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句,是印证了明晚会下雨的说法。

等余舒走了,他才小声嘀咕道:“这义阳城里还有能推出满月夜雨的易师吗,倒是老道小觑这些人” …

第二天鸡鸣五更,睡的发蒙的余舒是被余小修喊起来的,两人穿穿衣服,带上钓鱼的工具就出了门。

北院大门口有护院值夜,余舒和余小修绕远路从大花园的矮墙跳进去,找到那个养鲤鱼的小花园。

早上露重,池边的草地湿湿的,余舒没让余小修下来,就让他坐在长廊下的栏杆上把风,自己蹲在池边上,扯了扁担和线绳,搓了鱼饵抛下去。

天色蒙蒙一团,将亮不亮的样子,池子里的鱼银白金红的一朵一朵,偶尔一两条游上来翻身叮咚声,小花园里安静的都能听得见。

大概过有一刻钟,就有一条肥鱼上钩,余小修看见动静,半边身子都探出廊外,余舒得意地冲他摆摆手,把鱼拎起来晃了晃给他看,再丢进水桶里,两个人都不敢大声说话,怕招了人来。

余舒又挂上一只香饵,重新抛了鱼线入池,正盯着那根鸡毛浮漂,忽就听见这静悄悄的黎明上空突然响彻一声爆喝“抓贼!”

余舒手一抖,吓跑了池子里刚凑近的鱼儿,她扭头去看走廊下,就见余小修一边望着园子那头,一边着急地冲她招手,低喊道:“姐,快上来!”

余舒当机立断收了鱼竿,胡乱缠了两下,不小心被钩子划到手,疼的她呲牙,没功夫打量,连跑带跳地提着桶里的鱼跑上长廊,这时候,隔壁院已经能见到火把,一片吵吵声由远将至。

“贼子往那边跑了!”

“快!此人冒闯老太君卧房,不能让他跑掉!”

声音从长廊两边分别传来,余舒知道这时候往哪边跑都会和人撞个正着,她心中急火,扯上贼偷,这要是被抓住了,有嘴都说不清,于是前后一扫望,看到池塘后面的假山,就推着余小修往长廊下面翻“小修下去。”

余小修笨拙地跳了下去,刚踩在草地上,余舒就递了水桶过去,他接住,她也跳下来,接过水桶,拽着他往假山后头冲去。

两人刚躲起来,就听见外头长廊上一连串的脚步声和呼喊声大响。余舒一手死拽着余小修的胳膊,紧贴在山壁上,从山石缝里看着外面火光和人影,不敢弄出一点动静,就怕有人眼尖发现他们。

“人呢!跑哪儿去了?”

也该是余舒倒霉,先前被鱼钩子划到了手心,正好这只手提着装鱼的水桶,本想抓牢,谁知她猛一握紧,反倒是挤着伤口,疼的她手腕一哆嗦,水桶就那么脱手掉下去“唔!”

余舒瞪圆了眼睛,嘴巴被身后一只手捂住,叫声被闷在嘴里,水桶亦没有发出声响,而是被人用脚尖借力一停,稳稳落在了地上。

“嘘,别出声。”

耳边传来低声的警告,淡淡的呼吸吹在耳侧,夹杂着一丝铁锈般的血腥味,激的余舒脖子上乍起了汗毛,身后的人一左一右不费力气地将他们姐弟两个抱在怀中,双臂从肩侧绕过,牢牢地捂住他们的嘴。

余舒不敢挣扎,抓着余小修的胳膊使力,余小修动了两下便也安静下来,姐弟俩都聪明,身后这人肯定是招来护院的贼偷了,配合一下,他待会儿大概会放了他俩,要是不配合,让人抓住,那就是跟着他一起倒霉。

余舒一点点扭动脖子,斜着眼睛,只能勉强看到一角蒙面的黑巾,从个头上判断,这人比她要高上一个头还多,是个成年的男子。

“不在这里,去那边看看!”

外头那群护院在长廊上逗留了片刻,就挑着灯离开了,余舒提起的心却没有放下来,因为身后的人并没有放松,而是一手勒住了余小修后退半步,压住余小修的挣扎,哑声对余舒道:“带我到安全之处。”

天已有些微亮,余舒眯着眼睛看着那带着黑色头套只露出一双眼睛的蒙面人勒在余小修脖子上的手臂,捏了下手心。

“跟我来。”

。…

险险地避开了几波惊动的护院和家丁,余舒把人领会了杂院,在非自愿的情况下。

天还没亮,杂院里只有鸡子醒了,余舒推开门,闪身让那蒙面贼偷挟着余小修入内,水桶放在门后,把门关上,落了门闩,过去拿火折,却被那人拉住。

“先不要点灯。”

“嗯,”余舒听话地放下火折,看着对面昏暗的人影,小声道:“这是我们俩住的地方,我们不跑,你把我弟弟放开好吗?”

那人犹豫了一下,就把余小修松开了,刚得自由,余小修就推开那人挡到余舒身前,恶狠狠地盯着对方,道:“你想干什么?”

蒙面贼没理他,扶着桌沿坐下了。

“小修,”余舒从后头拉住他,安抚道:“小声点,把人招来我们俩也要跟他一起倒霉。”

闻言,蒙面贼抬头看来一眼余舒的方向,似苦笑了一声,才轻声对她道:“小兄弟放心,我处理下伤势就走,不会伤害你们,把灯点着吧。”

余舒拍拍余小修的肩膀,上前去把油灯点燃,豆大的灯光照明了这一小块,她剥了下汗湿的刘海,一抬头,就对上一双黑洞洞的眼珠子,惊的她心口一跳,那蒙面贼盯了她两眼,又扭头去看了眼余小修,对他道:“去打一盆水。”

余小修哼了一声,余舒推推他,才不情不愿地端着水盆出去了。

门一开一关,余舒就站在桌边静静地看着蒙面贼,听见他轻轻呼了一口气,便动手解起衣衫,三两下就将上衣除掉,露出紧实的上身,两片胸肌紧张的绷起,光滑又结实,要不是他胸下扎着几枚尖头暗器的地方正在往外嘶嘶的冒血,余舒还能淡定地欣赏一下对方的好身材。

他唰唰两下将白色的中衣撕成条状,低头把腹部的暗器一个个拔掉,余舒听见他轻哼了两声,虽然看不见他表情,但料想他应该是皱着眉头。

拔掉这些小东西“叮叮”几声丢在桌上,他不知身上何处摸出一只药瓶,将药粉洒在伤口上,用布条在腹部飞快地缠了两圈,又伸手在背后摸了下,轻嘶一声,抬头对余舒道:“帮我个忙。”

说着转身,露出汗湿的后背。

第五十六章 都是嘴馋惹的祸

“帮我个忙。”

余舒看着那蒙面贼扎了七八个小血洞的后背,很是替他肉疼了一下,短暂的犹豫后,就走上前,只是手还没碰到他后背,就听见门口一声低喝:“你干什么!”

余小修一进门就看见那贼人在他姐面前光着个脊梁,顿时火气冲天,也不看清楚对方身上伤势,就放下水盆,蹬蹬上前把余舒拽开拉到身后挡着,两眼冒火地盯着他,愤声道:“臭流氓,把你衣裳穿上!”

蒙面贼人似是一愣,不大搞得清楚状况,余舒扶了扶额角,按住余小修肩膀,低声道:“小修,他背后有伤,想让我帮忙上药,你别乱想。”

余小修气道:“那他也不能在你面前脱衣裳啊,你一个姑娘家,他这样成何体统!”

那蒙面贼肩膀一动,看向一身短袍男发的余舒,灯光下的目光满是诧异,对上了余舒出奇平静的眼神,眼神一缩,忙拾起长凳上的上衣,挡在身上,低头窘迫道:“冒犯了,在下不知你是位姑娘。”

余舒挑挑眉毛,这贼偷还挺懂礼数的。

“不碍事,”她扭头对余小修道:“你去把水端过来,我帮他把背后的利器拔了。”

余小修急道:“这怎么能行,我来弄,你背过去不许看。”

说着推了她一把,上前去检查那蒙面贼后背,一见到他背上血洼洼的伤口,吓的后退了两步,脸色有些发白,他毕竟年纪小,没见过血腥,胆子再大还是个孩子。

余舒伸手扶住她,凑到他耳边,小声道:“我来,赶紧给他弄好让他走人,不然等下有人搜过来我们就坏了,你听话,去把水端过来,再那条干净的毛巾,再不听话我可生气了。”

余小修踌躇片刻,瞪那蒙面贼一眼,闷头去端水来。

余舒上前一步要摸那人后背,对方却躲闪了一下,余舒手落了个空,暗自冷笑,这贼偷,半夜闯人庭院,挟持他们,现在又来不好意思个什么劲儿。

想着就伸出手,强硬地按在他肩上,不悦道,“别动。”

对方轻挣了一下,便僵着背脊不再动弹,余舒接过余小修递过来的手巾,在他背上小心地擦掉血迹,露出伤口,用手巾捏着暗器边缘,“嗞”的一声拔出来,感觉手下肩膀震动,不怀好意地勾了下嘴角,把带血的暗器往桌上一丢,不急着上药,接着“嗖嗖”将其他几处三角铁片都拔出,毫不留手,连口喘气的机会都不给他,疼的他背上直冒冷汗,叫余小修看的十分解气。

最后还是把药粉给他撒上,堵着那人渗人的破口,用剩下的布条包住伤口,处理好这些,等这蒙面贼重新把黑色的上衣穿上,外面天色已白。

余舒出去外面把一盆血水都倒到墙角底下,又在院子外头张望了一会儿,重打了一盆水进屋,湿了手巾递给他,回来对那贼人道:“你趁着没人搜到这里快从后门走吧,等下天亮了,你难逃出去。”

蒙面贼擦了擦脖子上的汗,又洗了把手,闭上眼睛喘口气,对余舒道:“麻烦姑娘带路送我出去。”

比起在小花园时的胁迫,他现在的口气温和的称得上是请求了。

余舒按住要抗议的余小修,低声道了一句“好”

又叮嘱余小修道:“我送他出去,你快把屋里收拾下,等下刘婶醒了别给她看出什么。”

“姐,我去送人,你在屋里。”

“别胡闹,”余舒还是不放心这个贼偷,怎会让余小修跟去,凶了他两句,不管他愿不愿意,自己领着蒙面贼离开。

正房大院是纪老太君披着一件外衫,蓬松着发髻,端坐在厅里,脸色铁青,二夫人正体贴地站在她身侧端茶侍水,安抚老人家。

下头纪家老大纪孝寒和老二纪孝春正在争吵:“大哥,你是怎么安排护院的,能让贼人闯到母亲卧房里来,若非父亲年前请青铮道长在屋内布置下机关,该如何是好。”

纪孝春满口埋怨。

“非是你之前将护院借了二十人给刘府,内院哪里会出现空缺。”纪孝寒口气发冲。

纪孝春一噎,不服道:“大哥说这话就不对了,星璇在京城,还要薛家照拂,刘家开口我怎好不借。”

纪老夫人听他们吵吵,眉头夹得死紧,出声打断:“好了,你们两个不许再吵,今夜这贼人并非是贪图金银,恐怕是冲着主屋后面的藏库而来,此人如此熟悉内院,只怕在家中有内应,不论如何,要把人抓住,不能让他跑掉。”

兄弟二人一听“藏库”二字,皆都打起了精神,坐直了听话。

“娘您放心,三弟已经派领护院在园中搜查,这人中了那么些暗器,想必跑不了多远。”纪孝寒道。

纪老太君不放心地对老二道:“孝春,你派人去一趟府衙,找你妹婿,尚若人跑掉,就要他在城中张贴榜文。”

“是,娘亲,儿子这就去。”

二夫人轻抚纪老太君肩膀,温声劝道:“娘,这些事交给大哥他们去做就是,我扶您进去休息吧。”

纪老太君年事已高,确实熬不住,加上对几个儿子放心,就顺着她的话进了屋后补眠。

余舒送那人出去,路上沿着墙根走,她一语不发,对方却有闲情开口:“姑娘为何帮我?”

余舒暗翻白眼:哪个帮你了,要不要这么自作动情,我是怕被你连累好不好,倒霉撞见了,管不管都是一身骚,要不然你死路边上试试,看我会不会多瞧一眼。

当然这些实话余舒是不会说出来的,于是她选择沉默。

蒙面人讨了个没趣,摸摸面罩,又主动找话:“你们为何半夜在那里钓鱼?”

“饿了。”

“嗯?”

余舒想想她少钓那一条鱼,心里就又怨气,恰好她肚子饿的“咕噜”叫了两声,响的前后都能听见,不免自嘲出声道:“吃不起肉,嘴馋,只好去偷鱼吃。”

身后静了一会儿,叹声道:“那八宝香鲤是纪家的珍味,一尾难求,尚若被人发现你偷——你私自钓取,他们抓到不会轻饶你。”

八宝香鲤?原来她钓这鱼还有名头啊,难怪格外鲜香好吃,余舒心想,没应他话,他也没再吱声。

两人一前一后走过小径,就是后门,余舒把人送到这里,停在门口,看他出去,蒙面贼站在外头冷清的小巷子上,向她抬手道谢:“多些姑娘。”

回应他的是“嘭”的一声门响,余舒的白眼消失在门口,他看着禁闭的大门,怔了怔,哑然失笑,胸膛震动,带动了伤口,疼的他咳嗽了几声,只在门前停留了片刻,就转身快步离开了巷子。

天亮

正房

大院

太阳升起来,余舒被两个护院压着跪在门外,垂头丧气地看着门槛上两只散步的蚂蚁,心想这真是她来到这里最倒霉的一个早晨,她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找到那个混蛋小偷,指着他鼻子臭骂他一句乌鸦嘴。

真让他说中了,她的确是因为一条鱼,被逮起来了。

话说她把那人从后面送走,余小修换了衣衫去上学,她累的倒床就睡,梦到一半,就被人闯门拎了出去。

起因是护院搜到了杂院,在他们屋门后发现了那一只装着鲤鱼的水桶,当然还有扁担一条,又当场在她屋里搜出了鱼饵若干。

夜闯正房的贼偷没抓到,叫人跑掉了,她这个偷鱼贼被护院押送到纪老太君面前,给老人家撒火出气。

该说什么,怪她贪心不足,要是那会儿把鱼放回池子里,也就不会有这么一起麻烦了,好在余小修去上学,躲过了这一遭,她把这事一个人搅了,一口咬定是头一回偷鱼,即便这样,也把护食的老太太气的够呛。

堂屋上,纪老太君伸手指着她,满面怒容,冲刚刚赶过来的纪老三厉声道:“看看,你看看,这就是你招进家里来的混账东西,偷鸡摸狗,连我那些宝鱼儿都敢捉,这样一个下贱之物,却糟蹋那等宝贝,那是她能贪图的福气吗,我璇儿每次回家都舍不得吃一条,你是怎么教的,可气、可气!”

她没说粗话,骂的却难听,余舒心里不痛快,却也知道是自己大意了,没有处理好那一条鱼。

纪孝谷低着头,一声不敢反驳,只是侧头看了一眼余舒,眼神阴的有些吓人。

二老爷去访马县令,不在跟前,大老爷纪孝寒亦不帮腔,等老太君骂够了,喘着气,二夫人才趁机劝了两句。

“母亲,这两个孩子不过是三弟院子里妾带的,一直放养在杂院里,又不是身边管教,怪不得三弟,您消消火,喝口茶。”

老太君端茶喝了一口润罢喉咙,声音冷静下来,叹口气,冷眼对纪孝谷道:“我不多我问了,你看怎么处置。”

纪孝谷弯腰道:“是儿子失教,惹母亲生气,这便将人撵出去,还请母亲息牛”

余舒猛一抬头,看看那老太婆,再瞧瞧说话的纪孝谷,确认他们不是在吓唬她,微微变了脸色。

不是吧,这就要把她轰出家门,有这么严重吗?真把她赶出去,一时半会儿让她上哪,睡大街上吗?

纪老太君放下茶杯,闭眼到: “抽三十鞭子,轰出去。”

第五十七章 我想回家

“抽三十鞭子,轰出去。”

纪老太君冷漠地亲口发下指令,余舒被压着跪在门口,她强迫自己镇定的想一想办法,可一环扫屋内屋外,对上一双双或是冷漠,或是厌烦的目光,她才猛然意识到她现在的处境真是糟透了。

原本她是以为,偷鱼被抓,顶多是挨一顿罚,还能因为她吃了两条鱼,这家人就杀了她不成,她做事,不是不计后果,只是习惯于冒险,假如风险概率不足够,她都会随心去做,绝不会畏首畏尾。

可现在看来,这偷鱼的情节比她想象中还要严重,这一家子老小恐怕是因昨晚闯入内院的贼偷没有抓住,迁怒于她,而自己之于他们,现在不过是一个让能让纪老太君消火的东西。

正在气头上的纪家人不会听她狡辩,花言巧语已经行不通,搬救兵?她就认识一个青铮道人,可那老头警告过她不能透露他们的关系,这个念头刚起,就被余舒压下。

而她现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求饶,而对方却不一定会心软。

她和他们没有半点血缘关系,打她,他们不会心疼,撵了她,没人会说半句闲话。

余舒攥着冒汗的手掌,渐渐生出了慌乱和怀疑,她是不是从头到尾,都天真地误把这突如其来的古代生活,自我想象地得太过轻松和美好了?

“启禀老太如有,鞭子取来了。”

“打。”

持鞭的总管在空中甩了下鞭子试了试力道,细小的破空声让余舒禁不住打了个寒噤,回忆起不久前落在手臂上藤条,那种刺刺麻的痛觉,不至于让她害怕,却是她十分讨厌的,但当这鞭子突然抽打在背上,她才知道,藤条真是差远了“啊!”

她听见一声尖叫,然后才意识到那是自己的声音,下意识的夹起了肩膀,冷汗唰的就落了下来,她试图闪躲,却被人牢牢地抓着,动弹不得。

“啪!”

“啪!”

这是鞭子,不是藤条,拇指粗细的牛筋鞭子,隔着衣裳抽在背上的声音,依然响亮,挨到第三共时,余舒还想着忍一忍,可又过了三鞭,她已经在这让人骨并没有打颤的疼痛之余,分神考虑着怎么博取这一家人的同情。

自尊心这种东西,她有很多,但是她更知道好汉不吃眼前声的道理,这三十鞭子真打完,她怕也去了半要命了,再被丢出去,没人管,活不活的成真是个问题。

手指扒着门框,余舒憋着一口气哑声开口道:“老,老太君,我知道错了,求老太君恕——啊!”

“啪!”

这一鞭子下来,格外的火辣,疼的她嘴皮子都咬破了,尝到了咸咸的铜锈味,她可以想象自己背上的衣裳已经破了,紧咬住牙喘了口气,不让怒气显在脸上,继续哀声讨饶:“…求老太君,恕,恕罪,我知错——啊!”

纪老太君纹风不动地坐在太师椅上,一身精描细绣的绾花褙子,萼绿的百褶裙下头露出一以小脚尖,她手里端着茶,冷眼瞧着趴跪在门外求饶的余舒,面上的怒气消退了一些,却没半点开口喊停的意思,但见余舒背袄破开,露出了血丝儿,她也只是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扭头去同纪孝谷说话:“孝谷,不是为娘说你,你方不足四十,正是时候再续弦,不然你院子里那些女人,整日的无人管束,把家里头都造的乱嗡嗡,一个不好败了我们纪家门风,等你父亲任罢还乡,你叫为娘拿什么面目对他。”

“儿子知错,让母亲惦劳。”纪孝谷当即撩了衣摆,离座跪下,冲纪老太君磕了个头,却不提那续弦之事。

纪老太君看着他,耳中是余舒一声弱过一声的喊叫,她最终叹了口气,到底是自己的儿子,怎舍得多加责备,摆手让他起来了:“你的事,等你父亲这次回来再说吧。”

“是,母亲。”纪孝谷站起来,立在一旁,并不落座。

而门外,余舒挨了快二十鞭子,就要疼的晕过去,要不是有人从后面死抓着肩膀,她早趴倒在地上,心神恍惚,满脑子就只剩下疼,汗如雨下,粘腻的汗水从眉毛流到眼下,代替了不肯流下来的眼泪,刺的她晕眩。

这种感觉恍然让她回忆起,她很多年前叛逆的年纪,被父亲痛打的那一回,皮带抽在背上的感觉和鞭子很像,几乎是一样的疼,不同的是,那时有母亲和弟弟在维护她,就连动手打她的父亲,其实也是心疼她的。

而现在,心疼她的人一个个都不在了,在这里,没有人会在乎她。

余舒突然很想哭,她不记得自己上一次掉眼泪是多少年前的事,她哭不是因为她疼,只是因为她想念家人,而她清楚自己再也见不到他们。

她从来都是一要死要强的人,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她就一直暗示自己要开开心心的活,强迫着自己不去想念家人,就是害怕想起他们自己会软弱,会害怕面对这个陌生又未知的世界。

“行了。”纪老太君看见余舒目光涣散,不再喊求饶,遂把茶搁下,再还有五鞭没有打完时,喊了停。

并非是心软,只是不想真的闹出人命来。

“送回去给她上药,换件衣裳,然后撵出去。”

纪老太君金口一开,余舒被人拖了下去,在她亲娘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被赶出了家门。

不过,想必就是翠姨娘知道,也不一定会敢在老太君和纪孝谷的气头上求情。

###

大中午,余舒歪歪扭扭的套着刘婶前不久才给她做的那向蓝布衫,蓬着头发,手里连个包袱都没有被允许拿,就这么被人从后门推了出去。

“咣当”一声,瞧着门板在眼前被关上,被安排守在门口的护卫好奇的瞥了她一眼。

她朝前跌了几步才停下,转过身,弓着背,蹒跚地走到街对面一棵树下,扶着树干,慢慢在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盯着那扇紧闭的小门出神,面色苍白,只有嘴唇咬的破了上以,很是鲜红。

这一坐,就坐到了黄昏,整整三个时辰,她一动没动。

这期间,后门出入了几个下人,有注意到她的,不免扭头多看几眼,指指点点的,却没哪个上前来搭话。

“吱呀”一声,门又打开,跑出来个小丫鬟,左顾右盼,看到余舒,同那护卫说了两句好话,跑了过来,立在余舒跟前三四步的距离,小声道:“姑娘别蹲在这儿了,小公子闹着要出来找你,被姨娘骂了一顿锁在屋里头了,姨娘说让你到别处去,别在宅子附近打转,当心叫人看见”

剩下的话,余舒没听,扶着树站起来,摇摇晃晃地走了,丫鬟喊了几声没见她应,跺跺脚,转身从后门进去,路上想起来忘记把姨娘交待的银钱交给余舒,又急急跑出去,人却早不见了,只好揣起那两角银粒子,重回了去。

###

天黑下来,余舒不知不觉走到了长门铺街,路过了勉斋,停下脚步,看看眼前闭合的门板,低着头拐了弯,几次不小心撞到人。

“没长眼睛啊!”

余舒没有理会身后的谩骂,两腿往城东河岸的方向走去,心不在焉的她没发现,不远处有一名头戴纱笠的人影注意到这边的动静,回了头,斗笠下的眉目动了动,转身跟了上来,不远不近地走在她身后,隔着一些行人。

余舒刚走到西街口的小桥上,天上就落下雨来,街上的行人开始跑动,一转眼就下大了,她站在桥并没有伫足了片刻,雨水打在脖子上,凉飕飕的让她瑟缩,转步走下桥。

桥底下的河边上,有两个乞丐在躲雨,站了大半地方,蓬头垢面的端着碗,在啃半块发霉的馒头,余舒就在他们身边慢腾腾的蹲下来。披头散头,倒像是同他们一路的。

这两个乞丐看看跑到他们地盘来的余舒,主动搭起话来:“你是哪条街上的,怎么以前没见过?”

余舒没吭声。

两人讨了没趣,就转头去打量桥下过路的人,感慨道:“下雨天,个个都是往家里赶,只有咱们这些无家可归的人,只求一个能挤身的旮旯,呵呵。”

余舒曲起腿,哆哆嗦嗦把头埋进膝窝里,风大作,雨水扫进了桥下,吹落在她身上,水珠从她湿淋淋的头发上滴下来,她低喃一声,散在风雨里,无人听到。

“我想回家,爸妈,小磊”

一直跟着余舒的那个人站在桥对面,望着蜷缩在桥底下的余舒,看到雨扫过来她也不知躲避,斗笠下的眉头慢慢皱起来,正要冒雨上桥过去,却有一把油纸伞,抢了他的先。

“阿树?”

曹子辛从桥下走过,无意间瞥到桥洞下面,看到那里蹲着的人,只觉得眼熟,走近了一瞧,更觉得身形像是他认识的那个孩子,无奈对方披散着头发,看不清人脸,半边身子又在雨里,他赶紧撑了伞蹲下去给遮住。

“阿树? 你吗?”

见对方没有反应,他迟疑地伸出手,轻搭在那细弱的肩上,摇了摇,下一瞬便觉得掌心下头的人震颤了一下,头抬起来,却 一张苍白孱弱的脸孔,那双向来调皮爱笑的眼睛里此刻含着泪珠,茫然无助的眼神,惊的他心并没有倏尔发紧。

“…掌柜的。”

第五十八章 那是位姑娘

曹子辛在桥底下遇见余舒,不知她遭遇什么,问来问去,她除了一开始喊了他一声“掌柜的”,就再不肯说话,他看着雨越下越大,只好先把人领回家。

他家就在离长门铺街不远的地方,一条安静的巷子里,一座独门小院,两间屋。

“到了。”

雨还在下,曹子辛转身将门关上,一手给余舒撑着伞,半边肩膀早就湿透了,反观余舒,因在桥底下淋了雨,也好不到哪里去。

门关上,立在不远处巷口的人影才转身离开。

“这边走。”

曹子辛把屋门打开,进去点了蜡烛,转身见余舒还站在外头,出声唤她:“阿树,快进来。”

余舒低着头迈了一脚走进屋里,站在门内,脚底下干净的地面很快就湿了一小片,曹子辛轻叹一声,上前扯住她衣袖,把她带到厅堂里的椅子上坐下。

他钻进里面卧房,不一会儿出来,拍了拍余舒的肩膀温声道:“我去烧水,你先进去把衣裳换下,床头放有干净的衣物,都是我没穿过的。”

余舒动了动,站了起来,有些茫然地看了看四周,就往里面卧室走。

曹子辛见她进去,才出去烧水,谁想刚走到门口,就听见身后重物落地声,惊忙转身,就见余舒软倒在地上。

“阿树!”

曹子辛两步蹿上去,弯腰把人扶起来,让余舒靠在怀里,摇了摇她,连喊了几声没见答应,方知她是昏了过去,再伸手去她额头,烫的他缩起手。

曹子辛慌张了片刻,又冷静下来,把人从地上懒腰抱起来,分量轻的他心惊,将人送进了屋里,搁置在床上,不嫌她把床褥弄湿,还给她盖上被子,拨开她湿漉漉的头发,手背轻轻碰了碰她发烫的脸颊,担忧地皱起眉头,便拿起伞跑了出去。

大门不锁,直接去到对面拍门

“赵大姐,赵大姐!开开门!”

不一会儿来人开门,却是那馄饨摊的食娘赵大姐,赵慧。

“曹掌柜,这是怎么了,慌成这样?”

曹子辛指着身后院落,道:“麻烦你帮我照看个人,我去请郎中。”

“成,你快去吧,有我看着,”赵慧二话不说就带上门,往他院子里走,曹子辛又抬手叫住她:“大姐,她淋了雨,你给她换下衣裳吧,那是位姑娘。”

* *

曹子辛跑了三条街才请到一位郎中,领着人进了门,赵慧正坐在床边给余舒擦额头,包括余舒身上的衣裳,和床褥在内,都换上了干净的,余舒是面朝外侧躺着,赵慧在她背后垫了个软枕头。

赵慧见他们进来,忙站起身让位,脸色有些不好看,待那郎中在床边坐下,掏了手枕给余舒诊脉,她才拉了曹子辛到一旁低声说话:“掌柜的,这小姑娘我瞧着眼熟,是不是原先在你铺子里算账的那个?”

曹子辛迟疑地点头道:“正是。”

没工夫惊讶怎么一个小子突然变成了小姑娘,赵慧拽着他,急道,“人是怎么给弄成这样的?”

“啊?”曹子辛面露不解。

赵慧只当他不知内情,压低了声音,生气道:“你知不知她背后头有伤,一看就是拿鞭子抽的,那打她的人不知是使了多大的力气,都快皮开肉绽了,血痂都还没结上,又淋了雨,这要是泡上一晚,肉还不烂掉!”

曹子辛一惊,转身向床上看去,只能见余舒乌黑一颗的小脑袋,死气沉沉地躺在那里,说不出的可怜,顿时间,脑海里浮现出在桥底下,她快要哭出来,却又强忍回去的样子,那种心里头发紧的感觉又冒了出来,这回是压都压不下去。

他暗自握起手掌,都怪他。

赵慧说着,不见曹子辛反应,一抬头,看他脸色阴沉,她虽不知他表情为何这样难看,却不自觉地闭上了嘴,没再埋怨。

郎中诊断后,说出一大堆毛病,就在曹子辛提心吊胆时,最后又给了一剂定心丸,确认余舒没什么大险,曹子辛和赵慧同是松了口气,听他医嘱,赵慧描述了余舒背上鞭伤,郎中于是又给她添补了一贴伤药,曹子辛付了一两诊金,送他离开,到医馆里去抓药。

再回来,曹子辛交给了赵慧一小瓶外伤药粉,让她帮余舒擦抹包扎,他则去厨房烧水煎药,一直折腾到半夜,曹子辛才发现夜迟,就对赵慧道:“大姐,天都这么晚了,你快回去吧,今晚真是麻烦你了。”

赵慧道:“不如我今晚就留下来吧,你一个男子,毕竟不方便。”

曹子辛道:“这怎么好意思,你明日还要做生意,哪能整晚耗在这里。”

赵慧道:“行啦,我一天不出摊饿不死,姑娘家你怎么照顾的过来,左右我回家是一个人,你就不要同我客气了。”

曹子辛想了想,确是留下赵慧方便一些,便不再推辞,又再三谢过她。

赵慧摆摆手,伸手摸摸余舒的额头,眼中有几分怜惜,小声道:“这孩子是怎么回事,你方便与我说么?”

曹子辛转头去倒茶:“我也不知出了什么事,是在路上遇到她,见人糊涂了,就给领回来。”

赵慧唏嘘道:“唉,我见过小姑娘两回,瞧她乖巧懂事的很,怎会这样可怜,真不知什么人狠得下心打她,对了,她还有个弟弟吧,那天到我摊上来吃云吞,谁想我去收拾个碗筷,一扭头人没了,汤食还好好地放在那里,银钱也付了,就是”

曹子辛立在床边,听着赵慧唠叨,低头看着余舒,不插一句话,等她说完话,才开口道:“我去书房将躺椅搬过来,大姐累了也能躺一下。”

说着就出了屋子。

* *

余舒做了个梦,梦见了在一切发生之前,她还是于静的时候,于磊的腿没有在那场灾难中断掉,他还是可以奔跑可以大笑。

他们两个去爬凤凰山,玩了一整天,下山的时候,在半山腰上她崴了脚,于磊于是背着她一步步从山上下来,快到山脚下时,突然对她说了一声“谢谢”,她问他为什么要谢,于磊笑了笑,告诉她:“姐,谢谢你没有埋怨我的出生抢了爸妈的关爱,谢谢你在我受欺负后偷偷帮我出头,谢谢你每天早起到小区外面给我打鲜牛奶,谢谢你偷偷帮我给暗恋的女孩子写情书,谢谢你没有怪我气跑了你第一个男朋友,谢谢你背着我说服爸爸让我当兵,谢谢你悄悄出钱资助我的战友给他妹妹看病,谢谢你没有怪我在救灾中断了腿,谢谢你在我最万念俱灰的时候给了我两巴掌,谢谢你独自挑起了给我治疗的负担,姐——”

“我这一辈子最感激的事,就是能当你的弟弟,谢谢你。”

然后她就哭了,趴在于磊并不宽阔的背上,想要告诉他,她没那么好,可是于磊突然就变成了余小修的样子,再然后,她就醒了。

余舒睁开眼,摸摸眼角,干涩涩的,没有眼泪。

她很想要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场,可是她又哭不出来,她宁愿相信这不是个梦,而是于磊在另外一个世界告诉她,他从来没有对她失望,她永远都是让他最骄傲又自豪的好姐姐。

她必须坚强,让自己活的好好的,才不负另一个世界的亲人。

余舒深吸一口气,感受着浑身的不适和背上的伤痛,撑着上半身坐了起来,打量起四周的环境。

这是一间不大的卧房,衣柜,书架,圆桌,都是正经的家具,上有漆色,不似她在杂院住的小茅屋,身底下是崭新的被褥,闻一闻,还带着皂香,干净,又温暖。

她依稀记得,昨晚上在桥底下,被曹子辛领了回来,余舒低头看了看身上被换掉的衣服,没有尖叫,而是皱起了眉头。

看来曹子辛是知道她是女孩子的事了,也不知他会不会生气她的隐瞒。

“哎呀,你醒了。”

赵慧端着药进来,看到坐在床上发呆的余舒,赶紧上前去放下药,伸手去探她额头。

“赵婶?”余舒嗓子有些发哑,一说话喉咙就痒痒的。

赵慧放下手,见余舒能认人,就放心了,点点头,关心地问道:“头疼吗,身上还有哪难受?”

余舒被她过分关切的眼神看的有些不自在,舔舔嘴皮,小声道:“想喝水。”

“那先把药喝了吧。”赵慧端起药就要喂她,勺子吹一吹,送到她口边,很是热情。

余舒赶紧抬手去接,“我自己来吧。”

赵慧有些失望地把碗递给她,又想起来还没告诉曹子辛,忙起身道:“我去和曹掌柜说你醒了,不然他还要去请郎中来。”

余舒点点头,小口小口地把药喝了,这苦味反倒让她清醒,精神了一些,扭头看向窗外,雨已经停了,窗纸外头,隐约见着院子里有两道人影正在说话,一个是赵慧,一个应该就是曹子辛。

知道这是曹子辛的地盘,余舒安心了许多,她把药碗放下去,伸手解开了过分宽大的衣衫,看了看身上缠绑的纱布,手臂绕到后背摸了摸,疼的揪起眉头。

检查了身体,她刚将衣服系上,就听卧房门外问道:“阿树,是我,曹大哥,你好些了吗?”

第五十九章 落脚

“阿树,是我,曹大哥,你好些了吗?”

曹子辛声音就在门外,余舒听到,心里那点担心放下,看来曹子辛是不怪她隐瞒女儿身这件事。

只是她昨晚那个狼狈样子被人家从路边拾回来,现在再和他照面,难免会觉得不自在,好在他站在门口没有进来,余舒偷偷清了下嗓子,才回声道:“好多了,曹大哥,多谢你昨晚带我回来,给我请大夫。”

“不用同我客气,我说过,你有事尽可以来找我。”曹子辛背手站在门边上,守礼的不向内看,不同于昨晚的特殊情况。

这下余舒不知如何接话,要是平常她和曹子辛相处,必是要顺着他的话开个玩笑,但是现在她可没那个心情逗趣,只一心想着,接下来她该何去何从。

纪家回不去了,余小修见不着,青铮师父不知现在清不清楚她的情况,她身上一个铜子儿都没有,若不先找个地方借宿,怕是要像昨天一样,睡在桥底下,同乞丐搭伙。

不知道曹子辛愿不愿收留她几日,要是他不方便收留她,那她就只有到城东梅林去投奔景尘大侠了,自那回她给他换了银钱让他吃得上饭,隔三差五会到梅林去找他一回混交情,景尘对她的态度虽然不冷不热的,但是大概不介意管她几顿餐饭。

至于青铮师父,他自己还在纪家混吃混喝,还是别指望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