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想怎么做?”

瑶娘犹犹豫豫的,“我也不知道,我就觉得这事肯定没这么简单,乔氏前阵子还好好的,这才多久就病成这样了?”

晋王没有说话。

瑶娘絮絮叨叨,又跟他说:“我跟你说,我希望是我自己想多了,你不知道有些婆婆虐待起儿媳妇来,下手可狠了。以前我家住的那条巷子里,就有个小媳妇,她婆婆每天让她干活不给吃饭,小媳妇很可怜。另外,我想着若乔氏真得了这种病,也不知有没有法子治,能不能让刘良医帮忙看看?乔氏是个很好的人,若是月月没了娘,我……”

见她情绪低落,晋王安抚地拍了拍她手:“好了,你也别多想,我让人去给孙氓送信。若是有异,他自然会解决。至于其他事……”他沉吟了一下,“暂且不谈。”

“会不会给你添什么麻烦?”这才是瑶娘犹豫的主要原因。

当然会添麻烦,不过既然她想,那就不是麻烦。

“这事你不管,本王来办。”

*

兰若馆,还真若暗十一说的那般,死气沉沉的。

自打院子被封了以后,当日能托关系出去的下人都离开了。乔氏是个和善的性子,也做不出为难人的事,也没有留他们。

本来院中丫鬟婆子几十号人,如今竟只剩了几个人。

至于乔氏身边,如今只有如梦如画两个还留着,甚至一些乔氏从江南带来的陪嫁丫头都走了,这里就不细述。

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乔秀丽。

自打知道院子被封了,她就来到兰若馆,宁愿只进不出也不走。就这么留在乔氏身边帮忙侍候着,不过事实上也没让她做什么。乔氏心中有数不愿拖累人,除了如梦如画贴身侍候她,其他一概不让乔秀丽沾手。顶多就是她陪着说说话,这种时候也是极少的。

门窗都紧紧的关着,明明是白日,却宛如天黑了一般。

屋里只点了一盏灯,昏昏暗暗的。

乔秀丽嘤嘤的哭着:“烟姐姐,你可千万别多想,你还有瑫哥儿和月月,若是你有个万一,两个孩子怎么办?按理说当妹妹的不该说这种话,可你想想你若是没了,姐夫他肯定会再娶,这种公侯之家内里多少机锋。那后来的能对两个孩子好?所以你一定要好好的……”

乔氏一点力气都没有,连动都不想动一下,但她的脑子还是不受控制的转动着。

她想孙氓,她舍不得他,她还舍不得两个孩子……

是啊,她若真死了,孙氓一定会再娶的,婆婆心心念念就是想给他娶个高门之女。这些年,她虽不做那些腌臜事,可也听多了各种各样的**。可能她的瑫哥儿会被养废,可能她的月月会被嫁到不合乎心意的人家。她虽是托了苏侧妃照看,可那毕竟是外面的人……

不行,她不能死,即是要死,在死之前,她也要把两个孩子安排得妥妥当当。

她的眼睛不由地落到了乔秀丽的身上。这些日子,她也能看出她是个好的,以前还因为对方的讨好,有些轻视之心,如今却全然变成了感激。

“丽姐儿,若是我让你照顾我的两个孩子,你可是愿意?”

“烟姐姐,你说什么?你这是何意?”乔秀丽紧紧地攥着自己的手,心中却在呐喊,来了来了,终于来了,她安排了这么多,费了这么多心思,就是在等这个。

“我恐怕是活不了多少日子,你若是能答应,我去信让爹爹把你过在他的名下。我会和氓郎说,让他娶了你,希望你能……”

剩下的话,在一阵轰天作响中,消弭在空气里。

孙氓带着满身寒气卷了进来,“我谁也不娶,你把你这念头给我打消了!”

乔秀丽宛如被惊了的蚂蚱,不由自主蹦了起来。

世子怎么回来了?

没等乔氏再说话,就见孙氓转过身去,他态度急切却不失恭敬之意地拱了拱手:“刘太医,劳您给看看。”

“世子不用客气,老夫也早就不是太医了。”

说话之间,刘良医走了进来。

作者有话要说: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刘良医出场自带bgm

~

知道有些小仙女不喜欢镇国公府这些破事,马上虐完小乔氏,他们就可以下台一鞠躬了。

想着小花花出来救人的小仙女,你们确定要这样吗?那就太魔幻了。至于大花花撞翻曾外祖父茶的事,你们可以当是沈泰挑衅,惹毛了猫奶奶,所以猫奶奶教训他打算抽他几个大耳瓜子,所以顺道救了曾外祖父。乔氏这边没头没影,小花花这会儿只知道找晋王撒娇卖痴的,它也没功夫啊。

☆、第153章

第一百五十三章

孙氓自打去了通州,就陷入一片忙碌之中。

涌入通州的灾民比想象中更多, 不光是京师附近受了灾, 临近的山西、河北两地,都有地方遭了雪灾。

这两地临着京师重地, 老百姓估计也是知道京里有圣上坐着, 只要来到这里就不会缺了饭吃,所以一走投无路就都来了。

按理说, 这通州有京师粮仓之名,缺了哪处的粮,也缺不了京城的。旨意一下, 便可放粮赈灾,可也不知弘景帝是如何想的,竟一直没有动静。

地方官员怕闹出大数量死灾民的事, 是时交不了差, 只能拿了地方仓先顶着。可人多粮少, 再加上御寒衣物不够, 天天都有人来找孙氓,就想问问京城那边皇上到底是怎么想的。

孙氓也不知道圣上是怎么想的, 但他没有忘了自己这趟的差事, 不能让灾民涌向京城的方向。

幸亏的是,赈灾旨意很快就下来了,老百姓有了饭吃,有了御寒的衣物,也不再闹着一定要往京城去。赈灾事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孙氓终于可以歇口气。

可晋王的人竟来找他。

孙氓不是不知道近日京中发生的,几个皇子明里暗里都在争抢前来赈灾之事,不然京中的旨意不会拖了这么些日子。若说唯一没有动的,大概就是晋王。

晋王一系安静得不像样子,似乎那曾在边关立下赫赫战功,打得那些鞑靼人缩在老巢里不敢出来的人,失了浑身锐气,就打算在那工部里待着,今儿带着人去拆房子,明儿带着人去盖房子。

晋王竟每日走着去部堂上值,孙氓只要一想到外面流传的晋王那些事迹,就有种想笑的冲动。

可他笑不出来,因为他觉得那样一个人不该是这样的。

可到底是哪样的,孙氓一时也说不上来。

后来闲暇时偶尔想起,他却也能理解晋王的做法,失掉兵权的人就宛如没了爪牙的野兽。陛下生了心思想压制这些儿子,聪明的就该老实些。

人人都知道这些道理,可真正能做到又有几个?

因为你永远也料不到别人在想些什么,你可以不动,可你不知别人会不会动,别人会不会超过了你,你会不会在不自觉中失掉了先机?但凡少了一步,很可能就是天差地别的距离。

所以在经过最初的沉寂后,所有人都在动,也许晋王也在动,只是他并不知道。

这么一想,孙氓自然也就笑不出来了。

可晋王竟然敢派人来找他?

难道不知如今这通州乃是众目睽睽之下,难道不知聪明些的就不该来与他接触,以免犯了猜忌?

孙氓本是不打算见晋王的人,可冥冥之中却又非常想知道他到底在打什么主意,想干什么。

他见了晋王派来的人,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孙氓只来得及和手下交代一声,就单枪匹马往京城疾驰而去。从通州到京城差不多需要半日时间,他花了一个多时辰就跑到了。

快到城门前被人拦下了,拦他还是晋王的人。

孙氓心中非常不悦这种行径,哪怕这消息本就是晋王命人传给他的,可在见到刘良医之后,却突然没了脾气。

认真说来,刘良医算是镇国公府的大恩人,当年镇国公一次命在旦夕,是刘良医妙手回春救回来的。

刘良医转达了晋王的话,说他一定会用上刘良医。

想着晋王传来的消息,孙氓心中十分不安,自然知道若真是有事,刘良医的作用。

孙氓一路不听任何人的阻拦到了兰若馆,还没进门就听到了乔秀丽与乔氏说的话,自然也听到乔氏后面所说之言。

他目眦欲裂,乔氏虽是柔弱,但柔中带刚,到底什么竟让她灰心丧气如此,竟失了求生的**。

她怎么舍得?难道她舍得他!

孙氓并不否认当初想娶乔氏,是一时为女色所迷,打从见到她的一瞬间,他的心就在告诉自己,她就是他想要的女人。所以他不顾她是个商户女的身份,将她娶了回来。

她心眼小,他就让着她,她人娇气,他就惯着她。让着惯着就成了习惯,他觉得这样就挺好,他本就不是一个重色之人,就她一个也就她一个吧。

爱到底是什么,孙氓其实并不懂,但他知道自己是喜欢乔氏的。

她即使真得了那种病又如何,得这种病的人也不是没有,荣养着也能多活几年。更何况到底是不是还是未知。

榻上,乔氏哭得泣不成声,语不成调:“我不好了,你快出去,不能过给你。”

孙氓几个大步走上前,乔秀丽还站在床前,竟被他的冲势差点没掀个趔趄。乔秀丽刚站稳,就见孙氓走到床边,将乔氏抓了起来,胡乱地亲了两口。

“如果真要是能染给我,现在已经染上了。”

孙氓站直身,不再去看乔氏,“刘太医,麻烦你了。”

刘良医没料到打小就是个闷葫芦的孙家小子,竟还能演得这出。不知怎么就想到府里那位主儿,想当初晋王不也是为了儿女情长,明明身中剧毒,命在旦夕,却偏偏怜香惜玉,宁可拼了失了神智,丧了命。

都是痴儿啊!

刘良医心中唏嘘,来到床榻前。如画搬了张墩子过来,他坐下给乔氏把脉。

屋里陷入一片沉寂,所有人的心都忍不住提在了嗓子眼里。

一旁的乔秀丽,眼角神经质地抽搐了一下又一下,她心里明明清楚就算是天下最好的神医来了,乔氏也回天乏术。可就是莫名的惧怕,总觉得这事情的发展竟有些让她出乎意料。

她本是没想让乔氏这么早死,可孙氓的突然离京,让她看到了机会。本来她还想着怎么才能避过世子,如今倒是没了这种担忧。

事情果然按照她的所想进行着,老夫人的反应和府里其他人的反应都在她的意料之中,她只需要一点一点往上加稻草,不用阎王来催命,乔氏自己就不行了。

万万没想到世子竟会在这时候回来,哪怕再迟一日,可偏偏就是这时候。

到底是谁坏了她的事?

老夫人不可能会命人给世子送信,府里其他人也不敢,最近府里没有来外人,除了那晋王府的苏侧妃来了一趟。可据她所知,苏侧妃是没有见到过乔氏的。

刘良医放下了手,面色有些凝重。

他回头看了孙氓一眼,孙氓的心不禁往下沉,背在身后的手摆了摆,不相干的人都下去了。

包括乔秀丽。

她倒是不想走,可惜孙氓即下了令,自然有人将她请出去。

房里除了孙氓、刘良医和乔氏,也就只剩下如梦如画两个丫头。之所以没让这两个丫头出去,因为她们不光是乔氏的心腹,也是这阵子唯一陪在乔氏身边的人。

孙氓只要一想到乔氏病了,这院子的下人都跑光了,就有一种暴怒。可现在不是处理这事的时候,等过了这事,他一个一个算账回来。

还有乔秀丽陪着乔氏身边的行径,也有些让孙氓出乎意料,但只要一想到方才她对乔氏说的话,他就心中一阵反感,下意识就将她排除在可信任的人之外。

“刘太医,你有话尽管讲,还请千万别遮着掩着,此时也不是遮掩的时候。”孙氓苦笑道。

刘良医沉吟了一下,抚了抚胡子:“若是老夫没诊错,贵夫人确实患了痨瘵之症。观其脉象,患上的时间不久。”

床榻那处传来一声响,竟是乔氏一时不撑撞到了床柱子上。

孙氓面露悲恸之色,先将乔氏扶坐好,才深吸一口气,道:“此病可是有医?”

其实这话问了等于白问,痨病属绝症之列,一旦患上,就只能拖着日子,能拖一日拖一日。家里有钱些的精养着,还能多活些日子。家境贫困的,也就只有等着死的份儿。

“这……”

两个丫头哭得泣不成声,如梦跌坐在地上,失神喃喃道:“怎么可能是痨病,我家夫人本来好好的,就是才咳了起来,也没多少日子。七月世子爷方请了太医来看过,都好好的,什么事儿也没有,怎么可能是痨病?”

听到这话,刘良医目光一闪,问:“你是说七月有太医来看过?”

刘良医样子有异,如梦以为是不是有什么转机,连连点头:“我家夫人虽是有这个爱咳的病根,但也不是什么重症。请过无数大夫看过,都说只要注意季节交替天冷时注意保暖即可,这痨病怎么能无缘无故就沾了我家夫人的身。”

孙氓也颔首道:“因为拙计有这种病根,天还暖和的时候,她有一次咳了两日。我索性便请了宫里的胡太医来看过,一是想替她保养,二来也是想看能不能除根。”

刘良医点点头:“可不知脉案还在,能否拿来让老夫观摩一二?”

太医院的太医诊病不同寻常大夫,寻常大夫来看诊,看过就是看过了。可太医院因为不是一般处,也是怕给宫里贵人看诊,沾染上什么阴私事,所以寻常规矩是极为严格的。

像给皇帝看诊那就不说了,规矩极为繁琐。宫里其他主子贵人,也非同一般。而这太医院的太医不光供着宫里人使唤,还供一些勋贵大臣皇亲国戚家,但必须非常有脸面才使得动人。

恰恰孙氓就是这有脸面的其中之一。

而太医给人看诊有一处特殊,那就是每次诊病都需将脉案方剂备存,用来日后查证。

刘良医就是想看这份脉案,因为他临出府时,晋王特意交代过,乔氏的病恐有端倪。换成一般大夫,哪怕是太医,也是能不沾染这种事就不沾染,他们只管看病,不管看命,可谁叫晋王交代过,而刘良医又与孙家有这种渊源。

孙氓当然懂得脉案是什么,“太医院应该有,我这便命人去太医院找胡太医取。”

乔氏的脉案很快就取来了,这期间镇国公夫人收到儿子回来的消息,也知道孙氓回来就直接来了兰若馆,连正院都没有去。

她自是气得不轻,但也心虚,命人来叫了一趟孙氓,孙氓不理,就再未命人来了。

刘良医看完了脉案,又替乔氏诊了脉,同时还问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病症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不光问了乔氏,还问了如梦和如画。

刘良医听完也看完,心中也约莫有些数,还真是应了晋王的话,有蛇鼠之辈害人。

他面露复杂之色地看了一眼孙氓,“孙家小子,有句话老夫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太医只管讲。”

“贵夫人这病患得有些蹊跷。”

此言一出,房中几个人都看向了他。

“何有此言?”

“老夫看过胡太医的脉案,当时夫人确如这位丫鬟所言并未病兆。需知凡有病,必有征兆,可贵夫人却一丝征兆都无,她这种到了季节时的咳,并不可能会转变成痨病之症。”

“刘太医的意思是?”

“世子该不会以为这痨病是随随便便就能得的吧?贵夫人这病是被染上的。”

孙氓可不是一般人,自然懂得刘良医这话中的另一层意思。

“你是说有人害人?”他瞳孔紧缩成针尖大小,袖下的拳紧握。

刘良医微微一笑:“若是别人,老夫自然推说不知。可世子也不是旁人,让老夫来看确实如此。”

刘良医之所以会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乔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举凡出门不是入宫,就是去哪家府上。来往的俱是金贵人,哪个金贵人会有这种腌臜病,自然不可能是与人寻常交际之间被染上的。再说了,这痨病虽是凶险,还易过病气,但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染上的,需得是长时间的接触。

刘良医怕孙氓等人不懂,又把这话细讲了一下,孙氓的脸色当即阴沉下来,浑身隐含着风暴,估计让他知道是谁害人,他此时能活撕了对方。

他望着如梦如画两人,沉声道:“你们来说,能长时间接触到夫人的有什么人?”

“也可能是物。”刘良医插了一句。

如梦如画战战兢兢说了几个人名,这几个丫鬟与她们一样都是乔氏从江南陪嫁过来的,寻常在乔氏身边服侍,但若是接触的时间最久,还是当属两个人。

孙氓二话不说就命人去拿人了,拿来了先让刘良医诊。

刘良医诊完,这几个恐慌不安的丫头就被带走关了起来。

如梦如画也诊了,这些丫头没一个有这种病的。

其实只要确定不是人,就可以排除了许多疑问,没有哪个人害人会随身携带害人之物,除非是自己的命不打算要了。

那就只应了后面一种说法,是某样东西。

如梦如画翻箱倒柜四处找着,刘良医竟还有说笑的心情,与孙氓聊起了闲话:“世子恐怕不知,这世上最险恶的当是人心。有些人烂了心肠,寻些染了天花之人用过的东西,放在小孩子身边,孩子莫名其妙就染了天花。直到孩子死了,家中人还只当是自家孩子不走运……这种事有的能查出来,有的查不出来。所以说若论世间三百六十行中,哪一行最见识的人心最险恶,还当属我们这些开方诊病之人。”

孙氓这会儿哪有心情与他闲聊,只是沉着脸不说话。

“这卧房乃是贵夫人长年累月所待之地,若是老夫没料错,那物就在这房子中,只管往经常接触的物件上找就对了。若真是找不到也罢,离开这间屋子就成。”

怎能找不到。孙氓这会儿挖地三尺都想找到那东西,查出背后之人是何人,然后将对方碎尸万段。

“对了,这病灶也有时间限制的,不可能是陈年老物,需得隔三差五更换,另夫人染病乃是近几月的事情,东西应该就是这段时间从外面送进来的。”

刘良医该说的也算是知无不言了,这寻找范围自然缩减到一个极小的范围。其实若想查某样东西并不难,乔氏不是寻常人可近身的,寻常人送来的东西乔氏不可能会收,即使会收,也不一定会用。

而她的贴身衣物被褥,都有人专门清洗收放,尤其是贴身衣物,今日洗了几件,到时就必须收回来几件,都是专人负责。毕竟女子的闺誉大如天,若是贴身衣物遗失,再闹出个什么事来,可就贻笑大方了。

“如果这还找不到,孙小子你这位置就该换人坐了。”

刘良医今儿也不知从哪儿打了鸡血,连番多次往孙氓心口上插刀,孙氓这会儿的脸色已经黑成锅底了。若不是这人当年救了他父亲,还指着他给乔氏治病,孙氓简直想把他扔出去。

他并不知道,刘良医以前不是这样的,也是一本正经的老头。可自打和福成待一起的日子久了,就被染得贫了许多。

可问题是话都说成这样了,如梦如画还是没找到可疑之物。正当孙氓打算命她们再找一遍,如梦的眼睛落在悬挂在床头的一个香囊上,她迟疑地指了指:“会不会是它?”

所有人的眼睛都望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