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寅没照镜子,不知范榕这小模样又刺激到人了,念着前日韩子期对他的关照强忍着没有瞪他,只小小白了他一眼,“我说能走就是能走了。”

第一百章 高山流水(十一)

转行失败!

从男/宠侯爷转行为实力派武将的计划竟然失败了!

周寅坐在畅思阁里,看着四周那久违的精奢华丽略为惆怅。

他随着韩子期的大军凯旋回京,走到半路就被陛下派出的一队侍卫轻车快马先接了回来,又以便于太医诊治为由,连侯府都没让回,直接送进了畅思阁。

周寅对这种独断专行的安排也说不出反对之词,谁让他确实又受伤了呢!

卢太医确实医术高明,比军中的那个军医强无数倍;宫中也确实藏有不少奇珍药物,其稀罕珍贵的程度都是有银子也没处买的。

两个都是他急需,所以本打算转行做武将的周寅乖乖又住进了畅思阁。

昊禹这几月几乎要得了相思病,好容易把心尖上的范榕给盼回来,结果还是个能看不能吃——又受伤了!

昊禹原本对此十分郁闷,但是在把范榕接回来看到他那脸色苍白的憔悴摸样后,顿时由郁闷改为心疼,再顾不上别的,只一门心思地让他调养休息,赶快把身体养好是正经。

每日早晚两趟来畅思阁探望时也能做到坐怀不乱,只给当人肉靠垫,不涉其他会消耗精神对病人身体无益之事。

周寅对他这个表现还算满意,便不急着回自己的侯府,打算先彻底把身体养养好再说。

韩子期带着大军行进,比周寅的快马轻车慢了许多,直到半月之后方才抵达京城,大队人马被留在京畿大营,韩子期带着南征有功的众将领一起凯旋回朝。

这一仗的大胜对昊禹来说意义非比寻常,不但稳固住了南疆的局势,更震慑了越来越嚣张的忠义定边王陶冉,韩子期此战后威信大涨,官位也要再升一升,在朝中可以与陶冉分庭抗礼,互相牵制,终于能结束忠义王一家独大的局面,朝中各方势力平衡,陛下也终于能暗中松口气了。

因此在陛下授意之下,迎接南征将士们凯旋的仪式□□办得极其隆重,京城中好似过节般热闹接连欢庆了好几日。

周寅在畅思阁中自然是感受不到这番热闹,不过从身边伺候的小内侍与宫女们日益敬畏崇拜的神情中也能看出一二——慰思侯在疆场上的神勇无畏自然是由亲眼见到的将士们来宣扬最能取信于人。

这些天慰思侯范榕几乎没被南征归来的众将士吹捧上天,京城中的百姓都快把他当战神供起来了!

周寅有些惦记他在军中的那几个‘准徒弟’,只是在宫中见谁都不方便,便想搬回他的侯府,结果昊禹差点跟他急了眼,坚决不许走。

周寅瞪他,“旁人冲锋陷阵,保疆为国,回来必然受到封赏,怎么轮到我这儿,回来就变成被软禁了!”

昊禹赔笑,“哪有此事,爱卿这次受伤回来,朕都要心疼死了,你又不是不知道。”

周寅冷冷道,“所以要把我关起来?!”

昊禹觉得范榕说话声音虽不大,但语气竟隐隐有些森然,直觉他是真生气了,不由自主就要放低身段,低声下气哄道,“爱卿也体谅体谅朕,你这次离开了这许久,这大半年来朕日思夜想,夜不能寐,心心念念都是你,这好不容易回来了,朕自然想你多陪陪朕。”

周寅不乐意,“臣已经在宫中住了好些日,这里毕竟是皇宫,抬头低头,遇见的不是娘娘就是贵妃,我住着不习惯,也得回去歇歇。”

昊禹态度老好,“有人惹到爱聊了?别理她们,爱卿这次随军南征,立有大功,她们敬着你还来不及,就算有哪个实在没眼色,也有朕回头替你去狠狠教训呢,你安心在宫中再住段时日,等天气暖和些再回去。”

昊禹便算是一直宠爱范榕,但帝王的架子是不缺的,从来都是说一不二,能这样哄人是头一遭,周寅不得不给面子,况且他住在畅思阁这些天吃了无数的好药,太医院魁首卢太医一天十二个时辰随叫随到,也实在不能睁眼说瞎话,把此等超好的待遇硬说成是被陛下关了起来,遂无奈叹气,退而求其次,“那陛下帮我召两个军中的人进宫吧,我想见见。”

要按照陛下真正的心思,那是巴不得把范榕藏起来,除了自己,谁都不给看见才好,但他心里也明白,他在范榕那里已经犯了想将人软禁起来的嫌疑,这种事情肯定不能再做,否则后果难料,只得努力克制着自己。

堆起笑脸柔声道,“朕知爱卿最近养伤养得十分闷气,朕让人在军中找两个口齿伶俐性情风趣的来给你解解闷就是。”

两日后,陛下口中那个口齿伶俐风趣的人——韩大将军来了畅思阁。

周寅对昊禹的眼光很无语,心想这人要是能算口齿伶俐,性情风趣,那天底下大概就没有不伶俐风趣的人了。

韩子期到的时候周寅正在抚琴,因范榕本人对琴艺一道十分痴迷,所以周寅现在弹起琴来也分外投入,见韩子期来了手下的琴曲不停,只点点头,示意他稍等片刻。

一曲袅袅终了,他还沉浸其中,半天才从曲子的意境中抽回心神,开口招呼道,“怎么是韩将军亲自来了?这可委实不敢当。我还以为陛下会帮我召汪统领或是李参将来。”这两个都是性情圆滑,能说会道的。

韩子期不答他的话,凝目望着他说道,“你方才的曲子里怎么会有一股愤懑不甘之意?难道最近过得不如意?”

周寅一愣,“嗯?”随即一哂,“陛下开恩,特意让我住在这里疗伤,太医和内侍们照顾周到,畅思阁的环境更是一等一的好,怎么会不如意!”

他刚才弹的是范榕自己做的一首琴曲,谱曲的时候应该是刚被陛下弄到身边的那会儿,昊禹虽然喜欢他,但还远没有像现在这样情意绵绵,范榕虽然总冷着脸,但也不敢真的放肆,满心的羞愤只能诉诸琴曲,还不能凄婉得太露骨,否则被听出来也是一桩大罪。

所以这首曲子的寓意藏得很深,表面听来就是一首意境略为惆怅的普通琴曲,没想到韩子期一介武人倒能品出其中玄妙。

韩子期眼中多了几分不以为然之意,“你不用说场面话敷衍我,刚才明明听你弹的曲子里有一股无奈悲凉之情,”十分自信地道,“我肯定没听错。”

周寅微微耸肩,“韩将军想多了,这就是一首普通的阳春白雪之曲。”

韩子期自走进了畅思阁这一处精奢富丽到极致的所在就浑身不适,再看到那个曾经在大漠沙场上英姿飒爽的人在这个温柔乡中也待得安安稳稳,美得相得益彰,只在随手拨弄的琴曲中透出几分不甘之意,不由胸口发闷。

这不是他心中那个断袖,他心中的那个断袖潇洒自若,在大漠中也神采翩然,像只卓尔不群,桀骜盘旋的鹰隼,而非现在这个被关在金笼子里还看着挺惬意的金丝雀。

“范榕,就算你生得美若天仙也不应该在这里待得乐不思蜀。”

周寅把他那美得和画上的仙人有一比的眉毛挑起来,“韩将军此话怎讲?”

韩子期直言不讳,“不论你生什么样子,你都是个男人,男人要有男人的风骨,而这里是陛下的后宫,是女人待的地方!”

周寅好笑,“你怎么忽然想起来和我说这个?这事儿不是所有人都早有定论了吗,是我贪图荣华富贵,但又没本事博得功名,所以自甘堕落,走了歪门邪道,以色惑君,勾引了陛下,才能伴君左右,满朝文武大概私下里都是这般说的。”周寅说着淡淡的笑意里带上了丝讽刺之情,“韩将军难道不记得了?咱们上次在宫中打了一架不就是因为你满脸都是这个意思,连说出来都不必,看着实在欠揍。”

韩子期脸色稍变,随即坦然道,“那次是我不对,轻信了传言,我知你不是此等人。”

周寅,“那又怎样,人生在世并非自己过痛快就可以了,谁都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总有些要顾忌的亲眷家人。我爹去得早,无所谓;嫡母为人一般,总是欺负我娘,我也懒得理她;但兄长怎么总是同胞骨肉;况且我还有个亲娘呢,无钱无势,须得我照顾着行,哪怕只是为了她一个,天大的委屈我也得忍着。”

时人对尊卑礼法看得极重,就算有心中对嫡母不满的也绝对不敢宣之于口,否则定然会被唾骂指责,也就是周寅这个异类敢在别人面前这么说话了。

明明是有悖伦常礼法的说辞,韩子期自走进畅思阁就十分晦暗的心情却被这几句大实话说得好转起来。他素来看不起虚伪矫揉,装模做样之辈,周寅这样的言行看在眼中竟然无端称心。

忽然两大步跨到周寅面前,弯下腰来目光深深,“还道你有多少牵挂拖累呢,不就是一个娘嘛,我帮你把人接出来找个稳妥地方藏起来就是。”

周寅向后躲躲,警惕道,“我那侯府里全都是陛下的人,多少双眼睛盯着呢,想把我娘偷运出来可不容易,你无缘无故为什么要帮我这么大个忙?”

“不为什么,就是想看看没了这个拖累之后你还有什么借口非要留在这里。”说着满脸不喜地看看周围,仿佛这个雕梁画栋的所在是个多惹人厌恶的地方一般。

周寅,“你不怕惹祸上身?”

韩子期十分霸气,“这点事儿本将军还担得起。”

周寅道,“我是说你不怕我欠了人情要报答你?”

韩子期,“你是报答我又不是找我报仇,有什么好怕的?”

周寅含笑提醒,“我是断袖,若是欠得人情太大,心中万分感激之下说不定就会想要以身相许来报答。”

韩子期木然看他一会儿,“随你。”甩袖子离去。

周寅看着他那矫健的背影摸下巴琢磨:刚才好像看到韩大将军脸红了,真是百年难遇的奇景,没想到这么威武霸气的一个人竟然如此不禁逗。不过说起来,也是时候找个稳妥的地方把范榕的娘接出来了,如果韩子期能帮这个忙,就能省去他好大的麻烦!

韩子期做事雷厉风行,没过几日慰思侯的侯府中就传来消息,说是侯爷的母亲在园中走路时不小心被假山石绊了一跤。

这一跤摔得有点重,磕到了头,接连两天人事不省,连陛下都惊动了,特意下旨命太医院一个平日只给皇后,贵妃看病的院正去给诊治。

太医医术不错,去给扎了两针之后老夫人就悠悠醒转,只是留下了后遗症——有点呆呆傻傻不认得人了!

周寅于是对昊禹发了大火,定要回去看看。

昊禹这下也不敢再拦着,知道范榕的娘虽然是个小妾,在外人眼中一文不值,但在范榕眼里定然金贵,只得松口放行。

好在范榕只回去了几日便又回转,不等陛下派人去三催四请,就自行回了畅思阁,只是那脸色沉闷得很,可见他那个小妾娘的病情不容乐观。

昊禹提着小心问了问,才知道那女人头上的伤势是好了,性命无忧,只是因此犯了糊涂,见到范榕这亲儿子也连打带骂,且骂得颇稀奇。

一般人骂儿子,多是不上进,不孝子之类,这女人骂儿子则是不要脸,丢人现眼,辱没祖宗!

陛下不会劝人,但看脸色也知道心上人这回是气得狠了,不会劝也得劝,略为笨拙地轻抚周寅的后背,“病时的胡言乱语你别当真,她正糊涂着,肯定自己都不知说的是什么。”

周寅沉默不语,半晌才低声道,“都说酒后吐真言,我娘这病了之后说的应该也是真话,大概她心里一直是这么想的,只是隐忍不说罢了。”遥遥望着桌上一个青花笔洗幽幽道,“世事难两全,我只对得起陛下就好,对其他人只能尽力而为了。”

昊禹被他一句‘只对得起陛下就好’给感动到,接连几天大批的赏赐不断,每晚来看望的时候顾忌着范榕最近的心情肯定不会好,也能做到柳下惠般坐怀不乱,只随意说点趣话逗他开心。

周寅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便不再多理会昊禹,两只眼睛只盯着卢太医,卢太医不愧是太医院魁首,医术了得,最难得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虽然从来没接触过高深武功,但慢慢摸索着就能配出辅助周寅练御息功的药物,效果比曜菡师傅的御息丹不遑多让。

因此卢太医如今在周寅眼中是个天大的人才,每天除了把他开出的药方都硬性要过来珍藏外,就是对着他使劲琢磨,寻思着如何能将人从太医院抢到自己的属下,任期终身制才好。

揾鼎侯内,一个中年男子正面带忧色的和一个通身富贵气的老夫人说话,“那女人绝对是被榕儿掉包了,虽然模样有些相似,但细看就知道不是一个人。”

老夫人满脸不悦,“那女人是个什么低贱身份,不过是摔了一跤,哪里值得你亲自去探望?”

“她毕竟生了榕儿,出了这么大事儿我们都不闻不问那也太说不过去。”

老夫人一敲椅子扶手,“她本就是咱们侯府中的一个奴才,有什么说不过去!”

中年人苦笑,“那是以前,现在不同了,皇上对榕儿有多看重,您又不是不知道。”

老夫人恨恨哼一声,“和他娘一样不知廉耻,公然做这种事情!列祖列宗的脸都被他丢尽了!早就说这娘两儿不是好的,你父亲偏不听,在世时只知一味偏宠!现在好了,宠出这么个丢人现眼的东西!”

中年人正是范榕的长兄袭了揾鼎侯爵位的范桐,因为养尊处优惯了,反应不够敏捷,因此虽然赶紧踏上两步却没能拦住老夫人口出恶言,忙四周围看看,好在伺候的人刚才都被遣了出去,门帘也拉得严严实实,这才松口气,皱起眉头,“母亲慎言,榕儿本就对我们不满,这话要是再被有心人传到他耳朵里还不得立时翻脸!”

老夫人对家中这个小妾和小妾生的儿子本就深恶痛疾,不想老了老了反而要反过来顾忌这两人,心里如何能痛快?

黑沉着脸气了一会儿后才想起问道,“你刚说什么?那贱人被掉了包?榕儿想干什么?”

揾鼎侯揉揉额角,“我也不知道呢,”又亲自转去门外看了看,确定无人后才回来忧心忡忡道,“榕儿从小被父亲宠坏了,心高气傲的,这二年就算皇上对他恩宠赏赐不断,他心里只怕也是不愿的,我怕他这是要跑路啊!到时候皇上必然震怒,他倒是不管不顾地走了,我们这些亲眷只怕会成顶缸的。”

第一百零一章 高山流水(十二)

“那株玉楼点翠结苞的时候就看着和往年不同,结果开花时果然就大不一样,要繁盛姣妍许多——”

周寅对这话题实在没有兴趣,忍不住掩嘴打了个哈欠。

身旁伺候的吴槐立刻捧上一盏热茶,“刚泡的雀舌,侯爷喝两口提提神。”

周寅接过来,吹一吹,慢条斯理地喝两口,然后才对面前的中年男子道,“大哥接着说,那株花后来怎么了?”

揾鼎侯范桐的脸上不红不白,没有一丝尴尬,继续和声细语,娓娓而谈,“那是父亲当年最宝贝的一株花,还记得你小时候淘气,有一年那株玉楼点翠开花后没两日就被你给摘了个精光,父亲知道后脸都黑,但也硬是没舍得把你怎么样。”

周寅神情淡漠,“难得大哥有心,这点小事还能记得。”

这位大哥不知想起什么,前两年对他一直不理不睬,仿佛是打算老死不相往来了。这忽然又不请自来,滔滔不绝地拉起家常,这么会儿功夫就已经从侯府马厩里的几匹新马说到后花园中那株很有点岁数的牡丹,一副想要重修旧好的架势。

周寅不耐烦之余又有点佩服范榕这位大哥脸皮之厚!

范榕一个好好的侯府小公子落到当初那步田地可以说是拜他这位大哥一手所赐

!他大哥那时候但凡有一点恻隐之心,知道照顾照顾幼弟和庶母,范榕也不至于小小年纪就要凭着一手琴艺频频去点缀各王公贵戚家的诗酒宴乐,也就不会被一年也难得出宫一两次的陛下碰到!

“…母亲也很是挂念你,想要找个机会见见,我想着过几日皇后娘娘要在宫中设宴,母亲也在宴请之列,这正是个机会。”范桐还在慢条斯理说着。

周寅实在忍不住了,冷冷打断,“这就不必了,我不想见她!”

可惜揾鼎侯范桐依然像一大团棉花一样,被怎么对待了都不痛不痒,还在温温和和地说道,“到时如能向皇后娘娘讨个人情,让你过去和她见上一面也不错。”

周寅看眼吴槐,吴槐立刻上前道,“侯爷,到点钟该歇息了,卢太医可叮嘱过,您每天这个点一定要小睡一会儿,醒来再吃药,效果才好。”

揾鼎侯也不知有没有听出这是在赶人,满脸和气地起身,“那榕儿你好好休息,我下次再来看你。”

周寅对着他不紧不慢,迈着方步离去的背影直皱眉,“以前倒没看出,这人的脸皮竟有这般厚!”

吴槐伺候他久了,已经实打实和他成了一势的,这时便用自己人口吻劝道,“侯爷别这么说,揾鼎侯毕竟是您的兄长,维系着面子上的关系,日后有需要时也是个帮衬。”

周寅哼一声,“这种兄长不要也罢,我可不敢指望他能帮衬我,他不来害我就不错了!说实话,他忽然莫名其妙地跑来套近乎,我还真是有点担心其中有什么问题。”

这话说完没几天,周寅就发现自己乌鸦嘴了。

皇后被昊禹冷落许久,本来已经有点心灰意冷,以为自己这是彻底遭了厌弃,被陶贵妃取代是迟早的事儿。谁知范榕回来后,陶贵妃也跟着被陛下冷落到了一旁,原本明争暗斗,拼得你死我活的两个女人没过多久便因同病相怜,同仇敌忾而尽释前嫌。

昊禹对陶贵妃翻脸的速度快得简直堪比翻书,昨日还温柔宠爱,今日接到南征大军的捷报后,脸一抹,立时变得冷淡骄矜,再不去理陶贵妃了!

陶贵妃自然也知道这和她哥哥忠义定边王不再是陛下唯一能倚重的武将有关,但总觉得自己入宫伴驾多年,陛下对她总有些情意,就算不用再看忠义王的面子偏宠她,那也不至于就全然的不理不睬!

宫中个个都是人精,陶贵妃忽然失宠自然全都看在眼里,随之踩低碰高,落井下石的事情也就跟着出来了。

陶贵妃性情娇纵跋扈,在家时受父母兄长宠爱,进宫后更是风光无限,连皇后都被她压一头,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险些气掉了半条命!

思来想去,问题只能是出在慰思侯范榕的身上,自从范榕回来后,陛下去后宫的次数锐减,每日早晚的那点空闲全都消磨在了畅思阁。

有了共同的敌人,皇后这个最碍眼的人在陶贵妃的眼中也变得没那么讨厌了,当着众人与皇后说话也不再夹枪带棒刀光剑影,反而多了几分亦真亦假的亲热。

甚至看到揾鼎侯府的老夫人在宫宴上让皇后为难也能站出来帮衬几句。

皇后示意众人不必拘束,自行饮宴,自己起身更衣,离开前朝陶贵妃丢个眼色。

陶贵妃用帕子沾沾嘴角,娇声道,“这酒喝着香香甜甜,十分清淡,后劲却足,我才喝两杯怎么就浑身冒火一样热。”

旁边有位姓赵的妃子,平日里温温柔柔的总是一副厚道样,这时便接口道,“姐姐大概是穿得厚了,再被酒劲一催,就会觉着热。”

陶贵妃一直不喜欢赵妃,这次照例在心中暗骂一声‘装模做样’然后才笑盈盈起身,“妹妹说得不错,我早起看天气不好,是穿得厚了些,这就去换换吧。”

尾随着皇后来到避人处,“有事?”

皇后道,“揾鼎侯府的老夫人非得让本宫帮她召慰思侯来见一面,此事有些蹊跷,妹妹觉得呢?”

陶贵妃撇撇嘴,直言道,“范榕是揾鼎侯府的庶子出身,据说老侯爷刚过世的那段时间这位老夫人对他们母子打压得很是厉害,估计是那会儿把*害得够呛,现在怕范榕和他们翻旧账,上赶着来示好呢。”

皇后点点头,“妹妹说得有道理。”

陶贵妃不耐,“你理她呢!”

她娇纵惯了,说话有些没轻没重,自己没觉得对皇后无礼,皇后听在耳中却不舒服,扭开头朝无人处皱皱眉,再转回来又是那副对自己人的亲厚模样,“这等人是不值得一理,不过我忽然想起也许能借她这个由头打压一下慰思侯在宫中的嚣张气焰。”

陶贵妃疑惑,“姐姐的意思是——?”

皇后道,“不管皇上再怎么宠爱,慰思侯终究是个男子,住在后宫之中其实是十分不妥,我一直以来也是尽量约束后宫嫔妃不要与他有什么纠葛,免得闹出丑闻惹皇上烦心——”

陶贵妃不等她说完便一拍手,“不错,这次是他的嫡母硬要把他叫到这个女人成堆的地方来,万一闹出什么事儿也怪不到咱们头上!”

皇后微微点头,“妹妹真聪明!当真是举一反三,只是,慰思侯是个精明人物,就算本宫宣召也未必肯来,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陶贵妃出身世家,父兄皆是武将,有点看不上皇后这肉肉吞吞的做派,不耐烦打断道,“机不可失,从长计议只怕来不及,姐姐将此事交给我就是。”

第一百零二章 高山流水(十三)

揾鼎侯府的老夫人在后半日的宫宴上出了点“风头”。

先是坐在席上眼圈发红默默啜泣,后来干脆捂着心口脸色煞白,让人担心她马上就要一口气上不来厥过去了。

进得宫来却做出如此行径本是大大的失仪,但皇后身边的两个妃子却一脸同情,都道老夫人年纪大了,思念幼子而不得见,让人看了也要跟着心酸。

皇后跟着点头叹息。

众人看了这架势自然也看清楚了风向,纷纷跟着叹息老夫人舐犊情深,再作势抽出丝帕跟着抹抹眼角。

陶贵妃边用一条桃红色的丝帕假装抹眼角边叹道,“我虽没有孩儿,但看到这般思子心切的情形也要跟着心酸,忍不住要替老夫人向皇后娘娘讨个人情,您就宣召慰思侯来这里和老夫人见上一面吧。”

皇后一派雍容端庄,不会轻易为众人的求情所动也不冷情武断,而是有些迟疑道,“不是本宫不近人情,只是此事有些不妥。”

又有两个妃子出来娇声说情,请皇后看在老夫人这么大年纪的份儿上行个方便。

皇后依然十分为难,满脸犹豫之色,直到揾鼎侯府的老夫人都快装不下去,不停偷眼去看陶贵妃,陶贵妃也频频地向她使眼色,皇后这才觉得表面功夫做得差不多了,松口答应下来,命人去请慰思侯范榕过来见见母亲。

周寅和那老太太情谊一点没有,仇怨倒是有不少,因此一口回绝,“不去!”

皇后派来的内侍一愣,抬眼去看侍立在周寅身后的吴槐。

吴槐面无表情,心想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这位侯爷就这脾气,跟皇上说话时都经常这样,更何况皇后了。

只不过皇后毕竟是皇后,就算是一个已经被皇上冷落得快进了冷宫的皇后也不好当众驳了她的颜面,否则被有心人揪住了就是一个大把柄。

吴槐只得让来传话的侍从先在一旁等着,自己小心翼翼地去劝侯爷走一趟,只当是散步了。

好话说了一车,吴槐觉得自己嗓子都要冒烟的时候,周寅才丢下手中的曲谱,懒洋洋起身,“好吧,去看看也无妨,就怕皇后那边的宫宴已经散了,我白跑一趟。”

旁边那小内侍等得都快哭了,总算听他松了口,连忙道,“没散,肯定没散,都等着您呢,我引侯爷过去。”

吴槐虽然劝周寅去一趟,但也知道后宫水深,不得不防,因此跟在后面低声道,“这事有点蹊跷,侯爷千万小心谨慎些,我这就派人去报给陛下知道。”

周寅埋怨,“非得让我去的是你,这会怕其中有诈的也是你,你烦不烦!”

吴槐欲哭无泪,自叹命苦,伺候了这样一个甩手掌柜不说,还总是出力不讨好,自己替他多操着心,竟然还被挑剔出错处来了。

等周寅慢慢吞吞过去时,天色已经不早,没有时间再让揾鼎侯府的老夫人使劲上演母子情深的戏码,她自己估计也乐得省去了这一环,只急急忙忙将周寅拉到自己席上,神色僵硬的说了几句周寅和她都觉着十分肉麻的体己话,再给倒了两杯酒让喝了暖暖身就放他走了。

周寅虽然在宫中住了不少时间,但从来都只待在畅思阁中,极少出来溜达,因此很多地方都路径不熟,须得有人引路才行。

吴槐生怕有人在这上面做文章,引了慰思侯去不该去的地方,早早就派来一个叫方桥的小内侍接周寅,这个方桥是吴槐一手带出来的徒弟,向来行事稳妥,对宫中各处的路径也熟,派他过来吴槐最是放心。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行事稳妥的人这回也出了差错。

方桥走到半路上忽然满头冷汗地捂住肚子走不动了。

周寅问,“你吃东西不小心,坏了肚子?”

方桥摇头又点头,“今日不曾乱吃过什么,只是刚才遇到个相熟的内侍,看我赶过来跑得满头汗就偷偷给了盏凉茶喝,大概是那凉茶太凉——”话没说完就捂着肚子呻/吟一声,“侯爷恕罪,我实在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