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他年长的几个皇子象征性地关心了几句,便放他走了。

刘灏看着刘昙匆匆离去的背影,嘴角翘起一抹冷意,被人察觉之前,便换成了满脸温煦,一副慈兄模样,拉着刘翼进了楼内膳阁用宴。

第三百四十三章 危局

薛睿安排了人手在茶楼附近盘查,就去忘机楼等消息,公主府说话不方便,而忘机楼是薛睿的地盘,没有外人眼线。

刘昙闻讯赶过来,被人领到雅室,一进门就急切地问道:“睿哥,我小师姑如何不见了?派人去找了吗?”

薛睿手里端着茶,一口未喝,摇摇头,道:“我已经派人在追查,你稍安勿躁,坐下听我说。”

刘昙来时急的一头汗,但见薛睿冷静的样子,心中镇定了一些,就在他一旁坐下。

“你快说,这到底怎么一回事?”

薛睿于是将他在酒楼探查到的情况讲给他听,言简意赅:“上午水姑娘去找我义妹,不知何故约了她出门,两个人在茶楼大概是想要说些私房话,听侍卫们讲,水姑娘避退了他们,两人上了二楼不到半个时辰,侍卫们上楼寻人已没了她们踪影。我去看过了,她们喝过的茶水中,被人下了一种烈性的蒙汗药,便是习武之人也难以抵挡,水姑娘正是喝了这茶水,所以没有抵抗之力,便被人带走了。”

刘昙神情变幻,搁在桌面上的左手紧握成拳,怒极反笑:“这怕是我那几个兄弟哪一个做的好事了!”

说完又是懊恼,一捶桌子,低声道:“都是我大意,只当他们不敢动真格的,没有加派人手保护小师姑,眼下她被人抓去,若有个好歹,我万死难辞其咎。”

薛睿见他自责,心中也是后悔不已,若是他上午早一步去找余舒,就能将她拦在家里,躲过这一劫。

“你先冷静一下,当务之急是先找到人,”薛睿犹豫地推测,“我恐怕拖得久了,她们会遭遇不测。”

刘昙惊道:“怎会。假若小师姑真是被他们哪一个抓走,也是要她不能在双阳会上助我,最多关上一阵子,应该不会伤她性命。不然的话,这事情岂不是闹大了,他们就不怕我告到父皇那里?”

听他这不无天真的想法,薛睿苦笑,道:“殿下可有想过,你若告到圣上那里,圣上又该如何看你?”

刘昙脸色一冷。是啊,真让父皇知晓他连个人都保护不住,要闹到宫里请他做主,必会觉得他无能。

薛睿又道:“再者,对方挑在这个时候对水姑娘下手,必是存了乱人耳目之心,我只怕查到最后,揪出来的那个却不是我们要找的那个。”

刘昙惊疑:“你的意思是?”

“嫁祸于人。”薛睿眼神凌厉起来。

刘昙心底一沉。背后溢下一层冷汗,咬咬牙,哑声道:“真是好算计。一石三鸟,我注定是要吃这哑巴亏了!”

说破关键,两人俱是沉默,未几,刘昙方才抬头看向薛睿,眼眶微红,神情中有一丝寄望,“睿哥,你、你可有对策?”

薛睿看他一眼,暗叹他到底还是个未经风浪的少年,一面手指轻叩着膝盖。若有所指道:“道子眼下正在宫里。”

刘昙起初听不懂,面上狐疑,薛睿只好再说清楚一些:“水姑娘乃是道子同门师妹,她被人抓走,最担心莫过于道子,由他出面去请皇上做主。最好不过。”

刘昙恍然大悟,“是了,还有师叔呢!”

薛睿点头,嘴角掠过一抹冷笑,“那主谋的人不是想你闹大吗,那你不妨就随了他的意。”

刘昙一点就通,很快明白他的意思,眼神闪烁,低声道:“也好,借此机会,多拉几个人下水,谁也别想隔岸观火,免得他们踩惯了我,不把我放在眼里!”

薛睿赞许地望了他一眼,他这位表弟,身为一名皇子,尽管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不乏聪明和气魄,日后未必不能如愿。

“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回宫,去找师叔商议。”刘昙站起来。

薛睿伸手叫住他,“且慢,你不能去,宫中耳目甚多,还是等他出来,免得打草惊蛇。”

刘昙急道:“那我小师姑她们岂不是危险。”

“左右不过一晚,明日圣上还要早朝,道子便会回来。”薛睿的担心哪里比他少,可是他更冷静,知道再着急也无济于事。

薛睿抬手摸向胸口,那里贴身放着一只珍宝匣,里面的东西,是他昨晚才从祖父那里求来的,原本是要借给余舒避开这场祸事,谁知迟了一步,她已遇险。

一想到余舒,薛睿心情便又浮躁起来,按捺着不往坏处想,自我安慰道:她运气是差的很,不过命也大,几次死局都被她逃过去,没理由折在这一回。

转念,又皱眉暗忖:等他救了她回来,必要好好教训她一顿,免得她再这样逞强好事下去,早晚丢了小命。

余舒也不知自己在麻袋里被捆了多久,途中车停过几回,但都没将她们放下,她头痛欲裂,一路上没敢昏睡,就怕睡梦里丢了小命,死的不明不白。

车又一次停下,余舒透过麻袋,眯着眼睛辨别外面天色暗了,就听到有人交耳低语声:“货到了,卸下来吧。”

“先放到地窖里。”

“这么臭,你来。”

接着便是一阵晃荡,她被人扛起来,走了一小段路,听到开锁声,面朝下被人丢在地上,脚下的麻袋口子被解开,她听到刀子割动的声音,不敢睁眼,道是有人将麻袋割开,放了她出来,免得她们被闷死。

“捆上,当心人醒了。”

“不用了吧,我那药下的猛,她们至少睡到明天,敲锣打鼓都醒不过来。”

“让你捆就捆,哪来的废话,快。”

余舒暗骂他们小心,仍不敢动,被人扭着手臂捆绑起来,又拿东西堵了嘴,拎到墙角。

“走吧,你到外头守着,我回去复命。”

脚步声离开,直到锁落声响起,余舒才敢睁开眼睛,翻了个身子,头靠着墙壁,打量四周环境。

要说起来,算上在义阳城那一次被一伙野道士抓去开坛做法,这是她第二次被掳,先前有过一次经验,所以没有太过惊慌,一心只想着怎么逃脱。

这里是个地窖,头顶上一扇天窗透气,外面天色已暗,该是傍晚。

地窖里还堆放有一些杂物,离她几步远处的地上,还躺着一个人,看不清,也知道那是水筠。

余舒挪着靠近她,伸出脚,踢了踢她的腿,水筠一动不动,显然是那蒙汗药的功劳。

“唔…”嘴里塞着东西,发不出声音,余舒扭了扭身子,一直藏在她袖子里的金宝哆哆嗦嗦挤了出来,在地上栽了个跟头,从她背后爬出来。

“唧唧。”金宝两脚立地,抬起一对前爪,歪着脖子看着余舒,或许是看出主人处境艰难。

余舒借光看到地上那模模糊糊的一团,心中一动,费力拿舌尖顶着嘴里的一团碎布,晃着脑袋吐了出来,猛喘了几口气,大着舌头小声叫道:“金宝,金宝。”

“唧。”

“平日就晓得你通人性,你要是听得懂我说话,现在就回去找人来救我,等我逃了出去,就拿金子给你搭个窝。”余舒拿脚尖蹭着那毛绒绒的一团,不大确定地诱哄道。

但是注定叫她失望,金宝听了她的话,只是在她脚边打转,唧唧叫着并不离开,分明听不懂余舒的求救。

苦笑一声,余舒暗骂自己昏头,异想天开。

靠在墙壁上歇息,余舒慢慢恢复力气,四周安安静静的,天色越黑,越让人发毛,就在她撑不住快睡过去的当口,金宝忽然叫了几声,余舒立刻清醒过来,隐约听到外面脚步声,赶忙低头把地上那团布咬在嘴里,挪到原处躺好。

来人开了门,余舒透过眼皮,察觉到地窖光亮,听脚步声,进来了三个人,比原先多了一人。

“熊爷,您瞧,人都在这儿呢,属下办事,您就放心吧。”

“咦?怎么多绑了一个人,那个是耍”

“是和那小仙姑一起的,属下顺手抓了回来,也不知道是哪一个,要不您给认认?”

“…提过来我看。”

三两句话,余舒已然弄明白了,她先前猜测没错,这伙人果然是冲着水筠来的。

知道自己是被水筠连累,余舒心情复杂,听见有人靠近,大气不敢多喘,装死被人拎起来,架到光亮处。

“嘶,怎么是她?”

“熊爷,这小女子您认识?”

“嗯,见过,这人是——啧,你们两个把人看好了,我要回去禀报王爷,再作打算。”

“是。”

余舒于是又被丢回地上,心里惊疑不定,这个“熊爷”的声音她听着陌生,他却说见过她,还说要回去禀报王爷,难不成,他们口中那个“王爷”也是她认识的?

京城里的王爷,她认识的,不过三位,一位湘王,一位嘉王,一位宁王,会是谁?

这三个人待了一会儿便离开了,余舒在黑暗中睁开眼睛,翻来覆去地思索着水筠被抓的理由,渐渐理出一些眉目——

水筠被抓,八成因为她在双阳会上风头出的太大。

照这么说,那位王爷,只可能是参加双阳会的一位,不是嘉王,就是宁王了。

水筠的小命是保得住,对方要杀她性命,早就下手了,用不着拖延,可是自己呢,要是听到了什么不该听的,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难保不被灭口。

余舒想到这一层,冷汗下来,心中飞快地有了计较,要想保命,一定不能叫他们起疑。

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念之差

余舒白天出门时候穿的少,一入夜,待在这密不透风的地窖里,便冷的直想打哆嗦。

余舒兴许是先前磕了脑袋,一直隐隐作痛,反而硬挺着没有昏睡过去,知道外面有人守着,靠在墙上不敢乱动,倒是试着去解背后绳子,扭来扭去却邦的更紧了,快要勒住脖子,只好放弃挣扎。

这一夜极是难熬,余舒睁着眼睛看着头顶那小小的一扇天窗,见天色越来越黑,再慢慢有了一丝白光。

凌晨时分,快要天亮,一直安安静静的金宝突然又叫起来,余舒打了个激灵,翻身到原位躺好,不一会儿,地窖的门就被掀开了,听脚步声,还是三个人。

“熊爷,天快亮了,这两个女子该要如何处置,主子吩咐了吗?”

“去把那一个提过来,不必杀了,将她手筋脚筋挑断。”

余舒听到他们低声说话,惊的浑身发僵,还没去想他们是要挑断哪个手筋脚筋,脚步声就走了过来,接着便是重物被拖动的声音——

是水筠!

余舒本该松一口气,然而只觉恶寒,她原以为他们不会伤害水筠性命,谁想竟要把人废了,水筠姑且如此,那她又岂能苟安?

就在余舒胆寒之际,地窖中又响起悄悄人语声:“那另外一个呢,要不要直接灭口?”

“…王爷吩咐,留着此女性命,等她醒了回去报信,倒是省了我们的麻烦。对了,你们下的药分量可足,不会出差子吧?醒的太早了,也不好。”

“熊爷放心,你瞧她们睡得跟死猪一样,这药足够她们躺到晚上的。““那就够了,动手快些。趁着天还没亮,我们也好脱身。”

乍一听闻这伙人要留她一命,余舒来不及侥幸,就听到了利器出鞘声,心知他们这是要对水筠动手了,本来就苍白的脸色这下更似蜡纸一般,心中天人交战:不是她见死不救,眼下处境,她若现在出声。试图阻止他们行凶,十有是会被杀人灭口,而水筠亦未必能够保全。

或许有一丝转机,让这些人心存忌惮,从而使水筠逃过一劫,但是希望渺茫。她岂能拿自己的命去赌别人的安全?

如是为了小修,赵慧,也就罢了,值当她拼死保护,但是水筠,她…她是景尘的师妹。

因为景尘,余舒心生动摇之际,突然想起来她之前批的那一卦,水祸、水祸。这个水,指的莫不就是名字里带有一个“水”字的水筠?

如此,不正应了那杀身之祸吗,一念之差,她就可能为了这个“水”字,丢了性命!

这念头一起,余舒心中警铃大作,短短瞬息犹豫,硬是死死地咬住了满口牙齿。狠心闭上了眼。听到几步之外利器磨动的声响。夹杂了几声闷哼,她只充耳不闻。直到鼻尖闻见了一股淡淡的血腥之气,胃里才一阵翻滚,几欲作呕。

“成了,熊爷,就这么丢着她不管,等到晚上,人已废了。”

“做得好,检查一下不要留了尾巴,地窖的门就不必锁了,给那一个绑松一些,方便她醒了挣开,好去通风报信,带人找过来。如此事成,你们再同我去宁王殿下跟前领赏。”

宁王刘灏!

余舒心跳快了几分,万没想到临了她竟然能听到事后主谋是谁!

她努力平复呼吸,在有人接近给她松绑时候,只当自己死了一样,是知道如果现在被他们发现她醒着,纵是有十条命也不够被灭口的。

不过片刻,余舒提着心吊着胆,恨不得真的晕死过去。

“好了,天要亮了,我们快走。”

脚步声渐渐远去,冷风从地窖门缝里钻进来,余舒结结实实地打了个机灵,心里默数了一百下,确定那些人真的离开,才猛地吸了口气,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死命地拽开身上绳子,吐出嘴里的布塞,借着隐隐约约的光亮,哆哆嗦嗦地爬到水筠身边。

“水、水筠。”余舒一面低声唤她,一面探看她的手脚,一摸便是一手的粘腻,让她心底发凉。

那蒙汗药的确是厉害,伤成这个样子,水筠都没有醒来的迹象。

好歹干爹是个郎中,平日闲谈,余舒稍懂得一些救人的关键,强自镇定,解下腰间汗巾子,拿牙齿撕成几截,摸索着水筠的手腕脚腕,紧紧扎起来,如此再不抵用,也能拖延时间。

金宝从墙缝里钻出来,不敢靠近,围着她唧唧乱叫。

余舒安置好水筠,坐在地上喘息了一阵,因为头晕,伸手捶了几下脑袋,不敢耽误,想着快点逃出去求救,一手抓起金宝塞到怀里,一鼓作气爬到了地窖入口,掀开门,扭头看了一眼地上瘫软的人影,犹豫了一下,便转头爬了出去。

不是她不想带水筠一起逃脱这鬼地方,而是水筠现在这个样子,手脚筋俱断,又昏迷不醒,倘若挪来挪去,只会废的更快。

余舒爬出地窖,天已经蒙蒙亮了,她看着四周陌生的环境,辨识出方向,便朝西边小路跌跌撞撞跑走,这里看上去是富贵人家后院,不知为何荒落了,一路杂草丛生,野鸦出没,余舒算计着生门死门的方向,顺利找到了一扇破旧的后门,逃出生天。

薛睿和刘昙在忘机楼等了一夜消息,奈何那一伙人手脚干净,查到几个线索追到半途就断了,直到天亮,都没能查出余舒和水筠所在。

约莫着景尘已经出宫,薛睿和刘昙一起快马赶去公主府。

辰时前后,两人正在前庭客厅门前焦急等待,刘昙忍不住提议:“不如我去宫外等他。”

薛睿面沉如水,显然也快没了耐性:“再等等。”

半盏茶后,他们总算望到一抹人影大步从大门口的方向走来,正是刚刚出宫回府,听到门房急报的景尘。

“师叔!”刘昙匆匆迎了上去,顾不得礼仪,拽着景尘拉进客厅,命外面近卫把守,“砰砰”两声关上门。

景尘一早起来,路上观望晨星,便觉得有事不妙,刚在门口又隐约听说什么人不见了,这下见到刘昙慌慌张张的样子,第一个想到便是水筠出了事。

“出什么事了,水筠呢?”

刘昙向来老成,此刻不免露出一张苦脸,“师叔,小师姑被人抓走了!”

“什么!”景尘神情一惊,按住了刘昙左肩,沉声问道:“这是何时的事,她被谁抓了去,快说。”

薛睿站在一旁不插话,刘昙又愧又怒,道:“这事都要怪我,小师姑同我一起赴双阳会,大煞了我那几个兄弟的风头,想必是因此惹了他们不满,所以才有人下手,趁着昨日她出门将人抓走,眼下、眼下不知生死。”

“一起被带走的,还有阿舒。”薛睿冷脸道,对于刘昙眼里没有余舒,这倒是无可厚非,可是景尘却不能对余舒遇险而无动于衷。

他是明眼看着余舒对景尘用心之至,纵使自己求而不得,也不能容忍别人不珍惜这份情。

景尘果然脸色大变,得悉两个重要的女子身临险境,总算不能保持风淡云轻,眼中寒光一闪,没有追究刘昙迟了一夜才告诉他,当即转身要走。

“师叔,你去哪里?”

“进宫去禀明皇上,既然是几位殿下动的手,就让他们放人。”并非是景尘心机够深,而是天生机敏,才能这么快想出关键,找出应对之策。

“慢着,”薛睿伸手拦下景尘,不急着让他走,是道:“道子打算就这么进宫,可知要如何在圣上面前开口?若是说错了话,只怕救不了她们,反而害了她们。”

这也是为何薛睿让刘昙拖延一夜,等到景尘今早回府再作打算的原因,对于这次是谁主谋,他心中已有人选,既知对方手段,难保不为二女考量,唯恐有人听到风声,狗急跳墙,白害了她们的性命。

他是料到对方有嫁祸的打算,所以给了他们一夜的时间布置安排,最大可能保全她们的性命。

景尘停下脚步,扭头看向薛睿,眉头紧紧道:“那你说该当如何?”

薛睿望了望不远处桌上刻漏,心中计算,道:“才过了辰时,众臣刚刚上朝,今日小朝,一个时辰便会结束,几位成年皇子都在场,或许主谋就在其中,道子怀有腰牌,能自由出入前庭,我且同你赶去泰辉殿,当朝面圣,诉说原委,道子可敢同我一闯?”

擅闯早朝,一个不好,便会触怒龙颜,薛睿原本不想出面,可是话到嘴边,却成了同行。

“有何不敢,来人,备马!”景尘转过身,疾步而去。

薛睿扭头与刘昙交换一个眼神,低声交待:“殿下留下,无需等我们,一有消息就尽快派人去找,不要耽搁,皇上面前,我会处理妥当。”

刘昙心道薛睿这般举措,是为他筹谋,油生感激,点点头,将他们送到门口,目送他们快马离去。

就在他们离开不久之后,南大街上,清晨薄雾中,一道单薄的人影,扶着墙头,步履蹒跚地靠近公主府大门。

正是死里逃生的余舒。

第三百四十五章 迟

且不提景尘和薛睿进宫扰朝如何,余舒从那地窖逃出来后,发现身在城北,第一个想到便是去公主府求救,大早晨街上连顶篷车都不见,她一身凌乱,手脚有血,有所顾忌不敢走大路,只得靠着两条腿一路跑跑停停,摸到了公主府门外,便瘫软在台阶前,头痛欲裂地掏出景尘几日前给她的那快玉玲珑,抛给上前驱赶她的侍卫。

“快、快带我见你们公子…”

公主府门外的几个侍卫面面相觑,不怪他们不认识景尘的信物,实是他们是刘昙从别馆调来的人手,公主府的那几个,早被派出去寻人了。

还好有明白人,捡起那块玉玲珑,让其他人看着余舒,转头进去通报刘昙了。

刘昙正在客厅走来走去,一会儿担心水筠的安全,一会儿又担心薛睿和景尘进宫是否顺利,忽听外面侍卫禀报,说是一个模样狼狈,身染血迹的姑娘倒在门外,求见道子,便是一惊,当即要了那玉玲珑拿到眼前,看是公主府通行之物,对那姑娘身份已有八分猜测,夺步就要往外走,跨过门槛时候,余光跃入东边一抹照样,眼神跳了跳,那脚步也跟着缓下来。

“看清那姑娘模样了吗?”刘昙捏着玉玲珑,沉声询问前来禀报的侍卫。

那侍卫便将余舒模样大概形容了一致,刘昙是见过的余舒的,这下确认是谁,神情一时复杂起来,抬头望着墙外初日,目光深远了一瞬。

“将人带到这里。”

那侍卫连忙领命跑出去。

余舒昨日只吃了一顿早饭,先是在茶楼背水筠逃跑时候重重磕了一下脑袋,被捆在麻袋里颠簸了一路,又在地窖里冻了一夜,嘴皮子冻得发青,身体早就吃不消。能够吊着一口气跑到公主府,已是极限了,就连多说一句话的力气都没有,趴在台阶上又咳又矗任由两个侍卫上前,一左一右架了她的胳膊起来,提到客厅。

“余姑娘?”刘昙快步走近,试探着叫了一声。

余舒迷迷糊糊抬起头,看清人脸,想起还在地窖里的水筠,脑子顿时被针扎了一样。清醒过来,哑声叫道:“九殿下,咳咳,快派人、派人去救水姑娘!”

刘昙脸色急变,一步上前,一手抓住她肩膀,另一只手去扶她站稳,急促追问:“我小师姑。她现在何处!”

“咳,在、在,我带你们——”一个去字没有说完。余舒身体陡然僵直,只觉肩背处一股酸麻蹿上脑袋,便没了知觉,不省人事之前,还听到有人惊慌地在她耳边喊叫。

“余姑娘、余姑娘!”

刘昙蹲身扶住晕倒的余舒,两眼彻夜熬得通红,怒视着站在一旁手足无措的两个侍卫,“快马去请郎中来!”

“是!”

就在余舒昏迷之时,薛睿和景尘刚刚拿了令牌通入皇宫前庭,一路上有景尘开路。无人出面阻拦,直到了泰辉殿外,才被冷面的禁军拦下,低声喝退,景尘一概不理,直言要面圣。加上薛睿有意抬高音量,那殿上臣子不少都听到了殿外喧哗声。

一番周折,皇帝将人宣进殿上,见到打头的是嫡亲的外甥,脸上寒气才消退大半,面上仍有不悦,可还是容他们陈情。

景尘不善言辞,一开口便直指几位皇子当中有人昨日抓走了水筠,要他们放人,薛睿就在一旁补充,把话说了囫囵,包括他昨日偶然经过公主府,撞见几个侍卫着急上火地寻人,出手帮忙的缘故都讲的滴水不露。

一个是亲外甥,一个是内侄,这俩个的话加起来,足够皇帝信个七八分了,这还了得!

安朝三百年尊道奉道,龙虎山更是道教圣地,以太一道鼎盛,门内一位真人的亲闺女,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被他的儿子使坏抓去,传出去岂不是刮了朝廷脸皮。

龙颜大怒,狠狠瞪了几个儿子一眼,暗骂他们不争气,不想家丑丢到朝上,又下不来台,未免百官事后议论,传出去不堪,只得怒斥他们站出来质问。

几位成年的皇子这会儿都在早朝上聆听圣训,忽被景尘当众戳了脊梁骨,一个个面红耳赤地从百官左列走出来,稽首辩白。

可这事情,哪是三两句话说得清楚,景尘一口咬定人就是他们抓的,薛睿适时插上一两句话,最后竟不知为何,闹到皇帝下令,派人到几位皇子府中别院搜查,随手一指,这差事就落到了薛睿头顶上。

几个自觉无辜的皇子,已然急红了眼,谁个府上没有一点机密,就这么大喇喇让人去搜,怎么使得。

奈何金口玉言,圣旨都下了,谁敢抗旨不尊,满朝大臣纵有心劝,更怕触霉头,欲言又止不敢进谏,于是几个倒霉的皇子全都灰头土脑地被留在泰辉殿上,等着人去掀他们院子。

刘灏正在其列,比起其他几个兄弟,被皇帝怀疑,他面上愤慨不少,委屈也不少,可是目光扫过薛睿和景尘时,就不自觉地闪过一丝冷冽,这两个人会闹到早朝上来,是他始料未及的,打乱了他本来的算盘。

不过还好,他早有安排,这次必要有一个人栽进去。

薛睿完全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不宣而入,擅闯早朝,他来就是报着要挨顿板子的心,谁知皇上连句骂都没有,话里话外,竟一味顺着景尘。

薛睿心中埋下一丝狐疑,没有深想,远远看了一眼他那立在群臣之首的祖父一眼,见老人家目不斜视,垂头自立,薛睿暗自嘀咕着事后少不了一顿训斥,便跪下领旨,拉着景尘退下去。

薛睿和景尘宫中一行,前后去了快一个时辰,等他们领了圣旨回到公主府,太阳已经升起来了。

刘昙正在前院焦急地等待,一见他们回来,顾不上多问他们此行是否顺利,便脸色极差地抢白:“余姑娘方才回来了,人正昏迷不醒,问不出小师姑被关在哪里!”

“她现在哪儿?!”薛睿和景尘异口同声问道。

“就在后面厢房,郎中正在——”

景尘不待他将话说完,便把手里圣旨往刘昙手里一塞,飞步跑往后院。

刘昙捏着那一卷皇命,低头愣了愣,就听薛睿沉声问询:“殿下,我义妹可有伤到?”

刘昙回神,苍白苦笑道:“伤是没怎么伤着,就是受惊太大,脱力晕了过去。可她身上有血迹,我怕、怕是小师姑的。”

薛睿听到余舒没事,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下,至于水筠如何,他却没心思去管,这边暗松一口气,望了一眼后院方向,没有跟着景尘过去,而是转念考虑到别的,神情变化,按住了刘昙手捏的圣旨,低声将早朝上的事具体告诉了他。

刘昙听的眉心抖动,到最后,诧异地变了声音:“父皇命你去搜查他们的宅子?”

薛睿点头,刘昙面露犹豫,“若是余姑娘醒着也好,能够指路,省的你去得罪人,但她不知何时才醒,这要是耽搁久了,唯恐小师姑遭难,我、我…”

薛睿看出他为难,皱了皱眉毛,张张口想劝,忽又记起祖父薛凌南几句谆谆之劝,于是闭口不言,等他自己决断。

刘昙看出薛睿没有接话的意思,踌躇片刻,咬咬牙,将那圣旨往前一推,眉宇间绽出一抹毅然:“有劳表兄了。”

薛睿看着眼前似乎一夜长了几岁的少年,记忆里贵妃姑姑身边那个总是寡言少语,又爱粘人的小孩儿从视线模糊了,他轻抿嘴唇,目光一闪,接过他手中之物,轻声道:“我去安排,殿下听信吧。”

刘昙感激地看了他一眼,不知何为,看着薛睿离开的背影,心里先前那一缕挣扎和后悔,就这么消失不见了。

薛睿手拿圣旨,分领了几队禁军,从城北皇子府查起,一座座宅子搜过去,加上之前已有的线索,等到傍晚,终于在一间门庭罗雀的别馆地窖中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水筠。

而这间别馆,正是在四皇子嘉王刘思名下。

薛睿派人将水筠小心翼翼抬回公主府,掉头进宫复命。

皇帝闻后,叫了刘思到御书房,一块砚台劈头砸过去,刘思肿了半边脸,惶惶无措,跪下喊冤,却无力洗脱,皇帝一怒之下,夺了他的嗣王,贬成三等郡公,责令他收拾行装到南部潜州反省去了。

至此,在泰辉殿上站了一整日的皇子们,才被允许出宫回府。

薛睿复命之后,带上两名御医,马不停蹄赶回公主府,随下人朝后院厢房去为水筠医治,路上询问,却得知余舒还没清醒。

余舒和水筠被安排住在一间院子里,东西两门,薛睿一眼便知道刘昙守在门外那间里头躺的是水筠,他看了一眼另外一间门外冷清的屋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先到刘昙面前,安慰了几句。

刘昙神情灰败,朝薛睿露出一个自责之极的惨笑:“师叔正在里面为小师姑施救,说她下半辈子只怕再难于行,这还要多亏余姑娘为她止了血,不然…手脚俱废。”

薛睿脸色跟着沉了沉,点点头,抬手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转过头,大步走向另一扇门。

第三百四十六章 枉做小人

月至中天,余舒方才清醒过来,低吟一声,睁开眼看到头顶昏黄的霓纱帐子,身上棉被拥着一缕陌生的幽香,让她意识到这里不是她的卧房。

“咳咳…”她喉中有痰,忍不住咳嗽出声,头重脚轻地想要坐起来,隐约听到了屋门外有男子低沉的说话声,紧接着房门便被推开,一人口中轻唤着“姑娘”,小跑到跟前,挂起床幔,凭着室内烛光,余舒看到一张稚嫩的小脸。

“芸豆?”余舒迷糊地看着不该出现在这里的自家丫鬟,伸出手让她扶了自己一把,垫了个枕头在背后。

“姑娘,姑娘您醒啦,奴婢给您倒水。”芸豆眼圈红红的,给余舒掖好了棉被,手忙脚乱去提炉子上煨着的汤茶,捧着杯子喂到她嘴边。

余舒正觉得口干舌燥,便小口小口咽了一杯,吸了口气,脑袋一阵阵微痛,目光呆滞了一会儿,讷讷道:“这里是哪儿。”

“姑娘,咱们在公主府呢。”芸豆小心翼翼答话。

“公主府,”余舒猛地迷瞪过来,一下子坐直了身体,看着窗外朦胧夜色,脸白道:“九皇子、景尘,咳咳咳…水筠她——”

说话太急,余舒使劲儿咳起来,涨红了脸要下床去,芸豆被她吓了一跳,不知该劝该拦,这时候门外传进来一道声音,语调柔缓,却清清楚楚地传达,带着一股安抚的意味:“阿舒,你不必惊慌,水姑娘已经救回来了。”

“大哥?”余舒不确定地问了一声,看着门上晃动的人影。

“嗯,是我。”

余舒整个人这才似抽空了一般,又躺倒回去,喘着气,闭上眼睛。嘴里轻轻道:“她,怎么样了?”

薛睿立在门后,隔着门窗,似能想象出余舒此刻的彷徨。迟疑之后,避重就轻地回答:“水姑娘那里,有道子和御医照看着,无需你担忧,你先顾好自己吧。你躺一躺,我这就去请郎中过来。”

屋里没了声音,薛睿停顿了一会儿。抬步走向门外,因为在这里站得太久,有些腿麻,慢走了几步气血才通畅了。

芸豆立在床头,怯怯看着余舒蜡黄的脸色,诺诺道:“昨儿小姐出门就没再回来,老爷夫人担心的上火,是薛公子晚上派人送了信。瞒着夫人,告诉老爷说您失足落到河里,今儿白天领了奴婢过来照看您。老爷原本要跟来的,被薛公子劝住了……”

余舒不意外薛睿会出面帮她圆谎,毕竟她和水筠被抓走的事情,牵扯不小,哪能到处宣扬。

况且刚才她听薛睿口气,水筠的情况好像不妙。

余舒按压着突突直跳的额角,心里藏着事情,却不知该向谁吐露,亦或是埋在心里烂掉。

薛睿去了没多久,就领了一位老郎中回来。公主府现在是有两个御医不错,但都围着水筠不敢离开半步,再者宫里出来的,还不知道连着多少耳目,薛睿留了个心眼,不愿余舒暴露了。所以宁愿御医腾不开手。

这老郎中是薛睿派人去尚书府内院请过来的,平日里专给薛府的公子小姐们瞧瞧头疼脑热,没有什么虚衔在身,医术倒是不错的。

不在自家宅院,男女当守礼节,芸豆被赵慧教诲过,赶在有人进来之前,便将余舒身上被子里里外外捂好,只露出一截细细的手腕,放下纱帐,看得清脸色。

薛睿放心不下,就跟着一起入室,在屏风一侧站住脚,等那老郎中问诊,期间视线落在床角,看到余舒那段瘦的筋骨分明的小臂上,深深勒出的两道淤青,他脸色便说不上好了,连带着对另一间屋里重伤昏迷的那位水姑娘,同情也少了几分。

在他看来,余舒这次实在是受了无妄之灾,遭人连累,若不是水筠没事跑去找她,哪里会遇上这等祸事。

余舒心不在焉地回了郎中几句话,问到哪里不适,只说有点头疼,老郎中不见怪,观察了她的脉象,便和薛睿出去外间说话。

“大公子,这位姑娘脉象浮躁,肝气不足而有脱虚之状,药方应当以安神为上,再者生津润肺,调养个几日,发一发虚汗,就大好了。”老郎中年纪大了,方子多开的稳妥,不是什么大病症,一般都有三两张补方。

薛睿问了个清楚,便叫人送他回府去了,又安排人去抓药,再折回到房里,就见余舒的丫鬟端了一只粥碗出来,局促地朝他行了个礼。

薛睿看那碗清粥还剩下小半,微微皱下眉,摆手让她送下去,走到卧室门外伫足了一阵,听着里面的咳嗽声,转身退到堂屋椅子上坐下,纵是他有话要问余舒,却不想挑在这个时候,且等她明天好些了。

一夜无话,余舒满以为自己会睡不着觉,谁想半夜里喝过汤药,再次醒来已经天白大亮。

芸豆就睡在窗下的短榻上,听到她咳嗽,便一骨碌爬起来,披了衣裳,应余舒要求,倒腾了炉子上的温水,给她擦了把脸,洗了洗手脚,才出去拿早点。

余舒拥着被子侧躺着,望着不远处茶几上的紫藤香炉出神,听到门外有人问话:“阿舒,你醒来了吗?”

是薛睿。

怎么他昨晚没回去吗?

余舒疑惑,慢了半拍,应声道:“嗯,醒了。”

她看不见门外薛睿略显憔悴的模样,只听他的声音却是清爽:“好些了吗?我听你还咳嗽,等下吃过早点,再把药喝了。”

余舒犹犹豫豫道:“我好多了,水姑娘呢?”

这是余舒昨晚半夜醒来,第二次问起水筠,薛睿心想就算瞒她,她早晚也会知情,于是婉转地将水筠的情况告诉了她。

“她伤了手脚要害,道子和御医们极力挽回,总算保全了四肢,日后康复。只怕再难行走了。”

余舒肺里堵了一口气,听到他这么讲,脸色很快涨青了,若说没有半分自责。那是不可能的。

她模糊记得,昨天早上她从那地窖跑出来,赶到公主府求助,见到刘昙,是想带路回去救人,谁知竟不争气晕了过去,昏睡到夜里。

尽管她不知水筠是怎么被人救出来的。但很显然的,他们是去迟了。

余舒很难不去猜想,水筠是因此耽搁了救治,以至于废了双脚,没能挽回。

她同水筠往日无仇近日无怨,不算在茶楼里那几句口角,根本谈不上过节,见到这么一个年纪轻轻聪颖难得的女孩子落得这个下场。不由心生惋惜。

再联想到景尘对他这小师妹的爱护,心里隐隐的,竟不知日后该要如何面对他。

“阿舒、阿舒?”

薛睿在门外连叫了余舒几声。她才恍过神来,一面思索,一面询问:“你们是如何找到水姑娘的?”

薛睿早知她会问,没有多做隐瞒,“你们在茶楼被人下药带走后,我和九殿下四处寻找,猜想是有人针对了水姑娘,于是第二天一早道子从宫中回来,便进宫去求皇上做主,皇上特令我们带人搜查了几位皇子府上。最后在嘉王的别馆中找到了水姑娘。”

嘉王?

余舒面露惊疑,她当时明明听到,那伙人口称主子是宁王刘灏啊!

难不成这里头还有什么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