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娘说女人有了身孕性子就变得格外古怪,这不是不讲理吗?既然她不肯讲理,还和她讲理做什么?明净有的是办法。

“为夫错了娘子!为夫错了娘子!为夫错了娘子!为夫错了娘子……”

长生终于受不了蒙住头大叫:“好了好了好了,我不怪你了行不?我怕了你行了吗?求你别在念叨了行不?”

心里却乐开了花。无论在什么时代,有个好的出身,谁愿意做人下人?有不劳而获的荣华富贵,谁愿意仰人鼻息劳碌算计过日子?只有她强大了,才能庇护更多的人,包括姝儿,包括真心疼她的亲人。

她穿越过代替真正的周长生活了下去,代替她受了苦,代替她活下来慰藉所有真心爱护她的亲人,也就有资格代替她享受接踵而至的荣华富贵。(未完待续。)

第410章、将信将疑

淮安王李神通正听最宠爱的幼子李安怀的背诗,却听有人来报说王妃有急事请他速去,当时就有些吃惊。正妃纪氏一向不过问府中事,也没有亲眷往来,他若不主动去看她,她从来都不会派人来喊他,更不可能跑到金侧妃的院子来叫人。

莫非她真有什么事?李神通有些坐不住了,故意无视金侧妃脸上的嗔怒,对心爱的幼子说:“怀儿,你先背一会让你母妃听,父王等会再来查看。”

然后又陪着笑对金侧妃说:“王妃轻易不找本王,若派人来找想必真有事,我过去看看,去去就回,去去就回。”

金侧妃本来极想发作却忍住了。几年前,淮安王的一位宠姬恃宠而娇,一次夜半借口肚子疼把淮安王从她的屋里叫走,事后她设计狠狠的惩治了这个宠姬,还把她折磨半死不活发卖了。

从那以后,只要淮安王在她的院子,这府里的女人再没一个敢把人叫走,那个半死不活却占着正妃位子的老女人纪氏就更不会了,因为她一直自恃身份不屑于争宠,今日她到底怎么呢,居然敢犯自己的忌讳?

金侧妃一腔的怒火涌了上来,恨不得大肆发作一番,却还是忍住了,吃过几次亏之后,她明白淮安王再宠她也是有底线的。

那个底线就是,无论怎么宠她,怎么宠她的一又儿女,都不会允许她挑战纪氏的尊贵地位,甚至因纪氏身体差不能主持中馈,可以让她管家,可以把家业交到她手上,可以把她的儿女当嫡出对待,可以尽力提携她的娘家人,就是不允许她取代纪氏的位置。

甚至为了防她生出害死纪氏取而代之的心思,还发狠话说若是纪氏死了,淮安王府再无正妃。

就象现在,他可以陪着笑对她说这件事,甚至带着几分讨好的意味求她,那是因为他宠她、需要她,也想哄着她高兴,但如果她敢说纪氏的坏话,或者言语不敬,或者坚决拦着不许去,那么他绝不会给她面子,说翻脸就翻脸,简直与平时判若两人,所以她只能故作贤良地应了。

淮安王也不管她高兴不高兴,就起身走了,匆匆来到发妻的屋子,却惊讶地看到妻子急急迎了上来,满面焦急欣喜激动之色。

她这是怎么呢?平时可是什么都提不起她的兴趣,见了他也是懒洋洋的,一付了无生趣的样子,甚至纪氏明里暗里的欺负打压克扣用度她都懒得计较,要不是他看不下去教训了纪氏几次,还不知她要忍到什么时候。

可今个她是怎么呢?神色激动,面泛红晕,看到他更是欣喜地迎了上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王爷!王爷!我有一件大喜事要告诉你!你还记想得当年我们在流放途中经过云州时生下的那个可怜的女儿吗?”

淮安王以为她又为那个早产又早夭的女儿难过,连忙劝道:“记得,记得,当然记得!那是我的第一个孩子,只可怜福气薄,刚好生在我们家出事的时候,要不是流放途中太苦,她也不会因为早产死去,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我们也请过高僧为她超度,你就别再难过了,当年你本就伤了身体,千万别忧思过度了。”

纪王妃心情激动,急切地想告诉丈夫,却不知该如何说起,想起周王氏就说:“你还记得当年那个一片好心帮助我们的周大嫂和王大婶吗?”

淮安王思索一会点点头:“记得,虽然想不起她们长啥样呢,却清楚地记得她们的恩情,在我们走投无路的那一天,要不是她们无私相助,我们还不知要落到什么地步。不是说好明天天气暖和了就去找找她们吗?你今日怎么又忽然提起了?”

纪王妃抓住丈夫的衣袖,激动地说:“周大嫂来京城了,我找到她了!王爷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安阳的妯娌周长生的娘亲!”

“哦?是明净的媳妇?她居然是周大嫂的女儿,真是太巧了!我记得当时周家是有个一两岁的小女孩,没想到居然和安阳嫁到一家去了,我们真是有缘份呀。我下去就教训安阳,不许她再那么霸道,让她接明净两口子回府,以后好好相处。还有周大嫂现在哪里?我们去看她吧,以后我要好好地报答周大嫂!”

“是啊,当然要报答周大嫂的大恩,不过王爷知道吗?今天周大嫂告诉我一件天大的事情。她说明净的媳妇,那位周长生是我们的女儿!王爷,我终于有女儿了!王爷可知道我有多高兴!”

淮安王沉吟了一会,看着发妻病弱的身体,想着她当年跟着自己受的苦,不但落下了一身病,还再也没有生养,她实在太孤单了。

既然她喜欢那个周长生,也想把她当做女儿,那就认周长生为义女吧,就当是报答周家当年的大恩大德,大不了赏周长生和谢明净一些东西,再劝安阳好好和妯娌相处就是。

“好吧,都依你,你那么喜欢那个周长生,我们就认她为义女吧,就当是报答周大嫂的恩情,改天请周大嫂过府一叙,征得她同意再另择黄道吉日认周长生为义女,也好有人陪陪你,以后我们好好待她就是。”

“认什么义女,她本来就是我们亲生的女儿呀!当年那个孩子生下来已经憋得没了气息,接着我们被差役逼着走了,王大婶抱着她去掩埋却不慎摔了一跤,谁知这一摔孩子忽然哭出声来!

王大婶一看活过来了,就又把她抱了回去,本来想赶着告诉我们,又怕孩子跟着我们做对犯人的父母还不知能不能逃出命来,就好心收养了她,并起名叫长生,想等以后再寻我们,这一养就是二十年,一直到现在嫁了人,嫁给了谢家的老三明净,王爷知道吗?妾身有女儿,我们亲生的女儿!”

淮安王云里雾里听了一会,总算听明白了,他想起二十年前夫妻俩在流放途中千辛万苦生下的那个早夭的女儿,一生下来就没了气息,自己临别时忍着悲痛细细端详了一番,算是一点怜惜之意。

只记得她被周大嫂用旧襁褓胡乱裹着,瘦弱的象只小猫,脸蛋和苹果一样大,满头乌黑的胎发,双目紧闭,高挺的鼻梁和李家人如出一辙,倒是个可爱的女婴,只可惜父女缘浅,还未谋面就已永别。

难道那个孩子后来居然活过来了?(未完待续。)

第411章、身份不明

淮安王很是激动了一阵子。

当年妻子纪玉瑶怀孕时,两人结婚已经好几年,却一直没有喜讯传出,父母虽不在身边,却托在京的族中长辈张罗着给他纳妾,那时夫妻情深,心里哪能容得下别人?

就在父母苦苦相逼之时,妻子忽然有了身孕,夫妻二人自是喜不自尽,孩子还未出生就被当做珍宝一般盼望着、疼惜着,小衣服、小被子、摇篮、金项圈、长命锁和奶娘丫头预备了一大堆,只等他生下来承欢膝下。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隋炀帝因为怀疑大哥李渊心怀异志,忽然间没有任何征兆地将自已一家抄家流放,以试探大哥的心意。

天子一念之间,他们夫妻二人瞬间从云端跌落泥泞,多年精心修建的华美宅第充了公,置办的家什宝器、积攒的财物锦帛珠玉全被抄走,家奴卖的卖散的散,一个时辰间他们不但什么也没有了,还沦为犯人,而且还是无人敢同情敢出手相助的钦犯,他们的孩子一落地也是钦犯。

给未出生的孩子精心准备的东西一样也拿不到了,妻子临出发前想求官差拿几件小衣服和襁褓以防孩子生在路上,都被斥责拒绝了。

官宦人家的面子尊严已经全无,二人只盼着能够活下来,活到皇上回心转意赦免他们的一天。流放途中苦不堪言,整天地整天地走路,双脚都磨出了血泡,吃住粗劣不堪,还要被差役喝骂,两个自小养尊处优的人何曾受过这种罪?特别是妻子还拖着身孕,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两人恨不得去死了算了。

是妻子腹中来之不易的小生命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勇气,他们可以死,却不能害得自己的骨肉连出生的机会也没有,哪怕生下来沦为钦犯,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就这样,他们互相鼓励,一步一步的捱着,强逼着自己活下去,可是路上实在太苦,吃的又很差,半路上孩子就早产了。

在周家人无私的帮助下,妻子疼了整整一夜才生下了女儿,却一落地就没了气息,满满的希望成了空,夫妻俩抱头大哭一场,还没得来及太过悲痛,就被逼着赶路了。

他求周家帮助掩埋,临行前细细地端详了苦命的女儿几眼,就被逼着出发了,从那以后,妻子就落下了病根,再没有生养过,那个女儿是她唯一生下的孩子,却永远失去了,妻子在身心的双重折磨下一直体弱多病。

再后来,大哥在晋阳起事并救下了他们夫妇二人,他也为了子嗣相继纳妾,很快生下了长女安阳和一众儿女,却因为那个失去的女儿对安阳格外宠爱。

他一直觉得愧对妻子,愧对那个可怜的女儿,却无法补偿妻子,更无法补偿那个可怜的女儿,所以无论他有多么宠别的女人,都不允许她们对妻子不敬,更不允许她们生出取代妻子位置的心思。

甚至为了避免她们使用下作手段算计妻子,他发下了不得狠话,淮安王府除了纪玉瑶再无正妻。

如今眼见妻子对安阳的弟媳周长生格外喜爱,两人也确实相象,她的年龄也与早夭的女儿相仿,最重要的是,她是当年的恩人周大嫂的女儿。她与妻子确实很有缘份,认她为义女虽然荒唐,但看在她膝下荒凉又体弱多病的份上,淮安王还是同意了。

只是妻子忽然却说周长生是他们俩的亲生女儿,就是当年那个在母腹中受尽折磨、生下来就早夭的女儿?

淮安王激动过后很快冷静下来,这也太荒唐了!当年那个孩子出生后他仔细查看过,确实没了气息,怎么忽然会在他们走后死而复生呢?

既是死而复生,他们才刚走不远,周家人为什么不追上来告诉他们夫妻俩?这二十年来也没有半点音讯,现在却忽然跑来说当年孩子活下来了,还与女儿安阳做了妯娌,这也太荒唐了!

而且世上哪有死而复生的事?二十年过去了,那个不幸的女儿恐怕早已化做了尘土。妻子只是太可怜了,可是可怜归可怜,李家可是皇族,血脉不容混淆,宗亲不可冒认,怎么随随便便就说一个不相干的女子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淮安王看着妻子有了神彩的美目,仿佛又是新婚时的样子,叹了一口气,柔声道:“玉瑶,当年你确实受了很多苦,我们的女儿也确实很可怜,但事情已隔多年,你不要再想了,想多了只会更伤身体。那个周长生你若真喜欢,就认做义女吧,虽然宗室不能随便结拜认亲,我去给皇上说说应该没问题。至于她是我们的亲生女儿这句话,莫要再说了,宗室血脉,那能随便乱说?皇上再厚待我们,也不能犯忌讳。”

纪王妃摇摇头:“王爷,我虽然体弱多病,却没有傻,在没有把握的情况又怎能随便乱说?王爷想想看,当年周大嫂有一子一女,后来又生下一子一女,这个周长生名义是她的二女儿,却和我们那个女儿一般大,长的又和我这样象,不但象我,还象王爷,却与周家人没有半点象处,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

周大嫂是什么人王爷也很清楚,给她十个胆她也不会做出让自己的女儿冒认宗亲之事。她能说当年我们走后孩子死而复生,肯定就是真的,这种事又不是没有先例。长生若是周大嫂的女儿,又怎能长得象我?而与周大嫂没有半点象处?王爷看了就会知道我没有说假话!”

淮安王迟疑起来,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他还是清楚地记得当年妻子在流放途中要早产临盆,却没有一个人肯出手相助,是周大嫂一家无私的帮助了他们,还用自己仅有的财物来贿赂差役,又让自己的兄弟赶车相送,这样善良的人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冒认宗亲的目地无非是为了财物,可是当年恩重如山,周大嫂只要找上了门,自己为着当年的恩情都会鼎力相助,她有必要不顾全家人生死安危冒认宗亲吗?(未完待续。)

第412章、近亲情怯

看着妻子殷切期盼的目光,淮安王想了想说:“不是我不信任你、不信任周大嫂,而是宗室血脉容不得半点虚假,这件事一定要弄清楚了,也好堵了别人的嘴不要说三道四。

这样吧,先不要对外张扬,我们先明天找个机会见见周长生和周大嫂,看看再说,若果真如你所说,再派人去云州查个水落石出,如果周长生真是我们的女儿,那再好不过,我就立即奏明皇上让她认祖归宗安享宗室荣华,以后承欢膝下,我们心里就再没有憾事了。

如果不是,我们更不能声张,否则会害惨周大嫂一家的。到时悄悄给周大嫂一大笔钱送她回乡,告诫她以后切莫再提这件事,也不要踏进京城一步,你也不能再认周长生做义女,免得消息透露出去给周家带来灾祸,就当谁也不认识谁好不好?”

纪王妃虽然恨不得立刻让长生进府并诏告天下这是她亲生的女儿,却也知道淮安王是为了长生和周家好,就算他们坚信长生就是他们亲生的女儿,就算皇上也信了他们的话,不经查实也难堵悠悠众口,她可不愿自己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宝贝女儿受什么委屈。

“就依王爷所言,你现在就派得力的人速去云州暗查这件事,越快越好,我实在不想再耽误时间了。”

淮安王从内心已经信了长生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因为他相信周王氏的人品,长生也确实与妻子容颜神态相象。以当年周家的情况,周王氏根本不可能弄出一个假女儿然后养到现在来骗他们,那时他们只是可能会给别人带灾的钦犯,又有什么前途可言?

就算她们相信好人有好报,相信自己会有好的前程,却不是人人都是吕不违的远见和才能,何况当时周王氏母女俩不过是大字不识的村妪与村妇而已。

而且周长生也不可能与妻子生得这样象,只要查到周长生确实是他们被逼离开后的那几天出现在周家的,而且又确实是在周家长大成人的,就能查清周长生的身份,这件事十有*是真的。

看着妻子焦急而激动的样子,淮安王安慰道:“玉瑶别急,这件事十有*是真的,我觉得周家不可能在这件事上骗人,他们不是那样的人,也没有这个胆,这个女儿可能就是我们的亲生的女儿。

不过只有我们相信还不行,还得皇上相信,还得让别人无话可说。你放心,我马上就派人过去,等查清了就告诉皇上,也就十来天功夫这件事一定会了结的,你且耐心再等一等,好吗?”

纪王妃知道丈夫说的都是事实,却依然很不甘心地说:“我好不容易有了女儿,真恨不得她天天在我身边再不离开,而且我已经答应她明天就接她回王府,自从生下来二十多年没见,也没有抚养过她,感情本就生疏得很,我说了半天,她才勉强答应进王府,我怕拖久了她改了主意。”

淮安王想了想,还是拗不过妻子,也很想看看长生面对亲生的父母是何种表现。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一个本来关系不大的人忽然成了骨肉至亲,想想心里就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也很想快点见到长生。

这个孩子也真让人钦佩让人心疼,生长于那么恶劣的条件下,又辗转奔波吃过那么多苦,她都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活得很好,嫁给了出身高人品好很有扶持前景的谢家三公子明净,让他即使认了这个女儿,也不会觉得丢人和难办。

可是想到金侧妃,却犹豫了。这个侧妃聪慧美貌,极懂得他的心思,也极会服侍他,女人的小毛病十足,女人的魅力也十足,给他生的一双儿女更是极得他的喜爱,他既宠爱她又拿她无可奈何。

可以说他们母子三个是他在这个家最看重的三个人,就连他正妃纪氏也不过是因为结发情深,又曾跟着他辗转奔波受了很多苦,才让他最敬重最信任而已。要说从感情上,他最看重的还是金侧妃。

可金侧妃的性情他深知,恃宠而娇、善妒刻薄、控制欲强,平时都是正妃纪氏宽容大度也懒得和她争,两人才相安无事,今天纪氏确有急事才把自己从金侧妃的院子里叫了过来,她是正妻,这样做也很正常。

以金侧妃的性情,还不知要闹出什么事来,就算她忍着不闹腾,肯定会以为自己和妻子有什么瞒着她,说不定自己一出门就会派人盯着,如果被她知道长生的事情不太好。

事情还没有查明,还不是公开的时机,她若知道即将有一名真正的嫡长女压在安阳前面,安阳只能做名符其实的庶女,内心一定很不甘心,说不定会闹腾开来弄得满城风雨,到那时自己和妻子就变得被动了。

纪王妃见他迟疑,立即猜到原因,心里一凉,淡淡地说:“我知道王爷犹豫什么。王爷也知道这些年我身体一直不好,所以府里内务才由她掌握,也从来不和她争什么抢什么,就是怕两人闹得不和王爷为难,若不是担心这个,我个正妻还怕妾室?她生了孩子怎么呢?难道孩子不认我这个嫡母反尊一个当姨娘的?传出去了不成了满朝的笑话?

本以为我让三分她就会安生,王爷也不用为家务事烦心,可王爷也知道她这些年何曾安生过?几乎无时不刻地想着取代我,明里暗里克扣挤兑,给了我不少气受,我知道王爷看重她离不了她,为了王爷能有安生日子过,这些我都忍心了,也懒得和她计较。

可现在我好不容易有了亲生的女儿,这些年她的儿女在府里金尊玉贵地养着,我那可怜的女儿受的什么罪呀?她平安活到现在让我能看到容易吗?她若还想着说些糟蹋长生的话,做些妨害长生的事,我是绝对不会放过她的!到时王爷可别怪我心狠!”

提起这些,淮安王有些羞愧,他陪着笑说:“我也知道这几年金侧妃有些事确实做得很过份,要不是玉瑶大度能容,我哪里会有安生日子过。你放心吧,长生是你的女儿,也是我的女儿,如果金侧妃在这件事上再做梗,我也不会放过她的,咱们说好了,明天早饭后我们一起去看她,金侧妃那里我会告诫她的。”(未完待续。)

第413章、父女相逢

“嗯,今天我不想在家里待着,娘来一趟不容易,她只是很多年前来看我时,在宫门口附近逛了逛,因为怕花钱还没有好好地逛过这京城,我逛街的次数也屈指可数,今个我精神不错,不如我们带上娘和太姨娘一起去逛街吧,如何?”

明净坐在对面看着长生懒懒地靠在榻上,扑哧一声笑了:“我才不上当了,让人家说我无情无义阻止人家和父母相见。你就忍忍吧,这件事总是要面对的,有了第一次见面,以后就容易相处了不是吗?”

长生白了他一眼:“别把自己说的那么好听,如果他们不是王爷和王妃,而且普通的百姓,甚至是下九流之人,你能这么热心吗?还不是想跟着沾光儿?”

“是是是,娘子,我肯定要跟着沾光是事实,但却绝不是为了沾光才找到他们的。而且我绝不是因为他们是王爷和王妃才这么热心,因为他们是你的生身父母我才这么热心,你可别冤枉我!”

长生憋憋嘴不说话,也明白自己是在冤枉明净。当初他何尝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家人只是偏远山乡的农夫村妪,也不一样从没嫌弃过。

“长生,我知道你从生下来就在周家长大,和淮安王并没有什么感情,要接受他们也有个过程,可我们第一次去淮安王府时,你也知道王妃无儿无女的苦楚,现在谁都看得到她是真心真意疼爱你的,我想淮安王也一样,你这样冷淡他们会伤心的。”

长生叹了一口气说:“我也知道王妃是真的很疼爱我,她简直恨不得把这些年积攒起来无处发泄的母爱一股脑儿倾到我身上,我想王爷也一样,他虽有别的儿女,但对我肯定也有一份怜子之情。

可在我眼里,他们只是两个可亲可敬的、有亲戚关系的长辈而已,我真的一时没法把他们当亲生的父母对待,甚至在我心里,他们还不如周家那个自私自利的老爹亲切和真实,和他们相对,我真的太尴尬了,面对他们的怜子之情我只想逃避,我很怕面对。

你带我出去好不好,不要把我逼得这么急好不好?让我慢慢接受这件事好不好?他们可能早饭后就要来了,我真的不想那么快面对他们、面对王妃厚重的让我喘不过气来的母爱,还有王爷的父爱,你们给我一点时间好不好?

他们没我这个女儿已经二十年了,也不在乎这一时的,真的假不了,只要他们真的是我的亲人,这份亲情绝不会因为我的逃避变淡的,我真的不想这么快进淮安王府,他们一定会理解我这份尴尬的,对不对?”

明净理解长生的尴尬和逃避心理,还是劝道:“王爷和王妃若来了,知道你为了躲他们跟我出去逛,还不指定多难受呢,这一天总要面对,不如早些见吧。

何况我想,王爷不会这么快接你进府的,宗室血亲不是谁想认就能认的,他得先暗查一番证实你的身份没问题才敢秉明皇上,皇上还会派人去查实一番,只有确信无误之后,才敢对外公布你的身份,所以这段时间不会让你进府的,王妃不过是陪王爷过来看看你,我想今天过后,他们为了避嫌是暂时不会来了,直到你的身份被确认。”

长生无语地点点头,她也承认,若不是身份忽然变了,她才更发愁呢,身为谢家妇,郡主府住不下去,太姨娘这里最多找个借口暂住十天半月,决不能一直住下去,又不能与老夫人分家住进裴家送的宅子和庄子里,他们又实在不想回谢宅居住。无家可归,那才是真正的心烦事。

昨天王妃不是说了,如果确认了自己的身份,自己就会诰封郡主的,到时就会有御赐的府第,那可是自己和明净真正的家,再没人敢对他们指手划脚了,以后的生活也不再是问题,且不说郡主的供奉,光是王府补办的嫁妆和王妃攒下的私房一辈子都享用不尽了,简直是一夜之间地位财富什么的都有了!

这等好事,她自己做梦都没想到过,简直就和中大奖一样稀罕和幸运,和此相比,那点小小的尴尬和不适又算什么呢?

“放心吧,道理我都懂,我会应付好王爷和王妃的,不过我想着既然真是自家人,就没有必要巧语善言,只需以诚相待就成,我知道该怎么做。这会反正没事,不如我去陪娘说说话吧,以后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呀。”

早饭后不多时,长生与周王氏还没有说几句话,院子里就有了喧闹声,应该是淮安王夫妇来了,想到自己占据了这具身子与她的亲生父母齐聚,以后可以尽情享受天伦之乐和荣华富贵,长生除了心虚还是心虚,总有一种鸠占鹊巢的感觉。

可如果不是自己代她活了下去,又有多少人要伤心?要断了多少人的念想?周王氏多年的心血白费不说,也就没有今日的团聚之喜来让慰藉淮安王夫妇了。

车子悄没声息地停在了宅子外面,这一次淮安王出行很低调,夫妻二人只带了包娘子和一个心腹长随,车夫和两名侍卫都留在外面。

屋里的人全部迎了出来,长生看着高大英武的淮安王和高贵美丽的王妃并肩向她走来,涌了一种奇怪的感觉,忽然间那种生疏感就消失了,心里隐隐地期待和激动起来,他们就是她在这个世上血缘关系最亲近的人,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亲情?

“长生?你就是本王那可怜的女儿?真没想到本王还能再见到你!快让本王看看!”

淮安王激动的声音都颤抖起来,来之前他还对这件事满怀疑虑,只是不忍伤妻子的心才陪她来这一趟,因为当年他亲眼看着那个可怜的女儿一生下来就脸色青紫双目紧闭,连半点气息也没有,直到他们临行前托周大嫂找个地方好好地埋了她,她都没没有哭出声让他们听一声,这二十年来做梦也没有想到她会活了下来。

可是再见到长生那一刻,他心里的疑虑全没了,他比任何人都确信这就是他的亲生女儿,他的妻子纪玉瑶唯一的女儿。(未完待续。)

第414章、佳女佳婿

长生亭亭玉立站在那里,容貌和神态与他的妻子年轻时那么相象,甚至发际线的高低和嘴角轻抿的样子都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年轻时的妻子柔弱单纯的象温室中娇贵的花朵,长生聪慧而从容,看起来更坚强更经起得风雨一些。

她绝不可能是周家找来的替代品。

淮安王贪婪地盯着长生,激动的热泪盈眶,似乎想把她同当年那个一生下来就没有气息的女婴联系起来,在今日以前,无论现在多少荣华富贵,多少儿女绕膝,都不能消解他当年的失女之痛。

那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寄托了他和妻子多少希望和美梦的孩子,却因家门遭祸差点天人永别,当年与今日,实在是大悲大喜。

“长生,当年你只有一只小猫那么大,你母妃千辛万苦生下你,你却连看我们一眼都不肯,就那么离开我们,害得我和你母妃难过了这么多年。

还好,你福大命大,居然死而复生,以后不会再让你受半点苦的!可怜的孩子,听说还做了八年宫女,我几乎每日进宫却不知道,那明明是你伯父的家,你却做了宫奴,还好还好,你都熬出来了!”

一旁的纪王妃见丈夫不再有丝毫怀疑,拳拳父爱让人看着心酸,心里又是幸福又是难过。

长生忽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第一次感觉到,这个高贵美丽的王妃,这个位高权重的王爷,确实是她的爹娘。

从前世到现在,她总共有三个娘,每个娘都是真心真意地疼她,还有三个爹,除了周家老爹有些自私偏心外,其余两个爹也都是真心真意地疼爱她。

就凭这份真心真意的疼爱,她也不该对他们冷漠和逃避,这些与荣华富贵无关。

一旁的周王氏抹着眼泪,推推长生小声说:“快去呀傻孩子,还等什么?他们就是你的亲生爹娘,当年为了你吃尽苦头的亲生爹娘!”

长生又转过头看看明净,明净坚定地说:“去吧,不要再犹豫,骨肉之情是假不了的。“

再看看太姨娘,他们都朝她点头,她不再犹豫,迎着他们走上前,轻轻跪下:“爹!娘!女儿不孝,一生下来就害你们伤心,又害得你们难过这么些年,女儿以后再也不离开你们,不但要好好孝敬你们,还要让爹娘把这么多年亏欠女儿的疼爱和温暖都补回来!”

淮安王夫妇相视一眼,悲喜交加,长生终于不再逃避他们,终于肯面对他们,也终于承认是他们的女儿了!纪王妃连忙就拉长生起来,嘴里喊着:“傻孩子,以后一切都依你!自家爹娘跪什么?膝盖多疼呀,肚里还有孩子,快起来让娘给揉揉!”

激动过后,淮安王更觉这个女儿实在是聪明懂事善解人意。做为宗室,他再怎么确信这个女儿是真的,也不能随随便便就认下她,好歹也要秉明皇上等过皇家派人暗查证实身份之后。

可今日一见他不能自抑地认了她,她也转变态度不再抗拒他们这对爹娘,可是皇家未确认身份,这件事就摆不到台面上,若被人弹颏皇上也很难做。

所以她有意忽略他们的宗室身份,没有称他们为父王和母妃,而是如民间一样称他们为爹娘,既全了大家的心意,又巧妙地避开了他们的身份,不让宗室的规矩破坏了今日的团聚之喜。

听安阳说她在谢家做过教养姑姑,想必才华也很出众,这个女儿虽未被他亲手养大,也未得他亲自教养,仅仅两面之缘,淮安王就确信,这个女儿是他所有儿女中最优秀的。

难为她,在那么多困苦和挫折中活了下来,还出落得这么出色,学到了这么多东西,真不愧是他的亲生女儿。

看他们激动的差不多了,明净上前大礼参拜:“小子明净见过王爷和王妃,早上凉,王爷和王妃莫如进屋说话?”

淮安王这才察觉只顾了女儿却忘了女婿,他拉明净起来,故做严肃地打量一番:“嗯,还行,配得上本王的女儿!”

明净笑嘻嘻地行礼:“谢王爷夸奖!”

淮安王佯怒道:“混帐小子!长生都认了爹娘,你还王爷王爷的,看本王不收拾你!”

心里却乐开了花,说实话,长生虽是亲生的女儿怎么都成,可她若果真落入平庸嫁了个贩夫走卒或三教九流的下贱之人,他这个王爷还真不知该怎么办,不提携他老脸无光也对不住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女儿,想提携又无计可施,真真让他为难。

还好,她嫁了乘龙快婿谢明澈的亲兄弟谢明净,人物出众、聪明能干、最关键他是名门之后,让他脸面十足,就是谢家暂时中落又怕什么,有他在,明净飞黄腾达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