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掌嘴!”杨氏也是有备而来,知晓夏暁是个棒槌,她嘴都懒得动。

夏暁见势不妙一脚踹倒了包厢屏风,发出嘭地一声巨响。

巨响刚一落,二楼走道尽头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听着似乎有好几个人,慌慌张张的,还伴着不同人惊呼。店家急冲冲推门而入,进门还没看里头剑拔弩张,张口便嚷:“出了何事?怎么回事?”

与此同时,外头听见动静的人,也围在了门口。

“快来评评理啊!”

见抓她的几个婆子吓愣住了,夏暁趁机跑到门口,凄惨地揪着脸:“知府太太她,见我家相公丰神俊朗,想把她女儿嫁与我相公。竟一早带着四个嬷嬷来与我相逼,叫我选是药死还是休弃…”

此话一出,一片哗然。

杨氏捂着胸口,差点没背过气去:“胡说八道!你胡说八道!”

抖着手,她指着一脸悲苦向众人诉说的夏暁大怒:“给本夫人抓住她!我倒是要看看,偌大幽州城,是谁给你这个胆子信口雌黄!!”

四个婆子忙回神应是,撸了袖就要过来。

夏暁没料到杨氏也是个狠的,这么多人在也敢动手。几个婆子迅速围过来,她左右看了没地儿可窜,慢慢被堵了在门角出不去。

啧!要挨打了!

果然下一刻,其中一个婆子便扬起巴掌就要扇她。

夏暁眼一闭,心想可怜她这身细皮嫩肉,这下脸怕是要肿半天了。谁知等了许久,巴掌都没落下来。

四下里,莫名静了下来。

然后,她就听熟悉的男声冷冰冰道:“光天化日之下肆意欺辱平头百姓,知府太太真是好大的威风!”

李嬷嬷趁机挤进来,将夏暁护在了身后。侍剑侍墨抱着剑走进来,两人那身高马大气势冰冷的模样,立即就吓退了一帮人。

夏暁心一松,乖乖地躲在几人身后。

周斯年非常生气,十分生气!小地方的人竟是如此浅薄。

世子爷原也与夏暁所想一致,好歹是知府官眷,即便心中不齿面上也是要重官声名声的。自己口出恶言遭了罪,夏暁就是举止过了些,也合该她们自认倒霉,夹好了尾巴做人。

却没曾想到,这杨氏会如此猖狂,怕是觉得天高皇帝远,没人治得了他们!

“赵夫人。”清雅的男人满脸冰冷,说出来的话尤为讥讽,“昨日周某已然告知过。周某家中已有娇妻,谢绝夫人好意,夫人不是早已知晓?夫人今日此举何意?领了这一帮子人来找内子,这是逼迫?”

世子爷开口不疾不徐,自有一番气度令人信服。

他这话一说,更是坐实了杨氏逼婚的名头。

杨氏怒急,经过昨日一遭,她早已下决心,任女儿哭断了肠,也是不会叫她家明珠屈尊降贵。这样子没规矩的商户人家,根本不配她们提携。

“一派胡言!”

杨氏站起身,直将方几上的杯盏碰的砸落在地,“我赵府千金金尊玉贵,哪里会看得上你!”

可任她怎么叫嚣,外头看客也是不信的。看看人家小夫妻两都这般诚恳作态,且那公子一看就人中龙凤,心想知府姑娘果真是不要脸!

门口人越积越多,大家具是不敢明言,只低声交头接耳。

那嗡嗡的场面,指摘得杨氏怒火攻心,一时话都说不出来。

说也说不出,动手怕是不会占便宜。杨氏也不愿在继续纠缠,捂着胸口厉喝一声‘走’,便领着四个粗壮的婆子迅速离去。

只是人走了,闲话却留下了。

流言传得太快,也不知是幽州城太小还是怎地,不过半日的功夫,客栈里的这出戏码就传遍了城内。经了不少人口传说,故事自是变了个样,那话是越说越恶毒。

外人直说,知府家姑娘跋扈,看中旁人相公。知府太太狠毒,为全女儿心思,亲自领人去灌了那公子的娘子毒酒。谁知那公子与娘子恩爱情深,急急赶回得知真相,更是死活不从。如今那公子娘子中毒颇深,也不知救的回救不回。

众人听得唏嘘,一时又是感慨夫妻情深,又是暗恨官家太太狠毒。

当日听闻流言的赵知府差点没气死。憋不住火,在衙署就砸了好几套心爱的白玉茶具,回了府邸,更是指着杨氏就一阵怒骂。

这无知蠢妇!他升迁在即,路子都打点好了就指着这两年的功绩上位。这等为官不仁的话一传出,他那高升之路就要砸她们手上!

杨氏却不以为然,幽州城都被他赵家管制的犹如铁桶一般,谁胆敢把话往外递?更何况,京城那位大人还指着他们这头的私盐路子搂银子。断了他们就等同扔了钱袋子,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赵知府指着她,狠狠一巴掌就扇下去:“闭嘴!谁准你挂在嘴边!”

教训了杨氏,他想想还是不行。

于是第二日一早,他领了城内最好的大夫,亲自去周斯年几人落脚的客栈。

当众之下替杨氏道了歉,他姿态放得低,一副又愧又悔的模样:“都是本官教导不严,老妻一片爱女之心这方才行事有欠稳妥,请二位见谅。”

说着,他示意大夫赶紧去给看诊:“贵妇夫人病情如何了?这位是城内春晖堂的大夫,妙手回春,定能救回贵府夫人。”

只是夏暁还在睡,李嬷嬷站在门口拦住,不叫他们进门。

赵知府有些恼,但百姓都在看着,他也不好强求。

忙又递给周斯年一个请帖,说是三日后,赵家府邸要办一场南北商船的宴会。听闻周公子也行商,若是得空的话请不必客气,准时来。

赵芳的眼神意有所指,世子爷眸子一闪,伸手接了。

周斯年翻开帖子看了眼,淡淡一笑,“内子已然好转,还请赵大人放下心。”

合上请帖,转头递到侍墨手中,他态度明显又缓和许多:“赵大人的好意,周某心领了。届时商会,某定会准时赴宴。”

赵知府见他知趣,和善地笑了笑,拱手便告辞:“既然如此,那本官便告辞了。”

周斯年点头,示意他请。

含笑地出了客栈,上了马车赵芳的脸便拉了下来。

陪同他过来的师爷不解,是不是勋贵身份还不清楚呢,有必要这么小心?他很有些不忿:“大人,就这么便宜那小子?南北商会里的东西可是实打实的,叫那小子随便巴上一个就不得了啊!”

赵芳冷冷瞪过去一眼,师爷闭嘴了。

周斯年负手立在厢房的窗边,幽沉的眸子静静看着下面,直到地下那马车渐渐走远…

第28章

春风一过, 纷飞的柳絮已停, 京城已近六月。路边的树叶由青变黄, 草叶茂盛。温热的夏风吹过, 看着越发青翠欲滴。北方素来春秋短,冬夏长。惹人恼的蝉鸣还未至, 京城却早有烈日炎炎, 提前迈入了暑季。

将近正午时分,街道上行人往来匆匆,两侧的商铺里店家懒散地打着瞌睡。夏青山仰头看天, 刺眼的日头照得人心浮躁。

这是自他清醒以来,头一回独自走出家门。

南柯一梦,梦醒时, 家中境况物似人非。对着夏老汉日日无声的指责, 夏老太背地里抹泪伤怀, 夏青山心里又苦又涩,着实说不出辩解的话。

因他一己之私, 家中姊妹离的离散的散,罪难消!

现如今即便父母不提起,他自己也日夜寝食难安。

紧了紧身后的背篓, 夏青山将一早劈好的柴送去卖。

不求得多少银两, 只为一点心安。

穿过巷子, 再过两条街有家专门收柴火的店家。

夏青山闷着头走, 步子迈的大, 姿势很有些僵硬。

大底身为读书人, 自小又没做过这类的事,他心境上转寰不过来。头一回一身不体面的短打又背了脏兮兮的柴,他心下还是难堪的。

走到路口要穿过巷子时,夏青山疾行的脚步顿住了,有点下不去脚。

这条巷子里住的,都是跟他一样进京赶考的寒门学子,曾经他还被邀请去家中做过客。彼时夏青山在寒门学子里头风头无两,因此做派也尤为傲气。

然而秋试张榜,他名落孙山。

这帮寻常捧着他的人,也是后来用尽了丑恶嘴脸奚落他的人。夏青山受不住,心境遭受重创,自此才一蹶不振。

如今回头再看,即便心中明白,他对这条巷子仍旧心存怯意。

作了好一番建设,鼓起勇气疾步走。

夏青山边走边嗤笑自己软弱,脚下不受控制走得飞快,只想尽快穿过巷子。

只是人刚行至巷中,迎头撞见四个熟悉面孔。具是身着青色长衫,头戴纶巾的读书人打扮,其中一两人身后背着书筐子。

夏青山有一瞬的窘迫,忙低下头佯装不认识,却不想还是被发现了。

四个书生籍贯也是徽州,与夏青山是同乡。

夏青山在徽州读书人当中很有名声,具是传他天资聪颖。四人也自负学识渊博,心中自然是不服的。可因着籍贯相同,往年与夏青山往来也算亲密。

他们此次也未中第,如今滞留京城,等着三年后再考。

“瞧瞧这是谁?”

一个身着青衿的细长眼书生头一个开口,他拦在夏青山跟前,嘴角挂了几丝轻慢的笑意:“子重兄怎地会这般打扮?这是作甚?去卖柴火啊?”

子重,是夏青山恩师为他取的字。

因着同出自徽州,又是同期赶考。相互之间念着同窗之谊,为表亲近之意,相处时候从来都是以表字相称的。

细长眼书生私心里,是最不服夏青山的。

在他看来,夏青山不过是心高气傲的愣头青,一个被人吹嘘了两句就飘起来的蠢货。可当初为了融入交际圈子,得到帮衬,他是违心说了不少捧这蠢货的话。

现在想想,还觉得意难平。

“家中困难?”

细长眼书生意味深长地打量着他身后柴火,语重心长劝说道,“子重兄你也是,即便不曾中第你又怎么能这般作贱自己?好歹是有功名在身,你也该讲些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才是!”

刚一说,他身旁鹰钩鼻的书生立即扯了扯他衣袖,示意他别说。

细长眼书生才不予理会,手一摆挥掉下那人的手:“难道我说的不对?我等读书习字,怎地能学那些市侩做派,瞧瞧子重兄这副打扮。”他痛心疾首,“真是丢我等读书人的脸面!”

夏青山低着头,握着背篓的手都捏的发紫,抿着嘴没说话。

鹰钩鼻看着,眉头却是皱起了。

夏青山原本是他们一行人中最有灵气的。现下如此落魄,不说旁的,这也算是徽州的一大遗憾。他们作为同乡又是同窗,不拉扯一把已然无情无义。若还要故意说这些落井下石的话,那行径也太过卑劣了!

鹰钩鼻这般想,另一个四方脸的书生却十分赞同细长眼书生。他看着低头不说话的夏青山,脸上极快地闪过恶意。

照他的想法,恨不得几句话将这人踩到泥里才甘心呢!

“思儒兄若这般说,那可不太讲理了呢!”

四方脸推开鹰钩鼻,凑到夏青山跟前打量他。见他即便如今消瘦如骨了,还一副清隽秀逸的模样。默默恨得咬牙,这等相貌若是一同进了殿试,旁的不多说,圣上定会一眼就看中他。

于是他笑了下,半是感叹半是遗憾的口气道:“子重兄自脚踏入那等销金窝便败尽了祖产。你这般说,难不成叫夏家的两位上人也陪着掐紧了脖子不活?”

此话一出,夏青山的脸都灰白了,唇色褪尽。

最不愿被人提起的,夏青山这些日子都捂在了心口。可这些人,却偏要字字句句往他心口上扎刀。

四方脸的见状,眼睛高兴的都眯了起来。

他状似可惜的拍了拍夏青山肩膀,摇着头叹气:“也是那帮子人坏心害你。若不是他们恶意鼓动,子重兄又怎么会误入歧途?”

四人角落里站着唯一的清秀桃花眼书生,面露担忧。

他往日是去过夏家最多的,比起其他三人,真心还是有些的。见四方脸说得夏青山都要倒下去,他连忙打断了话:“子重兄可还好?可是还赶着去送东西?瞧着脸色很差呢,若不这样,我送你过去吧?”

说着,他不给人反应的时间,推着摇摇欲坠的夏青山就往巷子外头走。

“名之兄你们先回吧。”清秀桃花眼扯着夏青山的背篓,想往自己身后背却没能扯下来:“我观子重脸色不好,一会儿送完柴火,再将他送回家中。大约要耽误些时候,你们自去吧。”

夏青山脸上灰败,走起路,脚下都踏不稳。

桃花眼看得忧心,想了想,问了一句:“子重近两年来,可还有做过文章?往日就数你学识最深厚,近来可还用心记着?”

夏青山已经两年不曾碰过书本,被问得哑口无言。

“我,我…”

长时间未曾开过口,夏青山的嗓子低哑至发不出声。

桃花眼书生其实也知晓他聪颖,拍了拍他的胳膊,觉得不管怎么找他都该劝上一句,否则太可惜了!

“子重现如今醒悟也不晚。”桃花眼拧了拧眉,想想一年还是挺紧的。但话都到了这个份上,他硬着脖子劝,“离下次秋闱还有一年,凭着子重你的资质,只要你沉下心学,定还能再赶上来。”

然后,又补了一句:“唔…若是还不中,你再等上三年也是等得起的。”

夏青山被他说得,神魂都僵滞了。

像是阴云密布的天空被光撕开一小片口子,照进了点点光。恍惚间,他有种啼笑皆非的荒唐感。

是啊!一次不中,不代表次次不中!!若是他沉得住气,等他个三年再上也未尝不可?

可是,为何他就是钻了牛角尖,霍霍了一家子人呢?

脚下有千斤重,夏青山迈着沉重的步子,心却跳得要飞出胸口。

愧疚又重燃希望的心绪顿生,纠缠不宁折腾不休,他是一路恍惚地看着桃花眼跟收柴火的店家攀谈讲价,替他卖了柴火,又替他收了钱,一句话都说不出。

送他回住处的途中,桃花眼一路担忧地跟着出神的夏青山。

纠结了老半天,终于在快到夏家门口之时,他开口问了:“子重,不知夏三姑娘可曾找回来?”

桃花眼书生低着头,有些难以启齿的模样,“听闻夏三姑娘被赌场打手抢走了,你可曾打听过,她在什么地方?”

那个美丽又柔弱的姑娘,不知会不会正在哭…

夏青山顿时犹如当头棒喝,整个人都被钉在原地。

桃花眼急得不行,既然问出口了他也不打算隐瞒:“夏三姑娘是个极好的姑娘,心地善良,灵巧过人。若是能找回来,若是还能找回来…即便她遭遇了不幸,我,我也愿意求娶!”

回答他的是夏青山发抖的背影,以及一片死寂。

说出口这般大胆的话,桃花眼有些羞。他顾不得看夏青山的反应,仓促地拱了拱手便疾步往回跑了。

夏青山在烈日下站了许久,身上冰凉凉的。

直到脚底开始站不住,他才如幽魂一般踏进了家门。

…他不能在混下去,他真的不能了。他还有三妹的下落要打听,不仅三妹,他幺妹怕是也在等他撑腰,他必须得立起来!

夏青山整个身子都在抖,从心底涌上一股气,激得他刷一下站起来。

他想通了,他真的想通了。

于是,立马爬起来跑去翻箱子。那些被他压在箱底的书本,他都一一翻了出来。

百无一用是书生,既然他从小到大除了读书习字其他什么也不会,那再重头学做其他也是无益的。干脆下定了决心,将书读到最好!

第29章

幽州城的南北商船宴会, 比世子爷预料中更盛大。这么说, 并非是此宴会的场地大来客多, 而是来人具是名头不小的船运商家。

周斯年来的十分早,一进门便端坐在角落里静静地品茶,耳边听着门童点贴。随着来客的名头一个个报上来, 他浓密的长睫也静静垂了下来。

这个赵芳, 不能疏忽大意呢…

宴会的场地在赵府后花园,灯笼案桌俱已摆好。只是时辰还早,离正式开宴还有两个时辰,于是早到的来客都在偏厅饮茶等。自然,这也是宴会主人刻意的安排, 特地空出时辰给来宾私下详谈。

府邸的主人赵芳并不在,由着赵芳的妻兄杨明志帮着照顾。赵府的下人安静地守在案几旁, 适时伺候着茶水,有条不紊。

因着来客之间彼此熟识,众人都一副自在模样,相谈甚欢。

此次除了周斯年以外, 还有五个生面孔,此时正热切地跟这些前辈攀谈。这也是寻常事, 做商船这一行的,年年有新人出头,这些事儿来客们早已习以为常。只是世子爷生的显眼又安静, 倒是引得不少注目。

“这位公子到的好早。”

一个络腮胡的富态大汉见周斯年端坐一旁, 骨子里透露着清高, 来了些兴趣开口攀谈,“胡某观公子你颇有一番气度,不知家中作何等买卖?”

络腮胡大汉是闽州胡家帮的当家胡江,周斯年早做过了解。此人做水路生意已有不少年头,手下掌握着幽州至中部赣州一代水路的船行。

从他一进门,他便一直注意着这人的动向。

现下见胡江过来,世子爷眸中暗芒微微一闪。忙放下茶盏,拱手:“胡当家有礼,周某家中做古董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