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剑架在小侯爷的脖子上,院外的人哪里敢阻拦,只眼睁睁地看着幼桐叫了俩马车,狠狠地将小侯爷扔进车里,自己一甩鞭子,迅速地离开了庄子。

那小侯爷倒是没骗她,出了庄子后,外头是一片山林,密密麻麻的大树林立,几乎将林间的小路遮掩住。这小路极难走,马车一步三颠,只差点将幼桐中午的饭菜都给颠出来。她还算好的,车厢里的小侯爷被她一甩手扔进去的,身子都是个歪的,这路上马车又走得快,险些将他浑身的骨头都给颠散了。

山里天黑得早,走不多远,夜色就己渐渐笼罩,只依稀从枝叶间透出些淡淡的月光来,几乎看不清路。小侯爷在车里大呼小叫着要幼桐停车,说是前面不远路不好走,一不留神就会掉下悬崖。

幼桐也不知该不该信他的话,一方面又怕有人追过来,另一方面这山林里地势本就复杂,一个不留神就要人仰马翻,这大晚上地赶路,的确十分危险。想了想,幼桐心生一计,一勒缰绳将马儿喝停了,下车解下马儿身上的套索,一翻身就爬了上去。

马车里小侯爷已经听到了外头的动静,挣扎着挑到车门口探出脑袋来,见她上了马,立刻猜到了她的意图,顿时高声叫道:“你要做什么?喂,你不能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喂,好歹把绳子给我解开啊”

说话时,幼桐已经一甩鞭子跑了老远了。

跑了大半个晚上,胯下的马儿已经有些撑不住,幼桐无奈,只得先停下,就着淡淡的月光寻了个还算平坦的地方坐下。她的伤尚未痊愈,加上吃了好几天的迷药,身体本就虚,方才提着一口气才跑了这么远,这会儿猛地松懈下来,一靠坐在地上就沉沉地睡了过去。

第二日早上,幼桐是被冻醒的。林中原本就比外头凉,这都已经十月底了,寒意更是透骨,幼桐尚未睁眼,就狠狠地连打了好几个喷嚏。欲起身,面前却一黑,脑袋像灌了铅似的沉,迷迷糊糊地根本没发走,探手摸了摸额头,滚烫。

 

幼桐心知自己这是又染了风寒,正赶上身上又有伤,于是气势汹汹地一发不可收拾了。想着身后怕是还有人追,若是再被他们逮回去,想再逃走就难上加难了。幼桐一咬牙,扶着身边的树缓缓站起身,环顾四周想寻回自己的马。可看了半天,却丝毫不见那匹马儿的踪迹,这才猛地想起昨晚上自己实在太累,似乎根本就忘了把马儿给拴上。

这可真台了那句“屋漏偏遭连夜”了。幼桐无奈,只得技了根和手的棍子撑着,一步一步艰难地顺着小路超前走去。

也不晓得走了多久,更不知道跌倒了多少回,幼桐走出林子的时候浑身已经汗得透湿了,身上的衣服简直可以拧出水来,发髻早己散开,长长的乱发披散在肩头和后背,拈满了泥土和树叶,满腔泥污,要多狼狈有多狼狈,便是她自个儿,怕是一时半括儿也认不出自己来。

倒下去的时候,幼桐仿佛听到有人叫她的名字,熟悉而陌生…

 

再次醒来已经是三天之后,幼桐吃力地睁开眼,只觉得脑袋痛得快要裂开,浑身上下连个手指头都没法动,喉咙里仿佛堵着什么东西似的简直没法呼吸,一提气,胃里又顿时翻滚起来,恶心得想吐。

 

喉咙里渴得简直要冒烟,幼桐眯起眼睛朝四周看了看,见床边的案几上放着壶茶,便费尽了力气伸手过去想倒杯水喝。才一动,就牵动了身上的伤口,顿时痛得发出“呲——”地一声。

“小姐您要喝水吧'”有人听到声音,急急忙忙地从门外冲进来,将手里的汤药放在一旁,赶紧倒了杯水进到幼桐唇边。

冰凉的液体自喉咙而下,一路流淌进胃里,幼桐这才好受了些,轻轻地出了口气,费力地问道:“这是哪里?”

“小姐您不认得我了?”一旁伺候的丫鬟小声道:“奴婢是杜鹃啊。”

“杜鹃?”幼桐恍恍惚惚地抬头看了她一眼,只觉得有些面熟,可怎么也想不起来到底在哪里见过她。

那叫做杜鹃的丫鬟抿嘴笑了笑,小心翼翼地扶着幼桐躺回床上,小声提醒道:“奴婢是厨房刘厨娘的女儿,后来在老爷院子里做些洒扫的括儿,与小姐见得少.所以小姐才不记得了吧。”

 

幼桐这才终于想起了她来,“杜鹃——”她面上泛出淡淡的笑意来,小声道:“我想起来了,我走的时候你都还没长开,个子小,现在漂亮了。”

 

杜鹃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上前给幼桐掖了掖被子,柔声道:“小姐您病得厉害,在床上睡了好几天,大夫都说怕是要熬不下去的,幸好您醒过来了。”

幼桐却是迷糊,皱眉问道:“你不是在钱塘的么?怎么——不对,我这是在哪里?”她依稀记得自己晕倒在路边,之后发生了什么,便再也记不清了。想起当日也是晕倒后被吴小侯爷给抓了回去,这此不会也这么倒霉吧。

 

“这里是客栈呀,”杜鹃回道:“老爷带着我们去京城,结果在路上居然遇到了小姐您,大家都吓坏了。当初小姐落水,我们都以为小姐您溺死在了水里,没想到您竟然还括着。老爷都惊得好半天没说出话呢。”

“老爷?”幼桐险些没茬过气去,真是不想来什么偏来什么,她好不容易才离开了余家,只盼着这辈子都不要跟余老爷见面了,没想到,这阴错阳差的居然还能遇到。想想自己母亲郁郁早死的悲剧,幼桐心头顿时又升起一团怒火,恨不得立到冲出去寻余老头子大骂一场,狠狠地出一口恶气才好。

“他人呢?”幼桐板着脸问道。

杜鹃不晓得她为何忽然变了脸色,一时有些愣愣地不知该如何反应。以前在钱塘的时候,幼桐是出了名的温柔懂事,钱塘城里,谁不说余家大小姐知书达礼,温文贤良,平日里待人极是客气,便是对着府里的丫鬟下人也是和颜悦色,不曾大声说一句。而今忽见她眼中一片冷冽,杜鹃自然有些不习惯。

 

呆了好一会儿,杜鹃这才想起方才幼桐问她的话,慌乱地回道:“老爷方才出去了,怕是要晚上才能回来。等他回了,奴婢再去跟他通报,可好?”

幼桐冷着脸应了,又问道:“他不在钱塘待着,跑京城来作甚?”

杜鹃脸上显出一丝不自然的神色,犹豫了半响,打量了一番幼桐的神色后,才小心翼翼地回道:“奴婢听说,好像二小姐也没死,被老爷辗转送到了京城。前些日子不知到底出了什么事,二小姐忽然失踪了,老爷这才特意赶过来打探消息。”

果然是为了他那个宝贝二女儿,幼桐忍不住心中冷笑,面上不自自主地带了一份寒意。

第64章 大吵(一)

杜鹃见幼桐脸色不对,心里有些打鼓,暗自琢磨着自己方才是不是说错了话引得她不高兴。还在想着,忽又听幼桐低声吩咐道:“趁着我爹不在,你正好帮我办件事,去徐大将军府通报一声,就说我在这里,让他们过来接。”

杜鹃讶道:“小姐,什么徐大将军府?您认识吗?”

幼桐也不便和她解释,只摇头道:“你别管那么多,听我的话就是。”

杜鹃应了一声,刚要出门,忽又转过身来,红着脸问道:“小姐,那个徐大将军府在哪里啊?”

 

幼桐耐心地给她说了徐府的位置,谁知杜鹃越听越是一头雾水,最后猛地一拍手,终于想明白了关键问题,“小姐,我们现在不是在京城,而是在会丰镇呢。”

幼桐顿时愣住,这才真正地犯了难。会丰镇离京城虽不远,快马大约也就是半天的行程,可杜鹃一个女孩子,又人生地不熟的,要如何躲开余老爷去徐府报信?可徐渭那里若是再得不到她的消息,指不定要被那吴小侯爷给算计了。

还有余老爷这里,她诈死逼走余婉的事尚未了解,余老爷又怎会轻易饶过她。想到此处,幼桐心中又生出一股恨意,若不是身上实在乏力,怕不是真要砸些东西发泄一番。

 

幼桐倒也不怕余老爷,倒不是仗着大长公主或是徐家的势,而是余婉现在在徐渭手里,以徐渭藏人的本事,任谁也找不到她。只要余老爷还想接他宝贝二女儿回钱塘,他就势必要对她恭恭敬敬的。

于是,幼桐索性不再多想,喝了药后就倒下去休息,这一觉下去,又是好几个时辰,再醒来时,外头天都已经黑了。

杜鹃一直在床边伺候,见幼桐睁眼,赶紧上前来,柔声问道:“小姐您醒了,身上可还好受了些?肚子饿不饿,要不先喝点粥。”

 

幼桐点点头,杜鹃赶紧出门去盛了些白粥过来。幼桐喝了大半碗,胃里好受了许多,之后又喝了药,提起精神跟杜鹃说会儿话。眼看着又要开始瞌睡了,门外忽传来沉重的脚步声,幼桐心中一动,脑子里忽然就清醒了过来。

“咚咚——”两声门响,杜鹃赶紧起身去开门,幼桐淡淡地抬头看了一眼,果见是余老爷沉着脸走进屋来。

幼桐只看了他一眼,尔后便别过脸去,连招呼也懒得打。余老爷见状,面上顿时泛出怒色,厉声责问道:“真是越大越规矩了,见了自己父亲也不打招呼,这就是你所谓的家教?”

幼桐冷冷一笑,没理他,只低声朝杜鹃说道:“你先下去吧,这里暂时不用伺候。”

 

杜鹃正发愁着不知是进是退,听到幼桐这句话立刻应下来,弓着身子退了出门,临走前,还不忘小心翼翼地将门给带上。

待她走远了,幼桐方才朝余老爷看了眼,冷笑道:“余老爷严重了,您原本就没把我当做您的女儿,这会儿又何必来摆什么父亲的架子,真真地可笑至极。”

 

以前在钱塘的时候,幼桐对他最多也就是冷淡些,何时跟他说过这样诛心的话,余老爷顿时气得浑身发抖,怒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都是你母亲把你教成这个鬼样子,连长幼尊卑都不分了——”

“余老爷您嘴里干净点!”幼桐一听他提及母亲就莫名地愤怒,居然不顾浑身酸痛一挺身坐了起来,恶狠狠地瞪着余老爷,怒道:“你算什么东西,有什么资格说我娘。当初费尽龌龊手段强娶了我娘回府,你若是好好待她也就罢了,可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这十几二十年你是怎么对她的。我娘为什么会郁郁寡欢,为什么会早逝,都是被你气的,我娘就是被你给逼死的。”

余老爷没想到她居然会晓得当初他求娶崔氏的旧事,更没想到幼桐居然会直言不讳地斥责他害死崔氏,一时惊怒交加,气得连话也说不来了。

幼桐却是冷静得很,嘴里继续骂道:“你心里头怎么想的我知道,不就是怀疑我是个野种吗?你既然觉得我不是你女儿,当初我出生的时候你怎么不索性将我溺死了,我还省得这么多年看你们的恶心嘴脸。”

 

余老爷气得双眼圆瞪,嘴里直喘粗气,额头上青筋鼓出,手高高扬起,“啪——”一声,竟狠狠地扇了幼桐一个耳光。

 

幼桐身体原本就未好转,哪里扛得住这么打,脸上刹时就肿得老高,嘴角也隐隐渗出血来。整个人都被扇得往床里侧倒下,脸上火辣辣的,脑袋也沉得仿佛立刻就要晕过去。

可她又怎愿在余老爷面前示弱,狠狠地吐了口血水,复又缓缓扬起脸,冷冷笑道:“你也就打女人这点本事了,怎么样,憋了这么多年而今终于发泄出来是不是觉得特别解气。不过你解气了,我可不快活。你既然敢打我,就得承担打人的后果。你好歹是我爹,以下犯上的事儿我是不会做,不过余老爷,您可别忘了,您还有个宝贝二女儿不见踪影,您找了这么久,怎么就没想到来问一问我。”

 

余老爷那耳光一下去原本有些后悔,这些年来,他虽偏疼余婉,心疑幼桐的身世,可无论如何,到底是养育了十几年,若非方才幼桐的话语太狠厉,他也不会一时冲动下这样的重手。可心里才刚刚后悔着,就听见幼桐在那里得意洋洋地说起余婉的事。余老爷心里头的火气顿时又噌噌地冒了上来,怒道:“你…你这不孝女,那可是你亲妹妹。”

 

“笑话!”幼桐哈哈大笑,笑得浑身酸痛,笑得连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捂着肚子斜靠在床上好半天说不出话来。待她终于笑罢了,才终于擦了擦眼角,一脸荒唐可笑的神情,摇头道:“余老爷,您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单纯了。姐妹?我跟余婉?您还真相信那些年我们在你面前演的那些戏?从我娘过世起,我跟姨娘她们就是不死不休的死局,若不是我够警觉够狠,这会儿只怕早已尸骨无存,您还真觉得我们之间有姐妹之谊?”

见余老爷一脸不信,幼桐也不气不恼,只漠然道:“余家大小姐早已溺死在钱塘湖里,我而今日子过得不知多好,本不愿再提及旧事,可既然余老爷你不信,我还非要跟你说道说道才好。当然,您也可以不信,当我说笑也罢,冤枉她们也罢,左右这些都与我无干。你心里头从未当我是你的女儿,我而今自然也不会认你作父亲。”

 

说罢,又将崔氏过世后余婉两母女如何暗算陷害下黑手,到后来她与徐渭婚事渐近时又如何给她下药,怂恿府里花匠私闯香闺,欲捉奸在床之事一一道来。余老爷嘴里直说不信,可幼桐言之凿凿,就连事发的时间细节都说得清清楚楚,由不得他不信。

幼桐话说得多了,身体也支撑不住,再也没有气力跟余老爷吵架,一歪头就倒在了床上,沉沉睡了过去。余老爷发了半天呆,好不容易才醒转过来,欲再问幼桐几句,一低头,才发现她早已熟睡过去。

 

浓眉长眉下的那双眼睛闭上后,此时的幼桐看起来完全敛去了方才的强硬,眉眼和轮廓与崔氏如出一辙,就仿佛二十年前,他在清河湖畔的惊鸿一瞥。白衣长裙,笑意盈盈,一晃就是二十年…

 

幼桐这一觉又睡了一晚,第二日早晨醒来的时候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杜鹃却还是只肯喂她喝些粥,说是肠胃一时半活儿受不住。幼桐也无奈,三两口喝了一碗粥后,精神也渐渐好起来,随口问起余老爷的去处。

杜鹃低声回道:“老爷昨晚上久病复发,而今还躺在床上歇着,早上大夫来看过了,说是得好好休息。”

幼桐“哦”了一声,低头没再说话。

她身体底子好,虽说这些天接连着受了这么多罪,但调养了几日,却是在渐渐好转。只是心里头到底担心徐渭,她失踪这么多天,他必是发了疯地寻找…想到此处,幼桐便有些坐不住了,转头对杜鹃道:“扶我去老爷屋里,我有话跟他说。”

杜鹃迟疑了一下,想了想,犹豫着道:“小姐,要不,我先去跟老爷通报一声。”昨儿幼桐跟余老爷吵得厉害,连走廊里也听得清清楚楚,想来余老爷忽然旧病复发也与此有关。杜鹃这会儿已经再不能把幼桐当做以前温温柔柔的大小姐看了,心里头早已存了些惧意。

幼桐没作声,杜鹃见状,赶紧低头退了出去。不一会儿,她又折返了回来,一脸难色道:“老爷这会儿正睡着,要不——”

“你给我去找个人过来,”幼桐低头看了看身上,见腕上还有个镯子,是当初两家定亲时徐夫人送的,一狠心就褪了下来,递给杜鹃道:“把这个当了,换些银子,再帮我请个得力的人,去京城徐家送信。”

杜鹃哪里会看不出这个镯子的价值,不敢伸手接,低声道:“小姐,您若是要用银子,奴婢这里还有些,哪能让你去当东西。”说罢,起身去墙边的柜子里取了个包袱出来,从里头翻出个小布包,一层层打开,里头赫然存着几个小元宝和一些碎银。

 

幼桐也晓得这定是她多年的积蓄,心中微微感动,点头道:“行,你且先借我些,等我回去之后再还你就是。”

 

杜鹃笑道:“小姐您别跟奴婢客气,能帮上您,奴婢就欢喜不尽了。”

幼桐笑了笑,没再多说,只叮嘱她怎么找人,先付多少钱,等报完信之后再付多少。杜鹃仔细听了,俱一一记下,尔后才退了下去。

65、 陷害

到中午时分,杜鹃回来报说一切已经办妥当,幼桐方才暂且松了一口气,尔后便只有慢慢等了。按正常时间算,这边送信的人怕是速度要慢些,但明儿总该能到,徐府那边,想来也很快就能得到消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天晚上就能回家了。

回家!一想到这个词,幼桐心中忽然生出一种难得的踏实感,她现在也有家了,她的家在徐府,在有徐渭的地方,无论她去了哪里,无论多久,他总会在家里等她回来。

中午喝了碗肉粥,幼桐身上似乎多了些力气。杜鹃也传来了余老爷的消息,说他已经醒了,一会儿请幼桐过去说话。幼桐这时候却不想见他了,只说自己要睡午觉,不肯过去。

迷迷糊糊地睡了一阵,忽听到门口有窸窸窣窣的声响,刚睁开眼睛,就见杜鹃一脸为难地走到了床前,小声道:“小姐,老爷过来了。”

幼桐眉头皱了皱,伸手摸了下还有些肿胀左脸,咬咬唇,等了好一会儿,门口的余老爷脸色难看得眼看着就要发作了,幼桐方才缓缓坐起身,不耐烦地说道:“你请他进来吧。”

杜鹃总算松了一口气,赶紧转过身将余老爷请进屋,又借着去倒茶的借口退了出去。等屋里只剩他们父女二人了,幼桐这才淡淡地瞥了余老爷一眼,漫不经心地问道:“余老爷找我有何事?”

余老爷脸上一阵青白,眸中闪过一丝狼狈,不悦地看了幼桐亮眼,想责问她什么,但终究忍住了,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气,低声道:“你把婉儿藏在了哪里?”

幼桐早料到他定是为了此事来找自己,不由得发出一声冷笑,转过头来朝他看了一眼,摇头,“余老爷,您觉得,我会这么乖乖地把余婉交给你?”

“你想怎么样?”余老爷的声音顿时有些高。

幼桐忍不住又笑起来,一面笑一面摇头,道:“余老爷,您可真是越老越沉不住气,年轻时候那些算计都去了哪里,难道真是越活越回去了?说起来,余婉可真不像你女儿——”幼桐故意停了停,斜着眼睛朝他看过去,见余老爷眉头一拧,心中又一阵冷笑,“她那五官轮廓,哪有一丝一毫长得像余家人,还有那脾性——不是我说,姨娘的脑子多少还算聪明的,怎么就生出了这么个刁钻又蠢笨的女儿来,被我耍得团团转。您老人家就那么确定,她果真是您的种?”

余老爷顿时气得脸色发青,怒道:“你莫要胡说八道,这种事岂是可以乱说的?”

幼桐笑道:“余老爷您可真是不公平,怎么单单就只怀疑我,一提到余婉就这副德行。不就是因为我娘是您强娶过来的么?您这么多年心里头不是一直怀疑我的身份么,老实说,不止是你,就连我都起了疑心,能做郡主的谁还愿意做什么余家大小姐,所以还特意跑到庄亲王府去问了一趟,真可惜,居然不是——”

她一面说话,一面偷偷打量余老爷的神色,当她说到自己去庄亲王府时,余老爷的脸色刹时就变得雪白,可待她一否定,余老爷仿佛猛地被什么东西震到了一般,一动不动,连眼睛都直了。

幼桐早想到他的心思,这会儿见他如此神态,不由得暗自冷笑不已,忍不住又火上浇油,继续道:“余老爷怎么脸色忽然变得这么难看?莫不是受了什么惊吓?”

余老爷猛地抬头看着她,浓烈的长眉下是一双黑亮的眼睛,虽说脸色还略显苍白,可那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熠熠生辉。那似笑非笑的神情,还有嘴角淡淡的嘲讽,与他脑中崔氏的影像渐渐交织在了一起。

“余老爷这么看着我做什么?怎么,现在觉得我像你女儿了?”幼桐朝他一挑眉,故意阴阳怪气地说道:“也是,这么满脑子的阴谋诡计,满肚子的坏水,不都是跟着您学的。您现在瞧着,也颇觉欣慰吧。余家好歹也有个人能像你,总比余婉那个只晓得惹是生非的蠢货强。怨不得我说她不像你女儿,您去钱塘城里问一问,谁会觉得她是您生的。说起来,姨娘也是个有本事的——”

幼桐故意叹了口气,轻飘飘地声音却像绳子一样狠狠地勒住了余老爷的心脏,“当初她可是在青楼里住了好几年,那种地方也能保住清白,真真地不容易?哎,也是我娘太笨,不管大户人家还是青楼里头谁不晓得那些事,她要是真跟别的男人有什么不清不白,不就是一瓶鸡血的事儿,非让人冤枉了这么多年。你看人姨娘多聪明。哎哟——”

幼桐忽然想到了什么一般猛地掩住嘴,不好意思地笑笑道:“余老爷您别误会,我可没说姨娘是带着鸡血瓶子进的门。”

余老爷的脸上已经惨白了,眼睛里忽明忽暗,不知在想些什么。幼桐却不再说及此事,只笑笑道:“我已经给京城送了信过去,明儿就会有人过来接我。回头我让我家相公给余老爷您备一份大礼,多谢您这几天的悉心照料。至于余二小姐那里,只要她放聪明些,我自然不会为难她。”

说罢又故意叹了口气,诉苦道:“余老爷您是不知道,这京城的日子可不好过啊。外头整日都是些流言蜚语,我虽嫁了人,也得小心些。二小姐嘴巴又不干净,我总不能放她出来坏我的事。我自己也就罢了,我家相公可丢不起这个人。”

余老爷身上微微发抖,缓缓地抬头看了她一眼,好半天才问了一句话,“你成亲了?”

“可不是,”幼桐笑眯眯地看着他道:“我家相公余老爷也认识的,就是徐家大公子。”

“徐渭?”当初幼桐与徐家定亲曾引起钱塘轰动,余老爷自然不会不记得,眸中闪过一丝惊诧,愕然道:“他可认出你来了?”

幼桐道:“余老爷这话说的,他若是认不出我来,为何要娶我。”

余老爷闻言,眸中闪过复杂的神色,深深地看了幼桐一眼,默默地起身离开了。

幼桐要说的话都已说得差不多,见他离去,也没叫住他,只眼神复杂地看了他几眼,嘴角泛出一丝得意的笑。以余老爷那多疑的性子,被她这么一挑拨,余婉就算被接了回去,只怕日子也不会多好过。还有那个姨娘——幼桐狠狠地握了握拳,她得意了这么多年,看她还能得意多久。还有余老爷,幼桐冷冷地笑,这事儿还没完呢。

第二日中午,幼桐吃完了午饭刚刚躺下,就听到外头一阵喧闹,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后,有人高声喝问道:“你是谁?想做什么?”

却没有听到来人的回答,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幼桐听着这声音,心里忽然就紧张起来,也不管身上发沉,猛地掀开被子,连鞋子也来不及套,就朝门口冲去。尚未到门口,大门猛地就被人踢开,那个朝思暮想的人影忽然出现在面前。幼桐眼睛一酸,眼泪还没淌下,人已经被紧紧抱住。

“徐——”幼桐一张嘴,才发现喉咙哽得厉害,根本发不出声,浑身上下都没了力气,只能软绵绵地靠在他怀中。徐渭的脑子里也是空空的,心里头却是忽然充盈起来,这么多天的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在了实处,他也才算是活了过来。

两个人相互依偎着,完全忘了周遭的一切,杜鹃和余老爷早已闻讯赶了过来,看见屋里紧紧拥抱的两个人一时都有些尴尬。杜鹃还算机灵,赶紧伸手把门关上,悄悄地退了下去。余老爷这会儿也不好出声打断他们,只让杜鹃注意这边,随时通报。

二人拥抱了一阵,抱得都快喘不上气了,这才稍稍松开些。徐渭将她横抱在怀中,几步坐回了床上,一双墨黑的眼朝她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脸色顿时有些发白,眸中闪过深深的怜惜和心疼,双手颤抖地拂过她身上的伤口,连话也说不完整,眼睛涨得通红,只强忍着没有落下泪来。

“幼桐,谁谁把你伤成了这样。”徐渭咬着牙,强忍住心中的巨大恨意,竭力地压低了嗓门柔声问她。

幼桐这几日一直苦撑着,从不在旁人面前表现出柔弱的姿态,这会儿却是撑不下去了,埋首在徐渭的怀中,眼泪唰地落下来,哭道:“我我生怕再也见不到你了”也不说自己怎么受的伤,只一门心思地先痛快地哭一场。

徐渭何时见过她哭得如此悲戚,一时心如刀割,也不知该如何开口安慰她,只紧紧抱住幼桐,一面轻抚她的后背,一面柔声道:“没事了,我在你身边,没事了。”

待幼桐总算哭完了,两只眼睛已经肿得像桃子一半,徐渭一面小心翼翼地帮她擦眼泪,一面认真地查看她的伤势,眉一皱,很快就发现了她脸上的伤,眸中顿时闪过一丝厉色,问道:“脸上是谁打的?”幼桐的左脸上还微微有些红肿,仔细看的话,甚至还能看到手指印,这绝不是十几天前受的伤,分明是最近挨的打。

幼桐也不瞒他,将自己跟余老爷吵架的事原原本本地说给他听。徐渭沉着脸一言不发,脑子里却是什么也没听清,只记得余老爷出手打幼桐的事,心中原本就对那个所谓的岳父没有好感,这会儿更添了几分愤怒。

66、报复

徐渭小心翼翼地检查了幼桐身上的伤口,浑身上下约莫有十几道口子,大多在手臂和后背,还有几道在大腿上。虽说伤口不深,且这会儿都已经开始结痂了,可样子看起来实在可怖得很。徐渭看着,一直都忍着没掉的眼泪这会儿终于落了下来,又不欲被幼桐看到,给她擦药的时候一直别过脸去。

幼桐见他落泪,自己心里头也难受得很,只笑着安慰道:“都没事了,过些日子就能好的,就怕日后留了疤,徐大哥不喜欢。”

徐渭立马捂住她的嘴,正色回道:“你莫要胡思乱想,我是那种人吗?说起伤口,我身上岂不是更多,你都没有嫌弃我,我又怎会负你。你放心,你身上这些伤,我都会加倍替你讨回来。”

幼桐闻言,眉目间闪过一丝异色,垂下眼帘,小声问道:“你可查到是谁做的?”

徐渭不安地看了她一眼,有些担心她受不住,但想了想,还是老老实实地回道:“是白灵。她原本被沈三送去城外别庄,后来别庄被鸡公寨的土匪打劫,她便被劫到山上,嫁给了山寨的大当家。”

幼桐虽说早料到是她了,可而今听到却还是有些受不住,有些想哭,可却又无奈地笑起来,摇头道:“这些天来我一直在想,我到底哪里对不住她,闹得她非要置我于死地不可。如果当初没有拦着她嫁给童三爷做妾室,是不是就不会有后来的这些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