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睿两眼轻眯,俊俏的脸庞在昏黄的街灯下焕着柔光,他捏着她柔韧的肩膀,道:“她如果不听,我便想法子将她送回宁冬城,让她在京城待不下去。阿舒,你不信我么?”

余舒在他含情脉脉的目光注视下,兴不起丁点反驳的心思,咕哝了一声,道:“就照你说的吧。”

第六百六十八章 说和

卫国夫人寿辰过罢第二天,上午姜嬅出门之前,便接到薛睿派人来送口信,约她到忘机楼见面。

姜嬅就纳闷了,她进京这么长时间,这是头一回薛睿主动邀请,此前对她可以说是避之唯恐不及。

揣着糊涂,她还是准时准点到了忘机楼。走的前门,门前迎客的贵七将她带进闲人免进的后院,薛睿在楼下茶室候着,姜嬅一进门便习惯性地酸讽道:“今儿吹的什么风,你居然想得起我来。”

薛睿神情淡淡的,不像往常受到她的冷嘲热讽后无所谓地报以一笑,不与她计较。

“坐吧,喝什么茶?”

姜嬅神经是粗,可她长有眼睛,看得出薛睿面色不善,踟蹰了半步,走到他对面坐下,皱眉问道:“你板着个脸给谁看呢,不想见我,你把我找来作甚?”

“普洱吧,秋天气燥,容易上火。”薛睿自说自话,立在门口的伙计贵八低声一应,转身去准备了。

姜嬅这下明显感受到薛睿的怠慢,简直莫名其妙:“薛大郎,你什么意思?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别同我拐弯抹角!”

“急什么,”薛睿冷眼看她,道:“你做的好事,你心里没数吗。昨天老夫人做寿,摆明是要为你兄长挑选王妃,你却将阿舒请去,是何居心?”

闻言,姜嬅总算明白薛睿生的哪门子气了,她并不心虚,反而嗤笑道:“你管的真宽,我请她去做什么,需要特地向你说明吗?”

顿了一下,她紧接着反应过来,薛睿会找她兴师问罪多半是因为余舒昨天对他说了什么。不然她一早就给余舒送了请柬,薛睿不会不知情,为何他先前不吱声。偏要等到事后再来追究?

“怎么,是她不乐意。在你面前埋怨我了吗?”姜嬅皱起眉,毫不掩饰脸上的不喜,真白道;“别人求之不得的好事,她有什么好委屈的,难道我王兄还配不上她?”

听出她话末的不屑,一股“我都不嫌她配不上我大哥她有什么好委屈的”调调,薛睿再好的脾气也会动肝火。本来想耐下心好好和她讲一讲道理,却是不能忍她,当即冷声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别人婚姻大事。岂容你来轻言取决,阿舒视你为友,她诚心待你,你却瞒着她把人往风口浪尖上推,姜嬅。你太自作主张了,焉知汝之蜜糖,彼人砒霜。你所谓的好事,别人说不定半点都不稀罕呢。”

姜嬅脾气本来就糙,被他这样冷言冷语地指责她不对。哪有过去半分温柔宽厚,一想到他这是为了个半路冒出来的“妹妹”,她瞬间怒气上飙,浓眉之下一双环凤眼登视着他,咬牙切齿道:“我一番好意,到你嘴里就成了是要害她?薛大郎,那余莲房算个什么东西,我们又是什么交情,你居然为了她不分青红皂白就来骂我!你脑袋让驴踢了吧?!”

当初她知道薛睿另外认了这么个义妹,就不大高兴,一开始她就看不顺眼那丫头,不过是因为在一起玩了一回,发现她难得不是个势利眼,又很有些能耐,才放下成见与她结交,谁想到那丫头原来是个两面三刀的东西,当面和她说说笑笑,背后却在薛睿这里捅她刀子。

真是气煞她也!

她这么大声地吼出来,端茶到了门口的贵八一见屋内情景不对,又缩头退了回去。

薛睿稍感意外,他是故意要激一激姜嬅,好让她放弃找余舒充数的念头,没想到她会有这么大的反应,简直像是被人踩了尾巴。

他斟酌方才用词,没什么不对啊,难道是他语气太重了,不好,他的目的只是叫她讨厌了余舒,可不是让她记恨她。

未免弄巧成拙,他于是缓和了语气,又道:

“我不是在骂你,而是在告诉你道理,我与你王兄皆为兄弟,勉强算是你半个兄长,论理你当唤我一声二哥。阿舒也不是旁的什么人,她是我正经认下的妹子,我岂能眼睁睁看着你自家人欺瞒自家人,我明白地同你说,她已经有了心上人,绝不会高兴给你做大嫂的,你最好是打消这个荒唐的念头,不要坏人姻缘,朋友做不成,反倒结仇。”

薛睿语气是温和了些,语句却分毫不让,哪怕他明知道余舒不可能去做姜家的儿媳,仍要将这丁点的苗头扼死个干净。

阿舒是他的人,他不会让给任何一个男人,景尘不行,东菁王更不行。

“好、好!”姜嬅气极反笑,攥着拳头忍住和他大吵一架的冲动,硬邦邦地点头道:“算我眼瞎,瞧中了她,你放心,我从此以后再不会打她的主意,这种货色,呵呵,根本配不上我王兄。”

她将余舒形容的不堪,薛睿眼底浮起一层晦暗,手指在座椅扶手上轻弹了两下,沉声道:“既然如此,我就多谢你了,我还有事,你且回吧,贵八,送郡主从前门走。”

姜嬅眼睛都瞪直了,他他他这是在撵她?

薛睿不看她一脸撞鬼的表情,起身便往外走。

姜嬅从进门到现在,连口水都没喝上,等到他人走没了影,她还是难以置信,脾气好到哪怕她拿鞭子抽他都不会生气的薛大郎,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和她翻脸了。

她又哪里晓得,她这种硬生生在挖薛睿墙角的行为,他能忍才怪呢。

***

司天监下三司两局,各有各的职权,于是卷宗文案都各自归类,并不统一存放,时常互通有无,相互借阅,未免出现乱套的情况,每隔三个月,各个部门都要做一次扫除,同时清点书库,以防本部卷宗错失遗漏。

卫国夫人的寿辰过罢,余舒便接到上面的通知,要她务必赶在十月到来之前,核对一遍坤翎局内的书库。她想着赶早不赶晚,当天便召集了一干下属官员,分派任务。

等到第二天一早。让陆鸿拿了她的小印,到太承司去借了几个体力好的仆役过来搬运书籍。坤翎局众人在她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这一忙就是连着三五天不停歇,她一时就将姜嬅的事忘在脑后,这天下午余舒灰头土脸地从司天监大门出来,迎面被人叫住。

“莲房!”

余舒抬头,就见辛六从对面一辆马车上跳下来,冲她招手。

她带着陆鸿徐青走了过去。才发现辛六不是一个人来的,司徒晴岚跟着她也下了马车,见她看过来,便扬起笑脸。道:“好在我们来得快,不然你该走了。”

余舒纳闷这两个人怎么心血来潮到衙门找她,遂问:“你们今天没有课吗?”

辛六抢话道:“下午闲着,所以来找你玩啊,莲房。等下我们去吃酒。”

司徒晴岚比她体贴,看得出余舒身上疲倦,便柔声道:“你若是累了,我们就改天。”

余舒笑着摇摇头,她们能惦记着她这个小伙伴儿。她是高兴的,拍拍撅嘴的辛六,道:“跟我回去换身衣裳,晚上我请客,你们想吃什么?”

堆放了三个月的书库积下不少灰尘,这几天她没有偷闲,一直带头在藏书阁整理打扫,一天下来,身上又是汗又是土,纵有些腰酸背痛,也不碍跟她们走走。

。……

三个女孩子一行,没去忘机楼,而是寻到玉狮湖畔一栋商户包租的画舫上,在二层包了个雅座,吃河鲜,赏夜景,别有一番滋味。

九月的螃蟹还是很肥的,黄儿多油满,只用姜丝白醋简简单单地蒸了,不必放什么佐料,剥开来吃,便香的让人吞舌。

余舒前世为人便爱吃蟹,剥得一手好壳,取螯脚剔蟹黄,嗖嗖便下肚两三只,急的连蟹壳都揭不开的辛六直嘟囔,缠着余舒帮她剥壳。

余舒对辛六一惯纵容,嘴上骂她笨,却洗了把手,动作飞快地帮她拆蟹,自己先不忙吃了。

司徒晴岚对面瞧着,好不羡慕,她学不来辛六这撒娇粘人的本领,虽有心与余舒亲近,只能从旁入手。

“自从你不再往太史书苑来,好几位院士都问起过你,他们关心你学业未满,你没空进修,我就盘算了一下,我与菲菲和你拜的几位院士都差不离,我们两个便将此前两个月几门课上所学紧要之处综合了一遍,抄录了一份给你,你不忙时可以翻翻看看,或多或少能有受益。”

闻言,余舒自然是感谢她们两个人的一番好意,放下剥了一半的螃蟹,擦干净手,提壶给两人斟上酒劲温和的菊花酒,敬谢一盅。

司徒晴岚痛痛快快地干了,辛六嗦了下油乎乎的手指,冲余舒吐舌道:“别谢我,谢她就够了,我哪儿有这么细的心思。”

余舒朝司徒晴岚笑笑,也举杯干尽。

司徒晴岚几盅酒下肚,鼓起胆色,定定看着余舒,张口道:“我有一事不明,困扰多时,不知如何向你开口。”

余舒疑惑道:“有什么不好说的?”

辛六赶紧咽下一口蟹黄:“不就是——”

司徒晴岚抓了一块枣泥糕塞进她嘴里,不让她插嘴,在余舒不解的眼神中,涩涩问道:“既然提起来,我便干脆说了。七月中我庆生,邀了你的,你、你为何没来?”

余舒一愣,然后脑中飞快地回忆了一下七月里都发生了什么事——她走马上任、水陆大会、湛雪元遇害,一桩接着一桩,司徒晴岚的生日混在这么多件麻烦事当中,她只隐约有些印象,她是拿了请帖给她的。

记起来后,余舒面露歉然,想来想去没找什么借口,就对司徒晴岚满口道歉:“是我不好,把这事儿给忘了,对不住啊。”

果然如此,司徒晴岚早想到余舒是把她忘在脑后,而不是有别的事情耽搁没有去成,不过她能这样坦白地告诉她,要比编个理由骗她,让她觉得好受一些。

司徒晴岚想要对余舒笑一笑,大度地对她说一声不碍,可事到临头,却发现她连笑都笑不出来,既不想虚伪对她,话到了嘴边,就成了一句怨语:“我那天等了你好久。”

等到菜都凉了,人都散了,她还不死心,以为余舒会迟到。

看她黯然的神色,余舒内疚的很,她跟司徒晴岚的关系一直不错,虽比不上辛六,可也是极少能和她谈得来的小姑娘了,这一想,便觉得不论如何都要弥补,于是就道:“司徒,你千万别生我的气啊,我给你赔罪了,庆生的礼物我回头就给你补上,下回你过生日,我一定头一个到。”

辛六在一旁听的干着急,总算吞下了那块枣泥糕,得以帮腔:“对啊对啊,你别气莲房了,你想要什么礼物就告诉她说,狠狠讹她一回算了,莲房现在可有钱了,一回拿个千八百两出来,都是小意思。”

余舒扭头瞪她:“你少添乱,我有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什么千八百两,你当银子是石头啊,”然后扭头对司徒晴岚赔笑:“别听她的,礼物不是值钱就是好的。”

“小气鬼,岚岚,我看你就继续生她的气好了,”辛六掉转头就开始给余舒拖后腿。

“……”余舒一脸便秘的表情。

“扑哧,”司徒晴岚这下笑了,不是装出来的,她是真的想笑,固然之前对余舒有所怨言,此时见她一副求饶的可怜相,也埋怨不起来了。

就凭余舒如今的身份与名声,若不是真心把她当朋友看待,犯得着对她低头认错吗?这么简单的道理,她如何不懂,何必要因为一时不忿,庸人自扰。

窗外一丝凉风吹进来,吹醒了司徒晴岚,她开始羞愧,为之前利用余舒接近姜嬅的念头。

真是不该。

“那我就原谅你这一回,再有下次,说什么我都不理你了。”她执起酒壶给余舒填满,故作生气道:“罚你一杯,下不为例。”

你一次,我一次,就算扯平了。

余舒哈哈笑着,应了,丝毫没有察觉到,今晚因为她的一句坦白,挽回了一份岌岌可危的友情。

也许多年以后,当彼时的两人再度重逢,会铭记今晚的,只有司徒晴岚,那时候的她将会无比庆幸今晚做出的选择。

朋友,是将心比心,而不是虚伪利用。

第六百六十九章 百密一疏

清理文库的事一直忙到月中,余舒领着一票人干完了活儿,景尘这个名义上的坤翎局主事官在某天下午露了面。

好一阵子没见他,余舒虽好奇景尘一天到晚都在忙什么,但是没有多嘴过问,只将这半个月的内务汇报给他,挑拣了几份紧要的公文让他批阅,谈的都是公事。

末了,余舒准备下楼去收拾东西回家,景尘却叫住她。

“小鱼,等等,我有话同你说。”

听到那声熟悉的称呼,余舒慢腾腾把脚挪了回来,回头道:“说什么?”

拜托,她一点都不想和他闲聊。尤其是从安县回来之后,她因为瞒着不少有关云华的情况,就怕景尘追问起来,她回答不上,骗他又不忍心。

比方说,云华那天留下她到底要她帮忙找什么人。

“你坐。”景尘示意窗边的位置,他则走到门边,轻挥衣袖,把门带上了。

余舒不得已坐了下来,扭头看着窗外,催促道:“你说吧,长话短说。”

景尘背着手走了过去,就立在窗口,与她一肩之隔,同她一样眺望远处鳞次栉比的楼阁,悠悠出声:“我记得在安县郊外的归来居里,你说过我爹云华委托了你去找一个人,对吗?”

余舒心说怕什么来什么,面无表情地“嗯”了他一声。

“那他一定有告诉你,等你找到那人之后,如何联络他吧。”

这不是疑问,而是肯定的语气,让余舒皱起了眉头,知道她就是否认,景尘也不会信的。

“告诉我了又如何。你想现在就去找他吗?”

景尘摇摇头,白净俊秀的脸上露出一抹苦笑:“我找他有何用,纵是见面他都能够狠下心来不与我相认。我又能从他口中问出什么。”

余舒狐疑道:“那你问我这个?”

景尘转头看着她,目中担忧:

“我是想提醒你。你若还没找到那个人,就尽快去找,千万不要耽搁。你大概不知,皇上龙体大不如前,我爹乃是他一块心病,一日抓不到他,不能取回《玄女六壬书》破解我命数。他便寝食难安。如今他对我起疑,怀疑我已经与我爹相认,所以想方设法从我口中套取他的下落,我与他周旋。拖延不了太久,皇上的耐心所剩不多,我担心他从我身上问不出什么,会转而从你身上下手。毕竟我们扫墓那一天,你独自留下的行为太过可疑。”

原来这些时日。景尘多半都在宫中,兆庆帝日日宣他觐见,一有空便与他把盏长谈,说及他师门,说及他母亲麓月公主。每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觉得身为大安祸子,若不能承担宿命,则愧对舍命救他的师长,愧对冒险生下他的母亲。

兆庆帝只字不提他父亲云华,其用意可想而知,景尘在龙虎山正一教派受了十几年教诲,大义早就深深印在他的人性中。

然而皇帝的亲口劝说没能诱哄他吐露有关云华的半点行踪,说来可悲,这不是父子天性作祟,而是在他根深蒂固的道心上,早有人开了一道口子,灌输给他从来缺失的某种人性。

这个人正是余舒。

而她让他领悟到的那份人性,名叫“私心”。

他有了私心,所以不甘受人摆布,不甘任人利用,甚至不甘……认命。

“你是说,他们会不管不顾地找我逼问云华的下落?”余舒开始考虑这种可能性——

基于皇帝那一方不能确定她对大安祸子一事是否知情,她以为他们不会冒然针对她,没见大提点找她问话时,都没有涉及那些敏感的问题,只是旁敲侧击,所以才让她混了过去,否则就凭那逆天的大洞明术,她就是和景尘串供了也会被他辨出真假。

可是,若他们确定她已然知情了呢?是不是就无所顾忌,可以对她严刑逼供?

余舒眼皮跳了跳,猛然想起一个问题,抬头看向景尘,脱口问道:“景尘,你给我好好想想,在这之前,不,就说最近一段时日,我们从安县回来之后,大提点有没有问过让你对我保密的事,就是大安祸子和破命人的事,有没有?”

景尘回忆了一下,慢慢点了点头:“就在我们刚回来的第二天,皇上找我进宫问话,出宫时,大提点提过那么一句,不过你放心,我没有和他说实话。”

余舒这下懵了,脊背软靠在椅子上,口中喃喃道:“完了完了,这下完了。”

在大提点面前,说谎话是没用的,看来大提点是老早就怀疑她已然知情,所以已经找景尘求证过了,那即是说,他们对她,从一开始就没有她所以为的那一层顾虑,反而为了麻痹她,那天在太曦楼问话时,大提点故意装作不知。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如此一来,为了追查云华的下落,找回《玄女六壬书》这件大杀器,他们完全可以针对她下手,从她这里突破。

“小鱼,你怎么了?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景尘有些紧张地问她。

余舒无力地对他摆摆手:“亏我们小心翼翼,却是百密一疏,你忘记朱家的大洞明术了吗,就是上回我对你提起过的。”

让她说什么好呢,埋怨景尘?可他也是过后才知道有大洞明术这么一回事。

埋怨薛睿没早告诉她大洞明术的事?可他也是从安县回来之后,才被薛老尚书叫去耳提面命的。

谁人又长了一双前后眼呢?

景尘愣了,“那不是说他早就知道——”

“对、没错,”余舒打断他的话,烦躁地站了起来,开始在屋里来回走,“你说皇上快没有耐心了,他们迫切要找出云华,找回《玄女六壬书》,必然会找上我,因为只有我们三个人可能见过云华,而我嫌疑最大。皇上舍不得动你,却不见得舍不得动我,万一他们真要狠下心来对我严刑拷打,不怕我不招供,若我不知情就罢了,可我确知道云华的下落。”

她越分析越咬牙,恶狠狠瞪了景尘一眼,她是造了什么孽,欠了这父子两个,为了儿子她都差点死几次了,现在又要为那当爹的挡灾,没完没了,简直不能忍!

景尘脸色也不好,他盯着余舒躁动的身影,能感觉到她的不安,愧疚和难过一起涌上心头,他暗中握拳,出声道:“你不要慌,或许没你想的那么糟糕,你是破命人,他们怎么敢对你动用私刑呢。”

余舒猛地停下来,幽幽盯着他道:“你根本就不明白《玄女六壬书》意味着什么。”

大安祸子、破命人、皇位继承者,全部牵系于此,《玄女六壬书》才是重中之重,没有它,什么都是一句空谈,包括景尘和她,都成了摆设。

她完全理解兆庆帝迫切追寻云华下落,并且想要宰了他的心情。

二十年前,云华放的一把火,真是捅破天了。

“不论如何,我都不会再让谁动你一根手指头,”景尘沉声道,曾经清澈见底的双目早不知何时多了几许寒洌。

现在的他,早不是最初那个听天由命的可怜人。

余舒揉揉眉头,告诉自己要镇定,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要想想下一步怎么办,万一他们找上她,她是招呢还是不招呢?

她有七星戒子防身,纵是大提点也问不出她实话,就怕他们动用私刑。

为今之计,只有尽快找出云华长子,让他们父子相见,好换来《玄女六壬书》一阅,待她窥一窥究竟,再做防备。

但愿景尘能够多拖上一段时日,薛睿派去义阳打探消息的人还没有回来呢。

***

傍晚来到忘机楼,余舒见着薛睿,头一件事就是问他:“大哥,你派去义阳的探子这会儿到哪了?”

薛睿神色一动,估算道:“去有大半个月了,如果打探顺利的话,这两天就应该动身回程了。”

他确确实实是派人去了义阳,不过不是为了帮余舒打听那个不知名姓的“苏州令”,而是为了打听当年他亲生父母在义阳城生活过的痕迹。

这半个月来,他已经接受了他生父就是闻名天下的云华易子这一事实,然而他没有做好准备现在就和他相见,所以无法对余舒承认,他就是她要找的那个人。

在他心里,云华是个抛弃妻子的负心人,他的生母韩氏和养父薛皂皆因他之故横死,这叫他如何放下成见,与他相认?

“这么说,最快也要半个月人才能回来。”余舒自言自语,暗中焦急,面上不动声色,她没有打算将今天和景尘说过的话再对薛睿重复一遍。

因为说出来除了让他担心,也没别的用处,他已经为她的事够操心的了,一天到晚跟在她后头擦屁股,不是她,他哪来这么多烦恼。

“对了,有件事得和你说,”余舒坐正身子,自然而然地转移了话题:“老早以前你不是交待过我吗,要我留意送去坤翎局的婚贴里有没有瑾寻的,今天新送来一批八字合婚贴,当中就有她。”

薛睿神情一整,连忙细问:“男方是谁?”

余舒奇怪地瞧着他,怎么亲妹妹要与人定亲,他都不晓得妹婿何人吗?

“唔,我想想,男方是周业德周大将军府上的少爷,名叫…周涅。”

薛睿倏尔沉下脸孔。

祖父终究是不听他劝阻,要将瑾寻嫁给周六郎那个混球。

第六百七十章 官婚文书

薛瑾寻过了及笄之年,身为尚书府嫡出的千金小姐,上门提亲的人却零星可数,实在是因为三年前十公主出事的动静闹的太大,没几家人不晓得。

十公主是皇后所出,同样也是兆庆帝最宠爱的一个女儿,作为众人言传害死了十公主的罪魁祸首,要娶薛家三小姐进门,的确是需要勇气的。

然而周业德宁为小儿子聘薛家女,却不全是因为有胆,另一半原因,就出在他自己儿子身上。

要说尹侍郎府上的三少爷,尹元波名声够差了吧,这个周涅,与他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不及,总之是吃喝嫖赌,五毒俱全。

余舒暂时没听说过这号人物,但是知道他老子周业德乃是金吾卫都指挥使,这是个什么职位呢?

先说安陵城内外的守备军,有两股,一股是京畿宿兵,平时拱卫京城,战时分兵调遣,另一股是皇城禁军,包括羽林军与十二卫在内,羽林军为皇帝亲兵,而金吾卫则是十二卫之首,譬如城门看守、城边巡逻、城内治安管理,皆出自金吾卫人马,周业德这个都指挥使,就相当于是几百年后的公安部长。

就连余舒身边两个带刀侍卫贴身保镖,陆鸿和徐青,都是出身金吾卫兵。

单看周将军家的门庭,倒是配得上薛瑾寻的出身,不过余舒在看到薛睿的脸色之后,便知他并不赞同这门婚事。

“有何不妥?”她问。

“周涅品行低劣。”薛睿言简意赅。

余舒瞅着薛睿提起周家小公子时不亚于说到一坨屎的嫌弃样子,慢慢皱起眉,迟疑道:“既然合婚的帖子都送到坤翎局来了,必是你祖父应允的,难道他不知道周涅不堪,为何许嫁?”

薛睿摇摇头,祖父只有比他更清楚周涅的人品,然而他会同意这桩婚事,看重的并非是这个孙女婿的为人,而是他背后周家的势力。

昔年薛凌南领兵时。周业德曾为他手下大将,他对周业德多少怀有提携之恩,也是念这份旧情,周家才会主动上门提亲。

薛凌南以为凭着两家的交情,周涅再怎么混球,薛瑾寻嫁过去也不会吃亏,可是薛睿不这么想。

他希望性情怯弱又心智缺失的妹妹,能有一个真心爱护她的良配。

不然,他宁可她终身不嫁,永远做个天真无知的小孩子。他这个做哥哥的。可以看顾她一辈子。

这是他欠下的债。本该由他来还。

他不解释,余舒有些着急,果真周涅是一坨屎,她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薛瑾寻嫁给这么个东西?

“要不。这合婚的帖子我先压着不批,你回去劝劝薛老大人?”

薛睿暗自冷笑:“祖父一向顽固,他决意之事,谁也劝说不得。”

余舒虎起脸:“要是这样,那婚贴我就干脆不批了,没有坤翎局的官婚文书,他们还能擅自婚嫁不成?”

大安有律,凡官宦人家子女婚配,需经司天监批卜八字。合则发放官婚文书,若无此证,则男婚女嫁,皆属无媒苟合。

婚嫁双方送到坤翎局的是男女双方的“八字贴”,一式两份。坤翎局批卜之后,发放回去的则是“官婚文书”,一式一份,由男方领受。

薛睿被她狂言逗了一笑,凝眸看她,道:“你说的容易,假使你真的这么做了,无异是得罪了两家人,到时候他们参你一个玩忽职守,皇上亦不能偏袒于你,轻则留职查办,重则官位难保,如何使得。”

“有这么严重?”余舒倒是没有吓着,被他泼了一盆凉水,并没死心,一个劲儿地说道:“那有什么,能拖多久是多久呗,真追究起来再说别的。”

好像薛睿把余小修当成亲弟弟一样对待,薛小妹对她来说,那也是自家人,为着自家妹妹的终身大事,就是丢了官有什么可怕的。

孰轻孰重,还用得着考虑吗?

薛睿见到精明如她却一心为瑾寻着想,不曾考虑到后果,心有感动,牵过她的手,道:“我知你心意,但不可如此蛮干,你若真愿意帮忙,我另有一个法子,你听听看是否行得通。”

“好,那你说说看怎么办。”

“我的意思,这八字贴你不但要批,还要尽快批,不过在批卜的时候,你要动些手脚,众人皆知你与我是义兄妹,对瑾寻的婚事上心毫不奇怪,你有断死奇术,大可以在批卜的时候,断定瑾寻与周涅八字相冲,若是嫁到周家,则新婚之日夫妻双方必有一人暴毙,所以此婚不吉,不当为配,以此借口,驳回两家婚书。”

至于信是不信,就由不得两家人了,毕竟京城之内,就只有余舒这么一个断死奇人,声名在外,谁还能验证她的卜算是真是假?

就算他们不信,一则拿不出证据,二则两家之中总有一家人舍不得儿女冒险,余舒一批之下,这桩婚事,就算是废了。

“这个主意好!”余舒喜笑颜开,拍着薛睿的手背,兴匆匆道:“明儿一早我去了就批,刚好月中发出去,不误事。”

薛睿没她这么乐观,叹了口气,说:“不是不得已,我不愿出此下策,此法只能用过一回,不能一劳永逸。”

余舒想了想,就明白他的意思,薛老尚书铁了心要给孙女儿找一“门当户对”的婚事,这一回不成,还有下一回。

薛家兄妹无父,婚事由薛凌南全权做主,至于其他长辈——

余舒心中偶动,问道:“你娘对瑾寻的婚事怎么看?”

“…我娘,她做不了主。”薛睿觉得难以启齿,他娘清醒的时候,根本不认得瑾寻,只道有他这么个大儿子,一见到瑾寻,她就会犯病。

“哦。”余舒这下没了话,她极少听到薛睿提起他娘,对素未谋面的薛夫人的印象,仅限于她体弱多病,常年静养。

薛睿似乎不愿意多说有关他娘的事,她也就没有多问,但是当娘的都插手不了女儿的婚事,可见她在薛家没什么地位。

“要想一劳永逸,无非两样,要么抢在你祖父独断专行之前,给瑾寻找一个好夫君,”余舒捅捅薛睿:“你心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薛睿一脸的莫可奈何:“你当我没有想过么,可是人品好的,前途家世入不了我祖父的眼睛,有前途的,又不见得会愿意攀附我们薛家,人品好家世又好的,根本就不会考虑瑾寻。”

余舒叹了口气,感慨道:“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薛睿摆摆手:“这个不提,你说说另一样。”

余舒道:“另一样就是下下策了,不到万不得已,实在不好滥用——还是你提醒的我,我是司天监命官,可以批八字婚贴,也可以单独给瑾寻批一份命帖啊,我只要将她的命相批成不宜早婚,否则克夫克子,这样一来,就彻底没人敢上你们府上提亲了,几年之内,都不用发愁瑾寻的婚事,但是如此坏了她的名声,往后她恐怕就嫁不出去了。”

寻常百姓娶妻嫁女,不必通过司天监,却也有寻访易师易馆,求批一份“鉴签”,是卜女子命格,换作官家女子,由司天监批出的,则为“命帖”。

想当初赵慧的头一个婆家,就是找了义阳纪家易馆作出一份假鉴签,诬陷赵慧是克夫命,才吞占了她的嫁妆,使得赵慧流落街头。

余舒现在同样是要做一张假的命帖,不过她有断死奇术,只此一家,别人难以拆穿她罢了。

薛睿默然半晌,方才低声道:“不失为一个解决之策。不过正如你说,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动用。”

商量到最后,薛睿决定先和余舒搅黄了薛家与周家的婚事,至于日后,就等到日后再说。

***

翌日余舒来到坤翎局,头一件事就是将薛瑾寻和周涅的八字婚贴找出来,仔细措辞,借着断死奇术的名义,批卜了一番,落款没有盖官印,而是戳了她的象牙小印,这就表示这桩婚事她亲自合过,结果是大凶,所以坤翎局驳回,不批准双方婚嫁。

九月十五,是每个月发放官婚文书的日子,通常送往坤翎局的八字婚贴,不是意外丢失,最迟次月都会拿到文书。

不过这个月注定有一些人家等不到坤翎局的官婚文书了。

“少安,这两份八字贴你拿去,同我批过的官婚文书一起,派差役尽快送往各府。”

文少安早就准备妥当,接过她手中唯二批驳的婚贴,当着她的面打开,本来是确认一遍没有错误,但见下头女方门第,微微一愣。

右相薛府的小姐。

他踟蹰未去,捏着那两张帖子对余舒道:“大人,你这样做会不会惹麻烦?”

之前被她烧了官婚文书的那几户人家就算了,这可是左相家的千金,还有一个将军府,人家追究起来,她得罪的起吗?

余舒伸了个懒腰,扭着脖子对他道:“能有什么麻烦,他们命格如此,不宜结亲,难道要我昧着良心批准不成?你晓得薛家大公子是我义兄,他妹妹倘若嫁人后出了事,我有何颜面见他,不必担心,让人送去吧。”

文少安是好意问询,见她不以为杵,暗叹一记,抱着一摞文书走了。

第六百七十一章 事发

到了官婚文书发放的日子,有几户人家迟迟没有收到回执,左等右等没有音信,他们便以为是官中需要打点,故意延迟不发,便就想方设法地往景尘所在的公主府送礼。

坤翎局一位主事官,一位副官,出了事,大家都直奔景尘去了,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余舒。

他们的做法无可厚非,主事官都松了口,底下副官还能拦着不成?想法不错,但是他们都错估了一件事——景尘这个司天监右令,根本就是个撒手掌柜,不管事的。

坤翎局从大到小一手抓的,其实是余舒。

话说景尘在宫中留了两日,被兆庆帝放出来,回到公主府,管事太监尽职尽责地将最近几天府上收到的礼单呈到他面前。

景尘困惑地问他:“最近有什么节庆?”

中秋早过了,九月里没什么喜事吧。

管事太监一五一十地禀报:“奴才打听到,这些人都是来催信的,似乎他们府上没收到坤翎局发的官婚文书,所以求到主子您这里了。”

景尘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让他将礼单都退回去,不以为然地说:“没发就让他们等着吧,求我作甚,此事不归我管,他们送礼送错人了。”

管事太监:“……”您不是司天监右令吗?坤翎局不该归您管的吗?

说是这么说,第二天景尘到坤翎局去,在余舒照常向他汇报工作时,想起来就问了她一句——

“有几家的婚书没发吗?他们送礼送到我府上了。”

余舒面不改色地反问他:“是哪几户人家?”

景尘沉默片刻,道:“我没留意。”顿了顿,又说道:“算了,你看着办,礼我都退回了。”

“没别的交待我就下楼忙去了。”余舒表情淡定。心里都快笑裂了,那群人居然想到找景尘开后门,简直是抛媚眼给瞎子看。

“你去吧。”景尘清楚她不耐烦和他共处一室。就不去勉强她,毕竟她能像现在这样对他好声好气地说话。他应该知足了。

。……

这个月没有收到官婚文书的不止一家,却有两家人,拿到了被批否返还的八字贴。

傍晚,薛凌南坐在前庭槐树下,一句一句,仔细看着黄浆纸上的八字批注,上头说。他的孙女薛瑾寻命冲夭星,若与肖猪寅月生的男子成婚,则会伤及性命,因此和周家小公子周涅的婚配为大凶。不宜取用,故批否此请。

薛凌南看完了两遍,方才对着一旁侍候的管家徐力道:“去将薛睿找来。”

徐力领命去了,不多时,就将下差回家的薛睿领了过来。薛凌南看到他。先没动怒,而是将那八字命帖递给他看。

“这是怎么一回事,你说说。”

薛睿早知有此一节,并不慌忙,神色依旧地看罢批文。只在瞟到落款那篆体“莲房”二字的红红小印上,微微一怔,立即恢复正常,说道:“祖父想让我说什么?”

薛凌南哂道:“这落款用的是易师的私信,莲房是谁人名号?小小一个坤翎局女御,竟生了好大胆子,你说是谁借得她胆量从中作梗,破坏瑾寻与周家的婚事。”

分明他是猜透了因由,故意将薛睿拿来是问。

“祖父以为是我指使的吗?”薛睿直言。

薛凌南脸色一冷:“你不必想着狡辩,我既然把你找来,心中自是有数的,你看不上周涅,不想瑾寻嫁到周家,所以自作主张,让你那义妹滥用职权。你可想过,坏了这门婚事,耽搁了瑾寻的姻缘,日后她若嫁不出去,这罪过谁来承担?”

别人听不懂他弦外之音,薛睿却是一听便知,薛凌南话里一层意思,是说错过了周家这样门当户对的姻亲,日后若寻不着合适的门第,那他便不会让瑾寻出嫁,哪怕她过了年纪,也会将她留在府里。

薛睿心下半凉,几乎掩不住眼中的失望,祖父对他苛刻,不近人情那是因为他不是薛家骨血,可对着瑾寻这个亲生孙女,尚能狠心如斯,未免叫人心寒。

“祖父认定了是我所为,我也没什么好说的,我是不看好瑾寻嫁给周涅,那是因为我只有这么一个妹妹,别人可以不管不顾,我不行。”

这样硬生生的顶嘴,根本不像薛睿平日的作风,薛凌南脸色更差,几乎忍不住要开口训斥这个孽子,呼吸了几次,才平复下来,依然厉声道:“这次我权当你冒失,不与你计较,再有下一回,你那义妹好不容易得来的仕途,就别想要了。”

不是他不愿追究,而是事已至此,再追究起来没有任何意义,周家接到同样断死的八字帖,一定不会娶瑾寻过门,就算他逼迫坤翎局改了批文,结果还是一样,他了解周业德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