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舒从袖子里面掏出三张出自易馆的鉴贴递给他,裴敬看过后,面上露出冷笑,将帖子掷在桌上,“这回看他们如何圆谎!”

余舒道:“事不宜迟,明日一早,我便去县衙告状。”

裴敬神色一正,道:“你既拿定主意,不要我露面,我就在暗中助你,你且放心,即便这桩官司打不赢,那窦家记恨上你,我也会保你平安无事。”

“你这样子去?”

“嗯,不是要挨板子吗,穿着裙子不方便。”余舒这样解释。

裴敬没怀疑什么,送她上了马车,将昨晚吩咐人写好的状纸递给她,叮嘱道:“凡事小心,我听到动静再过去。”

余舒应了一声,拉上车帘,马车朝着城北县衙驶去,半道上,余舒就下了车,遣走了车夫,在一处小河沟边上,挖了些泥巴,在身上脸上涂抹了一番,又扯开衣摆上的补丁,扮成了小乞丐的摸样,大摇大摆地走上了万象街。

义阳城里的乞丐不少,万象街附近都是成窝成窝的,一个乞丐走在街上,没什么好招眼的,一个乞丐走进了赌坊,顶多让人多看几眼,但一个乞丐走进了名挂着“宝仁”牌子的大赌坊,让人瞧见了,那可就不得了。

一个多月前,在万象街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一道一乞”的传闻,至今没有退热,尚有茶社里的说书人把这一段编进了单子,由客人点来听,每高不下,于是乎,乍一见到有个乞丐进了宝仁赌坊,就有人好事地跟了进去,好奇这乞丐是不是传闻的那一个。

外面尚且如此,宝仁赌坊更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看到余舒进门,就有人上来阻拦,余舒却抛手丢出去一块银子,落在拦她的丁保手里:“怎么着,有钱还不让人进来玩么?”

说罢就趁人愣神,到卖牌子的地方拿了几对牌子,一样是丢下一块银,零头都没要。

易区早上客人不多,十几个正在玩,边上围了零零散散几个看客,余舒过去占了个位置,看了墙上题目,便掏了炭笔在纸上唰唰算去,写了答案压了牌子,抱着手臂等开局,对四周窃窃私语充耳不闻。

她这模样,本就叫人怀疑,看她下注,就有人嘀咕起来,等到第一局开了,她拿着牌子上前去领,白花花的银子入手,就好似水滴进了油锅,易区顿时便炸开锅。

“这该不是那一道一丐里头的乞丐吧?”

“是那天连赢了四十局的妙乞!”

“是他,我想起来了,那天我也在场,那乞丐就穿了这么一件脏兮兮的蓝布衫,是他没错!”

“快去找人来,就说是那神算乞丐又到宝仁赌坊来了!”

余舒赢到第三局的时候,宝仁赌坊里已经是人满为患,万象街上听到动静的,都赶过来看热闹了。

而二楼上,赌坊的周掌柜正在窗子边上看着下头,上一回纪孝谷留下过话,说再见道那一道一丐,务必要将人请回去,周掌柜开始是不大确定留下的乞丐是不是就是他们要找的那一个,但见余舒连赢了三局,心里头就有数了,正要让人下去请,却见楼底下人头骚动,那乞丐拿上银子,竟是转头要走。

余舒这么一动,赌坊里面来看热闹的人纷纷跟在后头,一楼大厅呼呼啦啦走了一大片,周掌柜忙让人追上去,还不忘叮嘱道:“客气些,好生请回来!”

余舒就这么带着一票人,离开了宝仁赌坊,来到万象街头,走了几步,回头看一眼身后的人数,如她所料,这名人效用确实好用,她满意地直接引着这百余人从大路,往后条街上走。

有人出声询问,客气招呼,不管是说的什么,余舒通通摇头,概不应答,众人不知她要往哪去,路上稀稀拉拉离开了一些,更多的是好奇固执地跟着不肯走,一直到余舒将他们领到了县衙门口!

裴敬神色一正,道:“你既拿定主意,不要我露面,我就在暗中助你,你且放心,即便这桩官司打不赢,那窦家记恨上你,我也会保你平安无事。”

余舒不置可否地点点头,拿起桌上三张帖,低着头把玩,眼里是藏不见的光。 六月初九,余舒早起,没有惊动赵慧和余小修,悄悄出了门,裴敬在前院等她,见她乌发齐头,一身洗旧的蓝布衫,又扮成了男孩子,不免奇怪道: “你这样子去?”

没错,义阳城的县衙,就在风水聚地的万象街后头。

衙门外守着两个衙役,手持着棍杖,看到门前忽然来了这么一大群人,惊疑地互看一眼,便见到有个乞丐离开人群走上前。

余舒一步踏上台阶,径直走向了那一面红彤彤的鸣冤鼓,摘了落满灰尘的鼓槌,听到身后一片嗡嗡声,提了气,抡起了鼓槌就狠狠砸下去!

“咚——咚——咚——咚!”

众人这才惊然回味,她竟是要鸣鼓伸冤!

那两个衙役变了脸色,却不能阻拦,不用他们进去通报,三五声后,里面便闻声跑出来几个衙役,见到门外擂鼓人,手中棍棒朝余舒一指,怒斥道:“大胆乞丐!敢在门外喧哗,可知这是什么地方!”

余舒放下鼓槌,扬声道:“我有冤情!”

因为会挨板子,会上门擂鼓喊冤的,一年到头也没有一个,但衙役们反应还快,听她把话说完,便一拥上前,架着她的胳膊,把人押进了堂内,余舒毫不反抗,就被他们拖了进去。

门外面,被余舒引过来的那百十号人,看到这一幕,各种好奇心被吊起来,更是不肯散了,就挤在门口朝里张望,议论纷纷。

从大门口道办案的公堂,直走就是十几步路,站在门外头,里面的情况一目了然。

余舒被架进内堂,先是仰头看了一眼公案上高挂的“明镜高悬”,听到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想回头,就被人压着肩膀跪下了去!

“升堂!”

“威——武

马县令早上刚到,在后堂凳子都没坐热乎,就听到了外面擂鼓声,匆匆戴上乌纱,出来一瞧,堂下跪的竟然是个乞丐,眉一皱,手中惊堂木拍响“嘭!”

“堂下何人击鼓!有何冤情!报上名来!”

余舒扭着肩膀抬起头,露出一张脏兮兮的脸,两眼灼灼的望着堂上端身正坐的父母官,中气十足地高喊道:“小民余树,代我干娘赵慧,状告城西商户窦家九年前,串通城东易学纪家,伪造八字鉴贴,欺占孤女家产!”

第一百一十章 状告(一)

薛家和纪家的婚事告吹后,薛睿因为受伤,在别馆养了几日,徐力早早让下人收拾了行装,这天天好,便启程返京。

一前一后两辆马车从城北经过的时候,车夫原本想绕个近路,怎知转进了一条街,半中央前头边堵住了。

马车停下来,徐力掀了帘子往外瞧,听车夫道:“总管,前面路中央围了好些人,似是衙门在审案。”

徐力道:“掉头,绕路走。”

话音还没落,车里就又有人出声道:“等等,宝德,下去瞧瞧,是出了什么热闹。”

徐力扭头,看着正枕着脑袋 曲腿横卧在皮褥上吃酸梨的自家大少爷,侧过身让了让,叫坐在另一边的宝德下车。

过了一阵,宝德便打听回来,趴在车窗上,有些兴冲冲地对里头道:“少爷,是有人击鼓鸣冤呢,您肯定想不着是要告的是哪一家。”

薛睿眼神在他脸上溜了一圈,嘲笑道:“莫不是那纪家犯了事。”

宝德惊讶地张开嘴:“少爷您怎么知道啊?”

“你说呢,”薛睿手一扬,手里的梨核“嗖”地沿着窗户,从宝德耳朵边飞出去,看得徐力暗皱眉头。

“走,下去瞧瞧热闹。”薛睿抚了抚头上的青丝抹额,遮住了额角上的一道划伤,弯腰要下车。

徐力伸手阻拦:“少爷,我们还要赶路,天黑之前不能到盐州,就要露宿野外了。”

“那就明天再走,”薛睿拨开他手臂,一跃跳下马车,让宝德带路,往前头去了,徐力摇头一叹,坐回了车里,并不打算去凑那热闹。

有宝德开路,主仆俩人三两下便挤到了人群前头,一眼望到公堂里,还没看清楚什么,就听到班子沉闷的起落声“啪!”

“啪!”

定睛一瞧,公堂地下,正怕这个人,一下一下正在挨打,那比大腿还粗的长板子一高一低,瞧得人肉疼,偏生没听到那挨打的人嚎上一声,若不是每打一下,那地上的人都要弹起来一寸,真叫人以为那是个布扎的假人。

薛睿扬了眉毛,抱起双臂看着地上那乞丐似的人影,听着一旁议论声。

十五板子打完了,余舒额头上已经冒了密密一层汗,抽着凉气,紧握的拳头上血管发青,觉得自己屁股上差不多要开花,再敢多来这么一下,她保准是要嚎出来。难怪击鼓告状的人少之又少,这官司还没说成,就要先挨一顿皮肉之痛。

“啪!”马县令拍了惊堂木,神色阴晴不定地看着堂下击鼓诉状他岳家的乞丐,沉声喝道:“将状纸呈上来!”

余舒趴在地上咬着牙忍痛,侧身哆嗦着从怀里掏出状纸,递给衙役,转呈上去。

堂上静悄悄的,马县令吧入手的状纸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上头明明细细,将赵慧何时同窦家定亲,何时丧父投奔义阳,窦家如何花言巧语扣下她嫁妆和家产,赵慧在城中守孝三年不满,未婚夫暴病而死,窦家长姐如何寄与她休书,侵占她嫁妆家产,她又是如何状告官府,反被窦家勾结纪家易馆,列出她八字面相不符,克夫丧门星象,状告她骗婚,当时的县令将她的家产判给了窦家,又囚她牢狱的种种过往。

马县令越看脸越沉,赵慧当年的骗婚案,是他前任所判,他为官十载,单凭经验和直觉,就知道当年那起官司另有冤情,这里头牵扯到了纪家,外头这么多百姓瞧着,义阳城少有不知他的纪家女婿这件事,若是偏颇袒护,必会惹人非议 。 罢,还是先将人都提上来,堂上再随机应变“啪!”

“来人啊,前去城西窦家,城东纪家拿人!”

几名捕快应声离开。

马县令对余舒道:“余树,你干娘赵慧何在!为何要你代为击鼓!”

马县令喊着余舒故意念谐音的名字,并未发现这是他内兄家的继女,以来这义阳城里重名重姓的太多,二来纪家子孙众多,他真有些记不住的。

马伟博挨打那件事过去好些日子,堂下又是个乞丐模样的男孩子,即便他知道是余舒,一时也联想不到一起。

但衙门口另外有人就不一样了,听到马县令喊那一声,薛睿愣了愣,神色微变,眯起了眼睛紧盯着不远处狼狈地趴在地上的人影,越看是越眼熟,心知是谁,当即就沉下脸。

“回禀大人,”余舒的声音不如开堂时的响亮,气喘着道:“我干娘前不久被那窦家的窦露带人打伤,卧病在床,故而不能亲自上堂,由我代为击鼓申冤。”

代人告状,首先一条就要是亲系,余舒和赵慧没有血缘关系但古代人将干亲将比血亲,她称赵慧一声干娘,替她受过告状,在情理之中。余舒这么一提,马县令就想起来前两天那件没审完的案子正是窦家告了一个郎中行凶伤人。

那郎中拒不认罪现在还在牢里押着,但他也只是这么一想,埋怨一下窦家事多,却并未将两件事联系到一起。

“啪!”

“你说窦家侵占你干娘家财,可有什么人证?”马县令避开了纪家没提。

“有的,”余舒道,“当年我干娘丧父来义阳投奔窦家,是一位老管家送她来的,那位老管家尚在人世,就在长门铺西街上开书铺,姓黄名舟,他能为我作证,我所言不假,当年我干娘没有骗婚,全是窦家和纪家串通一气捣鬼,欺凌她一个孤女。”

马县令道:“来人啊,道长门铺街把这黄舟带来!”

“是,大人!”

马县令又盘问了余舒一些事情,余舒有理有据地答了,大约过去小半个时辰,窦家先来了人。

“启禀大人!窦虹带到!”

这窦虹是窦家长女,迎了个上门女婿,掌管着家务,年纪和裴敬相仿,生的一双细长眼,嘴角撇了两道皱纹,面上就带着精明之相,余舒爬不起来,干脆就趴在地上,扭头看了一眼,正好对上窦虹阴冷的目光,心里头冒出一句——蛇蝎心肠。

“堂下可是窦虹!”

“回大人,正是民女。”

“啪!”

“窦虹,你可认得赵慧是谁?”

窦虹道:“民女认得,十多年前,家父在时,曾给二弟订下一桩婚事,对方是盐州人士,亦是商贾之家,这赵慧便是那家的女儿,后来克死我二弟,被我查出她家隐瞒八字骗婚就同她断了关系。”

闻言,余舒在地上听得冷笑,并不插话。

马县令道:“现有人状告你窦家九年前侵占他人家产,用假鉴贴诬告,欺凌孤女,你可认罪?”

窦虹面露惊容,两步上前,忿忿道:“大人,这纯属是污蔑之言,我窦家几代富裕,先父又是城西员外郎,岂会贪图他人家财!”

“啪!”马县令怕了惊堂木,“公堂之上,不得喧哗!”

窦虹不甘心地推开,眼睛左右一瞟,没见到赵慧人影,但见地上只有一个乞丐趴着,心中畏惧全无。

又过了一会,黄掌柜被带到衙门,窦虹听到马县令会传唤他,脸色始有变化没在听到黄舟指认她抢占赵慧家产没诬告赵慧骗婚之后,就沉不住气了“大人明察,这赵慧分明就是阴暗八字骗婚,当年我专门请了易馆为她看相,有鉴贴为证,岂是诬告她!”

“你请的哪家易馆作证!”余舒冷不丁喊出一句。

“纪家大易馆。”窦虹脱口道,说完才觉得不对,低头瞪了余舒一眼。

衙门口嗡嗡响起了背景声,薛睿嘴角动了动,脸色少有松动,忍不住促笑一声:这滑头鬼。

“啪!”

惊堂木响,余舒老实地闭上嘴,歪头看着窦虹,心中暗笑:就怕你不承认。

马县令沉着脸岁余舒道:“你可是听见了,这几家易馆是义阳城有名有望的地方,你状告他们传统窦家捏造假鉴贴,若是污蔑,本官必不能饶你!”

“小民不敢,”余舒抬头道“大人,我有物证呈上。”

马县令挥手命令衙役:“呈上来。”

余舒在怀里摸索一阵,掏出几张帖子,给衙役呈交到马县令手中,低头一看,却是一张户贴秉着几张出自易馆的鉴贴,落款的名字和手印正是赵慧的,他眉头皱起,暗道不好,便听堂下余舒悲愤道:“大人手上的,一张是有我干娘生辰八字的户贴,另外几张鉴贴是这万象街上六家易馆的相师和易客当面给我干娘看相后所做,有户贴上的手印为照,其中又有刘家河孔家易馆的鉴贴,大人看到,那上头没有一张是说我干娘八字和面相不符,更没有一张是说我干娘生相克夫!小民知道纪家是义阳城的易学世家,可 尚有孔刘二家齐名,难道这刘家河孔家,就都不如他纪家吗?只有他纪家看出来我干娘是丧门星,别人家都是瞎子来的!?”

此言一出,堂上沉静,衙外却乱了套。

这趟被余舒从万象街上引过来的人原是冲着那“一道一乞”的名头,现在全被这案情吸引去,听了这半晌热闹,总算是有了头绪,听余舒言辞凿凿,直指纪家易馆做假鉴贴诬人孤女骗婚,助人侵占家产,这会儿又拿出了真凭实据来,方才惊觉这不是在诋毁义阳城里名声赫赫的易学纪家,八成是真干过这龌龊事!

第一百一十一章 状告(二)

谁也没想到余舒会事先带着赵慧在几家易馆求鉴帖,并且还掺进了孔刘二家,孔家和刘家的名声在义阳城里不比纪家差,人家开出的鉴帖上都没说赵慧有毛病,那就是确说赵慧并非克夫克亲之命了,显然的,纪家当年给出的鉴帖,有问题。

众人心头都想:如果说这纪家的鉴帖有问题,那窦家当年声称那孤女是丧门星骗婚的案子,不就是诬告了吗?既是诬告,又侵占了人家的嫁妆家产,那这两样罪加起来,可不轻啊。

看客们都有数,窦虹就更清楚了,古来最忌侵人家财祖业,这罪甚同杀人一样重,不同的是杀人要偿命,侵占人家财,是要双数奉还,并且没收家产的!

窦虹色变,唇下的皱纹撇成了八字形,全无方才气定神闲的样子,一慌张就屈膝跪倒了:“大人冤枉!休听这刁民信口胡言!”

余舒道:“我如何信口胡言,你家当年从纪家求的鉴帖本就是假,以假乱真,诬告我干娘,图谋我干娘家产,你有何冤枉?你还敢说纪家的鉴帖是真的!”

马县令眼皮一跳,心觉不妙,忙要去拍惊堂木,制住下面声音,可还是慢了一步“当然是真的!”怎么能说是假的,是假的不就证明她确实是诬告了赵慧,贪图人家家产吗!

“啪!”

余舒心嗤:果真如裴敬所说,窦家长女贪心,幺女泼辣,一样的是自私自利。

“大人明察,”余舒咬牙拖着半边痛麻的身子爬起来,两手撑着地,仰头看向马县令,色厉神愤,铮铮然声:“这窦虹一口咬定纪家的鉴贴是真,可我前日确是从六家易馆为我干娘取了八字面相的鉴贴,若不是这窦虹和纪家有意串通要谋我干娘家财,那难道还能是纪家当年算错我干娘的八字面命,误断她是个丧门星不成?果真如此,那纪家易学世家的称号,不过是虚有其表,欺世盗名!”

虚有其表,欺世盗名!

片刻沉静,衙门外再一次炸开了锅,人声鼎沸,几欲盖过了马县令的惊堂木声!

“啪!”

“啪!”

“公堂之上!不得喧哗!”

马县令沉着脸看着堂下的余舒,恼也不是,怒也不是,怎道这邋遢乞丐这般巧舌如簧,靠着几张鉴贴,就把窦虹逼急了,然她不去同这窦家论理,反倒是一口咬死了纪家,偏他还不能说她不是纪家当年鉴贴是真,那就是纪家误判,有污世家名声,纪家当年鉴贴是作假,那就是窦家串通了纪家,谋人孤女家业,亦污世家名声!

这下子,真真假假都不成!

余舒低头,散发遮掩下,嘴角微微溢出冷笑,不管是纪家还是窦家,这回都别想给她跑。

“是谁敢说我纪家欺世盗名?!”

正是时,衙门口处一声怒喝传来,围观者分道,见人群里,被枣衣黑帽的衙役拥出两个中年人,一个面白微胖,一个唇上蓄须,两人脸色都不好看,俨然是因为四周对他纪家的非议声。

“启禀大人,纪家二老爷纪孝春,三老爷纪孝谷带到。”

余舒扭头看了眼正大步走来的两人,便重新趴回了地上,她这副披头散发的鬼样子,却不敢保证纪孝谷不会认出她来。

马县令看着这姗姗来迟的二人,暗松了半口气,怕他们再晚来会儿,那窦虹就要被下头那刁民哄着把他们纪家给卖了。

他哪里知道,纪孝谷和纪孝春不是故意晚来,而是路口上遇到了“撞车”的,才耽误了工夫。

纪孝谷一进堂便看到情况,他二嫂家的大表姐窦虹就站在一旁,慌慌张张的,地上趴着个乞丐,想必就是那个妄语之徒,盯着余舒的后脑勺看了看,纪孝谷并未想到这就是他那前不久才赶出家门的继女,反倒是比较在意门口为什么聚了那么多人。

纪孝春皱眉看了眼窦虹,转而对地下的余舒冷声道:“刁子,是你方才污我纪家名声?”

这是哪里冒出来的狗东西,真是不知所谓!

余舒未理他,沉着声对马县令道:“望大人明察,还小民干娘一个公道。”

纪孝春还要说什么,被马县令一声咳打断,场下虽然是他的二舅子,但外面那么多双眼睛瞧着,他怎好明着徇私“堂下可是纪家来人?”

二人道:“正是。”

马县令抬手一指地上的余舒,“此人状告你们纪家易馆九年前同窦家串通,做假鉴贴,污蔑他干娘——赵氏女克夫克亲,议亲八字是假,助窦家侵占赵氏嫁妆家产,有人证黄舟指认,又有六家易馆做鉴贴为证,证其并非寡命,你们可认罪?”

纪孝春和纪孝谷对视一眼,前者上前,不慌不忙道:“启禀大人,这件事——我纪家并不知情。”

余舒把眼睛一眯:看来这两个人是在路上都商量好了,要死不承认了。

不过他们以为,这事一句话就能撇干净的吗?

“启禀大人,”余舒道,“当年案件,分明是纪家易馆给出的鉴贴,窦虹刚才也亲口承认了,有黄老伯作证,如今这位纪老爷却说不知情,不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哼!”纪孝春重哼一声,面上坦然,心中却有鬼,他对当年之事有所印象,窦虹的确来找他求过,他那时留了个心,并未出面,交给了易馆中的两个易客去做,事后便忘在脑后,谁想到如今这件事又被人揪出来,且危及了世家名声,他一时拿不定主意如何应对,就抬头看着马县令,递个眼神过去,想叫他这妹夫暗示一二。

马县令正是左右为难,看到他眼神,更是有苦说不出,光天化日下,这么多双眼睛盯着,是非各人心中有数,他若过失公正,定会留人诟病,去年皇上微服下江南,革职查办了几个徇私舞弊之徒,甚有人掉脑袋,而今官场最忌包庇,不被人查到还好,若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恐他乌纱难保。

马县令为人谨慎,快速一番考量,看看堂下几人,眼光从窦虹纪孝春纪孝谷脸上一一略过,很容易就分了轻重,便拍了下惊堂木,开口道:“纪孝春,你说你纪家不知情,莫非是当年易馆中人欺下瞒上,私自为人作假?”

此言一出,堂上人人色变,余舒暗自嘲笑:不愧是一家子,这马县令倒是一心想着为纪家脱罪,为护纪家名声,竟把那窦虹给卖了,选了丢车保帅。

窦虹还没有傻到听不懂话,惊慌地扭头看向纪孝春,正对上纪孝春一个复杂的眼神,心底陡然一凉,便见纪孝谷替了他上前答话:“大人明察,这件脏事,我纪家确实不知情,那鉴贴既从我纪家易馆流出,想必,是馆内有易客私心,当时受了他人利诱,才出面做假证,还请大人调查当年卷宗,把那张假鉴贴找出来,我倒是要看看,是哪个混账敢坏我纪家名声,串通这窦家无耻侵占他人家财。”

扭一转,看到纪孝谷盯着她凌厉的眼神,窦虹一屁股软坐在地上,脸色发白发青,心知纪家为了名声,这是在和她撇清关系,要让她一人顶罪了。

纪孝谷这派义正言辞,很是无所畏惧,主动提出来要查明真相,顿时就让堂外头听审的众多看客们转了半截心思。

“啪!”

“主簿何在?到后堂去翻查九年前赵慧一案的卷宗,将那假鉴贴,取到堂上!”

听闻马县令吩咐,余舒又是一冷笑,那张假鉴贴,若是能找出来才怪。

趁着主簿去后面“找”证物的工夫,马县令又拍了惊堂木,存着快刀斩乱麻的心思,对下道:“窦虹,事到如今,人证物证俱全,皆指你捏造假鉴贴,诬告那赵慧骗婚,侵占他人家财,你还有什么话说?”

“我…我”窦虹还能说什么,她再多说,就是把脏水往纪家身上泼,现在纪家摆明了是要和她撇清关系,若她死缠不放,恐怕日后“啪!”

“你既无话说,便认罪画押吧。”马县令不给窦虹多做反应的时间,挥了挥手,让师爷把写好的罪状拿去,衙役们捉了窦虹的手,按上手印,余舒所告,窦家这两项罪状,算是落清了,现在只剩下纪家尚未定夺。

马县令当场便判了窦虹归还昔日侵占赵慧的家财,当然是要赵慧亲自来领,这个余舒是不能代劳的,另又没收了窦家财物,判了她两年牢狱,直接让衙役拖到一旁去打板子了。

窦虹可没有余舒硬气,养尊处优,年纪又不小,惨叫声稍后传出来,让人听了鸡皮疙瘩直往外冒。

余舒冷眼看着这一幕,总算是替赵慧出了口恶气,可她自己的,还没出。

衙门外,依旧是议论纷纷,各说各理,已至中午,人群却没有散去的迹象,是还等着看那纪家最后如何说法。

众人都在看着窦虹挨打的时候,有一双眼睛是从头到尾稳稳地落在余舒身上,那漆黑的瞳孔里有些东西,说不清,道不明。

第一百一十二章 状告(三)

窦虹挨过板子,半死不活地被带走收押,主簿入内翻查卷宗,约莫是过了一顿饭的功夫,小跑着从里头出来了。

果然不出余舒所料,那张曾经陷赵慧于万劫不复的假鉴贴“遗失”了,那主簿看来是马县令的心腹,深谙他意,知道那东西不能拿出来,免得再节外生枝。

九年前的卷宗上只记载有当初案情,有几家易馆佐证,却没有详说当初为赵慧相面测字做鉴贴的纪家易客是耍如此一来,纪孝谷说话更有底气:“大人,我们开办易馆,最讲究就是名声,最忌讳就是胡乱在鉴贴上给人改命,平白沾惹这等脏事,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当初为窦虹做假证之人,虽出自我们纪家易馆,却绝非是我纪家指使,大人明察。”

纪孝春也在一旁忿忿道:“要是让我知道是谁曾做过这下做事,定不饶他!”他这会儿,真正不想绕的,是让他们纪家丢人现眼的余舒。现在纪家是一口要顶不知情,那个给窦虹做假鉴贴的人是私收了她的利诱,做出有损纪家名声之事,纪家俨然也成了受害者。

余舒不插一言,就趴在地上静静看着马县令配合着他们表演。

马县令拍下惊堂木,面有几分威严,对余舒道:“九年前的东西,大概是在整理宗卷时漏失,现在找不到,本官亦是无法判定。如今窦虹已经认罪,那假鉴贴虽出自纪家易馆相比不是纪家指使,你所告窦家串通纪家侵占你干娘家财一条,现在是说不通,故而本官判纪家无罪,你还有什么不满?”

还有什么不满?

不光是马县令和纪家二人,衙门外的众人看到这里,心中也都觉得,这桩击鼓案应该就到这里了,毕竟这诬告骗婚,侵占孤女家财一事,主犯窦家被定罪,家产也被判归还,还有什么好不满的。

至于纪家是否指使人去做假鉴贴,现在是无凭无证了,还怎么追究。

但余舒偏不如他们所意

“大人,小民还有一物呈上。”马县令愣了愣,才叫衙役去拿,见余舒自怀里又掏出了一份东西,他拿到手上一看,还是一张鉴贴,同放在他手边的那六张不一样,这四方方的鉴贴上头,明晃晃的戳着纪家易馆的花章。

“这一张,是出自纪家易馆的鉴贴,请大人与我之前呈上的六张相比较。”

马县令隐隐觉得不妙,皱着眉头,将案上几张鉴贴摆开,一张张看过去,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纪孝春纪孝谷不知马县令为何突然变了脸色,余舒却正等着这时候,只见她两手撑着地面,慢悠悠爬了起来,忍着疼,摇摇晃晃站稳,拿袖子抹了抹额上的汗,提了气,朗声道:“大人看到了,这一张,并前六张,都是万象街上的易馆为我干娘一人所做的鉴贴,我干娘虽不是丧门星,可名也不是很好,几家易馆为我干娘测八字相面时,全说她命中有劳碌苦时,更有中年短命之相,这就要说到刘家河孔家易馆算得准,他们两家都测道我干娘今年会有一场大祸,或危及姓命,儿我干娘前不久的确是遭人所害。”

这时候,衙门外头较方才要安静许多,都在听着,余舒到底想要讲什么。

“得贵人相助,我干娘当日尝利诱这七家易馆,多拿出银两,要他们在鉴贴上动手脚,为我干娘改个富贵命,谎称好叫她改嫁,有六家都言辞拒绝了我干娘,却只有这一家收下了这昧心钱,在鉴贴上动了手脚,就是我方才呈递给大人的那一张——”

话一顿,余舒一转头,看向纪家二人,蓬头垢面下藏着得逞的笑:“就是纪家易馆的那一张。”

衙门问题又响起了嗡嗡声,把短命改成富贵命,还是为人改嫁用,这…这也太荒唐了!

余舒做这事,本身其实很不合理,哪有特意上人家易馆去收买人给自己做假鉴贴的,做了就做了,还非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但在这种场合下,不合理就成了合理的,不能说的,就成了能说的。

本来一脚踹了窦虹,纪家是差不多把自己从九年前的案子里摘干净了,现在又闹上这一出,无异于端一盆屎正大光明地往他们头上扣!

见事态不妙,死死盯着余舒,纪孝春怒火中又有一点惊慌,纪孝谷阴着脸,眼神一闪,似觉得这乞丐有些眼熟。

余舒此刻却不怕被他认出,将手一指他二人,愤然斥道:“九年前,有人利诱,你们纪家易馆 有人有胆助人作恶,做假鉴贴,诬陷他人是丧门星,九年后,有人利诱,你们纪家易馆还是有人胆敢做假鉴贴,给人胡乱改命,以次充好,究竟是一人所为,还是一家所为?你们当人都是傻子?别人家易馆都不做,只你家敢做,诬人丧门星,修人富贵命,这等无耻缺德事——你纪家九年前敢做,九年后敢做,我看再过九年,你们还敢做!”

话音落,衙门里外同时一静,“纪家”二字,在众人心头,瞬间就黑了一半。

“胡言乱语!胡言乱语!”纪孝春气的脸色铁青,瞪着余舒,简直想要伸手打她,这易馆是他在打理,几代声名,岂能坏在他这里。

纪孝谷拉住纪孝春,他亦是愤怒,却知不能在这里对余舒如何。

“啪!”

马县令怒声道:“公堂之上,不得放肆!”

余舒哪里理他,看到纪孝谷这张脸,她就想起来余小修是如何被抽的背上血烂,哭着跟她说不想待在纪家,他们又是如何逼自己去给那宝贝四小姐抵命做小妾,赵慧如何落得当年悲惨下场,还有…那天她被打得半死,狗一样被丢出纪家。

她脸色涨红,眼光冷冽,逼上前一步,咬牙切齿道:“这义阳城里易学三大家,刘家孔家都名副其实,只你纪家欺世盗名,装的都是包藏祸心,妄称世家!有辱易风!什么狗屁易学世家,我呸!”

一口苦痰,当当正正吐在了纪孝谷胸口上。

衙门外头的看客们傻了眼,这般赤裸的羞辱,怕会成了日后义阳城最大的笑柄。

纪孝谷低头看着身上那口痰,脸色一点点发绿了,这下不光是纪孝春想打人,他简直是想要杀人了!

“你!”

忘记此刻是在公堂上,纪孝谷伸出了手,高高扬起来,就要狠狠甩下时,对面的人却突然眼皮一翻,身体下坠,软倒在地上。

。…

“大人,他晕倒了。”有衙役上前,翻了翻余舒眼皮,对早就呆掉的马县令道。

看着不早不晚在这时晕倒在地上的人,纪孝谷僵着尚未落下的巴掌,一口怒血卡在喉咙里,直想捶自己两下吐出来。

马县令此刻脑门抽的生疼,他任官这些年,办过的案子也算不少了,大大小小,却从没有遇上过这样的,一个告状的,差点把在堂上所有的人都气死。

偏他还不知该拿这无赖怎么样。

衙门外,大家交头接耳,指指点点,所属议论的都是极佳,说出来的话,自然不是很好听。

“这小儿年岁不大,脑子也转的够快,只不过这样得理不饶人,过显狠辣,反倒失了善性。”

听到正评价声,正在望着一处出神的薛睿侧过头,看着不知何时站到他身后的徐力,嘴角噙起了嘲笑,不以为然道:“既是为寻仇,又善给谁看?”徐力不赞同地看了他一眼,道:“少爷上车吧,我们该走了。”“不急,不是还没看完吗?”薛睿话声一落,就听到人群里响起了一声哭喊,一个清瘦可怜的妇人挤出人群,跌跌撞撞跑进公堂,后头还追着一个壮实的仆妇。“小余、小余!”马县令正愁着该怎么处置余舒,就见到公堂上多了个病歪歪的女人,正趴在余舒边上哭喊。“啪!”“堂下是何人?”“民、民妇是赵慧。”众人皆张了嘴巴,原来这就是今天这场击鼓冤案的正主啊,瞧那模样,瘦的确实可怜。马县令在心里头转了几个弯,瞧瞧纪家二人,清了嗓子,道:“你既是来了,且亲自听判吧,那窦虹本官已经将她处罪,你若是还要高纪家,就先拿出些证据吧。”赵慧眼下是一颗心全系在余舒身上,看着她被打惨的样子,哪有心想什么证据不证据的,就哽道:“但求大人叫我带我儿回家去。”纪孝春和纪孝谷自是不愿意余舒此刻就走了,但他们也没法子拦着,人还晕着,又不是案犯,难道还能泼水浇醒不成?马县令同他们想的又不一样,纪家虽说这回倒了霉,但事已如此,再叫他们在公堂上闹,头疼的可是他了,先趁这机会把案子结了,人都撵走再说。“那好,本官现就判纪家无罪,赵慧,你画押吧。”赵慧在文书上按了手印,让和她一起来的那个壮实的仆妇把余舒背在身上,挤出人群就走了,裴敬的马车,就在对面巷子里等他们。

“你们也画押吧。”马县令对面有菜色的纪孝春纪孝谷道。纪孝谷咬着牙,忍下了那口气,接过文书,往上看了一眼,正落在一个名字上——余树?这两个字叫他疑心大作,回想着刚才看那乞丐时的熟悉感是从何而来,猛然瞪圆了眼睛。是她?!

第一百一十三章 这下出气了

赵慧带着余舒一走,就有一些人跟在她后头,见他们在对街上了一辆马车,转眼消失在深巷中。

随后纪孝春和纪孝谷也僵着脸离开。衙门口的大门一关上,衙役撵了几句,众人才纷纷散去,但还有些意犹未尽的味道,重回到万象街上,纷纷将这一桩离奇的击鼓冤案讲给没能赶上趟的人听。

相信不消一个下午,整个万象街上的人都会知道,纪家易馆因为几年前帮别人做假鉴帖,诬告孤女骗婚,助人侵占家产,被人告上了衙门,且状告纪家的那个人,正是月前在宝仁赌坊大杀四方的“一道一乞”里头的那个乞丐。

这些都是后话,先说余舒上了马车,便在赵慧的哭声中睁开眼睛,哑着嗓子笑道:“慧姨别哭了,不知道我是假装的么,要不然他们怎么肯放我走。”

赵慧不嫌弃她身上脏,将她搂进怀里,抱着她的头,呜咽道:“谁叫你顶替我去击鼓喊冤的,哪个让你去挨这打,你是要难受死我吧。”

余舒闷在她胸口,屁股上火辣辣的疼,然而心里头却是前所未有的畅快,再没什么堵在里头,纪家这口恶气,算是连着赵慧的一起出了。

她呵呵笑着:“难受什么,你该高兴才是,这窦家总算得报应了,该叫他们尝尝你过去的苦日子。”

“得报应的不只是窦家吧。”马车在一条僻静的街角停下,裴敬上了车。

“裴先生”余舒想要从赵慧腿上爬起来,奈何屁股肿的老高,挪动都难。

“就那么趴着吧。”裴敬道,在她俩对面坐下来,盯着余舒,看了又看。

余舒被他瞧得有些心虚,索性闭上眼睛。

“呵呵”裴敬别有深意道:“我是没想到,你竟然想了那么个法子,把人都引到衙门口去,逼得那马县令不敢明目张胆的徇私,还让纪家在众多人前丢了丑。”

余舒眼睛睁开一条缝,看着裴敬,吃不准他是不是知道她就是那个“乞丐“便装傻道:“说来还是以前先生和我提起那‘一道一乞’的事,才叫我灵机一动,好在那群人不识货,见我赢了两把,就将我误做那人,老老实实地跟着我走了。”

不是她不相信裴敬,而是这里面还牵扯到景尘,她真要承认了自己就是那个“乞丐”,上哪解释那个“道士”,到时候又要撒谎,不如干脆装傻到底。

裴敬半信半疑地看了她一眼,先将此事咽下了,转而又问起其他:“阿树,我实话问你一句,你是不是和纪家有仇?”

早上送了余舒走,他就去了商会总馆,一听到衙门动静,就赶了过去,在外头当起了看客,整场官司他都在场,一幕幕看过去,不免暗自心惊。

这孩子才多大岁数,就能有这般心计,虽说那窦虹本就不是个聪明人,但在公堂上几乎被她玩弄股掌,几次被她诱出了不该说的话,他原一直以为,余舒是个性情良顺的好孩子,现在看来,却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

尤其是看到她最后狠咬纪家那一口,让他这个久经商场的大男人,都觉得背后有些发寒。

直觉告诉他,单是为了赵慧,不至如此,她同纪家一定还有私怨。

赵慧是知道余舒身世的,一直帮她瞒着,现听裴敬问,就有些不自在,余舒察觉到了,稍作迟疑,便开口道:“我和小修的生父去世的早,几年前我娘被纪家三老爷相中,收进了纪家做妾。”

裴敬十分惊讶,万想不到余舒的出身竟会是这样:“那你同纪家是?”

余舒毕竟是借了裴敬一把东风,才治了纪家,见他问,不好不答,就大概解释道:“几个月前,我做错事,被老太君一怒之下撵出去了,后来才遇到了慧姨,蒙她收留,再然后纪家就把我捉回去,逼我去给京城一户人家做小妾,还打了小修一顿,再后来,那婚事没谈成,我们就被撵出来了。”

赵慧这也是头一次听余舒说起纪家逼她给人做小妾的事,一听就恼了,也不哭了,气愤道:“这纪家还是不是东西!”

裴敬亦是觉得纪家做过头,但对余舒本人更有感慨,她这种吃了亏就一定要找回来的人,恰是最不好惹的那一种,现在她年纪还小,本事还不够大,日后若有了依仗,才真叫人害怕。

但她对赵慧又是这般重情重义,有恩必还的个性,却又是最值得结交的那一种人。

只可惜,这样两种性情生在一个人身上,若是男儿必能称雄一方,奈何托生成了女儿身,终究要雌伏于男子之下。

且说纪孝春和纪孝谷回到了纪家,都不敢将在衙门里发生的事告诉纪老太君,恐怕她气的背过气儿去,便商量瞒着她,纪孝春去找纪孝寒商量,纪孝谷则是回了西院,到小西阁,在翠姨娘房里发了一通脾气,摔了几件器具后,丢下哭哭啼啼的翠姨娘,回房去让下人烧水来洗澡。

衣服还没脱到一半,就有下人在屋外报有急事,纪孝谷黑着脸到门外头,一听来人嘀咕,脸色瞬间变了几变:“可有弄错?你是亲眼瞧见那乞丐在咱们赌坊里出现,然后带了人走的?”

“是啊老爷,可不就是那个乞丐吗,没想到啊,他竟然跑到衙门去告状了,难怪当初他会到咱们赌坊来砸牌子,原是早有记恨——老爷、老爷您怎么了?”

“你回去做事,”纪孝谷扶着有些发懵的额头回到房里,心中很是混乱:那个前阵子才被他撵出去的贼丫头,竟然会是那天在他赌坊里大杀四十局的乞丐吗?

不会,不会是她,怎么会是她,她哪里有那本事,肯定是听说了那“一道一乞”的事,才故意去做样子,能赢局,必是有人在旁相助,对,该是这样才对。

这么一想通,纪孝谷的脸色才稍好了一些,倒了杯茶压惊,喝着喝着,就冷笑起来,最后一起身,将杯子摔在了地上“嘭啪!”

余舒和赵慧从衙门离开,没有回裴敬府上,而是被他带到了城南另一处住所。

余小修先一步被人送了过来,正在房里坐立不安地等着,见余舒破破烂烂的被人背了进来,猛一起身,原本趴在他膝盖上的金宝翻了肚皮摔在地上,“唧”了一声,恼火地拿尾巴甩了他的鞋尖,钻进桌子底下生闷气。

“姐,你这是怎么了,怎么弄成这样?”余小修嘴巴一扁,眼睛就泛红。

“闭嘴,先出去接盆水来。”余舒没精力再应付个哭包。

“哦、哦。”

把身上的脏衣服脱了个干净,余舒被塞进被子里,伤药都是裴敬一早准备好的,赵慧就坐在床头,一掀开被子,看见余舒红的发紫的屁股,眼泪就又下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