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148章 揠苗助长

傅奕阳好几天都宿在书房里,侯府里弥漫着令人感觉压抑的低气压,下人们都束手束脚的,谁都不愿意去触主子们的霉头。

傅煦阳跪了一天祠堂后,隔天就消停了。

至于傅母,上房专门收拾出屋子做小佛堂,供着皇太后赏赐下来的佛经。

在皇上和皇太后的接连威压下,傅母不敢再折腾什么了,一边养病一边抄写《女则》《女戒》。

要抄三百遍呢。

至于外面的风言风语和指指点点,苏颖只管闭门让他们去说,听到了又怎么样,又不会少块肉。

傅奕阳愿自我消沉就任由他去,苏颖能做的在当天就做了,他一个大男人还想来多愁善感这一套不成?

苏颖是淡然了,底下人心里忐忑啊,紫苏过来问了几回,说小厨房里又熬了什么汤,最是滋补了,太太要不要给老爷送一些过去?

苏颖撇撇嘴,摆手说不用。

但是,对她们以自己的名义往外书房送汤的行径,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矫情不矫情。

苏颖得了清净日子,终于把牧童骑牛的肚兜给做好了,红绫白里,正准备拿过去给福儿换上呢,就有小丫头匆匆跑过来道:“大舅太太找您过去呢。”

戴夫人?她又来做什么?

苏颖眯了眯眼睛,放下肚兜,就跟着过去了。

一到上房,戴夫人一见苏颖就扬声道:“当家太太可是来了。”

苏颖客客气气的问候两句,就直接道:“舅母叫我来,所为何事?”

戴夫人叹息一声:“本来呢,我是来探望大姑太太的。我等知道大姑太太糊涂犯了错,被撤了诰命等级,就想着来宽慰她一回儿。”

苏颖嘴角抽了抽,这压抑不住的幸灾乐祸语气可和话里的意思不符啊。

戴夫人自顾自的往下说,丝毫不管傅母难看的脸色。“可是呢,竟是在这屋子里头发现逾制的物件,这不是要给大姑太太,给你们侯府招灾吗?”

苏颖现在十分确定戴夫人是来给傅母添堵的。苏颖很配合 的皱起眉来,戴夫人自然是清楚苏颖不待见傅母的,不然她就不会特意把苏颖给叫过来了。

戴夫人挑着眉挖苦的看了傅母一眼,冠冕堂皇的继续往下说:“细想起来,自从去年这时候大姑太太被皇后懿旨将诰命等级从原来的一品降到二品后,上房的摆设物件就有 逾制的,当时可见大姑太太并没有当一回事儿,想来也是 下人们疏忽了,分不清这一品诰命和二品诰命的区别,这 并不怪大姑太太的。”

苏颖自己都有些疑惑这里面的区别。更疑惑的是,戴夫人都挖苦到这份上了,傅母怎么就没给点反应?

苏颖抬眼看了一眼如今已经能从床上爬起来,能慢慢走几步路的傅母身上——算是因祸得福,刺激之下潜力爆发。 傅母半边身子竟然有好转的迹象,她的脸色已经不单单能 用难看这么简单的词来形容了。

各种负面情绪交织在一起,再加上原本因为偏瘫后苍老了不止十岁的面容,混合在一起,只能用狰狞二字来形容。

苏颖继续聆听着。

戴夫人喝了一口茶润润口,道:“原本这些都还没什么,大外甥简在帝心。没有哪个不长眼了发现这上房规格逾制后小题大做的。可如今,因为大姑太太的事儿,勇武侯府已经处在了风口浪尖上,连带着也牵连了我们陈家和大外 甥,日后可不得谨小慎微的,唯恐再被有心人利用此事。 趁机落井下石。”

苏颖特别想笑,戴夫人这兜兜转转的可不也把自己都兜了进去。

瞥见苏颖的神情,戴夫人好似也注意到自己失言了,她清了清嗓子:“大太太,我把你叫过来呢。就是想提醒你这件事,你如今是侯府的当家太太,这事儿呢,你当得做主 ,你说该怎么办吧?”

戴夫人把皮球踢了过来,顺便也给苏颖拉了傅母的仇恨值,傅母看苏颖的眼睛带着刀子。

苏颖对此已经麻木了,她的仇恨值可是不少了,也不差如今这点儿,虱子多了不怕痒么。

苏颖想了想,道:“老太太毕竟还是长辈,孝道大于天,这种事儿我并不好置喙。”

戴夫人似乎料到了苏颖不会一口应承下来,她叹口气怜惜的看着苏颖,叹了口气道:“可怜的孩子,你受苦了。”

可这当着傅母的面,干脆利落的掀开了那层傅母自认为不存在的但实际上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的遮羞布,间接承认了傅母的不慈。

苏颖已经不用去看傅母的脸色,单看戴夫人眼中遮不住的快意就可以知道了会有多难看了。

苏颖不接戴夫人的话茬,漫不经心的说道:“既然这件事是舅母您心思细腻头个发现的,想来您心里头已经有了对此事儿处理的章程,您不妨说来听听。”

苏颖是不介意扮黑脸——当然了,她在傅母眼里头,就从来没有心怀好意过,但也轮不到戴夫人来推着她扮黑脸。

戴夫人呵呵笑了两声:“你们两口子就是太孝顺了,想来你们就是意识到这等问题后,碍着孝道也不好提出来,真是为难你们了。”

说着,戴夫人转向倚靠着扶手才能坐好的傅母,皮笑肉不笑的说着:“大姑太太,你可真有福气,这事儿搁在旁人身上,旁人可没这么好的待遇。不是我说话不中听,只是大姑太太你可得学会惜福。哦,我怎么忘了,太后娘娘特 特赐下佛经来,大姑太太你日日研读,修心养性,这法子可比什么都管用的。”

傅母阴沉沉的盯着戴夫人,嘴皮子动了几下,刚想说话,就被戴夫人截断了:“唉,瞧我,一下子扯远了。”

转过来对苏颖说话,把傅母憋的不轻。“这都是你家的家事。我这个做舅母的再和你家亲密,也不好插手你们家的家事,这不就成了越俎代庖了么?越俎代庖可是要不得的 ,人啊自有固守本分。才不会惹人嫌遭人不待见的。”

“我啊有了前车之鉴,自然不会做这种事儿,我今天这么一说,就是想给你们提个醒。想来大太太即便管家了,也是年轻,做事儿难免会有考虑不全面的地方,以及被掣肘的地方,会有顾虑也是情有可原的。”

听了戴夫人的话,即便是知道戴夫人是在借机膈应傅母,苏颖还是觉得不舒服——你想膈应老太太。没必要把我也拉扯进来呀。

微微一笑道:“可不是呢,谁都不会喜欢越俎代庖之人。”却不应承戴夫人后面说的那些话。

戴夫人一噎,之前她还当苏颖是个温和有礼的,还会跟她同仇敌忾,哪想到却是个能够立马便翻脸不认人的。

戴夫人心里有些恼火。但也没有表现出来,只是也不再拿苏颖引出话头去膈应傅母了。

苏颖却没打算就让戴夫人平白利用了,道:“舅母这个情 ,我们自然是领了。说来,二房从勇武侯府分了出去,须得有个帮衬的人,免得到时候乱了分寸。我看。舅母便是再合适不过了,一来舅母慈母心肠,时常惦念着二弟妹和 三弟妹,二来即便是我能不计前嫌搭把手,可二老爷那里 是不屑于顾的,我就偷个懒。不去讨人嫌了。”

傅母如今没了诰命等级不假,可傅母到底还在勇武侯府住着,逾制这事儿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只要不是有人刻意提起来,其实并不算什么。

但傅煦阳那儿就有些不同。他们一家子是要搬出去的,以前还占着个勇武侯二老爷的名头,可如今分了家,这名头就成空了。

此外苏颖提起戴夫人慈母心肠,其实也有那么些讽刺,像出嫁的姑娘寻常都不会三不五时的回娘家,更不用说娘家的母亲三不五时的就登门来探访出嫁的姑娘了。

虽然这在苏颖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事儿,但这时候就不同了,岳母常常登门,是觉得嫁出去的姑娘在夫家受苦了么?

更不用说之前戴夫人还插手二房的家事,即便是亲上加亲,也没有这样的道理。

之前苏颖倒是挺感谢戴夫人的越俎代庖的,毕竟傅母的迅速倒台,戴夫人出力绝对是不可忽视的。

戴夫人哪想到苏颖会这么下她的面子,心里更添恼火,被个小辈落了脸面,这说出去,岂不是更没脸。偏偏苏颖说的话都切中了要害,戴夫人都不好反驳。

还不等戴夫人说些什么找回面子,上头的傅母就暴躁了,她拉着脸,阴阳怪气的说:“亏的你还有自知之明。”

这话儿自然是说苏颖的。

苏颖心里直想呵呵了,又觉得看来被撤了诰命等级给傅母带来的打击不小啊,好似对着苏颖以及戴夫人都没以前那么有底气了。

这种情况要是放在以前,傅母绝对早就大发雷霆,砸杯子摔茶壶了,哪里还容得戴夫人含沙射影的扯那么多。

更有可能的是,在苏颖到来时,傅母就一个杯子砸过来。

苏颖倒有些明白傅母如今对戴夫人多番忍耐的缘由了,傅煦阳和傅母日后都还得仰仗陈家这个外家,如今自然不好再和戴夫人起争端。

苏颖勾着唇角露出半个带着玩味的笑意来,傅母公主病,傅煦阳王子病,母子俩一脉相承啊。

想着,往椅子里坐了坐,轻飘飘的说:“老太太这话儿真是让我受教了,不过,也是老太太这几日修心养性的不知道,二老爷自从您被皇太后的懿旨撤了诰命的那天在祠堂 里跪过之后,隔天就张罗着从侯府搬出去呢。”

要论毒舌,苏颖如今可是直接粗暴多了。

戴夫人也稍微觉得诧异的看了苏颖一眼,就连刚才对苏颖的不满也消了一些。

“你浑说什么?煦阳何时要搬出去了?”傅母鹰钩眼钩着苏颖的皮肉,好似要把苏颖给剐了一层似的。

苏颖不得不感叹傅母对傅煦阳可是‘真爱’,似笑非笑道:“老太太这话是何意?难道是想让二老爷再背上个抗旨不遵的名头么?”

傅母一下子就瘪了,并且呵斥苏颖,饭可以乱吃但话不能 乱说!

苏颖觉得这话儿应该是给傅母和傅煦阳当座右铭才对,既然傅母都这么说,苏颖就好好解释一番:“老太太可不能随意诬蔑我,再说这种事儿我有几个胆子也是不能乱说的。老太太可别忘了。当日皇上可是亲口说了既分了家,往后就是两家人的。更何况即便没有皇上这句金口玉言,单就是分家当日,在族中几位族老以及官府代表面前。二老爷可是亲口说要搬出去,这都是立了字据,在官府备了案的。”

“二老爷焉有不搬出府的道理,这些都是他主动的,可没别人逼迫他!更何况当日的事儿,二老爷虽然是受人挑唆,可到底事情仍旧是二老爷做下的,以至于兄弟阋墙,若不是皇上英明,我们老爷行得正坐得端。才不至于酿成大 祸,连累了整个侯府,乃至傅家。”

苏颖句句带刺,绵里藏针,唰唰的往傅母身上戳。

听得戴夫人都在一旁暗自感叹。她以往还是有些低估了这个大家都称赞温和有礼的大太太了啊,但戴夫人并没有开口打断的意思。

毕竟,这是人家的家事儿么。

“连皇上都金口玉言说了分家分的好,可见皇上对于二老爷的行为是十分不满的。自然,我家老爷也有错,治家不严。我也不求老太太能为整个侯府着想,即便是只为了二老爷着想。往后可不必说什么二老爷不该分家,分府别居不好,由此引申到我家老爷不孝不悌上这类的话了,要知道这类话可是对皇上金口玉言的不满,咱们家如今可再担不起这样的罪名了。”

傅母不是欺软怕硬么,苏颖就拿皇上的话来压她。这还是很好用的,看傅母脸青一阵白一阵,却愣是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就可见一斑了。

戴夫人却不知道皇上竟然是金口玉言让傅煦阳分出去,乍一听心里头也有些惴惴。看傅母也越发不满。

戴夫人认定了如果不是傅母太偏心,暗地里撺掇傅煦阳,也不会闹到如今这种地步,还连累了陈家,她被撤了诰命等级全是咎由自取。

想着,就替苏颖补上一刀:“大太太也不必如此揪心了,以往大姑太太是糊涂了,可如今经过太后娘娘的训诫,大姑太太必定是会吃一堑长一智的。”

被太后罚抄写《女则》《女戒》三百遍呢。

“就拿今儿我提出来的这上房有逾制的物件摆设之事,我 想大姑太太心里也有谱,想来必定会自发自动的把那些个逾制的物件摆设撤下去的,如此也省的大太太你为难了。 ”

戴夫人可还没忘了这茬,而这提出的解决方案实在是响亮 的打傅母的脸,偏偏傅母又不能说不,谁让戴夫人前面把皇太后给抬出来呢。

傅母也只能打落牙齿混血吞。

苏颖狐疑的看了戴夫人一眼,戴夫人这是想做什么,浪费感情么?

从上房出来时,戴夫人叫住了苏颖,有些干巴巴的说:“ 煦阳和奕阳到底是嫡亲兄弟,血浓于水,没得兄弟不成,反成仇人,这不是平白让外人看侯府的笑话么。”

苏颖抬头看向戴夫人,似笑非笑的让戴夫人有些不自在,可心想自己是长辈,总不能在小辈面前露了怯,就继续说:“煦阳年轻气盛,有时候很容易被蛊惑做下错事儿,奕 阳身为兄长总得要拿出些做兄长的气度来,不是?”

在苏颖慑人的目光下,戴夫人不免有些气虚,硬着头皮把 话往下说:“兄弟阋墙,反目成仇,若老侯爷泉下有知,也不希望看到他们兄弟闹到如此局面,不是?再说了,奕阳是有能力,简在帝心的,可多一个人帮衬总是好的。他 脾气倔,你做媳妇儿的也劝着些,免得日后落下遗憾。”

怎么听着闹到现在这种局势,错还在傅奕阳了?受害者和被害者颠倒了吧?

还说的这么情深意切的,都不觉得脸上发热?

苏颖也不去反驳戴夫人说的那些血浓于水煽情的话,只眼睛一转,笑盈盈的说:“舅母说的话,恐怕我不敢苟同了 。”

戴夫人没想到苏颖会这么直白,可她到底是从媳妇儿熬到了如今的实际掌家太太,心机手段远非陈夫人和陈宛凝可比,心里恼火。脸上却还是挂着慈爱的笑容,看着苏颖叹 道:“奕阳莫不是还在恼煦阳这次做的糊涂事儿?煦阳是 做的过分了些,可说到底他也是受人撺掇的——”

说着,戴夫人就拿眼神瞟向上房的院门。意思不言而喻。

就是不用戴夫人比划,苏颖也知道这某人是谁,她笑容不变,道:“舅母你莫急,听我往下说。”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戴夫人。

戴夫人皱了皱眉,示意苏颖继续说。

苏颖笑容加深:“旁的我不做评论,毕竟我和舅母的立场不同,各有偏向,这无可厚非的。我明白的。”话是这么说,可苏颖这话的意思无非就是指戴夫人为了陈夫人和陈 宛凝,睁着眼睛说瞎话。

戴夫人脸上的笑容变淡了。

苏颖在心里一晒,嘴上继续说:“舅母莫忘了,去年因为平妻一事儿。勇武侯府跟你们陈家都被御史言官参了,这件事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皇上不但言明二老爷十年之内不 准参加科考,还当场申斥了我家老爷,斥责他管家不严, 以至于出了这种置礼教于无物的事儿。”

苏颖假装没看见戴夫人难看的脸色,接着说:“我家老爷仕途也受到了影响,他都没有怨恨二老爷行为不端拖他的后腿。可见就是顾念着嫡亲兄弟的情谊。”

苏颖特意在‘嫡亲兄弟’上加重了音,“我并非是替我家 老爷鸣不平,只是对舅母说的二老爷能够帮衬到我家老爷 不赞同罢了。皇上可是说十年内不准二老爷科举入仕,以 二老爷的清高傲气,他也不屑于用其他手段入仕为官的。 ”

“十年后,二老爷是否能一举登科都不是个准数呢。更合 论入仕为官来帮衬我家老爷了。若说我家老爷没人帮衬, 这倒是不真的,虽说我娘家没有爵位,可家中能人辈出,自然是能和老爷相互帮衬的。”

“再者我家老爷如今尚不到而立就已经官拜二品。简在帝心,也不需要旁人多加帮衬的,至于十年后,两个嫡子也日渐长成,到时候有名师教导,定是会有一番作为的。”

苏颖就以偏概全,还偷换概念,说的戴夫人一时说不出反驳的话来,苏颖又道:“当初二老爷主动分家的时候,可 是说了他要不靠着祖宗以及我家老爷的荫蔽立业,二老爷好志向,舅母又何必揠苗助长?”

苏颖满意的看到戴夫人如同吞了苍蝇一样的脸色,腹诽道:这种滋味也该你尝尝了。

戴夫人哑口无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苏颖微微福身后袅袅的离开,非但没得到苏颖一句应承,反而是被苏颖说的心里憋气,真是憋屈。

憋屈的不止戴夫人,还有陈宛秋。

先是从空间里含痛拿出千年人参非但没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反而是给戴夫人做了嫁衣,让戴夫人气焰又重新嚣张了起来。

再来就是傅母的事了,虽然傅母被撤了诰命,陈宛秋喜闻乐见,可她一点也不希望被傅母牵连到啊,还有本来想给皇上留下更加深刻印象的机会也就那样白白葬送了。

还有就是陈远良从积极还欠银中看到了加官进爵的希望, 想要一鼓作气还上剩下的欠银,可府中大房已经拿出十万两,二房也拿了五万两,剩下的大房不愿意出,二房也含含糊糊的。

陈远良气闷的同时就想到了陈宛秋,跑去找陈宛秋,质问她说当初不是说愿意拿出二十万两吗?现在是你舍身取义的时候了,赶紧把银子拿出来吧。

陈宛秋气的肺都要炸了,她当初用二十万两跟大房二房做了交易,如今他们竟然想翻脸不认人,实在是欺人太甚!

陈宛秋打发走陈远良,阴沉着脸回到房间,照例吩咐了不许人进来,气鼓鼓的忘了像往常一样拉下床帏,就直接往 床上一躺,旋即就消失了。

却不知道,她这一出被人看在了眼里。

149章 走火入魔

“姑太太,我看在你舟车劳顿赶到京城的份上,且先不与你计较,你好生歇着,等你歇息够了,头脑清明了,咱们再来好好谈谈如月的事。”

季夫人眼带讥诮的说着,丝毫不管潘太太青白的神情,径自带着丫环离开了。

等小丫环来说潘太太越过她直接去找了季大人,季夫人冷笑一声把手中的礼单拍在桌子上,道:“看来这二十来年,我这位小姑子半点长进全无。”

季夫人和季大人夫妻多年,自认为是比潘太太更了解季大人的,不消说是潘如月这个外甥女,就是换成了自己的姑娘,出了这种事,季大人也是不会留情面的。

当然了,自家的姑娘又岂会是那不知廉耻为何物的,她都怕潘如月把季家云英未嫁的姑娘带坏了呢。

果然不出季夫人所料,潘太太不甘不愿的跟着季大人到了正院,也就是季夫人的院子。

季夫人不等季大人说话,就面带笑容拉起潘太太的手:“小姑子怎么不好好歇息一番?嫂子念你从江南一路舟车劳顿的赶过来,定是劳累至极,想着让你好生歇着呢。”

潘太太红着眼圈,柔柔弱弱的说:“在如月身上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我又如何睡得着?如月是我的女儿,我心疼,这份心情,大嫂怕是难以理解的。”

季夫人一直抓着潘太太的手,闻言也只是一笑:“小姑子这话儿说的倒也是,姗姗从小就被我教的中规中矩的,平日里做事儿从不出格,我向来是不费心的,自然是难以理解小姑子你的心情。”

潘太太僵着身子,借着转身看向季大人的空档,把自己的手从季夫人手里抽出来,“大哥,如月在家里时向来知书达理。怎么到了京城才不过几月,就似变了一个人般。大哥传信来,我如今都觉得难以置信,会不会是大嫂搞错了?”

季夫人在心里冷冷一笑。潘太太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是她教坏了潘如月不成?还有什么搞错了,那天季大人也是在场的。

季大人没看出就在刚才他的妻子跟他的妹妹来来回回打了机锋,听了潘太太的话,叹息一声:“我何尝不希望是搞错了。”

潘太太捏着帕子,视线若有若无的朝季夫人身上瞥:“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如月她一个闺阁少女是如何识得对方的?在江南的时候,自然是没机会的,可这到了京城,也是难得见着外男的?”

“虽说对方和咱们季家是亲戚,可若是日常里不走动,也是没等机会见到对方的?再者。就是日常之间的走动,到了那侯府,规矩森严,如月她一个未嫁女又是如何和对方碰面的?我这一路上,都在琢磨这些问题。竟是哪处都想不通,还望大嫂能与我解惑。”

潘太太这些问题切中要害,可季夫人却不会被潘太太的这些问题问倒,她皱着眉道:“这些也是老爷和我想知道的,毕竟自从如月到京城后,到勇武侯府做客满打满算也不过五次,而这五次中也只有两次有如月。”

季夫人缓缓说来:“头一回。是勇武侯嫡子满月,如月身子弱,又是正月,我怜惜她就不打算带她去侯府。哪曾想,如月竟是想到扮成姗姗的丫环随行,她们俩瞒得严实。竟是到了侯府我才知晓,如此一来,也不好打发了如月家去,只好任由如月继续跟在姗姗身边。”

“侯府规矩甚严,如月自然是没机会从后院跑到前头去的。”季夫人侧着脸看向潘太太。眼中带了些轻蔑,潘太太看的分明,脸白了白。

“至于第二回,是傅家二房嫡子洗三,也就是不久前的事儿。这一次我没有亲去,指派了大儿媳妇过去。在此之前如月病了一场,我哪曾想到如月竟是以潘家的名义往勇武侯府送礼,央求着要去观礼,如此一来,我自然是不好拦着的。”

“又怕她一个姑娘家的没个伴儿,就让珊珊同去,顺便也能照顾一下如月这个姐姐,哪曾想如月竟是在勇武侯夫人跟前晕倒了,回来之后就跟魔怔一般闯到我这儿来,哭着闹着不要去选秀,说要嫁给勇武侯,当时老爷和姗姗在场,可都是愕然不已的。”

季夫人绕的弯弯道道不多,就是季大人听起来也觉得潘如月不懂事,可在潘太太听起来,里头的内涵就丰富多了。

季夫人说了这么多,意思无非就是潘如月不知廉耻上赶着去勇武侯府,跟季府跟季夫人一丁点关系都没有。

里面还有一些细枝末节无非是渲染潘如月是多么的不懂事,不矜持。

潘太太白着一张脸道:“这么说来,大嫂也不知道如月是如何对勇武侯起了心思的?”

季夫人不接她这话茬,扭头对季大人说:“自从那天如月那丫头魔怔似的说要嫁给勇武侯之后,我们都防着不让这种事儿泄露出去,不然如月那丫头的名声可就完了。自然是人越少知道越好,而且还得装着没这回事儿,适才我们也就不好去问如月这里头的细节,生怕被漏出一些出去。”

说到这里,季夫人才看向潘太太,道:“小姑子你到底是如月的亲娘,心细如发,想的也全面。如今照我看,不如把如月跟前的教养嬷嬷以及服侍的贴身丫头叫过来问一问——”

季夫人说着又皱起眉来,为难道:“我觉得这事儿越少人知道越好,即便是教养嬷嬷和贴身丫头也不大好,倒不如把如月那丫头叫过来,问问罢。老爷觉得如何?”

潘太太有些坐不住了,张了张嘴,季大人就说话了:“也罢,把如月叫过来,你们俩好好的问一问。”

这种场合季大人自然是不好在场的,他就起身去书房了。等季大人一走,这院子里头当家做主的就是季夫人了。

季夫人端起茶杯啜了一口茶润润嗓子,朝潘太太扯了扯脸皮道:“实话跟你说,苗头可是年前就有了,如月那丫头跟前的贴身丫头嘴巴可不是个严实的,手脚也不干净。我便做主给如月换了个忠厚老实的丫头贴身服侍。不过,那毕竟也是从你们潘家带出来的奴才,如今自然是要交给你处置的。”

什么‘咱们季家’,这话季夫人可不爱听。心道:你一个嫁出去多年的姑太太,还跟谁论‘咱们季家’呢。

潘太太缓缓吸了一口气,直视着季夫人,道:“我如何都是想不明白的,怎么在潘家时,并无一次差错,到了京城就出了问题?若是只有一个奴才倒也罢了,怎么如月也会性情大变?”

季夫人四两拨千斤:“许是小姑子你治家宽厚,也容得下一个不大规矩的小丫头,我们季家家风严谨些罢。”

潘太太听了季夫人的话顿时觉得扎了耳朵。心里头很是不舒服,嘴上道:“我怎么不知道家里头家风这般严谨了?当初太太在时,便是以宽厚治家,待下宽宥,众人皆是称赞之。我自幼被太太教养,便是嫁人后也是学起了太太治家的手段,怎么到了嫂子嘴里却是这般不堪了?”

潘太太把死去的季老夫人摆出来,若是季夫人说个潘太太的不是,那就是不敬婆母了。

季夫人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小姑子你可真是宽厚,为了个不规矩的奴婢竟是连去世多年的老夫人都抬了出来,我自然是自愧不如的。”

季夫人也把孝摆出来。反过去给潘太太扣了一顶大帽子,潘太太心里恼火,“你…”

外面玛瑙通传:“表姑娘来了。”

季夫人嫌恶的皱了下眉,潘太太可是没错过,不由气结,当下又不好发作。只能隐忍不发。

潘如月被秋水搀扶着进来,潘太太立马上前搂住潘如月,眼泪噗噗的掉下来,嘴里哭道:“我可怜的女儿啊,这才多久。你竟是瘦成这副模样儿?娘在这儿呢,你有什么苦楚都跟娘说,娘跟你做主,就是娘不能做主的,还有你舅舅呢。”

这是藐视季夫人呢,季夫人却充耳不闻,淡定自若的坐在座位上,让用余光偷偷瞟她的潘太太心里郁卒,一拳头打在棉花上了。

从陈夫人生的哥儿洗三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潘如月真是形销骨立了,身上套着缥碧色衣衫,下巴尖尖,肌肤苍白没血色,只衬着一双眼睛大且缺少神采。

可就是这般弱柳扶风的,竟是比之前还楚楚可怜几分,惹人怜惜几分,在季夫人眼里就是纸美人,风一吹就被刮走了。

潘如月也抱着潘太太啜泣了起来,潘太太一口一个瘦了,一口一个受苦了,弄得就跟季夫人虐待了潘如月似的。

季夫人却先发制人起来:“小姑子你也真是的,就算是忙着管家,忙着交际应酬,可如月到底是你的亲生女儿,你怎么也疏忽起来?先前跟在身边贴身伺候的丫头倒也罢了,还可以说是那丫头是个奴大欺主的,从根子上就坏了烂了。”

这话在潘太太听来就如同指桑骂槐一般,听得胸口滞。

季夫人自顾自的往下说:“可如月丫头的身体你总得上上心,若不是她刚来京城不久就病了,让大夫来诊脉,我竟是不知如月这丫头有宫寒之症呢,你这个做母亲的实在是不合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