脸说:“不怪姝儿,是姑姑想家了。姝儿这么可爱的孩子,怎么会惹姑姑不开心呢?”

锦姝放下心来,又狐疑地问:“那姑姑会不会离开姝儿回家去呢?”

长生叹了一口气,她有这么怕自己走吗?这孩子真是太缺乏安全感了。她笑笑说:“姝儿放心,姑姑虽然想家,但更离不开姝儿,就是姑姑要回家,也会带上你的,你愿意跟姑姑一起去吗?”

锦姝歪着脑袋认真是思索一会,郑重地点点头:“我愿意,姑姑记着走到哪里都要带上我哟,就是你要跟岑师傅一起走,也要带上我,好不好?姝儿一定会很乖很听话,不会吵到你们!”说到最后,已经可怜巴巴地带了几分肯求和哭腔。

长生紧紧地抱住她,发誓除非她确实不需要了,她付出再大的代价也不会离开她,她不能让姐姐的在天之灵不得安宁,更不能让自己的心灵不得安宁。“放心吧姝儿,姑姑绝不会骗你,姑姑向你保证,一定不离开你,就是要走,也要带上你,好不好?”

锦姝展颜笑了,抹去长生脸上的眼泪,鬼精灵地问:“是不是岑师傅走了姑姑不开心?姑姑放心吧,岑师傅不和姑姑做朋友了,等三叔回来,他会和姑姑做朋友的!”

长生愕然:“为什么?”

锦姝眨巴眨巴眼睛说:“因为我发现三叔见了岑师傅很不开心,岑师傅来了之后他都不来看我了,而且跑那么远都不告诉我,肯定是生气啦!等他回来发现岑师傅走了就不生气啦,一定会天天来看姝儿和姑姑的!”

长生笑得几乎喘不过气来,这么小的孩子居然也懂得里外有别,郁闷的心情顿时变得如同四月的阳光一般明媚温热,笑骂道:“小鬼头,比我看得还清楚,我这才知道,你喜欢岑师傅都是假的,喜欢你三叔才是真的!”

老夫人对明清交待完清明节祭祀之事,吩咐他下去速速去安排,又不放心地叮咛道:“你给我记住,现在是关键时期,大房的人你千万不可冒犯,你要女人多得是,别在大房给我打主意,记得哪个轻哪个重!”

明清明白他刚才对长生的轻薄态度让娘不满,又想起自己对紫葫犯下的恶行,再不敢作声,赶紧应了退下,心里却把明澈诅咒了无数遍。

老夫人看他走了,挥手示意丫头下去,沉下脸去瑞姑说:“成家那丫头真不争气,小小年纪就由着性子乱说,你看看,周长生和岑浩哪有什么不清不白?本来一个琴师走就走了,咱家的子孙又不指着这个吃饭,还害得我送信传明珠来,她若是告诉公婆了,人家还说我这个亲家母费事,连一个琴师也容不下,他这些年在裴家干得好好的,偏偏来了谢家不久就留信辞职了!”

瑞姑赶紧劝道:“老夫人不要把什么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自从他来到谢家,老夫人怎么待他大家可都是看在眼里的,不说别人,周姑娘可是明明白白的。说不定真如周姑娘所说,岑师傅只是因为家中有事,又不好意思告假太久误了大小姐琴课,所以才主动辞职吧!”

老夫人点点头,苦笑着说:“我真是越老越没年轻时的气势了,一个琴师别说自个辞职,就是我要辞退他又有什么了不起,名琴师也一样!我最怕的不过是果真如成家那丫头所说,他和周长生先后辞职去过自个的小日子,明澈回来又该记恨我了,只要周长生在明澈回来之前安心留在谢家,就是一百个岑浩辞职又能怎么样?”

说着脸色一沉,带着薄怒说:“为人师者都是极为敏感好面子之人,说不定是成家那丫头今早在岑师傅面前流露出什么,才激怒人家留信辞职,只不过他修养好没有让人看出来而已,要不也至于留信辞职了!”

瑞姑不语,留信辞职,一般都是与主人发生什么矛盾或者突然有急事才做的事,因为辞职时只要没有大的过错,主人家一般都会念在往日的情份额外给一个大红包,岑浩并未收到什么信件,看早上的样子也不象是突发急事,他到底为什么辞职?只能解释为成紫玉早上言词有什么失礼之处,让岑浩察觉到可能被谢家辞退,为了保全面子,干脆红包也不要了,自己留信辞职了,到真有文人雅士之风。

她也明白成紫玉这一次真的激怒老夫人了,娶媳为贤德,特别是庶子之媳,一定要规矩隐忍温顺才行,再有亲戚关系,老夫人也不会愿意有这样的一个暗藏心机喜欢挑拨的庶媳弄得家宅不宁,除非明净果真对成紫玉有意,老夫人看在其父是太子心腹或许还会容下,要不然,成紫玉恐怕以后难进谢家门。

第二天下午,谢明珠急急地从裴家赶来,一进门就问岑浩和长生到底有什么暧昧之处,待老夫人说明实情,又递上岑浩留给她的亲笔信,她叹了一口气嗔怒地说:“母亲不知,岑浩在京城权贵之家极受欢迎,他为我裴家琴师多年,要不是公爹的面子,早不知被多少人重金挖走了,母亲倒好,仅仅因为成家一个庶女几句话,就逼得岑浩离开,岂不是便宜了别人?”

瑞姑辩解到:“姑奶奶不知,老夫人并没有逼岑师傅走,她知都不知道岑浩要走的事,早上成小姐无意闲聊几句,只让老夫人起了疑心,但并没有流露出什么,所以才去信请姑奶奶过来商议到底该怎么做,谁知岑师傅不知为何留信走了!”

谢明珠连连叹气:“岑师傅心气极高,一定有所察觉,为避免被辞退之辱,所以干脆自己离去,就是这么回事!”

老夫人却摇摇头:“既然成家那丫头说了,我宁愿信其有,也不愿私下纵容,他自己辞了更好,免得我枉做恶人!”(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10章、明澈归来

五月,初夏的季节,天气已经相当热了,长生的心无旁鹜一心一意照顾锦姝,任是花开花落、季节交替,似乎都是与她无关的事情。

不知为什么成紫玉居然没有留在谢家等待明净,也没有告辞一声悄悄回去了,长生猜测是明净捎信说暂时回不来,所以她留在谢家无趣才回家了。

只有锦姝,虽然长生一再保证自己不会离开,但她还是时时担心岑师傅会回来带走她的长生姑姑,怕自己的力量会阻止不了,又不敢告诉别人,所以日夜盼着三叔回来帮她留住长生姑姑,倒是时常念叨着明净,喜得太姨娘连夸大小姐是个有情意的人。

长生也有些不解,明净这一去怎么会这么长时间呢?虽然别人都以为陆奶娘和白梅的事情是刚刚发生的,但她却清清楚楚地知道那是以前的事,不过是明澈为了掩盖真相送回来的假信而已。

而明净为了暂时摆脱家里的烦心事,也因为对她和岑浩的误解,才托辞去劝慰大哥离家远行,说白了只是散心而已,按说,他应该早就回来了呀!

只是她无法得知具体原因,也不能出面打听,只能平静地做自己的事情,方便时就带锦姝去心怡院里坐坐,感受一下姐姐曾经的存在。

自从岑浩走后,不知为什么,锦姝忽然不热心学琴了,而老夫人也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琴师,大部分琴师都是年轻男子,女琴师又大都是年长色衰的青楼女子,都犯了老夫人的忌讳,因此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琴师,刚好也没人再逼着她学了。

又因为长生告诉她必须有一技之长,她居然跟长生苦练起书法来,长生心知她很怕自己离去,所以费尽小心思讨好自己粘着自己,这一切只让她更加心疼这个小人,也更加放不下她。

她的课时也做了调整,除过休沐日,每天上午学习课文,然后隔天下午学刺绣和书法,日子又恢复了以前的平静悠闲。

虽然谢家不缺笔墨纸砚,但是长生初次学字是用毛笔蘸了水的青石板上练字,锦姝听说后,非要这么做,长生只好由她去,节俭总不是一件坏事。

锦姝院里不再有琴声,下午的阳光已经有些灼人了,好在绿树也已成荫,长生最喜欢一边做绣活,一边看锦姝坐在石凳上,提一只笔,放一碗清水,趴在石桌上写字,两个一大一小的人,常常写着写着就乱画一气,然后一起嘻笑开来。

明澈示意丫头不必通传,静静地看着这一幕,树荫下,一位粉装的小女孩与一个月白上衣和淡绿色裙子的年轻女子挤在一起,正一人持一只笔,蘸在着碗里的清水在石桌上乱画着什么,边画边笑成一团,她们是那么开心和专注,居然没有发现他和明净就站在门口。

年轻女子他认识,正是在晋阳仅一面之交的教养姑姑周长生,她虽比以前更加光彩照人,他还是准确地认了出来,她就是周长生。

而那个双颊白里透红、笑语欢颜神情活泼讨喜的女孩果真是他的女儿吗?他不信地转过身,询问地看向归身后的明净。

明净含着笑点点头,看着一身薄衣轻裙的她正在与姝儿笑成一团。一个月的离别,他已经快要忘了对她的不满,特别是刚知道了岑浩辞职离去的消息,而长生却好端端地在府里,已是对他最大的安慰。

见大哥回过头来看他,明白了他的意思,只是他眼里的欣慰和喜悦怕是不完全因为见到女儿吧。他没有直接回答明澈,只轻声说:“姝儿,你看看谁回来了!”

长生和锦姝回过头,霍然看见明澈和明净一起站在门口,奴才们一个也没带。

锦姝抬起头,她认出了明澈,有些激动又有些害羞,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长生笑着牵起她的手:“姝儿,你不是天天都念叨着爹爹怎么还不回来,三叔怎么还不回来,你看看,他们被你念叨得受不了终于回来了!”

说完拉起她走上前行礼,锦姝行完礼,却仍然垂着头不语,长生笑着说:“你不想见爹爹吗?”明澈道了声辛苦,就再顾不上长生,只不错眼地盯着女儿。

锦姝愣了一会,终于走上前喊了一声“爹爹!三叔!”明澈蹲下身子,久久地凝视着女儿精致红润的小脸和似激动又似害羞的神情。

长生心里是欢喜极了,她再疼姝儿,也取代不了父母在她心目中的位置,她已经没有亲娘,亲爹又难得一见,就让他们好好享受天伦之乐吧。

她不想再打扰父女俩团聚,就朝明净点头示意后,快步走出院西跨院,然后令可乐和可喜前去侍候。

回到住处,却忍不住泪流满面,这种至亲团聚的喜悦,一定是她生前最想看到也最想得到的,却再也不会看到了。

正沉浸在哀伤中,紫葫却在外面轻声说“三爷来了!”

是明净,长生慌乱去抹眼泪,却还是被已经跨进门的明净看见了。明净心里一沉,想起辞职离去的岑浩,难道她对岑浩竟有情,难道是因为不舍他离去才哭?还是没有跟岑浩走只是因为不放心锦姝?莫非今天把一个健康活泼的锦姝还给明澈,她就要辞职离去了?

一颗心顿时沉到谷底,他不能给她名份和承诺,凭什么要求她留在谢府?她再爱锦姝,也不能为了锦姝不顾自己的一生。明净不得不承认,目前来看,岑浩如果有诚意,确实是长生的良配。

他不甘心地问:“我们好不容易远行归来,怎不见姑娘喜色,反正流泪却是为何?难道有所感触?”

长生擦净眼泪抬起头,不甘示弱地说:“难道三爷不觉得,这种至亲相逢的场面让人看了感动多于喜悦?我是有所感触,第一想到如果大少奶奶看到这种场面会有多激动,第二,我也想自已的亲人了,不行吗?三爷不许吗?这也犯了王法或者谢府家规吗?”

她没有发觉,自己看似凌牙利齿咄咄逼人间,不经意间带了几分小女人娇嗔和刁蛮,再加上双颊因激动而通红,明净第一次看到她这样,已经是心神激荡、混不守舍了。

-----------------------------------

推荐朋友的*佳作:《无攻不受戮》

书号:1826816

宣传词:一次偶遇,一次错过,让他上了大明星的床。小虐怡情,治愈系*文。(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11章、心意不明

老夫人细问了白姨娘落胎之事,得知白姨娘饭后想在院子里走走消食,陆奶娘却贪睡没有跟上,导致白姨娘一脚踏空从台阶上滚下去落胎,自己也血崩而亡。

而陆奶娘,明澈还没有说要罚她,她听丫头说白姨娘和孩子双双没命了,就自己悬梁了,等发现已经没救了,因为天气渐热路途遥远不便送灵柩回家,又不是真正的主子,只好就地安葬了。老夫人还欲细问,见明澈提及此事目露悲色,只得做罢。

明澈的归来仿佛给整个谢家都注入了活力,谢府比任何时候都要热闹,短短几天,仅长生知道的,远的近的专程来访的京官地方官和世交好友就有几十位。因为常常是明澈正陪着姝儿,侍僮砚儿就来报说是某某大人来访,幸好姝儿虽然很爱自己的亲爹,却从小就不太粘着他。

初见明澈,长生确实有些激动,心里时常涌上奇怪的感觉,他居然就是自己的姐夫,居然就是姐姐在世时最亲密的人。每次看到他对姝儿百般疼爱的样子,长生心里就特别的感动,甚至还有那么一刻萌生了自己是不是应该嫁给明澈,哪怕是做妾,也好延续姐姐对丈夫和女儿的责任和爱,不让别的女人占据她的位置。

可她很快又暗骂自己无耻,怎么能有这种想法?难道是岑浩的离去刺激到了她,让她不知不觉生出了恨嫁之心?

明澈见客的地方就在心怡院里,挂有林心怡画像的那间书房,晚上也住在他和林心怡曾经地卧室里,并不理会任何妾室,除了刚回来那天连她们的面也没有见。

一向清寂的心怡院顿时热闹起来,光是老夫人指派的丫头婆子就多了十几个。长生很喜欢这种人间烟火的气息,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只可惜姐姐永远也看不到了。

锦姝的变化让明澈惊喜万分,对长生礼遇有加,还给了丰厚的赏赐,看向长生的眼神也与往日不同,不经意间多了几分亲近和赞赏,但骨子里的客气和疏离长生还是感觉得到,自己因为姐姐把他当做亲人,但在他眼里自己也许永远是外人。

这样最好,她其实只想在这个大宅门里做教养姑姑,雇主与员工,就应该是这样,维持最基本的礼节就行,只要他永远不要忘记姐姐,能多给女儿一些疼爱就好,她周长生只是外人。

夜深人静新月如钩时,明澈在书房看了一会书,终于忍不住来到东跨院去找太姨娘。

太姨娘看着明澈与其父相似的脸,又想起他的生母莫姨娘生前与自己相处甚好,心里有些激动,明澈如今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偏偏他们都看不到了。

明澈亲手送上一些补品和一只质地和做工都极佳的羊脂玉玉佛挂件,说是感谢太姨娘对锦姝的照拂。寒喧了几句,明澈忽然说:“姨娘,明澈有一事无法告诉别人,只想请教姨娘,还望指点迷津!”

太姨娘呵呵地笑了:“大老爷有事就尽管说吧,跟我还这么见外?”

明澈点点头:“我想纳周姑娘为贵妾,本欲直接对她说,又不知她的心思如何,怕冒然说出遭拒以后不好相见。太姨娘与周姑娘相处时日长,想必知道她的心性,所以才请教太姨娘,求指点迷津!”

太姨娘却不知说什么好了,虽然长生早已表明心思说绝不为妾,但女儿家心思多变,明澈年轻有为地位尊贵,她又那么疼爱锦姝,年龄耽误得又大,若肯回转心意愿意与明澈做妾,倒真是一件好事。她自己终身有靠,还能一门心思照顾姝儿,明澈也能对家事放下心了。

最重要的是,看明澈的意思好象根本不急着续弦,长生好长一段时间没有主母压顶,若能先产下长子,哪怕是庶出她的地位也无人能撼了,因为明澈的续弦只是继室不是元配,地位比贵妾高不了多少。

太姨娘因为明净曾对长生有过误会,正好觉得对不起她,恨不得多为长生尽一份心思。想清楚之后,太姨娘连连点头说:“周姑娘对大小姐确实是尽心尽意,除了大少奶奶无人能及,她又秀外慧中心思伶俐,虽只能为妾室但一样宜家宜室,大小姐若有这样的庶母,大老爷就是不在家也可以完全放心了!”

说着又叹了一口气说:“可惜呀,好女子往往心气也高,周姑娘亦是,她以前就流露过不为人妾的心思,只怕这会不会轻易改变,我试着说说,但能不能说通。”

明澈倒吃了一惊,他以为自己纳长生为贵妾,已是对她最好的报答和安排,对长生、对自己、对锦姝,都是一件好事,何况他是真的有些喜欢这个女子,却没想到她心高气傲到这种地步。

这些年,因为各种关系要给他送妾的、因为各种目的主动要给他做妾的不记其数,周长生却是他唯一真心想纳的妾,而且是仅次于妻室的贵妾,他总觉得她与前妻之间有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总觉得她除了容貌不象之外,和前妻相似的地方太多,甚至还暗中调查过她的身世。

调查的结果她确实是周家的亲生女儿,十二岁之前一直在家里住着,十二岁入宫,二十岁出宫回家,只停了几个月就应聘到了晋阳将军府,然后和明净一路回谢家做锦姝的教养姑娘,没有任何值得怀疑之处。

他苦笑一声,想起长生的样子,有些庆幸自己没有冒昧请人直接对长生说,她若是不愿意,以后相处反添尴尬。他有预感,长生是不会答应的,遗憾再所难免,若是她随便答应了就不是周长生了,反而让他生了轻视之心。

“那我就先谢过姨娘了,不过还请姨娘不要说明是我的意思,只托辞你的意思试探一下,她不情愿做人妾就算了,免得大家以后见了尴尬。”

太姨娘点点头:“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说。你离家远不知,其实老夫人也很看重周姑娘,早有让你纳他为妾之意,怕是这几天就会提起吧。”

明澈想起亡妻有些惆怅地说:“那还请姨娘早点问,若是她不同意就算了,人各有志不可强求,等老夫人再问起我,我就推说我续弦之前不纳妾,免得老夫人怪她不知好歹!”(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12章、嫡母难为

明澈刚送走一位来看望他的客人,砚儿就报说老夫人派人请他去,忍不住冷笑一声,也许叫他去商议与裴家联姻之事吧。这件事自己一直含糊其词往下拖着,上次托辞说等自己回来再议,回来之后却诸事缠身一直没再提起,他们终于等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