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欧把几样甜点烤制出来,和几个丫头一起送去了游乐园。孩子们玩得正开心,见白欧等人拎着食盒来了,都笑闹着跑了过来。

朱得雍吃了一口蛋挞,便瞪圆了眼睛说道,“这是谢姐姐做的糕糕,好吃。”

真哥儿和显哥儿听了,又吃了一口仔细嚼了嚼,惊喜地说道,“真是娘亲做的点心。”说完,点心也不吃了,撒腿向剑阁方向跑去。

朱得雍和另几个孩子见了,也都跟着真哥儿和显哥儿跑去了剑阁。L

ps:谢谢亲的香囊、月票、评价票,非常感谢!

第196章 怀孕

真哥儿和显哥儿一马当先跑在最前面,朱得雍的大长腿跟着他们跑两步再原地踏几步,小六是乡下孩子,也跟得上。裴裴和雪姐儿两个岁数小又娇生惯养的孩子可追不上了,跟在后面哭起来,他们的乳娘就抱起来跟着跑。

这群娃娃兵不一会儿便来到剑阁。

谢娴儿正在梦周公,突然听到“娘亲”的叫喊声。睁眼一看,屋子里涌进一群娃娃。朱得雍也想跟进来,被白鸽拉住进不来,正在东侧屋急得跳着脚地闹。

谢娴儿还有些蒙,真哥儿和显哥儿就已经爬上床抱住她一顿猛亲,边亲还边撒娇喊着“娘亲”。雪姐儿跟谢娴儿熟,也喜欢她,便也爬上床去抱她。这种事情怎么能少了裴裴呢,他也爬上床挤进“拥抱”的队伍。只有马小六有些腼腆,站在地上羡慕地看着他们。

谢娴儿顿时沦陷在一片小魔爪中,好半天才挣脱出来把他们撵下床,自己也穿上了衣裳。

来到东侧屋,朱得雍正坐在炕上嘟嘴生气。谢娴儿笑着劝解几句,又请他们吃点心,以及从玉溪庄带来的新鲜瓜果。

一群人闹腾到夕阳西下,才把他们送走。

朱得雍见显哥儿留下了,他也想留下,被随身服侍的小太监小板子好歹哄走了。

谢娴儿这才抽出时间把从庄子里带回来的礼物分了出来,主要是一些山货和新鲜瓜果。每个院子都分了些,连两个姨娘都没落下。她主要是想送封姨娘,但送了封姨娘就不好不送窦姨娘,就两个都送了些。

晚上,女人和孩子们都没让去福庆院。因为老太太有重要的事情跟男人们商量。

谢娴儿想着自己好久没看见张氏和秦氏了,便让人拿钱去大厨房让多做几个菜,把两妯娌和几个哥儿都请来剑阁吃饭。

两妯娌也带了些菜品过来。秦氏的肚子已经很大了,人也圆润了不少。张氏则是有些清减了,这段时间家里事多,又惦记着马大爷,不瘦才怪。

孩子们好久没见到太极和熊大姐了。自是跟它们两个闹腾起来。

三妯娌则是边吃边聊。谢娴儿也知道了不少家里的事情。

张氏嗤道,“二弟妹出事的头几天,家里都忙死了。偏那镇西侯夫人还要来讨嫌。见天地带着刘家的女儿来见婆婆,不让见,就在我那里说个没完,夸刘家的姑娘如何如何好。哎哟。都烦死了。而且,刘家的女儿还一天换一个。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谢娴儿两眼。

谢娴儿还没听懂,问道,“原来镇西侯夫人来咱们家也没带他们家的女儿啊,这是怎么了?”

秦氏笑道。“二嫂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二哥如今可是成香饽饽了,人家惦记着呐。”又冷哼道。“这些人家也不要脸面,姑娘再嫁不出去。也不待这样巴望着别的男人赶紧休了媳妇,她们好嫁进来的理儿呀。”

谢娴儿倒是气乐了,没想到马老二又有姑娘惦记上了。

几人正说着,丫头又端上来一盘清蒸鱼。鱼腥味特别浓,谢娴儿闻了直犯恶心。捂着鼻子说道,“大厨房的手艺越来越差劲了,鱼腥味咋这么浓。”

秦氏吃了一口说道,“我倒觉得挺好吃,若是没有一点鱼味,还能叫鱼吗。”

张氏停下筷子道,“哎哟,二弟妹这么膈应鱼味,会不会是有了?”

谢娴儿一愣,问道,“有什么了?”

问完才觉得问了一句傻话。她和马二郎上个月已经有了夫妻之实,这个月她的确还没有来月信,原以为是因为受伤失血多造成的,倒没往这方面想。

一旁服侍的周嬷嬷之前也跟谢娴儿的想法一样,以为受伤造成月信推迟。听了张氏的这个话喜得不行,连忙说,“二奶奶,或许大奶奶说的对。”

张氏道,“现在就去把华老大夫请来给弟妹诊个脉。”

不大的功夫,华老大夫就来了,一摸诊,还真是怀孕了,只是时日尚短,还不到两个月。由于谢娴儿之前受过伤,又失血过多,嘱咐她要静养,还要多吃补血的补品。

众人大喜,赶紧遣人去福庆院禀报。

没多久,几个长辈就让人送来了许多人参、燕窝、阿胶等补品。会做人的张氏和秦氏回去后,也派人送来了燕窝、阿胶等物。

晚上,把真哥儿和显哥儿哄睡,又让太极和熊大姐去睡了。谢娴儿便开始爬在炕几上给马二郎写信,把有孩子的事情告诉他。

这一个多月马二郎都没回来探亲,隔个几天会让人送个信来。主要是朱得峙在挣表现,顶头上司不回家,下属们也只有跟着不回家。

夜里,谢娴儿把光珠拿出来给自己做“物理治疗”。自己的这个小身板太小了些,才十四岁,年底满了十五岁生孩子也是高风险。得赶紧调理一番,现如今日子越来越好过,她可舍不得生个孩子又把命搭上。

她抚摸着平平的小肚子,没想到这里正孕育着一个崭新的小生命。想想真是神奇,她在前世都人过三十了,还没能有个自己的孩子。可在这世里,小身子骨又瘦又单薄,跟马二郎不过春宵了几日,就弄出个孩子来。

她拿着光珠照了一阵肚子,希望小家伙在肚子里就能有一个壮壮的身子骨。接着又照了照两个小笼包,这是孩子的奶瓶,希望它们快快长大些。虽然世家大族都要找乳娘,可她还是愿意自己喂。

第二天,本来有谢娴儿表演的戏份,但因为她有了孩子而临时被取消了。一大早,老太太在二夫人的搀扶下,带着老爷子去了皇宫。

现正在早朝。太师是正一品大员,绝对有上早朝的资格,所以守卫皇宫的侍卫不会阻拦他。而老太君的地位超然,侍卫都知道皇上对她礼遇有加,所以也没有阻拦她。

一家三口顺利地来到金殿外。

此时,皇上正听着群臣的奏折,主要是针对边关战事。

守殿的侍卫大声禀报道,“马老太师及马老太君求见。”L

ps:谢谢亲的月票、评价票、礼物,非常感谢!

第197章 诉冤

自从马老爷子犯了病,不能理事了,就再也没上过金殿。马国公代辞了多次太师头衔,皇上都没有准奏。

皇上一听马老太师和老太太这时候来了,肯定有急事,刚要宣老爷子进殿。

就见肃国公窦太傅上前一步,抱拳奏道,“皇上,此时正值紧张时刻,众位大臣都心系边关,加紧献计献策,为皇上排忧解难。而马太师不甚清醒,马太君又是女流之辈,让他们进殿搅和,臣认为甚是不妥。”

马国公和马二老爷不愿意了,上前一步抱拳奏道,“家母有要事启奏,望皇上准予他们上殿觐见。”

窦太师冷哼道,“无论什么要事,都比不是国事重要!”

窦太师上纲上线的说辞让马国公愣了愣,找不出更加确且的话来反驳他。

庆郡王爷笑道,“太傅的话严重了。国事再重要,也要给人喘息的时间。”

皇上点头说道,“嗯,众位卿家就当歇息片刻,看看马老卿家和马老太君有何事要事。”又提声道,“宣。”

二夫人没有进殿的资格,便在外面等着,老爷子和老太太进了殿。

走到大殿中央,老太太跪下了,可老爷子还傻了吧叽地站着东张西望。见胡子花白了的窦太傅正愣愣地看着他,不高兴地说道,“这老家伙胡子都白完了,眼睛却瞪得比牛眼还大。看着我作甚?再看,我就把你的白胡子一根一根拔下来。”

窦太傅气坏了,他位高权重,又是国丈,别人奉迎还来不及。谁敢这么骂他。气得想大骂回去,但又觉着跟个傻子吵架,会掉了自己的面子。只得哼了一声,转过脸去。

马太太赶紧拉着老爷子跪下,嗔道,“哎哟,这里是金殿。不能妄言。快。给皇上磕头。”

两人磕了头,老太太又说道,“皇上。臣妇被欺负得活不下去了,特地带着老傻子来请皇上为我们作主。”

说完竟是掩面而泣。马国公和马二老爷也跪去老爷子身边,跟着老太太一起痛哭不已。

皇上见这一家人哭成这样,显见受了大委屈。赶紧问道。“是谁欺负了你,说出来朕为你作主。”

老爷子也豪迈地说道。“花儿,谁欺负你了,说出来,我拿大斧子劈了他。”

老太太止住哭声。先安抚老爷子道,“咱来之前就说好了,老公爷稍安勿躁。”

又大声对皇上说道。“是你们皇家欺负了我,你们皇家人欺人太甚。”

此话一出。大殿里立刻鸦雀无声,众人都吃惊不已地看着这一家四口人。连傲娇的窦太傅也把高昂的头低了下来。

皇上也愣住了,眨了几下眼睛问道,“老太君何出此言?”

老太太一指站着看热闹的顺王爷,说道,“是他,是皇上的亲弟弟顺王爷,他管家不严,纵容继母残害继子、孙子,纵容儿子相互残杀…他们相残本不关我们马家的事,可千不该万不该,竟然把我孙媳妇牵扯进去,败坏我孙媳妇的名节,还差点害得我孙媳妇跌入万丈深渊。如今,更是连累得我家老傻子的病也没治好。”说完又是掩面大哭不已。

这几句话的信息量可是太大了,众人都惊得说不出话来,随着一声声的惊讶声,众人都使劲压抑着澎湃的心情,等着好戏开场。

顺王爷更是莫名其妙。他是亲王,有资格上朝,但他几乎从来不上早朝。但今天一早,他接到儿子朱得宜的信,说今天早朝会有大事发生,让他来看热闹。

他抱着来看热闹的心态,哪想到热闹把他扯了进来。听老太太如此说他的家人和家事,不高兴了,气道,“老太君,你莫不是气糊涂了?这可是金殿之上,怎由得你胡言乱语。至于坊间传的宜儿和令孙媳妇的谣言,我已经问了姚氏,不关她的任何事。”又跪向皇上道,“皇上,您要为弟弟作主啊。”

老太太气得啐了他一口,骂道,“只有你这样的糊涂蛋才相信姚氏的鬼话,她说没害就没害了?你儿子被害了多少次,你孙子又被害了多少次,你从来就不多想一想。他们千辛万苦才得以跳脱,你以为都是巧合?算了,你的家事我管不着。但是,我家老公爷和我孙媳妇却由不得人这样害!”

这时,殿外又有侍卫喊道,“顺王府朱得宜求见。”

“宣!”皇上说道。

他听了马老太太的话,心里倒信了七、八分。一是他信马家不会无的放矢,肯定手中握有确且证据,否则陷害皇族可是大罪。二是他不太相信这个糊涂弟弟,朱得宜瘸腿肯定是有人陷害。三是他一直觉得姚氏跟窦氏是一类人,不会让继子挡了亲子的道…不若趁着现在,该收拾的帮弟弟收拾了。顺便再把朱得宜用起来,也不会引起有心人的多心…

顺王见朱得宜杵着拐走了进来,惊道,“宜儿,你怎的杵上拐了?”

朱得宜没理顺王,想放下拐给皇上磕头,被皇上制止了,“宜儿腿不方便,站着回话即可。”

然后,由马国公主讲,大概讲了事情的始末。从圆空大师精心把双茶印月的病治好了,开花了,讲到谢娴儿去找药引,巧遇同在找药引的朱得宜,两人被暗箭射下悬崖,幸好跌落在树枝上而捡了性命。但是,又因稀世药引掉进悬崖,而致使老公爷的病不能痊愈,至今仍是痴痴呆呆…

最后说道,“朱得敬谋杀亲兄,造谣生事。不仅害得微臣儿媳险丢性命,败坏了她的名节,更贻误了臣父的病情。请皇上为臣作主。”

老太太也磕头说道,“请皇上作主,严惩凶犯,更要为我那贤德孝顺的孙媳恢复名誉。”

窦太傅说道,“马太君,马大人,事实不是编出来的,要有充分的证据。陷害皇族可是大罪。”

马国公响亮地答道,“我们敢拿到这里说,自然有证据。”

朱得宜又道,“皇上,皇叔,请为侄儿作主。”说着,撂下拐杖,咚地一声,匍匐在地。L

ps:谢谢亲的月票、平安符、礼物,谢谢亲对文文的一切支持,非常感谢!

第198章 惩罚

皇上一看朱得宜这样,就知道他和马家一起联手对付姚氏母子了。但朱得宜说的事情肯定更加见不得人,他也不愿意把皇家这些见不得人的阴私拿到台面上来说。指着庆郡王几个王爷说道,“你们几人留下,其余卿家退朝吧。”

又对朱得宜说道,“宜儿起身坐下慢慢说,若证据确凿,朕必定为你作主。”

几个太监过去把朱得宜扶起来,安置在椅子上坐下。

因事关马家,老爷子和老太君也留了下来。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老爷子、老太太还没有出宫。马国公、二老爷、马三爷、马四爷都聚集在宫门前翘首以盼,紧张地等候着。这次马家和朱得宜突然联手向姚氏母子发难,是利用朱得敬下了一步臭棋而抓住了把柄和机会,将计就计。

皇上圣明,定能明辩是非,猜出其中的关键。只不知道他愿意不愿意帮着马家,更确且地说愿不愿意帮着朱得宜。因为帮着朱得宜,势必会牵扯到另一股势力,会惹怒太后娘娘。不知道皇上愿不愿意现在去碰那股势力,哪怕是冰山一角。

虽然昨天晚上老爷子和老太太肯定皇上这次会帮着朱得宜,他们也都相信老两口的睿智。但一整天了,宫里没传出一点点消息,他们还是担心不已。自古圣心难测啊!

宫灯已经亮起来,把宫门前照得灯火通明。几排御林军手拿刀枪站在那里,无比威风又面无表情。

突然,宫里跑出来一个带刀侍卫,他低声向守门的御林军说了几句什么。接着,宫门里传来一片喧哗声。便看见顺王爷疯子一样跑出来。边跑还边大声喊着,“打死人了,抓刺客,抓刺客…”

再接着,看见老爷子拎着一个宫里的锦凳追了出来。老爷子后面,还跟着几个侍卫和太监。他们大声喊着,“老公爷冷静。老公爷冷静…”

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几个人是只出工不出力,只动嘴不动手的。

顺王见自己嗓子都喊破了,可站着的御林军像门柱一样。依然面无表情地杵在那里一动不动。气得不得了,过去就踢了一个人一脚,骂道,“死人呀。还不去把马老头子…”

话没说完,马老爷子已经跑到他跟前。举着锦凳就砸下来。顺王抱着脑袋躲在了那个门卫的后面,锦凳砸得那个门卫一个趔趄。门卫也不耍帅了,痛得呲牙咧嘴。

马国公几人先还吃惊不已,但一想。从宫里跑到宫外都没人制止老爷子,看来是皇上默许他吓唬吓唬糊涂的顺王了。这么看来,皇上是帮着马家和朱得宜了。几个人一直崩着的弦也终于松弛下来。

顺王看到马国公等人站在这里,赶紧跑过去躲在马国公的身后。喘着粗气说,“快,快把老爷子拉住。疯疯癫癫,吓死个人。”

说话间,老爷子又蹿了过来,高举锦凳骂道,“我打死你个二傻子,竟然敢害我孙媳妇。”

马家人就不好不管了,忍住笑赶紧过去抱腰抱肩夺凳子。

顺王见马老爷子被抱住了,危险消除,这才坐在地上喘起了粗气。边喘还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这是什么世道啊,皇宫里就能随便打人,还没人管。”

老爷子的手脚虽然被制住了,但嘴还能说话。啐了他一口大骂道,“呸,你个二傻子,比我还傻。”

马国公也加了一把火,看着地上的顺王说道,“我爹都不清醒了,还知道保护自家人。顺王爷是何等的聪明人,怎么由着自己的儿子、孙子被人欺负还不自知呢?”

顺王听了他们的话不由悲从心起,难过道,“是啊,我是傻,错把毒蛇当成小白兔,害了我的儿子,孙子,我有什么脸去见婉儿啊。唔唔唔…”说着,竟像个孩子一样哭起来。

马四郎过去把他扶起来,服侍他的太监也追了出来,把他扶上了车。车帘子都放下来了,还能听到他呜咽的声音,看来他是真难过了。

老爷子还不依不饶,指着他的车大骂,“哭,哭有个屁用。下次再欺负我的孙媳妇,我拿斧子劈了你。”

不大的功夫,老太太和朱得宜也出来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回了家。

老两口演戏演累了,体力严重透支,自是回福庆院歇息,谁都不能去打扰他们。

第二天的晚上,一家人才齐聚福庆院,由老太太通报了事情的大致经过。当然,老爷子傻病彻底好了的事情没有公开,只有马家几个男人和谢娴儿、朱得宜知道,这是马府目前的最高机密。他们只知道老爷子由于药引没了,傻病没有彻底治好,属于半傻半痴的状态。

老太太说,朱得宜把从小到大多次被害的事情说了,又拿出了许多证据,但遗憾的是当初主要干坏事的两个人和他们的手下,在显哥儿被害的时候就已经被当成替死鬼让顺王下令杀死了,许多证据也在那时遭到了破坏。但是,剩下的一些证据依然证明了姚娆迫害继子、继孙,手段恶劣。虽然姚氏百般抵赖,巧舌如簧,但皇上和庆郡王爷可不糊涂,驳得她哑口无言。

残害皇家血脉可是重罪,虽然有太后和窦皇后的求情,姚氏依然被夺了顺王妃的头衔,送大慈庵修行。皇家犯了错的女眷只要不是死罪,都会送去大慈庵修行,为今赎罪,为来生积福。据说那里清规甚严,十分清苦。

老太太遗憾地说,“若是那些证据和证人还在,姚氏定逃不过一尺白绫。都是顺王那个糊涂蛋,被女色迷住了双眼。”

二夫人说道,“婆婆,我倒觉得让她活着未必是坏事,就让她眼睁睁看着她恨毒了的人活得畅快,看着她心疼的人活着遭罪。”

老太太点头称是,又说了朱得敬本要被皇上贬为庶人,但太后力保,只罚他守皇陵五年,不得踏出皇陵半步。

“这个惩罚倒是轻了,太便宜那王八糕子了。”二老爷到现在还没想通。L

ps:谢谢亲的月票和礼物,非常感谢!

第199章 正名

马国公道,“不管朱得敬犯了什么错,都是皇室血脉,皇上肯定不会惩罚太过。况且,太后又极其宠爱他,也不舍得他遭大罪。不过,朱得宜可不是吃素的,他翻身了,那母子俩即使是活着,也定然讨不到好去。”

这点马家众人倒都赞同,朱得宜恩怨分明,也心狠手辣,那两母子的好日子是过到头了。

这次朱得宜不仅搬倒了姚氏母子,还被封为顺王世子。而且,皇上还说,不管他的腿好不好,这个封号都不会被夺。

说完顺王一家子,老太太笑着冲谢娴儿招了招手。谢娴儿走过去,老太太拉着她的手说道,“好孩子,你为你爷爷采药,可谓九死一生,遭了大罪了。你的孝心,奶奶都记着。”

谢娴儿红着脸说,“奶奶和爷爷对孙媳这么好,孙媳就是做得再多,也不足以报答你们的恩情。”

老太太又笑着拍拍她的手说,“皇上已经答应为你正名,他会请太后下懿旨嘉奖你。懿旨这两天就会下来。”

嘉奖女眷一般都是太后或是皇后下懿旨,不过这两个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都被马家得罪了,也不知道她们愿不愿意作作面子。

当天晚上,众人都回了院子,嘉奖谢娴儿的懿旨没来,圣旨倒是来了。

等谢娴儿穿着诰命服来到前院时,只见前院灯火通明,香案已经设上了。除了老爷子,男人们也都到齐了,马三爷和马四爷正陪着内侍说话。

等老太太等人都来了,众人才跪下接旨。

内侍唱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员外郎马嘉辉之妻谢氏娴儿,贤良淑德,温柔端庄,孝心可昭日月,堪称天下女子之楷模。因尔为祖父寻药,不惜以身犯险。跌入深谷。幸得上天垂怜,活下一命。故赐尔东珠十颗,白银百两。宫缎十匹。钦此。”

谢娴儿双手接过圣旨,朗声说道,“谢主龙恩。”

众人起身后,马三郎偷偷塞给内侍一个装了银票的荷包。把内侍送走。一家人又高高兴兴去了福庆院。众人都很兴奋,东西虽然赐得不多。但圣旨内容却让人意外。何止是正名,天下女子楷模,何等的荣耀。

这等荣耀,只在几十年前先帝对马老太太有过这样的褒奖。马家三代妇人。就有两代受皇上如此夸赞,大夏朝也就这一家了。

这回谢娴儿的臭名声是彻底翻过来了。众人分析,皇上给予谢娴儿如此高的评价。不止是针对这次采药救祖父,更主要是玉铁为大夏做出的特殊贡献。

马家没分家。无论是俸禄还皇上的赏赐,都是充公的,所以谢娴儿的赏赐也应该充公。但是老太太让人把东西都拉去了剑阁,还对张氏和秦氏说,“二郎媳妇这次采药可是九死一生,这点子东西都给她,你们不许眼热。”

秦氏哈哈笑道,“老太太把我们说得眼皮子那么浅。我们是眼热,但不是眼热这些东西,而是名声。”

第二天,谢娴儿为救祖父以身犯险、九死一生、堪当女子楷模的名声就传扬开来。来马府恭贺或是送贺礼的人家又多了起来,走动的人家也多了。

如今,秦氏和谢娴儿都身怀有孕,不宜出来见客。光是二夫人和张氏又忙不过来,老太太一声令下,大夫人病又好了,又能出来见客了。当然,见客之前,老太太、马国公、马四郎三代人又对她进行了一番帮助教育。

这天,朱得宜派人来剑阁把显哥儿接了回去。现在顺王府姚氏的势力全被拔了出来,显哥儿彻底安全了。而且,天煞孤星朱得宜和老光棍顺王朱兆奇又成了香饽饽,来说亲的络绎不绝。

顺王心寒了,不仅把给他说亲的人都撅跑了,连太后想把自己远房侄女说给他,也被他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他把府里的事务交给朱得宜之后,就带着方怡去了江南。

来接显哥儿的李嬷嬷把一包东西交给谢娴儿,说是世子爷送给真少爷的。还特别悄声说明,里面有一样东西是谢娴儿干娘戴过的旧东西,留给她做个纪念。

送走哭哭涕涕的显哥儿,谢娴儿把包裹打开。里面有几个盒子,装了笔墨砚的盒子应该是给真哥儿的,还有一个有些年头的旧锦盒。谢娴儿把锦盒拿出来打开,里面躺着一支玉钗。玉钗水透滑润,是绝世的和田玉,上面刻了一个“婉”字。

谢娴儿拿着这支钗很是为难,想了很久把钗放进盒子,又把盒子收进了卧房的柜子。

当时在玉溪庄,朱得宜把显哥儿托付给她时,似乎带着壮士一去不归的绝然和悲壮。还说成败在此一举,若是皇上不帮他,那么他肯定跑不脱一个陷害继母和手足的罪名,不死也会被囚禁。显哥儿就托付给马家托付给她了。

若是他成功了,他就会帮他的母妃认个干女儿,他认个干妹子,当然是心里面私下认的,他和她知道就好。不等谢娴儿拒绝,他便红着脸走了。

自从受伤后,朱得宜见到谢娴儿总是有些害羞。不好意思同她多说话,还暗示谢娴儿原谅他的冒昧和言语冒犯。他应该指的是他言不由衷喊她“娴儿”的事情。

谢娴儿就装蒙道,“你的哪句话冒犯过我?我怎么不知道。我后来晕死过去了,你说过什么我一句都没听到。”

朱得宜听了,才放下心来,之后跟她相处也自然多了。

谢娴儿每次想到朱得宜都有些心痛,是姐姐心痛弟弟的那种痛。虽然这辈子她比他小得多,可她上辈子活到了三十一岁,比他大了整整十岁。

这孩子比马二郎还可怜,母亲死了,媳妇死了,父亲糊涂,继母狠毒,弟弟阴损。自从三岁死了亲娘,就活得小心冀冀,如履薄冰。或许因为成长中没有得到多少亲情的关系,心肠够冷、冷硬。除了跟显哥儿和方怡,还有她说话眼里有些温度,跟别人说话连笑意都跟冰一样冷。L

ps:谢谢亲的月票、礼物,非常感谢!

第200章 自夸

子时,星光璀璨,树影婆娑,暗香浮动。一阵急促的拍门声把守二门的婆子惊醒。