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灏爽朗一笑,扭头看了一眼纪星璇,见她轻轻点头,证明把握,不禁心中惬意,仿佛胜券在握。

再转目望了望刘昙平静如水的样子,刘灏目光闪烁,突然朗声相对:“九弟,今年大衍试就剩下最后一科,七哥就与你在此分出个高下,如何?”

刘昙始料未及,微微皱起眉毛,双阳会到这里,他已经如愿以偿,再下去,不论胜负,他都无所谓了,可是他七哥刘灏不一样,赢了,风头却早就被他分了,输了,就等于不敌幼弟,那是要颜面扫地的。

刘灏却在此时公然提出与他分胜负,越过了其他兄弟,没有刘鸩和刘赡垫脚,刘昙赢则可喜可贺,输则是不自量力,前面的辛苦都白费了。

刘昙飞快地衡量利弊,决定拿话敷衍过去,在这节骨眼上不能和刘灏硬碰硬,然而刘灏接下来一句话,就把他还没出口的声音堵了回去——

“都说九弟在山中养病数载,性情稳固了,怎么行事却还似儿时那般畏畏缩缩!”

三楼上突然一片安静,刘昙脸色一变,盯着笑眯眯说出这话来的刘灏,让他慢慢勾起了嘴角,从椅子上站起来,对着他一拱手:“七哥又说笑了,既然如此,我就不推让了,你我兄弟两个,便在这一场分个输赢。”

满朝之上,少有人不知天子喜怒,最是欣赏那些智勇双全者,相反就最厌恶那些行事畏缩之人,若要刘昙落下这个话柄,便是赢了双阳会,也要吃个暗亏。

刘灏这样争胜的手段并不光彩,可是他作为兄长,刘昙始终弱上一头。不能挑明了指责,只能忍辱答应。

刘灏目的得逞,面露愉色:“哈哈,这才痛快。不论胜负,今日双阳会散后,我们兄弟都要去喝上一杯!”

他们二人做了约定,刘鸩和刘赡瞬间成了衬托,刘鸩心中不满,暗骂了几句,却没有将不快表现在脸上。

余舒眼见着刘灏抛线。刘昙不得不上钩,又一次感叹于这双阳会上的明争暗斗。

以她的立场,自然是十分希望看到宁王栽跟头,所以对今日的榜单,又多一种期待。

时间飞快过去,琼宇楼上的众人也因为刘灏和刘昙的赌约,一个个精神十足,一听说江岸上有快马驰来。便纷纷离席站到栏杆旁等着,俨然是迫不及待知道结果。

余舒和辛六也靠着栏杆,望着楼下情形——

抄榜的下马跃上擂台。将沿途密封的榜文呈递给御史大夫,两名御史检查过后,相互推让,由年长的那一名出面公布:“兆庆十四年大衍试三月春榜第六科算术,登榜者共计六十四人——第六十四名…”

六十四人,百人榜中,算是一个不多不少的人数。

辛六凑近了余舒和她咬耳朵:“我前些天听祖父说,今年这算学一科相当的难考,题目出的歪极了,按照历年规制。答对六成题目的才有机会上榜,非要能算无遗漏的才有荣登三甲的资格,说不定这一榜的魁首也是个空缺呢。”

余舒一手托臂,手指点着下巴,听着御史宣读名次,心说她倒是将所有题目都答上了。就不知有几个比她更厉害的。

御史念到第四十九名时,刘鸩惊喜地站起来,确认是中了一名,得意洋洋地朝四周拱手。

接着念到第三十九名时,刘昙名单上的第一个人出现了,对此,刘灏一点都不着急,反而笑吟吟地恭贺刘昙。

这个时候刘昙还能沉得住气,可是好运今天似乎并不在他这里,名单上剩下的两个人选,并没能多进几名,分别在第三十一名,第二十二名时出现。

虽是三人都在榜上,可是刘昙底牌全无,而刘灏那边,韩闻广的两名弟子一直没被念到,显然排名靠前,落榜是绝无可能的。

相比刘灏自信满满的两旁说笑,刘昙面沉如水地坐着,贺兰愁担忧地望了他一眼,压低声音劝道:“殿下莫急,榜单还未读完,只要宁王没能摘到两名三甲,就还有胜算。”

刘昙点点头,又重振了精神,坐直观看楼下,免得漏听了名次,然而越听心越沉。

“第六名,扬州考生周磬,第五名……第三名,太史书苑考生晋左瑢。”

“啪”地一声脆响,刘昙盖上手中茶盏,手指微微发抖,嘴角泄露了一丝苦笑。

与此同时,左席一声大笑,刘灏稳坐泰山,不为别的,这第三名正是韩闻广的弟子之一。

两旁观客正要恭喜,被刘灏抬手制止,有意无意地扫了一眼刘昙,站起身来,走到栏杆处,示意御史继续宣读。

“第二名,太史书苑考生潘名。”御史念了好半晌名字,趁着楼上此时嗡嗡,转头去咳痰。

刘灏眉毛抖抖,虽不如意韩闻广另外一名学生不是魁首,却如愿以偿得了两名三甲,盖过了刘昙。他在一片紧随而至的道喜声中,手扶着栏杆,满面春风地转过头,远远地朝着面色发灰的刘昙,一瞬间竟显得盛气凌人:“九弟,这一局可算是为兄胜出,你是否心服?”

迎上刘灏这样熟悉的目光,刘昙霎时似又回到小时候,脸色发白,暗地里握紧了拳头,咯吱作响。

他极力按捺住满心的不甘,缓缓起身,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挂在脸上,正要应答,衣袖却被人冒冒失失地揪住,他一个停顿,转头去看,便见余舒立在他身侧,脸上挂着一丝不正常的潮红,两眼散发着诡异的亮光,死死地盯着楼下正在咳嗽的御史。

“等、等等。”余舒拽着刘昙,声音很轻,心口却忽忽通通地跳着,一个念头回荡在脑子里:还没念到她的名字,还没念到她的名字!

“咳咳,”御史终于咳顺了气,重新打开榜单,目光一扫而至最顶端,盯着那朱红刺目的一笔,郑重宣读:“第一名,义阳县考生,余舒。”

第三百七十四章 时来运转

“第一名,义阳县考生,余舒。”

余舒有一瞬间耳鸣,什么都听不到,紧接着,肺里就好像正有一股舒爽的气劲源源不绝地奔涌而出,飞快地窜动到她浑身的每一个毛孔,打通每一个晦涩的关节,“啵”地一声笼罩了她。

魁首!

她是算术一科的魁首,仅有两榜三甲的大易师才能够比肩的算子!

“嗡”地一声,随着众人反应,琼宇楼上如水滴油炸开来——经过这些日子,谁都晓得九皇子刘昙找了个替补的坤席,前不久才中了奇术第二,当时不少人感慨这个上无魁首的年轻秀元,谁能想到短短七日过后,还是这个小姑娘,竟然摇身一变,稳坐了当今炙手可热的算魁!

这一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没人料到这种戏剧性的局面,刚才还是一副胜利者姿态的刘灏一脸愕然地愣在当场,而原本不甘认输的刘昙,却成了今年双阳会上最大的赢家!

“好哇,老九,原来藏得最深的是你啊,”刘鸩最先从椅子上蹦起来,一脸苦笑地指着笑傻了的刘昙,又指指他身旁的余舒,刚想说什么,忽记起眼前这位此后身份便不同了,于是拱起手礼貌道:“恭喜余姑娘夺魁。”

三年大衍,六科之内,算学最为独立,其他五科,登一榜的能称易师,登两榜的敬称大易师,三榜魁首——宝塔顶尖的易子,百年不世出,在这之下,论位份高低,又有两榜三甲,三榜三甲,这也是二十年难得一见的。唯有算魁,或三年六年能出现一名,通通是京城炙手可热的人物。哪一个不是红极一时!

且余舒这个算子,还附了一个含金量十足的奇术三甲,两榜算子,这可是个大稀罕!

若在细想。今年算术三甲,第二第三都是韩闻广的弟子,有了比较,余舒这个第一,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恭喜恭喜,余姑娘年纪轻轻,便能有此过人之能。真是让人佩服啊。”这楼上有心眼的,大多当即起身向余舒道贺,无不是有心结交这位前途不可限量的女算子。

当然也少不了有人吃酸葡萄,暗地里眼红,在此先不多说。

这边余舒被上前道喜的人围住,应接不暇,另一头阴云密布,刘灏身边的人感觉到他的怒气。大气不敢喘,只有纪星璇呆呆坐在椅子上,嘴里喃喃道:“不可能…这不可能。”

刘灏怒极了。听到她自语声,转过头盯着她,难掩火气,低声咬牙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你不是信誓旦旦地告诉本王,有韩闻广的两名弟子在,这一科算术无人能出左右吗?”

若不是有纪星璇的保证,刘灏也不敢孤注一掷,提出和刘昙在这一科分个胜负,这回可好。一招失算,满盘皆输,别说是面子,连里子都丢光了!

纪星璇神情恍惚地抬起头,对上刘灏怒容,猛然惊醒了。眉头狠狠一皱,青着脸腮,心中泛起惊涛骇浪——

余舒怎么可能会是算科魁首呢,别人不清楚余舒的来历,她却明明白白。一年前还只是三叔妾房名下一个不学无术的丫头,据说连字都识不得几个,生无慧根,命相极差,即便是拜了青铮道人那等高人为师,可是凭她的资质拙劣,再怎么勤奋努力,也绝无可能短短一年就脱胎换骨,胜过旁人苦学十载!

不对,不对,究竟是哪里不对!?

纪星璇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脸色越变越差,手指抠着膝盖,不顾刘灏冷脸质问,突然站起身来,目光越过几排座位,落在那一道意气风发的人影身上。

她极力想要回忆一年之前,在义阳城纪家,见到过的余舒是个什么模样,然而眼睛都盯红了,好似走火入魔,脑海中被唤起的记忆,却是她身在大狱的那一个夜晚,阴暗潮湿的牢房里,那一脸让她胆寒心惊的狞笑。

打了个寒颤,纪星璇腿一软坐回椅子上。

“七哥!”刘昙好不容易压抑住激动的心情,隔着不少人,一声呼唤,两手重重抱拳,红着脖子,朝刘灏大声道:“敢问七哥,今年双阳会,可算是弟弟我胜了?”

楼上很快安静下来,多少双眼睛转移到刘灏身上,就看宁王殿下如何收场。

刘灏此时十分难堪,不好在众人面前发作,两手背在身后,拇指上的紫玉扳指捏的咔咔作响,朝着刘昙扯了扯嘴角:“九弟的运气,为兄自叹不如。”

即便认输,刘灏也要维持颜面,丢下这一句话算作交待,便甩过袖子,转身就拉下脸,大步离去了,没有分毫耐心再留下同刘昙作秀,扮一出宽宏大度。

刘昙勉力按捺,才没当场大笑出声,转头去看余舒,那眼神柔和的几乎能掐出水了,算不得冲动,他不慌不忙地端起桌上茶盏,做了一件不久前刘灏才做过的事,但见他两手朝余舒一敬,朗声道:“此次双阳会上小王能够一马当先,汝居首功——莲房真乃吾之福星。”

四周立即静下,在场有眼睛的都能瞧出来,刘昙这是要给新晋的女算子造势了。

余舒两眼精光四溢,腮上红潮未退,本有几分清秀的脸庞,此时竟然隐约泛着光,面对皇子敬茶,丝毫没有受宠若惊的模样,两手作揖,声音清亮如泉:“不负殿下所望。”

说罢,接过那杯半冷的茶水,一饮而尽,抬袖抹去嘴角茶水,原是一个粗鲁的动作,硬叫她做出女人家没有的洒然。

余舒心里,刘昙这一杯茶,她当之无愧。

楼上热闹,人情激动,很快消息就飞走出去——今年双阳会上出了个十年难得一见的女算子!

薛睿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忘机楼写信,差遣去太承司看榜的酒楼伙计贵七冒冒失失地跑进来,连门都忘了敲——

“公、公公子!”

薛睿笔下未停,头也不抬,好脾气道:“歇口气再说。”

他知道余舒算数的能耐,对于她不会落榜,还是有很大信心的,只是不晓得能排个第几名。

贵七憋红脸,急着想说话却卡住喉咙,使劲跺了一下脚,捶捶胸口老痰,带着一口唾沫星子脱口道:“姑娘她高居榜首就要当算子老爷啦!”

薛睿手颤了一下,失手在快要写好的信纸上划出长长的一道,他盯着那浓浓一笔墨痕,好半晌才在贵七的唤声中回过神来。

“公子、公子?您没听清楚吗,余姑娘算科考了第一名啊!那墙上的红纸金字,小的看了十几遍,绝不会错的!”

回应他的是薛睿突如其来一连串莫名其妙的笑声:“呵呵…哈哈哈。”

“啪!”薛睿将毛笔随手掷在桌上,摇摇头,一团揉碎了信纸,精神奕奕地站起身道:“备车!”

刘昙留在双阳会应付众人奉承,派人先送余舒回家休息,准备第二天入司天监面见大提点。

余舒走之前,辛六还依依不舍地拉着她,非要她答应摆宴庆贺之前一定要通知她,好让她准备礼物。

余舒满口应下,被刘昙的侍卫护送,坐着一顶软轿回了家。

一路上,轿子里不时传出余舒的吃吃笑声,过路的行人听到,不清楚的还以为里头坐着个傻子呢。

余舒也实在是乐傻了,她不是没有幻想过能够在算学一科上夺魁,但是由于她一直以来人品极差,好事大多轮不到她,一开始就就没报什么希望,谁想她积压已久的运气全在今日爆发,一跃便从一个无名小卒,成了上流人物。

对于这个结果,她虽然意外,仔细想想,倒不奇怪,本身她的数学知识,就超出这个时代许多,在整个大安朝都是佼佼者,再加上上辈子十几年的积累,一点一滴都是她努力学来的,只能说她逢时,却不怪她投机了。

“噼噼啪啪……”

余舒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就听到鞭炮声喧天,锣鼓声抢地,撩起帘子望出去,远远地就见前头一片白茫茫的硝雾中,到处是人影,密密麻麻围在她家门前,人声沸沸。

余舒心想着定是报喜的官员到了,才有这么多人跟过来看热闹,赶紧叫停了轿子,不想就这么过去被人堵了。

“停轿。”

打发走刘昙的侍卫,余舒仗着没什么人认得她,挤过人堆,刚看到自家大门,就看见贺芳芝扶着大肚子的赵慧,两人恍恍惚惚地咧着嘴,裴敬得意洋洋地挺着胸脯,而前来报喜的几名官员,都客客气气地与他们说着喜庆话。

余舒看这种情形,就没往上凑,不动声色地退出人群,打算在附近溜达溜达,等热闹过去再回家,免得她这一露头,附近围观等着看女算子的人潮更不肯散了。

余舒两手抄着袖子,美得轻哼着小曲儿,刚走出去没几步,就被人一手勾住了领子,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贴上来,低笑吟吟,温热的鼻息几乎挨着她耳朵:“咱们的算子大人不回家这是要上哪儿?”

第三百七十五章 宁做良人

“咱们的算子大人不回家这是要上哪儿?”

余舒听到这调侃声,吓了一跳,傻不愣登扭过头去,看到满面戏谑的薛睿,眼睛“唰”地就亮了,一个蹦跶抓住薛睿衣袖,迫不及待地将喜悦之情分享给他:“大哥,我是魁首了,我考了第一哈哈!”

薛睿见她高兴地撒欢儿,忙将手指在嘴边比了下,指指后头一层层的人堆:“小声点,你想把人都招来啊,我们先走。”

说罢,便顺势牵住余舒的手腕,拉着她远离人群,隔着一层衣袖,感觉她脉搏噗噗有力地跳着,他眼睛忍不住弯了弯,收紧五指握牢了她。

两人来到无人的街角后,薛睿停下步子,转过身,慢慢松开她。

“好了,我们在这里说会儿话,等我的马车过来。”

余舒点点头,不一会儿脸又高兴红了,直忍不住想在薛睿面前蹦个三丈高,好发泄一下心里藏不住的欢喜,她伸出两根指头在薛睿眼前晃晃:“大哥,嘿嘿,我现在是两榜三甲,算子大先生!乐坏我啦,你不知道,我上午在琼宇楼上等着人发榜,心急火燎的,最后听到自己的名字,当时就想跳进春澜河里游一圈!”

“哈哈,”薛睿忍俊不禁,笑容直达眼里,他微微低着头,看着个头已窜到他下巴的余舒,看清她眉飞色舞的脸庞,得意洋洋的小模样,心里不禁有些痒痒,就像什么东西爬在心口上,这里挠一下,那里挠一下。

按捺不住同她亲近的心情,薛睿此刻不去多想礼数和伪装,抬手抓住她那两根乱晃的手指,另一只手屈指刮在余舒圆圆的鼻尖上,纵容她肆意的姿态。好像她本该是如此张扬:“你啊…”

余舒太过高兴,倒没多在意薛睿过分亲昵的举止,由他握着她的手指,还开心地晃了晃。两眼看着薛睿亲切的笑脸,突然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

若说这一次她能够在大衍试上大放异彩,还有一个人是必须要感激的,非是薛睿莫属了。

若不是他的用心说服,她当初根本就不会动心要参加大衍试,若不是他的安排周到,她也不能顺利地参加大衍。若不是他的细心设想,她更没机会偷进太史书苑翻看那些宝贵的卷子,才能信心满满地参加考试。

薛睿在这当中对她的帮助太多,不能一一列举,但她都记在心里,可以说,没有遇到薛睿,根本就不会有她这一天的风风光光。

所以能够遇上这样一个知己。她难道不是幸运的吗?

思及此处,余舒心中感慨万千,真真切切地看着薛睿。眯眼笑称道:“大哥,你就是我的贵人吧。”

薛睿目光闪闪,低笑出声:“我宁不做你的贵人。”

“那是,你还是我的大哥嘛。”余舒拍了下薛睿的肩膀,一副哥俩好的模样。

薛睿嘴唇动了动,忍住了话没讲,默默道:他不想做贵人,只想做良人,却不知佳人何时才能心仪于他。

两人又说了一晌话,躲在不远处望风看动静的车夫的老崔见差不多了。才驾着马车绕了一条街,从那边赶过来,不叫余舒发现他一直停在不远的地方。

余舒暂时不打算回家,薛睿知道她午饭还没吃,就带她回了忘机楼。

有贵七这个大嘴巴,整个忘机楼就连扫地的杂工阿祥和阿平都知道大管事余姑娘高中了算子。

今日逢喜。不易走后门,薛睿带着余舒从前门经过,守门迎客的小伙计一瞧到余舒,便巴巴地笑没了眼,点头哈腰地问候,林福更是滚着圆圆的腰板子从柜台后面跑出来,上前讨喜:“姑娘,恭喜贺喜,小的给您道福。”

余舒笑眯眯地点点头,“多谢了。”

他们这么往门口一站,就引来楼下一些客人侧目,薛睿此时心情大好,招手将林福叫道面前,低声吩咐了几句,便带着余舒穿过花门子进了后院。

等他们一走,林福便清清嗓子,站在酒客中间,高声笑道:“今日我们忘机楼的大管事有喜庆,东家主子高兴,刚刚交待了,诸位客人今天在这儿的酒菜银子通通免了!”

顿时就有人拍着巴掌大吼了一声好,而后便是接二连三地道喜声,白吃饭谁不乐意啊?

这下楼里可热闹的,不少人刚才都看到了薛睿和余舒进来,有的开业当天还见过余舒这位管事姑娘,印象颇深,于是一面乐呵着吃饭不用掏钱,一面又议论纷纷,猜测主家是遇上什么大喜事了。

余舒刚走上楼梯,忽闻前头喧哗起来,就狐疑地对薛睿道:“你听听这是怎么了?”

薛睿摇摇头:“大概是有人闹了笑话。”

余舒于是不再关心,酒楼人杂,客人一多就各种热闹,一阵一阵的倒不奇怪。

这会儿她是不打紧,等到过几天她检查账本,看到今天流水一样的支出,那白花花的银子都打了水漂,让她狠狠牙疼了好些时候。

两人在二楼余舒房间的小门厅坐下,小晴和小蝶端茶倒水伺候着,等余舒洗了脸舒舒坦坦地坐在桌前,厨房已经让人端了好酒好菜上来,一瞧那菜盘子边上巧夺天工的水萝卜雪花雕,余舒就笑了,拿起筷子指着道:“前头那么些客人,这准是秀青姐给咱们开了小灶。”

忘机楼的大厨子是个女人家,名唤秀青,据悉是个寡妇,却能烹得天南海北千种珍鲜,一手能垫十多斤的大勺,她做的菜,让人尝过一回就难忘掉,整天花大把银子来点名的食客大有人在,来了还不一定能吃得到。

薛睿执起酒壶,先给余舒斟了一杯,道:“今日高兴,准你多喝两保”

余舒接过去闻了闻,似是年份不短的状元红,倒是应景,送到嘴边抿了一口,啧了一声,酒香微辣十分痛快,当即就让她眯起眼睛,道:“这酒烈呢,我要是醉倒了,有劳大哥送我回去。”

她倒是放心薛睿的人品。

薛睿却摇头不许:“喝上三杯助兴就够了,你明日还要到司天监面见大提点,今日不好醉酒。如想尽兴,等过两天我再陪你,咱们不在这楼里闷得慌,就到城外东林三里涧,临着一口春泉,春风吹着,阳光正好,再到那时再冰上几壶好酒,或浓或烈,即兴小酌,赏松听泉才叫畅意。”

余舒光是听着就觉得享受,将酒杯举到他面前,点点头:“说好了,过两天我们就去。”

薛睿举杯与她碰了一个:“我几时与你说话不算数?”

两人喝酒聊天,余舒答应了薛睿今日不贪杯,喝了三杯状元红,就让人换成果子酒,与薛睿谈天论地,一时说到双阳会,一时又论及日后,抒怀无忌。

薛睿早知余舒这小女子见识不俗,然则今天头一次和她聊的尽兴,竟不觉时间过的飞快,仿佛一转眼就到了傍晚。

“大哥,多谢你陪我。我该回去了,不然干爹干娘要担心,小修肯定着急呢,呵呵。”余舒喝了一下午甜酒,似醉非醉,恰好醺然,笑吟吟地靠着椅子和薛睿说话。

薛睿望一望窗外天色,是该早点送她回去,于是道:“喝了醒酒茶再走。”

说罢叫进来侍婢,让她们去屋里翻找余舒落在这里的大衣斗篷,免得她出了酒热,夜里出出进进再着凉。

今晚倒也冷,他们出了门就刮起一阵北风,吹得余舒打了个喷嚏,揉揉鼻子,一个劲儿傻笑,薛睿忙将帽子给她扣上,一手揽着她的肩膀,将她带到马车边上,托着她的手肘稳稳地将她送上车。

余舒一坐进车里,就打起哈欠,左看右看想找个靠的地方,薛睿拉好车帘,回头看她一脸困顿的迷糊样,料想她还是喝多了几杯,无奈地递了一只软枕给她,道:“垫着,到家里洗洗再睡。”

余舒“唔”了一声,抱着竖长的枕头,下巴贴上,又打了一个哈欠,两眼湿乎乎地道:“大哥,我今天真开心,你开心么?”

薛睿轻扬起眉毛:“你说呢,妹子有了出息,当大哥的能不开心吗?”

“嘿嘿。”

薛睿看着这样又傻又精的余舒,心中又有些蠢蠢欲动,怕会想些不该想的,于是轻咳一声,转过头去,撩开窗帘,看着玻璃窗外华灯初上的街道,转移了注意力,思绪渐渐飘远了。

不知过了多大会儿,他的左肩突然沉了沉,薛睿身体僵硬了一瞬,便放松下来,偏转过头,垂下视线,看着不知何时偎到他身旁的余舒,正阖着双目靠在他肩膀上,遮住了那双逞强好胜的眼睛,弧度俏皮的嘴唇一张一合,一阵清甜的果香在他的呼吸中流荡。

薛睿抬起手,在半空中迟疑了一下,小心翼翼贴近她额头,拇指轻轻擦过她柔软的眉毛,带着一种他自己都说不清的怜惜,白天无法问出口的话,此刻却有些冲动地到了唇边,低声姁姁道:“阿舒,大哥做你的良人可好?”

第三百七十六章 两个名额

清晨,余舒是被窗头的鸟叫声给叽喳醒的,躺在床上使劲儿蹬了两下腿,蒙着被子一阵痴笑,而后一个翻身起床,一边往身上套衣服,一边叫芸豆打水进来。

“姑娘,夫人让奴婢问问,您早点是在家里吃,还是在外面?”芸豆将手巾拧干净了折成四方,捧给余舒,绕到身后给她挽头发,免得弄湿,伺候的比往日都要仔细几分,小丫头没见过什么世面,可是经过昨天那样的阵仗,再怎么蠢钝也晓得自家姑娘如今身份不同了。满院子的下人都羡慕她是姑娘跟前的人,她怎会不珍惜这福分。

“娘这么早就醒了?”余舒擦擦脖子,闻闻手巾没什么酒味,就打消了出门前洗个澡的念头。

芸豆抿嘴笑道:“夫人高兴的睡不着觉,天不亮就叫奴婢去问话呢,怕姑娘晚上休息不好,再不然今天起迟了,耽搁大事。”

余舒还记得昨天她被薛睿送回家,在车上睡了一觉,回到家里迷迷糊糊的,赵慧贺芳芝和裴敬都在等着,一见她便围住问个不停,还是薛睿解围,说她喝了酒,赵慧才赶紧让她回房休息去了。

“对了,昨天我薛大哥几时回去的?”余舒昨晚只记得找床睡觉,别的都没什么印象。

芸豆道:“薛公子和老爷舅老爷在前头说了一晌话,喝过茶才走的。”

余舒点点头,把头脸擦的清清爽爽地坐在镜子前面梳头发,“我在家吃过早饭在出门,不急,哦,你待会儿让人将马车套上,就是前几天送来那一辆,外头擦擦干净,我记得刘忠会赶车子,梳完头你叫他到我跟前说话。”

刘忠是余舒在培人馆买来充当护院的仆人。二十来岁,人生的孔武有力,现在马厩里的两匹马,平时就是他负责喂的。

到了早饭时候。余舒一进饭厅看到裴敬,不免惊讶:“舅舅昨晚没回去?”

裴敬笑眯眯地瞅着她,还没说什么,赵慧便拆穿他:“你舅舅昨晚上没同算子老爷说上话,今天一大早就来敲门了,眼巴巴儿地等着你睡醒呐。”

“噗嗤”一声,余小修笑出声。赶紧捂住嘴巴。

裴敬老脸一红,佯作不悦瞪了赵慧一眼,咳嗽了一声,拉拉身旁的凳子:“快过来吃饭吧,不是还要到司天监去吗?莫误了时辰让人觉得你自大。”

余舒听话地应诺,就在裴敬边上坐下,整一顿早饭她连筷子都没伸出去,桌上几个长辈一人一口往她碗里夹。恨不得喂到她嘴里面。

饭后余舒先领着余小修回房,问他要不要和她一块儿去司天监,余小修赶紧摇头说是不去。又拉着余舒袖子央她早点回家。

太阳刚升起来,余舒坐着薛睿送的那辆骚包的马车,来到司天监。

早有官员在府衙门外等候她,这回没有被侍卫拦住,余舒一报上名字,对方便拱手请她入内,连她的名帖都没有多做检查,毕竟没人有胆量冒充大衍算科的魁首。

路上那名官员明显在和余舒攀话,态度一团和气,余舒看他身上官服。明显比上一次给她指路接待的官员高出一个等级不只,于是对自己这个算子的身份高低有了更近一步的认识。

“李大人,我们这是直接就去面见大提点了吗?”

“正是,时辰刚好,太书已经在太曦楼等候余姑娘了。”

余舒闻言,心说难怪这司天监的官员普遍素质都高。原来是上行下效,不似她上辈子遇到那些当官的,一个个不把时间当回事,干什么往往都是最后一个到场,让一群人干等着,从来都没有早到过。

余舒对大提点的印象本来就挺好,这一个小细节,又给他加了几分,想着日后要是她进司天监做官,能在这样的长官手下做事,日子应该好过。

说话间穿过一壁石山,四周陡然变得清凉,眼前蓦然出现一潭汪绿湖水,叫人心旷神怡,湖中央矗立着一座宝塔形状的楼台,紫瓦朱墙,下有一条“之”字竹桥浑然碧色,如同浮在湖面上,岸边生着几枚孤竹,不足丈高,却每一根都枝叶油亮,绿的喜人。

“咱们到了,余姑娘看,这就是太曦楼,是太书平日处理公务和休憩的地方。”

余舒跟着走上浮桥,低头看那清澈见底的湖水,恰好一群红白相间的鱼儿从桥欢快地游过,鱼鳞隐约泛着金光,似鲤非鲤,她连品种都叫不上,再看看那湖底沉淀的石头,五彩斑斓,色泽明目,仿佛每一颗都是精挑细选投下的。

风水宝地,余舒心里冒出这么个词,觉得用来形容这太曦楼,再适合不过。

走过竹桥,来到太曦楼脚下,余舒看到守门的只有一名身材高大的侍卫,不免多看两眼。

给余舒带路的官员却客客气气地朝那名侍卫行礼,道:“邵护卫,请禀明太书,下官将新岁的算魁带到了。”

“嗯,稍等。”那不苟言笑的侍卫目光带着几分审视打量了余舒一眼,才转身入内。

不一会儿,便走出来传话:“余姑娘请进吧。”

余舒朝带她来的官员道了谢,便走进楼中。

门内一排画屏挡住视线,地上铺着光可鉴人的玉石板,低头就能看到自己的脸,让人有些无处遁形的错觉,余舒扭头看看那侍卫没有跟她进来,便挠挠头,大着胆子绕过那些屏风。

眼前豁然开朗,宽敞的大殿上,东西两面都是窗棂,余舒左顾右盼,余光一跃,猛地转过头,就见北首一方雕栏台阶,阶上一张玉华宝椅,椅上一个端方人影,紫袍玉冠,袖摆及地,正言笑浅浅地望着她:“又见到姑娘了。”

余舒自知冒失,赶紧躬身见礼:“学生余舒拜见大提点。”

司天监的官员尊称大提点为“太书”,是喻“极大能”者,而余舒并非司天监下属,所以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当朝“隐相”,还是要以官位敬称之。

“无需拘谨,你既能在大衍试摘得一魁,便是易中人上人,随意一些,姑娘且坐。”

说是随意,余舒哪敢真不客气,答谢后才在两旁找了把交椅规规矩矩地坐下,侧目看到手边茶几上放着一盏放凉的茶,于是推测之前有谁来过。

“你来之前,太史书苑的韩老先生来找我兴师问罪,”大提点一句话便叫余舒集中起注意力,“这位老算子,论辈分还算是我师长,年纪大了,脾气也大,非要讨要你算术一科的卷子,看看他悉心教导的两名弟子是哪里不如你,才被你夺去魁首,如若不能让他心服,他便要为弟子讨个公道。”

余舒的精神瞬间绷直了,就怕到嘴边的鸭子飞了。

大提点有趣地看着余舒的反应,问道:“余姑娘自己可否知道,同为三甲,都是算无遗漏,你为何越过韩老先生的两名高徒,位居榜首呢?”

余舒直直站起来,这会儿可不是装傻充愣的时候,她认真思索了片刻,声音响亮地答道:“学生猜测,是不是我有些题目,给了多种解法,所以才能稳胜过他们。”

闻言,大提点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有些欣赏地望着余舒,缓缓道:“不错,大衍考官,包括我在内,虽不是人人都有先人易子之能为,然而昔年至少是两榜三甲出身的大易师,怎会错判了卷子,你既然能够高居榜首,必有过人之处,我于是回绝了韩老先生,没有破例将你的卷子拿给他观看。”

余舒听到这里,刚提起的心才又落回去,心知这个算子是跑不了了,谁知大提点下面一句话,就让她脸色古怪起来。

“韩老先生心中不服,日后定然会寻机会为难你,但他年长位高,你自己多担待一些吧。”大提点好心提醒她。

余舒郁闷,她算子还没当上呢,就先得罪了一个老的,这叫什么事儿。

脸上不能表现出不满,余舒恭敬称是,正想着大提点会怎么考校她,好确认她的能力,就见宝座上的人朝她轻挥衣袖:“行了,你去吧,出了太曦楼,会有人带你去领手册印章。”

余舒椅子还没坐热,就被告知可以走人了,这让上一次来司天监回笔,足足被任奇鸣“审问”了半个时辰的她一时有点儿接受不良。

任奇鸣看她站着不动,就问:“余姑娘还有事?”

余舒晃晃脑袋,朝他躬身拜了拜,就要听话退出去,走没几步,又忽然记起一件事,回过头,小心翼翼地询问道:“那个…敢问大提点,我现今已是两榜三甲的算子了,您能否推荐我进太史书苑修学?”

想当初纪星璇十三岁就考上易师,一榜就能进太史书苑,虽是天才不假,但多少凭了她祖父纪怀山的官势。自己这个货真价实的算子,怎么不得有资格被特招进去吧?

大提点抖眉一笑,若有所思地扫了她一眼,对于她这个额外的要求,没有多追究什么,只是轻轻颔首,道:“你去吧,明日我会修书一封,后天你直接拿着名帖到太史书苑入学即可。”

余舒捡着个便宜,赶紧道谢,生怕对方后悔,快步离开了太曦楼。

她要赶紧办完正事,好去见一面刘昙,让他不要浪费了那个进学的宝贵名额,空出来转让给文少安那小子,总算卖个人情。

第三百七十七章 积善缘

大衍六科,算学独立之外,登榜方能晋位大算师,三甲之中魁首为算子。

虽然大衍试三年一行,但不是每次春榜都有算子诞生,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连续十年没有新算子出现的荒凉景象。

似余舒这般十多岁年纪的女算魁,大衍开试以来更是凤毛麟角,几乎没有过。

于是不过一天的工夫,整个司天监就到处传遍了今年出了一位女算子。

余舒被引路官带到司印局,每到大衍放榜之后,司印局总是异常忙碌,空间不大的堂室里挤了十几个人。

一经介绍,她立即就被在场办事的官员们“围观”了。

被人当猩猩一样观摩,余舒心里好笑,同这些人一一见礼问好后,才跟着主事官进了后院,她这无意之举,倒是给在场这些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余姑娘在此稍后,待我去取印胎和花册。”

余舒上回来选易师私印时候没有见到这位主事官,心存疑惑,于是叫住他问道:“这位大人,我前不久才刻了易师印章,如今又来领印,不知有没有相干?”

主事官笑笑和她解释:“不妨碍,姑娘之前领的私印,是代表了正经易师的身份。而通过大衍的算师们都是要另外刻章的,您这算子又比寻常易师高上四个等级,不能与之前印章混淆一谈。”

余舒追问道:“这怎么就高出四个等级,还请赐教。”

主事官不嫌她事多,耐性子和她讲明:“大衍放榜,考生凡能登榜的,由司天监分为九等入册。这第九等,也是最次一等,为一榜易师。后面依次是一榜三甲、一榜魁首。到了两榜,是个分水岭,往上就不多见了——六等是两榜大易师。五等是两榜三甲大易师,四等是姑娘这两榜三甲的算子。”

听到她要比纪星璇的两榜三甲大易师还高一个等级,余舒顿时就乐了,感兴趣道:“那再上头呢。还有三个等级是什么。”

主事官摇摇头,感叹:“这一二三等,就几乎不见了。三等的两榜魁首,二十年不见一人。二等的三榜三甲大易师,三十年不见一人。一等的三榜三甲算子,五十年不见一人。”

“咦?不是还有三榜三甲为魁首的易子吗?”余舒困惑。

“易子大能啊,”主事官面有崇敬。朝余舒翘起一根拇指:“那是超品,不在九等之列。”

“哦,”余舒面上还是有些疑虑。

主事官道:“姑娘肯定是在想,为何这九等当中,没有四榜三甲,五榜三甲,乃至六榜三甲。”

余舒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正是。那为何啊?”

那主事官笑眯眯地摇摇头:“这就是祖制上的条文了,下官也说不清楚,大衍开试以来。都是这么照办的,反正没有出现过四榜三甲的奇人。”

“…如此,受教了。”余舒要向这名主事官揖手答谢,对方却侧身躲过去,朝她摆手道:“算子使不得,下官是从六品的职官,未及五品,按照咱们司天监的规矩,受不得你大礼。再多嘴提醒姑娘一句,往后凡见到五品以下官员。或是等级不如你的大易师,通通不需加拜,对方若有官衔,也就罢了,若无官衔,还需要向你行礼呢。”

余舒扬起眉毛。听这话心情一爽,只因总算摆脱见了谁都要先矮上半截的小人物命运,往后更多日子都可以抬头做人了。

谈完等级问题,主事官小离了片刻去取印册,不多时抱了三只锦盒回来,还有一本薄薄的花册。

“姑娘先选印,印底可以用自己的手笔,还可以请这花册上有名在录的书法大师。”

锦盒中放着三枚银胎,都是半成品,论成色要比她上次和文少安一起挑选的那一柜子好太多了,单个拿出去卖都是珍品。

一枚两指粗细的田黄石,一枚鲜艳欲滴的玛瑙玉,还有一枚动物角骨制成的料子,色泽莹白,入手却暖丝丝的,十分稀罕。

主事官看余舒拿着最后一块角料爱不释手,便笑道:“姑娘真有眼力,这一块乃是外邦进贡的宝象牙,据说是从一头末寿的象王口中拔取,被当地的喇嘛祭拜百日,本身已是宝物。圣上让人分成几块,其中就有一块赏给了太书,太书又请大师琢磨成两枚印胎,一枚赠送出去,余下的这一枚就命人收在印局了。”

余舒原本还犹豫要不要取这块象牙,因为易学中有一说法,似象牙这种从凶兽身上取得的爪牙,不易佩带在人身上,不然会招惹血光,但听了主事官的推荐,又舍不得放下,最后还是决定相信眼缘。

“那就这个吧。”

余舒接着翻看了花名册,请主事官参谋,决定请一位老书法家的笔墨。

等余舒从司天监出来,已经是晌午了,她先回家吃午饭,等下午太阳落山时,才出门去往刘昙别馆。

余舒来的正好,刘昙的轿子刚刚到了门前,一起的还有贺兰愁。

刘昙这么快见到余舒有些意外,请她入内说话。

在轩厅坐下,上了茶,余舒才开口道明来意,话是这么说的:“不瞒殿下,奇术放榜之后,我在别馆门外曾见到过文香郎。听他口风,似乎十分向往太史书苑,却苦求无门,奈何殿下的名额已经先行给了我,我便没有谦虚让他。今日我面见大提点时,有幸又得了一个入学的名额,所以敢请殿下,将之前那个名额,让与文香郎吧。”

刘昙在这一次双阳会上大获全胜,觅得了双魁三甲,按道理说,就算余舒不要这个入学的名额,也要先紧着另外一名风水魁首,轮不到文少安。

可理不是这么论的,首先这个名额,是刘昙已经许诺给余舒的,现在又是她让出去的,她既为文少安说话,刘昙不得不考虑。

贺兰愁看看刘昙脸色,出声问道:“算子这样为文香郎打算,看来之前有过交情?”

余舒点点头,并不隐瞒他们:“文兄还在培人馆埋没时,我便认识,交情不深,却也是相助过的。”

余舒是个感念之人,当时文少安为她解了湘王一个“愁”字,才叫她最后从中看破端倪,判出是非,所以她这一次才会多管闲事。

言已至此,刘昙还有什么好不答应的:

“既然如此,莲房高义,小王会尽快安排文香郎入太史书苑。”

自从昨日,刘昙便自然而然地改口直呼余舒为“莲房”,将此为雅号,亲近了一层。

余舒喜地站起来,朝刘昙鞠躬:“那我就代文香郎谢过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