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鹤居堂,只有老夫人和瑞姑在,老夫人目露笑意让他坐,明澈仍然恭恭敬敬地行了礼方才落坐。

瑞姑不敢再似对别人一般怠慢,赶紧上前行礼,因为她以前仗着受老夫人的信任,或者根本就是老夫人暗中指使,暗中做过不少打压莫姨娘的事,虽然莫姨娘温顺胆小从不反抗,但年幼的明澈却全看在眼里,因此毫不客气地受了她的礼,然后淡淡地点了头示意她起来,全然不似对别人那般谦恭有礼,瑞姑却不敢有任何不满的表示,如今连老夫人都要巴结他,自己一个老奴才只有受气的份了。

老夫人看在眼里也只能默不作声,奴才代主子受过再正常不过,大不了多赏些东西安抚下罢了。

明澈默默地喝着茶不语,只等老夫人开口,老夫人知他一向如此倒也不奇怪,又不好直接说明来意,干坐了一会终于开口:“澈儿应该重赏周姑娘,你也看到了姝儿现在变化有多大,身体越来越好不说,性子也越来越好了,这可全是周姑娘的功劳。以前连我这里她也不来,现在整个府里她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丝毫也不怕生,我也不禁她,只要周姑娘许可,就由着她的性子吧,虽说女儿家要贞静,但谢门之女将来必嫁富贵之家掌控内院,过于胆小内向并非好事,你说呢?”

提起爱女的变化,明澈眼里终于有了抑制不住的笑意,又见老夫人似有提及婚事之意,连忙说:“明澈公务繁忙,久不在家中,不但不能时时孝敬母亲,还要让母亲受累照看姝儿,虽说周姑娘功不可没,但也与母亲对她的疼爱不无关系,这些明澈都记在眼里,将为定会好好孝敬母亲!好在母亲的身体和气色比以往看着还好,做儿子的也就放心了!”

老夫人正要借此提及锦姝与子骏的亲事,却被明澈的话堵住,犹如一口气闷在胸口难受极了,却也只能借着他的话说:“我虽然忧你远行不能时时守在家中,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你为国事繁忙,也是我谢家满门的荣耀,姝儿是我的亲孙女,我疼她也是应该的,可怜没娘的孩子,这府里谁见了不多疼她几分,你再说谢字就见外了!”

明澈想起自己年幼时她还未生下明清,虽然对生母莫姨娘处处打压,但对自己倒是有几分真心疼爱,面色缓和了些,正欲道谢,老夫人想起太子对他的重视和他对长生的看重,连忙说:“我知道你同心怡夫妻情深,执意不肯续弦我也无法,但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姝儿再好总不能继承香火,而且我年纪大了,照顾她常有力不从心之感,你不如正经纳一门贵妾,一为续香火,二来虽然没有了亲娘又没有继母,但有个贴心的庶母照顾姝儿也不错,庶母又不敢对嫡女随意打骂,让人再放心不过,你意下如何?”

明澈狐疑地看着她,却有些不知如何应对。老夫人怎么都是自己的嫡母,若是自己连她好心纳一房妾室都要拒绝,确实有些说不过去。自妻子病逝后不过几个月,老夫人就开始说服他续弦,曾物色了许多大家闺秀,却因为自己一直托辞忘不了前妻坚拒才做罢,能做贵妾的女子身世不会太差,这一次她又想纳哪家女子给自己?

老夫人装作没有看到他的神色,笑着说:“你若愿意,现在倒有一个极好的女子,做姝儿的庶母再好不过,反正我是极喜欢的,姝儿也极喜欢,就不知你意下如何?”

明澈愣住,难道她说的是周长生?太姨娘不是说长生不愿意做妾吗?老夫人极为迅速地捕捉到了他眼里一抹亮色,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她对周长生用的心思用对了,明澈果真对她有意。

“这个人你可是认识的,她就是周姑娘,我看她着实不错,虽不是,但也身世清白,又知书达礼,最重要的她和姝儿很投缘,有她做庶母,不但是你,连我都要放心得多,不知澈儿意下如何?若你不嫌她出身低,不如趁这次探亲办了这件事,你在晋阳也就放心了!”

明澈有些明白,老夫人必是以为周长生和世间大多数女子一样,无不想入富贵门,所以根本就没考虑过她愿不愿意,以为只要谢家提出,周长生必会受宠若惊一般答应,说不定还以为她平日对姝儿的好都是冲着这个目的。

明澈断定长生不是口是心非之人,她是真的不愿做妾,但若老夫人开不清她的意思冒然提出,她拒绝后怕是在谢家再待不下去了,她若走了,自己还真对姝儿放心不下,想到陆奶娘和白梅做下的事,明澈很快做了决定,周长生必须留下来守在姝儿身边。

他故作迟疑地说:“这个我倒没考虑过,当初她来将军府应聘,我见她说话行事极合规矩,诗文又对答如流,就聘了她做教养姑姑,却没从想过要纳她为妾,此刻母亲提起,我倒有些无所适从,不过细想之下确是如此,我是暂时不会续弦了,若真纳她为贵妾,不但能替我侍奉母亲,也不会再离开姝儿,我也不用担心周姑娘为了姝儿误了终生,对大家都好。”

老夫人喜上眉梢,连连点头:“难得你想得周全,是这个道理,要不就这几天把事办了如何?”

明澈摇摇头:“此事这一回却办不成,母亲大概忘了吧,我还正待与你商议,七天后是太穆皇后祭日,皇上和太子秦王齐王都对她极为敬重,每年都要亲去后陵拜祭,这时候纳妾,实在不是时候,如果有人参我大不敬,虽说不是国丧不会真正问罪,却定会让皇上对谢家有不好的印象。而且武功郡有太穆皇后故居,到时三位皇子都要来追思生母,到时接待都有我们忙活了,何谈纳妾?还是等等再说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13章、事不遂心

老夫人这才记起差点把这么重要的一件事给忘了,看来这段时间谢府有得忙了,其实每年都要遇到这种事,偏偏今年她给忘了。

太穆皇后是三位皇子共同的生母,他们都是要来的,每个都生怕显得自己不孝顺失了皇上的欢心,偏偏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三个严重不和,暗中做手脚下绊子那是常事,若有一个在武功郡境内发生一丁点闪失,谢家就大祸临头了。

她顾不上再提明澈纳妾之事,只要明澈有这个心思,也不过是迟早的事,眼下这件事更大。

“澈儿,那你说该怎么办?这件事可不能有半点闪失,还是象往年那样吗?”

明澈相信老夫人此刻和他是一心的,无论谢家诸人属于太子党还是秦王党,三位嫡出的皇子有一个在武功郡境内发生事端,后果都不是谢家能承受的。

他摇摇头:“不能再象往常那样。我也不瞒母亲了,想必朝中事你也知一二,从去年年底,太子和秦王之争就已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两人暗中都采取了不少手段,他们要在武功境内做什么,怕不是我们能阻止的,好在他们三个互相提防之心极重,身边都餋养高手护卫,别人想要得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太穆皇后是他们的生母,我想几位皇子看在太穆皇后面上也会收敛些,就是想做什么也会等离开武功郡再说,所以我们干脆不操这个心了!”

老夫人心里霍然开朗,连连点头夸明澈好心思,三位皇子把自己的安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根本不用谢家出面保护他们的安全,就是谢家有这个心思,怕是也没有这个能力。

“那我们谢家还需做些什么?他们要赶在午时拜祭完太穆皇后,刚好是午饭时,该如何招待才好?要象往前一样请名厨吗?”

“到时只需把庆善宫布置妥当,并请高僧等候为太穆皇后祈福,再把必经道路洒扫干净并沿途派兵把守就成,这个我来做,母亲只需派人提前找下善做素斋和本地民间小吃之人的疱人即可,当天在庆善宫摆下素席、自酿水酒和时兴果品就行。”

老夫人连连点头,暗叹明澈的心思和能力根本不是明清可以相比的,如果他执意不肯明清做武功郡伯,怕是明清再费尽心思也不能如愿以偿,自己和明清除了处处向明澈示好之外,怕是再无他法。

明澈正欲告辞,想起什么又说:“纳周姑娘为妾一事还请母亲暂时不要再提起,以免引起什么风波来,还是等这件事过了再说吧,明澈在此谢过母亲费心了!”

明澈告辞离去,老夫人令丫头退下,狐疑地问瑞姑:“你说他这次怎么这么快就答应了纳妾?果真是对周长生有意还是因为其他?”

瑞姑摇摇头说:“我听了半天,大老爷根本就没有答应说要纳周姑娘为妾,他只说纳周姑娘都有哪些好处,然后就说等太穆皇后忌日过后再说,始终没有承诺纳她呀!不过话又说回来,大爷城府极深、善于算计,他能看到纳周姑娘对他这么有用,哪能不动心?不过是不想太领老夫人的情而已,我看等到合适的时候,这件事就水到渠成了!”

老夫人虽然有些怅然,但还是吃了定心丸,明摆着是一件受益极多的事,明澈又不是傻子又怎会不做?对他来说多一个女人少一个女人有什么关系?想到自己从长生入府后一直善待她,两人相处甚佳,这次又促成此事,她是个有良心的人,会一辈子记得自己的好,以她的美貌和聪慧,肯定很快就会以后得到明澈的喜爱,以后控制明澈就方便得多,最起码有人时时吹枕边风,和明澈的关系就不会这么僵。

想到今天愣是被明澈堵得没有机会提出子骏和锦姝结亲一事,心情又郁闷起来。谁都看得出锦姝与子骏定亲是锦姝高攀了,要不是太子的意思,裴家又怎会愿意嫡长孙聘一个庶子之女为妻?明澈如果坚决不许,只能说明他死心踏地忠于秦王,太子根本没有可乘之机,那么以后太子继位,谢家会不会受到明澈的牵连?

又一想,明澈是个最懂趋利避害之人,怎肯眼睁睁送死?他肯定早就有打算,只是不肯对自己这个嫡母说实话而已。

老夫人想了一会,还是觉得明澈说的对,现在先顾好三位皇子在太穆皇后祭日后来庆善宫一事,其余的以后再说。

正待歇息,一个小丫头急急跑进来:“老夫人,姑奶奶来了!”

老夫人叹了一口气,自己这个女儿就是性子急,这边还没与明澈闹量好,她就亲自从长安赶来问消息,肯定是太子得知明澈回府催裴家了,外人不知内情,还以为家世品貌才学皆优的子骏聘不下妻室似的。

正说着,谢明珠已经进来了,神情看起来有些急切,她挥挥手支走丫头就问:“娘,那件事对明澈说了没有?他是什么反应?不瞒你说,昨天我被太子妃传去了,她的意思是要尽快促成此事,不可再拖下去了,她还说太子承诺若是明澈回头是岸投到他旄下,以后裴谢两家的荣华富贵包在他身上,所以我现在急得很,娘可有说服明澈?不行我现在去跟他说,我就不信他那么精明一个,会放着阳关道不走去走鬼门关!”

老夫人想起明澈胸有成竹样子说:“这你就放心吧,大家都懂得道理明澈怎么不懂?除非他铁了心要寻死,那谁也无法,我想,他没那么蠢!”

谢明珠放心了些,想起没有带在身边的子骏,懊悔地说:“子骏一向对他这个做将军的舅舅极为倾慕,前段时间还对我说他想来舅舅,要不我现在派人送信回去,让子骏明天一大早就出发赶回来,如何?”

老夫人却摇摇头:“他的态度一直模棱两可,至今不曾真正表态,但是我想他那么精明,还能不考虑自身安危?说不定其中有什么原因,你让子骏来可以,但暂时不要提及亲事,因为眼下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等这件事过去再提及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14章、无所适从

裴家这些天热闹极了,仿佛又回到谢无涯在世时的情景。老夫人虽然心里不太痛快,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一切全是明澈的功劳。

不但来往的官员和世交极多,就连被气走的安阳郡主也再次来到了谢府,成紫玉也不肯落后地来了,两人几乎是同时到谢府的。

这一次成紫玉学乖了,说话做事都老成的多,一付处处赔着小心的样子,对明净也不再缠得那样紧了,好象处处为他着想似的,老夫人从上一次事后对她的印象大打折扣,虽然看在其父的面上不好说什么,但是态度却不冷不热的让她难受,她无奈去找长生,长生比往常更加客气和冷淡,几乎不说一句多余的话,气得成紫玉恨不得转身离去,可是想到自己以前在家里的处境,她还是忍住了,反而比以前表现得更加亲热。

而安阳郡主大概因为上一次的阴影,也看明白老夫人根本就不待见她,反而不在乎老夫人的态度,自顾自占了谢家最大的客院不说,每天只过去象征性地问侯老夫人几句就我行我素。因为她的身份在哪放着,谢家人虽然不满却也不敢太过造次,就连明清也因为顾忌着明澈,不敢再象上次那样对她无礼。

谁都看得出她对明澈有意,但是却没人能看得出明澈的意思,他对她一如以往处处表现的恭敬有礼却不冷不热,既看不出亲近之意,也看不出有厌烦之意,包括安阳郡主在内,没有任何人明白他的心思。

长生的生活已经彻底失去了往日的平静,明澈随时过来看望女儿不说,就连明净也因为岑浩的离去又重新对锦姝院恢复了兴趣,不是借着陪明澈和姝儿,就是借着看望太姨娘,反正天天都要来一趟,而安阳郡主实在无聊之下,或者是为了向明澈表现自己贤德好,更是没事就来看锦姝,长生几乎连静下心喝一杯茶的时间也没有了。

她一直强忍着,想着明澈在家也停不了多长时间,短短十几日,没有什么忍不下去的,可是姝儿却受不了了,一没外人在场就和长生抱怨个不停。长生虽然好言安慰,却并没有想着让她不见外客,这是大唐,对女子的约束不象明清那么变态,一个真正养在深闺不谙世事的女子,将来连自保的能力也没有。

不知何时,长生要给明澈做妾的谣言在谢府迅速地流传开来,奴才们都在私底下传明澈回晋阳时就会借机纳了长生,并带她去晋阳,可能把大小姐也要带走。长生却被蒙在鼓里,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安阳郡主见了她神情怪怪的。

这天下午,长生依然在西跨院里给锦姝和可乐可喜上课,明净却进来了,因为这几天热闹惯了,所以大家也习以为常,长生也没觉得明净过来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反正府里乱哄哄的也没人在意。

姝儿待明净到底不比外人,看到明净不但没烦,还亲热的缠着他问这问那,明净逗了她一会说:“我给长生姑姑说点事,你许不许?”

姝儿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看着长生又看看明净,嘻笑着点点头:“三叔有事尽管和姑姑说吧,我在这里等你们!”

长生宠溺地刮了一下她的小鼻子,明白了她的小心思,她对岑浩要带走自己一事心有余悸,巴不得明净天天过来留住自己。只是是明净要单独对自己说什么呢?

两人来到一旁的休息室,明净进了门,脸色变得阴沉起来,定定地看着长生说:“长生,告诉我实话,我很差劲吗?”

长生愣住:“三爷此话从何而来?我何时说过三爷差劲?”

明净脸上闪过深深的痛苦:“你不是不愿做妾吗?我提出只要能纳你为妾哪怕终身不娶妻你都不愿,却为何却愿做大哥的妾?你以为大哥会象我一样承诺纳了你就不再续弦吗?告诉我实话,我很差吗?差到让你不屑一顾?”

长生不解地看着他:“我根本不知三爷在说什么?我是不愿意做三爷的妾室,但并不是三爷很差,而是我发誓不做任何人的妾室,我何时说过要做大爷的妾室?你此话从何而来?”

明净明显地松了一口气,神情一下子轻松下来,狐疑地盯着长生看了一会问:“你果真不知此事?满府可都是在传大哥要纳你为妾之事,还说这次大哥返回晋阳时就会带你上任……”

长生有些薄怒:“满府都在传你就相信?你每次都是这样,稍有点风吹草动你就信以为真,你有没有问过我?我就不信,还有人比我更清楚我自己的心意?”

明净却嘻嘻笑了起来,眼里似乎全是欢愉,长生有些莫名其妙:“你到底怎么呢?一会怒一会笑?”

“不是我胡乱猜疑,我先问过大哥,他并没有否认,他说你为姝儿做了这么多,为此误了终身,他必须给你一个交待,所以我才信以为真!”

长生愣住,明澈是什么意思?他刚回来时看到姝儿变得健康可爱说过不会辜负自己,定会给自己一个交待,原先还以为不过多些赏赐提高薪水,谁知他所谓的报答和交待就是纳自己为妾!这叫什么事呀!

旋及又想通了,在这个时代,不仅明澈那样想,可能所有的人都觉得明澈纳自己为贵妾、做锦姝名正言顺的庶母,是对自己的最好的安排和报答,是自己高攀了,以谢家的家世和明澈地位,能做明澈贵妾的女子一般也是下等官员和普通的女儿,甚至世家的庶女。

不说别人,如果她远在家乡的娘亲听了也会觉得是一门极好的亲事,所有的人都觉得她是福份天降,包括明澈自己,甚至会有人觉得她一心一意待锦姝目的就在于此,从没人想过问她一句可否愿意。

一股说不出的怒气在长生胸口翻腾,简直恨不得象岑浩那样留信径自离去,可是想起姝儿,她又迟疑了,明澈十天后就走,明净常常不在府里,太姨娘自身难保,谁能真心真意爱护她?自己若负气页去了,以后就是不放心她想回来,也回不来了!

她不再理会明净,无比纠结地捂住脸低吟:“姐姐,我该怎么办?快告诉我!”(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15章、乱点鸳谱

“姐姐?你说的是周巧生吗?你们姐妹不是不和吗?”明净不解地看着无比纠结的长生,内心疑窦重生。

长生回家后,他可是一直关注着,也深知她的姐姐周巧生两口子做下的事,她这会怎么又是一付姐妹情深的样子?

长生醒悟过来,自己差点泄露天机了,急中生智说:“我入宫时年纪小,又没有亲人在身旁,幸亏一位长我两岁的菊香姐姐处处照顾我,我已经养成习惯,有什么事老是想起她。”

明净恍然大悟,有些心疼地说:“原来是这样,这个菊香真不错,要不是她你在宫里还不知要吃多少苦头,以后若有机会定要好好谢谢她!”

长生心里舒坦了一些,觉得自己不能这样被动,既然她做不到离开锦姝去自个逍遥快活,也不愿做任何人的妾,那她就要想办法维持现状并留在这个府里。

她仔细思量着明净刚才提及明澈说的那番话,心里顿时有了主意。她转过头看着明净,郑重其事地说:“我想你误会将军的意思了,你细想想看,他只说会给我一个交待,何曾说过要纳我为妾?什么叫一个交待?允许我在姝儿身边一辈子不赶我出府也叫交待,赏我钱财让我离开谢家后衣食无忧也叫交待,三爷从何断定将军要纳我为妾?”

明净的眉目顿时舒展开来,连连点头说:“还是姑娘看得清楚,我太性急了些,听到府里谣言纷纷说得有鼻子有眼心情就不好,又不好直接问姑娘,只得去向大哥证实,偏偏他又说了那番莫楞两可的话,弄得我信以为真了!”

长生不再计较,因为她想起了另一件事,那就是到底是谁在府里造的谣?为什么明澈刚回来没人说什么,偏偏这几天谣言四起?而且明澈没有回来时,明净往这边来得极勤,也没见府里传出什么闲话,为什么这一次成了这样?难道有人暗中推波助澜?对方用意何在?

他是想破坏这件事,还是想通过谣言弄得众口铄金促成这件事?无论是破坏这件事,还是促成这件事,对他有什么好处?

不等她发问,明净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他也迷茫地说:“若你无此意,那么这件事到底是谁搞得鬼,谣言怎么会突然传得那样厉害?”

长生摇摇头:“不知道!如果三爷要查,也不是全无线索,你只需查查谣言传出后对谁最有利就行,我自己的心意我最清楚,我再说一遍,我绝不为妾!无论外面谣言传得如何厉害都不能改变我的心意!”

明净激动起来:“长生,我相信你,相信你不是个口是心非的人。你放心,我虽然身不由已不能娶你为妻,但我也不会娶任何女子为妻,我就这样在你身边陪着你就好!那个造谣之人我会细细查的!”

长生苦笑一声,她现在已经完全相信明净对她是一片真心,哪怕随着时光的推移和地位的转变会改变,但他现在是真的,可是,无论真的假的,她都无福消受。

“我什么时候说了不相信你?但是我不会对任何人承诺,也承受不起别人许下一生的等待,一切随缘吧,其实我不嫁人,就这样一直照顾姝儿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跟我在宫里大祸随时临头的日子相比,除了不能时常见亲人,我现在已经很满足了。至于那个造谣之人,不查也罢,费那个功夫有什么用?只需让大家知道我的心思就成,过些时日将军一走,事实会战胜一切谣言的。”

明净连连点头:“你说的对,既是谣言,很快就会不攻自破。那个造谣之人,我想他也许别有用心,也许根本不想你留在这个府里,所以想用这种方法赶你走,你可千万不要上当,你若走了,姝儿就会很可怜,我也会大不幸!”

长生又好气又好笑,自己走了姝儿确实会很可怜,但谢明净有什么不幸?还大不幸呢!却不想再和他辩解什么,那样口水战将会没完没了。

她越发怀疑造谣之人是明清,除了他,她想不起自己还和谁有过节?放眼整个谢府,也只有他能做出这等事。不过现在招惹他无异于鸡蛋碰石头,等到机会合适时,紫葫的仇和自己的仇都会一起报。

“你放心,我不会走的,谢家待遇这么好,每顿大鱼大肉,每日绫罗绸缎,每个月都有白花花的银子领,还有专门的贴身丫头服侍,我跟姝儿又那么投缘,正经的东家又常年在晋阳不回来,我不担心会挨骂,这么好的事实在打着灯笼也难找,我又不是傻子,又怎么轻易辞职呢?”

明净气闷地苦笑一声,明明一件开心的事,为什么从她嘴里说出来,就变得这样唯利是图生硬无趣?她对别人不是这样呀?

正怏怏不快时,锦姝跑了进来,好奇地看看长生和明净:“三叔、姑姑!你们说什么悄悄话?一直说这么长时间?姝儿也想听?”

明净得意地看了长生一眼哈哈大笑,长生嗔怪地看着她:“既是悄悄话,又怎能让小孩子听?你不好好读书,跑过来做什么?”

姝儿眼珠子滴溜溜地转着:“我给三叔说几句悄悄话!”她走过去趴在明净耳边小声说:“三叔,你不在时,岑老师要让姑姑也辞了职跟他一起走,以后再不来我们家了,是姑姑说她舍不得我所以没去。三叔,你可要把姑姑给我看牢了,不许她跟任何人走,要不然我长大以后不把长生姑姑嫁给你!”

虽是小声,长生仍然听得清清楚楚,她愕然地说:“死丫头,你乱说什么?我的亲事何时轮到你做主?”

明净欢喜极了,原来岑浩也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原来长生对他根本无意,现在他走了,再不会有人象眼中钉肉中刺一般横亘在自己和长生中间了!他兴奋的简直都要忘了他们之间最大的敌人不是明澈也不是岑浩,而是两个人的身份。

他不理长生的白眼,抱起锦姝哈哈大笑:“放心吧姝儿!你是三叔的心肝宝贝,你吩咐下来的事三叔一定会做到,我一定把长生姑姑给你看好了,你可要记着长大以后把她嫁给我!”(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16章、往事真相

明净心满意足地走后,锦姝对三叔说了心事,不怕长生再离开她,又怕长生责备她胡乱说话,索性悄悄溜出去找可喜和可乐玩去了,反正她不用再担心长生姑姑会离开她了。

长生一个人气闷的坐在屋子里,忽起疑心,明净怎么对她的家事知道的那么清楚?他怎么知道自己的姐姐之间的恩怨?

回忆起一些往事,她越想越怀疑,因为紫葫怕遇到明清,还是不肯离开锦姝院一步,就派小维去找墨儿来问话,很快墨儿乐呵呵地来了,说是裴逊带着子骏和子骥来看明澈了,明净陪着明澈一起见客去了,怕是还要设宴招待,他这会正好没事。

长生让小维备好茶点下去,然后看着墨儿吃点心,却一句话也不说,墨儿开始还笑嘻嘻的,渐渐嗅出了异样的味道,不由得有些心虚,又不敢告辞离去,只得强作镇定地坐着。

长生呷了一口茶,仍是看着他不语,墨儿终于垂下了头不敢再看她,不知道长生接下来要说什么,长生忽然开口:“说吧,全告诉我吧!”

墨儿吃惊地抬起头打量了一会长生,见她定定地看着自己,一付明了于心的样子,有些招架不住了,强作镇定地说:“姐姐说的什么呀,我不明白要告诉什么?”

长生盯着他:“你果真不说?你今天不告诉我,以后可别后悔!”

墨儿心思百转,那些事虽然瞒着长生,但并不是什么坏事,相反处处都是为着长生着想,明净对长生的心意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对长生用的心思还是让她知道更好些。

他站起来朝长生躬躬手:“有些事是瞒着姐姐,还请姐姐勿怪!”

长生示意他坐下不要急,慢慢说,墨儿一五一十地开口了。

原来长生出宫返乡和明净同行一段路之后到晋阳各自分开,明净却对长生念念不忘,遣墨儿去长生暂住的客栈找长生。

他的心思非常奇怪,明明是担心她回乡后处处不适应在家里住不下去,表现的却全是任性无礼,比如让长生去做他的侍墨丫头,比如讥笑长生腰身粗壮,其实都只是因为不甘心从此彻底失去长生的消息。

被长生怒斥驳回后,他又气乎乎地发誓周长生以后是死是活都与他无关,却仍是放心不下,派了一名护卫一直暗中跟随护送长生,直到她平安返乡。

墨儿开始还以为明净不过是举手做好事,根本想不到他会真正对一个返乡的退役宫女动了心思,以为长生平安到家后此事就此揭过,从此两个地位悬殊的人再无交集,除非长生果真如明净所愿做他侍墨的丫头。

谁知在晋阳的那段时间,明净还是对长生念念不忘,过了一段时间后实在按耐不住,就依旧派上次那个护卫去暗中打探长生的消息。

墨儿知道明净的心性,他只是表面看起来有些张狂任性而已,其实是个心地纯良的人,绝不会做不利长生的事。

那个护卫很快弄清了长生在乡中的处境,比如被姐姐和姐夫造谣伤害,被穷书生薛博文出言侮辱,还被董财主用恶毒的话诽谤,可以说是处境相当艰难,除了降低身价随便嫁人几乎再无出路。

他回来一五一十报告给明净后,明净气极,发誓要狠狠惩治这几个无耻之徒。他瞒着明澈从将军府找了几个身手高强的护卫,根据这三个人对长生伤害程度的大小,全部狠狠惩治,让他们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事后为了平息对长生不利的谣言,又派人花重金在乡间找了能言会道之人,放出长生提前回乡是皇上和娘娘不忍误了宫女的青春,赏了丰厚的嫁妆特许年满二十岁的宫女回乡嫁人的话,这才让长生的日子好过了些。

墨儿以为明净接下来就要派他去找长生说明实情,借此恩情打动在乡里走投无路的长生同意做侍墨丫头,谁知明净却严令他瞒着长生,不许透露半个字,还说长生那么心高气傲的人怎肯做别人的侍墨丫头,以前是自己太鲁莽,以后不许再提及此事。

事后不知他怎么对明澈说的,又派人给云州繁华之处张贴了许多晋阳将军府招聘教养姑姑的告示,告示张贴之后有不少人前来应聘,明面上由明澈决定要不要,其实都是先由明净暗中过目,只要不是长生,无论对方多么知书达礼才高八斗,明净都一律通不过。

也就是说,这个教养姑姑的职位就是专为长生设定的,那个招聘告示就是专等长生看的,除了长生,就是七仙女下凡也不会要。告示虽然张贴近一个月长生都未能看到,但是明净却坚信长生终有一天会看到,他甚至决定一直等下去,哪怕在晋阳过年都行。

还好,长生没有让他等得太久就来到云州并看到了事,因为告示就张贴在她进云州城之后必经的路口,只要她来了云州,就一定会看到,明净断定她看到后一定会前来应聘,然后就有了接下来发生的所有事情。

长生心里已经风起云涌,她做梦也没有想到明净为她用了那么多心思,又在自己内交外困走投无路之时做了那么多事,甚至可以说改变了她的生活。

替她出面报仇还可以说是一个男人骨子里的侠义之举,可是花钱出面替她平息谣言,已经是一种亲人和朋友式的爱护了,而为了让她有条出路想出为锦姝招聘教养姑姑的主意,就是莫大的恩情了。

她简直不能想象,如果没有明净,她在乡间现在过得是怎样焦虑的日子。在那种谣言中伤下,她要嫁人定是非老即残,清白的穷人家都未必肯要,留在家里虽然没人嫌弃,但是她却不忍心看到父母为她整天焦虑不安,而且总不能一辈子留在家里做老姑婆,那种看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的日子能让人发狂。

也正是因为明净所做的这些,她才有机会来谢家做教养姑姑,才会发现了林心怡就是她的姐姐,才得以把锦姝从陆奶娘的控制下救出来天天陪伴在她的身边,让姐姐在九泉之下得到安宁。

她不敢想象如果自己再不来锦姝会在陆奶娘的控制下变成什么样子,虽然明面上锦姝是明澈的女儿、明净的亲侄女,但在长生心里,她更是姐姐唯一的遗孤,她比任何人都见不得她受半点苦。

这一切果真是姐姐在冥冥中安排的吗?

-----今日还有两更,可能时间比较晚,大家明早再看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17章、不提恩情

墨儿看着长生的神情,看样子她真的被明净感动了,忽然有些后悔告诉长生这些。

因为他清清楚楚地知道,明净是不可能娶长生的,两人身份差异太大,除非他放弃谢家三爷的身份,可这是不可能的,他亲娘的卖身契还在老夫人手里攥着,他也不可能不顾和明澈的兄弟之情,他注定要做谢家三爷。

而长生的心性他也了解,她是不可能做妾的,她哪怕一辈子不嫁陪伴锦姝,也不可能做明净的妾。

正如长生以前对他说的,她和明净根本不可能,无论明净多么喜欢她,为她做多少事,都不可能娶她,所以她对明净只能是恭敬而疏离,这是最好的选择。

那么他告诉她明净做的这些事有何意义,是想让她感动之下对明净态度改变,从此和明净情投意合,而明净为了娶她抛下一切离开谢家?这不是墨儿想要看到的。

还是长生感动之下会改变初衷愿意委身做明净的妾室?墨儿摇摇头,他无法想象长生如何在一个比她年轻比她出身好地位高的正室手里卑贱地讨生活,他也不愿意看到那一幕。

长生似乎明白了他的心思,抬起头轻笑着说:“你放心,我知道这些事情后对三爷心怀感激是肯定的,但是从此后我会把感激全埋在心里,我一不会因为心怀感激改变初衷,二不会因为感激反而连累三爷毁了他的大好前程,你的长生姐姐做事没那么糊涂。我和三爷之间一切如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