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子栖……是为了不让芈子栖拥有王气。”我恍然大悟的深吸一口气。“嬴政断了金陵王气,这样一来芈子栖即便再厉害也不过是玄门第一人,她身无帝命想要乱世也难心想事成。

“……”闻卓眉头一皱走到我身边诧异的问。“我们是来找明十四陵的,好好的怎么又扯到金陵王气上了?”

“难道你现在还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吗?”我一本正经的反问。

“什么问题?”

“朱元璋共患难不共富贵,登基后诛杀功臣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到最后甚至连理由都懒得找,随便一句连坐,一个蓝玉案他就足足杀了二十多万,可见这人生性多疑残暴不仁,为了皇权简直不择手段。”我回头看闻卓样子很认真。

闻卓点点头,不过很无所谓的摊手回答。

“人性皆贪,何况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能坐到他那个位置,为了巩固权力,做这些也合情合理……这,这有什么问题?”

“你好好想想朱元璋的性格,就如同你所说的那样,他是一个极其在乎皇权的人,从他修建明十四陵就不难看出,他对大明江山社稷有多看重,而且生性多疑,或许除了他自己,他从来就没相信过任何人。”

萧连山挠着头走过来,憋了半天像是怕说错话。

“哥,嬴政是不是真断了金陵的王气啊?”

“废后,玄门之法难道还有假的啊。”闻卓没好气的回了他一句。

“那就不对了,你们之前说金陵没王气即便号称六朝古都,可没有一个是长命的,但是……”萧连山憨直的看着我们样子一本正经。“但是明朝国都就在金陵啊,为什么明朝能延续几百年呢?”

“朱元璋虽然把国都定在金陵,可是后来朱棣清君侧谋朝篡位后迁都京都,应该是没受到影响。”闻卓给萧连山解释。

“连山问的刚好就是我现在想不明白的地方。”我摇摇头揉着额头走了过去意味深长的说。“即便朱棣迁都京都,避开断了王气的金陵,可还是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同样会危急大明江山社稷。”

“什么事?”

“大明皇陵!”

“皇陵?!”萧连山一怔不明白我话中意思,闻卓在旁边忽然眼睛一亮,看他的样子应该是知道我在想什么。

我告诉闻卓我们曾经在乐山大佛下找到朱元璋父母皇陵的事,从林林总总的事情看,朱元璋是极其深信风水玄学之人,而且身边又有堪舆高手指点,否则他也不会从放牛娃登基称帝。

另一方面,朱棣即便迁都避开断了王气的金陵,可朱元璋的明孝陵就在金陵,萧连山问我这和明孝陵又有什么关系,难道是皇陵风水不好?

我摇头,曾经到过金陵当时还在纠结朱元璋留下的明十四陵线索,一度以为那些器物会埋藏在明孝陵之中,所以特意去明孝陵看过。

明孝陵墓地山清水秀,起伏跌宕,北面以东西延绵的钟山为依靠,陵墓处于最高的中峰之下,至独龙阜玩珠峰处结穴,周围山水相绕,形成了对穴场的拱卫、怀抱的朝揖之势,穴场与周围的自然环境高度和谐,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明孝陵全为巨砖筑成,下有石碉须弥座,宛如一座大城门楼。门前为石桥金水桥,正前方山脚下入口处有巨大石兽按南北相对分成两行,陵墓既有皇家陵寝的威武浑壮,又与山水景色融为一体,而且设计的含蓄蕴藏,匠心独运,含而不露,令人无不赞叹。

从堪舆角度上讲,明孝陵的风水足以支撑和延续大明两百年基业,朱元璋葬在明孝陵后世子孙也会受益匪浅,可是风水中最重要的是观气,观穴不观气再好的风水穴也没用。

金陵断了王气,在此地下葬后世难出帝王!

而且朱元璋生性多疑,何况又深信风水玄学,他不可能不顾及这一点,传闻中朱元璋龙御归天的时候十三城门同时开放,发丧抬棺出城,葬书记载当时是,而发引,各门下葬,朱元璋一个任何人都不相信的帝王,会安安分分让天下人都知道他葬在明孝陵?

而且这本来就是掩耳盗铃的事,各门下葬本来就是为了掩人耳目,兜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埋在明孝陵根本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

“你……你是想说什么?”闻卓应该是知道我在想什么,只不过我这个推断他令他都有些震惊。

我很沉稳的回头看看闻卓和萧连山,淡淡一笑。

“朱元璋自始至终都没有埋在明孝陵!明十四陵……事实上真的有一座明十四陵,和什么九天隐龙决并没有多少关系,是真正的皇陵,明太祖朱元璋下葬的地方。”

“真正的明十四陵?!”萧连山目瞪口呆的看着我。

“那才是大明真正的宝藏,也是朱元璋最为放心的地方,甚至不惜耗费财力瞒天过海修建一座掩人耳目的明孝陵,其目的就是为了隐藏这座真正的旷世皇陵。”我深吸一口不慌不忙的回答。“这是一处任何人都想不到的地方,秦一手把最后一部分九天隐龙决的法力藏在里面当然也是最为安全的。”

“那……那这座明十四陵在什么地方?”萧连山激动的问。

谷仓下面孩童嬉笑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路,秋雨已停歇,孩童又偷偷跑出家门来这里玩耍,可能是见我们陌生,爬上谷仓顶的一个孩童怯生生的看着我们。

我笑着蹲在孩童面前,萧连山贪吃身上永远都放着各种各样的吃的,来卧龙湖的路上还买了一包咸水鹅,我让他拿给我,递到孩童的面前。

“吃一块回答我一个问题,怎么样?”

闻卓的笑对女人有极强的杀伤力,还在我似乎对孩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孩童吞着口水望着我手中的咸水鹅点头,我示意他先吃一块。

然后指着远处正面的山问。

“这座山你知道叫什么?”

“望天龟。”孩童脱口而出,眼睛还是盯在我手中的咸水鹅上。

我又指着东面的山问叫什么,孩童回答百鸟林,而南面的是叫黑蛟峰,最西面的是大虫山。

我把整包咸水鹅交给孩童,摸摸他的头让他独自去玩,然后站起身的时候,看见闻卓微微张着口。

我淡淡一笑,走到萧连山面前,他的样子应该还在惦记拿包我送人的咸水鹅,我搂住他的肩膀很随意的说。

“这土坝看似荒芜,实则不是,这里有有东、中、西三峰,在风水上称华盖三峰,而以中峰最尊,土坝恰好处于中峰之下,从我们站的地方向北看,那群山成弧形,弧口朝南,往山势缓缓下降至这里,此为玄武低头。”

“望天龟!”萧连山也反应过来,那孩童刚才说这山的名字。“玄武可以看成是乌龟。”

我点点头不慌不忙接着对萧连山说。

“土坝东北山中有水流出,蜿蜒盘旋,宛如开屏之羽,都汇入我们刚才所看到的卧龙湖,风水中这被称为朱雀翔舞。”

“百鸟林……”

“对,百鸟林其实有百鸟朝凤之意。”我心气平和的点头继续接着说。“而我们东面,山脉往南延伸为多座小山,绵延不断,此为龙砂,蛟龙,蛟龙,黑蛟峰实则是风水中所说的青龙蜿蜒。”

“我知道了,大虫山,大虫指的是老虎。”萧连山有些领悟的说。

“不错,土坝之西的那条山脊,地势低于黑蛟峰,是虎砂,风水中为白虎驯服。”

说到这里我停顿一下,心中有些莫名的兴奋,指着四周肯定的说下去。

“这荒废的土坝却四象俱全,前后有序,穴位可谓藏风聚气,是名副其实的风水宝地,南北对应,尊卑昭然,十分得体。”

“哥,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拍着萧连山的肩膀,淡淡一笑平静的告诉他。

“连山,你一直叫我哥,从来也没送过什么给你,今天你就好好记住这地方,我就把这里送给你。”

“送给我,就这土坝?!”

“别不识好歹了,感谢谢恩吧。”闻卓浅笑着走到萧连山身边。“皇陵选址无不考虑龙、砂、穴、水、明堂、近案和远朝的相互关系,一块皇家风水宝地要背后龙山重岗、开屏列帐,陵区负阴抱阳,避免冬季寒风,左右护砂,环抱拱卫,溪水分流,藏风聚景,近案似几,远朝如臣,遥相呼应。”

闻卓一抬手指着我们站立的脚下笑嘻嘻对萧连山说。

“帝王把一座旷世宝藏送给你,你的脚下站立的不是土坝,而是真正的明十四陵,朱元璋就埋在下面。”

☆、第三章 蛛丝马迹

萧连山迟疑的愣在原地,再看看脚下好半天也没反应过来,瞠目结舌的问了一句,朱元璋就埋在这荒芜的地方?我笑着点头,这倒是和朱元璋的性格一样,明太祖不愧是帝王,到最后还是悟出什么叫务实,这里没有虚荣的封土层,也不及明孝陵辉煌庞大的十之一二,没有神道没有石碑,正如同萧连山说的那样,这里除了荒芜剩下的还是荒芜。

不过有谁会想到朱元璋会把自己的皇陵修建在这地方呢,一代真正可称为暴君的明太祖看来并不糊涂,生性多疑以至于他不会相信任何人,所以他绝对不会按照常规安安分分大张旗鼓葬在天下人所知的明孝陵之中。

可朱元璋却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命是天注定的,他生在这城隍庙之中,死也回到这里,或许在他心中这里才是最令他安心的地方,与其说是落叶归根,还不如说朱元璋临死之前还和天下人开了一个玩笑。

万世根本!

我想起来凤阳时候在古城楼上看见的那四个字,朱元璋也有张狂的一面,他其实早就告诉天下人自己葬在什么地方,他出生在这城隍庙,是大明建国之根基所在,而他最后葬于城隍庙,也奠定了大明风雨飘渺的近三百年基于。

这才是万世根本真正的含义。

与其死后向世人炫耀生前的辉煌还不如归于尘土安安静静的长眠,单从这一点看朱元璋这个帝王的确不简单。

萧连山回过神,看看四周不解的问我,若是朱元璋的皇陵就在这土坝之下,可是之前听这里的人说,在修建谷仓的时候挖掘过这里,并没有任何发现,若是有皇陵不可能没动静啊。

闻卓笑着回答,朱元璋连封土都不要,碑文都不立,无非是不想人知道自己埋葬的地点,真有那么容易挖出来,那他还不如就葬在明孝陵还省心的多。

闻卓说到这里回头看我,若有所思的问。

“堪舆之术我并不在行,不过有一点我想不明白,按照你之前所说,这里是罕见的葬龙之地,而且风水一目了然,并没有玄机所在,向我这样半吊子你说了几句我也能看懂,既然我都能,那稍微有些风水道行的人也能看懂,为什么这几百年来就没有人发现呢?”

“我从来没说过这里风水有多好,相反这里风水平淡无奇。”我看着远处一本正经的回答。

“你……你之前不是这样说的啊。”闻卓一愣反问。

“我是按照葬龙之地的风水在和这里比较,这里的确是风水中所说的华盖三峰,可是要称为真正的葬龙之地,此处还远达不到这一点。”

“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里风水少了一样东西?”我皱着眉头四处张望。

“少了什么?”

“最重要的案山。”我指着土坝对面一望无际的平川说。“但凡葬龙之地,前有案山定要四平八稳,能坐拥真龙之躯,可是你们看,我们对面一马平川并没有案山,在风水格局中少了这案山这里就一无是处了。”

“哥,那……那这里到底是不是朱元璋的皇陵啊?”萧连山完全迷糊的问。

“是的!”我想都没想肯定的回答。

“不是没有案山吗,你为什么这么肯定?”闻卓也有些茫然的问。

我从谷仓中找到一叶没被秋雨打湿的枯叶,在我们面前松开手,我们是向南而立,从这里山势格局来看,风有南而入穿行而过,枯叶应该在离手后向我们身后飞去才对。

可那枯叶却在我们面前回旋上升,我胸有成竹的说。

“风水中所提及的藏风聚气就是这个意思,别小看了这土坝所在的位置,风由南而入却不离散,生生不息在这土坝回旋,长年累月这样一直聚集下去,就会化为……”

“王气!”闻卓突然恍然大悟,慢慢点头自言自语。“朱元璋知道金陵王气已断,若葬在金陵后代势必会破败,所以特意选了他出手的地方,真龙将世之地比是王气浩然之所。”

“你们是干什么的?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我们的思绪被谷仓下的声音打断,低头才看见一中年人挑水路过,看穿着应该是这里农户,我们是生面孔难而且站的这么高,难免会惹人注意。

“我们是游客,本来是来看卧龙湖的,结果遇到下雨,没地方躲雨就一路走到这里。”我客气的走下去回答。

中年人看面相就是老实巴交本分人,听说是外乡游客也笑着放下肩头扁担。

“这鬼天气瞎跑啥,巴掌大点的水坑有啥好看的,我们祖辈都住这儿,也真不知道你们这些人图个啥。”

“你祖辈都住这里?”我问。

中年人点点头,指着这土坝对我们说。

“这穷地方鸟都不拉屎,不过听老辈人说,这儿曾经可不得了,那是太祖爷出生的城隍庙,当皇帝后这儿可是修过高殿的,可惜后来一把火给烧了,啥都没留下。”

“那对面。”我指着我们对面一马平川的土坝问。“那对面之前就没有山?”

“有啊!”中年人脱口而出。

“有山!什么山?怎么现在看不见了?”萧连山一听激动的问。

“别说你们没看见,我都没见过,老辈人说大明朝那会对面是有山的,而且还是两座并起的山峰,一左一后,据说叫看门山,就像两道开合的门,要到这里就必须经过看门山,可后来听说是修城隍庙,说是那两座山位置不好,太祖爷派人硬生生的给铲平了,现在就只剩下两处低平的山包,我就没搞明白,这修城隍庙和山有什么关系。”

我果然没猜错,这里曾经是有案山的,朱元璋在这里修建城隍庙的时候,其实真正的意图应该是掩人耳目,目的是修建下面的皇陵,他身边还有一个风水堪舆之术登峰造极的人,铲平看门山就是抹去案山,难怪这里几百年都没有人发现。

和中年人告辞后,我们按照打听出来的看门山方向走去,很快就看见两处明显和周围群山格格不入低矮的山丘,我站在两山中间,风就是由此吹进,不急不缓祥和吉瑞,站在此地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朱元璋还真是煞费苦心,为了掩饰下面的皇陵,甚至不惜掘断案山,这里在风水堪舆中被称为吸风口,风气由此灌入终年不停,王气蕴藏是大贵的葬龙之地,若是先人埋葬于此,后世必定是坐拥江山的九五之尊。

“这里还……还真是皇陵?!”萧连山现在也开始深信我的推断,喉结蠕动一下后皱着眉头问。“看着土坝方圆挺大,又没封土层,又没神道和石碑,怎么才知道入口在什么地方?”

“朱元璋不要虚名就是不想别人知道他葬在这里,连山都能掘断,想必这个入口他一定会隐蔽的非常深。”闻卓也深吸一口气说。

“对啊,而且这里修建谷仓的时候挖掘过,都没挖出丁点东西,可见这皇陵在下面有多深。”萧连山重重叹了口气,忽然有些感慨的说。“要是霆哥在……还有刘豪在就好了,他们多少都有经验,指不定会有办法找到入口。”

“朱元璋是不想让别人知道,可是他既然相信风水,就必须遵守风水堪舆的规矩,他掘断案山是想抹去这里风水的标示,可有一点他隐藏不了。”我淡淡一笑样子很轻松的回答。

“什么隐藏不了?”萧连山问。

“但凡皇陵都要在子午线上,坐南朝北而建,朱元璋想他的大明千秋万代就一定不敢违背这个原则,因为这里吸风口所吸进的风水之气,必须按照由南到北再环顾四方的顺序才能蕴集出王气。”我一边说一边看看两边被掘断的看门山。“朱元璋断山其实有两个原因。”

“他不想别人知道这里的风水,那另一个是什么?”

“朱元璋不想别人知道入口在什么地方!”我笑了笑很平静的回答。

“这案山难道和入口有关?”萧连山一怔兴奋的问。

“当然有关……”闻卓猛然抬起头眼睛一亮。“风水之气进来的方位不能颠倒,势必要由南入皇陵,如果反了那就适得其反,王气会变成煞气,谁葬在这里后代定会断子绝孙,更别想千秋万代了。”

“我还是不明白这和入口有什么关系啊?”萧连山有些着急的问。

“呵呵,你怎么还是想不明白,朱元璋可以抹去标示,但他不能更改皇陵方位,这里是吸风口,风水之气由此而入进皇陵。”我淡淡一笑拍着萧连山肩膀轻松的说。“那你说说皇陵入口在什么地方风水之气才能顺理成章的进入?”

萧连山想了半天,口慢慢张开,然后低头看看自己脚下。

“难道……入口就在看门山的这两峰之间?!”

☆、第四章 地底皇陵

风水玄学博大精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朱元璋身边又有一个深懂堪舆之术的人,皇陵入口修建在这里是最好的位置,这也是他掘断案山的另一个原因。

既然朱元璋深信风水,那他就一定会遵循风水上的规矩,我让萧连山去山丘后的竹林砍来一根斑竹,由上至下一分为二,把破开的斑竹插入地中,这办法还是刘豪教我的,不过他用的是洛阳铲,来的时候都没往这方面想过这里会有皇陵,只有因地制宜用这斑竹代替。

从修建谷仓没发现就不难看出,朱元璋的皇陵埋葬的之深,整整一根斑竹全让我们打入地底,运气还好没有遇到土中的岩石,等到斑竹全部没入后,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斑竹重新拉出来。

斑竹中间的竹节早被我们削去,拉出来的时候,竹子里面镶满了泥土,我们的目光都落在上面,在最底部可以很清楚的看见土层的变化,最上面是颜色一致的土色,和这周围的土质一样,大约有十几米深,然后再往下,土色开始变化,先是大约有五米的粗土层,是这方圆几十里完全找不到的土质,看到这里我心中已经完全肯定。

这是陵墓用来封盖的土层,再往下是几米的细土层,然后是淡白色的土质,我用指头搓捏是防腐的石灰,最后带上来的土层是朱红色,那是朱砂,是帝王下葬时显示身份的封土。

就在我们脚下明太祖朱元璋就安葬在下面,萧连山看着那朱红色的泥土兴奋的有些不知所措,可这种兴奋很快就从我们脸上消失,要进入皇陵,必须先挖开一条通向陵墓的通道,从斑竹土层的深度看,这绝非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

就算我们可以挖,但就凭我们几个人,不知道要挖到何年何月,而且这里空旷一览无余,估计只要在这里动手,用不了多久就会让人发现,正如同萧连山说的那样,我都有些开始想念越雷霆和刘豪,若是他们在定能有办法,用越雷霆的话说,钱能解决的事就不叫事。

我打算效仿越雷霆,买下这里,随便巧立名目找一个借口,至少我应该是不缺钱的,还有另一个办法,是萧连山想出来的,远亲不如近邻,与其让泰国的赵治和陈婕过来帮忙,还不如找齐鸿涛。

他也算是道上的人,见不得光的事对他来说轻车熟路,何况赵治对他有恩,看得出他是恩怨分明的人,找他帮忙以我的身份,相信齐鸿涛绝对不会说半个不字。

“好了伤疤忘了痛。”

古啸天跟着我们一直寡言,即便是他脚下踩着的是皇陵,他也没有丝毫表情,或许这些东西在他眼中早已分毫不值,他的声音从我们旁边传来,我看向他,古啸天一个人坐在旁边,面无表情的说。

“华山险,人心更险,冰霜薄,人情更薄,吃一堑长一智,看来你并没有学聪明。”古啸天的话刺到我心底最软最痛的地方,那是秦一手教我的最后一件事,我本不想再去想这个人,古啸天让我的思绪开始凌乱。“你们脚下是皇陵,朱元璋的皇陵,你们都知道是旷世宝藏,你们之前可以坦然面对,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做到,既然是秘密,就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你们大张旗鼓是生怕知道的人不多?”

古啸天说的很有道理,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轻易相信别人的人,何况是一座价值连城无法估量的宝藏,只要有一个人走漏风声,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里定会再起腥风血雨。

我瘫软的坐在一边,除了我们四个人,的确不能把这个秘密说出去,古啸天是一心求死只为再见红颜的人,钱财之事他断不会放在心中,闻卓游戏人间与世无争,财帛对他来说从来没有吸引力,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这宝藏送给萧连山的原因。

若真能结束,我只想和越千玲隐居山林不问世事,方想都能看出萧连山富可敌国,可见这宝藏非他莫属,萧连山也不是贪财的人,只不过他命中注定富贵双全,他手纹是龙吸水若身边有赵治辅佐,不管是正财还是偏财会不请自来,而且他承受的起。

而我在乎的是皇陵里面被封印的最后一份法力,可是单凭我们四人,确切的说古啸天在魏雍死后已经衰老到令人不敢直视,他是帮不上忙的,就我们三个绝对挖不开这深藏地底的皇陵。

“既然不能找人帮忙,那该什么办啊?”萧连山有些失望的说。

闻卓慢慢转过头,口中反复念着萧连山的话,然后走到我身边。

“不能找人帮忙……亡魂呢?”

“亡魂?!”我一愣和闻卓对视。“不可能,亡魂是阴物,无形无体阳世之事,亡魂怎么能帮我们,你该不打算召唤亡魂帮我们挖吧?”

“谁说不可能,嬴政扫六合是驱使亡魂摧城拔寨。”闻卓想了想一本正经的对我说。“普通亡魂当然不可能,可你在龙虎山已经封赦守护在秦始皇陵外的百万亡魂,那些可是帮嬴政平定天下拥有阴阳两界之力的亡魂,都只听令你一人,你若再度驱使他们也莫敢不从啊。”

我想了想慢慢从地上站起身,其实能不能做到我也不清楚,不过如今也没其他办法,全当试试,不过那百万亡魂都是嗜血暴戾的恶魂,我让其他人闭目凝神,切莫睁开眼睛,如今已是深夜正好是召唤亡魂最好的时机。

我拿出符箓咬破中指,在上面写符咒,口中边写边念。

干象天灵,坤以运载,不得违时,周而复始,天丁受吾,神印六甲,何神不从,何鬼敢当,化摄汝等,有违吾令,四肢伏折,急急如律令敕。

我本站在吸风口,这里是王气蕴集之口,有风来也是祥和吉瑞,可我咒法离口,阴风由此灌入四方阴煞无以伦比,我眼能通阴阳仅仅是片刻时间,土坝之上站满秦甲兵卫数之不清,黑夜之中盔甲之下看不见面容,只有一双双血红透亮的眼睛在黑暗中明亮。

我小声再次提醒他们不要睁开眼睛,我向后退一步,指着面前的空地赦令这些亡魂开始挖掘,没有声响也没有嘈杂声,那些兵甲开始在我眼前慢慢消失,最后汇聚在一起成一团黑雾,遮挡在我所指的地方,很快的时间,似乎就在呼吸之间,黑雾移开的时候,我看见一条通往地底的通道已经挖掘好。

这些拥有阴阳两界之力的亡魂果真非同小可,百万亡魂之力顷刻间便能挖掘出来,移山填海都不会用吹灰之力,用来攻城拔寨简直轻而易举,最后黑气慢慢聚齐在我手中,我一条手臂全被黑雾所包围,那应该是最有力量的一只手,我相信我若挥出定是会山崩地裂。

我让他们睁开眼睛,看见面前已经挖好的通道,就连闻卓也有些吃惊,萧连山找来斑竹捆绑成火把,闻卓用真炎点燃,萧连山走在最前面,每次遇到未知的地方他总是有这个习惯,我跟在最后面,进入通道后,我下意识看看手臂上环绕的黑雾,轻轻一挥,入口瞬间被泥土所淹没,就如同从来没被挖掘过一样。

朱元璋的皇陵之深已经超出我想象,应该是大费周章才能修建出这样隐蔽的皇陵,通道一直挖掘到和墓地神道相通,但凡是明十四陵都机关从从,所以我们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触发陷阱机关。

但这个地方似乎比其他三处要顺利的多,至少到现在一路上我们并没有遇到任何险阻,在幽深的地底我们沿着神道一直向前,越往前走我们越是发现这才是真正的皇陵,一转一瓦都是按照帝王陵寝的规格修建,没有僭越半点,明孝陵我去过已经算的上气势磅礴,可但从这地宫的神道来看,这地宫的面积远比明孝陵还要大。

不过有些简单,简单的都有些不像是皇陵,没有石人石马,就连碑文也没有,更是没见到丝毫金碧辉煌的东西,除了阴暗外和我们在大爷海看见的明十四陵简直有天壤之别。

神道的尽头我们停了下来,闻卓用火把点燃一处油灯,蔓延的火光照亮了这里,这是一处极其宽敞的房间,我们说话的声音在里面都会有回声,随着火光的把这房间完全照亮,我忽然意识到说这里是房间简直有些不恰当。

我们面前就是一座宫殿,有城墙有护城河还有城门,一切都是按照大明皇宫的规模修葺,只不过是小了一点,不过放在这里已经足够的大,到现在为止我们没遇到过任何机关,却被拿到城门所阻挡,要再往前行,必须经过这城门。

☆、第五章 金玺、元宝和木碗

我用指头敲击城门,传来厚重坚实的声音,这不是普通的城门,而是一睹实实在在的巨石,其实就是陵墓中用来封堵墓口的石门,只不过这一块实在是太大。

在城墙上方只有四个字,和我们在凤阳古城城墙上看见的一样。

万世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