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看了《军师联盟》又被甄姬美到无法夫吸,于是代入了一下自己,觉得我要是人善心灵美最后还死得那么惨一定要黑化报复社会,于是就……

←_←

当然剧还是很好看的,推荐给大家~~

放假过节啦,明天可以继续更新~

第105章

宛遥闻言忙问道:“在陪都, 发生什么事了?”

宛夫人说:“成都是没有行宫的,圣驾只能安置在当地一户大宅内。前线不断有消息传回, 外面的情况一天比一天乱, 石应坤知道皇帝躲在南边,迟早有一日也是要杀过来。

“百姓们都极易受到鼓动, 不知是谁散播的谣言,闹到后来没办法收场, 整个府邸外每天堆得人山人海, 说太后是大魏的千古罪人,骂她对不起天下苍生, 对不起黎民百姓。一天结束, 靠墙一圈的地方能扫出一堆乱七八糟的污秽之物, 全是外面的人扔进来的。”

说不清为什么, 宛遥只觉得她所描绘出的场景,有种微妙的熟悉感……

宛夫人叹了口气,“自此便一发不可收, 渐渐的,连皇帝也不来看她了,贵妃知道自己失了宠,人也消沉了, 一日一日清减下去。

“而母亲带我去见她的数次却越来越多。知道她早年丧女, 格外喜欢小女孩儿,临行前长辈也多番叮嘱,让我嘴甜一点, 去哄她高兴。

“幼年时我们家受了太后不少照拂,我虽不了解时局,但也明白要知恩图报,尽量配合长辈们表现得乖巧听话。也唯有此时,茹太后脸上的笑容能多一些,我总是见她端庄地坐在那里,无论你姥姥怎么安慰,她至始至终都只着说‘好’‘我知道’。”

其实那个时候,贵妃应该就已经明白,她早已不被这个国家所需要了。

人世间是很残忍的,尤其是当自己意识到曾经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虚妄时,很难有谁不会心灰意冷。

宛遥将心比心了一下,想自己如果众叛亲离,千夫所指,大概也忍不住要求个一了百了吧。

她问道:“娘你曾说,太后给你开过一道调养身体的方子……那是在这之前,还是之后?”

宛夫人被她问得一愣,思索良久才斟酌地回答:“好像是,来陪都之后吧?她吩咐这药得长久的吃,至少吃上个十来年……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宛遥略微平复心情,摇摇头:“没什么,随便问问。”

一盏茶由热到凉,宛夫人握着杯身轻轻感慨,“可怜太后遭此非议却也仍旧不改初心,哪怕在这样煎熬的环境里,有找上门治病的也从不推脱,好容易见着她心情转好一些,谁知就遇害了……”

从花园出来,日头刚好隐没进云层里,天气瞧着有些阴沉,街上满是踏青归来的人们,隔着一堵墙都能听到纷繁的声音。

项桓近年时常出没战场,眼见着又蹿高了一节,抬起胳膊能轻轻松松把枝头的杏花折下。

他顺手递给宛遥:“要真如你所想,那这位魏国的太后还挺了不起,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死了能拉这么多人陪葬,还将千万人蒙在鼓里给她建庙宇,修祠堂——实在厉害。”

杏花在女孩子纤细的指间打转,她好像并不怎么赞同地抿唇摇了摇头:“我倒是……挺理解的。”

宛遥垂眸看着面前盛开如雪的花枝,“茹太后的事,让我想起了当年长安城的瘟疫。嗯……怎么说呢,有点感同身受吧。”

她转过身,微微抬眼,“如果不是你,其实我都不知道那个时候要怎么撑过来……”

这么一回想,往昔隔世一样久远了。

可她仍然记得在月光下拄着长枪静静安坐的少年。

项桓也停住脚,唇边不自觉带了点笑意,继而伸出手去将她轻拥入怀,下巴抵在一片柔软的秀发里。

“看来做皇帝也不一定就有意思,魏宣宗万人之上,不还是连自己喜欢的女人都护不了吗?可见帝王之权往往束手束脚,反倒不如我一介草民来得痛快。”

宛遥埋在他胸口,轻哂道:“也亏得你还是一介草民。”

按他成日里发怒的次数,这要当了皇帝,估摸天天都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偏偏还没什么人打得过他,届时刺秦王的荆轲尸首大概能在宫内堆积成山吧……

巴州,大魏军营内。

春光刚好,主帐里即便不用点灯四面也是亮堂堂的。

沈煜坐在案几前,手边照旧是堆得高如小山的军情,他已经衣不解带地守了五日,到此时才得以有片刻喘息的时间。

就在不久之前,三位主将正于帐中商讨战况,大概是针对要不要先发兵的问题各执己见地吵了半天,最后毫无结果的不欢而散。

茶水凉透,喝下去跟他周身一个温度。

带来的内监都怕伺候他,见皇帝陛下同几位将军议事,索性都远远的跑去躲灾了。

沈煜倒也没发火,不紧不慢地把一杯冷茶喝完,然后从重重叠叠的文书下面抽出一张保存得极完好的画像——是他寝宫里的那幅。

御驾亲征,他什么贴身之物都没带,独独带上了这个。

画上的敬德太后比民间的雕像更为传神,美得仿若不食人间烟火,眉眼间有世家女的清冷孤傲。

他的手指一寸一寸的拂过去,耳畔好像若有似无的响起了雨声,记忆让他回到那个大雨倾盆的日子。

整个世界灰暗如幕,电闪在蒙蒙的雨雾中,不时照亮脚下的湿淋淋的路。

年幼的他沿着不住滴水的回廊,拼了命地往前跑,以至于从那之后的二十年的梦境里,沈煜依然在廊上奔跑,可是前路永无尽头。

“娘。”

“娘!”

温暖的房间内原本燃着熏香,然而那一刻却夹杂了淡淡的血腥味,侍女们压抑的啜泣声回荡在四周。

床榻上的女人像是听到了动静,转过头看向他,那双清澈的凤眼中噙着晶莹的泪水,似乎因为他的到来,而显得格外的哀伤与悲戚。

沈煜想要跑上前,却被两边的内监拦住了,他还太小,挣不开成年人的手臂,只能用力拍打对方的胳膊,无力地冲着母亲啕嚎大哭。

“娘——”

他看到她的嘴角露出微笑,浓稠的鲜血顺着下巴浸透锦被,可她依然看着他,看着他,一直到死都未曾合眼,仿佛要将眼前的人,生生世世记在脑海里。

年幼的沈煜双膝一软跪在了地上,可无论再怎么哭喊,贵妃也不会醒过来了。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他在日光下,转着晶莹剔透的玉杯出神,唇边是柔软却缺少温度的笑,“念君去我时,独留……长苦悲。”

帐子被人从外撩起,上了年纪的老宫女手托煮好的热茶款步前来给他替换,近前来,自然而然也就看到了桌上的画像。

她只是淡淡一瞥,目不斜视地摆好新茶,佯作随意的说道:“陛下,逝者长已矣。”

老宫女给他斟满,“还是要多将心思花在别处才是啊。”

沈煜听了这句不疼不痒的废话,细长的眼冷冰冰地朝旁边瞄了瞄,正要开口之际,门外却有个参领急声求见,堪堪打断了他的思路。

“进来。”

那将士面色铁青,几大步上前单膝而跪,“陛下。”

沈煜:“说。”

他满脸的张皇,“昨日半夜,金吾卫左将军带着一万军队,投降了季长川,我等带人前去追剿,可惜未能追上……”

参领留意到,在自己说完最后一个字时,四下里的空气无形中凝固起来。他小心翼翼地窥视天颜,余光发现天子的神色十分漠然,甚至看不出什么太大的情绪,但众人都知晓咸安帝行事喜怒无常,如今的反应反倒令人惴惴不安。

过了很久,沈煜才问了个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他姓什么……我记得,是姓唐?”

“是……”

后者颔了颔首,手指敲着文书的封皮,“京城中,但凡和这位唐姓将领有关之人,格杀勿论,三族之内不留活口。”

他语气很平静,可命令却字字如刀,“传朕的旨,只要抓到季长川手下的士兵和将领,割下人头,就地,处决!”

身后的老宫女闻言,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将自己本来想说的后半截话生生咽了下去。

咸安四年的三月,消停了两个月过年的南北势力再度交锋。

战场在山南西道,附近的多个城池反复易主,今日虎豹骑占了,明日又会被威武军抢回去。

但明眼人都瞧得出来,战线距离长安已越来越近。

而针对于沈煜“杀无赦”的禁令,季长川刻意反其道而行之,命手下士兵若抓到魏军,一律好吃好喝的对待,再挑个日子放生,当然如若这帮兄弟有意愿加入虎豹骑,也是可以考虑考虑的。

这一招实在把沈煜和杨岂恶心得不行。

御驾亲征好不容易攒的那点士气,隐隐又有快要崩塌的趋势。

魏军愁得焦头烂额,项桓这边却也没好到哪里去,开春时疫蔓延,早些时候的中毒还没彻底治好,圣母太后给众人留下的“遗产”又开始兴风作浪,宛遥不得不在后方忙前忙后。

也就是在此时,项桓重伤的消息传了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沈煜的背景交代完啦w

咸蛋黄兄的个人认证简介文艺版:若想不为鱼肉,只能我持刀俎。

通俗易懂版:我莫得感情(。

宛遥——一个资深后勤,深藏功与名。

咳。

明天可以继续更新~明天能撒一点糖啦=3=

听歌时间~本章推荐bgm——

《我死我生》by不才

第106章

宛遥接到书信时, 人还在附近的小镇上帮当地的村民看病。这里的紫斑瘟疫几年就爆发一回, 又是个偏僻的所在, 单单是普及药方就费了好大的口舌。

等她连夜赶回成都, 已经是两日之后了。

不是没有见过项桓受伤,但这些年大部分时候宛遥都不曾与他分离太远, 无论病得是重是轻心中多少有数, 而像这样将所有波涛汹涌凝聚在简短的几个字上, 她还是头一次碰到。

这信估计还是项圆圆写的,图个简单明了, 偌大的五个字——“我哥快死了”血淋淋的贴在上面,让那单薄的纸隐约透出令人喘不过气来的重量。

彼时天已经黑了,她风尘仆仆地走进府,四面八方都亮着灯。

宛遥顾不得找个人问情况,先驾轻就熟地寻到了项桓的房间,伸手轻轻一推, 门果然开了——他还是习惯性不关门。

迎面一股淡淡的苦味,常接触药草的都知道是治外伤的膏药。

大概又是伤到哪里了。

宛遥轻手轻脚地掩好门,床上的少年正无比安静的躺着, 几个月没见,他棱角又分明了许多, 嘴唇是一片青紫色,显得整个人缺少热气, 好像下一瞬就会停止呼吸。

项桓的感官一向很敏锐,然而这回她已经走到了床头却也还没醒, 宛遥就知晓他必然伤得不轻。

从被衾间摸到他冰凉的手腕,有那么一刻,她甚至觉得眼前躺着的可能是具长相比较好看的尸体。

纤细的手指拂过项桓略生胡渣的侧脸,脉象刚刚把到一半,身后就有个苍凉的声音响起:“没死呢,就是血流多了,睡着。”

宛遥一转头,看到个形容瘦削的老人家。

他手上拎着半瓶外伤药,步伐闲适,十分轻松写意地走过来,慢悠悠接过她把脉的那条小臂,眯起眼,像喝了碗热酒似的细细听了一阵。

“恢复得还算不错,该换个方子了。”

项桓是虎豹骑里的受伤专业户,他比普通人要特殊一点,寻常的士兵上了战场,要么受伤过重直接嗝屁,要么轻伤流点血,自己用唾沫和金创药糊一糊也就过去了。偏他不同,时常断骨流血三刀六个洞,愣是拼着一身硬骨头不愿轻易去死,季长川为了照顾他,干脆配了个医官专给他疗伤用。

宛遥把项桓的手放进被窝,又小心翼翼的搓了两下替他暖暖,旋即跟着老头子往外走。

“是怎么出事的?他伤了有多久了?”

她想问一下事情的经过,老军医却没回答,反倒是一个面生的年轻士兵替他开了口:“五天前打新城,咱们是先锋军,将军带头出去开路,结果不小心踩到了敌方埋的火油,那一片一下子就炸了!”

听语气,他大概是项桓的亲兵,至今说起这个还心有余悸。

“将军算是运气好,摔下马躲过了第一波箭矢,只背后插了几块刀片,靠前的兄弟就惨了,除了他基本都死光了。”

他讲得热闹,没发觉后面的女孩儿神情渐渐往下沉。

三个人进了耳房,这是临时辟出来的一个煎熬处,老军医草草研磨,在桌上奋笔疾书。

亲兵年纪还小,跟着项桓久了,总是不太会懂得瞧人脸色,“当时我在后面看着,他大半身全是血,居然还有力气冲锋,没事人一样杀得那叫一个行云流水,一枪下去能把两名铁面军捅个对穿!真是太痛快了,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厉害的……”

“行啦。”老军医兴许是嫌他话多,不耐烦地敲敲笔杆子打断,“人家可没问你这些,若是闲得无事,出去药堂看一看我要的那几味灵芝有货了没有!”

“哦……”

自家将军的性命要紧,亲兵只好听话的先走了。

宛遥沉默地站在旁边的药蓝子前,有一下没一下的翻捡里面尚未晾晒的药草。

医官像是看出她会点医术,随意地扯了两句老生常谈,“这些年轻人啊,就是不知轻重,成日喜欢找死。看他身上的伤,只怕还是个老兵,奇怪得很,都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怎么还那么爱‘冲锋陷阵’,毛头小子似的。”

他把写好的方子拿起来吹了吹,等着墨迹放干,“等他们老了,才会知道当初旧伤有多折磨人……哦,我倒是忘了,这些人通常活不到那个年纪。”

宛遥听了这句话,手下一个没留神,折断了一根等着入药的桂枝,动静“啪”的一下,有些大。

桌边老医官抬起头意味不明地看了她一眼。

好似为了遮掩什么,宛遥匆匆说了句“我来看火”,低头到炉子前认真煎起药来。

外伤通常都是外敷内服两种治法,内服药多半补血,闻上去味道有些一言难尽。

等宛遥端着碗再次推开项桓的房门时,他居然已经醒了,自己坐在床边换了药,精神颇好的同项圆圆扯他曾经被人策反的淡。

“哥,居然还有人挖你的墙角?”

项圆圆今年已经是十四的芳龄,转眼就快及笄了,个头窜了不少,可不知怎的,心眼一直缺个窟窿,哪怕亲哥仅仅吊着一口气了,仍能一脸没事人地托腮感叹。

偏不巧,项桓就吃这一套。

他白着嘴唇还不忘给自己脑袋上贴金,“那当然,你哥我在两军阵前很有名的好吧?”

“都不知道多少人想拉我入伙,开出来的条件千奇百怪,也十足的丰厚。”

项圆圆来了兴致,“都有些什么啊。”

“金银珠宝,名利地位,当然要什么有什么。”

她妹妹很上道的问了一句:“也有漂亮姑娘?”

因为背对着宛遥,不知她已在后面,项圆圆可以有恃无恐,项桓却不能挑战女人在感情上的权威,很是识相地一挑眉。

“有……自然有,不过你哥我行得端做得正,那点诱惑还不至于临阵倒戈。再说,你宛姐姐不是够好了么?我要别的女人干嘛,你说是吧?”

毕竟是亲妹妹,能感受到他哥话里强烈的求生欲。项圆圆一回头,果然瞧见宛遥在那里。

她别有深意地哼哼唧唧应了两声,便笑着打了个招呼,“宛姐姐来啦——”旋即颇为识相给他俩腾出位置。

“那你们慢慢说,我去厨房偷点宵夜填肚子。”

项桓赶苍蝇似的催她:“赶紧去,没事儿别回来了。”

他把这柄明晃晃的烛台支开,还冲着迎面走来的姑娘咧出一口白牙笑,只不过发现她目光很淡,并没有非常高兴的意思。

项桓猜想多半是自己刚刚贫过了头,听余飞说,女孩子都不喜欢心上人在自己面前提别的姑娘,他深刻地自我反省了一番,知道对宛遥来软的比较有效,于是忙上去示好的要帮她端药。

后者颦眉避开,“不用,你伤还没好呢,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