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娘子叫了起,“你怎么没跟着你家主子,让他自己个跑得满头汗呢?现在虽然不是盛夏,但热着了也不是闹着玩的。”然后又吩咐银丹,“去将我让你做的绿豆薏仁汤端一些来给三少爷,给云生也拿一碗。”

银丹不大情愿地退了出去,姬洵笑嘻嘻地说道,“多谢二嫂了!”云生也跟着道谢,“小的占主子的光了,先谢谢二奶奶,也谢过我们少爷。”

九娘子指着云生笑道,“猴崽子,挺会说话的。”然后让云生给姬洵端了把黄花梨的椅子,让姬洵坐了,姬洵环视了一边屋子,问道,“二嫂,才刚我还没来得及问您呢,您怎么在这呢?”

九娘子答道,“哦,是婆母让我在这帮着做点事呢。”

姬洵连忙问道,“要不要我帮忙?”

九娘子笑了,“多谢你了,我都做好了,不用帮忙的,你怎么今儿没去上学?”九娘子知道姬洵有专门的先生教导的。

“今儿先生家里有事,就早放了,嘿嘿,我…我又去跑了会马…口渴极了,才想着跑母亲这来讨口水喝的。”姬洵老实地答道。

云生在一边苦着脸,“哎哟,我的小爷啊,您怎么什么实话都说出来了,回头夫人知道了,又该责罚小的了。”

姬洵却说道,“二嫂又不是外人,再说了,二嫂才不会像有些人那样专爱告状了,你说是不是,二嫂?”

九娘子被他一本正经的样子逗笑了,“是是,我不会告状的,不过你也不许这么调皮了,这么热的天还去跑马,若是热着了怎么办?”

姬洵笑着挠头,云生说道,“二奶奶,您要是能管就多说说我们小爷,我们小爷谁的话也不听,就怕世子,还有看上去也听您的话呢。”

这话说得九娘子和姬洵都笑开了,正好银丹端了汤进来,给九娘子端了一盏,也给姬洵拿了一盏,剩下的给了云生,云生连忙谢过,端到一边去了。

姬洵好奇地问道,“二嫂,这是什么汤?”

九娘子说道,“这是用绿豆和薏仁一起加了糖炖煮的,用井水湃过的,有凉意又不至于太凉,比用冰好,热着了喝最是祛湿消暑的。”

姬洵点头,一口气都喝尽了,意犹未尽,“二嫂,真好喝,还有吗?再给我一盏。”

“这个也不可贪多,一盏足够了,你静静地呆上一会儿,就不热了,小小年纪可不能贪凉!”九娘子正色说道。

姬洵摸摸头,二人正说笑呢,子朱进来,脸色不大好,向着九娘子行了礼,“二奶奶,夫人起来了,让三少爷过去呢,让您也过去。”

九娘子问道,“婆母起来了?嗯,那我一会儿就过去。”姬洵也站起来,“二嫂,咱们一起去。”

九娘子应了,让银丹收拾了一下,拿上了自己记的那本账本,和姬洵一起往正屋去了。

王氏沉着脸,端坐在桌旁,平嬷嬷站在她身后,子朱带着九娘子和姬洵进来,给王氏行了礼,瞧见姬洵,王氏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点,对姬洵说道,“洵儿,你过来。”

九娘子不以为意,自己在王氏下首坐了下来,王氏把姬洵拉到身边,“我的儿,你怎么来这也不跟娘说一声,丫头们可有怠慢?听说你一头汗进来的?”

姬洵虽然也是个半大的小伙子了,但在王氏跟前还是和小孩差不多,扭着身子说道,“洵儿不是看您在歇着嘛,怕扰了您休息,您总说晚上睡不好的,这会儿能睡着就是福了,洵儿哪儿还敢叫您呢。”

王氏欣慰地抚着姬洵的手,“好孩子,娘真是没白疼你。那你怎么去西间了呢,我让你二嫂在那看账本呢,你没扰着你二嫂吧?”

姬洵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也不知道二嫂在西间啊,也没个丫头婆子守着的,西间还朝夕晒,不过,二嫂不知道弄了个什么帘子挡着了,就一点也不晒了,娘,您该去瞧瞧的,可好看了,素雅极了!”

听见姬洵这么说,九娘子赶紧解释道,“西间的炕上有点晒,茵娘就求了子朱姐姐,找了块细棉纱布挡了一下,也没什么。”

一旁的子朱也忙跟着解释,“大奶奶正好在库房忙着,听说二奶奶要用,就给找了匹棉纱布,二奶奶心思巧,弄上去既牢固又好看,奴婢还想着改天也给夫人弄几个呢。”

王氏这才点头,“是了,我光顾着教你看账本,倒忘了那屋里有些晒了,真辛苦你了,子朱,你也是,怎么不提醒我一声,害的二奶奶在那屋挨了晒了,这细嫩白皙的皮肤,要是给晒坏了,回头世子该埋怨我了。”王氏说笑道。

子朱也笑着说道,“倒都是奴婢的不是了。二奶奶,奴婢就给您赔个不是了,您别见怪。”

九娘子暗暗称赞子朱的机灵会说话,也笑着说道,“子朱姐姐真是客气了,其实也没什么的,也不碍事,茵娘还得多谢子朱姐姐照顾周到,忙上忙下的,还顾着茵娘这头,多谢你了。”

王氏又问道,“账本是不是很难看懂?不懂也没事,慢慢来,每天看上一本半本的,再跟着我到大厨房里巡视几次,也就看得明白了。”王氏以为九娘子肯定是两眼一抹黑,才这么肯定地说着,本来嘛,一个庶女,以甘太太那样精明的为人,自然不会在庶女身上下多大的功夫的,这茵娘要是看得懂账本,那可真就是个天赋异秉的了。

谁知九娘子慢悠悠地说道,“以前在娘家,嬷嬷们倒是给教过几回,茵娘也知道些皮毛,刚才看了账本,大概理了个头绪,也不知道对不对,还请婆母给指教指教。”

王氏大吃一惊,没听懂一般,看向九娘子,“你把账本看完了?这么多?”

九娘子点点头,“翻了一遍,做了些笔记,也不知道算不算看完了。”九娘子觉得自己还是谦虚一点的好。

姬洵在一旁也好奇地问道,“二嫂,我来的时候你也睡着了呢?你什么时候把这么多账本都看完的?太神奇了吧,就是我看,也看不明白呢!”姬洵指着两个丫头搬过来的两大摞账本。

九娘子微微笑道,“茵娘虽然不像世子和三弟那样饱读诗书,通知天文地理的,但是对于内宅妇人要掌握的看账本,倒是也得了精通此道的嬷嬷的指点一二,让三弟见笑了。”九娘子本想谦虚,但谁知道连个屁大点的孩儿也敢看不起自己,倒让她有些不服气起来。

姬洵红了红脸,“二嫂,我不是…不是看不起你,我…我不会说话…”姬洵倒是老实,九娘子又不忍心,笑道,“没事的,三弟,我也不是那个意思,就是说说而已。”

王氏还是没把九娘子放在眼里,随意地对平嬷嬷说道,“你把二奶奶做的东西拿来翻翻看,看看出入什么的,是不是和我们算的一样?”

------题外话------

今天是正日子哦!妇女同志们,活动起来!

第121章 暗藏祸心,温暖如家

王氏说着端起一旁的茶盏,喝起茶来,平嬷嬷接过银丹递上的九娘子自己写的账本,平嬷嬷神情上也不是特别重视,拿在手里,随意地翻开,只是刚看了第一页,便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了,然后又接着翻了几页,到了最后,看到最后得出的统计数字,嘴便不由自主地张大了,半天也合不上…

平嬷嬷和上了账本,面带难色的看着王氏,“夫人…”

王氏放下茶盏,“怎么了?二奶奶是新妇,才多大点的孩子,就算不会看,算错了也是极平常的事,嬷嬷你可别太严厉了。”王氏还在假意温和地说道。

平嬷嬷脸色更加奇怪,又支吾起来,“夫人…二奶奶算得全对上了呢!还有…还有…二奶奶做的这账本…奴婢也看不懂呢…”

王氏犹自不信,“怎么,二奶奶难道画的是花还是草啊,你看不懂的?就是不懂也是有的,二奶奶毕竟才嫁过来,账本写得乱些也是有的,只是最后那数字怎么对上的?来,给我瞧瞧。”王氏还以为九娘子的账本是乱涂乱画,平嬷嬷顾忌九娘子的面子才没好意思说呢。

平嬷嬷面色古怪地将账本递给王氏,王氏接过来,翻开第一页,看到的便是满纸的条条和框框,条条框框里还密密麻麻地写了端正飘逸的小楷,每一日的支出、用处、兑银和出入都记得清清楚楚。

王氏瞪大了眼睛,又翻了第二页、第三页…翻到最后,看到了九娘子做的一个统计结果,去年一年,大厨房总共从公中兑了两万八千两银子,却实际上支出买菜买米的各种费用只有一万五千两,这中间还有一万三千两的亏空。

王氏顿时就变了脸色,这个大厨房的亏空数字,是她和平嬷嬷特地从外头请了好几个账房算了好几日才得出来的数字,就是平国公都不曾知道,没想到九娘子只看了这么半下午,就将这个数字算出来了。

姬洵在一边看着王氏变了脸色,顿时也好奇起来,“这里头到底写了什么?娘您怎么也不说话了?有什么古怪吗,叫我也瞧瞧!”说罢,就起身从王氏手里夺了账本过来。

王氏不曾防住姬洵,被他抽了账本去,待要拿回来,又瞧见九娘子端着茶盏,似笑非笑地看着她,顿时就有些泄气起来,也忘了要夺账本回来了。

姬洵翻开账本,细细地看了几页,忍不住惊叹道,“二嫂,您这是个什么记账法?洵儿还从未曾见过呢,我们夫子要是见了,肯定得大为感叹,怎么这么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呢!还有,二嫂,您的字写得真是漂亮!比我的好多了!真好,您怎么写的?”姬洵像个好奇宝宝,对这账本上的每一样都惊奇不已。

眼看着姬洵要翻到最后一页了,王氏连忙上前夺过账本,“好了,你瞧这个做什么,你回去歇着吧,我和你二嫂还有话要说。”

姬洵看了眼九娘子,扭着身子道,“娘,我不想回去,我想在这陪您,我在您这用晚膳好不好?让我呆在这儿嘛,回去屋子也没有娘这好。”姬澈耍起了赖皮。

一向疼爱姬洵的王氏却一反常态,严厉地说道,“怎么,娘跟你说话,你也不听吗?叫你回去就回去,好好歇着,别到处乱跑,再要是胡闹,小心你老子揭你的皮!”

然后大声唤道,“云生,给我滚进来!”

云生低着头进来,跪着听训,“你给我好好伺候着三少爷回去歇着,让三少爷也看会书,要是再淘气,回头我就告诉老爷,把你吊起来狠狠抽一顿!”王氏严厉地斥道。

云生应了,姬洵也没想到王氏的反应这么大,委屈地起身,还想说些什么,被云生一把拉住,“我的小爷,赶紧回吧,您不是想奴才活了吗?”

姬洵无奈,看着王氏,王氏还是扳着脸,不曾缓和,只得又看了看九娘子,说道,“二嫂,我先回去了。改日再向您请教书法,还有您画的那些个框框的,说好了,改日教我啊?”

九娘子点头,“嗯,你先回去吧。”

姬洵这才不舍地被云生强拉着退了出去,待姬洵走了,王氏这才冷着脸看着九娘子,“茵娘,你怎么知道这个数字的,谁告诉你的?”

王氏根本就不相信九娘子有这么个本事,能将一年的账本这么一会儿的功夫都弄明白了,还以为是有人告诉她的,不待九娘子回答,突然想到姬澈,脸色都白了,“难道是澈儿告诉你的?”

九娘子心里暗暗说道,这就叫不打自招,做贼心虚,要说一个大家族里,高门贵府里,当家的主母在账上动点手脚,藏点私房银子,那太正常了,别说平国公府这样的百年世家,就是红楼梦里的贾府这样的人家,王熙凤还偷偷把公中的银子往私房的金库里藏呢,多大点事啊,可这王氏却这么容易地就被吓到了。

九娘子还是慢悠悠地说道,“就是翻账本看出来的啊,我那记账本上不是都写着嘛,一笔一笔,一对,不就出来了?”

王氏还不相信,“你这个什么法子,我是不明白,不过,我自是知道,这些账本,没两三个老账房没个几天是算不清楚的,你怎么能…”待瞧见九娘子笃定的神态,又想起九娘子自己提过的得了嬷嬷们的教导,便问道,“教导你的嬷嬷们教的?”

九娘子自然不能告诉她,这是现代的科学记账法,便神乎其神地故意装神秘地说道,“婆母,这宫里的账够难记的了吧,那后宫娘娘们,上至太后,下至皇后贵妃,都怎么打理后宫的,自然有一套办法的,这个就不是我们平常人家能知道的了,茵娘我也不过只是知道一些皮毛罢了。”

王氏将信将疑,“真的?”

九娘子点点头,“自然是真的,要不婆母进宫去问问?”

王氏瞪了她一眼,“这个账本不过是我考考你的,既然你会看账本,便将这个忘了吧,不是什么大事,我也都处理好了,你就别对人提起了。”

九娘子当然不会这么傻,当面揭穿她,点头应道,“茵娘就知道是婆母考验茵娘呢,婆母且放心,这里头的事茵娘不会告诉任何人的,再说了,这里头难道有什么不该让人知道的事吗?”

王氏被她堵得有些憋气,“你既知道就好了,你也在这忙了半天了,且回去吧。”

刚说完,陈氏也从外头进来了,忙得满头大汗,满脸通红的,给王氏见了礼,和九娘子也互相见了礼,才说道,“婆母,库房都理好了,您说的缎子我也都打理好了,派了丫头送到各房去了。”

王氏不在意地点头,“嗯,好了,你们俩都受累了,都回去吧,晚膳不用你们伺候了,你们都回去伺候好自己的爷吧。”

陈氏点头应了,九娘子也起身告辞,和陈氏一起退了出来。

到了外间,九娘子关心地问道,“大嫂,您累坏了吧?瞧您这样子,要不先喝点水?”

陈氏感激地点头,“忙了一下午,真的连口水都没喝上,也不好再去打扰婆母,弟妹这若是有便最好不过了。”

九娘子便让银丹将刚才剩的一点绿豆薏仁汤拿来倒了一小杯给陈氏,陈氏一口喝尽,这才谢道,“总算缓了口气,多谢弟妹了!”

九娘子笑道,“这有个什么,也值得大嫂说谢的?”

陈氏瞧着银丹拿着的装汤水的壶,“弟妹真是巧心思,怎么就想得到随身携带着这汤呢,既解渴又好喝,真真不错!”

九娘子说道,“嗯,茵娘喜欢研究这些东西,带着也方便。”

陈氏羡慕地说道,“怪不得二弟对谁都这么冷冷的,偏偏对你这般爱护,弟妹真是个巧人!”

“大嫂这是哪里话,我看大哥对您也是一样的啊。”九娘子不过是句客气话,却看到陈氏顿时黯然失色的脸。

九娘子不知道陈氏为什么突然变了脸色,问道,“大嫂,您这是怎么了?”

陈氏自己神伤了片刻,勉力笑道,“没什么,好了,弟妹,我也先回去了,你也早些回去歇着吧。”说罢,带着丫头转身往自己院子走去。

九娘子看着远去的陈氏,“这是怎么了,我说错什么话了吗?”

九娘子身后的银丹小声说道,“奶奶,大奶奶也许是因为想起了大爷吧,她和大爷不是一直也没有孩子嘛。”

“没孩子怎么了,大嫂还年轻着呢,要孩子还不是迟早的事!”九娘子不以为然地说道。

“可是大奶奶嫁过来都五年了呢,大爷也没有通房姬妾什么的,就一个胡姨娘,那还是夫人硬塞的,大爷根本连碰都不碰。其实身边就大奶奶一个人,大奶奶生不出孩子,肯定是心里难受呗。”银丹接着说道。

九娘子没说什么,其实生孩子这事,有时候并不完全就是女子的事,也有可能是男子的事,不过到底是人家的秘辛,九娘子也不好打听太多,也就此撇了开去,回澈院去了。

明院里,王氏屏退了众人,问平嬷嬷道,“你说,那丫头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本事?这帐她怎么能这么快就算出来了,竟与咱们找人算的分毫不差?”

平嬷嬷沉吟了一会儿道,“奴婢也说不好,反正这帐也就是咱们自己瞧了,那亏空的地方也让那几个账房都给抹平了,就是国公爷问起来,咱们也有话说啊,大不了就说您是故意为了考究二奶奶,才做的亏空呗。”

王氏点点头,“如此说当人是可以,我就是还有些担心,那丫头还是个丫头嘛?你没瞧见她那眼神,看我的时候,我都觉得她像是活了六七十岁,就像那个庄子里的死老太婆一般精明。”

想到这个,王氏又气不平起来,好半天才问道,“洵儿今儿是怎么回事呢?怎么跑西间去了?可有闹出什么来?”

平嬷嬷答道,“三少爷您还不知道?哪里有什么心眼的,不过就是和二奶奶说了会话,听子朱说,二奶奶还给了三少爷绿豆薏仁汤喝。”

王氏没说话,突然问道,“绿豆薏仁汤?那丫头给洵儿喝这个?”王氏的问法让平嬷嬷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夫人,您的意思是…?”平嬷嬷试探着问道。

王氏的眼神深了几深,“你去,去拿些那个做了点心,送给洵儿,看着他吃…看着…然后再来报我…”王氏的手紧紧抓了平嬷嬷的手,手指甲都有些掐进平嬷嬷的肉里了。

平嬷嬷忍着没动,“夫人…您…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三少爷哪里顶得住?咱们还是从长计议吧…”

“从长计议什么,哪还有什么机会了,趁着这个机会,咱们试上一把,看看老爷的态度,要真是能扶了洵儿上位,以后咱们就不用愁了,老爷那边,已经松动了几分了,我可不能看着澈儿好起来,既然他自己没有弱的,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从那丫头那下刀了!”王氏阴森森地说道。

“可是,三少爷那…”平嬷嬷还有些犹豫。

“你千万控制好量,你知道的…知道的,咱们用过的…”王氏声音有些发颤,手也有些发抖。

平嬷嬷咬了咬牙,反手握住王氏的手,“夫人,您放心,奴婢去办,会没事的,这边方子都是现成的,药也是现成的,只要赶紧服了就没事了。”

王氏点点头,松了手,“你去吧,留神点。趁着老爷回府的时候闹将起来最好,我在这候着…”

平嬷嬷应了,回身到了里间,半天才出来,摸了个白色的纸包,揣在怀里,“夫人,您先歇会吧,奴婢去三少爷那瞧瞧去了。”

王氏木然地点头,待平嬷嬷退了出去,才自言自语道,“洵儿,你莫要怪娘,娘都是为了你,为了你啊…”

回到屋子,九娘子先去净房洗了个澡,通了头发,换了干净的家常衣裳,这才出来吩咐了银丹备好了晚膳,自己则让人将摇椅搬了放在院子里的樟树底下,又摆了个圆桌,圆凳,让银钏薰了艾草在樟树四周,薰了蚊虫什么的,这才自己亲手泡了茶,坐在摇椅上恍起神来。

天色微暗,五月的天气,微风拂过,让人倍感清爽。姬澈刚刚进院子的大门,就瞧见了斜倚在摇椅上,微微闭眼,手里摇着一把湘妃扇的九娘子,端了四角宫灯出来的银芽和银钏瞧见进门的姬澈,忙要行礼,被姬澈拦住,示意她们干自己的事去。

银芽和银钏便将宫灯不远不近地放在了圆桌的四周,另外又拿了两盏比较亮的羊角灯放在了圆桌上,这才躬身退了下去。

姬澈挥手屏退了水生和木生,自己摇了轮椅慢慢上前去,九娘子兀自沉浸在这凉爽的夏夜的清风中,嘴里喊着,“银钏,去门口迎迎,瞧着点,看世子回来了就马上来唤我!”

过了一会儿,并没有听到银钏的回答,九娘子便睁开眼,一眼就看到了与自己面对面的姬澈,着实惊了一下,“世子,您怎么回来一点声都没有?”

姬澈看着眼前这个松松地绾着头发,穿着藕荷色家常衫裙、星眸璀璨的九娘子,心里不知道怎么的,突然一股暖流直涌到喉头,涌到眼眶,让他微微有些哽咽,微微有些眼眶泛红,他伸手摸了摸九娘子的头顶,“茵娘,你在这里,真好!真好!”

九娘子也被他这种温暖又心酸的语气给感染了,瓮着声音说道,“说什么呢,我当然在这里,要不然在哪里?这是我们的家啊!”

“家?对,对,我们的家…家呢,真好!”姬澈有些语无伦次起来,但心底的这份满足感却不断的膨胀,膨胀,直将他的心他的眼他的整个人都胀得满满的,满满的…

九娘子说道,“世子,您累了一天了,先去洗洗吧,换身衣裳,我都给你准备好了,饭菜等您出来就可以用了!”九娘子一边说着,一边准备唤人,扭头却发现寅黄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二人身后了。

九娘子微微皱眉,这个寅黄,有的时候守规矩到迂腐的地步了,有时候有显出特别没规矩的样子,比如现在这样,主子在说话的时候,她就这么无声无息地出现了,让九娘子感觉到有些不爽。

九娘子话音刚落,寅黄就上前推了轮椅,“世子,奴婢推您进去先洗洗。”然后才对这九娘子微微屈膝,转身就推了姬澈往屋里走去。

姬澈也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汗意,点头道,“那我先去了,茵娘,你等我出来告诉你一件事。”

九娘子点头应了,待二人进了屋,才唤了练嬷嬷出来,“嬷嬷,虽然您告诉过我寅黄的事,可我还是觉得这丫头有些过了,抽空您找她聊聊,若是她不愿意伺候我这个主子,我可以替她找个好人家嫁了,省得在我眼前,堵得慌。”

练嬷嬷应了,“奶奶,奴婢一早就告诉过您的,这丫头有些个固执,您也别放在心上,奴婢今儿晚上就去找她说说。”

------题外话------

写文需小心,稍微有点点肉就容易被和谐,一米在尽量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给大家多点温馨,多点浪漫!只是后文,会有曲折,大家莫要打我!

第122章 汤不干净,是谁作怪?

九娘子点点头,估摸着时辰差不多了,叫了银丹来,将晚膳摆了上来。因为天气渐热,九娘子便吩咐银丹准备了两样主食,一样是加了莲子和山药的白粥,一样是手擀的加了绿豆汁的过水面条,配上了蒜末菌菇丁的杂酱,小菜有开胃的皮蛋豆腐,凉拌海带丝,鸡汁木耳,还有热炒的辣椒黄羊肉,新鲜的水蕨菜,以及绿绿的丝瓜毛豆,另外还上了一杯湃在井水里的甜米酒。

姬澈洗漱好,换上了九娘子给他准备的竹叶青的长衫,只在头顶束了个发髻,看起来特别的清爽,坐到桌边,看着桌上摆着的满满的饭菜,有荤有素,颜色搭配也清新,主食也看上去十分的清淡,便忍不住赞道,“若不是茵娘,我还真没想过原来用膳也是一种享受!”

被人夸感觉当然很好,九娘子笑道,“世子说的,好像以前您就没有用过膳一般,我这都是些极普通的家常菜,一般的豪门贵府倒是真拿不出手这样简陋的吧?”

姬澈摇摇头,“所谓的珍馐美食,不过都是摆着好看,却让人难以下咽的,哪里比得上茵娘用心做的这些饭菜?”

“世子可夸错人了,这些啊,都是银丹和刀婆子做的呢,您要是喜欢,回头多赏她们就是了。”九娘子拿了薄透的青瓷杯倒了一杯甜米酒递给姬澈,“世子,您的身子不宜饮酒,这个是用粮食做的甜米酒,您尝尝,看看喜不喜欢?”

姬澈接了过去,一口喝尽了,然后微微眯了眼睛,细细地品了品,点头道,“嗯,着实不错,入口初甜,回味却有些辛辣甘苦,倒是好味道。”

九娘子点头道,“世子说的极好,这米酒就是这般,如同人生,甜味只是个表象而已,其实地下都隐藏着辛辣和苦意的。”

姬澈微微愣神,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小女子说出这样深刻的话来,看着九娘子的眼神也不由深了几分。

九娘子倒没察觉到有什么不同,动手在青花瓷碗里盛了小半碗面条,又在上头堆了黄瓜丝、豆芽丝、红椒丝,然后舀了两勺杂酱在上头,拿了双筷子拌匀了,再重拿了干净的筷子,连碗一起递给姬澈,“世子,您尝尝这个!”

姬澈接过碗,好奇地看着碗里红的绿的白的黑的面条,“这个是什么面?”

九娘子想了想,“这个啊,是我以前在书上看来的,可以叫它杂酱面,您尝尝好不好吃?”

姬澈动筷子吃了一口,赞道,“真是好吃,面条筋道,杂酱爽口咸辣,真是好吃!”说罢,也不及说话,只三口两口就将碗里的面条吃了个精光。

九娘子笑道,“这些啊,都是个平常不太上的了台面的小食,世子爱吃那就太好了。”说着,又搛了一筷子黄羊肉给姬澈,“世子,您再尝尝这个,您怕不怕吃辣的?”

姬澈笑道,“我母亲在的时候,最爱吃辣的了!”说完,自己也意识到,这还是头一回,他想起自己的亡母的时候在笑。

听他提到母亲,九娘子忍不住说道,“世子,婆母她肯定是个极美丽极特别的人吧?”

姬澈的眼神微微暗了几分,“母亲她…是个与一般女子都不同的女子,是个刚强的人…”

二人正对坐着,夜里的风透过樟树,吹得四角的宫灯和羊角灯都微微地漾了起来,照的二人的脸上朦朦胧胧,唯见九娘子比寒星还亮的眼睛。

或许是甜米酒太甜醉人,又或是这夏风太过醉人,还可能是二人之间微微流动的难以言明的某种气氛醉人…总之,用完晚膳,九娘子便觉得自己有几分迷糊起来,眼神也开始迷离起来,脸也微微发烫,银丹带着人撤了饭桌,银钏扶了九娘子起身进屋,寅黄推着姬澈进了屋。

屋里早就用艾草都薰过了,一股子淡淡的艾香味,九娘子刚想同姬澈说句什么话呢,外头就听见咚咚的捶门的声音。

姬澈正待不理,那捶门声却越来越大,一会儿就听见外头水生的声音,“爷,是老爷身边的人,说老爷有事,请您和奶奶速速去三少爷的洵院一趟呢。”

九娘子立即清明了几分,“这么晚了,去三弟的院子作什么?我也要去吗?出了什么事了吗?”

姬澈摇头,“不知道呢,走吧,去瞧一趟,父亲既然连你都叫上了,显然事情不小。”说罢,叫了银钏过来给九娘子披了件披风,这才让木生进来,推了自己,银丹跟着九娘子,四人朝姬洵的院子去了。

刚刚踏上拐到姬洵院子的小道上,远远地就瞧见了洵院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似乎还能听到王氏的哭叫声,九娘子顿时身上一冷,一股不详的预感蔓上她的心头。

姬澈转过头来,二人迅速对视了一眼,几乎是同事开口,“今儿可有什么事?”九娘子说的却是,“今儿我给三弟喝了一杯绿豆薏仁水。”

姬澈惊讶于与九娘子的默契,九娘子却无暇顾及这些,“是不是三弟喝了这汤有什么不好了?”

姬澈想了想,“无妨,这汤还有谁喝过?”

九娘子说道,“就是我喝了,还有给云生也喝了,哦,还有大嫂也喝了,不可能啊,是我亲自配的,让银丹看着做的,以前我们也常喝的,怎么会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