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手里端着个攒金的小匣子走了进来,一进来就见自家姑娘,还是先头那个姿势,一动不动的坐在窗前炕上,手里虽说拿着书,那一双眼睛却看向外头,明纸糊的窗子,却也只能模模糊糊瞧见些影子罢了,哪儿看的清什么景致,可就不知道姑娘看什么呢。

本来有些圆润的小脸清瘦下来,倒成了鹅蛋脸,有些别于往日的清秀显现出来,眉间若蹙,总不自觉带着一股子难言的清愁,看上去,越发有些惹人怜惜的楚楚之姿,倒比过去更出挑了些。

熏炉里的碳噼啪一声轻响,宛若仿佛被惊动,收回目光,落在如意身上,如意把手中的匣子放在炕几上道:“姑娘快来瞧瞧,不知今日是什么稀罕玩意呢?倒是难为王爷有这份心,变着法儿的,寻了来巴巴送到姑娘跟前,好歹瞧上一瞧,也别荒废了王爷的一片心。”

宛若微微叹口气,掀开看了看,却不禁发起呆来,匣子中是一只翠玉九连环,玉质细腻清透,隐隐有莹润的光泽流动,一看就知不是寻常的东西。

宛若伸手拿起来,触手温润,手指摆不过摆弄几下,便解开又迅速套好,忽然就想起那时在冀州的时节,承安也得了个九连环,她几下解开,瞧得承安目瞪口呆。

她眼馋此物,又不想落下话柄,用东西换了来,现如今还收在自己这里呢,如今想起来,竟历历如昨日一般,承安却已不知魂归何处…

宛若把九连环放进匣子里,挥挥手:“收起来吧!”

如意待要再说两句,也是微微暗叹一声,端了小匣子进了里间,底细收了起来,刚收好出来,就见福儿一脚进来道:“太太要生了,现如今产婆都到了呢…”

宛若放下手里的书,就要出去,奶娘进来一下拦住她道:“姑娘可不能过去,回头冲撞了不好,横竖就旁边,老奴过去,等太太生了,保准第一个过来给姑娘报信。”

说着,扶着她坐回炕上,匆匆出去了,宛若却哪里坐得住,几次想过去娘亲的院子里,却被如意死死拦着,宛若急的不行,最后还是扭了件披大毛的斗篷,站在外头跨院的月洞门边上瞧着。

那边院子里正人来人往的忙乱着,到了掌灯时分,却还没生下来,宛若心里开始慌了,这古代生孩子可不像现代,生不下来还能剖腹,生不下来就是一尸两命,王氏还有肚子里的孩子都活不下来。

想到此,那还顾得别的,几步就冲了过去,苏澈也是在外面廊下,来回踱步直搓手,承安终究没活着回来,王氏肚子里却成了苏府唯一的指望,若是搁在以前,王家正得势的时节,请来太医院善妇人千金脉息的孙太医前来,如今…唉!

苏澈长长叹了一声,宛若过来的时候,就听见从屋里传出王氏的呻吟声,一声声触目惊心,也仿佛扎在宛若心里。

“爹,娘亲怎样了?”

苏澈一抬头看见宛若,倒是忽然有了个病急乱投医的主意:“你娘不大好,若能请得太医院孙仲前来,或许能保的平安…”

苏澈的话没说完,李福就跑了进来:“老爷,外面太医院的孙大人求见。”

说着递上拜帖,苏彻接过一瞧,不禁就愣了,扫了宛若一眼道:“正是这位孙太医,只是平日都难请的紧儿…”

却也没时间说别的,匆匆去了,不大会儿,孙太医就进了院子来,虽是一身青袍便装,身后手随从却背着药箱,显见有备而来的,到了廊下,目光扫过宛若,捋了捋白胡子 ,微微恭敬的欠了欠身,才跟着苏澈进了屋…

宛若不有自主就想起,那个金冠玉带气宇轩昂的男子,如今能嫁给他,真算自己造化了。

宛若的弟弟亥时二刻顺利落生,苏澈大喜,苏老太爷取名承起,承起倒是给惨淡许久的苏府,带来了些许生机。

腊月二十三,一大早起来就开始落雪,雪不大,稀稀拉拉洋洋洒洒,挂在树枝屋脊上,不过半个时辰时辰,就是一层银白。

宛若却再没工夫闲坐发呆,王氏正在月子里,大杨氏打入了冬,就犯了旧疾,内府中事务,就一总交给了宛若打理,偏偏赶上大年下,分外忙碌起来。

过年要送给各府的年礼,虽说如今个各府里收不收还另说,送是一定要送的,这便是最无奈的事了,府里进项不多,处处节俭着过,苏府这个年过的,却已经是七零八落。

宛若刚把手里的账册阖上,外面小丫头忙进来道:“柳姑娘来了。”

“柳姑娘?”宛若楞了一下,才会意过来是柳彦玲,如今真算稀客了,不似过去,两人常日在一处玩耍。

自从宛若跟柳彦宏的亲事退了,两人便走动的不勤了,到后来,竟渐渐不怎样走动了,如今柳府正得势,苏王两家却已经没落,这一起一落,两人的处境跟从前已是天壤之别。

从前到后,也不过几月的时间,两人就生分起来,故此,这时候柳彦玲忽然过来,倒真成了地道的稀客。

宛若迎了出去,就见柳彦玲站在廊下,直眉瞪眼瞅着那边的枯枝紫藤架子发呆。

见宛若出来,也没有招呼的意思,只喃喃的道:

“还记得,不过几月前,我来寻你玩耍,那架上的紫藤花开的正好,你们姐弟两个,原本在房里说话儿,我一来,承安哥哥便躲了出来,却也没走远,只在那边紫藤架下的石桌上,摆棋谱,一阵风拂落些许紫藤花,花瓣落在承安哥哥的头发上,黑发紫花真真好看…”

命不由己

宛若眸光一黯,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柳彦玲才跟承安一起多少日子,她跟承安几乎日日在一处的,从小到大,就没分开过太长时日,一起读书,一起下棋,一起练字,一起弹琴,一起骑马…

宛若甚至都说不完数不清,她究竟跟承安干了多少事,几乎她的生命里,从一开始就有个承安的。

试想,这么个日日在你身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忽然有一天消失了,那种感觉,都不能用悲伤难过来形容,那是一种空,很空很空的感觉,仿佛这世间所有事情,都失去了既定意义的那种空。

没有承安,宛若觉得,她的世界都变成了黑白两色的,无趣之极。看到什么,都不由自主会想起承安来,深刻到,她这一世都不可能忘的了。

如意扫了姑娘的脸色一眼,忙道:“外面冷得紧儿,姑娘进屋说话吧!若是侵了风寒,便不好了。”

说着,让小丫头打起帘子,两人才进了屋,一边一个坐在炕边上,谁也没说话,那种生分,早已如春草隔断了路。

如意把两盏茶放在炕几上,退了出去,屋里就剩下两人,好半响儿,柳彦玲才幽幽的道:“宛若,你跟我哥哥的亲事,虽是赵睎想的主意,我却也帮了忙的,当时,我就想着,你若是嫁了我哥哥,我跟承安哥哥便不可能了,那时候鬼使神差的,就帮了赵睎,想必你也是知道这些的,自打那次后,你便跟我生分了,想必是恼了我。”

说着,抿抿唇:“我从小虽跟你好,可也嫉妒你,你可知道,你事事比我强,处处比我好,无论赵睎,还是承安哥哥,他们从来都不会注意我,你的事情,哪怕最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他们都会上心,放在心里,当件了不得的大事,悄悄的办了,来讨你欢心,那时候,我就想,你该让我的,我该比你好的,因为你是我嫂子,可后来我想想,即便你让我了,我也还是嫉妒你。”

柳彦玲抬眼盯着宛若:“你看你,我都这么跟你说了,你还是这样,一副淡定从容的表情,我祖母就说,我学不到你真正的好处,所以,即便你家现在不好了,你跟我哥退了亲事,依然有那么多人对你好,而且,赵睎…”

柳彦玲咬咬唇,沉默片刻才继续道:“我来是想告诉你,皇上要下旨了,过了年,我就要嫁给赵睎,我知道赵睎喜欢的是你,可他只要想这个天下,就得娶我,娶不了你,总算,宛若,我赢了你一回,如果你嫁给赵睎,至多是个侧妃,我这辈子都在你之上的。”

宛若忽然笑了:“彦玲,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喜欢的人是谁吧!你喜欢的不是承安,自始至终,你喜欢的人就是赵睎,你只是自己都迷糊了,你大概忘了,从小你就特别在意赵睎送我的东西,只要他送过来的,你几乎都想要一个一样的去,而对承安,你何曾有过这样斤斤计较的心思,你现在来找我,告诉我,你要嫁给赵睎了,是来看看我的反应,还是来探听我的心思,你自己相比都不明白。”

说着,站起来走到对面的琴凳上坐下,伸手划过琴弦,几声叮叮咚咚的清脆的琴声响过,杂乱无章,这是承安的琴,自己此时再胡乱的弹,他都不会出声了。

宛若抬头望着有些发呆的柳彦玲:“放心吧!我不喜欢赵睎,也永远不会喜欢他,你放心的嫁他吧!”

柳彦玲出了院子,还能隐约听见里面的琴声,驻足片刻,才去了。这一路都在想,或许宛若说得对,她喜欢的其实是赵睎,所以才会嫉妒宛若…

柳彦玲走了,如意才道:“可真是个糊涂人,这么些年,竟不知自己喜欢的人是谁?巴巴的弄错了,还坏了姑娘的姻缘。”

宛若叹口气:“有时候,身在其中不由自主就会糊涂起来,总算,她醒悟的早,嫁了自己如意的人,想来若是她嫁给承安之后,才明白自己喜欢的是旁人,岂不要悔恨一辈子去。”

如意哼了一声:“柳姑娘瞧着性子直,心思却深,如今跟姑娘远了倒好,省的她害姑娘。”

“心思深?”宛若摇摇头,心思不深的进了宫,可不是找死去的吗。想起姨母,想起四皇子,想起十一,宛若都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

如意瞧了她半响:“姑娘是当真不喜欢十一爷的,今儿我才算知道了,以往我也是疑心,十一爷对姑娘这千般好的,姑娘怎会半点没入心。”

宛若一愣,没入心?倒不见得,只是从始自终对赵睎,她就存着一份戒心,对那个宫里,就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和害怕,因此,即便十一对她再好,她也不会动心,这是一个成年人最基本趋利避害的本能。

不过,宛若脑海里忽然划过十一那张阳光下灿灿的笑脸,他喜欢她,她看得很明白清楚,可喜欢并不能代表什么?他依然必须娶柳彦玲。

如意小声道:“前一阵儿,我还纳闷来着,姑娘病了那许久时候,十一爷便是不方便前来探视,可东西信儿也不见,倒真真稀罕了,原来是被皇上捐在宫里了,以十一爷的性子,如今还不知道怎么急呢。”

宛若把账册重新翻开:“别人的事儿于咱们不相干,昨个我听见说,外祖母的身子不大好,如今别说去那边府里住着了,就是我过去都难了,你一会儿亲自过去瞧瞧,我总是不大放心。”

如意点点头道:“可真是墙倒众人堆,咱们王家还没真败呢,就都一个赶着一个的躲着避着,就怕沾上了牵连进去…”

宛若急忙打断她:“胡说什么,世态炎凉,这不过是最正常不过的事罢了!”

如意点点头:“不是睿亲王照应着姑娘,太太生承平少爷的时候,可不差点就没命了,只是,既是王爷着紧,怎的这赐婚的圣旨,到这般时候还没下来,别是有什么变数吧!”

如意真猜的不差,宛若的亲事如今真有点难了,皇上是想把她嫁给睿亲王,但不能当个正经王妃,门地上配不上,他也不想苏王两家再有起复的机会,因此这个亲王妃不能出自两家。

皇上的意思,就当个侍妾娶进王府去算了,这样一来,也为以后铺了路,虽说如今他强硬按压住了小十一,可十一对苏宛若这段情,恐怕终其一生也难忘,保不齐,将来他当了皇上就干出什么事来。

若真到了那个时候,若是正经王妃,可不好听呢,但侍妾却无妨,十一再胡闹,想来也不会让苏宛若当皇后,别的随他去吧!

可赵琅,他这个一向不争的亲弟弟,这次却执意要娶苏宛若当正经王妃,说是情之所钟不舍委屈心爱之人,这话实在不像从赵琅嘴里说出来的,可就是他说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在他这个皇兄跟前说的,铿锵有力。

赵玑看得出来,这个弟弟认真了,认真的想娶苏宛若,处处照拂苏府,连一向谨慎避嫌的心思都顾不得了,有这个缘故在其中,事情就僵住了。皇上想着先拖一拖,先办了十一的大婚,说不准,大婚之后的十一就改了心思也未可知。

腊月二十六,圣旨下到柳府赐婚,吉日就定在正月十五大婚,日子很赶,可也没法子,如今柳府势必要笼络住才行。

宛若想着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吧!反正什么事儿她自己也决定不了,若是嫁给睿亲,王能保住王家平安,她也乐意的,不看别的,就看外祖母疼了她这些年,也应该。

何况,睿亲王比起柳彦宏,要好的太多了,至少不虚伪,至于三妻四妾,宛若也想通了,也不是嫁给自己心爱的男人,他有多少妻妾与她有什么相干,只要能过好自己的安生日子就成了,有了这番计量,宛若的心倒安稳非常。

到了除夕这一日,宫里却忽然来了人。自打贤妃薨逝,这还是头一回,来的人也是个旧人,崔嬷嬷如今在太后宫里支应杂事,今日太后让人来接宛若进宫,才想起她倒是个最合适的人,便遣了她来。

太后是想着仔细瞧瞧苏家这丫头,要说苏宛若这些年也没少在宫里住,可见太后也不过就那么寥寥几次,太后记得,是个眉眼跟贤妃有些像的稳重丫头,可还是个小丫头吧!怎么就入了睿王的心里去了。

自己这个小儿子,太后最知道,哪儿有过如此时候,还巴巴的开口让她帮忙,说想早些成婚,延绵子嗣,这可不是一桩最稀罕的事了。

太后这好奇心一起,趁着除夕这晚上的宫宴,便让人接了宛若进来。宛若怎会知道这番曲折,如今对宫门都不想进的,这里面真正是父不父子不子的地方,比阎罗殿还不如,可不想去也没法,这也是最无奈之处,命不由己,身不由人。

宫宴风波

除夕的宫宴算皇上的家宴,除了后宫嫔妃太后太妃等,还有就是宗室的王爷亲贵以及家眷,可以参加,即便以前贤妃还活着的时候,宛若都没资格参加,何况现在?

只是凡事都有例外,太后亲自下旨传召,宛若不想来也得来。宫宴开在太后的宁寿宫正殿,围着正殿一圈设座,一侧是皇上的后宫妃嫔,一侧是各位宗室王爷家眷。

虽是过年,宛若并没穿的太喜庆,毕竟她姨母贤妃和弟弟都刚死,她没那样穿红着绿的心情,进宫来又不能太素净,如意便选了一件雪青色暗花缎流水纹的衣裳,外面罩了一件淡紫色狐狸毛衬里的斗篷,斗篷的袖口帽边都镶着毛边,简单大方。

她背着光低着头走进来,后面宫廊上摇曳的红灯跟花团锦簇的红绸,倒成了她的背景,缓步行来,到了近前,跪下磕头:“臣女苏宛若参见皇上太后,愿皇上太后万福金安”

声音不高,却清脆非常,如金玉相击,太后笑道:“自打皇贵妃去了,苏家丫头倒少进宫了,这一晃神的功夫儿,都成大姑娘了,皇上,哀家说的可是?”

赵玑目光掠过那边的赵琅跟十一,眉头微微蹙了一下,继而笑道:“真是,这些日子倒少见了,母后怎的想起这丫头来了,还巴巴的让人接了来。”

太后笑了:“你瞧瞧,去年的宫宴上还挺全和,今年却有些冷清了,哀家听说,苏家丫头琴棋书画,样样都成儿,就想着不如把她接进来,也热闹些,给宫里添添喜气,来,来,起来吧!别跪着了,近前来,我仔细瞅瞅,如今老了,这眼睛都花了,远远看着,倒看不底细了”

太后身边的嬷嬷忙过来扶起宛若,宛若跟着她略走了数步,到了太后跟前,宛若这一步一步行来,却仍是低眉顺眼,目不斜视的,因此根本就没看见那边赵睎。

自打她进来,那眼珠子就没离开过她身上,她走一步,他跟一步,眼皮子都不带眨一下的,他身后的小春子急的一身都是汗,如今都成这样了,自家爷再怎么着也得放下了,不放下也没法儿。

眼瞅着这苏姑娘就要成了十一爷的婶婶,若是太后发了话,皇上那边也压不住的,因此十一爷如今这样,倒真大不妥当。

可赵睎那顾得了这许多,父皇不让他出宫,甚至连点消息都听不着了,让小春子偷偷打听,小春子那里却只管说:“爷还是消停点吧!如今这样,可还想怎么着呢”

是啊!怎么着啊!他还能怎么着,若是能肋下生出双翼多好,直接飞出去,哪怕是瞧瞧宛若也好,承安死了,她病了,赵睎急的不行,想出宫出不去,想帮她都帮不了,自打出生到现在快十五年了,赵睎头一次感到无力。

这种无力,甚至比当初,他跟宛若两人在荒郊雪地里还令人绝望,那时候,至少他跟宛若是在一起的,无论生死,他们都在一起,可现在,他们谁也管不了谁了,他想娶她,正妃不行侧妃,其实侧妃又怎样呢,即便有一百个正妃,他心里只有她不就好了,可宛若不乐意。

她那天说的那些话,仿佛刀刻斧凿一样,刻在赵睎心里,她要一生一世一双人,她要一心人,她要一夫一妻,那样的宛若那么犀利,犀利的,就如一把利剑直直刺进他心里。

她很清楚,他给不了她这些,说起来,谁又能给她这些,赵睎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对他,她就如此苛刻刁难,当初柳彦宏还不是也有个通房丫头,如果不是他破坏,她也心甘情愿的嫁他了,怎么到他这儿就不行了。

不提柳彦宏,皇叔难道就能给她想要的吗,王妃死了,可睿亲王府里也算姬妾成群吧!她怎么就能允嫁了呢?

想着这些,赵睎都有些恨她了,可恨归恨,这一见,心里那股子思念,还是抑制不住翻涌上来,他知道,自己这样盯着她瞧不妥当,可他根本控制不住自己,他想看她,想这么一直直看着她…

赵睎这样失态的模样,落在皇上眼里,赵玑的目光微微一沉,扫过走到太后跟前的苏宛若,赵玑也不明白,这丫头何来如此大的魅力,让他清高的弟弟,让他霸道的小十一,这么放不下。

宛若外面的斗篷已经卸下,太后用几乎挑剔的目光,打量眼前的女子,一身雪青缎的衣裳,倒尤其衬她,领口襟边,钉缝成竹子纹饰,两角处盘成折枝牡丹兰花各一,衣裳料子平常,这绣工心思却妙,穿在她身上,稳稳当当站在那里,灯光下,显出一股素雅凝重端庄含蓄之美。

头上梳的发髻,也不算繁复,一半儿头发归总到脑后,绾成一个簪花髻,碧玺琉璃簪别在发间,垂下明珠璎珞,除此再无旁的东西,余下的青丝披在身后,耳畔也是一副琉璃耳坠子,打扮很简单却异常端庄。

微微垂首而立,小脸的轮廓圆润优美,眼睫长长,盖住一双眼睛,看不清底下的心思:“抬起头来,我瞧瞧”

太后一发话,宛若便略略抬头,一瞬又低了下去,太后不禁楞了一下,这丫头,倒是好一双晶亮明秀的眸子,就只一瞬,这双眼就点亮了她整张小脸,看起来有些平常的姿色,却变得大不平常起来。

太后笑道:“这丫头倒是拘束多了,想是这阵子进宫少的缘故,生疏了,以后多上哀家宫里走动走动,日子长了就行了,以前常听人说,你知音律,琴抚的甚好,今日除夕良宵,你来抚琴一曲可好?”

宛若心话儿我能拒绝吗。早有人摆上琴案,琴凳,宛若走上前,微微屈身一礼坐下,低头看了看案上琴,虽是古琴,琴面却光可鉴人,朱红色杂以墨云髹漆、周身布满蛇腹断纹,手指微微挑动琴弦,声音清脆洪亮,在大殿中回荡不绝,便知不是平常物件,想来也是,这宫中哪里会有平常的东西。

宛若略想了想,起手一曲月夜轻风,良宵雅兴的良宵引,从纤细灵活的指上跃出,这首曲子说实话,不很难,还是一开头学琴时候学的小曲,但宛若喜欢,她的琴艺不能说太好,但在承安手把手调教下,也算过得去。

可就是这首小曲如今抚来,却不时想到承安,中间难免有些失了平和心境,承接微涩之时,萧声适时响起,箫声清越,琴箫合奏,冰轮初上,使得这首良宵引中曲意,跃然而出,静谧星稀,更含缥缈凌云之致。清风入弦,绝去尘嚣,琴声幽幽,令人神往。

一曲终,宛若站起来,对执萧的睿亲王屈身一礼,以表谢意,赵琅却含着笑意看着他,手里的玉箫别在身后,颇有几分倜傥风流之姿。

这样的赵琅,别说皇上了,太后都不禁有些惊愕,目光在两人身上扫了两遭,忽而笑道:“这琴箫真真匹配,苏家丫头心境平和,落落大方,既是十一要成亲了,不如凑个热闹的好,苏家这丫头我瞧着好,又是舜清的表妹,不如就赐婚给琅儿好了,皇上说,哀家这个主意好不好?”

皇上目光一闪,哈哈一笑:“太后这是一开头就有成全的心思了,得,朕也别讨嫌,回头落个棒打鸳鸯的坏名声,苏德安,一会儿就去苏府里头传旨,苏宛若兰心蕙质,贞静婉约,特赐婚与睿亲王赵琅为妃,过了年,再另择吉日成大礼。”

宛若跟睿亲王急忙谢恩,赵睎蹭一下站起来,也不在管什么规矩不规矩,几步就冲出去,没影儿了…

宫宴散了,宛若仍有崔嬷嬷引着,从宁寿宫出来,沿着宫廊向宫门行去,一阵阵北风袭来,拂过宫廊上的红灯,明明灭灭的,更添了几分寒意,宛若不禁拢了拢身上的斗篷。

宫里很静,只听见他们的脚步声,还有远处大约是侍卫巡视的声响儿,侧目望去,是层层叠叠不见边际的屋脊,檐角上的瑞兽狰狞可怖。

刚转过这边长廊,就看见前面不远处,站在宫廊中间儿的赵睎。赵睎几步过来,伸手就拽住宛若的手,跟崔嬷嬷说了句:“我有话跟她说。”

说完,也不理会宛若的挣扎,下死力把她拽到那边不远处的亭子里。宛若真有点不明白赵睎了,他喜欢她,她知道,可都到了这时候,他们俩的命运都各自有了着落,他还这样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用?或者说,他到底想怎么样?

赵睎拉她到亭子里后,倒是放开她了,只是一双眼睛有些恨恨的望着她,很久,才几乎咬牙切齿的说了一句:“皇叔就是你要的一生一世一双人?或者说,你的刁难从来只针对我,你不喜欢我,就说不喜欢,干嘛找这么蹩脚的理由拒绝,直到今日,我才发现,你苏宛若比任何女子都虚伪,你看重的就是名分,是不是?”

圣旨赐婚

“名分?虚伪?”宛若忽然笑了,这个笑在冬夜摇曳的灯火下,有几分不真实,很淡很冷,可她的话却真清清楚楚:

“赵睎,我为什么不在乎名分,在你们这个地方,名分比性命更重要千倍万倍,如果没名分,就是死都没有个葬身之处,且,你别再说喜欢我的话,这话才真正虚伪,或者说,你是有点喜欢我,可这种喜欢是有条件的,在一切条件安稳的前提下,你喜欢我,当一切触及到你自身安危利益,甚至江山的时候,你的喜欢就开始退缩了,退而求其次的,你开始要求我,给你当侧妃,甚至给你当个不入流的妾,赵睎,你忘了我是谁吗,我是苏宛若,这辈子都不可能退而求其次,要么不要,要么所有。”

赵睎退了一步,不可思议的望着她,此时的宛若异常陌生,比那晚上更犀利数倍,她整个人就像一把淬炼了千年的剑,唰一下出鞘,只那寒光剑气就能杀人于无形,而且,不屑,讽刺,她的目光里昭然充斥着这些…

,想起什么,赵睎又上前一步:“我从来说不过你,可你的所有就是嫁给妻妾成群的皇叔吗?”

宛若看了他很久:“睿亲王何曾跟我说过喜欢我,不过就是男婚女嫁罢了,我何必在意这些”

宛若这话说的甚为凉薄,那种凉薄钻进赵睎心里,竟有股子彻骨的寒意,赵睎发现,在宛若面前自己总是那么渺小无能,可让他眼睁睁看着她嫁给皇叔,他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的。

咬咬牙,有几分希冀的道:“那我们也不谈喜欢,我要娶你,你可愿意?”

“娶我?”

宛若又笑了:“赵睎,你真傻还是装傻,你娶我当侧妃,即使我乐意了,彦玲可乐意?皇上可乐意?还有太后…赵睎,这些没用的话还是别说了,怎么说我们也算自小一起的情分,彦玲很好,你们好好成亲吧,我祝你们百年和好,举案齐眉,十一爷,臣女告退。”

宛若蹲身一礼,刚迈出亭子,就被赵睎一把抓住手臂,他抓的很紧,紧的,宛若微微蹙眉,回首瞪着他,可赵睎就抓着她,不松手,也不说话。

两人僵持了没多久,那边廊上有人走过来,远远地,看得出玉带金冠,身姿修长,正是睿亲王。

大约是看到两人在这里,迟疑都没有,就走了过来,手里还提着一盏琉璃灯,到了近前,略向上挑了挑笑道:“远远的,瞧见两个人影儿在雪云亭这边晃,我还以为是谁,却原来是你两个,要落雪了,怪冷的,怎的好好屋里不待着,却跑到这里来说话了?”

赵琅的话刚落,那边苏德安已经急匆匆跑了过来,见了礼,忙道:“哎呦!我的十一爷,让老奴好找,都转了大半个宫里,才找找您,皇上那里正寻您呢,你快随老奴过去吧!”

目光扫过赵睎抓着宛若的胳膊,微微闪了闪,赵睎松开宛若,定定望着她,半响赌气说了一句:“用不着你这话,这辈子指望我跟她举案齐眉,真是大笑话。”

说完,头也不回跑了,苏德安微微欠身跟着去了。亭子里一时只剩下赵琅跟宛若,北风刮过一边松枝,沙沙的响了一阵,雪片子就落了下来。

赵琅微微叹口气,把身上的狐裘脱下来,披在宛若身上:“走吧,挺冷的,身子本来弱,还在风口里站这么大会子,回头病了可怎么好”

身后随从上来要接他手里的提灯,赵琅挥挥手,微侧身,立在一边给宛若照着路:“时辰不早,我送你回去。”

宛若微楞,抬头看了他一眼,玉树临风气宇轩昂,这男人从来都给她这种感觉,可此时的赵琅却有一种没有距离的温馨,比之这宫里任何一个人都妥帖自然,有那么些人情味。

或许就像外祖母说的,能嫁给赵琅,或许是最好的结果了,她还求什么,本来,她求的不过就是安稳罢了。

崔嬷嬷跟着送到了宫外,就被赵琅遣了回来,宛若上了睿亲王的马车,车里空间很大,赵琅坐在中间,她坐在侧面,车门关上,车厢里就黑了下来,外面车角上挂的气死风灯,随着马车晃动,有些明灭不定,光线从车窗透进来些许,却很微弱。

宛若没说话,赵琅也没有,耳边就听见马蹄踏在青石板上的声音,得得得得的清响,颇有节奏。

“爷,前面就到苏府了”

赵琅扫了宛若一眼:“知道了,就停在侧面角门处,莫惊动苏府众人,你告诉守门的下人,让服侍姑娘的婆子丫头出来接姑娘就好。”

马车停在角门处,赵琅先下车,如意跟奶娘已经等在哪里了,宛若下车,赵琅伸出手来,宛若略迟疑,把手轻轻放在他的手中,他的手有些粗劣却温热。

宛若下了车,蹲身一礼:“宛若谢王爷相送。”

赵琅却笑了,从随从手里取过手炉递到她手里:“以后出来莫忘了这些,冷到便不好了。”

宛若点点头,转身走到门边上,忽听后面赵琅的声音传来:“你放心,我会护着你的。”

宛若回头,灯光下,他的身影看上去坚实有力,眸光粲然,宛若莫名就觉得,这男人是个可以依靠的。

之于自己,或许睿亲王府是个能安生的好地方,可对于睿亲王,无论从哪儿说,自己都是个麻烦,避之唯恐不及,他偏还往前凑。

宛若想不明白,梳洗停当,躺在床上还在想,从她第一次见到赵琅开始,想到刚才,竟也没想明白其中缘由因果。

赵琅不是赵睎,既没有跟她一起长大的情分,也是个成熟的男人,没有少年冲动不顾后果的心思,尤其宫里出生长大的,做任何事都该习惯性深思熟路,娶她实在是得不偿失的。

虽说前面他娶了表姐,可那时候王家正得势,而且表姐身边,也没有个赵睎搅合,现在的王家眼瞅着一日不如一日,苏家就更别提了,京里想跟睿亲王攀秦晋之好的望族,不知道有多少,曾经或者现在,质如美玉的睿亲王,依然是多少闺秀的深闺梦里人。

因此她一个退了亲事,家族没落,一没姿色,二无才思的女人,能得赵琅青睐,宛若不得不奇怪,尤其,晚上他说的那几句话,竟是实打实对她好,要护着她的。

自己究竟哪里值得他如此对待,翌日,坐在梳妆台前,宛若望着铜镜里面模糊的影子,还在纳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