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知道,父亲的这样一句话,对当时还是小小孩童的李雍产生了多大的阴影和伤害。

从此,他变得更加的沉默,沉默的在心中千百遍的背诵着那些套词,就为了在正式场合,不出现任何差错。

可父亲也从没有因此而喜欢过他,只有母亲是多少有些喜欢他的。

可母亲能喜欢他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因为她总是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如何讨他父亲的欢心上。甚至因此——

算了,那些残酷的往事,李雍不愿意去想,更不愿意去提了。

只是这一刻,看着叶秋的眼泪,他的心中更是充满从未有过的挫败。

他果然是不讨人喜欢的,对吧?

所有人在发现真实的他之后,都会离开他的,对吧?

在男人沉默着,黯然转身离开时,有一只温暖的小手,拉住了他的手。

虽然只有一根手指头,却那温暖柔软的触感却让男人浑身一震,难以置信的猛地转过头来。

这是第一次有女孩,主动牵起他的手。

当然,这还得排除掉他不愿意让那些女孩靠近的时候。

可是,这绝对是李雍生平第一次,被一个年轻女孩拉住手。所以他的眸光顿了顿,似有些不知所措,如果站到他身后,还会发现他耳根后的微红。

叶秋吸吸鼻子,自己抹了眼泪,把他拉到炕上坐下,凶巴巴的说,“我又没说不做饭,可你也不能老催啊?以后有什么事不许瞒着我了,象今天摘花那样的事就太危险了,以后不许去做了,听到没有?”

男人愣愣的看着她,越发不明白了。

她不追究之前的事了?这态度怎么象是要跟他和解?他也没说什么呀!

可叶秋又象训儿子一样,凶巴巴的吼了句,“听到就说是!”

男人想了想,认真的说,“我答应你,以后不催你做饭,太危险的事也不会去做。但有些事,如果不能说,我还是不会告诉你的。”

这家伙他就不会撒个谎吗?一定要这么老实?

叶秋气结,不愿意跟这呆子吵架,再让自己怄气。拌了作料去腌牛肉了,又高喊着,“做饭的人呢?别等我一个人弄啊!”

“来了来了!”朱方氏一直竖着耳朵听着这屋的动静呢,此时赶紧快步进来,看着明显雨过天晴的样子也不多问,只是笑道,“馒头窝头早蒸好了,热热就行。只那个窝头我拿豆芽到底没做成,水份太多了,便拿香菇干菜什么的随便剁了捏了几个,这割下来的豆芽你想法用了吧。”

这样闲话,却正好适合现在的气氛。

将姜蒜大料爆香,炒了豆芽垫底,再倒上一锅开水,把用油盐酱料腌好的牛肉一片片抖散下到锅里,大火烧开,最后烧些花椒热油一淋。

“吃饭!”

牛肉嫩滑,豆芽鲜美,可男人第一次食不知味。

不停的回想着,他刚才到底说什么了?怎么就和解了?

某马:女人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你也不明白。不过壁咚的姿势有些画风不对啊!

作者:以后会写个对的,嘿嘿。

然后出来吐个槽,对有选择困难症的人来说,做自助游的功课实在是太恼火了。订票什么的倒是简单,可订酒店什么的,真心纠结。网上评论那么多,这个说好,那个骂渣,这到底要听谁的?而且大都特别简略,就一个好,或者不好,也看不到多少有用的信息。

以后大家要是出门吃过玩过,最好抽点时间留个比较中肯的意见吧。其实这也跟指路一样,是在帮助人呢。

第169章 恋爱的边

再一次来到仙人村的金求盗,可跟之前来征兵时大不同了。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一股精精神神的兴头劲儿,因还没出正月,见面就问新年好。

叶秋知道他是为什么来的,那日她把陶世杰赶下山后,随他去报案的小兵已经回来说了,陶世杰确实拿出一根木簪,到亭舍里报了案。但不是状告叶秋,而是想请郑亭长调解一番,让叶秋回去成亲,让儿子认祖归宗。

金求盗今日前来,就是走个过场,“不管怎么说,他家拿出了信物,我们也得做做样子,叶村长你看哪天方便,到亭舍去走一趟吧。”

没瞎眼的人都看得出来,叶秋是绝对不会再跟陶家人有任何瓜葛的。就算儿子是陶家的,可之前闹成那样,怎么也不可能和和气气坐下来当一家人了。

真搞不懂那位陶二公子,若是有心,早干嘛去了?这会子来闹,还有什么意思?

说完那场让人不太愉快的小小官司,金求盗立即换了话题,“郑亭长还让我来问一声,之前就说过要把亭舍中的库银给你做善事的,你如今有想法了没?”

哟,这事叶秋真快忘了,“那亭长有什么好建议?”

自从郑亭长闹出那样丑闻,从准亭长变成代亭长之后,反而行事作风为之大变。

为了挽回名声,让全家有脸见人,他倒是真心实意开始做好这个亭长。为百姓办好事起来。

在之前过去的那场雪灾里,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帮助叶秋收菘菜的行动中来,却也积极的组织差役壮丁铲雪修路。赈灾施粥,很是得了些好评。

一个人没了私心,品德总会变得高尚些。

金求盗再跟着郑亭长办起差来,就算是比从前还辛苦些,却也忙得踏实开怀。成日红光满面,浑身都觉得有使不完的力气。

郑亭长既叫金求盗来,自是有所准备。当下一一告诉她知道。

“要说本镇花钱的地方,还真不少。当年托你爹的福。给咱们修水渠的时候,也修了路,但好些路修得并不好,而且水渠用的也有好几年了。这趁着开春之前,要能疏通一下就更好了。还有今年你帮着收了那么些菘菜,替好几个村子挣到了钱,可还有其他几个村子也在打听,你今年还要收点别的么?他们好去种。”

呃…叶秋没想到,一下子竟给自己出了这么大个难题。那让她怎么选?

金求盗也不催她,“要不你先好生生想想,等过两日闲了到镇上来,再让亭长跟你好生说说。哦。对了。”

他从怀里取出一枝木簪,“这是陶家拿来的信物,是你的东西么?”

叶秋哪里认得?瞪大眼睛望着手上这枝形质古朴的木簪。看了半天只能确认一样,这木簪跟叶玄送地瓜的小木剑一样,都是桃木的。那应该…是真的吧?

旁边忽地伸出一只小手,把那根簪子抢了去。

叶秋一下皱了眉,“捣什么乱?拿回来!”

刚闯进来的小地瓜却不给她,抓着那只簪子左看右看。把自己脖子上的玉佩抓了出来,“这个。跟我上面这个是一样的。”

叶秋定睛细看,还真是。

玉佩背面刻着一只很古怪的兽头,跟簪头那里刻着的兽面纹几乎一模一样。要说区别,也只在细微之处。

跟着地瓜进来的李雍伸手接过了那支簪,只一眼就递给了叶秋,“这是你家供奉的神兽白泽,相传能预言吉凶,通鬼神。我曾在京城天师府见过,也曾听闻叶氏子弟,男子配玉,女子配木,原来无休止是这样的。”

这就是生儿当弄璋,生女当弄瓦?

叶秋忿忿的横一眼儿子脖子上价值连城的玉佩,再看一眼自己手上的破木簪,肯定了,“是我的。”

行。金求盗走了,走前就把簪子还叶秋了。只私下告诉她,下回去亭舍前悄悄带来给他,从他手上再拿出来,省得陶家的人啰嗦。

回头叶秋想想,召集开了个会。把村里的老人,还有连升等几个渐渐拔尖管事的年轻人,当然还有李雍和兰阎罗一起请了来,问他们对于八角镇发展的意见。

“修路。”

这是连升首先提到,并被所有人一致认可的事。

不说仙人村出村不方便,就是八角镇附近几个村子往来也是极不便利的。这一点,已经做过几天赶车生意的连升有着最直观和深切的体会。

“…好几回车子陷在泥地里,那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要是有钱,先把路修了吧,干什么不好?这也是造福子孙的大事。”

但朱长富等几个老人家却觉得,修渠也是大事。哪怕修了路,但若是没有好水渠可以用,大家种的什么庄稼?

这点叶秋也想到了,“水渠里的淤泥,历来是肥田的好东西。有没有什么省钱的法子,让大家两样一起做了?”

连爷爷想了想,“不如谁家挖的泥,允他自己挑回家去?”

连升顿时摇头,“要离得近还好,要是咱们仙人村,让我去挑两担泥回来,那不疯了么?”

连爷爷眼珠一瞪就想骂这懒虫,结果进来给大家倒水的朱青青听到,倒是提了个主意,“既然如此,不如让大伙帮忙,就往周边的地里送。到时没拿泥的就给工钱,岂不是好?”

好主意。叶秋也想到了,“也不必给钱了,让收了泥的帮着没收泥的修一段路。按村统计,你出多少工,我还多少工,就算是补偿了。每一条村的路修之后还要划定范围,以后就由各村自己养护。想来大家也是愿意的。”

行,这个问题解决了。

那就剩下更加关键的一个,“村长。咱村今年是不愁了,你觉得他们种点什么好?”

如今大家的眼光都开阔了,并不会想着有什么好处都往自家扒拉。若是能带动周边一起富裕起来,说不定村长还能想个类似做酸菜的事,又给大家找条财路呢?

顶着众人的目光,叶秋颇有些心虚。

其实她的小银盒子里还有高产量的水稻种子和玉米种子,可水稻明显不适合这里的气候。种植不了。玉米还没有在这个世道上现世,她敢拿出来吗?

“要不。你们也种点药材?”半天没说话的兰阎罗此时倒是提了个新思路,“你们这地方出产的黄芪党参地黄柴胡什么的都不错,我看上回阿坚挖了的那些回来,品相都行。回头找人多种些,可比粮食值钱。”

众人才在琢磨这事的可行性,李雍却一口否定了,“再贵的药材,也不能当饭吃。”

叶秋也是这个意思。

如今乱世,有粮食在手,心里才不慌。但药材也可以种,但只能作为辅助,挑不了大梁。

男人再看她一眼。给出个建议,“不如明天下山去看看再说。”

叶秋抬头,恰好看到他瞟过来的目光。似乎。还别有含意?

那是,要约她下山去单独谈谈?

叶秋一颗小心肝正扑通扑通跳得乱,男人宣布散会,然后趁人不备,悄悄走到叶秋旁边,在她身边放下点东西。

叶秋才要低头去看。小地瓜已经扑过来,勾着她的脖子。趴她耳边嘿嘿的说,“是烤板栗。叔叔带我和小贤哥哥去林子里摘的,烤得可香啦,我们都吃过了,这是给你留的。”

叶秋捡起那几颗烤得黑乎乎,但确实裂口处都露出一抹金黄的板栗,有些不知道做何表情。

小地瓜怕她不高兴,还专门表示,“叔叔没有爬树,就拿爷爷给我和小贤哥哥做的弹弓,把这些板栗打下来的。”

叶秋摸摸儿子的小脑袋,也悄悄的说,“娘没生气,去跟叔叔说声谢谢。”

好的呀!小地瓜很欢快的,又跶跶跶的跑了。

男人听到回话,从来绷着的脸,越发绷得紧了。倒象是在憋着什么似的,只周边的气势明显柔和下来。

他觉得,他似乎摸着点跟女孩子,或者说,跟叶秋相处的边儿了。

而屋里的叶大村长,握着那几个明显一直揣在怀里,还带着温热的板栗,象看着几个金娃娃似的,嘴角一个劲的往上翘。

连偷吃都不忘记自己,这算不算是一起分过赃?

小心的捏开一只板栗,把金黄的栗仁塞进嘴里。嗯,果真味道不错。虽然略有些干,但越发显出板栗的粉和甜,吃得人心里都是甜丝丝,暖融融的。

叶秋突然觉得,他们这样会不会太象小孩子谈恋爱?挖一株花,送几个零食什么的,自己怎么能这样就被收买了呢?

可花是他亲手挖的呢,板栗也是他亲手烤的,不管贵重与否,这心意多难得?

叶秋越想越觉得不错,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明天下山,一定要多带点钱,多买些肉回来。

当然,绝对不能象上回那样,扛着牛肉就往回走。起码得找个茶楼坐下来,也喝喝茶聊聊天,谈谈人生,谈谈星星月亮什么的。

只是愿望很美好,现实很苦恼。

到了第二天,下山的队伍比叶秋想象中的还要庞大。

除了她和李雍,兰阎罗说要去考察附近的药材和药铺,朱长富要去找陈掌柜谈厨子的事情。

吕大娘则奉了鲁大太太之命,要下山去给朱青青采买些补品。朱方氏也想再去抓一窝小鸡,好养着给女儿补身子。

连升也想打听下车马行的生意能不能开张,煮藤的活计他们能帮的忙,已经帮完了。剩下的手艺活他们帮不上忙,也不好在旁边偷师。年轻人闲不住,总想找点正事做。

还有鲁季贤,说想下山去买几本书,小地瓜立即起哄的要跟着。

再加上村里还有几个想下山去走亲戚。买家用的,拉拉杂杂,竟有凑了十来人。得赶两辆车才够。

这么大的队伍,还拖着小地瓜,再想要单独行动,谈什么星星月亮那是绝无可能了。

李雍想了想,他就不去了。那些事,不如等叶秋回来,晚上再说。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叶秋前脚下山,后脚就有他的亲兵从潞州赶来了。

听完回话。李雍脸色变了。

只来得及交待朱青青一句,让叶秋在他回来之前,不要贸然去跟陶家打官司,省得吃亏。就立即上马,带着人走了。

朱青青知道他要去潞州,原想托他给家里捎个信。结果看他脸色实在不好,到底没好意思开口。

只是心里暗暗发愁,这回的战事,不会又出现什么变故吧?

潞州有没有出现什么变故叶秋不知道,不过她一下山,倒是遇见薛少卿了。

“是不是我舅舅来了?”小地瓜是第一个认出他来的,那天他害得这个叔叔摔了一大跤。养了好久的伤,后来叶秋知道,可是狠狠批评过他了。所以小地瓜算是记住这个倒霉叔叔了。

白毛舅舅虽然也会时不时的小小欺负一下地瓜,不过小孩子天性纯良又健忘,却总记得,是这个舅舅,送了他最多的玩具。

唔…他的弹珠快打完了,舅舅什么时候能来补几颗?

只是薛少卿却不是跟叶玄一起来的。事实上,他对于自己来到这里。也很想不通。

明明打了胜仗,可功劳没领到,就突然接到他爹的传书,要他找几个人来跟叶村长学打鼓。

这样不务正业也就算了,然后,他堂堂一个将军,给发配到这个穷乡僻壤来当什么九品县尉,还得限期上任是怎么回事?

再怎么不甘心,薛少卿也只能交出将印滚来了。

西秦官制,县尊主管政事,县尉负责武事。因时局动动荡,每处县尊一人,县尉倒有二三人。

宁武县尊看过薛少卿带来的公函,大笔一挥,说八角镇还有个缺,就把他派来当亭长了。

嘤嘤,好不容易从天师身边离开,薛少卿还以为能大展鸿图一把,结果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打回原形。

从没有品级的侍卫变成没有品级的亭长,从京城被流放到地方,这打击,是不是也太大了些?

而更大的打击是,薛少卿突然发现自己变得不正常了。

他在来八角镇赴任的路上,遇到一个奇怪的年轻人。不小心打了一架,然后又一不小心,他发现自己似乎一见钟情了。

可连姓名都没问到,那人就跑了。

所以虽来了八角镇,也没心思去上任,正躲在陈掌柜家的小客栈里醒着酒——因为昨晚喝多了——并在想象,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重来的机会,他到底要不要问下,好汉贵姓?

是,那是位好汉。

所以薛少卿觉得不对劲,他不是一向喜欢漂漂亮亮的妹子的么?怎么突然就变了?难道是他偷偷诅咒天师大人,终于得了报应?

可突然转头看到小地瓜在扯他衣裳,他倒是突然想起一事,目露惊喜。

“你也是叶家人,那帮叔叔一件事好不好?”

某马:这刚摸着恋爱的边,怎么就把人叫走了呢?这不厚道,抗议!

薛少:暂时的离开,是为了很快的重逢。好汉,你等着我!

小贤:地瓜,那个奇怪的叔叔,到底叫你干什么了?

地瓜:不能说,我收了保密费。他答应给我几颗跟舅舅给的一样的弹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