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妃那边,尹淑女情形也尚可。她本是话不多的性子,又刚在叶美人那里受了掌掴之辱,庄妃花了几日开导她,她倒也释然了,也肯与庄妃多加走动。

至于郑经娥在顺妃处如何,夏云姒与顺妃不够熟络,就不得而知了。不过顺妃向来知道如何将事情做得体面,总归也不会让郑经娥受委屈,哪怕有些磕磕绊绊,总也比留在佳仪宫中强。

·

大家便算都松了口气,得以轻轻松松地过这个年关。

宁沅常去庄妃那里走动,再带上淑静一起跑去和昭容那里看一双弟弟妹妹,四个孩子玩得都好。偶然碰上嫔妃们一同小坐,五个孩子也会都碰在一起。

于是夏云姒便发现,宁汜应是被燕修容特意指点过,不再与宁沅那样针尖对麦芒了,不论心里愿不愿意认这个大哥,面子上总归还过得去。

只是“过得去”之余,他看起来也更沉闷了些。

正月初五的一场小聚之后,宁沅与夏云姒一并回到永信宫,夏云姒听到他发出了一声小大人儿般的叹息:“唉——”

“怎么了?”她边递热茶给他暖身边问,宁沅抬头看看莺时:“莺时姑姑先出去可好?”

莺时会意,含笑一福,便领着宫人们都向外退去。宁沅耐心地等着,直等到她们都退出殿外、殿门阖上、人影透过门上薄纸也瞧不见了,才小心翼翼地压着声音问夏云姒:“姨母,您说……”他小小的眉头紧紧锁着,“您说我与二弟若一直这样下去,待得我们长大之后,可如何是好?”

夏云姒心弦微颤。

这话说得委婉,可她如何听不出他的意思——他实则是想问,若他与宁汜一直这样下去,待得来日他承继大统,可如何是好?

她有一瞬的诧异,但转而也意识到,宁沅今年十岁了。

十岁的嫡长子,又年幼丧母,见多了世事变迁,自然心智不同于寻常小孩。况且这种事他就算目下不懂,最多过个三四年也总归还是会懂的。

所以她没必要糊弄他。

夏云姒想了想,便语重心长道:“姨母也不知道。”

宁沅有些不安地望着她。

“姨母不知道该如何帮你去选,也不能帮你去选,但凡事总归车到山前必有路。你若能时时清楚自己想要的,到时自然也会明白该如何取舍。我只能告诉你,许多时候鱼翅熊掌不能得兼,如非要求个万全,恐怕反让自己备受折磨。”

这件事至少从目下看来,她觉得宁沅怎样选都好。

眼下正值盛世,皇帝又重权紧握,交至宁沅手中时应也不会差太多,宁汜在他眼皮底下翻不出多大风浪。他想容让宁汜几分、保住兄弟情分,是可以的;而若宁汜做得太过,宁沅觉得忍无可忍,只得断了这手足兄弟确保皇权安稳,亦不是过错。

这些都只看宁沅怎么选,唯有盲目地追求两全才易让自己痛苦。人,许多时候放纵一些、只追求本心想要的,会好过许多。

夏云姒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处境。

她知道,宫中对皇帝动有真情的不在少数,哪怕是早已失宠的嫔妃,许多都还存着几分舍不去的情愫,心下难免凄怆。

于是她便格外庆幸自己从一开始追求的就只有那一件事。否则,若是一边想为姐姐报仇、一边又对皇帝存着几许得个良人相伴终身的心愿,她现下怕就是阖宫之中过得最痛苦的一个了。

“唉!”宁沅忽而又重重叹息,将她的神思扯回。

夏云姒定睛看去,方才正襟危坐在榻桌另一侧的宁沅目下已平躺下去,愁眉苦脸的,倒又是小孩子该有的模样了。

宁沅撇撇嘴,转过头,认认真真地问他:“姨母给我生几个弟弟可好?”

夏云姒失笑:“为什么?”

“姨母生的弟弟,自是比旁的弟弟与我更亲呀!”宁沅边说边又爬起来,一脸诚恳地跟她谋划起来,“到时出了事他们肯定帮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帮二弟去。我们拧成一股绳,什么都好办!”

这孩子……

夏云姒哭笑不得。

这时便能瞧出来了,小孩子到底还是小孩子。他或许比寻常的同龄孩子想得多些,但总归还不够多。

她只得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姨母就是给你生了弟弟,日后也会劝你父皇别让他碰政务。你到时也一样,只让他当个闲王安享荣华就好,别总想着让他帮你。”

宁沅一下子眼睛睁得很大:“为什么啊!”

“还问为什么。”夏云姒从碟子里捡了块点心噎到他嘴里,“《左传》第一篇先生教没教过?”

宁沅嘴里鼓鼓囊囊的,想说也说不清楚。

夏云姒板着脸:“回去抄十遍,明日一早拿给我看。”

宁沅目瞪口呆,脊背挺直看了她半天,蹭下罗汉床垂头丧气地走了。

其实姨母提起《左传》第一篇的时候,他立刻就懂了,如果不是嘴里有点心,他能说明白的!

万万没想到,大过年的,姨母竟罚他抄书!

夏云姒睃着他颓丧的背影,不禁笑了声。笑意又转而脸住,凝神化作一股意味深长的轻吁。

她不能保证自己今后会不会也有个皇子。若是有了,她也不能保证他是否会有野心。

若争端已起,硬让他们兄弟和睦便没有用,粉饰太平更没意思。

还不如让宁沅早早看明白这一切,学会拿捏分寸、尽早立稳自己当大哥的威严,才对他们兄弟都好。

也不知是不是天意弄人,夏云姒元月时刚这样教导过宁沅,三月时便被太医诊出有了身孕——屈指数算,便差不多正是她这样教宁沅那时便已经有了,一时让她感觉是冥冥之中自有神佛相互,让她早做安排,为这孩子做好打算。

消息禀到紫宸殿,皇帝大喜过望,当即去了永信宫。

夏云姒倒没料到他会来的这样快,正吃着一碗燕窝,冷不丁瞧见他风风火火地进了屋来,很是一怔:“皇上怎的这时来了?”

——也就是这么一句话的工夫,他已然到了她跟前,一把攥住他的手:“是真有了?”

激动得竟有些手足无措。

她笑了声:“臣妾哪能拿这个开玩笑。”顿了顿,又再度追问,“这时过来,皇上今日政务不忙?”

“忙也下午再说。”他说着坐到她身侧,将她揽住,一连串的追问,“太医怎么说?胎像好不好?可有什么不适没有?”

“好,都好着呢。”夏云姒终是不得不把那碗燕窝搁下了,笑吟吟地迎上他的双眸,含起三分促狭,“皇上都有五个孩子了,怎的还激动成这样?”

他终是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微微一噎,脸也红了。强咳了一声,道:“朕只是……高兴。”

夏云姒静静凝视着他,静观他的每一分情绪。

他对她,到底是不太一样的,这几个月不知怎的来得尤其明显。他似乎从某一日开始,忽而变得很在意她的情绪与喜恶,许多时候甚至有些刻意的讨好意味,稀世珍宝常会冷不丁地送来。

她不太摸得清究竟是那件事触到了他,抑或是几年来的感情终是积累到了一定地步。但这总归是好事,她需要他这样。

她千依百顺地依偎到他怀里,语调透出撩人的妖意:“皇上喜欢皇子还是公主?”

“都好,都好……”他喉中莫名的发紧,“你的孩子,朕都喜欢。”

她甜甜地笑一声:“宁沅想要弟弟,可臣妾更喜欢女孩子,淑静和昕芝臣妾都很喜欢,乖巧又聪明。”

他不说话,只温柔地拥着她,搭在她肩头的手用了几分力感受她的存在,搭在她后背的臂膀却不敢用劲,怕使她不适。

温存了好一会儿,他才如梦初醒,唤来樊应德:“快去传旨,晋窈婕妤作昭仪,为九嫔之首。”

她却即刻坐起来:“不要!”

他过来,她微微颔首,呢喃低语:“昭仪是庄妃娘娘坐过的位子,她早年侍奉姐姐多年,自臣妾入宫后又对臣妾照顾颇多,臣妾素来对她心存感激。目下她虽已位至庄妃,臣妾也还是不愿占了昭仪的位子,以示恭敬。”

这话并非随口胡说。本朝的妃嫔品秩虽看似只是寻常高低分别,但历经几代下来也多了些不成文的规矩。在这些“不成文的规矩”里,有些位子是不同寻常的,譬如正一品贵妃、从一品之首的惠妃,还有九嫔之首的昭仪。

贵妃自太|祖起,便是一朝皇帝终其一生最多只封两位;惠妃与昭仪则大多不重复授人,哪怕原有的那一位已离世或者再行晋封,再升上来的嫔妃也会将这位子空着,挑后头的名号来用。

夏云姒不愿破这个例,以免平白伤了与庄妃的情分。

言罢她便垂眸静等,想他若给他个昭媛或淑仪便罢了,若非觉得九嫔之首的昭仪才行,那她宁可他先“欠”着,等来日她生产后直接封妃。

却听他道:“你说得有理,可不让你居于首位,朕总觉得差点什么……要不这样,你等上两天,朕令拟个名号为你加上,算与昭仪齐平,但又不占昭仪之位。”

这倒令夏云姒心下好生诧异了一番。

九嫔变十嫔,这是为她连嫔妃品秩也改了,她倒没料到他会为她这样做。

第78章 意外

夏云姒没再作推辞。

皇帝愿意赐下一些殊荣乃是天恩,她原该好好谢恩接受。推了昭仪的位子不过是因虑及庄妃,再退却一次就不合适了。

便见他温润而笑:“那容朕好好想想。”

而后他就回了紫宸殿继续料理政务,却是当日晚上便又来了,将想好的位份说与她听:“贵仪可好?”

“贵仪。”夏云姒侧首想一想,莞尔点头,“好听。”

皇帝释然:“那便是贵仪了。”

说罢就让樊应德传话给礼部,另命尚仪局着手准备册礼,礼数比照九嫔之首的昭仪即可。

言毕他回过头,目光重新定在她面上,看她若有所思地盯着他看。

“看什么?”他挑眉回看,她侧倚榻桌,柔荑婀娜地支着额头:“不能说呢。”

他笑一声:“卖什么关子,快说。”

她悠悠垂眸:“那皇上要恕臣妾无罪。”

皇帝轻哂:“寻常说笑,哪有什么罪不罪,说来便是。”

眸光流转,她睇向莺时,莺时会意,垂眸深福,领着宫人们安静告退。

御前宫人们见状自也识趣,同样沉稳地向外退去,一方宽阔华丽的寝殿顿时只余二人。

他仍看着她,她眨一眨眼,绕过榻桌,侧坐到他膝头,他就势揽住她的纤腰,她笑音轻盈,抬手勾住他的脖颈:“臣妾好奇。”

他眯眼:“好奇什么?”

她便一分分凑向他的耳际,身上的熏香扑入他鼻中,令他目眩神迷。

“臣妾好奇……”她语调抑扬顿挫,听来妩媚无比,“皇上近来……对臣妾似乎格外殷勤,为什么?”

“殷勤”这样的字眼用在九五之尊身上,可以说是大不敬了。

却闻皇帝只一声低笑:“这是什么话?”

她微转过首,即与他四目相对,口吻变得愈发促狭:“无故献殷勤,非奸即盗——皇上在打什么算盘?”

大不敬得愈发过分了。

不要命的挑逗却直戳人心房,令他笑意愈浓:“朕待你好,在你心里就是非奸即盗?”

她翻一翻眼睛,以表对这说法的不屑。

“好吧……”他无奈而笑,遂敛去几分轻松,神情变得郑重,“叶美人的事让你不痛快了,朕心觉有愧。”

夏云姒一怔:“哪有这样的事?”顿一顿又道,“臣妾可不曾嫉妒过叶美人。”

“行了。”他在她侧颊上一吻,低压的声音溢着宠溺,“明明是个小醋坛子,硬充什么大度?朕心里有数。”

他分明地记得她吃醋的样子——当时覃西王送来善剑舞的舞姬,他并不曾临幸哪一个,不过去昭妃那里看了一次舞,她都满脸的不高兴。

这样想来,叶氏必是也令她不快的。但大约是他那阵子宠叶氏太过,她便不敢直言,直到那次叶氏闹得过了头,她才借着这个由头带紫宸殿去告了状。

他因此察觉到她对叶氏的不满,恍悟之后,愈加愧疚。

这样的愧疚在他心中鲜少会有,想来还有些奇特。因她的不同而生,又反过来向他提醒她的不同。

这是日积月累之中慢慢滋生、又在某一刻忽而迸发的情愫,抑制都抑制不住。

是以他近来都不时地在想如何弥补一二,因此看到什么好东西都着人送来延芳殿。不过他没想到她会察觉得如此清楚,更没想到她会清清楚楚地问出来。

这心思通透的小狐狸,什么都瞒不过她。

他将她揉进怀里,低头一下下吻着:“朕并不想让你难过,日后再有这样不喜欢的人,你可以与朕直说。”

夏云姒温顺地依偎在他怀里,嗓中绵软地“嗯”了一声。

她心里哭笑不得。

她知道他素来自诩深情,从前大概就是用这样的“自诩”对待的姐姐。

如今,可终于轮到她了么?

但哪怕只是“自诩”,其实也是好的,因为他绝不是对每个嫔妃都有这样的闲心。

放到她这里,已然足以说明她在他心里与旁的嫔妃不同。

她仰首在他颈间吻了一吻:“皇上心里有臣妾就好,别的事,臣妾不在意。”

这话自然惹人心疼,她静看着他轻轻吸气,却又酸酸地添上一句:“自然……若皇上能多来见见臣妾,别有了新得的美人就把臣妾忘了,臣妾更是高兴。”

慢声轻语撩动心弦,他猛地侧身,就势将她压倒在罗汉床上。

他近乎宣泄地吻她,却又很克制,身子悬着,生怕伤了她的身孕。

这晚他还是翻了她的孩子,只是合衣而眠,无半分不该有的举动,搂着她安然入睡。

夏云姒在半夜时醒过一次,睁开眼,一语不发地盯着眼前这张俊美的天子面容看了半晌。

好得很,他终是对她动心了。

不同于最初时那种怦然心动,她到底一步步探入了他心底深处,让他真正开始在意了她的喜怒。

这是她想要的,这是她必须要的。

四月末,天气已显而易见地渐渐热了。娇气些的嫔妃开始叫苦连天,亦不乏有人去顺妃那里旁敲侧击,盼着顺妃前来说项请旨,好早些去行宫避暑。

顺妃便写了道折子派人送到紫宸殿,彼时正值傍晚,夏云姒与皇帝分坐罗汉床榻桌两边,各读各的书。

皇帝接过顺妃递来的折子瞧了瞧,便说:“去告诉顺妃,贵仪有着孕,今年不去行宫了,免得路上颠簸。”

“哎……皇上!”夏云姒美眸抬起,在宦官告退前道,“可别!”

他看过来,她低头抚一抚小腹:“太医说臣妾胎像稳固,路上再小心些,那些颠簸便算不得什么了。倒是暑热更加难熬,臣妾这些日子也都盼着早点去行宫呢。”

这是真的,虽然离得并不算多远,但京中的暑热比行宫要厉害得多。再者,她也实在不想因为这份“照顾”而遭更多怨恨,他为她添上贵仪位份那时,宫中已起过好一番议论了。

贺玄时了然而笑,当即改了口:“好吧,那就让各宫先准备着,五日后便去行宫。叶美人那边……”他下意识地睇了她一眼,“叶美人月份大了,便留在宫中好生养着吧。”

夏云姒嫣然而笑,没再多说什么。虽说她对叶美人并非真有嫉妒,但能不同去自也是好的,那人实在太过聒噪,比夏日里叫个不停的蝉都让人厌烦。

于是五日后,圣驾便浩浩荡荡地离了京。在宫中被热得不适的一众嫔妃们都松了口气,也不知怎的又有传言散开,说叶美人没去行宫实是因为窈贵仪当时在紫宸殿中劝阻所致,倒让她又平白得了一阵赞许。

宫中不喜欢叶美人的人,可太多了。

然而能出手伤害孩子的终究是少数——约莫一个月后,宫中便有喜讯送至行宫,道叶美人已平安诞下了皇五子。

平安产子,大功一件。叶氏纵使早已失宠也晋了位份,自从五品美人升至正五品姬。

只是,到了这通常要赐个封号的位份上,皇帝却绝口没提封号之事,只称叶姬。

各宫嫔妃揣摩圣意,备去的礼便也大多略薄了两分,更无人再有别的表示。

六月末,叶氏出了月子,着人来行宫禀话,道宫中酷暑难耐,想带五皇子一道来行宫避暑。

皇帝自然点了头,只是也“顺便”让另外带了话回去,让宫人将五皇子带离佳仪宫,暂由乳母抚养即可。到行宫就住皇长子、皇次子与淑静公主从前住过的孝仁阁;回宫后也住他们从前所住的万安宫。

这一句话,便是让叶氏没了亲自养育的机会,宫中嫔妃无不暗喜,皆觉叶氏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