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舒盯着他眼角滚落的泪水,心中动了动,直觉当中又藏有什么重大的隐情,正要乘机突破,谁知瞿海自己先开了口:“哈哈…我妻儿皆已被我害死,哪里还来的家人,如今就剩下我一个孤魂野鬼,你要照顾他们,难道要代替我去阴间陪他们吗!”

余舒脸色有些凝重,不是因为瞿海的咒骂,而是因为他话里透露出的讯息——

妻儿已死,是被他所害?

这是什么荒唐话,看他样子,明明是为亲人的死伤心自责,痛不欲生,又岂会是杀妻刃子之人?

“你——”

“不用再废话了,”瞿海冷言冷语打断余舒的话,粗着嗓子,警告她道:“我与你无冤无仇,大可以告诉你,我的事和你无关,你若识相,就不要过多沾惹,免得惹祸上身。”

余舒抿嘴,无从辨别瞿海的话是真是假,想要继续审问,可是接下来不论她怎么试探,都不能再让瞿海开口。

郁卒中,余舒不由地念起薛睿的好处来,若有他帮忙调查一番,何愁撬不开瞿海的嘴,也不至于这样无从下手。

无奈,余舒看着天色渐暗,只好今天先到这里,回去想想,明天再来。

余舒回到城西,一路低头思索,走到家门口,才注意到她家门前停靠的马车,愣了下,眼中闪过惊喜。

这就拎着袍子角,快步走进院子,直奔打着灯笼亮着烛火的前厅。

“薛大哥!”

这一声把正在品尝贺郎中煮的药茶的薛睿惊了一跳,转头就见余舒一阵风似的刮进来,一双眼睛火亮亮地盯着他。

“总算见着你了,我找你好几天,你最近忙什么呢?”

这可是让薛睿有几分受宠若惊了,他和余舒认识这么久,从来都是他盯着她的去向,她何曾这么主动关心过他的事情。

难不成是丫头忽然开了窍?

这念头刚一冒头,就被薛睿自己省略过去了,悻悻地想到:这么急找他,一定是出了什么事。

薛睿心里绕了俩弯,面上却淡定,将茶盏换了只手托着。轻放在茶几上,再对着几天没见的余舒勾出一抹分外可亲的笑:“都是上头派下来的差事,不值一提。倒是你,今天到府上找我了吗?”

“是啊。”余舒没被薛睿的笑脸迷住眼,转头见贺芳芝还在,有些话不方便说,就道:“干爹,我和薛大哥有事商量,出去走走,一会儿就回来。”

贺芳芝因着余舒将来是个女先生。不比平常闺中女子,作为长辈,也就不拘泥她的行动,点点头就让他们去了。

二人于是出了门,余舒在前,薛睿落后两步,出门向东十几步,走在别人家院墙挂的灯笼影下。余舒略顿了顿脚,扭头对薛睿道:“薛大哥还记得毕青裘彪那伙贼人吗?”

薛睿道:“记得,怎么了。那伙人不是都被处斩了吗?你又提起这是作何?难不成还有漏网之鱼?”

说到这里,他表情不由变得严肃。

昔日余舒姐弟两个上京,和商队结伴,却误上贼船,领头的商人和护送的镖手头子两个人是明道暗娼,为了船上财物,和一伙水匪里应外合,害了一船商客的性命,只有余舒几人命大,侥幸逃脱。

后来余舒在薛睿的帮衬下。将那一伙恶贼一网打尽,砍头的砍头,关押的关押。

余舒看他一眼,摇头道:“不是他们,是另外一个,就是我们抓人的那天。他们不是另外买了一个杀手追到家里来暗害我吗,人是折在景尘和你的手上了,被判了十年,你消息灵通,最近可有风声听到,那人怎么样了?”

薛睿神色微变,停下脚步,皱眉道:“是了,我前阵子忙昏了头,竟忘记和你说这件事。”

余舒赶忙追问:“何事?”

薛睿道:“那个姓瞿的…在牢里撞墙自尽,死了。”

余舒傻愣住,“死、死了?”

牢里的瞿海死了,那被她关在小院里的又是哪个,难不成是鬼?

“嗯,死了。”

“……”不对,瞿海明明活着,她总不至于是人是鬼都分不清。

薛睿看到余舒脸色阴晴不定,便停下向前的脚步,一转身,低头问她:“何事让你这样惊慌?”

余舒舔了舔嘴唇,皱着一双柳叶弯刀眉,冲他摇了摇,“那瞿海没有死,我昨天在街上见到他成了乞丐,就把他抓了。”

这下换薛睿变了脸色,“没死?怎么可能。我早早就让人盯着,未免狱中有人作梗,一听闻瞿海死讯,我便派人去牢中查问,确认瞿海是撞墙断了气,被抛尸到城郊乱坟岗上,他怎么可能又活了,除非——”

薛睿自言自语到一半,突然停住,回头看余舒,也是一脸惊疑未定,两人几乎同口脱声:“假死?!”

片刻沉默,余舒猜测道:“这瞿海倒是够狠,为了从狱中逃脱,竟然想出撞墙假死的法子,我以前听景尘说过,江湖上有一种名叫龟息功的武学,可以闭塞心脉,想必他是有类似的本领,才能够掩人耳目,瞒过狱卒视线。”

薛睿不置可否,想了一下,接着便回过神,皱眉问她:“你刚才说你把人抓了?怎么这么大胆,明知道他是亡命之徒,你还——”

余舒一看他要念叨自己,只怕挨训,连忙举手辩解:“我可没有一个人,我到供人院买了两个护卫带着一块儿去的,现在瞿海被关在我过去住的那间小院里有人看着,原本我就打算先找你商量商量,就是一直找不到你人。”

说到这里,她还撅撅嘴巴,表示委屈,薛睿倒不好再说她什么了,无可奈何瞪她一眼,道:“你今天先安心睡一觉,明天一早带我过去,此事大有蹊跷,那姓瞿的又不是死犯,却拼了死要往外逃,当中必有隐情,说不定还与你有关,我们要弄个明白,以防不测。”

第三百三十四章 吐露

余舒第二天带着薛睿一起到回兴街,去见关在小院里的瞿海。

薛睿昨晚回府后派人去打听瞿海的事,今早还没有消息回来,他和余舒一样,对瞿海此人知之甚少,除了他曾是秋桂坊长青帮的副帮主,身手了得之外,其余一无所知。

瞿海显然对薛睿有些印象,知道他和余舒是“一伙”的,想要来套他的话,不等薛睿开口,便直接道:“我还是昨天那句话,我什么都不会说,你们也不要白费力气,要不是就放了我,不然就杀了我,如果你们将我送回衙门,我自有方法一死了之。”

说完就把眼睛嘴巴一起闭上,这是摆明了软硬不吃了。

其实薛睿大有法子让嘴硬的人开口,可是一想到瞿海是如何假死逃狱的,便非要用些重刑才能叫他就范,看瞿海这半死不活的样子,只怕一个不留神就把人弄死了,便歇了心思。

薛睿没有多问瞿海一句废话,扭头对余舒使了个眼色,两人一起走出去,避开周虎和宋大力。

“先让你的人看牢他,等我那边得了消息,总有办法让他开口。”薛睿道。

余舒点点头,和薛睿一样的打算。

于是两人没在小院多做逗留,余舒又留了点钱给刚收的两个手下,叮嘱了几句,便和薛睿一起离开了。

两人走到街上,薛睿说他要去忘机楼,问余舒要不要一块儿去坐坐,吃个午饭再回去,余舒正在为她前几日卜出的“厄卦”提心吊胆,一时半会儿没心情上哪玩儿去,便推辞了。

“大衍试已经开始揭榜了,还不知考成个什么样子,我得回去琢磨琢磨日后的生计。你要是不忙,就绕个弯把我送到家门,要是忙着,我到前头雇一顶轿子。”

坐轿子要比坐马车省几个钱。余舒这几天使出去的银子多了,又心疼起钱来。

薛睿一笑:“哪差那么会儿工夫,走吧,我送你。”

两人坐上车,薛睿先倒了一杯清茶,递到余舒手边,又问她道:“我看你一个早上愁眉苦脸的。如果是因为我昨晚上说的话,大可不必担心。瞿海的事,的确大有蹊跷,但是我刚才见他的情形,根本不像是冲着你去的,只是刚好被你遇见了,你又何必杞人忧天。”

薛睿这是看出来余舒藏有心事,所以出言开导她。

听了薛睿的宽慰。余舒反叹了一口气,摇摇头:“大哥有所不知,我烦的不是这个。”

薛睿面露疑惑:“那是何事。说出来我听听,好帮你排忧解难。”

余舒抬头,迎上薛睿饱含关切的眼神,原本还犹豫着要不要讲,忽就有了一小股倾诉的念头,想和眼前这个人讲一讲她的烦恼,这念头一冒出来,便蹭蹭往上涨,就好像夏末地里的瓜秧子,压都压不住。

“我…我前些日给自己卜了卦。查出自己将有祸至。”

薛睿看着余舒犹犹豫豫地说出这两句话,稍一迟疑,脸色变得有些凝重了,余舒的脾气,他很是了解,虽说有时爱扯谎胡诌。但正经的时候从不开玩笑,这会儿她说出这样的话来,想必她这“祸”八九是料准了,而且还不小。

余舒见薛睿没有插话,抬手喝了一口茶,湿了湿嗓子,轻轻蹙起秀气的眉毛,道:“这事还要说到上回去公主府赴宴,回来我担心十一皇子寻我晦气,就给自己卜了几卦平安,便知凶相未褪,一直暗暗警惕着。初二那天我在双阳会上看到纪星璇身影,心里有些疑虑,第二日便在街上抓了瞿海,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有点邪门?”

薛睿哭笑不得,这还真有些巧了,难怪她疑心病,换了是他,也要多几分小心。

“我这人,你是知道的,过不了几天安生日子,若论倒霉,我说第二,没人敢讲第一。”余舒满嘴自嘲,脸上却写着认命。

薛睿嘴角可疑地动了动,心中附和着她的话。

“我担心是有人要针对我,回去后就好好给自己卜算了一回。我同你说过,我那一手六爻奇术,所求甚准,加上我买了一小盒龙涎香所助,费了好大精神,才算出个大概,卦上讲——这个月十三,我恐有杀身之祸。”

薛睿眼皮跳了一下,盯着余舒略带沉重的脸庞,一时没有做声。

倒是余舒,把堵在心里好几天的包袱抖了出来,一下子轻松不少,将手里的茶喝完,轻轻放在桌子上,转头看着薛睿,想听听他有什么说法。

“会不会是你算岔了?”薛睿一问完,便抬起手,制住了要说话的余舒,声调平稳地告诉她:“七皇子和十一皇子那里,我敢大言不惭保证,绝不会对你下手,至少双阳会期间不会。而瞿海那里,你也看到,他那副模样,又能奈何你。除此之外,你并无别的仇家,又是哪里来的杀身之祸,我想是你草木皆兵了。”

闻言,余舒没急着辩解,而是回忆起半年前的一起旧事,沉着嗓音对薛睿提起:“去年我从义阳城北上,途中那场大祸你晓得了,我却没对你提起过,出事之前,我就曾以六爻卜算到我将有大祸临头,由于当时所学并不精湛,只是同大哥你现在一样,以为是自己太小心了,谁知道竟险些死在那里,九死一生才逃脱掉。其实这次我会格外惊恐,并非没有缘故,只因那六爻卜我,算出的一道凶卦,同我当日在商船上卜出的——乃是同一卦。”

记起那个死里逃生的夜晚,被血洗的商船上,满眼的尸首,奔流的江涛,淹没人的冰冷,余舒忍不住打了个寒噤,眼中渐渐凝聚起一团阴影,脸色有点发白。

“阿舒?”

冰凉的手背覆上一层暖意,余舒恍惚回神,对上一双黑的发亮的眸子,她模糊的视线才又清晰起来,轻吸了一口气,扯动嘴角,牵强笑道:“至少我经历过一回,怕是不怕的。”

薛睿却一点都笑不出来,刚才分明是从她眼中窥到了一丝怯弱,看着她逞强,只觉心疼,想着这丫头为了别人承担那么多,又有谁来替她分担。

这一刻由不得他遮遮掩掩,覆在她手背上的手掌紧紧握住,说不出许多安慰的言辞,但有一句:“有我帮你。”

第三百三十五章 对他好点儿

城西这一条路上人少,马车里同样安静着,薛睿正在寻思着如何帮着余舒趋吉避凶,余舒则坐在他对面,有些出神地看着车窗外不断变换的光景,耳边回响着薛睿刚才那一句沉稳有力的“我帮你”,若有似无的视线从他轻锁的剑眉上掠过,知道他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发愁,欲言又止了几回,想说不必他淌这浑水,可是好像已经将他拉了进去。

余舒自知她和薛睿之间,是她占了他许多便宜,认识这么长时间,一来二去早不知道亏欠了他多少人情债,偏偏想还都没处去,她似也习惯了有这么个有主意的人帮衬着,遇上解决不了的麻烦,首先就会想起他来。

而薛睿呢,但凡她有需要他帮忙的地方,哪见他推辞过一回。她以前是看不上眼这样的“老好人”,可是真让自己遇上一个,日子长了,心里便生出几分熨帖来。

开始那会儿,她以为他居心叵测,事实证明,他对她的确是有些别样的心思,这也是他亲口承认的。还记得那会儿她有心和景尘成双成对,有意和他疏离,甚至是不顾情面地拒绝了他的示好。

他倒是十分有风度,过了不久,就和她开诚布公地谈了一回,男女之情转向兄妹之谊,正如了她的心意。

说是要做兄妹,叫一声大哥,果然他更照顾她一些,里里外外帮她打点,为她着想,除了那一回他在忘机楼醉酒占了她点便宜,这个白捡来的大哥,真叫她挑不出半点不好。

比较之下,她这个便宜妹子做的,真是有些心虚,这不是说她对薛睿有什么虚情假意,可仔细想想,她对他真没有什么好的地方。值得他如此真心相待。

就在今天之前,她还有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人家薛大公子出身显贵,打从娘胎里出来过的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哪里需要她去关心。

可实际上呢,是她自己漠不关心而已。

不然她也不至于找他人,都不知道该往哪儿去。

“哎。”余舒在心里偷偷做了一番检讨,惭愧之余,忍不住轻叹了一口气。

薛睿听到她叹气,以为她是担心几日后的一劫,便有意笑了一声。语调轻缓道:“你若真是害怕的紧,到那一天我陪着你,哪儿也不去,就在忘机楼躲着好了。”

余舒瞅他一眼,心中暗下决定:如果这一回能够平安过去,日后定要对这个大哥多些关心。

薛睿此时绝对猜不到余舒会想的这些,不然准要偷笑了,他见余舒没理会他的提议。犹豫了一下,问道:“这件事…你和道子提过了吗?”

景尘?

余舒一愣,摇摇头。“没有。”

薛睿一看她表情,就知道她不只是没找过景尘,而是压根就没想过要向景尘求助,这么说来,她遇到麻烦第一个想到的人是他喽。

薛睿当下忍不住翘起了嘴角,在她发现之前,又不动声色地压了回去。

“我记得道子那里不是有一枚挡厄石,你何不暂先借来,戴在身上避一避?说不定有些效用。”

他是不愿见到余舒和景尘亲密,但是事关她安危,由不得他私心。

经薛睿这么一提醒。余舒才想起还有那好东西,拍了下额头,郁闷道:“瞧我这记性,是可以借来一用。”

景尘失忆时,黄霜石一直是她保管,后来她还借着那小小一枚奇石坑了纪星璇祖孙。但是大理寺审查案子期间。黄霜石作为证物交了上去,来回经了几道程序,最后是物归原主,现在景尘手里。

“那我这就去公主府找他。”

“不急,你这会儿去了也见不到人,”薛睿看余舒困惑,便解释道:“道子领了旨意,双阳会期间同样要出席,最近三天两头被诏至宫中回禀圣上,现在不是在春澜河上与皇子们一起,就是已经回了宫里。”

说到这里,他见余舒面上露了难色,才指点道:“不如我等下就先替你派个人去公主府上送信,你明天再去找他,总不至于扑个空。”

余舒算算日子,今儿是初十,明天、后天,还有两天看似不急,就应承了:“如此甚好,那就有劳大哥了。”

因为有了人商量,大祸临头,余舒的底气不免足了许多,回到家后,没有同前几天一样一头扎进屋里写写算算,而是到后院屋里和孕妇说了一会儿闲话,便背着手晃悠到新搭的马棚边上,探视她的爱驹小红。

“小红啊,委屈你现在只能待在这里不能出去,等主人我日子安稳了,再领着你出去溜达啊,来,主人喂你吃草,多吃一点,养的壮壮的,以后好驮着我到处跑。”

正低着头在嚼草的小红姑娘听到这阵聒噪,歪了歪硕大的脑袋,斜眼看着站在食槽另一边正在添草料的人类,认出这是每天给它梳理鬃毛的主人,便磨磨蹭蹭挨了过去,探出半个脑袋,向她示好,这是为了以后每顿饭都能吃的舒心。

余舒见这马姑娘和她亲近,呵呵笑了几声,拿草料喂到它嘴边,一手搔着它颈子,嘴里“小红、小红”地叫着,是要让它适应这个简单的新名字。

这几天她虽然是忙得团团转,但是没忘记裴敬的交待,每天都要抽空出来和马儿亲近亲近,培养感情,总不能因为一个厄卦,就不吃不喝,不过日子了吧。

喂好了马,余舒回到房里,让芸豆打水洗了手,离吃晚饭还有一阵子,她就捧了一本易学杂集坐在书桌前翻看,渐渐静下心来,读到有理之处,伸手摘笔标记,却看到不知何时窝到她笔架下面的一团小黄毛。

“金宝?”

余小修受伤后,余舒怕他感染,就把金宝这耗子出身的小东西拎出了他的房间,随手安置在自己房里,记得让下人给它弄一小碟子吃食,不怎么管它。

金宝倒也乐的逍遥,除了不往赵慧和余小修房里钻,一天到晚四处乱窜,余舒几天没见它,打量它似乎又肥了一圈,不知是在哪里偷嘴吃。

“你这小坏蛋,不许往厨房去捣乱知道么,要是有人来我这里告状,你看我饶不饶你,”余舒拿着笔杆轻轻戳了戳它的小屁屁,警告了一通,不管它是不是听得懂人话。

“吱。”金宝撅起屁股躲了躲,两只爪子垫着肉呼呼的下巴,懒得动弹。

余舒便不再理它,兀自抄起书,直到芸豆进来唤她吃晚饭。

饭后余舒没急着回房,就坐在赵慧夫妇俩前屋的饭厅里陪着,贺芳芝如常给爱妻请了脉,将有七个月的肚子,鼓囊囊的,赵慧走路已经不稳当,除了每日早晚被贺郎中扶着在后院散散步,其他时间从不乱跑,她年到三十才嫁人有孕,在这时候算是高龄产妇了,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应付,生怕一个失误,夫妻俩后悔一辈子。

余舒怕她那祸事会牵扯到这恩爱的夫妻俩,这几天夜夜拨珠,用祸时法则将这一院子的人都往后算了一个月,赵慧更是尽力算到了生产的日子,平平安安,并无大碍,让她很松了一口气。

“小余,你舅舅接到南边来信说,你舅妈和老奶奶大概到下个月就能进京来了,我想提早让人把旁边院子收拾出来,安置铺床,和你爹搬过去,到时候让老太太住这间大屋,你挑挑最近有没有什么好日子,莫要冲煞了胎神,等明儿和娘写个条子出来。”

赵慧如此叮嘱余舒,家里有个懂易的,好处这就显了出来,大事小事如要求问吉凶安好,不必到外头再请先生来看,额外花钱是小,就怕使了银子还讨不了好。

“嗯,娘,我知道。”余舒只见过贺家的老太太一回,还是在贺芳芝和赵慧的婚礼上,记得是位慈祥的老人,笑容可掬地拉着她的手问了年纪,还塞给了她一只新簇簇的荷包。

余舒正在和赵慧说话,就听到沈妈在外面喊了一声“小姐”,就站在门口禀报:“您到前头去看看吧,景公子上门找您来了。”

“咦?”余舒站起身子,略显惊讶,薛睿不是让人去公主府送信,说好明天她去找他的吗,怎么他先跑来了?

“郎中,你快和小余去瞅瞅,别失了礼。这么大晚上的,该别是什么急事。”赵慧催促了余舒一声,自打知道了景尘出身皇室,她便多了不少谨慎,只怕将这贵客怠慢了。

余舒看贺芳芝要起身,便制止道:“爹娘歇着吧,我去就行了,没什么礼不礼的。”

说完就独自去了,贺家院小,从后院绕到前院不消百步,余舒还没走到大门口,就看到景尘背着手站在台阶上,却没有进来的意思。

“小鱼。”

“怎么站在外面,快进来坐。”余舒奇怪地走过去,招呼他道。

景尘摇摇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和她解释:“不进去了,等下还要进宫面圣,我刚从双阳会回来,到府上换衣服见了薛公子的信,信上说你有事找我,我便过来了。你找我作何?”

第三百三十六章 心凉

面对着一听到信,便不由分说赶过来的景尘,余舒心窝里一暖,暗忖她没有白对这傻小子好。

“走,我们到边上说话,”余舒瞧见跟着景尘形影不离的两名侍卫,指了指路边僻静处,避开耳目。

“真让你说着了,我最近要有大麻烦,”余舒站住脚,低声对景尘道,“想让你把黄霜石借我戴一阵子。”

初一那天她和景尘在忘机楼见面,谈论授学之事,景尘送她回来,就曾提醒她小心防患,说她面相有异,确不是妄言。

景尘眉色紧张了些许,凭借一双好眼,探视余舒五官气色,但见一团灰白笼罩在她鼻胆之上,就知她是祸事将近了,想说将黄霜石予她,却一时拿不出手。

余舒见他踟蹰,便试探问道:“怎么了?可是没带在身上?”

景尘摇摇头,面露为难道:“挡厄石前日刚刚给了师妹,她——近日也有一宗祸事要躲。”

景尘并无遮掩,坦言了黄霜石的去处,余舒听着,便知要她借宝避难这是不成了,黄霜石虽有奇用,但仅能庇佑一人,给了她,那景尘的小师妹要如何?

两人沉默了片刻,余舒最先干笑了两声,抢在景尘再开口之前,装模作样叹气,可惜道:“呵呵,那还真是凑巧了,罢了,先来后到吧。”

说完,她便看着景尘,见他欲言又止了几次,最后歉然对她道:“小鱼,对不住,师妹这一灾是在下山之前师叔便为她卜出的,实不相瞒,她这次入世便是为了历劫,师叔在信上托付我护住她,并将黄霜石交给她佩戴,是故给不了你。”

听到景尘这么说。饶是余舒早已看开,还是眼神一黯,胸口一团寒凉,是想到:说来说去。她的安危是不及那小师妹的安危重要罢了。生死之交,竟比不过青梅竹马。

莫说什么先来后到,人心总是偏的。

她能理解景尘的为难,易地而处,假如遇祸的人是景尘和余小修,她又该如何取决?

己所不欲,遑论他人。

“不过。公主府上还有许多吉祥宝物,我这就回去找给你,可好?”

余舒抬起头,看着景尘脸上愧疚,想要硬气地说一声不用,却不忍心苛责这老实人,挤出笑容道:“那敢情好,你要多给我找几件。先说好了,弄坏了我可不还你。”

景尘见余舒不怪他,似是松了口气。点点头,又关心道:“你所言祸事,自己心中可有底数?知不知是何灾难?”

听他现在才来细问,余舒收敛了神色,平静道:“其实没有那么严重,我已有了准备,还是有把握能应付过去的。”

“那就好,”景尘正色道,“你晓得我这一身孽障,唯恐会为你祸上加祸。你自己小心一些。”

虽他有了大安皇陵的万寿祭文,不会祸及周身,但是依然不能妄动道心,一旦生了爱恨,便是凶煞横生。

“嗯,我知道。”余舒将视线与他错开,指着不远处的侍卫和马车,道:“你不是还要进宫,快去吧,别耽搁了。”

景尘到底是心思纯净了一些,不懂得人情冷暖,更不知他的态度凉了余舒的心。

“好,那我先去了,明日我再来寻你,”景尘和余舒一前一后走回马车边,临上车前又想起来和她说:“师父的《浑天卜记》我已抄好,等到星盘做好,我再一起给你送来。”

余舒此时哪有心情欢喜这些身外之物,面子上笑了笑,目送他坐进了宫廷制样的香车,被侍卫们护送着掉头离开。

一转身,进了院子。

又是一夜辗转,余舒第二天顶着一双黑眼圈坐在饭桌上,赵慧看见,心疼道:“你这孩子,我说多少回,夜里不要熬的太晚,知道你是争气,可也不能累着身子啊,你爹说的好,再大的本事,抵不过一身康泰。”

念叨完余舒,又去训芸豆,“你这丫头,就不知道跟着劝劝你们姑娘,再见她夜里苦熬,就把灯给她掐了,听到没有?”

芸豆瞅瞅余舒,不敢答应,借口去厨房端汤饭,一溜烟儿跑了出去。

芸豆哭笑不得,对余舒道:“瞧她精的,这才跟着你几天,就知道看你脸色了。”

余舒失笑:“不是您让她听我的话么,她这不是看我的脸色,是看您脸色才对。”

赵慧嗔她一眼,还好沈妈端了饭菜进来,贺芳芝是时候打岔,帮余舒免去了赵慧一阵唠叨。

为人医者重视养身,一日三餐需按时,贺家通常都是辰时前后吃起早点,因此等下人们收了碗筷,太阳不过刚升起来。

余舒回到房里补眠,将将躺下,就听屋外说是景尘来了,她打了个哈欠爬起来,到前头去见人。

景尘因为上午还要在双阳会露面,将带给余舒的东西让人抬到客厅放下,交待了她一些话,便匆匆走了。

景尘这次总共送来了三样异宝,一件两尺高低的碧水坐莲观音,据说是两朝之前盛佛时,被一位济世高僧开光过的灵物;有一柄鞘上缀满宝石珠玉的长剑,说是百年前一位护国大将军驰骋沙场所配,后被得道高人驱散戾气,是辟邪之宝。

再来就是一套用沉檀装置的书法,传言乃是大安开国时期的头一位状元郎,在谢恩宴上一笔挥毫,天上文曲星一夜璀璨,都说那状元郎乃是文曲星转世,此宝然有浩然正气。

这三件无一不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应该是公主府所剩不多的底蕴,想来都被景尘挑拣出来,摆在余舒面前,却让她这贪财好物之人,没有高兴多少。

若是不懂易也罢,正如不懂医者,当不知要对症下药,有时千金一剂,却不如甘草二两,趋吉避凶的手段,亦是如此。

这三宝贵重不谈,但是当中两件乃为趋吉之物,一件乃是辟秽之物,拿来避凶,即使有用,不过收效甚微,比起那黄霜石挡厄的用处,不够相提并论。

这等宝贝用完,自然是要还回去的,生怕毁坏,余舒于是格外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挪到自己屋里去,依照风水座位,将那柄辟邪剑挂在南墙上,状元墨宝压在书桌北上。

至于那座观音像,则由它静静躺在宝箱里,束之高阁——请神容易,送神难,还是不要自找麻烦的好。

摆置完这几样宝贝,余舒静坐下来,掐算日子,明天是十二,轮到七日,大衍试又有一科要放榜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 薛睿劝言

二月十二是花朝节,安陵城中未出阁的小姐姑娘们往往在这一日结伴到郊外游玩,带着精心剪裁编织好的花纸和彩绳,系挂在花枝梢头,祈求掌管人间姻缘和生育的花神庇佑。

贺芳芝夫妇一家人初迁入京城,不懂得当地许些俗礼,加之赵慧怀有身孕,不便出门交际,邻里之间并不来往,是故家中虽有余舒这么个女儿,却没有什么准备。

二月十二又是大衍试第二科放榜的日子,只是这一科乃是风水,余舒根本没有参加这一科的考试,就无从关心了。

这一天余舒就如常待在家中,并未出门,谁知晨日方起,薛睿便登了门。

正要睡个回笼觉的余舒不得已从床上爬起来,对着镜子整了整衣服,两手抄着袖子,挪步到前院。

薛睿被守前门的丫鬟请到前厅奉茶,余舒一进去,见到人不禁觉得眼前一亮。

薛睿今日穿戴不同以往富贵花哨,那一袭月白广绫长衣,左右对襟,长度仅及膝下,露出脚上一双棕鹿皮绒长靴子,腰身袖口都有皮质光滑的护带紧紧扎起,乌黑油亮的头发高高束起,配以一条青白纶巾,耳鬓散落一缕碎发,衬得他天庭饱满,浓眉亮眼,随便站在那里,一手抚着腰侧青鞘短剑,举手投足,竟要胜似那书文里雄姿英发的儒侠了!

“大哥,你怎么这么早来找我?”余舒迎上去,心里嘀咕:打扮的这么骚包,不知道要上哪儿风流去。

薛睿露齿一笑,“我猜你便不知今天日子,果然,且去换身轻便的衣裳,我们郊游踏春去,瑾寻就在外面车上。”

余舒其实是晓得今日花朝,但没那个心情出去乱逛。就没在赵慧面前提起剪纸挂花之事,却没料到薛睿会上门来喊她。

“这…你也知道,明日我大凶,不敢往外头瞎跑。而且也没那个兴致去玩。”余舒挠挠头,不好意思道。

薛睿看着她眼圈一层淡青,必是因为那起祸事夜不能寐,想到今日来意,更不会由着她去了。

好在他早就想好了如何劝说:

“你自己修习易学,看的书已有不少了,难道还不懂得‘生死既定。不忧天命’的道理吗?我说句不中听的,倘若明日便是你劫数,大限将至,临了你是要郁郁而终,还是宁愿浮生一乐呢?愁不如喜,狭不如豁,我以为你是个明白人,一向洒脱。今时却执迷不悟了。”

余舒听了薛睿的话,心里一时迷茫,对于她这些日子的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忍不住反思起来,不知呆立了多久,才回过神来,抬头无意看到嘴角噙笑,目光豁达的薛睿,乍有了一丝明悟,眉头的慢慢松散开来,虽不能完全开怀,可一张秀气文智的小脸上总算又恢复了以往七分谈笑自若。

“大哥说的是。灾祸未至,我就先自己吓自己了,瞧我这没出息的,让你看笑话了。”

说着,对薛睿举手一揖,谢他的醍醐灌耳。不然就以她这个糟糕的状态,等到大难临头,哪里还有什么精神应对。

薛睿观她眉宇之间忧愁散去不少,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便不多做开导,笑一笑,背着手就往外走:“你快去更衣,我们在外面等你。”

余舒这次没有再拒绝,到后院去和赵慧说了一声,便梳头换衣去了。

薛睿今日是骑了马来的,所以一身轻装,同行的还有冯兆苗,两人策马小跑在前面开路,余舒和薛瑾寻两个女孩子则是坐在后面的马车里喝茶说话。

这是余舒第二次和薛瑾寻见面,和初次堪堪过去十日,薛小妹依旧是羞答答的文弱模样,坐在那里大气不出一声,就好像第一次和余舒相处似的,好在余舒脸皮子厚,耐心与这寡言少语的小妹妹相处,讲些无伤大雅的风闻趣事,不消一盏茶的工夫,就逗得人露了笑,呢声细语地唤她余姐姐。

车上不只她们两个,还有一名伺候薛瑾寻的小丫鬟,人叫庆儿,十二三岁年纪,嘴巴十分讨喜会说,和她家小姐倒是截然相反。

“余姑娘,您上回送给小姐的那折子纸,小姐可爱惜了,只是奴婢们瞧见,央求了几回,小姐才叫咱们陪着玩了两次,乐呵乐呵,其余时候都放在床头的香囊里,不叫动呢。”

余舒听到薛瑾寻这样爱惜她所赠之物,心有所动,扭头看看薛瑾寻泛红的脸色,暗道奇怪,薛家的千金,不是应该受尽娇宠才对,不说要似那息雯郡主目中无人,但也不至于如此稀罕一件小小礼物啊?

薛瑾寻不知余舒疑惑,被她盯得有些紧张,怕她笑话自己小气,便埋头小声解释道:“是、是笺纸薄脆,我怕放在外头,叫她们弄坏了才、才收着。”

余舒暗骂自己想的太多,不想吓着她,连忙收敛目光,语调轻快道:“又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哪值当你这么仔细收着,我还知道不少有趣的小玩意儿,回头做了再送给你。”

薛瑾寻巴掌大点的脸上难掩喜色,点点头,磨磨蹭蹭,让庆儿拿了身后的一只随行包裹,从里面取出一只新琅琅的茜色荷包,两手递于余舒,目含期待之色,却嘴笨说不好这是何物。

好在余舒是个老油条,一看就猜这是那“东南西北”的回礼了,但还是问了一句:“这是要赠我吗?”

薛瑾寻扭捏地点点头,庆儿极有眼色地替主子说话:“余姑娘,这是小姐亲手编的花朝彩缔子,取了宫中赏赐下来的五色霞丝,穿好了福钱,坠有花珠,余姑娘待会儿可要在春林里挑一根好梢头挂上,花神娘娘看见了,定会喜欢的,保佑姑娘平平安安的。”

余舒捏了捏手里绣工精致的荷包,神色喜欢,向薛瑾寻道了谢,又夸她细心,让薛小妹的脸又红了一些,见余舒收起了她的礼物,暗道自己没有招人讨厌,心中的忐忑才去了。

走在前面的薛睿耳力好,听到车中隐隐约约的说笑声,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手抖马缰,扭头对冯兆苗朗声道:“前面街上人少,我们赛一程,输赢照旧,走!”

说完便一马当先,扬鞭去了,冯兆苗怪叫一声,嘴里喊着他耍赖先跑,神情却兴奋地跟上去。

第三百三十八章 隐患

城东有一片望春林,尽是天然野生的草木,春芳初吐,一入林中,入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枝花桠上,点缀着一片片姹紫嫣红,在这以假乱真的景色中,倩影丛丛,林中断断续续传来女儿家的喁喁软语,吃吃笑声。

余舒牵着薛瑾寻的小手,信步探春,寻找着合适的挂花彩之处,不时有一两个正值怀春的少女从她们面前追闹而过,顿留步,偷偷窃窃瞄一眼她们身后人影,便娇羞地捂着帕子跑远了。

余舒扭头瞅瞅不远不近跟在她们身后的薛睿和冯兆苗哥俩,也不免俗,会想要多看几眼,一个是英姿灼灼的男儿,一个是青葱朗朗的少年,踏春而来,好不赏心悦目。

在林中游荡一周,冯兆苗眼尖地在路边找到一株小巧的木槿,鼓动薛瑾寻将剪好的红色花纸轻飘飘挂在枝头,余舒则是看中了一株驼背的老榆,踮着脚将薛小妹送的那条五色彩缔子高高挂起来,打了个死结,合掌拜了拜花神,不管灵不灵。

薛睿看到余舒拿出那条精编细作的彩绳来,倒是有点惊讶地看了一眼自家妹子,这御赐的霞丝是他前阵子特意送给她留作今日之用的,仅有六钱轻的一缕,没想到她会转送给只有一面之缘的余舒。

“好啦,我瞧今日天晴的很,咱们不如过去春澜河上瞧热闹?”冯兆苗看两个女孩儿都求拜过花神,便出声提议,这林子里姑娘家太多,他甚有些不自在,不想再转悠下去。

薛睿看出他小心思,用目光询问两个妹妹,薛瑾寻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便转头去瞧余舒。

余舒不好拂了冯兆苗的兴致,便点头说好。

于是一行人原路出了林子。上车上马,朝离此地不远处的春澜河上去了。

余舒原以为今天这日子,来看双阳会的人不比龙抬头那一日的多,谁知到了地方。照样人山人海,不望边际。

下车前庆儿给薛瑾寻套上一件短斗篷,遮上宽松的冒兜,以免被外头那些登徒浪子们瞧去了,见余舒面上一无遮拦,便讨巧地从包袱里抽了一条香帕递给她。

余舒摇头笑笑,拒谢了。她又不是千金之躯,一个易客之身,本就是入世之人,讲究自由自在,无需要遮遮掩掩的,这张脸又不是见不得人。

薛睿和冯兆苗将马匹牵到一棵树下拴好,留下车夫照看,带着余舒她们往河岸边上走。

余舒听到远处擂鼓声。好奇问道:“怎么今天不是花朝么,这里人还这么多,都不去郊外踏春?”

冯兆苗仰着脸。笑嘻嘻地和她道:“就是今天才热闹,你不晓得今日太承司有一科放榜吗,贵人们都在琼宇楼下了赌注,等着相个三甲出来呢!”

余舒不解其意,看向薛睿,后者又详细给她解释了一通:原来是双阳会开始之前,几位皇子们就早打听好每一科有望高中的考生们,拟了名单出来,待到双阳会上这些人才露了面,就派人拿帖子大大方方去请到琼宇楼下。有乾坤二席掌眼相看,至多留下三人,将名帖张在琼宇楼中做赌,等到揭榜那天,会有官差前去太承司抄榜,再到琼宇楼布告。端看谁人独具慧眼,相中了良材,便能在宫里那位面前露脸。

余舒听懂了,这不就是博彩嘛,别人赌球赌马,这里赌的是人。

冯兆苗忍不住在这里插嘴,“莲房,你还不知道吧,九殿下请去赴会的那位小师姑,初三易理放榜那天竟然相中的三个人全都榜上有名,更有一位还在三甲之列,让九殿下出了好大风头!”

余舒惊讶,“这么厉害?”

薛睿眸光一闪,点头道:“水筠姑娘和道子同出一门,乃是龙虎山太一道高足,手段不凡。”

身为太史书苑学子,冯兆苗满脸羡慕道:“可不是么,我听人说她在琼宇楼上,使得一筒神秘黑签,见了人就知道是好是坏,有无前程。”

余舒摸摸下巴,心说景尘师承了怀贤真人的浑天卜术,那水筠小师妹乃是亲传弟子,会有一门奇术傍身倒不奇怪。

想到这里,余舒不免记起她那有缘无分的恩师青铮道人,心情微酸,同样是拜高人为师,可怜她只学了个半吊子。

正在此时,前方爆发出一阵喝彩,有人高喊着“来了来了”,人潮突然涌向一个方向,余舒不知情况,拉紧了薛瑾寻,以防走散。

“这是怎么了?”

冯兆苗踮着脚脖子,兴奋道:“是报榜的人来了,我去看看!”

说完就猴急地蹿了出去,薛睿倒是没有动弹,依旧跟在余舒和妹妹身边,避开人群,走到河边一棵柳树下站定,对她们道:“我们在这里等他,前面人多,你们两个女子,就不要去挤了。”

余舒点点头,看到一旁有捏泥人的艺人,就和薛小妹上前去挑选,并不怎么关心琼宇楼那边的情况。

黄昏时分,回程的马车上,余舒趴在窗子边,看着骑在马上的冯兆苗手舞足蹈地讲着白天在琼宇楼所见。

“…官差们抄了榜书回来,就在楼下的台子上回报,风水一科总共有六十来个人晋师,从榜末到头甲,监官们取了琼宇楼中的几张名帖一一对照,你们猜怎么着!?”

冯兆苗陡地拔高了声音,“九殿下那里,竟然相了个榜首出来!当时琼宇楼就炸了,那位榜首恰巧就在楼外面,被请到台子上说话,因为只有九殿下挂他的名帖,遵照祖宗规矩,当场就拜成了九殿下的门人,我看着其他几位贵人们眼睛都红了!”

怎么能不眼红,大衍三年一试,六科榜首的地位比同殿上探花郎,定出身为当朝大提点的门生,不出意外,将来出入司天监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能光明正大地收为己用。可不是捡了个大便宜么!

余舒泛着嘀咕,猜测这八成又是那水筠师妹的功劳,不得不承认小姑娘确实有能耐。

灵光一动,她转念想到别的。眉眼忽地笑开——

有了水筠这珠玉在前,跟在刘灏身边的纪星璇想要凭借这次双阳会出头,怕是要希望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