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果然是朱元璋的皇陵。

我环顾这里周围的一切,城门两边的左右护墙上是千疮百孔的铁洞,大约有指头大小,这也的设计不用猜我也知道是什么,在铁洞中是上弦的利箭,左右护墙一直延伸包围着这里,也就是说我们所有人都在万箭齐发的笼罩之下。

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机关,没有什么巧妙的地方,甚至连机关发射的地方都完全明显的裸露在外面,似乎生怕是来这里的人不知道,之前去过的三处明十四陵机关重重,这也是让我提心吊胆如履薄冰的原因,而这一次明显太张扬,不过越是这样我越是紧张。

朱元璋可以大张旗鼓把机关安排在这里,足以见得他对这机关该有多放心,以至于完全都不用隐藏,就是说若我们触动错误的地方,只要站在这里的人无一幸免。

我倒是不在乎,事实上若是能死对我来说反而是件好事,可是我身边还有萧连山和闻卓以及古啸天,道家玄门有规矩,所谓死者为大入土为安,亡者入土后玄门法术不能破坏其陵墓,再厉害的法术也没用,原因很简单,生前恩怨生前了,亡人已逝尘归尘土归土不再受打扰,若要开启陵墓就要人力,所以来到这皇陵里面,我手臂上即便有毁天灭地的亡魂之力,可也无法用来做任何事。

萧连山在城门处看了半天,摇头告诉我们,没有丝毫契合的地方,即便找到可信的人帮忙,这巨石所做的城门也打不开,就算是用炸药也不行,石门或许会被炸开,但这皇陵也会因此垮塌。

我看看四周的护墙,最后目光落在城门口站立的一处石像上,这是我们在地下皇陵看见的唯一石像,石像中人头戴乌纱折上巾,身着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绣有金盘龙纹样黄色的绫罗,玉带皮靴。

这是明代帝王的服饰,看那石像的面相其额前平整无奇,两条剑眉直逼命宫,足见石像之人少年坎坷多难,大凡这种眉形的人,杀伐之气甚重,如没有福气得以化解,轻则断体残肢,身陷牢狱,重则横死街头,早年夭折。

但双目聚神,眼睛本有清贵之凤目,其位置上斜吊,是为奸诈,性情多变,让人摸不透心思,精于算计。

闻卓也走过来,端详我们面前的石像,他相学造诣不在我之下,仅看了一眼就意味深长的说,此石像脸瘦长,却没有太过明显的露骨,并非高傲刻薄,也非无福,鼻相直而不歪,准头虽小却有肉聚集,鼻孔内收,有此相者中年通达,财源会聚,其心思细密,考虑周全,是为贵格。

我认同的点点头,目光往下看,面相中更重要的是人中,下巴和耳相,此石像人中深长就不必说了,福绎绵长,又尤其下巴上兜,宽厚,是其稳固扎实的基础,越是到晚年,地位越是稳固。

这石像的面相下半部,可谓相学中的最上乘,耳相圆润,不露骨,不外招,偏后贴脑,耳垂奇大,这种耳相的人,纵使身受恶业,每每危机时刻总有贵人得以相扶,能化险为夷,难得的是还不招摇,步步为营,加之其眉长过目,声名鹊起,为其得天下人信服和敬仰又增添了必要的优势。

越看我越吃惊,眉头一皱喃喃自语。

“这面相是帝王之相,身穿帝王服饰站立于皇陵城门口,这……这是朱元璋的容貌!”

闻卓和我的想法一样,只是不明白既然这里是朱元璋的皇陵,他的石像该坐于龙椅,怎么会站在城门口,而且石像的姿势也不同寻常,朱元璋一手低垂,一手掌心向上抬起。

似乎是在向来的人索要什么东西。

我侧头才看见石像的旁边石台上放着三样东西。

一枚金光闪闪的金玺,一个银元宝,最后是一个木制的空碗。

我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极其小心的把指尖放在石像摊开的手心,很轻的触碰,果然那手心轻微的向下移动丁点,不过同时我听见左后护墙里传来的弓弦拉动之声,连忙把手缩了回来。

我重新看看四周,终于明白朱元璋为什么会如此相信这里的机关,那石像的手臂是活动的,如果我没猜错,的确是向来这里的人索要一样东西,而要的应该就是石台上金玺、元宝和木碗中的其中一样。

这几个和大慈恩寺地宫的十斤坠如出一辙,只不过要凶险百倍,放在朱元璋手心的东西只有一样是正确的,若是选对护墙中的万箭不会触发,而石门不攻自破自己就会开启,但倘若放错,站在这里的人都会被万箭穿心射成千疮百孔的筛子。

而且石门的机关一定和这石像相连,若是强行开启必定一样会触发机关,朱元璋生性多疑这是他的皇陵,在他眼中这里是大明的万世根本,他宁愿永世没有人能来到这里,如果能来而且能开启的也只会是他后世帝王,因为那三件东西中到底什么是正确的,必定会口传给后世君王。

可惜,朱棣谋朝篡位,朱允炆客死暹罗后,这个秘密就再没有人能知道,萧连山看看石台上那三样东西,灵光一闪说,既然是三分之一的机会,若是做一点防护措施,比如找两块石头挡在身体两边,挨着试不就能躲开万箭齐发的机关。

我苦笑这摇摇头,指着石像对萧连山无力的说。

“你面前是一个只相信自己的帝王,你能想到他当然也能想到,真正是后世君王来这里,一定知道放什么,所以这机关只有一次机会,若是放错,即便万箭穿心被你想办法躲过去,这皇陵也会坍塌,原因很简单,说明来这里的并不是朱元璋在等的人,既然已经被外人侵入,朱元璋又岂会让别人安安稳稳的盗墓呢,何况秦一手能把封印的最后一部分法力藏在这里,就足见连他都认为这里万无一失。”

萧连山很失望的点点头,应该是知道我说的有道理,颓废的坐到一边,偏头看着朱元璋石像没好气的说。

“这不是摆明了耍人嘛,知道放什么的朱允炆现在还埋在暹罗,犯错就是灭顶之灾,谁知道该放什么啊?”

闻卓抿着嘴看了那三样东西很久,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朱元璋放在这里的东西应该都是有意义的,不可能随随便便放,如果我们能参悟出朱元璋放这三样东西的目的,再反推朱元璋到底想要什么其实也不难。

“其他的我不知道,不过我相信应该是木碗。”萧连山苦中作乐的笑着不以为然的说。

“为什么你会认为是木碗?”闻卓随意的问。

“你们想啊,朱元璋是什么出生,乞丐加放牛娃。”萧连山指着石像笑着回答。“没看这朱重八伸出一只手,别看穿着龙袍戴乌纱,他这样子就像在乞讨,指不定他这皇帝当厌烦了,想着还是返璞归真当当乞丐也好,既然是要饭的,手里没碗怎么成啊。”

“万世根本……朱元璋最后选在这里下葬,除了这里风水大好之外,不难看出朱元璋也是念旧之人,落叶归根回到他出生的地方。”我想了想小声的说。“拿空木碗这是他当初的写照,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萧连山脑子笨,你该不会也糊涂吧。”闻卓哭笑不得的看看我们。“按照你们这想法,朱元璋是念旧,那他还穿着龙袍戴着乌纱干什么,他还知道自己是帝王,九五之尊,这里关系大明江山社稷,他自己都知道这里是万世根本,怎么……这根本就是要饭啊?”

“你才脑子笨呢。”萧连山白了闻卓一眼没好气的说。“我也就随口说说,你有本事,来,你给比划比划,这三样东西你倒是说说都有什么意义。”

我笑着摇摇头,坐到萧连山身边,回头看看那三样东西郑重其事的说。

“不是这三样东西有什么意义,是朱元璋要来到这里的后世君王明白一个道理,而这个道理就在这三样东西之中,朱元璋这个石像伸手讨要的或许不是一样东西,不过我好想多少能猜到一些。”

☆、第六章 大彻大悟

金玺不用说代表的是权力,元宝应该是财富,至于空碗是什么到现在我还没想出来,朱元璋的石像伸手,在权力、财富和空碗之间选一样,看似简单的三样东西其实并不简单。

朱元璋能背负千古骂名诛杀忠臣,看重的无疑是一个权力,他想要千秋万代已经根深蒂固,只不过事与愿违尸骨未寒就被朱棣谋朝篡位,但是幸好有这葬龙之地风水庇佑,大明江山延续了近三百年。

朱元璋是没能参悟出那本九天隐龙决的玄学,虽然是赝品,可他身边那位高人若是真心想帮他,指不定他现在也还活着,朱元璋手段老练他做皇帝这江山还会更稳,所以对于权利的执迷他不输给任何君王,我就是把这金玺放上去,至少能找出无数个让我自己都信服的理由。

而元宝是指财帛,朱元璋是坐拥天下的人,天下财帛尽归他一人之手,说起来他并不缺财,可是从修建明十四陵的初衷看,朱元璋也算是未雨绸缪,可笑的是,他梦想的千秋万代最后就断送在缺钱的崇祯手里。

握尽天下财帛,这天下岂不是朱元璋一个人说了算,自古权钱不分家,纵观明史朱元璋并不是贪财的帝王,不过他却深知财富对权利支配的重要性,在他手心放元宝也一样有道理。

至于空碗,我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很普通的槐木碗没有任何蹊跷和玄机,普普通通寻常人家之物,这没有镶金披玉的木碗和皇家陵寝格格不入,我实在想不出存在这里的用意是什么。

萧连山似懂非懂的点头,好像我说什么他都点头,我的推断有根有据,不过也等于没说,到最后我顶多也就能猜出这三样东西其中两样的用意,但正确的选什么我还是不敢肯定。

闻卓拍着手中的泥土在旁边几乎把我推算出来的全都给推翻。

朱元璋没有参悟九天隐龙决,又能在这里修建皇陵,就是知道终究难逃生老病死,他在这里等的是谁?是来这里的后世大明帝王,真有人会来,那也只说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江山社稷都不稳了,权利当然也风雨飘渺,这个时候伸个手要象征权利的金玺,那还不是自欺欺人,朱元璋算不上仁君,但名君两字还担当的起,断不会死后搞出掩耳盗铃毁自己英明的事。

至于元宝所代表的财帛,他是天子,尽握天下财富,朱元璋修建明十四陵的初衷是囤积财帛以防不时之需,他是打算给后代帝君留下东山再起的资本,这是留给后世帝君的,有人来就是为了取走这明十四陵里面的财富,而绝对不是朱元璋伸手索要财帛。

闻卓的意思很明显,金玺和元宝应该不是正确的选择,他和我同样也卡在那槐木空碗上,也是没能想出这空碗的含义。

我细细回味闻卓的话,也都有道理,可是各有各的理由,或许除了朱元璋和唯一知道秘密的朱允炆之外,谁也不敢确切的断定对错。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古啸天一个人坐的地方离我们有些远,他似乎在刻意和我们保持距离,我懂他的意思,他是没打算再回来的人,有一种看尽世事的孤单。“你们想的太多了,一个快要入土的人想的往往是最简单的。”

我们的目光移向古啸天,我下意识再去看看朱元璋的石像,一个知道自己会离世的人心中在想什么,这一点我们是永远体会不到的,可古啸天能,世上有一种东西最为可怕,不是知道自己要死,而是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那是一种煎熬等待换来的是一切的终止,没有丝毫的期望和憧憬,我有些能领悟出古啸天话中的意思。

“你认为朱元璋立下这石像是想表明什么?”我很认真的问。

“你和他都是聪明人,所以你们会想太多。”古啸天的目光落在萧连山的身上。“他不聪明,可想的却很直接,朱元璋算计了一辈子,入土的时候还有精力算计太多?”

“你……你是说连山最开始就说对了,是空碗?!”我一怔有些茫然的去看古啸天。“空碗又是什么含义?”

古啸天沉默了片刻不慌不忙的回答,羽兵败垓下四面楚歌,虞姬不忍拖累于我,为让我安心突围拔剑自刎,羽率四十二铁骑突至乌江,可谓穷途末路,后世之人揣测羽当时心灰意冷欲要自绝,也有人说羽是无颜江东父老不肯过江,世人可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羽当时想什么,又岂是他们能猜到的。

古啸天答非所问,回忆起往事一脸的惆怅不过表情依旧是无上的骄傲,我相信到现在他还是深信自己从未败给过任何人,是天意,他输也是输给了天意。

你当时在想什么?萧连山向来对英雄崇敬,何况面前的人敢称英雄两字完全当之无愧。

我饿!突然感觉到饿。

你饿了?!萧连山茫然的张开嘴,古啸天的回答多少有些让他失望,我猜想萧连山在等古啸天说出豪言壮语,那是只有英雄陌路的时候会说出来的悲壮,可得到的居然是一句饿了。

古啸天看着对面眼神有些迷离,就如同他此刻就站在千年前的乌江边。

“我想起江北的米粥和干馍,寻常的家乡口味,羽戎马一生征战无数,杀敌万千。”古啸天一边说一边抬起双手。“天下羽曾一手在握,财富尽为羽所有,美人在怀数之不清,珍馐百味品之不断,可我到乌江边才发现,一切其实都敌不过江北那一碗粗茶淡饭,我已经忘记家乡的味道很久了,甚至也不愿意去想起,其实那才是最真实和宝贵的,若羽能重选一次,愿醉卧山林和虞姬清贫一生。”

放下!是放下,古啸天到最后失去所有的那一刻才真正大彻大悟的放下,那不是所有人都能领悟的境界,只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才能真正的明白。

闻卓在口中喃喃自语,然后回头去看那不起眼的槐木碗,朱元璋何尝不是和当初的古啸天一样,权利也好,财帛也罢,到最后黄土一抹什么也带不走,朱元璋把皇陵选在凤阳,除了这里风水之外,还有落叶归根的意思,看得出他是念旧的人,从一个乞丐出生到最后登九五之尊,他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

这槐木碗应该是朱元璋当年乞讨所用,如果有后世帝君真来的这里,那只说明大明江山社稷岌岌可危,否则断不会开启太祖皇陵,这是要泄龙气的是皇陵大忌。

朱元璋是在用这槐木碗警示后世帝君,打江山难,坐拥江山更难,一旦江山易手剩下的就只有这曾经要饭的碗。

闻卓说完感激的对古啸天笑笑,都说英雄陌路,看来只有英雄才能体会英雄心中所想,闻卓拿起槐木空碗走到石像面前,回头看看我们,眼神很坚定,不过也没有绝对的把握,那一眼的意思无非是想传递,若是错了这里就是我们几个埋骨之地,古啸天把目光从远处收了回来,恢复了从容和淡泊没有丁点担忧的埋着头,萧连山不以为然的点头。

闻卓见我也没说话,慢慢把木碗往石像的手中放去。

“等一下!”

我若有所思的叫停闻卓,看着朱元璋的石像意味深长的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朱元璋一辈子都在算计,临死大彻大悟也说的过去,可是他已经习惯了算计人,怎么能知道他死之前不会故伎重演。

闻卓把手收了回来,诧异的问我难道不是木碗,我摇摇头皱着眉头回答,我总感觉没那么简单,我接过闻卓手中的木碗来回走了几步。

“我们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朱元璋留在童子钓文砚中的线索。”萧连山大为不解的回答。

是里面那四个字,你来了麽。

我口中反复念叨着这四个字,这是城隍庙匾额上的字,朱元璋是提示我们找到和他至关重要的城隍庙,我们因此才会找到这里,问题是朱元璋为什么会留下这四个字,这线索也太简单,稍微知道朱元璋经历的人都能想到,难道朱元璋就不担心其他人也会找到这里。

朱元璋特意选在他出生的地方下葬,生于斯死于斯,他的确有落叶归根的意思,可朱元璋留下的四个字却和城隍庙有关。

你来了麽,这是横批。

阳世三间,积善作恶皆由你,古往今来,阴曹地府放过谁。

朱元璋留下这四个字,或许真正的意图在这对联上,在世他风光无限,只手遮天杀伐无数,到死……

我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开,到死朱元璋才明白他种的恶迟早都要还,即便他是九五之尊的帝王,下到幽冥也难逃惩罚。

是忏悔!

我眼睛一亮大声说出来,古啸天说的没错,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朱元璋在临死之前大彻大悟,阳世作恶,到了阴间也要偿还,他是在警示后世帝君,只所以来这里,说明大明江山社稷不稳,君不正会危急江山。

☆、第七章 旷世宝库

权势富贵如浮萍,过眼云烟镜花水月,我回头看看城墙前面的那条护城河,口中一边喃喃自语一边走过去,蹲下身子用槐木碗盛满清水。

“朱元璋靠这碗从乞丐登上九五之尊,一碗能装下天下,也能装满一碗清水,可人心……人心是装不满不的,贪婪和欲望永远无法填平。”我慢慢站起身看着手中的碗感慨万千的说。“朱元璋在凤阳城楼留下万世根本,我一直都理解错了,不是这皇陵是大明的万世根基,是这碗中盛满的水,明镜于心若是止水,宛如人心应是清可见底,心中坦荡为仁君,那才是真正的立国之根本。”

我重重叹了口气,像那石像走去,手里稳稳端着盛满水的槐木碗。

“你来了麽,这是朱元璋在警示后世帝君,若是暴戾杀伐治天下,就犹如朱元璋自己那样的话,他不是在皇陵等着开启的帝君,是在幽冥地府!朱元璋就是前车之鉴。”

我说完都没去征求闻卓他们的意见,很沉稳和自信的把手中槐木碗放在了石像的手心,手臂慢慢下沉,耳边传来从左右护墙机关中发出的弓弦拉动身,箭已在弦而且是万箭齐发,我很平静的抬头,那声响渐渐消失在这宽敞的地宫中。

轰隆!

一声巨响在我们面前传来,紧闭的城门在我们目光的注视下缓缓升起,我看见萧连山紧张的表情渐渐疏忽,变成兴奋的震惊。

城门升起的时候我们才看清楚,那是一道有两米多宽的巨石,整块的巨石做成的墓门人为之力根本没有办法开启,一条甬道露在我们面前,我目测在开启的城门前方十米处又是另一道石门,同样也在缓缓升起,这条甬道一直通向地宫皇陵的深处,每开启一道厚重的石门,我们才能前行几步,这样的石门不多不少一共刚好九道,从两边的机关看,就算有人侥幸躲过第一道城门,强行撬开墓门,但后面的这八道石门想要完全开启恐怕需要的人力难以计算,而且每一道石门若是强行开启这地宫皇陵都会在顷刻间坍塌。

甬道的两边有凹槽,里面是照明用的鱼油,闻卓点燃后,火道一直向前延伸,直到最后一道石门慢慢升到最高出,我们走进去那刻,几乎每一个人都伸出手去遮挡眼睛。

金碧辉煌。

真正的金碧辉煌,那耀眼的金光让我们眼睛都无法睁开,我见识过大爷海明十四陵里面那些多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财富,可如今站在这里,我只能说那些宝藏和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一切简直不值一提。

金砖铺设成的路面在火光下折射着夺目的金光,萧连山张着口,然后不确定的用手搓揉着眼睛,在关于明十四陵的传闻中,历代帝王会将大明每年一层国库财帛存放于此,我之前没有想过这到底该有多少财富,在看到大爷海的宝藏后,深信那就是大明帝国的举国宝藏,现在才明白,那依旧是朱元璋瞒天过海掩人耳目的把戏。

这里才是真正的明十四陵,大爷海里的财富只不过是真正明十四陵的冰山一角,我们站在门口触目所及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宝,火道到现在还在蔓延,很远很远的地方我还能看见摇曳的火光,恐怕没有比这里更加奢华的皇陵,只要是火光所及的地方,全是耀眼的金光。

萧连山刚往前走了一步就滑到在地,他起身的时候,手里抓着一把珠子,鹅卵般大小浑圆天成,萧连山拿在手中不知道是什么,我看了一眼不由自主的苦笑。

九麟程瑞盘上那九条麒麟口中所衔的夜明珠算是稀世珍宝,九颗夜明珠每一颗都价值连城,不过也只有萧连山手中的一半大小,他手里抓着一大把,就这样随意的散落在地上。

我们在一种极其震惊的心情下缓缓向前走去,这里虽然宽敞可一切都堆放的井然有序,像一座座矮山般堆砌成的箱子,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已经残破腐烂,最下面的完全变形,应该是承受不住重量,从残破的箱体看进去,一箱箱全装满金块,这样的矮山就耸立在金砖铺设的甬道两边多不胜数。

除了金块还有满箱的珠宝玉器,琳琅满目,大多都因为箱体腐朽后散落在地上,看上去就如同用珠宝堆砌成的山,令人震撼不已,开始的时候还分类摆放,我们往里面走应该是存放的财宝太多,已经无暇顾及摆放的问题,全都是随意的堆砌在一起,渐渐通往前方金砖铺设的甬道完全被数之不清的宝藏所覆盖,我们一脚踩下去,小腿都没在各种各样的宝藏之中,在这偌大的宝库里我们完全迷失了方向,因为从任何一个地方看过去,触目所及除了金光剩下的还是金光。

“哥……你,你把这里送给我?!”萧连山蠕动喉结瞠目结舌的说。

“都说了你日后会富可敌国,你现在该相信了吧。”我淡淡一笑拍着他肩膀回答。

“我……我一个人哪儿能用的完啊!”萧连山脸上除了惊讶外还写着烦心。

“你就偷着乐吧,幸好千玲不在,若是让她知道,呵呵。”我挠挠头哭笑不得的回答。“霆哥说我没财运,找到一处宝藏就会毁掉一处,还好,这里可能是我最后找的一处宝藏了,你好好留着,都说了你打断手脚三代都吃喝不尽,我看应该不止,你萧家就是代代出败家子,想把这里败干净也是件头痛的事。”

“崇祯估计看到这里会一头撞死在这些财宝上,一代帝王最后活活被穷死,招兵买马的钱都没有。”闻卓随手拿起一个金壶看了看扔到一边笑着说。“朱元璋未雨绸缪还是百密一疏,恐怕他在黄泉是闭不上眼睛的,大明最后亡在没钱上。”

古啸天已经是看破世事的人,到了这里竟然也有些彷徨和震惊。

“财帛……天下人趋之若鹜,昔年我烧阿房宫见你囤积在宫中堆积如山的珠宝金器也心动不已,一字记曰贪,寻常百姓也好,千古霸王也罢,终究是看不透着金钱,阿房宫烧了三十多天,我下令叫人搬运了三十多天,我以为天下财富也就这么多了,可和这里比起来,论富有你这个千古一帝完败朱元璋。”

我们完全是毫无头绪的向前走,已经分不清方位,我完全是按照陵墓的格局在分别方向,深一脚浅一脚在宝藏中艰难的前行,除了金银珠宝,还有整箱整箱的书画字帖,历史上一直说明代开始古玩真迹忽然大量消失和失传,有传闻说明代历朝历代帝君对书画字帖不热衷,还有一大部分毁于战火,所以纵观明史拿得出手的书画字帖都寥寥无几。

原来全都是被秘密囤积在此地,我随手拿起一副散落的字画,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再看旁边落款是桃花庵主。

我再次无力的苦笑,随手递给萧连山。

“莫要说这金山银山,你要是嫌重不想搬,这里字画你随便拿一幅出去卖也够你这辈子吃喝了。”

萧连山还有些迟疑,不过我说的一点也不夸张,明代大家的真迹有一大部分都在这里,我随手翻了几幅字画,但看落款的名字都是名冠天下的人。

在堆积如山的宝藏中前行,之前的震惊和兴奋慢慢被一种麻木的感觉所替代,这里的一切实在是太多,以至于有些不真实,我们脚下踩着的和泥土几乎没什么区别,我的注意力从这些金银珠宝中收回来,靠着陵墓规格判断的方位前行。

四周都淹没在珠光宝气之中,在一堵巨大的和田玉门面前停住,上面的浮雕可以清楚的辨认出是朱元璋辉煌的一生,我们前面已经没有去路,我清理干净地上的金银珠宝,那条之前还能看见的金砖铺设的甬道再次显现。

不过到这和田玉门可也戛然而止,我仔细在和田玉浮雕上查看,这并非是一整块和田玉,我在中间找到一丝很细微的缝隙,我让萧连山把火把熄灭,削出一条竹片慢慢探进去,在和田玉的后面似乎中空的,并不是石壁,我收回竹片,重新看看这旷世的宝藏,不用说秦一手一定把封印珠放在这里,但和通天彻地的神通比起来,这些宝藏就显得虚浮,秦一手断不会把封印珠和这些金银珠宝放在一起。

那这皇陵就只剩下一个地方,我用手敲击玉门。

“这后面就是朱元璋皇陵的主墓室,封印珠也应该就在里面。”

☆、第八章 自来石

萧连山听我这么说,伸手想去推和田玉的大门,还好学机灵了,手只是靠在上面却没有用力,慢慢缩了回来,回头看看我。

“这要是主墓室的话,朱元璋一定会设机关吧。”

“呵呵。”我淡笑着摇头很平静的回答。“你该小心的时候不小心,到了这里还装细小了,这里是主墓室,朱元璋要龙御归天以后才会被送进来,能到这里来的人在朱元璋心中也只会是后世帝王,既然是他的后代又怎么会开启他的墓室惊扰先人。”

“这么说……没有机关了!”萧连山点点头等我确定。

“都说你笨了你还不承认。”闻卓白了萧连山一眼笑着说。“你要是躺在里面你会不会设下机关等着杀你后代啊?”

萧连山没和闻卓抬杠,恍然大悟的点点头,然后用力去推那扇大门,却发现纹丝不动,我和闻卓走上去去帮忙,按照这和田玉门的大小,重量应该可以估摸出来,我们三人之力即便是推不开,但也绝对不会一点都不动。

每一次推进去丁点就如同撞到一堵墙似的,我再次用竹片探进去,里面并没有什么阻挡,这让我有些疑惑,看见古啸天慢慢走过来,从我手中拿过竹片,和我一样往里面探查,不过他选择的地方是在和田玉大门的底部。

竹片进去后大约不到两尺就被什么东西抵挡住,古啸天站起身又坐回到一边。

“里面有自来石,你们这样推是永远推不开的。”

自来石?萧连山很诧异的重复着古啸天的话,很陌生的样子,不光是萧连山就连我也一样的反应,完全不知道什么叫自来石。

古啸天清理一处可以休息的地方,坐在旁边漫不经心的告诉我们,这是皇陵防止被盗的一种办法,工艺其实并不复杂,但多用于皇家陵寝,算是皇陵修建中的不传之秘,但凡皇陵竣工完成这道工艺的徭役必死无疑。

我很惊讶的看着古啸天,倒不是他说出来的秘密,他应该是叱咤风云的英雄,怎么这皇陵的机关他也会知道如此详尽,我没有打断他的话,安静的听着他继续说下去。

古啸天不慌不忙的说,所谓自来石其实和名字一样,不需要人力的石头,目的是封堵主墓室的大门,也是整个皇陵最后一道屏障,设计的时候主墓室大门先关一部分,留出一条缝隙,自来石一般是竖立和大门相隔设计好的距离。

然后用钩子从门缝里钩住自来石,让其倒下来倚靠在还没关闭的主墓室门上,自来石底部固定的,靠在墓室门上的一端会随着大门的关闭而缓缓放下,等到大门彻底的闭合时候,自来石刚好抵在大门底部的凹槽中,就犹如大门里面的门栓,从外面是推不开墓室门的,除非有人从里面开启,可墓室里面只有埋葬的死人,所以很难有人能开启这样机关的墓室门。

“哥,你不是说没机关嘛……”萧连山听完很颓然的问我。

对于古墓设计和格局我懂那是因为大多和风水有关,但真正说到机关和玄机我一个门外汉,又怎么会知道的详尽,不过我到现在注意力和好奇心还是没在什么自来石上。

“你……你怎么会知道自来石这样的机关,你不是说这是皇陵之谜,知道的徭役都会被灭口。”我皱着眉头去看古啸天很认真的问。

“我不知道,可有一个人知道。”古啸天面无表情的回答我。“魏雍,他也曾经是指点江山的人,那个时候他的魏字都绣在旗帜上,说起盗墓……他不会比谁差,他挖掘的古墓多不胜数,这些机关他当然了然于心,我跟着他那么多年,再不懂看都看懂了。”

我恍然大悟的点点头,听到萧连山坐在和田玉大门外面唉声叹气,无聊的随手捡起面前的金银珠宝,像丢石子般随意的扔向远处。

“这麻烦大了,既然从外面开不了这主墓室的门,不用说这主墓室应该和那九道石门一样,若是强行撬开这皇陵就会坍塌。”萧连说说到这里回头看我一眼居然笑出声来。“哥,你还真是不带财啊……走到那里就毁掉那里,看样子这份送我的礼物……呵呵,我是带不走了。”

“很少有人能打开……”闻卓翘着嘴角坐到古啸天身边,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从外面是看不到这自来石的构造和原理,你知道的这么清楚就说明你进去过,只有进到主墓室的人才会知道,因为你说过懂这些工艺的徭役会被灭口……很少有人能打开,你却没说没人可以打开……你进去过,所以你才知道自来石,而且你也知道如何从外面开启墓室的门。”

古啸天不置可否的沉默半天,终于在我们面前点点头,萧连山立马来了精神,从地上跳起来问古啸天如何开启这巧妙的机关。

古啸天的目光落在我身上很平静的对我说。

“羽一生已灭暴秦为夙愿肝脑涂地,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帮秦皇的忙,造物弄人到头居然是一场笑话,羽不跪天地不求一人,如今羽有求于你,四方结界你不要,羽不想欠你人情,这墓室的门我帮你开,你我二人算是两清了,可好?”

“我从来没有要求过你什么,我答应你是看在你这千年长情的情义上,你从来没欠过我什么,根本不需要还。”我淡淡一笑很诚恳的回答。

古啸天不再和我说下去,站起身在一望无垠的金银珠宝中找寻,我们不知所措的跟在后面,也不知道他要找什么,好半天才看见他拿回来一个灯架纯金所铸,古啸天再苍老那不过是岁月的磨难,多了一份迟暮和苍老但霸王终究还是霸王。

古啸天没用吹灰之力就折断灯架前端的灯罩,留下一根细长的金棍,然后把前端折成倒拐的形状,让我和萧连山还有闻卓尽力推着主墓室的大门,一条并不大的缝隙露出来,这是我们尽全力能推开的程度,不过看上去古啸天似乎很自信,胸有成竹的借着外面光亮向里面看。

然后很仔细慢慢把前端弯曲的金棍从缝隙中伸进去,我们不知道他手中金棍有什么用,我好奇的从缝隙中去看发生的事,古啸天手中的金棍前端的弯曲在尝试几下后,已经触碰到墓室门下面的自来石。

古啸天试探了几下又收回来,重新曲折倒拐的宽度,反复好几次,直到这被折出的倒拐宽度刚好能箍住自来石,等到完全镶嵌进去,古啸天开始轻轻推断手中的金棍,我惊讶的发现他手中这被处理过的工具竟然能慢慢一点一点把抵在门口的自来石抬起来,当然按照他的办法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很多人的气力,可古啸天还剩下的也就只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力气了。

等到自来石上升到一定高度,古啸天把另一个准备好的金棍伸进去,抵在被托起的自来石上面,千斤重的石头完全被他一己之力支撑着,他松开套在自来石上面的倒拐,深吸一口气右手用力推出。

我们在外面只听见轰隆一声,腾起的灰尘从主墓室的缝隙中散落出来,我们还在揉眼睛的时候,古啸天扔掉手中金棍,双手放在和田玉的大门上用力一推。

两扇玉门应声开启,萧连山拾起地上的火把,点燃门口的鱼油,火光开始向里面蔓延,大门开启的那刻,我耳边响起熟悉而清晰的共鸣声。

火光照亮了主墓室,比起外面的金碧辉煌这里显得安静祥和,两幅巨大的棺椁左右并排放置在金井之上,我的目光看向棺椁前面的牌位。

神功圣德皇帝之灵位。

明德皇后之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