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愁暗道刘昙处事尚缺圆滑,心智是足够了,只缺眼界和手段了,薛家大公子乃是云龙之物,刘昙一心想要将人收为己用,岂是会那么容易。

于是提醒他:“不如再邀上道子作陪,三人行,岂不美哉?”

刘昙想想也好,都是自己人,玩也能玩的尽兴。

第六百八十三章 诋毁

话说刘昙找了薛睿与景尘到蘅芜馆听戏,这两个人都没有推谢,约好日子,这天傍晚,刘昙与景尘先到了地方,进了松柏楼,因为就他们三个,没带旁人,便没上顶楼,而是在二楼要了一间雅厅,能够站下一套小戏班子。

这方听了一出短折子,薛睿姗姗来迟,他被楼下等候的侍卫引进门中,卷了帘子就见短搭的戏台上立着一名彩衣粉脸的女角儿,轻飘飘甩着云袖,回眸欲语还休,端的是浑身雅艳,遍体娇柔,却是这里的一个头牌怜人,杜青娥。

薛睿只扫一眼,便收回视线,那边刘昙看见他走进来,便放下茶盏笑道:“表兄这是打哪儿来呀。”

薛睿叹口气,如实说:“下午本来我歇着,出门前又被刑部的人找了去,到大理寺提审两名要犯,这才来得迟了,殿下莫怪。”

虽说刘昙喊他一声表兄,但是君臣有别,纵然亲近,却没有到了不分尊卑的地步,是以薛睿对着刘昙,一直是这样不卑不亢,不远不近的态度。

刘昙摆摆手,并不怪罪。

“薛兄。”景尘拱了拱手,薛睿颔首回礼,就在刘昙左边的空位上坐下了。

台上唱的是杜青娥的拿手好戏《杜十娘》,这是一首名曲,说的是熙宗年间江淮有位名妓,遭逢薄幸郎君,投江自尽的段子。

这个故事传唱已久,杜青娥正因着与故事中让人可怜可敬的女子十娘同姓,更兼才色双绝,坐稳了蘅芜馆的曲艺头牌。

非是王公子弟进了松柏楼,外面的人想听她一曲实难。

自薛睿进到门中,那杜青娥若有似无的绵绵眸光便不时倾投,唱到末端,最是幽幽:“不会风流呀啊莫妄谈,单单恁个情字费人参,若将情字能参透。唤作风流也不惭……”

刘昙若有所觉地瞅了薛睿一眼,见到后者脸色如常,摇着折扇,闭着眼睛一副单纯听戏的模样,暗自一笑。

有关这位表兄的绯事旧闻,他略知一二,有道是人不风流枉少年,单凭着一副好皮囊,就数不清招惹过多少美人泪。

可惜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如今看来。薛睿是收了性子。却不知是为已故的十公主,还是另有原因。

《杜十娘》唱罢,轮到下一出戏,台上准备。台下闲聊。

“近来早朝上正为攻打倭国吵的热闹,父皇迟疑未决,外公的意思是从两江调兵,表兄有何见地?”刘昙侧着身问道。

水陆大会之后,兆庆帝起意出兵东瀛,为了打不打这个问题,各党各派在朝堂上争了半个月,好不容易决定要打,又为派谁去打。由谁领兵犯了难。

兆庆帝继位至今,十几年不曾主动兴兵,这是头一回,所以上从皇帝下到文武群臣都慎重以待,情有可原。

首先。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大安泱泱国势,收服一个弹丸岛国,简直是手到擒来,这份开疆扩土的军功,简直是白捡。

所以卯着劲想要带兵远征的莽夫大有人在。

另一方面,就有人提议了,不如让藩守北方的东菁王就近派兵,一来离得近,可以减少损耗,二来东菁王手底下就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水军,正好派的上用场。

前面抢出头的倒也罢了,这个让东菁王出兵的提议,当即就遭到了朝中一些人激烈的反对。

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有人认为姜家已至王侯,再让东菁王立下开疆之功,未免有功高盖主之弊,也有人担忧北边近年来蠢蠢欲动的蒙古人,只怕东北军分兵去打倭国,介时蒙古大举来犯,北方戍军不敌。

这两种顾虑都有道理,朝堂上整日闹得不可开交,兆庆帝不胜其烦,每日在上书房会见近臣时候,都要发一通牢骚。

几位皇子都到了可以议政的年纪,宁王前阵子又被解了禁足,重新在上书房占据一席之地,颇有些话语权,倒是刘昙,年轻力薄,不敢冒然提出主张。

刘昙心有不服,却从薛凌南口中探不出虚实,便退而求其次,从薛睿身上挖掘政见。

薛睿打量刘昙一副求教的神情,确认他不知道自己与姜怀赢的关系,这才慢慢拨着手中慕江扇,道:“数百年前,唐国治世,东海彼岸有百济、新罗、高句丽诸国,百济曾兵侵新罗,唐国派兵助援,百济战败。史料有载,百济败后转向倭国求助,于是倭国与百济联合,集结兵船人马赴白江口,与唐军交战,结果,倭国与百济遭败,致使百济灭国。”

“这是史书中唯一一次记录我中原与倭国交兵,虽汉人得胜,然灭国者是百济,如今新罗已不存,唯独倭国,几经换代仍存于世,并养出勃勃野心。”

“殿下以为,派兵渡海远征东瀛,当真是一件手到擒来的易事吗?”

刘昙沉思,似从薛睿的话中得到了启发,不等他想个明白,就又听到薛睿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国之安逸,日久而生怠,战是必战,却不是时机。”

刘昙几乎脱口问道:“现在不是时机,那等到何时才是呢?”

“呵呵,”薛睿忽然收起了正色,转着扇子自娱地说:“我乃浅见,殿下听听便罢,无需当真。”

刘昙心有疑惑,但是不愿在薛睿面前露了相,于是笑笑,转移了话题:“表兄这柄扇子筋骨分明,一见就不是俗物,不知从何处收来的?”

薛睿翘着嘴角道:“得人所赠,是我心爱之物。”

景尘一直默默旁听,余光扫到薛睿手中扇柄末端悬挂的紫晶扇坠,突然出声道:“小鱼送的吗。”

薛睿回望他一眼,面上笑容收敛,点头道:“是她送的生辰礼物,说是可以驱邪。”

景尘看到薛睿爱不释手拿着那柄扇子,他五感敏锐,自然能察觉到那扇上的阳木之气浓厚非常,乃是一样宝物。

景尘对薛睿的感觉有些复杂,一方面,他是余舒的信赖有加的大哥,景尘感谢他对余舒的种种照顾,一方面,景尘又忍不住忌惮他,这个人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底细,并且同样见过了云华,他不敢确信他是不是守得住这个秘密。

万一他泄露了什么,或者心怀不轨,头一个受害的就是余舒。

“她十分在乎你这位兄长。”景尘心道:所以你千万不要辜负她的信任。

薛睿扬了下眉毛,想说什么,碍于刘昙在场,就忍了回去,心想:她原本也十分在乎你,却被你辜负了。

最终只是回了一句:“我知道。”

她的好,我如何不懂呢。

刘昙看不懂他们两个打哑谜,既然提起了余舒,就把话题带到她身上,道:“说来莲房姑娘到坤翎局有三个月了吧,等到她过了考核,就能上朝议政,到时候要好好地恭喜她一下。”

“快了,”景尘身为余舒的直属上司,很有发言权:“今日大提点向我询问余舒的任期,应该最近几天就会安排她考评。”

坤翎局的考评分作两部分,三司两局的主事官由大提点亲自主持,太承司从旁监督,余下则由各个部门的主事官自行负责,太承司保有检举的权利,避免徇私。

余舒是在水陆大会前日正式上任的,算一算将满三个月,就要接受身为易官的头一次考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考评,这关系到她是否能够继续待在现有的位置上,以及取得上朝议政的资格。

上朝面圣,参与国事,这是仕途的一道门槛,多少官员埋头苦干一辈子,都止步在午门之外,终身不得机会。

迈上这层台阶,才有更大的机遇,才能谋取更大的权利。

“想必没什么问题,”刘昙说道,“小师姑就在太承司担任少卿,大家都是自己人,不出意外她是能通过考评的。”

自己人,呵呵呵。

这话也就不明真相的刘昙说得出口,景尘和薛睿互相看了一眼,各有担忧,景尘是怀疑水筠存心要针对余舒,薛睿则是知道余舒有多厌恶景尘的师妹。

说话间,戏台摆好了,下一出是名叫《游侠儿》的武戏,刘昙喜欢,上来那武生舞了一套剑法,刘昙抬手便赏了一锭金子。

薛睿看了一会儿,寻着由头离席,景尘更没兴趣看这些“花拳绣腿”,也到外头去透气。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松柏楼与芳草阁之间架起的天桥上,明月当空,对面楼上猛地爆发出一阵喝彩声,惹得两人侧目,隐隐听去,似是大厅有人正在说书。

薛睿和景尘本来无话,但是景尘耳力好,侧头听了片刻,微微一笑,回头道:“在讲水陆大会的段子,说到的小鱼智破东瀛使节诡计,在丰庆宫外呼风唤雨。”

刚刚说完,他神色一动,猛地皱起眉头,不等薛睿说话,便一转身大步走向对面楼阁。

薛睿被他这突兀的举动弄的一头雾水,迟疑了一下,选择跟了上去。

穿过层层隔音的帷幕,眼前灯火大亮,两人走到二楼的回廊上,尚未站定,就听楼下一片喧哗中,一个刺耳的声音放肆地大喊道:“没听清?那我就再说一遍好了,什么狗屁的女算子,女仙人,其实就是个放荡无耻的臭女人罢了!”

第六百八十四章 打死你天经地义

水陆大会的段子最早就是从蘅芜馆传出去的,至今热度没有退尽,故事又不长,是以芳草阁这边隔三差五就会安排上一场,由说书人讲来热场子。

大家听得正热闹,台子上的说书人正在形容赞美故事中的主人翁——智勇双全,来历非凡的淼灵女使,冷不丁有人站起来拆台,破口大骂。

大厅里乱糟糟的,坐在前排的尹元波仗着酒气,一脚踩上了椅子,手中的茶盏“嘭”地一声倒扣在桌上,大声嚷嚷道:“没听清?那我就再说一遍好了,什么狗屁的女算子,女仙人,其实就是个放荡无耻的臭女人罢了!”

尹元波环顾四周,发现大厅里的每一个客人都在望着他,不少人伸着手指指点点,很快就有人认出了他。

“哟,这不是尹三爷么,您是不是喝大啦,跑到这儿来耍酒疯呐!”

“我说尹三爷,你话可不能乱说啊!人家清清白白一位女大人,你好这样诋毁人家?”

尹元波眼珠子乱飞,猜不出哪一个是宁王派来和他唱双簧的,就朝地上“呸”了一口浓痰,扯着嗓子道:“清白个屁她!好叫你们晓得,你们口中的女仙人原本是我家奴才秧子生下的,前些个我娘生辰做寿,请了她娘俩,谁想她跑到我家里来,打听到我堂兄尹元戎也在府上,就在后院厢房脱了衣裳,诱使我三堂兄前往。瞧见她袒胸露乳的模样,要不是我也跟了过去,就被她赖上了!我亲眼所见,骗你们半句,就让我死爹死娘!”

他说的是口沫横飞,最后一句毒咒,虽不恭父母,但是当即就有一群人信了,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少有几个登徒浪子挤眉弄眼。说出一些下流话。

尹元波有一瞬间十分痛快。只觉得替他娘报了仇,又往尹元戎脸上抹了黑,可他还嫌不够,拍着桌子又嚷嚷道:“你们不信。我就跟你们说说。那个余莲房脱了衣裳。左胸房上有一颗红痣,嘿嘿,我瞧的可清楚了。她啊——”

“住嘴!”

一声怒喝,穿过楼层,尹元波一顿,下意识地扭过头去,眼前一道白光闪过,一个东西擦着他的脑门飞过,在他身后的桌子上炸开了花,“嘭”地一声碎响。

尹元波头有点蒙,片刻后才反应过来,楼上有人拿了杯子砸了他的脑袋,下一刻,他便惊地“啊呀”了一声,捂住脑袋,脚没站稳,从椅子上连滚带爬地摔到地上。

噗咚!

“哪个龟孙子暗算你爷爷!”尹元波吃了惊吓,一抹脑门上出了血,霎时白了脸。

热闹的芳草阁此刻是少有的安静,众人瞧见尹元波的狼狈相,纷纷抬头看向二楼。

二楼上,景尘诧异地转头去看薛睿,他刚刚出声制止,这人一声不响,竟直接抓了旁边客人的茶具,把人打破头。

从楼上到楼下有一段距离,能又准又狠地砸中人家脑袋,可想而知薛睿用了多大力气。

薛睿满面寒霜,一手还握着扇子,撩了袍子,转身就从楼梯上大步下去,景尘一个愣神,就落在了后头。

早有人认出了薛睿,却不敢出声,大厅里站着游客自觉让出一条道来,唯独尹元波不知是谁砸破了他的头,坐在地上骂骂咧咧,试图爬起来。

薛睿很快就走到尹元波面前,二话不说,伸出一脚,踩在对方肩头上,将快要爬起来的尹元波又踹倒在地上,四脚朝天。

尹元波闷哼一声,疼的直冒冷汗,他晕头转向地躺在地上,睁开眼,就看到一张并不陌生的脸。

“你、你,是你——”

薛睿怒极反笑:“是我砸了你的狗头,你待如何。”

他只后悔,方才没有及时阻止,堵了这狗东西的嘴,让人不清不白地侮辱了他的心上人。

尹元波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仗着身为尹家的孙子,在外头作威作福惯了,这京城里少有他见了会胆怯的人,眼前薛睿,就算是一个。

薛相府的大公子,和让他又羡又妒的三堂兄尹元戎齐名的人物,他自认惹不过他,可是要他白挨他的打,他也不甘心!

“薛、薛城碧,你不要欺人太甚,”尹元波底气不足地冲薛睿喊道:“你身为朝廷命官,却还出手伤人,知法犯法,你信不信我到大理寺告你去!”

薛睿不慌不忙地拉过一张椅子,斯斯文文地坐下了,“唰”地一声打开扇子,一边轻摇,一边冷视他道:“你身无功名,当众侮蔑朝廷命官,论罪当杖责五十,我乃大理寺少卿,有断罪执刑之权,打死你也是天经地义。”

大理寺比刑部职权更高一筹,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若说刑部和衙门针对的是平民百姓,那大理寺就是专治士族贵族。

尹元波一听就怕了,他打了个哆嗦,翻转过身,试图爬开,惹不起他还躲不起吗,可是刚刚一动,薛睿长腿一伸,这回踹在他小腿上,又把他踢倒在地。

“我话没说完,你想去哪。”

薛睿下脚极重,尹元波觉得腿骨都快要断了,这下子眼泪都疼了出来,抱着腿怪叫道:“来人啊,杀人啦!快去报官,救命啊!”

薛睿眼睛不眨,又一脚踢在他屁股上,“给我闭嘴,再敢乱动一下,我就踢断你的腿。”

尹元波连挨几下,疼的直抽抽,他何时吃过这种亏,当即怕的不敢再动,老老实实趴在了地上,呜呜咽咽。

看到他这副没出息的样子,有人忍不住耻笑出声,也有人见势不妙,想要趁乱溜出去,被薛睿余光扫到,转头交待景尘:“烦劳景兄,事情弄清楚之前,不许人离开这里。”

景尘点点头,他也恼怒那人污蔑余舒,自知不比薛睿的处事手段,就听从他的安排,皱眉看了地上那人一眼,转身去守着楼梯口和大门了。

凭他的本事,这里上百个客人,除非会飞天遁地,否则一个都别想在眼皮子底下溜走。

“尹三爷是吧,”薛睿对尹元波并不熟悉,只认得这是尹家一个小少爷,是尹元戎那厮的堂弟,却叫不出名字。

“我来问你,你为何要诋毁朝廷命官?司天监的余大人与你有仇吗?”

薛睿怒则怒矣,理智尚存,今天这一出闹剧,分明是有人刻意安排的,尹元波的话传出去,不论是真是假,余舒名声难保,对方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里这么多人,想要堵住这些人的嘴,让他们出去不要乱说是不可能的,那么当务之急,就是抢在流言散布之前,尽量扭转话风。

尹元波倒有些硬骨头,被打的头破血流,照样嘴硬,不服气道:“我怎么叫诋毁她,我说的都是实话,我可以发誓,你不信可以找我堂兄对证,看看到底是我说谎,还是确有其事!”

他一心想着尽快脱身,却又不肯改口,满以为这么说薛睿就会放过他,谁想薛睿冷笑一声,扬声道:“管事的呢?”

很快就有人跑上前,其实这芳草阁里每一层楼都有个管事,刚才事发突然,薛睿一露面,管事的就选择性地装聋作哑了,这会儿喊到他,便站了出来。

“薛爷,小人孙五。”

“孙五,你派人到隔壁街上去找尹三公子,把这里情形告诉他,来不来他自己决定。”

尹元戎什么德性,薛睿再清楚不过,这大晚上的人不会在家,肯定是在烟花柳巷快活,隔壁街上有十几家青楼楚馆,据说新晋了一位花魁娘子,尹元戎这会儿八成就在那里猎艳。

“哎,小人这就去。”

孙五答应一声,一溜烟地跑走了。

地上尹元波傻了眼,他只是说说,薛睿怎么真的去找人了!

他有片刻的心虚,心里安慰自己,怕什么,他又没有说假话,顶多是夸大其词罢了!

反观薛睿,则是断定尹元波在鬼扯,不说别的,单就最后一条,他曾轻薄佳人,余舒胸口上有没有痣,他会不清楚吗!

只是这件事,却无法对证了,总不能让余舒脱了衣裳让人验身。

薛睿越想越觉得恼火,看着地上抹得满脸是血的尹元波,猥琐又可恨,回过神来,又是一脚踹过去。

“唉哟!”尹元波痛呼,两眼泪涌,又恨又屈地望着薛睿:怎么不动也要挨一脚!

不带这样的。

他担惊受怕地环顾四周,试图找出宁王的手下搭救他,可是看了一圈,都分辨不出哪个才是“自己人”。

薛睿起身朝四周拱手,歉意道:“各位包涵,今日之事,关系到朝廷声誉,不问个清楚,且先不要离开。”

来这里花钱的都是有闲的主儿,看热闹哪嫌事大,不必薛睿说,也不会有几个人想走,但是薛睿这么客气,他们心里还是受用的。

就这样,没人闹着要走,一群人陪着薛睿,一直等到孙五气喘吁吁从外面跑进来。

“来了来了,尹三爷来了!”

话音落,穿着一身骚包的粉红束衫,摇着纸扇的正牌尹三爷就从门口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薛城碧,我来了!”

第六百八十五章 带走

薛睿和尹元戎,一个是右相长孙,一个是左相爱孙,因为年纪相仿,从进学读书起,就常常被人拿来比较,再加上大提点的独子朱青珏,都是家世显赫的年轻俊杰,结果一个做了文臣,一个当了武将,一个去了太医院。

薛睿和朱青珏互不顺眼,和尹元戎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原因无他,不过是年少气盛那会儿,都爱风流,都爱美人,难免撞到一起,一个得了美人垂青,另一个自然就不服气。

且说一刻时前,尹元戎正在青楼里向新晋的花魁娘子献殷勤,被人打扰,极不高兴,可他一听说事情原委,当即就抛下了美人,赶了过来。

来的路上,他就把起因经过问了个仔细,是以他进到芳草阁,看到了大厅当中,趴在薛睿脚边,满脸是血的尹元波,没有觉得自家人被欺负的恼怒,反而暗骂一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阴人阴到老子头上了!

话说尹元戎那天在侍郎府撞见余舒衣衫不整的样子,并没往心里去,这样的事他遇见多了,人家姑娘又没嚷嚷着要他负责,他才不会自找麻烦。

要不是尹元波把这事儿抖了出来,他差不多都忘了。

“元戎哥!”尹元波见到尹元戎,倒像是见了救命稻草。

“你总算来了,薛大公子要告我侮辱朝廷命官,我没有啊!你得帮我作证,我没有说谎诋毁那个余莲房,明明是她自己举止不检点,你来说说,我娘生辰那天,余莲房是不是脱了衣裳在我家厢房,被我们两个撞见了!”

也该他不会看人脸色,满以为尹元戎不会眼睁睁看他遭殃,却瞧不出尹三爷这会儿恨不能拿大粪堵了他的嘴巴。

薛睿这回没有制止尹元波胡言乱语。等他叫完冤枉,才对臭着脸的尹元戎说道:“今日偶来听戏,叫我遇上令弟在大庭广众之下胡言乱语,满口污蔑朝廷命官。他言辞下流,受害之人乃是司天监女御官余舒,正五品易官,陛下钦封淼灵女使。事关重大,然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便将他当场拿下问罪,熟料他不但不思悔改,反而一心作恶,无奈。为了弄清楚是非曲直,让他甘心认罪,我才派人去请尹兄。”

薛睿避重就轻,几句话就让听众把注意力从“淼灵女使是个举止放荡的女子”,转移到了“尹家小少爷污蔑朝廷命官”这上头来。

他倒不怕尹元戎不配合。因着花名在外的尹三爷做人也是有原则的,其一便是,绝不染指良家妇女。

是风流,却不下流。

果然,尹元戎听他说完,便皱起眉头,做出一副无知的样子。摇头道:“我真糊涂了,你们说的那位余姑娘,我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薛睿目光轻闪,点头道:“那就好说了,看来全是尹少爷胡编乱造出来的。”

尹元波傻了眼。想不出尹元戎为什么要睁着眼说瞎话,不帮自家兄弟,却要维护一个外人。

“元戎哥,你想想清楚啊,你怎么会没见过她呢!”尹元波急地爬起半个身子。抹了一把脸上的血,叫道:“那天你和我在一起,我们两个都看见了的,是她存心勾引你,你难道忘了!?”

闻言,薛睿差点被他逗乐了,尹相的孙辈们真是良莠不齐,尹元戎好歹是个有脑子的,地上这个却是蠢的和猪有一比。

真落实了尹元戎见过余舒失态的样子,对他有什么好处?不过是结了一个仇家,又往自己脸上抹黑罢了。

尹元戎会为了救这个拿他当话柄的小堂弟,就不管不顾吗?很显然,尹三爷不是个以德报怨的真君子,他不落井下石就算是好的了。

“元波,你是不是喝多了酒,说胡话呢?”尹元戎装傻充愣也是好样的,他瞪着眼睛,一副不快的样子:“我再说一遍,我不认识那个什么余莲房,见都没见过,谁知道她长得是圆是扁呢。”

尹元波这会儿总算明白过来,尹元戎是不会帮他了,他欲哭无泪,只能一个劲儿地念叨,加上那张血糊糊的脸,跟得了魔怔似的:“你明明见过的,明明见过的……”

四周人见了,不觉得同情,俱是不齿,并且隐晦地不爽——搞什么,闹了半天都是瞎编的。

尹元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对薛睿拱手道:“薛兄,元波是我的堂兄弟,他虽有错在先,我却不能置之不理。我看他是喝多了酒,一时糊涂,这才出言不逊,你大人有大量,不要和他一般计较,不然今日之事就算了吧,回头我将他送回家,一定请我二叔严加管教他,不让他再出来闯祸,你看好吗?”

说到底都是姓尹的,尹元波这混球真因为污蔑朝廷命官被抓进大理寺,折的还是尹家的脸面,尹元戎可以对他见死不救,却不能任由他败坏自家名声。

所以,一听说蘅芜馆出了事,他就巴巴地赶了过来,就连躺到枕边的美人都不要了。

尹元戎想得好,他前头配合了薛睿,现在服了软,薛睿一报还一报,总该放了尹元波一马。

熟料薛睿根本没有息事宁人的打算。

他今儿是动了真怒,不然那只杯子,不会一下子就让尹元波见了血,从他出手那一刻起,就没想过今天能够善了。

“尹兄不必自责,此事与你无关,你也是无辜受到牵连,”薛睿一格一格地合起慕江扇,站起身,扫了一眼还赖在地上的尹元波,转身迎上尹元戎的逼视,拱手道:“大理寺查案,历来不会徇私,尹元波当众污蔑朝廷命官属实,我要将他带回大理寺量刑,得罪了。”

说罢,便一手将扇子别进怀中,冲着二楼某个角落点头示意,然后一手拎起地上的尹元波,在他挣扎之前。弹了他颈后麻穴,拖着人往大门的方向离去。

今日刘昙邀约,薛睿出门只带了两个随从,都在蘅芜馆外等候。他等不及叫人进来,亲自拿人。

见此一幕,尹元戎的脸色臭坏了,他踟蹰着没有阻拦,是因为了解薛睿的为人,他要是拦了他,没准会被他一起揪进大理寺去。

薛睿走到门边,略一停顿,对景尘道:“我先走一步,你呢?”

景尘道:“同去。”

二楼上。站在暗处看了半晌热闹的刘昙,见着薛睿和景尘一同离开,若有所思地站了一会儿,转身回到松柏楼。

今日之事,绝非偶然。尹元波诋毁余舒,绝对有人在背后指使,那人究竟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呢?

单纯就为了坏余舒的名声吗?

***

薛睿把尹元波带回大理寺,没有等到第二天,当夜就审讯了他,景尘就在一旁听着,没有离开。

“是谁指使你污蔑司天监女御官余舒?”

今天在蘅芜馆芳草阁的场面。一看就是有人刻意安排的,人群里有人和尹元波一唱一和,意在败坏余舒的名声。

尹元波没这个脑子,那么会是谁呢?

薛睿飞快地在心中过了一遍,有了几个人选,于是。尽管尹元波存心隐瞒,却躲不过他的节节逼问,单是尹元波脸上的表情,就能让他确认主使者。

毫不意外,是宁王刘灏。

薛睿没有想象中的愤怒。他相当冷静地揣摩了几遍宁王的心思,得出了一个结论——宁王如此暗算余舒,不单是为了败坏余舒的名声。

钦差无头案中,宁王试图暗杀余舒,因为他忌惮余舒断人生死的能力,担忧十公主身死的真相会被她算出来,所以头一个想到就是杀人灭口。

结果没有成功,宁王反受其害,卷进了这桩命案,被兆庆帝禁足。

一计不成,宁王并未放弃,再生一计,不能杀了余舒,就要想方设法地收服她。

想想看,如果今天刘昙没有兴起找他们到蘅芜馆看戏,他们没能阻止这场闹剧,尹元波就可以成功地散布谣言,闹到众人皆知余舒试图勾引尹元戎的地步。

到那时,余舒已无清白可言,宁王只需要说服尹元戎求娶余舒,说不定还要请皇上指婚,那么一桩丑闻就变成了一件喜事,余舒进退维谷,不能抗旨,只有答应。

尹元戎早时娶过一位夫人,两年前因病去世了,尹家或许看不上余舒做儿媳妇,但要尹元戎坚持的话,作为续弦却未尝不可。

尹家是宁王的外家,为了帮他谋取大位,做出这点退步不在话下。

等到余舒成了尹元戎的夫人,刘灏的目的,就等于达到了。

薛睿想清楚后,心中的怒气反倒平复了许多,宁王机关算尽,却算不到余舒有一层特殊的身份,注定她不能随随便便地嫁人,更不可能做他尹家的媳妇。

思及此处,他忽发感慨,心里有些苦涩,别人得不到她,他何尝能够光明正大地同她在一起呢?

“薛兄,问清楚了吗?到底是谁指使他诋毁小鱼?”景尘不如薛睿道子里的弯弯道道多,云里雾里听了半晌,还不知道罪魁祸首是哪一个。

薛睿心中烦闷,便不打算为景尘解释许多,冷眼看着地上烂做一团的尹元波,手执朱笔,在他录下的口供上轻轻一勾,对座下主薄道:“记,士族子弟尹元波,当众污蔑朝廷命官,经本官查实,按刑律,棍五十,即刻行刑。”

五十棍,一棍没少,绝对是严刑了。

尹元波听到,直打冷颤,恶从单边生,冲着薛睿大骂道:“薛大郎!你敢!我祖父是当朝相国,我爹是户部侍郎!你存心害我性命,我要是出了事,他们绝饶不了你!”

薛睿不为所动,嘴角浮起一丝冷笑,说道:

“放心,打不死你。”

最多要你半条命,后半辈子当不了男人罢了。

第六百八十六章 黑拳

尹元戎不能阻止薛睿把尹元波带走,也不可能像没事人一样回他的温柔乡,等到薛睿景尘离开之后,他就匆匆赶去了他二叔的侍郎府。

正是戌时月上,尹周嵘夫妇都睡下了,听到门外通报声,尹侍郎叫人进来点灯,尹邓氏不悦地披着衣裳坐起来,念叨道:“这大半夜的,有什么要紧事不能等明天么。”

尹周嵘道:“你不用起来了,接着睡吧,我去看看元戎有什么事情。”

这时候门外值夜的管事贴着窗子急声道:“老爷、夫人,快起吧,似乎是三少爷出了事,被官府的人抓走了。”

“什么!?”尹邓氏顿时清醒了。

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夫妇俩就收拾完整,一先一后赶到了前院,见到尹元戎,听他三言两句说了个大概——

“元波先头在蘅芜馆喝多了酒,当众说了几句浑话,辱骂了司天监的一位女官,被大理寺少卿薛睿撞见,断定他侮辱命官,蔑视朝廷,将人带去了大理寺问刑。”

他这话学的有讲究,避开细节不提,撇清了干系,免得眼下纠缠不清。

尹邓氏一听,火冒三丈,气的却不是尹元波在外头闯祸,“怎么他说抓人就抓人,还有没有王法!”

尹元戎暗翻了一记白眼,心说慈母多败儿,尹元波会变成一个不学无术的混球,全要归功于他这位二婶。

什么是王法,薛睿身为大理寺少卿,确有提刑之权,人家抓人抓的名正言顺,尹元波这回犯在他手里,活该要倒霉了。

“元戎,那可是你亲弟弟,你就眼睁睁看他被人抓了都不管吗!?”尹邓氏气头上,口不择言。

“行了。你少说两句,”还是尹周嵘沉得住气,喝止了冲着尹元戎发火的妻子,歉然对尹元戎道:“你二婶气糊涂了。别听她瞎说。你说元波被薛家大公子带去大理寺了,是多久之前的事?”

尹元戎根本不拿尹邓氏当回事,不与她计较,面对还算沉得住气的尹周嵘,好心提醒他:“大约半个时辰了,二叔你快跟我去大理寺寻人吧,耽搁久了,恐怕元波会吃苦头,那薛睿岂是好相与的。”

薛睿一反常态地不给他面子,态度强硬地将尹元波带走。尹元戎就知道事情不妙,这会儿八成已经对人用了刑。

尹邓氏急忙催促尹周嵘:“老爷,你快去救救咱们元波,可不能让人欺负了他。不行就让人去相府请爹出面,无论如何都要把元波带回来。大理寺那种吃人的地方,他怎么待得下去。”

“胡闹,”尹周嵘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一点小事,也好惊动父亲,你在家等着,不要给我添乱。”

说罢。转头便吩咐下人备马,连马车都不套了,和尹元戎一起,快马加鞭赶到了大理寺衙门。

只是他们终究来得迟了,尹元波早就挨满了五十杖刑,被打的半死不活。让薛睿丢进了临时关押嫌犯的大牢里。

处理完这件事,薛睿没有走,他算到尹元戎不会撒手不管,于是等着人找上门来。

一照面,尹周嵘还算客气。对着与他平级的薛睿拱手行礼,道:“薛大人,敢问我儿现在何处?可否容我见他一面。”

他闭口不提尹元波犯的错,是想着先见到人,问清楚前因后果,再想办法把儿子捞出来。

薛睿也很客气,还手回礼,瞥了一眼充当背景的尹元戎,正色道:“令公子公然编造谣言,陷害朝廷命官,俱已认罪,况且他身无功名,罪加一等,已被我杖责五十,关入牢狱,刑满一个月才可释放。尹大人要见他,等明天一早到衙门登记,再去牢中探视吧。”

尹周嵘傻眼,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个样子。

话说回来,这年头谁没骂过几句当官的,就是骂皇帝的都有呢,骂官是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就看官府怎么判了。

最严重的就是打上五十棍,再加一个月囚刑。

回过神了,尹周嵘便觉恼怒,忍不住伸手指着薛睿质问他:“你没有升堂问案,没有对证供词,就这样断了我儿的罪过,你这叫动用私刑你知道吗,你就不怕我到都察院告你吗!”

尹元戎别过头,不忍心听下去。

薛睿脸色严肃,道:“尹大人严重了,身为大理寺少卿,本官本来就有随时提刑的职权,今晚遇见令公子罪行,我当场便审问了他,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人证物证俱实,这里有供词一份,你可以看看再说。”

说着,就从桌上拿了尹元波供认的事实,包括他在蘅芜馆骂余舒那些话,编造余舒在尹夫人生辰宴上勾引尹元戎的事,薛睿都一句不落记了个清楚。

尹周嵘看到一半,脸都青了,不敢回头去看尹元戎什么脸色。

薛睿接着火上浇油道:“实际上,尹元波陷害的正是司天监女官余舒,她在水陆大会之后承泽圣上恩典,御赐封号淼灵女使,却被令公子辱骂封号,实在够得上藐视圣恩,我已经从轻发落,不然他有如此忤逆言行,尹大人你也难辞其咎。”

余舒的封号谁给的,那是皇帝亲口封的,浸淫官场多年的人都该看得出,余舒的名声雷动,不过是为给兆庆帝的圣君之名正名。

谁要坏她名声,就是和兆庆帝过不去。

所以宁王聪明地选了尹元波这枚弃子,一个尹家并不起眼的小少爷,就是闹大了,也可以随时随地弃之不顾。

藐视圣恩,好大一顶帽子,尹周嵘接都接不住,顿时就蔫了,捏着那份供词,再不敢叫嚣着要告薛睿渎职。

尹元戎“啧”了一声,站在他二叔背后,冲薛睿瞪眼:薛大郎,你过了啊!

薛睿对着他轻轻一撇嘴角,语气缓和下来:“不过尹大人放心,依我看令公子是一时失口。并无忤逆之心,这就算了,但他陷害朝廷命官一罪,却是千真万确。无可推卸。”

尹周嵘憋着一肚子火气,无处发泄,硬邦邦对薛睿道:“我方才失态,薛大人勿怪,你既然是秉公办案,我无话可说,告辞了。”

他心知在薛睿这里讨不了人情,便不多停留,当即离开大理寺,另寻办法解救尹元波了。

尹元戎倒是留下没走。尹周嵘走了,他懒得做戏,对着薛睿冷嘲热讽了几句:“薛大人真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啊,那位余女御若是知道你为她不惜开罪我们尹家,保准会对你死心塌地。以身相许。”

薛睿收起供词,冷笑道:“你脑子里除了男盗女娼,就没点好的吗?人人皆知余舒是我薛某人的义妹,偏有人不长眼地针对她,这回算你聪明,没有跟着搅这摊浑水,不然有你后悔的。”

遭他鄙视。尹元戎怒道:“我帮了你,你还反咬我一口,早知道我就承认见过那位余姑娘,我看你如何收场!”

薛睿一顿,忽地转头看向他:“你说什么?你见过她?”

他不曾听余舒提起,原以为全是尹元波胡编乱造。难道另有隐情?

尹元戎没发现气氛不对,自寻死路道:

“哼,尹元波也不算说谎,那天我二婶生辰,我是被他们拉去喝酒。然后尹元波把我骗到他家后院,就撞见你那义妹衣衫不整躲在厢房中,后来我二婶来了,大家都秉着息事宁人的想法,没有传出去罢了。你义妹倒是不笨,摆明了是我二婶想要撮合她和尹元波,被我坏了好事,她没有嚷嚷是对的,啧啧,其实我没有看清楚,她就脱了件外衣,里面——”

话没说完,面前风动,尹元戎反应极快地向后仰去,可还是没能躲过薛睿的长拳,一下砸中了他的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